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抗精神失常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7.抗精神失常药-药理教案

7.抗精神失常药-药理教案

教师授课方案一、精神失常综述(一)定义: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二)治疗精神失常的药物按临床用途分为:抗精神病药、抗躁狂抑郁症药及抗焦虑药。

二、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症。

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及其他类。

(一)氯丙嗪(chlorpromazine),又名冬眠灵(wintermine)药理作用广泛而复杂。

阻断脑内不同部位的DA受体,既可产生抗精神病或镇吐作用,也可产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此外,也能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和M 胆碱受体。

[作用及用途]1.精神病作用对以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觉妄想为主的Ⅰ型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亦用于治疗躁狂症。

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继续用药,可使病人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作用机制与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皮质通路中的多巴胺D2受体有关。

2.镇吐作用对多种疾病和药物引起的呕吐都有效,系阻断催吐化学感受区(CTZ)的D2受体所致。

大剂量则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但对刺激前庭引起的呕吐无效。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在物理降温配合下,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用于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疗法。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可增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乙醇的作用。

[不良反应]1.丙嗪也可阻断脑内其他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对植物神经系统的α受体和M受体亦有阻断作用,主要与引起某些不良反应有关。

2.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纹状体中DA功能减弱,Ach的功能增强而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包括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和静坐不能(akathisia),可减少用药量或用中枢性抗胆碱药缓解。

另一种锥体外系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可能与长期用药致使多巴胺受体上调有关,抗DA药可减轻此反应。

抗精神失常药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课件

情感稳定剂
用于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等情感相关疾病的药物。 例如,碳酸锂和卡马西平。
双向情感障碍症状的抗精神失常药
1 情感波动
抗精神失常药可以帮助控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情感波动,减轻抑郁和躁狂症状。
2 预防复发
适当使用抗精神失常药可以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复发,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
3 辅助治疗
抗精神失常药常常与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是用于治疗精神失常症状的药物。本课件将介绍抗精神失常药 的分类、作用机制、副作用以及与心理疾病的关系等内容。
什么是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是一类用于治疗精神失常症状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和情感 稳定剂。
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
抗精神病药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精神病的药物。 例如,氯丙嗪和奥氮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抗精神失常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有心脏病风险
心脏病患者需慎重使用抗精神失常药,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药物过敏史
对抗精神失常药过敏的患者禁用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的注意事项
1 定期复诊
2 遵医嘱服药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 调整用药情况和监测疗效。
患者需按时按量服用抗精 神失常药,避免自行增减 剂量。
抗精神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1
神经递质调节
抗精神失常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如多巴
阻断受体
2
胺和血清素的水平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抗精神失常药可以阻断特定的神经受体,
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减少异常症
状。
3
稳定情绪
抗精神失常药可以帮助稳定患者的情绪, 减轻抑郁和躁狂症状。

第15章抗精神失常药精品PPT课件

第15章抗精神失常药精品PPT课件

氟哌啶醇
其他药物
五氟利多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冬眠灵 wintermine)
•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
是其抗精神病作用机理,也是长期 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基础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氯丙嗪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不规则,受多因素影响
分布
90%与血浆蛋白结合,高亲脂性
感情淡漠,对周围事对物CN不S有感较强兴的趣抑,制作在用 安静环境中易诱导入睡,但易觉醒。易产 生耐受性。 氯丙嗪与中枢抑制药合用时,后者应适当减量
氯丙嗪药理作用
(2)抗精神病作用(神经安定作用)
可消除幻觉、妄想、迅速控制兴奋躁 狂等症状,连续应用可生活自理,恢复理 智。需长期服药,无耐受性。
机理: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
Q &易A:产氯生丙耐嗪受引性起的血压 降低能否用AD升压? 阻断M-受体:作用较弱 (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氯丙嗪阻断的受体种类
DA受体(D2>D1):抗精神病 M-受体:抗胆碱作用
(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受体:致体位性低血压、镇静
氯丙嗪药理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催乳素抑制因子
催乳素
氯丙嗪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长期大量使用最常见的副作用)
帕金森综合征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2-R →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苯海索
(安坦)
不宜用左旋多巴
多巴胺
黑质
能神经
尾核
胆碱 能神经
纹状体 (-) 脊髓前角运 动神经元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教学教案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教学教案

