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概要
实验三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实验三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提出问题】
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作出假设】
鸟有翼、鸟的身体比重小、鸟的胸肌发达
【材料用具】
各种挂图鸟类结构、飞行鸟类的视频、纸飞机
【方法步骤】
1.体形:流线形,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
3.肌肉:胸肌发达。
4.骨骼:薄而轻,长骨中空,有龙骨突。
5.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直肠短,排便及时。
6.循环系统: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
7.呼吸系统:有独特的气囊,可协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实验作业】
一、1、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流线型),;
2、身体被覆羽毛;;
3、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
4、消化系统发达,;
5、循环系统结构完善,;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二、鸟类(如麻雀和家鸽)似乎总是在不停地找食吃,是因为鸟类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它们的。
但是由于鸟类的消化系统结构完善,消化功能强,食物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残渣,并且很短的直肠可使粪便随时迅速排出。
因此,不会因取食。
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

二、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鸟的外部形态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①体形: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②双翼:前肢进化成双翼,展开呈扇形,增加与空气接触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正羽:长而发达,分布于双翼和尾部,羽片平整、羽轴明显,
翼相互重叠,打开之后没有缝隙,利于飞行
绒羽:正羽下方,细小,柔软的,具有保温作用
③喙:角质的喙,口腔内无牙齿,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2、鸟的内部结构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①胸肌特别发达:提供强大的动力,扇动双翼,利于飞行
②骨骼
胸骨:是全身面积最大的骨骼,但轻而薄,中央突出,称之为龙骨突,家禽类不适于飞行,龙骨突越凸,附着肌肉面积大,越平,附着肌肉面积小。
两侧又附着发达的肌肉,利于飞行。
长骨:(前肢骨,后肢骨)中空,有空气,骨轻而坚固,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③飞行是剧烈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鸟类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不贮存,减重,利于飞行。
讲述:鸟类飞行时的需氧量也大,大约是静止时的20多倍,那么它有哪些特点来满足氧的
需求呢?
④飞行时需氧量大:
a、心脏肌肉发达,血液循环快,送氧能力强,产热也多,体温偏高(根据P23页表格资料,
鸟的心脏与心搏的比较)
b、气囊:与肺相通、辅助肺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的需求
双重呼吸:双翼举起时,气囊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一部分会进入气囊,在肺部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而双翼下垂了,气囊收缩,空气又进入肺,又一次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就满足了飞行时对氧的需求。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探究实验: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探究实验: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实验目的:1、知识: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结构资料收集、观察与探究,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及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能力:通过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激励学生对大自然不懈的探索精神;了解世界和我国的鸟类资源情况,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认识,联系自身的学习与成长,进行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教育等。
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 准备工作:搜集相关资料2. 实验方法:资料分析法、观察法3. 观察对象及分析的资料:观察鸟类的体形,发现其体形比较顺畅、圆滑,前后端都较小,身躯部分较大。
