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环境专题

合集下载

地理高考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

地理高考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

地理高考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地理高考中大气专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大气的构成、大气环境、气象预报等多个方面,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方便考生备考。

一、大气概论1、地球大气的构成及其特点: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等组成,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

地球大气有一定的厚度,收到太阳能的辐射后能够维持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具有保护生物的作用。

2、大气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大气能够调节温度和湿度,维持正常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的影响。

3、大气环境及其保护:大气污染、大气气候变化等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环境问题。

保护大气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大气循环1、大气的垂直结构:从地面向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不同层次。

2、大气的循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海洋大循环和大气大循环。

大气的循环可以通过热量的传递和大气的水循环实现,对全球温度和气候的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三、气象预报1、气象要素:气象预报所需要使用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

2、天气预报方法:气象预报一般采用数值预报、统计预报、经验预报等多种方法,其中数值预报是目前最为主要和先进的预报方法。

3、气象预报的应用:气象预报能够为天气灾害预警、农业生产、航空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四、大气现象1、雷电现象:雷电是由云层里的电荷分离形成的。

通过闪电和雷声的观察可以判断出天气变化和气温的变化趋势。

2、大气光学现象:大气中太阳光线在经过折射后会形成彩虹、天空变暗、日环等现象,这些现象是大气光学现象。

3、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是由大气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巨大的影响。

以上就是地理高考大气专题的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大气的构成和大气循环等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大气环境和气象预报等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中,大气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地球的气候、气象等内容。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详细的解释来总结大气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1. 大气的组成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组成。

其中,氮气占据了大气的78%左右,氧气占据了21%左右。

2. 大气层的分布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热层等不同的层次。

对流层最接近地球表面,高度大约为0-12公里,是人类生活和大部分气象活动发生的地方。

平流层高度约为12-50公里,其特点是风力较小,保持较稳定的大气条件。

同温层的高度在50-80公里之间,温度变化很小。

臭氧层位于同温层上方约20-40公里处,可以吸收紫外线,起到保护地球生物的作用。

热层则是大气层最外层,高度在80公里以上。

3. 大气的热量传递大气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包括辐射传递、传导传递和对流传递。

辐射传递是指太阳辐射照射在地球表面上,地球表面再向大气中释放热量的过程。

传导传递则是指由于地球表面与大气、地表之间的接触而发生的热量交换。

对流传递是指由于大气的垂直运动而导致的热量传输,主要通过气团的上升和下沉实现。

4. 大气压力的分布地球表面上的大气压力是由大气层上方气体的重力作用而形成的。

在地球表面,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大气层越往上,气体的密度逐渐降低,所以对地表单位面积的压力也会减小。

5. 气压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气压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

气压的增加通常预示着天气的好转,气压的减小则表示天气即将变坏。

例如,在一个高气压系统中,空气下沉,空气的压强增大,天气通常晴朗;而在一个低气压系统中,空气上升,空气的压强减小,常伴有阴雨天气或暴雨。

6. 大气循环系统大气循环系统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水和热通过风等运动而进行的循环过程。

其中,热带气候区的太阳辐射较强,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极地气候区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高考地理大气问题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气问题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气问题知识点在高考地理科目中,大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大气是地球上最外层的空气层,它包括了各种气体、水蒸气和微粒。

正是大气的存在,地球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

本文将从大气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来介绍高考地理中的大气问题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组成。

其中,氮气占据了大气的78%,氧气占据了大气的21%,而其他稀有气体和水蒸气只占据了1%。

这些气体通过不同的过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人类和动物的呼吸,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二、大气的结构大气可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跳跃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地球上最低的一层大气,其中包含了地球的表面和我们生活的环境。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跳跃层是平流层和外层之间的过渡层,温度在该层中逐渐升高。

外层位于地球大气层的最外层,温度在该层中又开始下降。

三、大气的功能大气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保持地球温暖、吸收太阳辐射、调节气温、保护地球表面等。

首先,大气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的辐射来保持地球温暖。

通过这种温室效应,大气能够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散发到太空中。

其次,大气层对于吸收太阳辐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紫外线的吸收。

这是因为紫外线对于地球上的生命体来说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此外,大气通过气象条件的变化来调节气温。

通过水循环、风、气压的变化等,大气可以调节地球的气温,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最后,大气还作为地球的屏障,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外部的辐射和撞击。

四、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大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如今的全球变暖问题上。

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增加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化。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等,能够吸收地球辐射的能量,从而导致地球温暖。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总结起来,大气是地球上最外层的空气层,由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等组成。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更多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地理答案、高考地理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
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 值小于5.6 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环境word精品文档10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环境word精品文档10页