HONG YING-BUCM
抗抑郁药: 三环类:丙米嗪,阿密替林; 四环类:麦普替林,米安色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精神兴奋药
抗躁狂药:碳酸锂
2002.11
HONG YING-BUCM
丙米嗪
(米帕明,imipramine)
【作用】
1. CNS: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振奋精神。 2. 机理:抑制突触前膜对NA、5-HT的再摄取,
抗精神失常药
2002.11
HONG YING-BUCM
精神失常(psychiatric disorders)是由多种原因
引起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不
同程度的异常,是人类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 率较高。80年代以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示, 精神病的现患率超过人口的1%,其中以精神 分裂症(schizophrenia)占首位,患病率为 0.59%。
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 的D2受体有关。
2002.11
HONG YING-BUCM
2. 安定作用: 使实验动物减少自发活动,可诱导入睡但易觉醒,加大用
量一般不导致麻醉。能减少动物的攻击行为,使之驯服。 可抑制大、小鼠条件性回避反应而不抑制非条件性逃避反
应(筛选抗精神病药的一种方法)。
2002.11
HONG YING-BUCM
碳酸锂
(lithium carbonate)
【作用与用途】 抑制脑内NA和DA释放,促进NA的再摄取,降低
突触间隙中NA浓度。
用于治疗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
【不良反应】安全范围窄。 中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表现为意识障
碍,语言不清,震颤,惊厥,昏迷等。
2002.11

药理学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第十五章 镇痛药教案教学设计

药理学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第十五章 镇痛药教案教学设计
7.疼痛的机制5分钟8.吗啡25分钟
9.哌替啶15分钟10.小结5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具:
雨课堂、多媒教科书、板书、多媒体、电子教鞭等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续页)
讲授内容
备注
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
一、氯丙嗪(吩噻嗪类)
作用机制
作用
用途
作用特点
三、芬太尼
【作用特点】
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00倍,用于各种锐痛;用于复合麻醉,Ⅱ型神经安定镇痛合剂(氟哌利多+芬太尼)。
重点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重点掌握吗啡、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巩固课堂知识内容与方法:
1.复习课本、加强课后练习并进行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掌握氯丙嗪、氯氮平、吗啡、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3.内脏平滑肌
(1)提高胃肠道平滑机张力:导致便秘。
(2)抑制胃液、胆汁、胰液分泌。
(3)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支气管哮喘禁用。
(4)胆道括平滑肌和括约肌收缩:用于胆绞痛、肾绞痛(合用阿托品)
(5)膀胱括约肌收缩:导致排尿困难
4.免疫系统
【临床应用】
1.镇痛:适用剧痛,包括严重创伤、烧伤、枪伤及晚期癌肿疼痛。
第二节人工合成镇痛药
一、哌替啶(杜冷丁)
1.镇痛、镇静及欣快感: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因依赖性轻,临床几乎取代吗啡镇痛。无镇咳和缩瞳作用
2.镇静作用明显,常用于人工冬眠: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度冷丁)
3.治疗心源性哮喘,已代替吗啡。
二、美沙酮
【作用特点】

第15章抗精神失常药教学设计

第15章抗精神失常药教学设计
1.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 互动、生生互动,在情景中激发学习兴趣,创新的热情,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2、内容分析: 本着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氯氮平的作用特点。 重点的依据是氯丙嗪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病的主要用药,只有全面掌握了其作用、临床应 用和不良反应方面知识,才能在临床合理应用,氯氮平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病 的阴性症状有独特的疗效,掌握其作用特点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并可启发抗精神病药的 药物研究思路。 教学难点:精神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靶点。难点的依据精神病的发 病机制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靶点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需要有相关生理学与病理生 理学知识做前期基础。 本课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目前临 床精神病治疗的重要措施,基于对目前精神病发病机制的认识,药物治疗的策略是抑制中 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 D2 样受体功能,故需要首先给学生介绍精神病及其发病机 制的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抗精神病药物作用靶点与药物研究思路,然后给学生精讲临床常 用的抗精神病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阐明临床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的理论依据。 3、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中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其前期已学习了生 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理解精神病发病机制和掌握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有一定基础,其 专业背景决定学生对临床疾病知识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有浓厚兴趣。 4、设计思路:药理学是一门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在本次课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理论紧密联系临 床,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十五章抗精神失常药.pptx

