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10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含答案解析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妈妈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当客人来的时候,不管她有多尴尬,母亲都会设法找点东西来娱乐。
她的叔叔和表亲们经常花钱买酒和肉,这让她脸红了,但为他们温酒和面条礼貌地给了她一些快乐。
到目前为止,我好客的习惯还没有完全改变,因为我从小就习惯的事情不容易改变。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
(精编)2020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专题练习
(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第12 讲理解内容,把握文意一、(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美的化学反应邓迎雪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
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就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
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
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⑪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⑫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⑬“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
”另一个同学说。
⑭“我还是最喜欢化学。
”秋明说。
⑮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
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⑯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专题10:记叙文阅读之记叙顺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
专题10:记叙文阅读之记叙顺序-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一、(2020·广西百色·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垃圾分类刘会然①第一天傍晚,大卫正准备把手中的垃圾袋扔向垃圾桶,居委会垃圾分类劝导员王大妈就朝他嚷起来:“你看你,你看你。
这些天,小区一直在宣传垃圾分类,你大卫难道是木头人?”王大妈眼睛直盯着大卫,愤怒的火焰好像要把大卫焚烧了一样。
大卫赶紧把手缩回来,讪笑道:“你看,我这记性,又忘了。
”大卫用手重重拍击着后脑勺。
王大妈告诫道:“垃圾要分类,年轻人,下次可要记住喽。
”大卫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说:“记住了!记住了!”大卫朝王大妈来了个立正站姿,再来个敬礼的手势。
②近段时间全市上下都在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纷纷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正确的分类方法。
机关、学校、街道、社区等都分发了崭新的垃圾桶:绿色垃圾桶投掷可回收垃圾,黑色垃圾桶投掷不可回收垃圾。
各居委会都成立垃圾分类劝导小组,由热心大妈担任组员,分区分块负责劝导工作。
③第二天傍晚,大卫准备出门扔垃圾,一想:不对,又是一只垃圾袋,必会受到王大妈的批评。
怎么办?垃圾都放一个袋里,总不能重新倒出来再分类吧,再说,这些垃圾五花八门,气味实在难闻。
大卫另找一个黑色垃圾袋,把绿色垃圾袋的部分垃圾倒入黑色垃圾袋。
就这样,大卫左右手各提着一个垃圾袋,晃荡着来到楼下的垃圾桶旁,把绿垃圾袋扔进绿色垃圾桶里,把黑色垃圾袋扔进黑色垃圾桶里。
④一旁的王大妈朝大卫竖起大拇指,说:“大卫,今天好样的。
”大卫赶紧说:“谢谢!谢谢!”大卫朝王大妈来了个立正,又来个敬礼的手势。
大卫心里窃笑:垃圾分类,其实挺容易嘛,哈!⑤第三天傍晚,大卫故伎重演,左手提着绿色垃圾袋,右手提着黑色垃圾袋,晃荡着来到楼下的垃圾桶旁,正准备把手中的垃圾袋扔向垃圾桶,王大妈就嚷起来:“你看你,你看你。
”大卫故作惊讶状,说:“王大妈,又怎么啦?”王大妈接过大卫手中的两个垃圾袋,呼啦啦敞开。
2020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精选10篇,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6分)母亲的橙皮①儿时,我是极盼家里来客的。
只要客来,平时似乎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老屋里,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从某个角落里摸出一些诸如橙皮、饼干之类的点心。
如果客人留下来吃饭,那些平日里难得见的小鱼干、小虾米、咸鸭蛋、干米粉肉,甚至香菇、木耳,都会莫名其妙地跑上饭桌。
②客人进屋后,待我们四兄弟与客人打过招呼后,母亲便会以各种理由,比如割猪草、放牛、给稻田挡水等,把我们全骗出去。
此时,我们尽管脸上似乎有些不太情愿,但内心却是压抑不住的兴高采烈,因为我们知道,客人吃完走后,会有好多剩菜在等着我们,那时的客人多少还有些传统的做派,荤菜一般比较斯文,个别主莱甚至纹丝不动。
至于点心,虽然母亲会抢在我们进家门之前就让它们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偶尔,母亲也会很体贴地给我们每人留下一两块。
这是很馋人的,尤其是橙皮。
③橙皮是一味乡间点心,一味用柚子皮晒制的甜点心。
在赣西山区,柚子俗称橙子,柚子皮自然也就相应地被唤作橙皮。
④橙皮的制作是个很诱人的活计,也是件很烦人的事情。
曾见母亲忙碌它的过程:取来尚未成熟的袖子,剖开,切成厚度均匀的月牙形的薄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大锅中加水,放入铜钱铜镜之类的铜器和新鲜竹叶,煮沸,捞出,青白分明,边皮色青且透亮;滤干后,倒入调制好的糖水中“汇糖”,然后用筷子一片一片夹出,在晒盘中摊匀,不重叠,上覆干净的白纱巾,防虫透气,于太阳下晾晒;晒干后,再放入糖水中“汇糖”,如此反复两三次,即大功告成。
