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超高公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是指用来计算高架铁路或地铁隧道中列车行驶时的安全间距和限速的公式。
其计算原理是根据列车速度和轨道半径来确定列车在弯道中需要的超高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车速、轨道半径、重力加速度、超高量等。
根据这些要素,可以得出如下的铁路超高计算公式:
超高量 = (车速^2 *重力加速度) / (轨道半径* 100)
其中,超高量的单位为厘米,车速的单位为公里/小时,轨道半径的单位为米,重力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2。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是铁路工程设计和运营中必不可少的计算工具,能够为铁路工程的安全和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 1 -。
超高加宽公式
△Y=D(各段距离)×SIN(X)(距离对应的角度)增量改正计算:Fx=∑△x测Fy=∑△y测Vxi=[﹣Fx/∑D(距离总和)]×D(各段距离)Vyi=[﹣Fy/∑D(距离总和)]×D(各段距离)既得各段增量值线性超高公式:I=(Z-C)*(N-M)÷S+MN为超高段终点横坡,无则不输,M为超高起点横坡,Z待求桩号,C超高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不输.S为超高渐变段长度。
三次抛物线超高公式:I=(3K²-2K³)*(N-M)+M K=(Z-C)÷SN为超高段终点横坡,无则不输,M为超高起点横坡,Z待求桩号,C超高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不输.S为超高渐变段长度。
线性加宽公式:BX=(Z-C)*(B-A)÷S+AB为加宽段终点宽度,无则不输,A为加宽段起点宽度,Z待求桩号,C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C=Z。
S为加宽渐变段长度,无则不输。
三次抛物线加宽公式:BX=(3K²-2K³)*(B-A)+A K=(Z-C)÷SB为加宽段终点宽度,无则不输,A为加宽段起点宽度,Z待求桩号,C加宽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C=Z。
外矢距计算公式: L=T2/2R切线长计算公式:T=1/2*R*(I前-I后)凹曲线任一点计算公式:H =E+Abs(Q-C)*I + L凸曲线任一点计算公式:H =E-Abs(Q-C)*I - L说明:H=所求点高程,E=竖曲线交点高程,Q=起点桩号,C=所求点桩号I=线路纵坡坡率,计算前坡时用I前,计算后坡时用I后,S为加宽渐变段长度,无则不输。
基本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一、基本计算导线内业计算包括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未知点的坐标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计算:a)附合导线:CD的方位角推算值与其已知值若不等,其差值即称为角度闭合差。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铁路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铁路建设中,超高桥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高桥梁的建设需要精确的计算公式来保证其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铁路超高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
一、超高桥梁的定义超高桥梁是指桥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限制,一般是指高度超过100米的桥梁。
超高桥梁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风荷载、自重、荷载等。
二、超高桥梁的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重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自重计算公式为:G = γA其中,G为桥梁的自重,γ为桥梁材料的密度,A为桥梁的横截面积。
2. 风荷载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风荷载计算公式为:F = 0.5ρV C其中,F为风荷载,ρ为空气密度,V为风速,C为风荷载系数。
3. 荷载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荷载计算公式为:Q = qL其中,Q为荷载,q为单位长度荷载,L为荷载作用长度。
4. 桥梁的弯矩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弯矩计算公式为:M = WL/8其中,M为桥梁的弯矩,W为荷载,L为荷载作用长度。
以上公式是超高桥梁计算中最基本的公式。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桥梁的材料、结构形式等因素。
三、超高桥梁的实例中国的蓝田大桥是一座超高桥梁,全长为3188米,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160米。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采用了多种计算公式来保证桥梁的安全性。
在自重计算中,工程师们采用了桥梁材料的密度和横截面积来计算桥梁的自重。