大气环境专题二【考情分析】1.立足人气关系,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均是大气成分变化的结果。

2.以天气预报的数值图及天气系统图为案例,考查天气变化过程。

3.由单纯考查气候图像向与太阳高度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综合方面转化;从重点考查地带性规律逐渐转向重点考查非地带性因素对气候特点形成的影响。

4.通过图、表等资料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考查某气候类型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成因,特点等基础知识,以及气候对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和农业;建筑、交通、旅游等人文社会生产生活影响;5.运用等值线分布图等图表分析气温、降水、和气压分布状况,内在联系;与天气变化、风的大小、方向以及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

【知识汇总】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垂直分层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②各层的特点及原因:二、大气的热力作用2、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长波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保存了热量。

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起到“地球外衣”的作用。

三、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1、作用原理:由于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温高的地区,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由于空气的堆积形成高压;气温低的地区,空气冷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于由空气下沉而形成低压。

在水平永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了近地面与高空的热力环流。

示意图如下:M :气温高气压低,N 气温低气压高;P :气温高气压高,Q 气温低气压低 四地的气温排序:M ﹥N ﹥P ﹥Q ;气压排列顺序:N ﹥M ﹥P ﹥Q 2、热力环流的表现 3、气压高低的判读垂直方向:气压由低向高降低,即海拔越低气压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水平方向:等压面向上弯曲气压高,等压面向下弯曲气压低,近地面和高空一致。

比较下面各图中各点气压的高低:A ﹥B ﹥D ﹥C 陆﹥海 N ﹥M ﹥Q ﹥P线指向低压。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全面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全面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全面复习
城市热岛效应
郊区
市区
城市与郊高区中地之理大间气环的境全热面复力习 环流
郊区
活动:画出热力环流图 大 气 的 运 动
海陆风
山谷风
1.读“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形成的“气压分布示意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值最高的是__B____。 (2)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A____。

②纬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大 ③飞机、卫星等航天器主要在这一层飞行

④这一层的能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地面
A
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所以空气对流
运动旺盛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
D.①⑤Βιβλιοθήκη 大气的热力过程:1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大气上界
保温作用:
大气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返还地面
6.读“北京市某年3月8日和3月9日的气温变化曲线 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分)
A.3月9日白天与黑夜的气温都比3月8日低 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 C.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 D.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全面复习
1.读图1,回答问题(8分)气压:d>c=b=a>e
射向宇宙空间
的 收,使大气增温,因此地面 是 对流层的直接热源。
大气层
C
A
B
热 (3)C表示 大气逆 辐射,它补偿了
地面

因此地对面地辐面射起损到失了的保热温量作用。
力 (4)当前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导致全球变暖,其主

要人为原因是 燃烧矿物燃料、破坏森林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大气环境精品课件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大气环境精品课件
作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意图
逆温现象,易 发生在清晨
清晨逆温示
读华北某市11月3日~4日24小时空气质量指
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越大,说明空气
污染状况越严重),完成第1题。
140
空 120
气 质
100
量 80

数 60
40




116
85
97 91
63 70 75
29 33 32 33 36 33 34 34 39 46 53
太阳辐 射被大 气削弱 的量少
地面吸 收太阳 辐射多
下垫面地物的反射率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 与下列因素呈正相关的是: ①大气厚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透明度 ④太阳高度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 与下列因素呈正相关的是: ①大气厚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透明度 ④太阳高度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
18
13
12
11
风力
东南风 东南风 3-4级 3-4级
东北风 东北风4- 东北风 4-5级 5级 4-5级
东北风 3-4级
阴晴
白阴夜 多云
阵雨
阵雨
多云
多云 多云
1.下列日期,白天大气辐射最强的是: A.27日 B.28日 C.29日 D.30日
太阳辐射
大气上界
大气 反射 大 气
地面反射
大气选择 性吸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东北风 3-4级
阴晴
白阴夜 多云
阵雨
阵雨
多云
多云 多云
1.下列日期,白天大气辐射最强的是: A.27日 B.28日 C.29日 D.30日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地球的大气是指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它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气候、天气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大气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补充知识,全面解析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主要是氩气和氖气)以及水蒸气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所占比例最大,分别约为78%和21%。

大气可以分为四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顶层。

对流层位于地表上方,是最为重要的一层,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空气质量和水蒸气。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气温随高度逐渐下降。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气温开始逐渐上升。