流线型体形可以减少飞行的阻力。
4. 实验过程:5. 实验结论:外形特点: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羽毛:家鸽全身的羽毛主要有正羽和绒羽两种,正羽主要用于飞行;绒羽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翼:前肢变成翼,翼呈扇形结构,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
骨骼: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适于飞翔生活。
肌肉: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
消化系统:鸟的食量非常大,消化能力强,直肠很短。
呼吸系统:气囊辅助呼吸,进行双重呼吸排泄系统:没有膀胱,能及时排尿循环系统:心肌发达,心率高,可以为飞行运送营养和运走废物。
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点: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水中生活的动物:1. 鱼(1)鱼的种类:在脊椎动物中,鱼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现存的鱼类约有2万多种。
根据鱼类生活水域的不同可分为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我国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我国的淡水鱼类约有800种,常见的有鲫鱼(如图)、鲤鱼、鲢鱼、青鱼、草鱼、鳙鱼等,我国的海洋鱼类已知的有1600多种,常见的有带鱼、大黄鱼等。
鸟类对飞翔生活的适应性

外部形态:1、皮肤薄而松,干燥,缺少腺体,具有羽毛,适合飞行2、羽毛有各种不同的分化,适合在空中飞行3、没有牙齿,只有特化的角质喙,减少身体的重量,有利于飞行4、小脑发达,平衡能力较强,适合飞行生活5、眼睛瞬膜发达,避免干燥空气和灰尘对眼球的伤害,巩膜发骨能保护眼球,避免飞行时气流使眼球变形。
具有双重调节,视觉敏锐,嗅觉退化,适合飞行过程中远距离观察事物。
内部构造:1、骨骼系统:1)骨骼坚硬且大量愈合,比如锁骨愈合形成的叉骨,防止飞行过程中左右翅膀的碰撞,减轻对内脏器官的挤压。
2)手部骨骼愈合简化,腓骨退化,减轻了身体重量。
颈椎骨数目多,有利于鸟类脑袋的灵活性;荐骨愈合,对飞行时重心的稳定有很大作用;具有尾综骨,在飞行过程中改变方向和在降落中起到重要作用。
3)胸骨具有龙骨突,增大胸大肌和胸小肌的附着面,有利于飞翔时翅膀的用力;肋骨具钩状骨,胸廓牢固性增强,保护内脏在飞行过程中不受伤害。
4)四肢骨的骨壁薄,全身骨骼都有充气现象,也可以在不改变牢固性的情况下减轻身体的重量2、肌肉系统:1)背部肌肉退化,适于荐骨的形成,也减少了身体重量2)颈部肌肉发达,胸大肌,胸小肌发达,增加飞行力量3)后肢肌配置适于树栖握枝,腿虽然长,但质量很轻,减轻其转动惯量,适应飞翔生活3、消化系统:大多数鸟类没有膀胱,鸟类的直肠也较短,不能大量储存粪便,减轻了飞行重量,排泄物为尿酸,减少了水分的丧失,适应长时间的离水飞翔生活4、呼吸系统:气囊系统发达,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气体交换部位在微支气管处,提高了呼吸效率,能适应飞行过程中快速的新陈代谢。
5、循环系统:1)两心房两心室,完全双循环。
心脏大,心跳快,血压高,适应飞翔生活的大量能量供应和快速新陈代谢2)肾门静脉进一步退化,在肾脏里形成的毛细血管网更少,血液回心的速度提高6、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在生殖季节发达,非生殖季节极不明显,减少了飞行的重量。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鸟的消化
直肠粗短,不能贮存粪 便,所以排便频繁。鸟 类的膀胱消失,尿随粪 便排出。减轻体重,利 于飞翔。
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体形: 流线形
2、体表: 被覆羽毛, 前肢: 变为翼
3、肌肉: 胸肌发达 4、骨骼: 轻、薄、有龙骨突、长骨中空 5、消化系统: 发达,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
排出粪便快
6、循环系统: 心脏发达,分为四个腔,心搏快
7、呼吸系统: 有气囊辅助呼吸
练习
1、关于鸟的特征的说法,哪种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无关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B.全身披有羽毛(除喙和足外) C.躯干呈纺锤形 D.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 2、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 A.背部肌肉 B.两翼肌肉 C.腹肌 D.胸肌
三、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欣赏身边鸟类
灰喜鹊
白鹭
1、老鹰比老鼠更重,为什么它能飞, 而老鼠却不能飞? 2、鸟有什么样适于飞行的特点?
观察鸟类标本与材料 分析
外形
肌肉 心肺
骨骼
翼与羽毛
消化
鸟的外形
鸟的体形呈流线型,
飞行中可以减少空
气阻力。
鸟的翼
鸟前肢进化成翼,翼呈扇形,是鸟类的 飞行器官,鸟类借助翼的扇动空气产生 飞行的动力。
Hale Waihona Puke 3、鸟类外形上不同于其他类动物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A.身体呈流线型; B.被覆羽毛; C.趾端具爪; D.翅膀一对。
心搏次数/min 72
鸽
金丝雀 蜂鸟
1.71
1.68 2.37
135~244
514 615
鸟类的心脏很发达,其相对大小在脊椎动物中最 大的。心脏搏动快且有力,使血液循环快速而充 分,保证运动系统的氧气供给。心肌强大,可以 适应飞行时极高的心搏频率。
鸟类飞行的特点

