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详细版
特种设备及人员管理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及人员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 为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安全,确保特种设备和人员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涉及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维修、检验、监督等方面,并适用于相关特种设备和从业人员。
3. 特种设备和从业人员应遵守国家、地方制定的特种设备和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4. 本制度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管理责任、特种设备设施的使用要求、特种设备的维修与检验、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管理等。
二、特种设备管理责任1. 单位负责人应明确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2. 单位负责人应指派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并保证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及时排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单位负责人。
4. 单位负责人应每年组织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自查,并制定整改方案,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三、特种设备设施的使用要求1. 特种设备设施的使用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完好无损。
2. 特种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3. 特种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施的安全使用。
4. 特种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5. 设备设施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四、特种设备的维修与检验1. 特种设备维修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并确保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经验。
2. 特种设备维修应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维修手册和规程进行,严禁擅自修改或改装设备。
3. 特种设备维修过程中应保证作业环境安全,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4. 特种设备维修后应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和性能验证,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5. 特种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年度检验,并定期进行设备状态的跟踪与评估。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保障生产、生活环境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使用和管理特种设备的单位,以及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爆炸性环境用电设备等。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指从事特种设备的操作、维修、检测、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锅炉操作人员、电梯维修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等。
第五条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执行。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六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应当具备必要的安全条件和设备,确保特种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第七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维护、检验等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设备管理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异常情况的处理。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操作或改变原有的设备设置。
第十条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纪律,不得酗酒、吸烟等影响安全的行为。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直至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报废处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不得私自拆卸、改变或转让。
第三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第十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按照相应的工作范围和权限从事特种作业。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纪律,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第十六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不得擅自从事自己没有相关资质的特种作业工作。
第十七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过程中,应与其他作业人员、设备管理员等相关人员保持联络和协作,确保作业安全。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 什么是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种压力容器、气瓶、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设备。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持有相关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从事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改造、检测、使用、拆卸等作业的人员。
2. 为什么需要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如果不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容易导致设备过期、维护不到位等问题,进而给人员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成为保障人员和社会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3. 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3.1 保障人员安全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设备有效运转,减少事故元素,从而保障人员安全。
3.2 加强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能够加强安全监管,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保证社会安全和平稳。
3.3 推动自我发展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为特种设备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对于推动行业自身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4. 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内容4.1 设备管理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中主要涉及到设备的安全管理、设备的检验工作、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的使用、设备的设计和改造等内容。
(1)设备的安全管理。
需要明确每台特种设备的使用、动态监视、安全运行要求,以及特种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平稳运行。
(2)设备的检验工作。
特种设备需要经过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检验要求应在使用前、使用过程中、检验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
(3)设备的维护保养。
管理部门应对各类特种设备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确保其正常工作的状态,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4)设备的使用。
特种设备的使用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括使用要求、维护和修理、安全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运行,维护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等。
第四条特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爆破作业等。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五条特种设备的购买、销售、安装、使用、维护等环节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并进行相应的审核和备案。
第六条特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格证,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事故必须依法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第三章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第九条特种作业必须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十条特种作业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应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必须确保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遵守相关安全作业规范,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设备。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必须事先编制作业方案,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的制定,确保作业的安全可行性。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三条监督部门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第十四条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进行处罚和追责。
第十五条监督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工作。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运行、维护人身财产安全为目标,为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管理提供了具体的规范。
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性。
同时,监督部门也需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查处违规行为,并推动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特种设备包括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从事特定岗位上需要一定特种设备操作证书的人员。
以下是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登记制度:对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生产厂家、购置时间、检测记录等。
2.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状态。
3.特种设备维保制度: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培训制度:对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操作特种设备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5.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特种作业人员准入制度: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作业工作。
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包括工作原理与操作要求、应急处理、事故预防等内容。
3.特种作业人员定期体检制度: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体检,确保其身体状况能够适应特种作业的要求。
4.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制度: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对不合格者进行培训或淘汰。
