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word教案

合集下载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教案标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国文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2. 帮助学生明白国文老师对他们学习国文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尊重和感激国文老师的辛勤付出。

教学内容:
1. 国文老师的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内容。

2. 国文老师对学生学习国文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学生对国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尊重之意。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国文老师的工作内容和
责任。

2. 激发兴趣: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文老师的看法和感受,引发学生对国文老师
的兴趣。

3. 讲解:老师介绍国文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以及对学生学习国文的重要性
和影响。

4. 讨论:学生讨论国文老师的重要性,分享自己对国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尊重
之意。

5. 总结:总结国文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以及学生对国文老师的感激和尊重。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启发学生对国文老师的认识
和理解。

2. 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国文老师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对国文老师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国文老师的认识和理解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感激国文老师的辛勤付出。

2. 组织学生为国文老师写感谢信或制作感谢卡,表达对国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尊重之意。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华文化的魅力——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国文,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中文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习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传统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文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资料,包括中华文化的介绍、经典文学作品的选读等。

2. 教师准备相关课堂活动和讨论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3. 教师准备评价学生作业和表现的标准,以便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符号等内容,以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教师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讲解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思想内涵。

三、阅读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阅读一篇中华文化相关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观。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提出问题和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四、写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2. 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中华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中华文化,提出相关阅读和研究的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阅读更多的中华文化相关的文章和文学作品,进一步拓展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梁实秋是台湾文献“主帅”。他的《雅舍小品》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 在梁实秋七十一岁的时候,与元配之妻程 季淑客居美国,一场意外突然攫去了她的生命。 悲伤不已 的梁实秋,写下感人的《槐园梦忆》一书。台湾远东出版 社老板是梁实秋的挚友,以校对该书清样为名,邀请梁实 秋到台北散散心。 梁实秋在台北偶遇比他小二十八岁的歌 星韩菁清,竟然陷入热恋——传奇的恋爱。那些正沉浸于 《槐园梦忆》的泪水中的读者得知梁实秋的黄昏之恋,顿 时掀起“新闻风暴”。梁实秋的学生们甚至组织“护师 团”,坚决反对老师的这一婚恋。 梁实秋和韩菁清的忘年 之恋,经受了十三个春秋的考验。
月累,到处塞藏,等到无可使用时,再从那一堆污垢存
货当中拣选比较干净的去应急。有些男人的手绢,拿出
来硬像是土灰面制的百果糕,黑糊糊黏成一团,而且内
容丰富。男人的一双脚,多半好像是天然的具有泡菜霉
干菜再加糖蒜的味道,所谓"濯足万里流"是有道理的,
小小的一盆水确是无济于事,然而多少男人却连这一盆
水都吝而不用,怕伤元气。两脚既然如此之脏,偏偏有

习惯-------- 不良
描写细腻 个性鲜明
• 怎么看待作者所表现的自己老师的 “不雅”?
看似不敬不雅的描述,丝毫看不出作者 的厌恶和记恨。相反,从作者笔下感受 到的是有趣,好玩,甚至是可爱。
作者实际上是用幽默风趣的笔调来调侃 自己所喜欢的尊长,不敬的描写中饱含 的却是无比的亲切与深深的爱意。
• “收益最多”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条列出。 编教材------ 兴趣培养 读课文------ 习惯养成 改作文------ 方法指导 获益匪浅 收益终生
• 著名散文作家魏巍曾写过《我的老师》, 当代作家汪曾祺也写过他的老师金岳霖先 生,老师是我们学习上的引路人、为人上 的垂范者。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著名 散文大家梁实秋先生的一位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第一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江苏省如皋中学王学东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充分预习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不知大家预习得怎么样了,现在我来提几个常识性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回答时不得翻看课本)1.“国文老师”我们现在称之为什么老师?(语文老师)(这里教者可顺便引导学生比较一下“国文”与“语文”的区别:“国文”顾名思义是祖国的文字和文章,而“语文”的涵盖面要广得多,“语”是“语言”、“口语”,“文”是“文字”、“文章”,因前面无“国”限制,中外的语言文字作品都可囊括其中)2.题中的“国文老师”姓甚名谁?(徐锦澄)3.作者写作本文时大概是多大岁数了?(“十八九”+“五十”,应该在接近七十岁的时候)(开始设计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一是检查预习情况,二是活跃课堂气氛,三是引出下一环节)(二)整体感知(10分钟)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竟然还记得自己十八九岁时候的老师,可见这位老师给他留下的印象之深。

