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理论评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空间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及其研究状况,包括古典城市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的空间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近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研究中,择要介绍了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功能学派,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介绍了几位城市社会学家的空间社会学思想。包括凯文·林奇、威廉·H·怀特、林·H·乐芙兰和祖肯、欧登博格、爱德华·索亚、舒尔茨·罗伯以及曼纽·卡斯蒂尔的观点。
对城市空间的研究肇始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城市其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
城市又是工商业经济的物质依托。如K.J.巴顿认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区域内的各种经济产物――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1工业革命以来,城市作为非农产业的聚集地的功能得到强化,对城市不同空间位置的经济功能分异的研究,使城市经济学研究蓬勃兴起。城市经济学起源于对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的研究,逐渐演变成研究城市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学科,城市物质空间的经济属性得以深究。对城市不同地域空间表现出的不同经济利益的回报率,被认为是城市经济发展决策与规律的体现,从而空间位置的选择被置于城市经济发展与规划的重要内容。
工业城市的精英群落――企业家和商人,对不同空间经济利益的不同回报率的追逐导致了对空间社会属性的忽视。作为人的活动及社会交往的外部环境,在一开始,很奇怪地,把人给抛弃了。
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大城市环境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的相继产生,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城市也是一个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只不过社会化程度较农村为高罢了。城市里的各种人类活动都与空间环境不可分割,人口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与产业、设施、资源、空间、环境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都存在食物链、营养级和生存空间环境,都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转变,它标志着人类开始被作为空间环境的内部中心因素而作整体思考,这是一次从客体定位到主体定位的思考角度的转变,这个转变就使得以人为发生主体,空间为活动环境、社交关系网络的定性得以产生,空间的社会意义开始被人所认同。
一古典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
城市空间社会学应该说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是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与其他社会学分支区别开来的。如前所述,城市空间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是城市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和人类生态学。最早的人类生态学派诞生于欧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高潮中。
1 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由其内部生发机制、原理而将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有机体。他们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将生态学原理如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引入城市研究,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城市发展。如帕克(R.E.Park,1864-1944)等认为,城市是一种生态秩序,支配城市社区的基本过程是竞争与共生。如同生物体一样,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
伯吉斯用生态学观点来解释城镇的空间差异。他提出同心圆理论,认为城市空间的扩展是竞争的结果,城市发展呈放射状。由于城市里人们的社会活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向心力、专门化、离心力等的共同作用,导致产生了空间分离。各
地带间不断地侵入与接替,使城市从中心向外围呈环状扩张侵蚀,并实现功能接替。这一理论招致了批评,因为任何现实城市没有一环的功能是纯粹地加以分布的,每一环的功能都具有多样性,而环的分布也有随意性;另外,城市的土地利用与之也并不吻合,土地价值规律并不是均匀地从中心向外递减,而有可能正相反。但是该理论假设表明了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态和规律,它为科学的城市研究指明了空间结构的研究方向。
2 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德(H. Hoyt)1934年通过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房租资料及几个大城市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了城市住宅分布的九种倾向,并认为在这九种倾向的作用下,城市空间地域的扩散呈扇形分布。城市发展往往沿水源和交通线路分布,总是从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力最小的路线延伸,扇形地区内的地价不随离市中心区的远近而变动。
这一理论能从土地价值层面对城市状态进行研究,认为城市结构存在形式是"异地分异",但这一模式只有房租资料这种分异因素,是为不足。
3 多核心论 (muitiple-nuclei theory)
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 D. Harris)和厄尔曼(E. L. Ullman)1945年提出,城市就像一个细胞结构体,市区内有若干生长点,城市的土地利用是环绕几个分立的核心成长。除了CBD这一商务中心外,还存在着有一定支配地位的其他中心。它与城市规模成正比,由于负担着其他专门化功能而占据支配地位。行业的集聚形成的区位利益、集聚利益、扩散利益和土地价格,是城市地域结构变迁和分异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城市核心的分化和空间地域的分异取决于四个过程:(1)行业自身利益决定的区位形成过程;(2)行业的相互依赖导致并区位临近集聚利益的产生过程;(3)行业功能互相冲突产生的区位离异分散过程;(4)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不能在理想区位布局的过程。上述四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不同职能机构在空间位置上的集结或分离,从而形成多核心现象。
以上三种理论都只依靠个别的关键变量作出分析,如土地、房租等,它并不能准确反映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的聚合和分离特征,不能通过空间结构的描述,反映社群生活及人类社会行为的变化如社会等级、种族地位、亚文化社团、犯罪等等,它也只能忠实地执着于现实物质空间及其结构,而无法探究人的意识空间和社会空间及其变迁,而这一切恰恰是城市空间社会学所应该回答的问题。
二近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
20世纪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学各流派大量涉及对空间的理论研究。如生态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空间分析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学派、福特主义学派、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等。
1 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学派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探讨了在市场经济理想状态下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竞争规律,从中得出最低成本区位的概念,指出自由市场经济状态下的区位均衡过程就是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60年代以后,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学派指出新古典主义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是建立在理想状态下的空间经济行为,这不能充分解析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因为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与社会的结构体系相联系的,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观点来分析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资本的投资是以获利为原则,它引导着城市空间发展的区位选择。其次,劳动力再生产的方式对空间的形态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