第十五章抗精神失常药.pptx
能反应(口干、视力模糊)。连续用药数天后,症 状加重,甚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维能力下降。 抑郁症患者:情绪提高,精神振奋,思维机敏、食欲改 善,出现明显的抗抑郁作用。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w后见效。
(2)迟发生运动障碍 长期用药出现,停药后不消失,抗胆碱药反加
重症状,可试用利血平或毒扁豆碱治疗
3. 过敏反应:皮疹,皮炎,微胆管阻塞性黄 疸,粒细胞减少.
4. 急性中毒: 昏睡,休克,冠心病患者易发 生,抢救时升压宜用去甲肾上腺素
5.其他:药源性精神异常、猝死:
禁忌证
与中枢抑制药合用,减量 癫痫史者禁用 青光眼、昏迷患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禁用 伴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冠心病患者慎用
2. 中脑-边缘系统 情绪反应
3. 中脑-皮层系统 认知、思想、感觉、理解、推理等活动
精神 分裂症
4. 结节-漏斗 调控下丘脑激素分泌 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
一、分噻嗪类 ------ 氯丙嗪(冬眠灵wintermin)
阻断DA受体、α受体和M受体
药理作用
一、 中枢神经系统 1. 抗精神病作用: 精神分裂症者幻觉、妄想、躁狂症状消失 正常人情绪安定, 感情淡漠 机理: 阻断 中脑一边缘系统通路 中脑一皮质通路的D2
减少下丘脑释放催乳素抑制因子 乳房肿大及溢乳 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 月经紊乱和排卵延迟 抑制促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 生长发育迟缓
总结
一、中枢神经系统 (1) 抗精神病作用 (2)镇吐作用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二、植物神经系统 三、内分泌系统
[用途]
1. 治疗精神病:
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甲 亢危象等的辅助治疗.
•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M受体阻断效应:口干. 便秘. 视力模糊. α受体阻断效应:体位性低血压. 2. 锥体外系反应:

第15章 抗精神失常药

第15章 抗精神失常药

丁酰苯类
其它药
氟哌啶醇
五氟利多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冬眠灵 wintermine)
常用吩噻嗪类药的化学结构 常用吩噻嗪类药的化学结构
一、氯丙嗪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口服吸收不规则,受多因素影响
90%与血浆蛋白结合,高亲脂性, 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高(可 达血浆浓度的10倍)
药理作用
锂离子发挥药理作用,对躁狂症疗效显著
可能机制:
抑制NA、DA从神经末梢的释放,并促其再摄取, 使突触间隙NA含量减少
干扰脑内磷脂酰肌醇系统的代谢(抑制肌醇的生成, 减少PIP2的含量)
影响Na+、Ca2+、Mg2+的分布,影响葡萄糖的代谢
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脑、甲状腺、骨组织浓度高 无代谢变化 肾脏排泄,在近曲小管与钠竞争 重吸收,增加钠盐可促锂排出
加强中枢抑制药:麻醉药、镇静催眠药 镇痛药等的中枢抑制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阻断-受体:血管扩张,血压↓(可翻转肾
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使 血管扩张,血压↓
阻断M-受体:作用较弱(口干、视物模糊、
便秘、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阻断结节-漏斗DA通路的D2受体
催乳素抑制因子 催乳素 乳房肿大、泌乳
5-HT再摄取抑制药
氟西汀(amitriptyline,百忧解)
三环类抗抑郁药
Tricycle antidepressants, TCAs
TCAs阻断不同的受体可能的不良反应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眼压升高、 排尿困难、认知功能受损 α1受体阻断 :体位性低血压、头昏、嗜睡
α2受体阻断 :对抗可乐啶的降压作用