⑤母亲藏东西很有一套,但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有一年,母亲准备待客时,居然发现她晒制并藏好的橙皮凭空少了一半。
经过母亲的逐个审问,最终,三弟不但饿了一餐饭,还挨了一顿皮肉之苦。
原来三弟竟然好几次贴着屋梁摸进了二楼的仓房里,寻到了母亲藏橙皮的瓷瓮。
他一次拿几决,竟不知不觉弄去了大半。
只是,我一直也没搞清楚他究竟躲在哪儿吃的,他一天到晚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我居然都没有发现。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8篇)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8篇)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本文讲述了大学生XXX支教的经历,通过她的经历展现了她的性格变化和对社会的关注。
文章的标题“34个鸡蛋”则是一个重要的情节,它唤醒了XXX的善良和爱心,让她下定决心留下来帮助当地的孩子们。
XXX是一个细心体贴的人,她在餐馆中制止“我”再点两个菜,体现了她的关怀和体贴。
同时,她对社会上的贫富不均也怀有深深的怨愤。
在支教的过程中,她变得更加有耐心和细心,像一个母亲一样为孩子们分配食物。
她的善良和真诚感染了当地的孩子们,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文章中,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同时,文章也揭示了当地教育的困境和社会的不公,呼吁人们关注教育事业和社会公平。
答案:1、B(XXX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2、“34个鸡蛋”这一情节是主人公XXX思想感情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关键)情节。
正是孩子们自发送来的34个鸡蛋,深深感动了XXX,唤醒她的善良、真诚与爱心,从而让她下决心要留下来兑现她的承诺。
3、(1)第一处是环境描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和当地的落后,暗示了支教条件的艰苦。
(2)第二处是神态描写,写出了XXX的细致和耐心,表现了她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
4、XXX是一个细心体贴、关怀体贴、有耐心和有爱心的人。
在支教的过程中,她的善良和真诚感染了当地的孩子们,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艾叶香中寻玉佩——XXX雨水催春,山茶红艳,麦苗翠绿,湖色朦胧。
艾叶清雅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我跟着奶奶走过村头的木桥,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沿着田间小路,我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中考专题】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阅读文本-记叙文(10篇)二(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阅读文本-记叙文(10篇)二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老屋门前的荷塘赵丰①老屋前的荷塘,被一些弯腰的柳树围着。
②早春,我喜欢睡懒觉。
母亲喊着我的小名,说太阳出来了,莲叶出来了,你还睡得什么觉?听见莲叶两个字,我一骨碌起身,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奔到荷塘边。
伸长目光探望,却不见莲叶的影子,便抱怨起母亲来。
母亲是从不说谎的人,怎么会骗我?谁知又睡了一觉起来,鲜绿、圆润、光洁的荷叶便静静地伏在了水面上,仿佛打开的莲花宝座。
母亲在做早饭,说我没哄你吧,昨天就出来了,你没看见就是了。
多年以后,我才悟出,这片荷塘,陪着母亲几十年了。
母亲是能感觉到它的生长过程的。
换句话说,荷尖、荷叶、荷花是绽放在母亲心里的。
③夏季,风吹荷塘,很有趣味。
我常在荷塘边傻坐。
风的手掌轻轻拂过,荷叶如一片片绸缎抖动,又似一道道绿色的电波。
奇怪的是,荷叶在风里不发声,我就质疑起自己的听力来。
不过,我倒是清晰地听见了雨打荷叶的声音,沙沙的响,像蚕食桑叶的那种声。
人过中年,忽然悟出仿佛心灵里曾经闪现过的声音。
岂止风吹荷叶声有种禅意,雨水滴落在荷叶上的那种颤抖,也摇曳着我的心。
④秋风来了,秋雨飘落在残荷上,给荷带去一缕湿漉漉的忧伤,感受着“红藕香残玉簟秋”般的清冷,“菡萏香消翠叶残”般的苍凉。
要说风景如画,荷在风中的摇曳,水中的倒影,莲与莲的交叠,叶面与叶面的互相抚慰,更是神来之美了。
⑤荷叶萧疏了,我也该加衣服了。
母亲捧着一件棉衣从老屋出来,喊着我的小名,说荷叶都快落水了,你还不冷?说着,她就脱了鞋子,卷起裤腿,下到塘里打捞落在水面上的荷叶。
荷叶晒干搁在楼上,准备明年端午节包粽子。
⑥冬天到了,该出莲藕了。
父亲赤着膀子,裤腿卷到大腿根,在塘水里摸莲藕。
家乡人把这叫起莲藕。
父亲舍不得用铁锨或者铁耙子,生怕弄断了藕条。
记得我高中毕业那年,想帮着父亲起莲藕。
父亲挥挥手说:走开,这塘水冷得很。
你骨头嫩,小心得了风湿。
到了中年,我忽然悟出,老屋门前的那片荷塘,是父亲生命的背景啊。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新题赏析练习(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新题赏析题一: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高山流水(1)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2)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
那天的天气很高爽。
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3)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
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