你们预习了这篇课文后,对这位国文老师印象如何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印象。

可以就一点说,也可以综合起来说。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同时逐步形成以下板书(破折号前的内容):脾气暴躁——绰号是“徐老虎”、凶、老是开口就骂人像(相)貌古怪——脑袋有棱有角头尖、秃、亮脸形方方的、扁扁的鼻尖红习惯有趣——戴一副墨镜、两肩高耸、鼻涕吸溜、长袍油渍斑斓、仰头迈八字步、狞笑、爱骂人敬业——对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不满、自己选编教材、讲课亲切投入爱生——敢于批评学生、耐心指导学生请同学们在题目的“国文老师”前加一个修饰语,来概括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总体印象:示例:我的一位脾气暴躁、像貌古怪、习惯有趣但却敬业、爱生的国文老师(这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同时训练学生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一举两得)(三)词语理解(5分钟)在现代散文的阅读中,有些词语有着特殊的含义,必须把它放到它所在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

高中语文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深情。

2、学习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

2学情分析
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学生理解起这篇文章来并不难。

他们能够准确抓住“国文老师”的人物特点,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国文老师”的深情,能够读懂作者所使用的幽默风趣的文字。

但是,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对他们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不会从细节处刻画人物形象,不知道如何凸显人物性格特点,也不能自如地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

3重点难点
1、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

2、仿写。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走近文本
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会遇到许多老师,其中不乏个性独特,让人难以忘怀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让大文豪梁实秋终生难以忘怀的老师。

2【讲授】走进文本
一、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笔名秋郎。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家、翻译家。

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著作的权威。

他一生创作无数。

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槐园梦忆》等。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问题:我的国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回答)
相貌古怪
打扮怪异、不修边幅。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一专题 第2课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一专题 第2课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字音辨读1.轮廓.(ku ò) 2.玉箸.(zh ù) 3.油渍.(z ì) 4.踱.着(du ó) 5.敷衍..(f ū y ǎn ) 6.冗.长(r ǒn ɡ) 7.突兀.(w ù) 8.矫.健(ji ǎo ) 9.怅惘..(ch àn ɡ w ǎn ɡ) 10.棱.角(l én ɡ) 11.扑拙.(zhu ō) 12.揣摩..(chu ǎi m ó) 二、字形辨识1.⎩⎪⎨⎪⎧ ch én ɡ(澄)清ch én ɡ(橙)子d èn ɡ(瞪)眼2.⎩⎪⎨⎪⎧ 香s ūn (荪)谦x ùn (逊)猢s ūn (狲)3.⎩⎪⎨⎪⎧ 选j í(辑)j ī(缉)拿作y ī(揖) 4.⎩⎪⎨⎪⎧ ji ǎo (矫)健ji āo (娇)小ji āo (骄)傲三、词语辨析1.应付·敷衍辨析⎩⎪⎨⎪⎧ “应付”态度可消极、可积极;“敷衍”态度一般为消极的。

“应付”比“敷衍”带宾语的情况更多,宾语名词也不限于一般的人或事,如“应付突然事变”,不能换作“敷衍”。

例句⎩⎪⎨⎪⎧ ①崔永元说,现在很多提案的回复是:“你提的很重要,按照国家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欢迎你继续给我们提意见。

”这些回复其实是在敷衍了事。

②上海汽车的荣威W5不同于其他SUV 车型,它能让您轻松用车轮丈量世界,应付各种恶劣路况。

2.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辨析⎩⎪⎨⎪⎧ 两个词语的共性是“很逼真”。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生动,或是雕刻得非常精美、十分逼真,侧重于“极精妙,酷似原形”,多指艺术手法的精妙传神。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着眼于“像活的一样”,多指艺术形象的生动逼真。