抗精神失常药教案

抗精神失常药教案
3.其他: ➢偶见肝脏损害、胆小管阻塞性黄疸,粒细胞 减少、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诱发癫痫发作、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 ➢过敏反应主要有皮疹和光敏皮炎。 ➢长期用药可见乳腺增大、泌乳、月经停止、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内分泌系统紊乱。
禁忌证
癫痫、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中 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疾病或昏迷、原因不明的 急性感染和发热,血液病、脑器质性病变、
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 ①吩噻嗪类:氯丙嗪等
②硫杂蒽类:氯普噻吨等 ③丁酰苯类:氟哌啶醇等 ④其他类:五氟利多等
DA 拮 受抗 体剂
代表药:氯丙嗪
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灵)
【作用与应用】
的作用 (1)镇静安定和抗精神病作用
➢正常人镇静安定、诱导睡眠。有耐受性。 ➢精神病人:能迅速控制兴奋躁狂、幻觉、妄
新型药
利培酮
利培酮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 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因其用药剂量小、 起效快、不良反应轻、病人依从性高等特 点,明显优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二、抗躁狂症药与抗抑郁药
躁狂症:情绪高涨,联想迅捷,动作增多 抑郁症: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动作减少,
悲观厌世,有自杀倾向
(一)抗躁狂症药 此类药包括碳酸锂、抗精神病药、抗癫痫病 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对躁狂症有效。
8、老年病人用药期间应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适当活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其他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奋乃静 与氯丙嗪比较,抗精神病作用强,抗精神病和 镇吐作用为氯丙嗪6倍,对幻觉、妄想效果好, 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轻。
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氟奋乃静:抗精神病效价强度为氯丙嗪25倍、 三氟拉嗪:抗精神病为氯丙嗪10倍 对幻觉、妄想行为退缩、情感淡漠疗效好。 锥体外系反应显著,镇静作用较弱。

抗精神失常药说课稿

抗精神失常药说课稿
2.遗尿症(儿童)。 3.焦虑、恐惧症 尤伴焦虑的抑郁症
[不良反应]
外周抗胆碱→口干,心悸,便秘;前列腺肥大、青 光眼禁用。
心血管→低Bp,直立性低血压,阻滞Na+ K+ Ca2+通 道→心律失常,心肌损害;
神经系统:反射亢进,共济失调;
其他:肝功异常,粒细胞缺乏等。
[相互作用]
与苯妥英、保泰松、阿斯匹林竞争血浆蛋白结合 →作用↑。
恢复。 主要用于躁狂症的治疗,精神分裂症躁动症
状也有效。
[不良反应] 多、安全范围窄。 1.5mmol—2.0mmol/l
初期:恶心,呕吐,头昏,乏力。1~2周可消失。 中毒:CNS:意识障碍,震颤、惊厥、昏迷等。 救治:血浓度1.6mmol/L应停药,对症治疗,给甘 露醇,氨茶碱加速排泄。
三、抗抑郁症药—阻断NA、5-HT的再摄 取。
精神失常(psychiatric disorders):多种原因所 致精神活动障碍。
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 焦虑症。
治疗药物:抗精神病药;抗躁狂症药、 抗抑郁症药。
一、精神失常的分类与主要治疗药物
(一)精神分裂症:可以任何年龄发病青春期 与成年早期多发;意识清楚,思维和性格紊乱, 以幻觉和妄想为主要表现。吩噻嗪类 (二)躁狂症:情绪高涨,思维敏捷,口若悬 河,但无中心思想。坐卧不宁,精力充沛,信 心十足,攻击性强。碳酸锂 (三)抑郁症:与前相反。丙米嗪 (四)焦虑症:安定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丙咪嗪(imipramine,米帕明)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首选药 [体内过程] p.o.快,完全,2~8h达峰,肝, 脑,肾分布多。肝代谢,中间产物地昔帕明 仍有较强抗抑郁作用。羟化物及葡糖醛酸结 合物肾排。 t1/2 10-20h。

第十五抗精神失常药讲课文档

第十五抗精神失常药讲课文档
第十一页,共35页。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学说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枢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左旋多巴、促DA释放的苯丙胺可致/加重精神 分裂症。 未治疗的Ⅰ型患者,脑内DA受体数目显著增加 。 目前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均是DA受体拮抗剂。
第十二页,共35页。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假说
脑内4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第十八页,共35页。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用于肠胃炎、放射病、恶性肿瘤和药物等原因引起 的各型呕吐及顽固性呃逆。 对晕动病引起的呕吐无效。 3.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第十九页,共35页。
【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嗜睡、无力、口干、食欲降低、鼻塞、心
致。
处理:此反应难以治疗,抗胆碱药可加重症状,
抗DA药可减轻症状。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3.药源性精神异常 4.惊厥与癫痫 5.过敏反应
6.肝脏损害
7.心血管和内分泌紊乱
8.急性中毒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
奋乃静 (perphenazine)
氟奋乃静 (fluphenazine)
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 硫利达嗪 (甲硫达嗪,thioridazine)
2.有较弱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
3.植物神经作用弱; 4.镇静作用较强; 5.用于焦虑性抑郁的精神分裂症、焦虑性神经 官
能症、更年期抑郁病。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特点
1.抗精神病强,抗躁狂、幻觉、妄想明显; 2.锥体外症状明显;
3.镇吐作用强;