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4)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
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
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
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5)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
时间,在山上。
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6)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真不该来。
(7)山,并没请谁来!(8)真的,山没有请谁来。
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
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9)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
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
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10)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
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
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
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目集锦(含答案五篇)
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目集锦(含答案五篇)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目集锦(含答案五篇)第一篇:父爱如山题目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4题。
小时候,我认为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高大威猛,无所不能。
然而,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开始发现父亲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完美。
他有时会犯错误,甚至会让我失望。
但是,无论我怎么看待父亲,他始终如一地爱着我,关心着我。
我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的篮球比赛。
比赛前,父亲告诉我:“儿子,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只要你尽力了,我就满意。
”比赛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但最后我们队还是输了。
我失望地回到家里,本以为父亲会责怪我,没想到他反而安慰我:“儿子,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继续努力,总会取得成功。
”父亲的鼓励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勇气和信心。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努力地锻炼身体,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父亲也始终如一地陪伴在我身边,给我无尽的支持和关爱。
答案1. 文章主题是什么?文章主题是“父爱如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2. 为什么说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因为父亲高大威猛,无所不能,承担着家庭的主要责任,给家庭带来了安全感和幸福感。
3. 为什么父亲会让人失望?父亲会让人失望,是因为他也有缺点和不足,和所有人一样,不是完美的。
4. 父亲在篮球比赛后是如何安慰作者的?父亲告诉作者:“儿子,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继续努力,总会取得成功。
”这表达了父亲对作者的关爱和支持。
第二篇:母爱如水题目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4题。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我从小就在母亲的关爱中长大,她温柔善良,无私奉献。
母亲总是把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为了我,她可以付出一切。
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高烧不退。
母亲守在我床前,整夜未眠。
她用湿毛巾敷在我的额头上,给我喂药,轻轻地为我讲故事。
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母亲眼睛红肿,我知道她一夜未眠。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疫情专题10(有答案解析)
3.为何作者在不是春天的季节也看到了报春花?请你结合文本,谈谈标题“报春花开”的含义。
4.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问题。
(1)第②段画线句“那些空寂很久的核桃林下,连片的粉红色小花对着苍山顶的白雪轻轻摇曳,成群的绵羊在花间啃食”,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③最早开的,大约就是报春花了。在大理苍山西坡,每年一入冬,报春花就开始试探严冬的力量,到年底就忍不住了,大片大片展示那粉红的魅力。有一年的二月间,苍山突降大雪,且罕见地堆积到故乡的村落间,我回到古老的核桃林下拍摄初春的玉树琼枝。目光一直向上,在拍一棵盘虬卧龙的雪树时,不经意间的俯身一瞥震惊了我:我的脚下,满地白雪堆积,可几株报春竟破雪而出,粉红的花朵迎风怒放。那一刻,我差点掉下泪来,再微小的生命,也渴望春天的到来!
