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房的解剖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心房的解剖特点

右心房位于左心房的右前,呈不规则卵圆形,其长轴几呈垂直位。根据右心房胚胎发育来源可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心房体,由原始心房衍变而来,其壁有多带状肌束(梳状肌)向后连于界嵴;后部为静脉窦,由原始静脉窦发育而成,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开口于此。解剖上将右心房区分为6个壁,上壁被上腔静脉口占据,下壁有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前壁有右房室口通右心室,后壁呈凹槽状,为介于上、下腔静脉口之间的静脉窦后部,侧壁主要为房间隔,外侧壁即心房体和静脉窦侧面的部分。

心房体与静脉窦以界嵴和下腔静脉瓣为界。界嵴(terminal crest,CT)为一明显肌嵴,其横部从上腔静脉口前起于房间隔,横行向外至上腔静脉口前外,移行为界嵴垂直部。垂直部垂直向下,于下腔静脉口前外延续于下腔静脉瓣(Eustachian瓣),向与房间隔相连。通常所说的界嵴一般指其垂直部。在右心房壁外面有一与界嵴相对应的浅沟即界沟(termi nal sulcus)是心表面区分静脉窦和心房体的标志。当胚胎发育至第6-8时,静脉窦右角连同上、下腔静脉与原始心房融合,形成界嵴,并将右心房分为由原始静脉窦成分为主的光滑部和由原始心房部为主的小梁肌部。而处于原始起搏区域的起搏细胞也随着静脉窦移动而集中分布于右房上部及界嵴上部。

上腔静脉开口于静脉窦上壁,两者交界处的心外膜下有窦房结。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窦后壁稍隆起的部分为静脉间嵴(Lower结节),胎儿的Lower结节明显,具有引导静脉血液流如右心室的作用,成人则不显著。下腔静脉前缘为下腔静脉瓣,胎儿时该瓣具有引导血液经卵圆流向左心房的作用,出生后该瓣逐渐退化,留下一瓣膜残痕。腔静脉壁有心房肌细胞延伸,这一特殊结构被称为腔静脉肌袖(venal cacal sleeves),功能类似瓣膜,防止心房收缩时,血液回流入静脉系统。

冠状窦(coronary sinus,CS)是冠状沟的左后部主要结构,部分被左心房覆盖。冠状窦系统是心脏静脉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收集心小静脉、心中静脉、心大静脉、斜行左心房的Marshall静脉和左心室后静脉的血液,其组成为Vieussens瓣膜或斜行Marshall静脉在冠状窦的开口处为开始,回收左侧边缘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和心中静脉的血液,最后开口于下腔静脉口上与右房室口之间的冠状窦口(CSO),相当于房室交点深面。窦口后下有冠状窦瓣(Thebesian瓣),呈半月形,常与下腔静脉相延续。冠状窦口直径约0.5-1.0c m,窦口异常增大常常是冠状窦回流血量增加的反映。冠状窦胚胎发育时起源于窦状静脉,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窦状静脉融进右心房,原始的窦状静脉右角发育成上腔静脉,而窦状静脉的左角发育成冠状窦。

Kock三角位于冠状窦口、Todaro腱、三尖瓣隔瓣附着缘之间,Todaro腱是与中央纤维体相连的纤维索,向后与下腔静脉瓣延续,在儿童较明显。中央纤维体是心脏纤维支架的一部分,在右心房,该结构位于膜性房室隔后和下缘支前下。房室结和房室束起始部位于Koch 三角心膜深面。

1.2 左心房的解剖特点

左心房组成心底大部,根据胚胎发育来源可分为两部分,左心耳和左心房窦(固有房腔),前者由原始左心房发育而来,后者由胚胎时期肺静脉共干扩大而成。左心耳系左心房向右前下的突出部,边缘有多个深陷的切迹使其呈分叶状,心耳形状不规则,略似三角形。

左心耳上缘对向肺动脉干凹面,在侧,左冠状动脉旋支行于左心耳与左心房交界处深面,左心耳腔面凹凸不平,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左心房窦腔面平滑,其后两侧分别有左、右肺静脉开口,前下部借左房室口通左心室。

左右、上下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后壁,与心房连接处无瓣膜。Wale等1641年提出,在人、牛和狗近心腔静脉中有心肌袖存在,Elischer等1869年报道肺静脉存在横纹肌,横纹肌向肺延伸的长度在种系间存在变异。Favaro研究发现:越小的动物,肺静脉的横纹肌向肺延伸的越多,该横纹肌是静脉中层结构。此后研究发现近心房处的肺静脉由纵向、横向以及环形的心肌纤维环绕,可以延伸1-2cm,形成心肌袖(myocardial sleeves),且上肺静脉的括约肌和心肌袖较下肺静脉发育好。组织学、光镜和电镜下证实肺静脉由皮层、皮下层、连接组织层、横纹肌层、外连接组织层等构成,其中横纹肌层与左心房的心肌连续,形成外层纵行层环行走向,随肺静脉腔径的减小,横纹肌逐渐减少。

左心房后壁有一条由左上斜向右下的Marshall韧带,是Marshall静脉的延续,该静脉是冠状窦的第一个心房支,汇入冠状窦。Marshall韧带来源于左原始静脉进化过程中留下的残遗物,包含有心包的浆液层、肌细胞、脂肪组织、纤维组织、小血管和神经组织,解剖走行朝着左上肺静脉根部向。

1.3 心房传导系解剖特点

心肌细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收缩心肌,它们构成心房和心室的肌层,收缩以推动血液循环;另一类是特殊心肌,它们集成相连的结和束,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从而维持心脏的节律性活动。心脏的传导系统有窦房结、结间束和房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左、右束支及其终末分支以及若干变异的副传导束即Kent氏房室副束、Mahaim氏结室和束室副束和James房室结旁路。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耳之间的界沟的上端,居外膜下1-2mm,与膜之间隔以心房肌,沿界沟长轴排列,呈梭形、半月形货马蹄铁形,扁平的椭圆形结构。其长轴平行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嵴相连处向右下后延伸,可分为头(前部)、体(中间)、尾(后部)三部,其有四种类型细胞:结细胞,移行细胞、心房肌细胞、浦氏纤维。

结间束是连接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传导束。可分为前、中、后三个结间束。前结间束从窦房结的头部发出,行向左前,弓状绕过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前壁,在此分为二束纤维:一束继续延入左心房,成为上房间束,即Bachman束,另一束弯向后下入房间隔前部,在房间隔此束在主动脉根部后斜行下降入房室结后上缘,称为前结间束。中结间束从窦房结尾部发出弓状绕上腔静脉的后,下行入房间隔后部,然后沿房间隔右侧下降入房室结后上缘,相当于We ckebach束。后结间束从窦房结尾部发出后入界嵴,沿界嵴向下至下腔静脉瓣,越至冠状窦至房室结后上,然后急转向下入房室结下部,相当于Thorel束。

房间束可分为上房间束和下房间束,上房间束即Bachman束,此束从窦房结前端发出向左至左心房体部和左心耳。下房间束即房室结上相互交织的三条结间束的纤维与房间隔左侧左心房的肌纤维相连的传导束。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面,冠状窦口前,室间隔膜部的后,上为卵圆窝的下缘,下为三尖瓣环,即位于由冠状窦口、卵圆窝和三间瓣隔瓣附着处形成的三角区域。房室结呈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