在风荷载计算中,他们考虑了桥梁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确定了空气密度和风荷载系数。
在荷载计算中,工程师们考虑了桥梁所承受的列车荷载和行车荷载。
在弯矩计算中,他们以荷载作用长度为基础,计算了桥梁的弯矩。
通过以上计算,工程师们保证了蓝田大桥的安全性。
该桥梁已成为中国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四、结语超高桥梁的建设需要精确的计算公式来保证其安全性。
本文介绍了超高桥梁的自重计算、风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和弯矩计算公式,并以蓝田大桥为例,说明了这些公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道路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Z,y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xZ,yZ为点HZ的坐标切线角计算公式: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Z,y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xZ,yZ为点HZ的坐标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公式中各符号说明: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R——圆曲线半径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α——曲线转角值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③变坡点桩号:SZ④变坡点高程:HZ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⑥待求点桩号:S计算过程: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已知:如图,第一横坡:i1第二横坡:i2过渡段长度:L待求处离第二横坡点(过渡段终点)的距离:x 求:待求处的横坡:i解:d=x/Li=(i2-i1)(1-3d2+2d3)+i1六、匝道坐标计算已知:①待求点桩号:K②曲线起点桩号:K0③曲线终点桩号:K1④曲线起点坐标:x0,y0⑤曲线起点切线方位角:α0⑥曲线起点处曲率:P0(左转为“-”,右转为“+”)⑦曲线终点处曲率:P1(左转为“-”,右转为“+”)求:①线路匝道上点的坐标:x,y②待求点的切线方位角:αT计算过程:。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是确定铁路线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铁路线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是依据线路设计的要求和垂直曲线的形状来计算铁路线路
的最大超高。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的基本形式为:
Hmax = V/127R + e
其中,Hmax为铁路线路的最大超高;V为列车的速度;R为线路的曲率半径;e为线路设计中的超高余量。
对于高速铁路来说,超高余量通常为200mm左右,而一般铁路则为150mm左右。
在计算铁路超高时,还需要考虑到列车的动态效应、气动效应、轨道几何条件、线路的纵向坡度等因素。
因此,铁路超高计算公式是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需要经验丰富的铁路工程师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支持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
- 1 -。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是指在铁路线路设计或改建过程中,计算铁路线路中各构筑物(如桥梁、隧道等)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差的数学公式。
其公式为:
超高(m)= 地面高程(m)- 构筑物顶部高程(m)
其中,地面高程是指该地点地面表面的高度,通常使用全站仪或GPS等设备进行测量;构筑物顶部高程则是指该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设计图纸中的高程数据获取。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是铁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设计人员确定各构筑物的高度和位置,以保证列车在铁路线路上行驶时能够安全通过。
- 1 -。
高速公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 Z,y 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x Z,y Z为点HZ的坐标切线角计算公式: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②圆曲线的半径: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 Z,y 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l为到点HZ的长度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x Z,y Z为点HZ的坐标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公式中各符号说明: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R——圆曲线半径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α——曲线转角值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③变坡点桩号:S