例句⎩⎪⎨⎪⎧ ①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苏教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word教设计

苏教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word教设计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学习目标1、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深情。

2、分析文章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人物特征等写作手法教学疑点: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相貌丑陋,性情暴躁,但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什么?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这一路走来,总少不了老师的相伴,遇到困难时有老师的鼓励,有了成绩时有老师的掌声,老师帮我们排忧解难,老师给我们指点迷津,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对你一路扶持不求回报,能够给你摇旗呐喊永不喊累的,除了生你养你的父母,就是你的老师了,也许你觉得他很平凡,终其一生也只能在这三尺讲台上唠唠叨叨,也许你觉得他很贫穷,除了桃李三千只剩两袖清风了。

但是他始终关心着你的健康成长,他始终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

就是这样一群人却总能让你念念不忘,甚至一生都无法割舍。

台湾著名散文大师梁实秋先生时隔五十年之后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满怀深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著名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二、预习检测1、字音绰()号玉箸()两盅()按捺()选辑()胡诌()张东荪()冗()长模()样油渍()扑拙()鼾()声愕()然踱()着蔡孑()民怅惘()2、成语积累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作金石声: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

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

迎刃而解:比喻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有关问题就容易解决。

3、词语辨析传诵——传颂辨析:传诵:流传诵读,对象一般为诗文、名字等。

如:这首诗曾经传诵一时。

传颂:传扬歌颂,褒义词,对象一般为好人好事。

如:全村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发泄——宣泄辨析:发泄:(把情绪等)宣泄出来。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案简介上大学之后,我曾经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国文老师,她的名字叫做李老师。

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她的教学方法非常新颖,备受我们学生的喜爱。

我们选读的教材就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认识到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可以给学生分发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的教材和相关的辅导材料,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和准备相关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现代散文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步:教学重点教师介绍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散文的特点和魅力,重点讲解现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三步: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和作者的风格特点,逐一剖析文章的主旨、结构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

•第四步:课堂互动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讨论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促进学生彼此交流和互相学习。

•第五步:教学总结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对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点做一个总结,并进行评价和展望,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现代散文,并为未来的阅读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作为一位优秀的国文老师,李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是我人生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导师。

在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的学习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现代散文的魅力和生命力,也极大地提升了我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考能力。

我相信,这份珍贵的经历将永远伴随着我,并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财富。

语文人版高中(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语文人版高中(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语文人版高中(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课标·教材·学情]本文选自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第一专题。

关于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系列”,课标要求:“学习鉴赏散文的差不多方法,初步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本专题盼望学生能通过专题学习掌握抓住生活片段、选择典型细节、善用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深切感受到人性美和人情美。

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

梁实秋的文章语言幽默风趣,特别吸引人。

特别是对徐老师外貌、适应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以此作为课堂的切入点,能特别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挖掘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并进一步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

最后活学活用,当堂训练,让学生运用这些描写手法进行短篇写作实践,并进行朗读交流,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的。

[重点·难点·疑点]学习这篇散文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人物与散文中的人物有什么区别: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往往是真实的,在现实社会中是真有其人的;小说中的人物往往置身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故情况节往往前后是关联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故事往往是片段型的、松散型的,前后有时并无内在联系;小说往往是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而散文往往是以展现人物品格为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所刻画的人物就具备以上特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2、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特征的人物描写方法。

3、疑点: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相貌丑陋,性情暴躁,但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缘故是什么?[自主学习过程]【一】读文章,理思路这篇文章比较长,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就必须做好课前预习。

而导学案能够起到特别好的引导作用。

首先,补充梁实秋的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中的散文精品让学生读一读。

2012苏教版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word教案1

2012苏教版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word教案1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深情。

2、分析文章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三、学习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人物特征等写作手法四、学习疑点: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相貌丑陋,性情暴躁,但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什么?五、知识链接1、梁实秋,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

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梁实秋出生于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旧式官僚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他曾入同文馆攻习英文。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第一篇作品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