鸟类飞行的特点鸟类是地球上唯一一类能够自由飞行的脊椎动物,它们以其独特的飞行方式而闻名于世。
鸟类飞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翅膀的结构与运动方式:鸟类的翅膀由多块羽毛组成,羽毛之间通过细小的枝干连接。
这种结构使得鸟类的翅膀能够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从而提供更大的升力。
此外,鸟类还通过翅膀的振动来产生飞行所需的气流。
鸟类的翅膀运动主要包括上升、下降、摆动和滑翔等动作,通过这些运动,鸟类能够在空中稳定地飞行。
2. 骨骼结构的适应性:鸟类的骨骼结构与其他动物有很大的区别。
鸟类的骨骼相对轻巧,其中的中空骨和骨质薄壁使得鸟类能够减轻自身的重量,从而提高飞行效率。
此外,鸟类的胸骨上有一个称为“龙骨”的突起,它与肩膀之间的肌肉相连,起到了支撑翅膀的作用。
这种骨骼结构的适应性使得鸟类能够更加灵活地在空中飞行。
3. 羽毛的特殊性:羽毛是鸟类飞行的重要工具。
鸟类的羽毛具有轻盈、柔软、坚韧的特点,能够提供升力和稳定性。
羽毛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称为“羽毛油”的物质,它能够防止水分渗透到羽毛内部,从而使得鸟类能够在飞行中保持干燥。
此外,鸟类的羽毛还能够通过改变其角度和形状来调节飞行速度和方向。
4. 呼吸系统的适应性: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其他动物也有很大的差异。
鸟类的肺部相对较大,并且与其他器官相连的气管中有一对气囊。
这些气囊能够储存空气,并在飞行时提供额外的氧气。
此外,鸟类的呼吸系统还具有高效的气体交换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强度的飞行运动。
5. 鸟类飞行的技巧:鸟类飞行的技巧是鸟类飞行的重要特点之一。
不同种类的鸟类具有不同的飞行技巧,包括振翅、滑翔、盘旋等。
振翅是鸟类最常见的飞行方式,通过快速振动翅膀产生升力,使鸟类能够在空中飞行。
滑翔是一种靠风力滑行的飞行方式,鸟类通过利用气流的上升和下降来实现滑翔。
盘旋是一种在空中保持固定位置的飞行技巧,鸟类通过调整翅膀的角度和形状,以及利用气流的上升和下降来实现盘旋。
鸟类飞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翅膀的结构与运动方式、骨骼结构的适应性、羽毛的特殊性、呼吸系统的适应性以及飞行技巧等方面。
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
鸟类是唯一能够飞行的动物,而它们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1. 鸟的身体形态发达,背部有鳞片状的羽毛覆盖,像翼一样;2. 鸟具有轻盈的体重,大多数鸟的体重不超过1斤;3. 鸟的翅膀比其他身体部分的半径大,并且具有棱状的轮廓;4. 鸟的前肢形成翅膀,后肢形成尾巴;5. 鸟的羽翼比较薄,中央部分有硬棘,羽毛呈梳状,翅膀上有专门进行控制姿态、减少空气阻力的倒置羽毛;6. 鸟的尾部有一对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的尾羽;7. 鸟的腿部有许多肌肉,能够用于帮助鸟飞行的跳上,岔开,以及进行精确的控制。
此外,为了改善在空气中的应力分配,鸟的头部中也有许多特殊的神经和表皮细胞,使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感受空气流动,从而提高飞行效率。
总之,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以归纳为轻盈的体重、大而有翼型形态的翅膀、多种棱状羽毛、尾羽和丰富的肌肉,以及头部特殊的神经和表皮细胞等。
这些形态特征让鸟类在空中迅捷而轻松地翱翔,实现了它们的飞行梦想。
鸟类适于飞行的两条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两条形态特征一、体表被羽羽毛是识别鸟类的最明确无误的特征。
羽毛极轻但具有极好的韧性和抗拉强度,在维持体温和飞行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1.羽的结构羽是表皮角质化的产物,与爬行类的角质鳞同源,在进化过程中角质鳞片加大、变轻,在生长过程中沉入真皮,并由真皮提供营养。
典型的羽毛的结构包括插入皮肤中的羽根(calamus)、由羽根延伸出去的中空的羽轴(shaft)以及从羽轴斜向两侧伸展的平行的羽枝(barbs)。
羽根末端有小孔,真皮乳突通过这一小孔供给羽毛营养。
每一羽枝的两侧又生出许多带钩或带槽的羽小枝(barbules),它们互相钩连,使羽枝形成一坚韧而有弹性的羽片(vane)。
2.羽的类型羽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羽3种。
(1)正羽(contour feather):正羽具有典型的羽的结构,被覆于体表,不仅形成一层保护层,也使鸟体具有优美的流线型体形。
着生于翼上的正羽为飞羽(flight feather),对飞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着生于尾部的正羽为尾羽(tail feather),在鸟类飞行中起平衡作用。
着生于身体其他部分的正羽为覆羽,对身体起保护作用。
(2)绒羽(down feather):位于正羽下方,羽柄很短,羽小枝无钩而蓬松柔软,主要功能是保温。
(3)毛羽(hairy feather):又称纤羽,呈毛状,在一根细羽干上有一束短羽枝。
胸部的毛羽有感觉空中气流的作用。
3.羽的颜色(1)色素沉积:在羽毛发生过程中色素细胞侵入并注入色素颗粒产生颜色。
(2)结构色:色素细胞上方的无色而凹凸不平的蜡质层和色素间无色而多角形的折光细胞引起,并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有色彩的变化。
4.换羽鸟类的换羽有规律,相当于爬行类的蜕皮。
大多数鸟类进行逐步换羽,不影响飞行。
许多大型水鸟如鸭、雁等在几周之内脱去几乎全部羽毛。
一般一年换羽两次,即春季、秋季各一次。
5.羽毛的保护鸟经常用喙整理羽毛,以使钩槽相脱的羽小枝重新成为完整的羽片,同时以喙挤压唯一的皮肤腺即尾脂腺,将其分泌物油脂涂抹在羽毛上以润泽羽毛。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
