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刖言 (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 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 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 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 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 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 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 病人的护理需求。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 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护理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及治疗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能阐述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了解医院基本结构与功能。

3、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2、能规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三)思想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护理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形成现代护理理念。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时间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五、课程标准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教学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1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践教学72学时。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熟悉:指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解释护理现象。

了解: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记忆所学的知识要点。

2、本课程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2个层次。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护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护理实践的基础。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和统一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保证护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系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础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包括护理学的定义、范畴、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健康评估与护理诊断。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健康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健康史采集、健康风险评估等内容,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

三、基础护理技能。

包括基本护理技能、常见疾病护理技能、急救技能等内容,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如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安全转移、卧床护理等。

四、药物知识和药物管理。

学生需要学习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不良反应、使用方法等知识,以及药物的计算、给药途径、药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五、感染控制。

学生需要学习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隔离原则、洗手消毒等内容,以及掌握感染控制的基本技能。

六、伦理与法律。

学生需要学习护理伦理、护理法律、患者权利保护等内容,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七、心理护理。

学生需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评估、心理支持、心理危机干预等内容,以及掌握基本的心理护理技能。

八、护理信息管理。

学生需要学习护理记录的原则和方法、护理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内容,使其具备良好的护理信息管理能力。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保证护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系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学校和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生应认真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护理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及治疗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能阐述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了解医院基本结构与功能。

3、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2、能规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三)思想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护理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形成现代护理理念。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时间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五、课程标准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教学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1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践教学72学时。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熟悉:指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解释护理现象。

了解: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记忆所学的知识要点。

2、本课程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2个层次。

熟练掌握:指能独立、正确、规范地完成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和目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提高其护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掌握护理过程、护理技术和护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 护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护理学的定义、范畴和基本原则,讲解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引导学生对护理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2. 护理过程:介绍护理过程的基本概念、步骤和内容,培养学生进行系统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护理效果的能力。

3. 护理技术:介绍常见的基础护理技术,包括体温测量、血压测量、心肺复苏等,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护理管理:介绍护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组织、协调和领导护理团队的能力。

5. 护理伦理学:介绍护理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护理伦理规范,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模拟和临床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的能力。

3. 论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与护理学相关的论文,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

四、考核方式和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40%。

4. 通过该课程的要求:平时成绩需达到60分以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需达到60分以上。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 主教材:《护理学基础》(第三版),作者:李晓红。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而且也是学习临床课的基础,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和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采用“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始终,并在护理操作中融入相应理论与实践,适应整体护理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法:笔试(100分)、操作(100分)总学时:190学时,,其中理论课示教100学时,实训课90学时理论(示教)授课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及要求(练习课时)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掌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熟悉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

掌握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主要贡献。

二、技术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能运用各种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达到教学要求。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的情感,热爱护理事业。

【教学内容】一、护理学的发展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三、护理学的概念【重点难点】培养专业情感。

【实施建议】理论讲授,结合临床实例,增加学生的专业荣誉感。

第二章护理相关理论与护理理论【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掌握系统、需要、压力、压力源、适应、成长及发展的概念;系统的基本属性,基本需要层次论的内容,二、技术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能运用各种护理相关理论,进行具体个案分析及临床实践。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的情感,热爱护理事业。

【教学内容】一、护理相关理论二、护理护理理论。

【重点难点】护理相关理论。

【实施建议】理论讲授,结合临床实例,增加学生的专业荣誉感。

第三章护理程序【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基本步骤;收集资料的目的、来源、种类、内容及方法;护理诊断的概念、组成、类型及陈述方式。

二、技术目标: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护理计划的步骤及护理诊断的排序原则;护理评价的方式和步骤;制定预期目标和护理措施的要求。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总学 108学时。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XXX学院《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专业:教学承担单位:执笔人:审定人:制定日期:修订日期:二〇一X年X月《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标准本该课程标准是以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护士执业资格证考核大纲、医院临床需求,再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编制。

1. 课程性质《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集自然科学、医学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性强,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学科领域。

它是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今后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