第一篇创作、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

1922,比他高两级的清华同学闻一多写了长文《〈冬夜〉评论》,他随之写了《〈草儿〉评论》,合为《冬夜草儿评论》自费刊印出版,这是他最初的作品集。

在清华的最后一年担任《清华周刊》文艺栏编辑,同时常在《晨报副镌》和创造社的刊物发表诗与评论。

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

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

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

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的影响较深,文学观有很大变化。

他的有代表性的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刊》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的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

后来他更竭力反对文学文学的阶级性。

这些观点受到鲁迅和左翼作家的批评,由此引发出一场关于文学阶级性的激烈论战。

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

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学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学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学习目标1.把握国文老师的人物形象,学习其精神品质2.学习本文的结构特色与刻画人物的方法二、重点和难点1. 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2. 学习本文的结构特色与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学习过程活动一、自主研习分析国文老师的人物形象。

活动二、合作探究探究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

(可从结构、语言、手法等角度考虑)活动三、成果展示活动四、迁移训练在你的学习生涯中,碰到过富有个性的老师吗?请向我们描述一下。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高一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现代散文选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高一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现代散文选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课方案枣庄二中高二语文吴若课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课型现代文新讲课课时第1课时教具多媒体知识点认识梁实秋的平生及作品;掌握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教能力点学教育点让学生领会梁实秋对老师的感情目标作品叙事线索的掌握 ||。

重难点平实的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文本研习与对话)一、激趣导入 ||,检查预习说说自己眼中的老师 ||。

那些都是大家眼中的老师 ||,那么大师梁实秋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看看梁实秋笔下的老师||。

我们先来展现一下我们预习的成就:(PPT )为下边加点的字注音 ||,并解说词语含意 ||。

1.给以下描红的字注音奸笑油渍瓢鼾声琅琅上口胡扯冗长扑拙突兀健壮孑孓玉箸2.解说以下词语:栩栩如生:有声有色:勃然震怒:栩栩如生:有声有色:勃然震怒:按捺不住:喜形于色:抑扬顿挫:突兀健壮:3. 简介作者梁实秋 (1903.1.-1987.11 .3) 祖籍浙江杭县 ||,生于北京 ||。

学名梁治华||,字实秋 ||,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梁实秋先生生于北京.从前留学美国||,归国此后曾在清华、北大等大学任教||。

1949 年他赴台湾 ||,担当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他写的《雅舍小品》在港台已经重版了50 多次 ||。

这本书确立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 ||。

作为现代散文家 ||,梁实秋沉着、通畅、风趣的性格 ||,酿成了一种独到的文调 ||,这类文调特别吻合中年人的心境 ||。

在艺术办理上 ||,繁简、浓淡、文白、雅俗他都办理得很得体||,颇具大家风采||。

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PPT 展现教课目的)1.(教师预设)自由朗诵课文 ||,剖析文本构造:第一段(第 1 小节):总写不可以忘掉国文老师的原由||。

第二段( 2—— 6 小节):叙写国文先生的容颜特点和行为习惯||。

第三段( 7—— 11 小节)叙写“我”从徐先生地方获得的好处||。

2012苏教版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word教案2

2012苏教版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word教案2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梁实秋,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并理解文章教学要求:普通教室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梁实秋(1903.1.-1987.11.3)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4, 讲授课文,5, 理解文中对老师的那种深厚独特的感情.独特的教学方法.首先,徐老先生选辑教材方法独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大旗,在这种背景下,徐先生新旧兼手收的教材,既显示了对传统的继承,也不乏时代气息.作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懂得课本里的内容,教师应该多涉猎一些图书,把课外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扩充更多的知识.从而指导学生去喜欢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其次,徐先生善于诵读.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息壤.古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足见诵读在学习中的功效.诵读是积累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诵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诵读是形成语感的主要途径;诵读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诵读,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学生就能从老师的范读中得到许多感悟.另外徐先生修改作文,大刀阔斧,毫不吝啬.我曾经批改过许多学生不计其数的作文,徐老先生的删削功夫我市布具备的.我总是认为,内容具体,字数较多就是好作文.殊不知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的作文出现废话连篇的现象.最叫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徐老先生的作文教法,他的作文法简洁明了,简单实用.\'该转的地方转;该接的地方接\'.\'文章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既重视教的方法,更重视学的方法.正是因为徐老先生的个人素质修养,使梁实秋受益匪浅.6,讨论:怎样的老师才是让学生难忘的优秀老师.作为一名国文老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9, 下课。

