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下,从以前的备课依靠大纲,到今天的依靠课标;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从而转变教师的个人观念,更好地实施新的课程改革。

1.遵循新教材编写原则,即注重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主体对教学的需要。突出三个结合: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教材分析: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国共对峙的局面。中国革命的领导任务落在了共产党的肩上,中国革命的任务变成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从共产党这一方面来说,共产党进行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并且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国民党则是对共产党的根据地进行了“围剿”。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被迫进行了长征,最后到达陕北,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对中国以后的革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2)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师生对话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实质的理解。

(2)通过一些历史材料、历史地图,为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提供历史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尤其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如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等史实。培养学生面对重大事件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知道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教学重点】武装起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意义。

【教学难点】中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遵义会议。【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演示法。【教学资源】历史(必修1)人民教育版课本;多媒体平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从视频中我们了解到,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

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致使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宣告失败,国共两党也从合作走上了对峙的道路……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情景创设: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则在逆境中奋起,决然以武装起义的枪声回答反动派的暴政,探索革命新的出路……

一、工农武装起义

问题探究: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展示你们探究的结果。

问题1.列举1927年8月~9月中共为反抗国民党的屠杀而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

问题2.总结这些行动的意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八七会议给中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问题3.从进攻的地点看,南昌起义和秋收有何共同点,其结果怎样?

共同点:进攻城市;结果:失败(受挫)。

情景创设: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党人吸取失败的教训,毅然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扩大

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展示探究结果。

问题4.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标志是什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

创建。

问题5.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从而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提示:试从经济、思想、军事和政治等方面思考。)

巩固和扩大的措施:

(1)经济方面:土地革命、经济建设

(2)思想方面: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军事方面:“三次反围剿”

(4)政治方面: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问题6.“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核心:土地革命

理由:与革命道路相关

经过艰苦的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井冈山的星火已经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情景创设:随着红军和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蒋介石感到不安,继1930年的三次围剿失败后,又于1932年5月和1933年9月分别发动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围剿。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共自身犯下了致命的错误……那么究竟是什么错误呢,它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呢?请第三大组的同学为我们揭晓答案。

三、红军长征

问题7.根据教材概括当时中共中央犯下怎样的错误,导致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53页)

1.原因:“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问题8.根据教材有关内容,指出材料二中中共在遵义会议上是如何全力纠正自身的错误,有何重大意义?

(1)内容:①军事上,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②组织上,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意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转折:遵义会议

问题9.长征胜利的意义

3.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的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情景创设: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创举,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它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鲜活的画面,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即长征精神。

合作探究——长征精神

视频材料: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文字材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人类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红军缺少粮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有飞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