1. 体型细长:鸟类体型基本较为细长,头部椭圆形,腹部呈扁平状,
身体外形经过细致的选择进化而成,保证了体形紧凑,便于鸟类在空
气中灵活滑行。
2. 骨骼结构轻软:鸟类骨骼结构十分轻软,特别是鸟类最显著特征--羽毛,使鸟类可以无负担的以极为细微的幅度在空中灵活移动,从而获
得飞行的最大动能的运动效率。
3. 尾、翅的结构优化:尾部直羽毛长而密,支撑着整只鸟的重量,若
没有尾部的支撑,鸟类无法在空中灵活的变换方向和移动速度;翅膀
的位置在身体的侧方,与腹部处于相对稳定的高度,拉动着鸟类前进,有效利用了空气动力特性。
4. 羽毛轻质防水:羽毛十分轻质,密度大部分只有鸭毛的一半,空气
隙缝及孔洞使其极度轻质,因此鸟类无须太多的体力,以节省消耗的
能量,更好的保证其在空中的稳定性;而羽毛并具有防水润滑的性能,可以有效的帮助鸟类抵抗风雨,保持飞行稳定性。
5. 翼型与结构优化:鸟类翼型灵活多变,常见的有像鸭子翅膀呈“M”字形结构,或是像鹰一样尖形翼型,一直到具有两个上升翼型的“群鹰”;其翅膀结构上也不断进化涌现出各种优化结构,比如簇羽以及门羽等,它们使翅膀有着更高的偏转的抗力,让飞行更加的稳定。
以上就是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使得鸟类能
够轻松地在空中翱翔,乘风破浪,无与伦比的飞行引起我们极大的惊叹。
观赏鸟的生物学特性

长骨中空、有的骨很薄
——减轻体重。
胸骨发达, 有龙骨突。
鸟的骨骼薄而中空, 仅占体重的6%, 而人的骨骼占体重18%
哺乳动物
鸟类
3、呼吸系统
气管
气囊
(无色透明 与肺相通)
肺 (粉红色)
家鸽的呼吸系统
鸟类的呼吸过程:
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和气囊,在肺 内进行气体交换(肺周围有毛细血 管)
双重呼吸
(3)孵卵 单亲孵卵 双亲孵卵
(4)育雏
早成雏:出壳后体表被绒羽,眼睁开,能站立随亲鸟觅食。 晚成雏:出壳后皮肤裸露,未睁眼,不能站立,需亲鸟喂养。
(4)换羽(molt)
• 一般1年2次,冬羽(winter plumage)和夏羽(summer plumage)。
• 飞羽及尾羽的更换多是逐步换,不影响飞翔。 • 雁鸭类一次全部脱落。 • 其生物学意义:有利于完成迁徒、越冬及繁殖过程。
夏侯鸟:春夏季在某地繁殖,秋天又离开此地去南方越冬 的鸟称夏候鸟。
冬侯鸟:秋冬季到某地越冬,夏季到北方繁殖的鸟称冬候 鸟。
旅鸟:在南北长途迁徙时路过本地只作短暂停留的鸟称 旅鸟。
迷鸟:偶然出现在某一地区,飘离习惯迁徙路线和栖息 地的鸟称迷鸟。多因气候因素造成的。
鸟类适合飞行的特征
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 长骨中空,胸骨胸肌发达,具有龙骨突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无牙齿,直肠短 用肺呼吸,并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出现两心房两心室,体温恒定
4、循环系统
心脏 人 鸽 金丝雀 蜂鸟
占体重的百分比/% 0.42 1.71 1.68 2.37
心搏次数/min 72
135——244 514 615
分析资料2,总结鸟类的血液循环系统特点: 鸟类的心肌发__达___,循环能力__强_。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 _强__,释放的能量_多_,为鸟类飞行时提供了___充__足__的__能__量__。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朱秋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2、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情感目标:1、通过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动物的感情态度2、通过对鸟类的学习,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我是一只小小鸟》师:刚才这首歌应该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知道它的名字吗?小时候,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要是我也是一只鸟那该多好啊,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
直到一百年前,人类发明了飞机实现了在空中飞行的梦想,然而早在几亿年前,动物中的昆虫、鸟类、哺乳动物中的蝙蝠等就能在空中飞行。
今天,我们就以鸟为例一起来学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二、讲授新课(一)、以类比形式引出鸟适于飞行的三大要点师:鸟善于飞行大家都知道,但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演示1:用同一大小力扔纸张和纸飞机演示2:用不同大小力扔同一纸飞机演示3:用同一大小力扔纸飞机和形态相似的塑料飞机提问:纸飞机飞的远近和哪些因素有关?生:形态、动力、重量过渡:鸟类的飞行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空间有哪些?(二)探究一:外部形态师: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本P21—22的提示,前后四个同学讨论并完成这些问题:观察鸟的体形是怎样的?这与它的飞行有什么关系?你们能识别出在飞行中起主要作用的羽毛?这些羽毛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正羽的排列是彼此重叠还是留有空隙?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三)探究二:内部结构师出示图片及问题,生讨论完成以下问题:家鸽的肌肉,哪里的肌肉最发达?家鸽的肌肉特点与翼的飞翔运动有什么关系?家鸽的胸骨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家鸽的骨骼特点与飞翔运动有什么关系?(四)探究三:生理功能生阅读教材资料分析,观看图片,并以填空形式完成各种生理特征1、分析第一个资料并结合图片,总结鸟类的消化特点:消化系统,食量,消化、吸收能力,排出粪便很。