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引导其正确的操作行为。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通过设立专门的制度和规章,对特种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风险。
同时,对特种设备的登记、检验和维护保养,可以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包括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场(厂)内机动车辆驾驶、锅炉(司炉工;水处理工)、压力容器.气瓶、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及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管理及其它安全监管总局及质检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第三条本制度要求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素质,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公司设备副总是特种设备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第五条生产技术处负责特种设备的基本维护管理及报废的管理,联系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第六条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七条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办理使用证,严禁无证运行。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化学清洗必须事先履行审批手续。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齐全,必须实行定期校验制度,严禁超期使用。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档案、台帐、检验报告、校验报告及使用证,必须齐全。
设备铭牌、自编号齐全准确,设备铭牌应裸露,且不得涂漆。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液位计、压力表警示标记齐全准确。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必须实行定期检验制度,严禁超期运行。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爆炸、着火、变形、鼓包等,应逐级上报,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第四章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第十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到期时,应提前向安全部门申请复试。
第十六条公司每年制订培训教育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岗位作业人员参加质监部门的取证和换证培训学习。
第十七条对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准许上岗。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二年复审一次。
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单位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及相关作业人员的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大型起重机械、工业锅炉等。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及经验。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由单位负责制定并进行培训,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登记注册、检查维护、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及管理等。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九条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操作特种设备。
第十条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登记注册管理第十一条单位应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登记注册,并定期进行更新。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登记注册信息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厂家、安装地点、使用单位等内容。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登记注册由单位负责,并应向相关部门报备。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登记注册信息应真实准确,不得隐瞒虚假。
第十五条单位应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退役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参数、维护记录、检查报告等。
第十八条单位应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第三章检查维护管理第十九条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检查维护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执行。
第二十条特种设备的检查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第二十一条特种设备的维护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
第二十二条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第二十三条特种设备的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处理,并记录维修过程。
第四章作业人员管理第二十四条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单位培训。
特种设备及操作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操作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及操作人员管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特种设备行业健康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具有特殊危险性、特殊用途或者特殊结构的设备,以及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维修、检测等工作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各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特种设备管理第四条特种设备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并定期进行检测、维保,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信息,并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严禁未经培训、考核的人员操作特种设备。
第三章操作人员管理第八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具有相应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经过合格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九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操作方式,不得私自拆卸设备。
第十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当经常进行自检,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水平。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随时保持清醒头脑,保持专注,切勿因私人原因影响操作。
第四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组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安全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安全操作水平,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五章紧急处理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紧急处理能力,确保设备在突发情况下安全停止运行。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停机,迅速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如无法排除应当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模版(4篇)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特种作业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才能从事的作业活动。
为了保证特种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是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特种设备、特种作业环境以及特种作业活动提供安全工作基本要求的规范性文档,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进行特种作业的部门和个人。
二、工作责任1. 本单位负责安排特种作业前的必要准备工作,确保特种作业现场的安全环境;2. 特种作业人员负责熟悉特种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技术要求,并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3. 现场监管人员负责对特种作业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4. 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特种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5. 所有员工都有安全生产的义务,应积极参与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三、特种作业管理1. 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特种作业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备案,每台设备都应有相应的设备台账。
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并记录相关维护情况。
设备报废后应及时进行处置。
2.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从事特种作业活动。
本单位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进修和考核。
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作业程序操作设备。
3. 特种作业现场的管理特种作业现场应根据作业需要进行布置,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现场工作人员应畅通安全疏散通道,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现场应明确作业区域和非作业区域的划分,并采取必要的封锁和警示措施。
4. 特种作业的安全控制特种作业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作业规范,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特种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或缺失。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足够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5. 特种作业事故的处理特种作业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和救援,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范本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保障人民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范围。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艺设施、爆炸物品存储、使用单位使用的各类压力容器、气瓶以及其他列入特种设备范围的设备。
第四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特种设备操作工、维修工、安装工、检验员等涉及特种设备操作与管理的人员。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并定期组织培训、考核,提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第二章特种设备管理第六条公司应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对所有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七条特种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安全评价,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八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特种设备使用规程,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维护计划,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第九条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留存备查。
第十条特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规定进行整改、报告和上报。