抗精神病药教学设计

抗精神病药教学设计

抗精神病药教学设计引言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患者和家庭都带来了重大的负担。

针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药理和副作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需要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本文将以抗精神病药教学为主题,介绍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教学计划,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一、目标设定在设计抗精神病药教学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

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

例如:1. 初级目标:使学员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基本分类、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2. 中级目标:使学员掌握具体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调整和常见的不良反应。

3. 高级目标:使学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二、教学内容根据目标设定,我们可以依次介绍以下内容:1. 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知识:包括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等。

2. 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介绍:通过比较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让学员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适应症。

3. 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调整和疗效评估:介绍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并提供相关的疗效评估工具。

4.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管理:详细介绍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监测和管理这些不良反应。

5. 抗精神病药物的个体化治疗设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药物特点,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三、教学方法为了使教学更加有效和有趣,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例如:1. 讲座: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向学员传递必要的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病例,让学员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小组讨论:组织学员间的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分享。

4. 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医患对话情境,让学员在模拟中提高沟通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知识测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测试学员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抗精神失常药课稿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课稿课件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患者通常会出现强迫思 维和行为,如不断洗手、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药物 治疗是强迫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抗强迫 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6
抗精神失常药的未来发展 趋势与研究方向
注意事项
抗抑郁药的使用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抗抑郁药的使用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口干、便秘等症状,需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对于严重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可能不明显,需配合 心理治疗等其他措施。
03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FGA)
氯丙嗪、氟哌啶醇等,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精神失常的分类
精神失常可以根据症状表现分为抑郁 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恐惧障 碍等。
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
抗精神失常药可以根据作用机制分为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强迫药等。
抗精神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抗精神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复杂,包括调节神经递质、改善脑部功能、抗炎等作 用,具体机制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
情绪和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案例二: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患者通常会出现幻觉、 妄想、思维混乱等症状。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治 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案例三:焦虑症药物治疗
总结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第十五章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
一、基本说明
1.模块: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2.授课对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3.所用教材版本:药理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十五章第一节
5.学时数:45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熟悉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等药物的作用特点;了解抗躁狂症药、抗抑郁症药的作用特点。

1.2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提高辨析、表达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训练学生抗精神病药的药物研究思路和增长临床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的理论知识。

1.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情景中激发学习兴趣,创新的热情,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2、内容分析:
本着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氯氮平的作用特点。

重点的依据是氯丙嗪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病的主要用药,只有全面掌握了其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面知识,才能在临床合理应用,氯氮平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病的阴性症状有独特的疗效,掌握其作用特点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并可启发抗精神病药的药物研究思路。

教学难点:精神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靶点。

难点的依据精神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靶点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需要有相关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做前期基础。

本课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精神病治疗的重要措施,基于对目前精神病发病机制的认识,药物治疗的策略是抑制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功能,故需要首先给学生介绍精神病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抗精神病药物作用靶点与药物研究思路,然后给学生精讲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阐明临床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的理论依据。

3、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中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其前期已学习了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理解精神病发病机制和掌握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有一定基础,其专业背景决定学生对临床疾病知识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有浓厚兴趣。

4、设计思路:药理学是一门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学科。

因此,在本次课开始阶段,从具体的临床病例入手,用少量时间介绍精神病概念和背景知识,然后介绍精神
病的发病机制,围绕药物研究与治疗策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由此引出抗精神病药的作用靶点和药物分类,精讲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时直接将药物与临床疾病治疗评价和实例紧密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药物研究思路和增长临床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的理论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理论紧密联系临床,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教学媒体与方法的运用:运用教学媒体:板书+自制课件,以讲授法为主;教学中采用教学重难点内容精讲,注重问题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并适当应用形象易懂的图片或动态幻灯片演示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使学生在文字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教学中适当应用临床药物应用实例解释相关理论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