Z④变坡点高程:H Z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⑥待求点桩号:S计算过程: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已知:如图,第一横坡:i1第二横坡:i2过渡段长度:L待求处离第二横坡点(过渡段终点)的距离:x求:待求处的横坡:i解:d=x/Li=(i2-i1)(1-3d2+2d3)+i1六、匝道坐标计算已知:①待求点桩号:K②曲线起点桩号:K0③曲线终点桩号:K1④曲线起点坐标:x0,y0⑤曲线起点切线方位角:α0⑥曲线起点处曲率:P0(左转为“-”,右转为“+”)⑦曲线终点处曲率:P1(左转为“-”,右转为“+”)求:①线路匝道上点的坐标:x,y②待求点的切线方位角:αT计算过程:注:sgn(x)函数是取符号函数,当x<0时sgn(x)=-1,当x>0时sgn(x)=1,当x=0时sgn(x)=0。
【高速公路】第四章 4-5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
~ 360 ~ 105 <360 ~ 230 <230 ~ 150 <150 ~ 90 <90 ~ 60 <105 ~ 70 <70 ~ 55 <55 40 <40 ~ 30 <30 ~ 20 <20 ~ 15
3
~ 2160 ~ 1290 ~ 1220 ~ 1050 <2160 <1290 <1220 ~ 950 <950 ~ 770 <770 ~ 650 <650 ~ 560 <560 ~ 500 <500 ~ 440 <440 ~ 400 <1050 ~ 760 <760 ~ 550 <550 ~ 400
(2)有中间带的公路
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如图3-10 (a) 。 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间带的中心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 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采 用窄中间带的公路可选用此方式,或中间带宽度小于4.5m的可采用此种方式。 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如图3-10 (b) 。 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 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各种宽度不同的中间带均可选用此种方式。
B、 绕 中 线 旋 转 。 简 称 中 轴 旋 转 。 如 图 3- 8。 在 超 高 缓 和 段 之 前 , 先 将 路 肩 横 坡 逐 渐 变 为 路 拱 横 坡 , 再 以 路 中 线 为 旋 转 轴 , 使 外 侧 车 道 和 内 侧 车 道 变 为 单 向 的 横 坡 度 后 ,整 个 断 面 一 同 绕 中 线 旋 转 ,使 单 坡 横 断 面 直 至 达 到 超 高 横 坡 度 为 止 。 一 般 改 建 公 路 常 采 用 此 种 方 式 。
(完整版)道路超高公式
内
缘
过
渡
段
外
缘
中
线
内
缘
B——行车道宽度(m);
bJ——路肩宽度(m);
bw——圆曲线的加宽值(m);
bx——x距离处的路基加宽值(m);
——超高横坡度;
——路拱横坡度;
——路肩横坡度;
x0——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
x——超高缓和段中任意一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
绕内边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
超高位置
计算公式
备注
圆曲线
外缘
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
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
3.Hale Waihona Puke 宽值 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中线
内缘
过
渡
段
外缘
中线
内缘
绕中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
超高
位置
计算公式
备注
圆曲线
外缘
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
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
3.加宽值 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
超高过渡介绍知识讲解
超高过渡介绍公路超高过渡一、低等级公路超高计算【示例1】山岭重丘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其中一平曲线半径R=150m,缓和曲线Ls=70m,路面宽度为B=7.0m,路肩宽度为0.75m,路拱坡度为iG=2%,路肩坡度iJ=3%,该曲线的主点桩号分别为:ZH=K1+028.665 、HY=K1+098.665 、QZ=K1+131.659 、YH=K1+164.653 、HZ=K1+234.653。
试计算各主点桩以及下列桩号:K1+040、K1+070、K1+180、K1+210处横断面上内外侧和路中线三点的超高值(设计高为路基边缘)。