②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③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考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考点总结及练习题小说阅读中考考点总结(一)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1、题型有:(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二)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1、题型有: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2、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心情;(2)、烘托周围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4、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5、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创造悬念,引人入胜;2、前后照应;3、侧面衬托、埋下伏笔;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5、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6、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中……相照应,突出了……,点明了……(三)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1、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四)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1、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专题练习
(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第12 讲理解内容,把握文意一、(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美的化学反应邓迎雪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
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就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
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
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⑪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⑫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⑬“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
”另一个同学说。
⑭“我还是最喜欢化学。
”秋明说。
⑮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
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⑯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docx
2020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一、(2018 •长春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宗璞①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
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
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
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有时抱着我,或用婴儿车推着我。
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
我想,最初我还不会知道那是什么。
渐渐地,能认识那是一座大建筑。
在上幼稚园时就知道那是图书馆了。
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
说来懺谡,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
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
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
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
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
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里面像是探险。
有时我们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
我们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就听见水落地“啪”的一声,觉得真有趣。
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
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
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去,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
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
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
云彩大都简单,一两笔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多么高大,多么好看。
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
从外面看图书馆有东西两翼,东面的爬山虎爬得很高,西面的窗外有一排紫荆树,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们很不以为然。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记叙文专项练习(30篇)(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记叙文专项练习(30篇)一、阅读选文,完成1-6题。
(20分)满孙君飞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
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
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
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
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
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
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及答案(精编版)
2020年全国各省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是谓一套。
共6套,96页,均有答案。
2020年非连续文本阅读和散文阅读较2019年有所增加,故记叙文阅读相对少了一些。
第一套中考记叙文试题汇编【一】(2020年中考·河南卷)我的太爷老师①我的家乡在西北高原上,那是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
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学堂,学堂里有几排高低不等的长桌和板凳,西墙上挂着块小黑板。
②学堂只有一个老师,官名漆润江,四十多岁,民办教师。
农村人讲究辈分,我叫他太爷。
他有个绰号叫“行人”,“行人”就是能干能行的意思。
他很早就入了党,作宣传抓革命,样样在行。
他精于木工、画画,还会女红,村里唱戏穿的各类戏服,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最厉害的是,他还担任村里社戏的总导演和主演。
太爷做老师的时候,把自己这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学堂在全县大有名气。
③学堂只有一间教室,但太爷调配得次序井然。
他教完一年级生词,就让他们在外面的窗台下对着太阳去狂喊狠读,再教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互相岔开,互不干扰。
他教书有声有色,形神兼具。
有娃问,“拖”宇是个啥?咋个念?太爷就拽着他的手满院子跑,直到他说出“拖”字来才放手,从此他永志不忘。
我至今还记得他教《草原英雄小姐妹》时声嘶力竭地喊:“龙梅——,玉荣——,你们在哪里?”喊得我们都为英雄小姐妹揪心。
④那年月课本经常不能按时到,好在每年的课本也没有什么区别,太爷就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跟着抄。
没有复写纸,他有时一页一页地抄下来,发给大家。
我觉得他抄得比课本还要好,可惜那些宇纸都已经不存在了。
⑤太爷对我们纪律的要求有些酷苛,不许迟到,更不许逃学旷课。
如果谁没来上课,太爷会派一个娃子去他家请,如果还不来,就派四个男娃去抬。
所以如果不想上学,我们哪怕跑到野地里去,也不敢在家里呆着。
如果你今天没有来,那明天一大早提前去,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太爷才不会处罚你。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十)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抒情散文◇一、[原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
(9分)寻找,那消逝的蓝天王洁①秋风摇曳,绿叶跌落尘泥,连最后一支抵抗灰尘的力量也消失了。
尘沙混进秋风中,张牙舞爪而至。
在这个秋风送爽的季节,这个本应一碧如洗的穹顶之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关上窗子,和这个世界相隔而立,这不啻为一场天灾。
②在我无奈关窗的时候,我看到了同样失落的老张——他是我的邻居,一个退休多年的“老铁路”。
雾霾已至,他却迟迟不肯关上窗子。
我大声地提醒他,他点点头,向我微微地摆摆手,然后不情愿地关上窗子。
他仍穿着那件褪色的涤棉青工作服,离开阳台的时候他一脸无奈,我知道,这不是他记忆里的世界。
③每每晚饭后在院子散步巧遇时,老张便会找我分享他的过往,那些干净世界里的忙碌往事,徐徐似涓流。
他告诉我,他曾随着铁轨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开山过水,攀崖架桥,就算是崇山峻岭也不在话下。