345678910五、教学实施建议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考核法、情景模拟演练法。

2113. 师资要求:本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并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广泛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以便解决教学、实践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知识传导能力和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护理行业的临床实践经历或经验,具备善于实践并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自身优势,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能力、实践能力。

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负责,为学生解决学业上、心理上的问题。

通过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以及示范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自如,提高专业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六、课程资源1.教材选用与编写(含实训指导书)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张连辉和邓翠珍主编的《基础护理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由本校老师编著的《基础护理实训指导书》2.参考资料《基础护理学》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人卫版《护士资格考试历年真题》人卫版3.网络资源12爱课堂教学视频、中国大学MOOC、百度教学视频七、考核方式总成绩=线上平时成绩30%+线上测验成绩30%+线下测验成绩40%考核标准:(一)线上平时成绩30%,按百分制计算,六十分增减扣分项:1.签到,少签一次扣5分2.课间活动少做或乱做扣5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总学 108学时。

《基础护理》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制订(修订)日期:2016年3月5日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2.能系统全面地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3.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4.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

(二)技能目标1.能熟练、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对操作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2.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提供适合患者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力;4.具有科学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应对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和意外情况,具备初步的现场处理及协调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高尚的职业道德,慎独严谨的品行;2.具有较高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素养,有良好的护士职业礼仪;3.具有高度的爱心、责任心与同情心,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

三、课题与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一)入院后初步护理1.医院与住院环境2.入院患者的护理(二)安全护理1.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2.护士的职业防护(1)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与管理(2)常见护理职业损伤及预防措施3.舒适、卧位与安全4.患者疼痛的护理(1)疼痛的概述(2)疼痛的护理(三)维持健康舒适需要护理1.休息与活动2.患者的清洁护理(1)口腔护理(2)头发护理(3)皮肤护理3.医院饮食与营养的护理(1)患者的饮食护理(2)特殊饮食护理(3)要素饮食4.患者排泄的护理(1)排尿护理(2)排便护理5.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体温的观察与护理(2)脉搏的观察与护理(3)呼吸的观察与护理(4)血压的观察与护理(四)促进健康护理1.给药护理(1)概述(2)口服给药、注射给药、雾化吸入的技术(3)药物过敏试验技术(4)静脉注射泵、动脉注入药液、压缩雾化的技术2.输液与输血(1)静脉输液概述(2)常用静脉输液技术(3)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液法、输液泵的应用(4)静脉输血概述(5)静脉输血技术3.冷热疗技术4.标本采集技术5.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五)终末护理1.离院护理2.医疗及护理文件记录(1)医疗护理文件的管理与记录(2)电子病历五、考核方案1.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出勤率等学习过程的考核成绩。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所属系部:护理学院课程类型:护理专业课适用专业:护理本科学(四年制)课程学时:162学时(理论学时:81,实践学时:81)二、课程描述《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专业必修课,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能充分认识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意义,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能系统全面地描述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3.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4.全面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5.了解国内外护理学最新发展状况及有关知识获取途径。

能力目标1. 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对操作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2. 能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提供适合患者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3. 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心理护理的能力;4.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具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能力;5. 运用所学知识,发展独立思考、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1. 确立积极的专业态度、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级职业情感;2.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吃苦耐劳、严谨慎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3. 培养较高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素养及良好的护士职业礼仪;4. 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与同情心,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5. 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6. 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理念。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考核本课程过程考核(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阶段测验、案例讨论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综合而成)占总成绩的20%,实践考核(采用技能操作考核形成,依据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根据试题的参考答案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50%。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集护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人文精神于一体,是在学生具备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为学习临床护理课程打基础的衔接课程,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

是护士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为满足个体、家庭和社区基本需要所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护士执业考试四个考试单元(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中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考试项目。

《护理学基础》是临床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护理对象对健康需求的始终。

课程内容按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序化,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条件,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按照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进行训练,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每项技能中强调职业素养的养成,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和照顾护理对象的综合能力。

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专业态度,发展护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与技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为学习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各临床护理课程,及日后走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应用护理程序开展整体护理,促进病人健康打下坚实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基础。