(1)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和平曲线半径查表得圆曲线的超高值iy=5%,新建公路一般采用绕边线旋转,超高渐变率p=1/100,所以超高缓和段长度:Lc=B'△i/p=7×5%/(1/100)=35.0(m)而缓和曲线Ls=70m,先取Lc=Ls=70m,然后检查横坡从路拱坡度(-2%)过渡到超高横坡(2%)时的超高渐变率:p=3.5×[2%-(-2%)]/X0=3.5×[2%-(-2%)]/28=1/200>1/330或p=7×5%/70=1/200>1/330所以取Lc=Ls=70m。
(2)计算临界断面x0X0=iG/ih×Lc=2%/5%×70=28.0m(3)计算各桩号处的超高值超高起点为ZH(HZ)点,分别计算出x值,然后分别代入超高值计算公式(见《道路勘测设计》书)中计算,加宽过渡采用比例过渡,加宽值b=1.0m。
土路肩在超高起点前1m变成与路面相同的横坡,且在整个超高过过渡段保持与相邻行车道相同的横坡。
计算结果见下表。
超高值计算结果表桩号 x 加宽值bx 外侧超高值中线超高值内侧超高值K1+028.665(ZH) 0.000<x0=28 0.000 0.008 0.093 0.008+040 11.335< x0=28 0.162 0.073 0.093 0.004+070 41.335 >x0=28 0.591 0.245 0.126 -0.017+098.665(HY) 1.000 0.410 0.198 -0.065+131.659(QZ) 1.000 0.410 0.198 -0.0651+164.653(YH) 1.000 0.410 0.198 -0.065+180 54.653> x0=28 0.781 0.322 0.159 -0.037+210 24.653< x0=28 0.352 0.149 0.093 0.000+234.653(HZ) 0.000< x0=28 0.000 0.008 0.093 0.008(已知第一段坡度i1,第二段坡度i2,过度段长度l,待求点离第二横坡距离xa=x/l待求点i=(i2-i1)(1-3a2+2a3)+i1)二.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超高缓和段的长度按下式计算:Lc=B'×△i/P式中: Lc——超高缓和段长度(m);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i——旋转轴外侧的超高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P ——超高渐变率,其值根据计算行车速度和超高过渡方式从下表中查取。
超高过渡介绍
公路超高过渡一、低等级公路超高计算【示例1】山岭重丘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其中一平曲线半径R=150m,缓和曲线Ls=70m,路面宽度为B=7.0m,路肩宽度为0.75m,路拱坡度为iG=2%,路肩坡度iJ=3%,该曲线的主点桩号分别为:ZH=K1+028.665 、HY=K1+098.665 、QZ=K1+131.659 、YH=K1+164.653 、HZ=K1+234.653。
试计算各主点桩以及下列桩号:K1+040、K1+070、K1+180、K1+210处横断面上内外侧和路中线三点的超高值(设计高为路基边缘)。
(1)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和平曲线半径查表得圆曲线的超高值iy=5%,新建公路一般采用绕边线旋转,超高渐变率p=1/100,所以超高缓和段长度:Lc=B'△i/p=7×5%/(1/100)=35.0(m)而缓和曲线Ls=70m,先取Lc=Ls=70m,然后检查横坡从路拱坡度(-2%)过渡到超高横坡(2%)时的超高渐变率:p=3.5×[2%-(-2%)]/X0=3.5×[2%-(-2%)]/28=1/200>1/330或p=7×5%/70=1/200>1/330所以取Lc=Ls=70m。
(2)计算临界断面x0X0=iG/ih×Lc=2%/5%×70=28.0m(3)计算各桩号处的超高值超高起点为ZH(HZ)点,分别计算出x值,然后分别代入超高值计算公式(见《道路勘测设计》书)中计算,加宽过渡采用比例过渡,加宽值b=1.0m。
土路肩在超高起点前1m变成与路面相同的横坡,且在整个超高过过渡段保持与相邻行车道相同的横坡。
计算结果见下表。
超高值计算结果表桩号x 加宽值bx 外侧超高值中线超高值内侧超高值K1+028.665(ZH)0.000<x0=28 0.000 0.008 0.093 0.008+040 11.335< x0=28 0.162 0.073 0.093 0.004+070 41.335 >x0=28 0.591 0.245 0.126 -0.017+098.665(HY) 1.000 0.410 0.198 -0.065+131.659(QZ) 1.000 0.410 0.198 -0.0651+164.653(YH) 1.000 0.410 0.198 -0.065+180 54.653> x0=28 0.781 0.322 0.159 -0.037+210 24.653< x0=28 0.352 0.149 0.093 0.000+234.653(HZ)0.000< x0=28 0.000 0.008 0.093 0.008(已知第一段坡度i1,第二段坡度i2,过度段长度l,待求点离第二横坡距离xa=x/l待求点i=(i2-i1)(1-3a2+2a3)+i1)二.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超高缓和段的长度按下式计算:Lc=B'×△i/P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度(m);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i——旋转轴外侧的超高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P ——超高渐变率,其值根据计算行车速度和超高过渡方式从下表中查取。
超高值计算与加宽值算
hc
bJ
B
bJ
(3)全超高断面:
hc bJ i J ( B bJ )ih B bJ i J ih 2 " hc bJ i J (bJ b)ih
' hc
ih
旋转轴
c
h'c iG
路线设计高程
iG iJ bJ
h" c b bJ
h0=bJiG
B
(4)双坡断面:(x≤x0)
1.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