他说他曾和工友深入原始森林,当时供给困难,他们就去挖蘑菇,有一次沿着瀑布探入山底,竟然发现一口巨大的深潭,水雾氤氲,暗幽难测,宛如神话一般。
④我能想象得到那个年代的工人们经历过怎样的艰苦,但是老张从未讲述过自己的艰辛与所经历过的磨难。
相反,他的回忆里充满着乐观和欢笑。
他回忆说,他曾在广袤的草原上铺设铁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锦缎一样,大风一过,碧波丛中蜇飞草伏,满是蛮荒狂野的味道,这里点缀..着最原始、最野性的美,丝毫不假雕琢,呼啸的列车便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碾压着草腥而去。
草原之广,便是有天大的噪音,也会被稀释得无影无踪。
老张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时光是在劳作之后,工友们并肩而坐。
晚霞黏稠如汁,夕阳仿佛跌入烈火中的铁球,烧得灼红夺目,再晚一会儿,霞光渐暗,夕阳又变成了巨大的糖果,又似浆果,眼看便要和火烧云融为一体。
这时候,草原变成了墨绿色,夜风吹来,花草味儿弥漫开来,置身其中,只觉神思如醺,就是世间最美的烈酒只怕也换不来这般深刻的心怡如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十)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抒情散文◇一、[原创]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
(9分)寻找,那消逝的蓝天王洁①秋风摇曳,绿叶跌落尘泥,连最后一支抵抗灰尘的力量也消失了。
尘沙混进秋风中,张牙舞爪而至。
在这个秋风送爽的季节,这个本应一碧如洗的穹顶之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关上窗子,和这个世界相隔而立,这不啻为一场天灾。
②在我无奈关窗的时候,我看到了同样失落的老张——他是我的邻居,一个退休多年的“老铁路”。
雾霾已至,他却迟迟不肯关上窗子。
我大声地提醒他,他点点头,向我微微地摆摆手,然后不情愿地关上窗子。
他仍穿着那件褪色的涤棉青工作服,离开阳台的时候他一脸无奈,我知道,这不是他记忆里的世界。
③每每晚饭后在院子散步巧遇时,老张便会找我分享他的过往,那些干净世界里的忙碌往事,徐徐似涓流。
他告诉我,他曾随着铁轨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开山过水,攀崖架桥,就算是崇山峻岭也不在话下。
他说他曾和工友深入原始森林,当时供给困难,他们就去挖蘑菇,有一次沿着瀑布探入山底,竟然发现一口巨大的深潭,水雾氤氲,暗幽难测,宛如神话一般。
④我能想象得到那个年代的工人们经历过怎样的艰苦,但是老张从未讲述过自己的艰辛与所经历过的磨难。
相反,他的回忆里充满着乐观和欢笑。
他回忆说,他曾在广袤的草原上铺设铁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锦缎一样,大风一过,碧波丛中蜇飞草伏,满是蛮荒狂野的味道,这里点缀..着最原始、最野性的美,丝毫不假雕琢,呼啸的列车便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碾压着草腥而去。
草原之广,便是有天大的噪音,也会被稀释得无影无踪。
老张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时光是在劳作之后,工友们并肩而坐。
晚霞黏稠如汁,夕阳仿佛跌入烈火中的铁球,烧得灼红夺目,再晚一会儿,霞光渐暗,夕阳又变成了巨大的糖果,又似浆果,眼看便要和火烧云融为一体。
这时候,草原变成了墨绿色,夜风吹来,花草味儿弥漫开来,置身其中,只觉神思如醺,就是世间最美的烈酒只怕也换不来这般深刻的心怡如醺。
我能想象到那番景象。
劳作一天的工人们点起篝火,以野果为食,以夜风作酒,伴着蛩声鸟语,火光下映出自己的喜悦和心事,即便不用歌唱,只需几声笑语,已是动人心神的旋律……哦,对了,或许还有一条蜿蜒的小河,潺潺流水,汩汩不息,为夜色点缀一点娇羞的意味。
⑤“有个工友,他喜欢在夜深的时候吹口琴……”老张告诉我。
⑥我想那必是一种唯美的景象。
悠扬的琴声随风飘散,和草香虫鸣混在一起,渗入草原的肌肤,花草仿佛也为之一振。
这是对自然的敬畏和歌颂,工人们侧耳倾听,繁星遥遥而视,仿佛近在咫尺,月辉如雨淋漓而下,荒野成了梦园,使每个人都恋恋不舍起来。
夜尽了,东方泛起鱼肚白,工人们披着崭新的朝霞前往劳作,他们是世界上第一批迎接朝阳的人,他们的勤劳甚至让初升的朝霞都无地自容。
最后,老张告诉我,他最喜欢的还是草原雨后的蓝天,仿佛纤尘不染的翡翠,晶莹剔透,殊无瑕疵。
那种透彻的蓝已经超出了颜色的界限,那是一种深不见底的仰望,那是一缕不偏不倚的思绪,那是一泓点滴不绝的清泉,那是一次目光的奢望。
那蓝,让他心动神醉,让他如醉如痴。
工人们暂缓劳作,只轻轻地抬眼,便彻底融化在这无垠的蓝色中去了。
⑦老张说,跟那时的蓝天比起来,现在的蓝天简直就是一块破布。
⑧的确,这样的蓝天在城市里消失了,它在轰鸣的工业颠簸中失去了方向,最终和我们分道扬镳。
层峦嵯峨、葱郁掩映的世界早已不在,我们将上苍恩赐的自然世界毁掉,然后重新构筑,我们固执地相信自己的创造能力,到最后,却连一方天空都留不住。
如今的蓝已经不是老张当年那份透彻的蓝,而是变成了灰蒙蒙的蓝,变成了唯利是图的蓝,变成了尔虞我诈的蓝,变成了伤痕累累的蓝。
⑨曾几何时,我们的心里也有一片草原、一方蓝天,那里风和日丽,碧空如洗,深蓝如幕,举手可触,那里生长着我们最初的美好与希冀。
然而,我们最终走进了世俗的樊笼,变成了我们曾经最讨厌的人。
于是,草原枯萎了,蓝天朽烂了,那片净土崩塌陷落,终于成为我们追之不及的废墟。
然后,我们躲在尘沙之后,关上一个又一个窗子。
这样的世界真的好吗?这样的世界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⑩因为人心不干净了,所以世界才变得这么不干净,老张如是说。
(节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3期)1.选文第②~⑥段,老张的心理、神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请结合选文内容,补全下面横线上的内容。