第三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证书,经公司认定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记录并保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培训记录等相关资料。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严禁超负荷操作、违章操作和擅自改变设备参数。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要求时应停止作业,并报告公司。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处罚第十六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工作。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范文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加强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三、特种设备管理1. 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本单位使用的所有特种设备,应当依法进行注册登记,并获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使用证书。
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和审核。
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特种设备在使用期限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进行检验。
检验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安全性能、工作状态、保护措施等方面,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特种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特种设备应当按照厂家的规定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
维修和保养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维修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关修理和保养情况。
4. 特种设备的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或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停止使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处理应当由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并出具相应的报废证明。
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1.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应当接受有关特种作业的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
培训内容应当涵盖特种作业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措施等方面,以提升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审查特种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应当进行岗前审查。
审查内容应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技术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以确保其具备从事特种作业的能力和条件。
3.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特种作业人员在进行特种作业时,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并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不得随意改变设备参数或越权操作。
4. 特种作业人员的定期检查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以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从事特种作业的要求。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范本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依法规范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运行和作业行为,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第三条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从事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使用、检验、验收等特定岗位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特种设备管理第五条特种设备所有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使用证,并定期进行安全评估、检验、检测和维护。
第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特种设备的责任人和管理人员,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自查和维护。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维修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有权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评估,并出具检验报告和评估意见。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事故和隐患应当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第三章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保证身体健康,不得患有影响安全作业的疾病。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并保证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特种设备的故障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保持岗位技能,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十七条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对违反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违反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特种设备使用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做到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
2. 责任到人,明确分工。
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由专人负责,明确各责任岗位和职责。
3. 制度化管理,程序规范。
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不得擅自变动或违规操作。
4. 审计监督,检查评估。
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定期审计监督,检查评估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使用效果。
三、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1. 资格审查使用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定期进行复审。
2. 设备备案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向相关部门备案,提供详细的设备参数和技术资料。
3. 设备检测特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4.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5. 日常维护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6. 事故应急对于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理,必须制定相应的预案和处置措施,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四、责任和惩处1. 责任制度明确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责任范围,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员,做到各尽其责。
2. 违规处罚对于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3. 奖惩制度设立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的奖励制度,对表现出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激励工作积极性。
五、督查与评估1. 定期督查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检查评估制定检查评估制度,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附则本制度由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实施,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七、意义和作用本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本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旨在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
二、特种设备管理1. 特种设备登记与备案1.1 特种设备的登记与备案工作由单位设立专门的责任部门负责,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1.2 特种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登记备案,颁发统一的特种设备编号,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和维护。
1.3 特种设备的备案内容包括设备基本情况、安装调试情况、维修记录、检验、检测和维修单位等相关信息。
2. 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2.1 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2 特种设备的维护由专门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维护情况。
2.3 特种设备的维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过程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认证1.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证件包括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基本信息、资格等级、有效期等。
1.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必须定期进行复核和更新,过期未办理续证的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作业。
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2.1 单位必须定期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确保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掌握相关安全操作知识与技能。
2.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紧急情况处理等。
2.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作业。
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与监督3.1 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2 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3 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事故责任明确,严肃追究责任,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特种设备的选择特种设备的选择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且使用单位应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并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特种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单位或个人进行。
安装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维护工作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3.设备的使用和保养特种设备的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保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保养记录应及时填写,保养外包工作应选择合格的单位进行,而不得擅自委托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个人进行保养。
4.设备的报废和更新特种设备的报废应在设备达到预定寿命、无法继续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时进行,报废前应通过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报告主管部门并进行备案。