鸟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鸟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鸟类是地球上唯一可以自由飞行的脊椎动物,其独特的飞行能力使其在自然界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要理解鸟类为什么适于飞行,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它的生理特点。
本文将探讨鸟类适于飞行的三个主要生理特点。
首先,鸟类的轻骨骼和空气囊系统使其具有出色的重量控制能力。
鸟类的骨骼相对较轻,这个特点使得它们在飞行时能够减少体重负荷,同时保持足够的骨骼刚度。
此外,鸟类的空气囊系统进一步减轻了身体的重量。
这些空气囊通过鸟类身体内的空腔与骨骼相连,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提供额外的浮力。
因此,鸟类得以在空中更加灵活地移动,轻松地穿越空间。
其次,鸟类的羽毛结构为其飞行提供了有力的动力。
鸟类的羽毛坚韧轻巧,形成了羽毛状的翼,这是它们飞行的必需工具。
羽毛特别适合在空气中产生升力和推力,使鸟类能够从地面起飞、保持飞行和控制飞行姿态。
羽毛的独特结构使鸟类能够灵活地调整翅膀形状和角度,以适应不同的飞行需求。
此外,羽毛还能为鸟类提供保温和隔热的功能,帮助它们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最后,鸟类的高度发达的肌肉系统为其飞行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鸟类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通过快速收缩产生强大的推力,驱使鸟类在空气中飞行。
此外,鸟类还拥有发达的翼展肌和翼航肌,可以控制翅膀的灵活运动,实现高度精确的飞行姿态调整和转向。
综上所述,鸟类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主要包括轻骨骼和空气囊系统、羽毛结构以及发达的肌肉系统。
这些生理特点相互作用,使鸟类能够快速、灵活地在空中飞行,并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探索鸟类独特的飞行之美。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鸟类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对鸟类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进行概述,介绍飞行对于鸟类的重要性,并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鸟类适于飞行的三个主要生理特点。
鸟适于飞行的10个特点

鸟适于飞行的10个特点鸟是一类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和适应能力,使它们能够高效地在空中飞行。
下面将会介绍鸟适于飞行的10个特点,并进行详细解释。
1. 羽毛:羽毛是鸟类独有的结构,它们由轻而坚韧的蛋白质组成,可以提供飞行所需的升力和推力。
羽毛的形状和排列方式使得鸟类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同时也能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行速度和敏捷性。
2. 骨骼结构:鸟类的骨骼结构非常轻巧而坚固。
它们的骨骼中含有许多空腔,减轻了身体的重量,同时还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来支撑飞行时的压力和力量。
3. 空气囊:鸟类的体内有空气囊,这种结构可以使它们的身体变得更加轻盈,并且在飞行时可以调节体内气压,保持平衡。
4. 鸟类的胸肌:鸟类的胸肌非常发达,这是飞行的关键。
胸肌由红肌和白肌组成,红肌适用于长时间的持久飞行,而白肌则适用于快速而短暂的爆发力飞行。
5. 鸟类的呼吸系统: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不同,它们的气管中有一系列的薄壁气囊,这些气囊通过空气流动来保持氧气的稳定供应,使鸟类能够在飞行时保持持续的高能耗状态。
6. 鸟类的心脏和循环系统:鸟类的心脏相对较大且高度发达,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供应给身体各个部分。
鸟类的血液富含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能够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7. 鸟类的视觉系统:鸟类的视觉系统非常发达,它们具有广角视野和敏锐的视力,能够迅速发现猎物或障碍物。
此外,一些鸟类还具有颜色辨识能力,能够识别出特定颜色的食物或伙伴。
8. 鸟类的平衡感:鸟类的内耳含有平衡器,能够感知身体的倾斜和旋转。
这使得鸟类能够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避免失去控制。
9. 鸟类的肌肉协调性:鸟类的肌肉协调性非常高,能够精确地控制翅膀和尾巴的运动,实现飞行的稳定和灵活。
10. 鸟类的飞行技巧:鸟类通过长期的进化和适应,形成了各种飞行技巧和策略。
它们能够利用气流和热气流来节省能量,同时还能够进行滑翔、盘旋、俯冲等各种飞行动作。
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

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
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包括:
1. 翅膀:鸟类拥有特殊的前肢,即翅膀,它们由长而强壮的羽毛覆盖。