(一)知识能力1.描述基础护理技术中的主要概念。

2.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

3.能阐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护理基本知识,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中。

4.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查对制度、节力原则、限度隔离制度。

(二)职业能力1.熟练掌握生命体征的测量、各种铺床法、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各种注射法及药物过敏试验、静脉输液、导尿术、心肺复苏等操作。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学时:164学分: 10开课学期:第二、三、四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生化、组织胚胎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为基础,其后续课程有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是衔接基础与临床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课程的设计思路基础护理学课程设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结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础护理学的学科特点,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化应用、注重实用,渗透人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

1.素质培养贯穿课程始终: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态度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因此,应从培养护士素质入手,将现代护理学的专业理念、职业宗旨、素质要求、伦理道德、法律法规通过教学和训练内化为护生自觉的职业仪表、情感和行为,并体现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前沿理论引导、注重实践训练:基础护理学是一门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应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能在护理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操作规范、引导灵活运用:基础护理学所涉及的基本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规范要求。

对初始接触基本护理技能的护生应按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严格训练和要求。

同时,为避免学习过程中护生的思维禁锢和僵化,应促进护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

4.科学合理评价、促进融会贯通:基础护理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规律,提高护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2. 技能目标:具备基本的临床护理技能,包括观察病情、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等;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素质目标: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护理学基本理论: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护理学基本概念等。

2. 临床常见疾病的护理: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

3. 护理技能操作:包括基础护理技能,如生命体征监测、给药、输液、输血等;以及专科护理技能,如手术前后的护理、分娩室护理、新生儿护理等。

4. 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 评估方式:通过课堂表现、操作考核、理论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评估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熟练程度和素质表现等方面。

五、教学条件与支持1. 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护理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2. 实验设备:学校应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

3. 教材选用: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前沿性。

《基础护理学》人卫版课程标准sqyz

《基础护理学》人卫版课程标准sqyz

《基础护理学》人卫版课程标准sqyz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及代码中文名称:《基础护理学》英文名称:《Basic Nursing》课程代码:630201 (二)学时及适用对象课程总计 136 学时,其中理论课 56 学时,实验课 80 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护理专业。

(三)课程的地位及性质基础护理学(basic nursing)是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现代护理教育中一门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护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和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及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学会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并能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和各项护理操作中,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教学中应突出理论基础、技术操作,并贯穿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增强护理工作中的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职业修养及初步的沟通能力。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教学根据《基础护理学》的特点及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基本原则包括:1.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下,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确保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完成,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并使智力和素养得到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技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行为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技术等;了解护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包括注射、输液、吸氧、吸痰等;具备初步的急救和观察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行为等;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护理学基本理论:包括护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等,要求学生对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 护理操作技能:包括注射、输液、吸氧、吸痰等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 急救和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和观察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4. 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行为等职业素养,要求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职业形象,尊重患者隐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指导,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实践基地: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以及必考知识点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以及必考知识点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护理系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护士执业职格考试大纲,以优质教材为蓝本,在此基础上编写《基础护理技术》讲义。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融入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把教学过程变为真实的护理过程,学习任务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护士角色,实训中亲身体验护理工作,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

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发挥课件和触摸屏等教学录像的作用,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各类护理仿真模型、仿真护士站、模拟病室、护理演练室等,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
分为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二种,同时将素质考核(包括仪表着装、行为举止及语言等)融合到技能考核当中。

1.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实施闭卷考试,在校期间分学期考试和结业考试。

学生实习后举行毕业前理论统考。

2.技能考核
采取平时单项技能考核和课程结束后的案例考核。

平时由学习小组进行全面过程考核、任课教师与实训教师随时抽查考核并指导;课程结束后采取随机抽去病例的形式进行技能考核,每人必考二项,取平均成绩。

成绩综合评定:百分制评定成绩,计入学籍档案。

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30%(含考勤)。

编写成员:福玲,王新华,蕾,王君华,丹丹编写时间:2010年10月15日
审核人:批准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