高一语文苏教版系列《现代散文选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高一语文苏教版系列《现代散文选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高一语文苏教版系列《现代散文选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枣庄二中高二语文吴若学文学院院长。

他写的《雅舍小品》在港台差不多再版了50多次。

这本书奠定了他散文大伙儿的地位。

作为现代散文家,梁实秋沉稳、通达、幽默的性格,酿成了一种专门的文调,这种文调专门切合中年人的心境。

在艺术处理上,繁简、浓淡、文白、雅俗他都处理得专门得体,颇具大伙儿风度。

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PPT展现教学目标)1.(教师预设)自由朗读课文,分析文本结构:第一段(第1小节):总写不能不记得国文老师的缘故。

第二段(2——6小节):叙写国文先生的外貌特点和行为适应。

第三段(7——11小节)叙写“我”从徐先生处所得到的益处。

第四段(第12小节)写“我”对徐先生的深深怀念。

2文中传达出作者对徐老师什么样的感情?明确:怀念敬慕(积存知识,走进文本,触摸语言,形成语感)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对话文本,学会审美)学生快速扫瞄,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散文要把握文章的关键性语句,那么第一段中山的关键词是什么?明确:印象最深受益最多2、分析第二部分,扫瞄2——6段,摸索:(1)徐老师什么缘故给“我”“印象最深”?用简洁的语言分条列出。

外号--- 徐老虎相貌--- 惊奇笑容--- 狞笑凶适应--- 骂人这几段给读者的印象是:描写细腻,人物个性鲜亮。

(2)师生讨论:这一部分的描写看似不敬,看似不雅,但我们看不出厌恶,看不出仇恨,这是什么缘故?⑴作者总的印象是“收益最多”,“至今不能忘怀”。

⑵作者实际上是在用一种风趣幽默的笔调来调侃自己所喜爱的尊长,不敬的描写中饱含的却是深深的爱意。

(3)这一部分运用什么方法写国文老师的?通过人物的外貌、服饰、动作、语言刻画人物。

(4)作者用什么语调写?有什么作用?用幽默风趣的语调写。

如:⑴幽默的夸张。

如“鼻孔里常常地藏着两筒清水鼻涕”。

⑵用反语调侃。

如“有板有眼有节奏”,“警句专门多”等。

作用:⑴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

江苏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语文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四步教学法教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江苏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语文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四步教学法教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语文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四步教学法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年级组别高二语文备课组审阅(备课组长)审阅(学科校长)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题《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于国文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一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导入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充分预习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不知大家预习得怎么样了,现在我来提几个常识性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回答时不得翻看课本)1.“国文老师”我们现在称之为什么老师?(语文老师)(“国文”与“语文”的区别:“国文”顾名思义是祖国的文字和文章,而“语文”的涵盖面要广得多,“语”是“语言”、“口语”,“文”是“文字”、“文章”,因前面无“国”限制,中外的语言文字作品都可囊括其中)2.题中的“国文老师”姓甚名谁?(徐锦澄)3.作者写作本文时大概是多大岁数了?(“十八九”+“五十”,应该在接近七十岁的时候)梁实秋先生,这位台湾著名散文大师在时隔五十年之后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满怀深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著名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二、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于国文老师的情感。

三、自学指导➢既然文章的题目是《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你们预习了这篇课文后,对这位国文老师印象如何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印象。

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学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学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学习目标1.把握国文老师的人物形象,学习其精神品质2.学习本文的结构特色与刻画人物的方法二、重点和难点1. 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2. 学习本文的结构特色与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学习过程活动一、自主研习分析国文老师的人物形象。

活动二、合作探究探究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

(可从结构、语言、手法等角度考虑)活动三、成果展示活动四、迁移训练在你的学习生涯中,碰到过富有个性的老师吗?请向我们描述一下。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