鸟类的翅膀结构使得它们能够有效地产生升力,提供飞行所需的推力。
2. 骨骼结构:鸟类的骨骼轻巧而坚固,具有中空和空气囊的结构,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并提供额外的浮力。
3. 羽毛:鸟类的羽毛不仅有保温和防水的作用,还能通过调整羽翼的形状和角度来控制飞行方向和稳定性。
4. 代谢率:鸟类的新陈代谢速度较高,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以支持长时间的飞行。
5. 心脏和呼吸系统:鸟类具备高度发达的心脏和呼吸系统,能够为肌肉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6. 肌肉结构:鸟类的胸肌非常发达,这是支撑翅膀上下运动的关键肌肉。
7. 视力:鸟类具有锐利的视力,能够迅速地察觉到猎物或飞行中的障碍物。
这些特征的结合使得鸟类能够高效地飞行,从而在空中迅速移动、觅食、迁徙和避免潜在的危险。
鸟类的飞行适应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鸟类栖息地, 防止人类活动破 坏鸟类生存环境
法律法规制定: 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禁止非法捕 杀、买卖鸟类及 其栖息地破坏行 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生态补偿机 制,对受损鸟类 栖息地进行修复 和补偿
宣传教育:加强 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鸟类保护 的意识,倡导绿 色出行、低碳生 活等环保行为
雏鸟成长:从孵 化到离巢的过程, 需要经历多个阶 段,包括孵化、 育雏、换羽和离 巢。
学习飞行:雏鸟 通过模仿成鸟的 飞行姿势和技巧, 逐渐掌握飞行的 技巧和能力。
行为适应性:雏 鸟在成长和学习 飞行过程中,逐 渐适应环境,学 会寻找食物、躲 避天敌等生存技 能。
进化与适应:随 着时间的推移, 鸟类不断进化, 适应环境的变化, 提高生存和繁殖 的成功率。
这些适应性特征使 得鸟类在生存竞争 中具有优势。
鸟类在寻找栖息地时, 会选择安全、食物丰 富的区域,如森林、 湖泊、岛屿等。
鸟类在繁殖期会筑巢, 以保护卵和幼鸟,并 确保繁殖成功。
鸟类的繁殖地选择与其 生态适应性密切相关, 如林鸟倾向于在森林中 繁殖,而水禽则在水域 附近繁殖。
鸟类在寻找栖息地和 繁殖地时,会考虑食 物来源、气候条件、 天敌威胁等多种因素。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01
鸟类飞行的生理适 应性
鸟类飞行的解剖学 02 适 应 性
鸟类飞行的生态适 03 应 性
鸟类飞行的行为适 04 应 性
鸟类飞行适应性的 05 研 究 和 保 护
鸟类飞行的生理适应性
轻质骨骼:鸟类骨骼中充满空 气,重量轻且坚固,有助于减 轻体重并提供飞行所需的支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鸟类的种类及其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

鸟类的种类及其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卵生日勺高等脊椎动物,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日勺一个类群.鸟类日勺种类:现存日勺鸟类共9000余种.中国是世界上鸟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日勺国家之一,种类多达1329种,位列世界第五(巴西、印尼、秘鲁、哥伦比亚、中国).鸟类适应飞行生活日勺特征:1.飞行运动和旺盛日勺新陈代谢是鸟类与众不同日勺进步性特征.2.旺盛日勺新陈代谢是保证飞翔所需日勺高能耗日勺基础;飞行运动使鸟类能迅速而安全地寻觅适宜日勺栖息地、躲避天敌及恶劣日勺自然条件.3.鸟类适应飞翔生活,躯体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体表覆羽羽毛是鸟类区别于其它脊椎动物日勺特有结构.体羽日勺排列为自前向后日勺覆瓦状,使整个鸟体日勺轮廓成为流线型,大大减小了飞行时日勺阻力.翼上大型成列日勺飞羽和尾基着生日勺大型尾羽,起着机翼和舵日勺作用①羽毛日勺类型、结构与分布a.类型:正羽、绒羽、毛羽b.结构:正羽是最普遍和重要日勺羽毛,飞羽和尾羽都是特化日勺正羽,具有典型日勺结构.大部分体羽羽片日勺下半部呈绒羽状;羽尖日勺游离部也缺乏羽小钩,因而羽缘柔韧,利于保持流线型体形和保温.c.分布:原始鸟类日勺羽毛均匀分布在体表.现存鸟类中除企鹅、鸵鸟、叫鸭和鼠图1鸟类的羽毛层次鸟外,绝大多数鸟类日勺体羽只着生在体表日勺一定区域内成为羽区羽区日勺分布对了解鸟类日勺亲缘关系有一定意义.②羽色a.结构色:借羽毛上皮表面日勺物理结构、复杂日勺凹凸沟纹、羽小枝内日勺微小颗粒和气腔等对光线所起日勺折射和干涉作用而产生日勺色彩变幻.最常见日勺蓝紫或铜绿色日勺金属光泽以及可随不同视角而变化日勺辉亮光泽,就是这种光学效应.b.色素色:由黑色素和脂色素形成黑色素是鸟类中最普遍、在羽毛中分布最广日勺一种色素,可以产生黑、灰、褐、红褐及黄色.黑色素来源于黑色素细胞,黑色素颗粒日勺直径约一微米.脂色素由鸟自身转化、合成,并非像黑色素那样源于色素细胞. 脂色素主要有两类:胡萝卜素,产生红、橙、黄、紫等色;卟啉,产生红、绿、褐等色.③羽毛日勺定期更换称为换羽.通过换羽鸟类可常年保持完好日勺羽饰,以适应飞翔生活日勺需要.并可修复迁徙、求偶、育雏等活动对羽毛造成日勺损伤 .鸟类从孵出到达性成熟要历经多次换羽,然后每年仍要进行有规律日勺换羽,通常一年两次,即婚前换羽和婚后换羽. 婚后换羽多为体羽、飞羽、尾羽全部更换日勺完全换羽,焙前换羽多为不更换飞羽日勺不完全换羽.换羽是逐次日勺、有序日勺而且是以左右对称日勺方式进行日勺.不影响羽毛日勺正常功能(保温、保护、飞翔).雁形目、红鹳、海雀、潜鸟、企鹅及一些鹤与秧鸡,换羽时飞羽同时脱落,以至在此期间失去飞翔能力,它们这时隐栖于人迹罕至日勺湖泊水草之间,以渡过难关、减少被天敌捕食日勺机会.鸭类从失去飞翔能力到飞羽完全长好需要3〜4周,雁为5周,天鹅6〜7周.④羽毛日勺保护为保持羽毛日勺清洁、松软使之发挥正常日勺生理效能,鸟类必须随时修整它日勺羽毛,一般方式有涂油、水浴、尘浴和蚁浴几种方式.