设备报废后应及时进行处理,禁止无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买卖或私藏。
特种设备的更新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技术发展需要进行,更新过程中应进行审批,并经过合格的单位进行安装。
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管理1.人员资格的确定和培训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和培训合格证明,相关证书和合格证明应及时进行年检和更新,并在作业场所明显位置进行展示。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应委托合格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运行和维护知识、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理等。
2.人员的安全防护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依照规定佩戴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必要的安全防护培训。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将结果记录在档案中。
3.人员的岗位责任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和操作要求。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负起责任,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四、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检查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模版1. 总则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及人员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单位正常运营,并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及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等。
2. 责任与义务2.1 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为特种设备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2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保养和安全管理。
2.3 使用人员使用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参加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安全地操作特种设备,并定期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和考试。
2.4 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维修资质和技术能力,负责特种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维修人员在维修特种设备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过程安全可靠。
3. 安全管理措施3.1 设备安全检查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计划,并按时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完整性、运行状态、安全防护装置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3.2 安全培训单位应定期组织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包括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以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3 事故报告与调查任何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单位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展开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4 维护与保养特种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维修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人员完成,维修过程中要完善工作记录和质量验收措施。
3.5 安全防护特种设备应设立明确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设备的安全警示标识、防护装置的设置、高处作业防护等,确保人员在操作特种设备过程中的安全。
特种设备作业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作业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财产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操作、检修、维护等相关作业管理活动。
三、作业人员管理1.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维护、检修等相关资质,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进行相关作业活动。
2.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要求进行检查和维护。
3.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停止或调整设备运行状态。
4.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6.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四、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工作,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2.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严禁未经许可擅自停止设备运行。
3.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清洁等工作,并及时记录。
4.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台账,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情况、维修记录等。
5.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6.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五、安全制度1.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和权限。
2.设备使用单位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
3.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灭火设备,及时处置火灾事故。
4.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5.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将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六、责任追究1.对违反本制度规定和相关操作规程的作业人员,将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处理。
2.设备管理人员因玩忽职守或者有其他失职行为导致设备事故的,将被追究相关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972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
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 总则
为了加强、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1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2.1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
险性较大的生产用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
2.2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直接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及管理人员。
包括以上设备操作人员、电工、焊接工、切割工和行车司机等。
2.3 本办法适用于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日常维护保养、改造、报废,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复审等。
3. 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改造
3.1 在安装新购置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之前,应当先将安装单位的安全资质证书、安全施工方案与安全保证体系(含施工安全负责人、安全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名单及相应证书复印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与监督检验证明等有关资料,同时书面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经确认由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签署安全责任书后,方
可施工。
安装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进行校验和调试,并且向具有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资格的机构申请检验。
检验合格后,使用单位(合同有约定除外)应当在30日内,到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且将安全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3.2 特种设备的维修,在签订维修合同前,应先将维修单位资质证书、维修、维护保养合同文本内容、维修人员的资质证书等材料报生产部门审查。
经审核同意后,签署生效。
3.3 改造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按照新安装特种设备审查报批、持证施工、检测验收、建立档案等进行。
3.4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经检验合格,负责该项目施工的单位,必须在30日内,将有关技术文件、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应当将原始资料及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等,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4. 特种设备的使用
4.1 使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4.2 安环处应当严格执行本办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护保养、定期检验,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等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4.3 使用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且定期自行检查,作出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4.4 安环处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
安全性能年检的周期按有关规定执
行:锅炉一年;起重机械二年;压力管道、各类气瓶应按相应的安全监察规程要求的定期检验周期执行。
逾期未检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否则视为无证运行或使用。
4.5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及时申请予以报废,并且应当向最近一次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前,使用部门应当向公司设备工程处书面申请,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处理与注销手续等。
5. 特种作业人员
5.1 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且立即报告有关
负责人。
5. 2 锅炉、起重机械等的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即: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5.3 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应当按规定审验,逾期不审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自动失效,继续从事特种设备操作或管理工作视为无证上岗。
5.4 离开特种作业操作岗位达六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5 凡特种作业人员,在初复审合格后,应当及时将审验合格手续复印上报安环处办理登记手续。
特种作业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如需调动,应征得安环处同意。
6. 管理
安环处负责全部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组织特种设备审验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掌握本项目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配备情况,定期检查监督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制度执行情况。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