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1苏教版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1苏教版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教课目的】.认识梁实秋的平生及作品;.掌握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让学生领会梁实秋对老师的感情。

【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作品叙事线索的掌握。

教课难点:平实的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教课课时】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作者简介梁实秋(—),有名文学议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立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

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成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引经据典,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短,重视文调,追求“灿烂之极趋于平庸”的艺术境地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透的有机一致。

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耀,谐趣横生,严肃中见风趣,风趣中见文采。

暮年故人、思恋故乡的散文更写得深邃浓烈,动人至深。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经历,一经点出此中的闪光点,自然惹起广泛共识。

行文风趣、情味文雅、文字简短、文采斐然、文笔开朗,深得读者珍玩。

杂事入笔,典雅出锋,这是梁文的成功之处。

、《雅舍小品》第一版于年,收小品散文篇。

续集于年第一版,收作品篇;三集于年出版,收作品篇;四集于年第一版,收作品篇.四会合订本亦于年第一版,共收文章篇。

《雅舍小品》中的「雅舍」,即作者的居室.在抗战时期,作者因避烽火而到了四川的北碚,跟同学吴景超夫妻合资在北碚买了一幢房屋.因为房屋筑在路边的山坡上,没有门牌,邮递不便,便用吴景超夫人龚业雅的名字,替居室命名为「雅舍」.此后,他应邀在重庆第一版的《礼拜议论》写专栏,以「雅舍小品」为栏目,每礼拜一篇,每篇二千字,以笔名「子佳」发布,写了十多篇.固然此后《礼拜议论》休刊,但「雅舍小品」仍是持续写下去,散见于重庆,昆明的一些刊物.抗战成功后,梁氏存心把作品辑为一册,交商务印书馆印行.但是因为当时内战方殷,终因纸张太贵而没法即时第一版.直到台湾后,才由正中书局第一版.内容大体《雅舍小品》的文章,本来都属于专栏式的作品,并且都是短篇,没有太大的连接性.此中所写的,波及许多作者熟习的真人真事.依据作者自述,《雅舍小品》中的作品“虽多讥讽,并不是虚构”,能够看出作品内容的真确性和写作的取向.《雅舍小品》每篇作品不出二千字,写的都是身旁杂事,生活漫笔.既不波及政治思想,也不谈中西文化问题.全书诚然没有一致的主题,所写的都是独立成篇,并且题材多是顺手拈来的.初看题目时,可能给读者平庸的感觉,但细看内容后,却又别饶兴趣.像《握手》,《剪发》,《衣裳》,《女人》,《男人》,《沐浴》,《牙签》等,平时人绝对想不到这平庸的目,居然可写出么丰富的内容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的.作者在《雅舍》一篇中.至于名用“雅舍”二字,他的作品是“,只在点明写作的所在地而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梁实秋,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并理解文章
教学要求:普通教室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
梁实秋(1903.1.-1987.11.3)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4, 讲授课文,
5, 理解文中对老师的那种深厚独特的感情.
独特的教学方法.
首先,徐老先生选辑教材方法独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大旗,在这种背景下,徐先生新旧兼手收的教材,既显示了对传统的继承,也不乏时代气息.作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懂得课本里的内容,教师应该多涉猎一些图书,把课外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扩充更多的知识.从而指导学生去喜欢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其次,徐先生善于诵读.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息壤.古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足见诵读在学习中的功效.诵读是积累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诵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诵读是形成语感的主要途径;诵读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诵读,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学生就能从老师的范读中得到许多感悟.
另外徐先生修改作文,大刀阔斧,毫不吝啬.我曾经批改过许多学生不计其数的作文,徐老先生的删削功夫我市布具备的.我总是认为,内容具体,字数较多就是好作文.殊不知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的作文出现废话连篇的现象.
最叫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徐老先生的作文教法,他的作文法简洁明了,简单实用.\'该转的地方转;该接的地方接\'.\'文章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既重视教的方法,更重视学的方法.
正是因为徐老先生的个人素质修养,使梁实秋受益匪浅.
6,讨论:怎样的老师才是让学生难忘的优秀老师.作为一名国文老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9,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