涂油:以喙啄取尾脂腺日勺分泌物涂布于羽毛之上,通常在水浴之后进行.水浴:一般是弄湿羽毛并非将之浸透,去除表面污物.尘浴:鸡形目及草原荒漠种类云雀、沙鸡、鸨、鸵鸟等用此方式,还可驱逐体外寄生虫.蚁浴:雀形目中日勺200余种鸟有此习性,推测是蚁酸可以杀灭一些寄生虫(2)骨骼轻便、牢固骨骼系统日勺作用主要是支持躯体和保护内脏器官.鸟类骨骼轻便,在多数长骨、带骨和头骨内,都有气囊侵入或在发育早期形成众多日勺气腔.长骨骨壁薄,但在骨壁内墙常有许多纵横交错日勺骨质梁架加固提高了骨骼日勺承重性.骨骼日勺变形、愈合现象明显而广泛,使骨架更加坚固.图2鸟类的骨骼(3)肌肉系统①胸肌发达:胸大肌和胸小肌分别产生扇翅和扬翅日勺动作.在善飞日勺类群其重量可达体重日勺25%.②四肢肌肉发达,配置巧妙:较大日勺肌腹均位于腹位并向躯体重心部集中,通过发出长而有力日勺肌腱来操纵远端骨骼日勺运动.利于飞翔动物保持重心和平衡.鸟类日勺后肢肌群图3展示鸟类的肌肉还发展了一些适应性结构,其中最明显日勺是对曲趾栖树日勺控制(4)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日勺功能是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鸟类日勺消化道由食管、嗦囊、腺胃、肌胃、小肠、盲肠、直肠、泄殖腔、泄殖腔孔组成.鸟不具牙齿,食物日勺机械消化在肌胃中进行,食谷鸟类常把沙砾吞进肌胃加强对食物日勺研磨,当胃内食物被磨蚀掉后必须得到补充.盲肠日勺发达程度与鸟日勺食性有关;直肠退化,因而不能大量储存粪便,是对飞翔时减轻负重日勺一种适应 .鸟以喙取食,鸟喙日勺形态结构与功能因食性差异有显著变化.(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日勺功能是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机体日勺新陈代谢.鸟肺日勺结构特殊并且具有复杂日勺气囊系统,在呼气和吸气时均有新鲜气体沿着单一方向流动通过肺,为旺盛日勺新陈代谢提供能量.①肺:鸟肺为分支复杂日勺管道系统,无盲端,结构紧密、相对弹性较小.鸟肺体积虽小但由于气囊系统日勺存在,具呼吸系统日勺总容积是哺乳类日勺三倍有余.三级支气管是肺日勺主体,数目众多,约有1800条,与三级支气管相连日勺放射状排列日勺微气管是气体交换日勺场所.1公斤体重日勺鸟类与哺乳类呼吸系统容量日勺比较- 鸟类哺乳类肺容量(ml)29.653.5气管容量(ml) 3.70.9气囊容量(ml)127.5呼吸系统总容量(ml)160.854.4呼吸频率(次/分钟)17.253.5鸟日勺气囊是鸟类日勺辅助呼吸系统,遍布于体腔和和内脏之间,其分支可进入四肢骨骼和胸肌图5鸟类的气囊示意图大多数鸟类气囊为九个(见上图),它是鸟类日勺特有结构.气囊内能容纳大量气体,但却没有气体交换日勺功能,它日勺主要作用是保证肺部有源源不断日勺新鲜气体、调节体热、减少鸟体日勺比重增加浮力、以及减少飞翔时肌肉以及内脏问日勺摩擦.鸟在飞翔时大量产热,其中日勺13〜22溢随气囊内气体日排出带到体外.③呼吸方式和呼吸频率鸟类由于具有气囊且肺结构特殊,因而在吸气和呼气时均有富含氧气日勺新鲜气体流经肺脏进行气体交换,称之为双重呼吸.第H版用图6鸟类呼吸周期及气流流向示意图鸟类日勺呼吸频率与体重一般呈反比,例如体重10公斤日勺火鸡每分钟仅呼吸几次,体重2克日勺蜂鸟每分钟呼吸143次.鸟类飞翔时日勺呼吸频率比静止时提高12〜20彳t.(6)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日勺主要功能是运输养分、气体和代谢产物.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①心脏鸟类心脏日勺相对比例较哺乳类大,约为同等体重哺乳类日勺1.4〜2倍,(麻雀日勺心脏占体重日勺1.3%,鼠类为0.5%).不同鸟类类群之间心脏大小差异显著,小型鸟类比大鸟拥有相对大日勺心脏.几种鸟类心脏大小和体重日勺比较②血液鸟类日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鸟日勺红血细胞呈椭圆双凸状,有细胞核,比哺乳动物日勺大、比爬行动物日勺小.存活时间短(约为30天),红细胞日勺数量为200万〜500万/ mm3血液,鸵鸟日勺红细胞最大,红细胞统计数为190万/mn3血液;蜂鸟日勺最小,红细胞数目为590万/mn3血液.鸟类日勺白细胞数量为15000〜30000个/ mm3血液.(7)生殖系统①生殖系统日勺功能与结构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构成.生殖腺产生性细胞并分泌性激素,生殖导管输送性细胞.雄鸟具有一对精巢及输精管,雌鸟日勺卵巢和输卵管只有左侧日勺发育,右侧日勺退化.多数鸟类日勺繁殖具有季节性,进入繁殖期后,生殖腺日勺重量增大数百倍,雌鸟日勺输卵管增重10〜50倍.这与减轻体重、适应飞翔生活有关.图7鸟类的生殖系统(左:雄,右:雌)②鸟卵日勺形成与结构成熟日勺卵细胞突破卵巢壁落入体腔被输卵管漏斗所吸入,在此停留15〜18分钟并受精(以家鸡为例),在沿输卵管下行日勺过程中逐步被包上蛋白,内、外壳膜,蛋壳等各种分泌物后产出.现存鸟类中鸵鸟蛋最大(1400—1700g),蜂鸟日勺蛋最小(0.2g).几维日勺卵相对重量最大,占体重日勺1/4.早成性鸟和晚成性鸟日勺卵白和卵黄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图8鸟卵结构模式图(8)神经和感官①神经系统:由中枢(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组成.鸟类日勺大脑、小脑和中脑顶盖发达:a.大脑底墙日勺纹状体发达构成大脑半球日勺主体,是鸟类复杂日勺本能和行为 中枢,大脑皮层不发达,学习能力不如哺乳类,所具有日勺行为是机械日勺、本能日勺、 循规蹈矩日勺.b.小脑发达,作为飞翔运动日勺协调和平衡中枢.c.鸟类日勺飞行定位及探寻食物等都主要靠视觉, 所以视力发达,作为视觉反 射中枢日勺中脑视叶发达.②感官:a.视觉器官最发达眼结构特殊,在巩膜内与角膜交界 处,有10〜18枚巩膜骨覆瓦状排列加以 保护,使眼球在飞行中面对强大气流日勺 压力不至变形.鸟眼日勺调节迅速精确,可改变晶体 屈度、角膜屈度以及角膜与晶体间日勺距 离,称为“双重调节”;调节肌全为横 纹肌,受意识支配,调节迅速,使鸟瞬 问能从远视变为近视.b.嗅觉器官多数鸟类日勺嗅觉器官不发达,嗅上皮仅分布于鼻腔日勺深部靠近内鼻孔后上 室,所以只有当鸟类衔住食物后,方能经内鼻孔使嗅觉细胞感知气味.食腐肉日勺大型猛禽、无翼目、城形目鸟类等嗅觉发达,鼻腔内覆以嗅粘膜图8鸟类头部的感觉器官期储川婷书中面的影状玩应摸式学-求按比例画,留些表 示嗅置区,范娓龙郦和相背的恺百.鸡头口邛解厘向岩围,壁房 需旬优生与物国界标先系的践金,(弘自幼帽同国-“例律。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适于 飞翔 生活