附加纵坡 :
bih H i2 Lc Lc
H
bih bih Lc i2 p
i2
p—超高渐变率
iz
即旋转轴与行车外 侧边缘线之间的相 对坡度。
b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附加纵坡 : i H b(i1 ih ) 2
Lc
2Lc
(一)加宽值的确定(包括几何加宽和摆动加宽)
1. 普通汽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b = R-(R1+ B)
A2 A R1 B R A R 2R 8R 3
2 2
A2 A b 3 2R 8R
A2 b 2R
式中:A——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的距离 (m): R——圆曲线半径(m)。 对于有N个车道的行车道:
x x 1)(b1 b2 )i1 ho3 (2 1)(b1 b2 b3 )i1 x0 x0
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硬路肩宽度≥2.25m)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3)旋转断面:(x> x0)
x 旋转阶段横坡度ix: i x ih Lc
超高加宽公式
线性超高公式:I=(Z-C)*(N-M)÷S+M
I=(( Ls -A)*(E+D))/(B-A)-D B为超高渐变段终点桩号 A为超高渐变段起点桩号 E为直线段横坡 D为全超过横坡 Ls为超高渐变段长度
N为超高段终点横坡,无则不输,M为超高起点横坡,Z待求桩号,C超高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不输
S为超高渐变段长度。
三次抛物线超高公式:I=(3K²-2K³)*(N-M)+M K=(Z-C)÷S
N为超高段终点横坡,无则不输,M为超高起点横坡,Z待求桩号,C超高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不输
S为超高渐变段长度。
线性加宽公式:BX=(Z-C)*(B-A)÷S+A
B为加宽段终点宽度,无则不输,A为加宽段起点宽度,Z待求桩号,C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C=Z
S为加宽渐变段长度,无则不输。
三次抛物线加宽公式:BX=(3K²-2K³)*(B-A)+A K=(Z-C)÷S
B为加宽段终点宽度,无则不输,A为加宽段起点宽度,Z待求桩号,C加宽渐变段起点桩号,无则C=Z
S为加宽渐变段长度,无则不输。
超高计算公式
路线平曲线小于600m时,在曲线上设置超高。
超高方式为,整体式路基采用绕路基中线旋转。
超高设计和计算361确定路拱及路肩横坡度: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在路面横向设置路拱。
按工程技术标准,采用折线形路拱,路拱横坡度为2%由于土路肩的排水性远低于路面,其横坡度一般应比路面大1%-2%故土路肩横坡度取3%362超高横坡度的确定: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高的最小半径值时,应在路面上设置超高,而当平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时的最小半径时,即可不设超高。
拟建公路为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小时。
按各平曲线所采用的半径不同,对应的超高值如表:表3-1圆曲线半径与超高表3-1当按平曲线半径查表5-11所得超高值小于路拱横坡度值(2%时,取2%(3)、缓和段长度计算:超高缓和段长度按下式计算:,B,\L cP式中:L c——超高缓和段长度(m);B ------ 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m);i――旋转轴外侧的超高与路拱横坡度的代数差;P——超高渐变率,根据设计行车速度40km/小时,若超高旋转轴为路线中时,取1/150,若为边线则取1/100根据上式计算所得的超高缓和段长度应取成5m的整数倍,并不小于10m的长度。
拟建公路为无中间带的三级公路,则上式中各参数的取值如下:绕行车道中心旋转:B‘ = B ,冷=i y i z2绕边线旋转:B^B , . ^-i y式中:B ――行车道宽度(m);i y ――超高横坡度;i z ――路拱横坡度。
(4)、超高缓和段的确定:超高缓和段长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行车舒适性来考虑,缓和段长度越长越好;二是从排水来考虑,缓和段越短越好,特别是路线纵坡度较小时,更应注意排水的要求。
3.6.3确定缓和段长度时应考虑以下几点:⑴、一般情况下,取缓和段长度和缓和曲线长相等,即L c = L s,使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进行。
公路超高缓和段长度的计算公式
公路超高缓和段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c=B’×i/p超高横坡在超高缓和段内按三次抛物线计算:i=i1+(i2 -i1)*(3-2*(1/ Ls))*(1/ Ls)^2 (三)超高缓和段长度的确定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是在超高缓和段全长范围内进行的。
双车道公路超高缓和段长度按下式计算:(1.4.19)式中:——超高缓和段长(m);——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之间的相对坡度,其值见表1.4.11。
前面讲到缓和曲线,已经考虑到超高缓和段所需的最短长度。
所以一股情况下,超高缓和段与缓和曲线长度相等。
但有时因照顾到线形的协调性,在平曲线中配置了较长的缓和曲线,则超高的过渡可仅在缓和曲线某一区段内进行。
因为过小的渐变率对路面排水不利。
从利于排除路面降水考虑,横坡度由2%(或1.5%)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