(2分)失落————无奈——乐观和欢笑——喜悦——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试分析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老张告诉我,他最喜欢的还是草原雨后的蓝天,仿佛纤尘不染的翡翠,晶莹剔透,殊无瑕疵。
3.结合上下文内容,试分析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他仍穿着那件褪色的涤棉青工作服,离开阳台的时候他一脸无奈,我知道,这不是他记忆里的世界。
4.请你谈谈对文章以“寻找,那消逝的蓝天”为标题的理解。
(3分)二、[2018·徐州模拟]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
(14分)老荫茶树杜文涛春日里,我们走进位于岚河支流上的响水沟,去寻一群老荫茶树。
当小车穿过山的褶皱、爬过一个山坳时,同伴指着前方野樱桃花与绿树掩映下的农舍说,到了。
印象中的茶树总与人胸相齐,此时,一群巍然耸立、粗似小圆桌的古树伫立于眼前。
同伴抬声说,这是我们要见的老荫茶树。
我怔怔地问,这是茶树吗?老荫茶树一排四棵,相拥在岚皋县南宫山镇双岭村五组一户农舍院坎边,三棵集簇,一棵独立,枝杈却“搂抱”在一起。
四棵老荫茶树粗细相近,许是同族兄弟,抑或平辈姊妹,它们不似银杏笔挺,亦不像白杨端直,而是弯腰曲颈,斜身伸脖,倚靠着说着亲人间的家常,道着一家人的亲热语。
它们每一株都高大、洁净,身姿勃发,蓊蓊郁郁,遮蔽着翘起的屋角,掩映着踮脚向上的绿竹林、粉樱桃。
一阵风吹过,空气里有缕缕山花的清香。
沐浴着初春的阳光在山坡上安静地看古树,着实是一件幸福的事。
迎风招展的茶树树叶光洁、明亮,呈椭圆形,面绿背白,比一般茶叶厚大。
常绿不凋的杪梢上生出鹅黄色的新芽。
茶树棵棵粗壮,初长独干,起身后分枝散叶,三头六臂,树叶相叠,浓郁如云,给一面山坡平添上深幽葱茏的绿意。
树干虬曲苍劲,枝柯扭结斜展,树洞深陷。
古树黑皮蜕脱,白皮新显,陈去新替,黑白相缀。
树身细腻光滑、清爽洁净。
我忍不住伸出手去摸摸,感触到的是柔润滑腻、宁静清凉,一种舒爽惬意徐徐攀过手掌,缓缓地浸润进身体。
深山多老树。
山里的大树多有着粗糙的面容,黑黑的皮肤。
我试着读它们不同的肌肤,纵裂成条的,杂列如片的,缀结似鳞的,黑褐色的,泥黄色的,青铜色的。
树木与树木间都有着各自的性格,各自的身材,各自的气质,各自的容貌。
老荫茶树属樟科木植物,常绿乔木,叶片和枝干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
山里人喜欢摘来晒制后泡茶,消热解渴,清热败火,防暑化食。
树下土屋的主人在不远的坡地上栽育着红苕种,听见院边树下有声响,便放下锄头回家开门,为我们提凳泡茶。
跟在他身后的是条黄狗,蹲守在门前,又扭动着身体走向老荫茶树下,偶尔伫步静立,不声不吭地望着远方。
阳光温暖,我们在院子里喝茶。
老荫茶叶片厚实,汤呈红褐色,清香中略带一丝苦涩,幽幽地呷一口喝进肚里,唇齿间却有着不去的回甘。
主人姓李,六十多岁,老伴已经去世,平时他一人在家。
品着老荫茶,我们说起老荫茶树。
李大哥说他们老祖先是清末年间从汉江边流水店迁徙到这儿的,父辈们口口相传说先人们到这儿时,这老荫茶树都已经很大了,先人们先是在茶树下搭草棚住,后来才慢慢自己建了房。
这个春天,我是老荫茶树下的匆匆过客。
这片山村,也因为有了老荫茶树的陪伴,增添了一份生活的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30日)1.作者文中是如何来写老荫茶树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
(3分)寻茶树——( )——( )——(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3.作者在文中写山里“不同的肌肤,纵裂成条的,杂列如片的,缀结似鳞的,黑褐色的,泥黄色的,青铜色的”大树,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分析。
(3分)4.请你对最后一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5分)三、[2018·福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2分)好沉的一土石英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
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
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
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
“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
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
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着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
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
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舍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
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
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
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
“到那时,你再来看!”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