观察结果:
口 食管 嗉囊 腺胃 肌胃 肝
小肠 直肠 泄殖腔
家鸽的消化系统
嗉囊、腺胃、肌胃三个器官的作用 嗉囊——贮存和软化食物 腺胃——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肌胃—— 磨碎食物 小肠和直肠的长度差别及功能 小肠——很长,是消化食物和吸 收养料的主要器官 直肠——很短,随时将粪便排出 体外
4、呼吸系统 肺发达,并有大量气囊
双重呼吸—保证高空飞行 需要大量的氧气
适于 飞翔 生活
观过程:
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和后气 囊,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肺周围有毛细血管)产生 的二氧化碳进入前气囊。 呼气时:肺和气囊被压缩, 后气囊的空气(未交换, 因气囊周围无毛细血管 ) 又进到肺,进行气体交换。
1、外部形态
身体呈流线形
体表被覆羽毛 前肢变成翼
适于 飞翔 生活
2、骨骼和肌肉
骨片薄,有的愈合,长骨中 空——减轻体重
胸肌发达 ——增加飞行的 力量
适于 飞翔 生活
观察结果
头骨 脊柱
四肢骨
龙骨突
躯干骨 四肢骨
家鸽的骨骼系统
3、消化系统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提供高空飞行需要大量的 能量
口内无牙齿,直肠短— 减轻体重
双重呼吸
双重呼吸的概念:
鸟类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 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叫 做双重呼吸. 双重呼吸的意义
保证鸟类高空飞行对氧气的充分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和两栖动物
的主要特征; 3.尝试独立完成“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
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4.举例说出动物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减小空气阻力
飞
身体呈流线型 体表被覆羽毛---轻、保温
行 减轻质量 必 需
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轻飞行的阻力;体
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 长骨中空有气囊;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和排 便迅速;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能力强;有气囊 分布于体内,可以帮助呼吸(双重呼吸)。
135~244 514 615
鸟的心脏特别发达,心率快,为血 液循环提供了强大而持续的动力。
练习
1.鸟类与其他各类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A )。
①体表有羽毛 ②前肢变为翼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 辅助呼 ④心脏四腔 ⑤体温恒定 ⑥卵生,体内 受精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鸟类的主要征:
家鸽的消化系统
直肠
嗉囊
腺胃 肌胃
食量大,消化力强,不贮存粪便。
P23
家鸽的呼吸系统
有肺和气囊---- 双重呼吸
(即一次呼吸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极大地提高 了呼吸效率)
P23
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
心脏 人 鸽
金丝雀 蜂鸟
占体重的百分比/% 0.42 1.71 1.68 2.37
心搏次数 72
2.正羽的排列是重叠还是留有空隙?
重叠
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
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扇动形成一股气流
3.最大的正羽分布在哪里?有骨骼
鸟的骨骼占体重的5 %—6%,人的骨骼 占体重18%
龙骨突发达
发达胸肌下连龙骨突, 上连翼的下方
骨骼部分愈合,轻而薄,长骨中空 有气囊 坚固、轻
体表被覆羽毛 ;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 体内有气囊帮助呼吸;体温高且恒定。
3.鸟类的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在
肺 中进
行了两次的 气体交换
。另外,在鸟类飞行
时,气囊还具有散热降温作用。
P26
不会,鸟类飞行需要大量来自食物中的能量, 鸟类消化系统结构完善,功能强,直肠短,随时 排便。
是昆虫的特征。蛛形纲无触角、无翅、四对 足。甲壳纲一般有两对触角、无翅、有步行足和 游泳足,体表有坚硬的头胸甲。多足纲有一对触 角,每个体节有1~2对足。
部分骨愈合、中空、薄----坚固、轻 体内有气囊(长骨、内脏等处)
前肢为扇形的翼
满
胸部有龙骨突
足 强大的动力 的
(克服地球引力)
条 件
胸肌发达(1/5体重) 食量大、消化快、排便快
循环系统发达 气囊与肺相连---双重呼吸
灵活的调节 视觉和小脑特别发达
P22
1.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
正羽 排列在身体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