(四)超高值的计算平曲线上设置超高以后,道路中线和内、外侧边线与原中线上的设计标高之高差h,应予以计算并列于“路基设计表”中,以便于施工。
这些超高值的计算公式见教材表1.4.12和表1.4.13,计算图式见教材图1.4.17和图1.4.18。
三、路基土石方调配土石方调配的目的是为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
通过调配合理地解决路段土石方平衡与利用问题,使从路堑挖出的土石方,在经济合理的调运条件下移挖作填,达到填方有所“取”,挖方有所“用”,避免不必要的路外借土和弃土,以减少占用耕地和降低公路造价。
(一)土石方调配原则.1.在半填半挖断面中,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输量。
2.土石方调配应尽量考虑桥涵位置对施工的影响,一般大沟不作跨越调运,同时尚应注意施工的可能与方便,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
(完整版)道路超高公式
绕内边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超高地点备注外缘圆曲中线线内缘外缘过渡中线段内缘x x0b J i J (b J B)i yb J i JBi y2b J i J (b J b w )i yb J (i J i z ) [b J i z (b Jb J i JBi zb J i J2b J i J (b J b x )i z b J i Jx x0B)i y ]xL cB xi y2 L c(b J b x )x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2.临界断面距超高和缓段起点:x0iz L ci y3.加宽值b x按加宽计算i y 公式计算。
超高地点外缘圆中曲线线内缘外过缘中渡线绕中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计算公式x x0 x x0b J (i J i z ) (b J B)(i z i y )b J i JBi z2B Bb J i J 2iz (b J 2 b w )i yb J (i J i z ) (b JB)(i z i y )x2 L cb J i JBi z2L c备注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x0i z2iz L ci y3.加宽值b x按段内b J i J (b J b x )i z b J i J B(b JB i z i yx i z ) i z b x )(L c缘 2 2 B——行车道宽度 (m);Jb ——路肩宽度 (m);加宽计算公式计算。
b w——圆曲线的加宽值 (m);b x—— x 距离处的路基加宽值 (m);i y——超高横坡度;iz ——路拱横坡度;ix0——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和缓段起点的距离 (m);x——超高和缓段中随意一点至超高和缓段起点的距离 (m);。
超速方程式
超速方程式
超速方程式是一个数学公式,用于计算超速百分比。
具体公式为:(实际时速-道路规定的最高时速) / 道路规定的最高时速= 超速百
分比。
例如,如果某道路的最高限速为120公里/小时,而你的实际行
驶速度为140公里/小时,那么超速百分比为(140 - 120) / 120 = 16.67%,即超速16.67%。
需要注意的是,超速是指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机动的行驶速度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速度,超过规定时速10%以内,一般会给予驾驶人员警告提醒,不需要罚款扣分。
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上未达20%的,处以50元罚款,记3分;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30%的,
处以50元罚款,记6分;超过规定时速30%以上未达50%的,处以200元罚款,记6分;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未达70%的,处以1000元罚款,记12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超过规定时速70%的,处
以2000元罚款,记12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位置
计算公式
备注
圆曲线Βιβλιοθήκη 外缘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
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
3.加宽值 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
中线
内缘
过
渡
段
外缘
中线
内缘
绕中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
超高
位置
计算公式
备注
圆曲线
外缘
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
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
3.加宽值 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
中线
内
缘
过
渡
段
外
缘
中
线
内
缘
B——行车道宽度(m);
bJ——路肩宽度(m);
bw——圆曲线的加宽值(m);
bx——x距离处的路基加宽值(m);
——超高横坡度;
——路拱横坡度;
——路肩横坡度;
x0——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
x——超高缓和段中任意一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