顶层则是距离地球最远的一层。

二、大气循环与天气气候大气循环包括全球大气环流和局地大气环流两个层面。

全球大气环流是指经纬度差异引起的大尺度的大气运动,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等。

这种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局地大气环流一般分为垂直和水平的大气运动,比如风、气压、空气湿度等。

这种局地大气环流会直接影响到天气的变化。

天气是指地球大气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的状态和变化。

而气候则是对长期时间内某地的天气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

三、大气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其中,大气污染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环境容纳量,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此外,全球变暖也是当前的重要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主要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进而引发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四、大气学科与应用大气学科主要包括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等。

这些学科研究大气的组成、结构、运动规律、变化等,为人们提供了气象预测、气候调查等服务。

应用上,大气学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比如,气象预测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出行安排、农业生产规划等。

高中 地理 专题三 大气环境

高中 地理 专题三 大气环境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三步骤两作用、温室原理运用二、热力环流和风(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四、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特点、成因、对应自然带:五、气温、降水:全球分布特点、影响因素六、常见的天气系统:答题模板一、逆温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地图P291.阻碍大气的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等的扩散、从而加剧大气污染。

2.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降低,容易导致交通事故、不便人们出行。

3.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但如果出现在高空,大气稳定、减小颠簸,利于飞机飞行。

4.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其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二、谷中多夜雨、多雾、多逆温的原因:三、气温、降水:分析描述/比较特点、影响因素提升练习右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2.该山地()A 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 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 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D 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图甲为某区域25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乙为某地25日、26日气温日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3.图甲中甲处风向可能是()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4.图乙所示气温变化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A A 地B B 地C C 地D D地专题三大气环境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

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

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5-7题:5.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A0一6时B6一12时C12一18时D18一24时6.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B沿线工业污染严重C路面昼夜温差较大D临近河湖与林草地7.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一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

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

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

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考点。

了解地球的大气环境和气候,对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认识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球的大气环境和气候的相关知识。

一、地球的大气构成地球的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构成的气体包围层,主要有氮气、氧气、氩气等。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氩气占0.9%,其余是稀有气体和水汽。

地球的大气层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从地球表面上往上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二、地球的大气运动地球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包括气流的平行流动和气旋的出现;垂直运动包括辐合、上升运动和辐散、下沉运动。

这些运动是由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等因素共同驱动的。

大气运动在地球的大气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风的形成、气候的变化等都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

三、温度和气候温度是地球大气环境中的重要参数,也是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

地球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会有所差异。

温度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辐射、海洋、地表特征等。

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而成的,它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力等多个要素。

气候的类型较多,但一般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四、大气环境中的气象灾害地球的大气环境中常常出现各种气象灾害,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和损失。

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洪涝、干旱、雪灾等。

这些气象灾害与大气环境中的气压、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和预测气象灾害,对于人们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至关重要。

五、气候变化与应对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球的气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全球变暖等问题。

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大家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低碳生活。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专题辅导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专题辅导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专题辅导一、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成热力环流的形式可用以下关系式说明:二、风的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北半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三、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部小型环流的成因:如:山谷风环流、海陆风环流、季风环流和城市环流等。

这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一致:即地面冷热不均,只是由于引起冷热不均的原因不同或环流周期长短不同而有不同的特点。

分析环流形成原因的关键是找出地面冷热不均产生的原因。

如:山谷风环流,是由于山坡增温快降温快,导致山坡温度与山谷温度出现差异,且白天和黑夜的差别正好相反,形成了夜晚大气由山坡吹向谷地的山风,白天大气由山谷吹向山坡的谷风。

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间温差的变化,形成昼夜变化的海风和陆风;城市风环流则是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而形成的高空城市大气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环流。

四、北半球主要大气活动中心。

受这些大气活动中心影响,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季风气候,其风向分别为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冬季、1月)和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夏季,7月)。

(见右图)五、东亚和南亚季风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

东亚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

东亚北部为温带季风,南部为亚热带季风;南亚为热带季风。

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见下表。

锋前、锋后均有暖锋前部延伸到锋后很一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

1. 气旋和反气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 西部吹偏南风。

2.气旋和反气旋列表比较3.气旋与反气旋气流方向的判定:借鉴物理学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大气环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大气环境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轮专题专题2 大气环境一、考情深度解读1.考点分布二、主干知识整合一、气温高低1.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1)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由于地面和大气反射、散射辐射而射向宇宙空间的热量)状况;(2)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3)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4)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与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2. 分析方法:(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强弱;(3)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4)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 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

如下图所示:首先,要明确气温日变化取决于地面热量的收支(储热)状况。

其次,明确地面的主要收入项为太阳辐射,支出项为地面辐射。

右图中BD之间,太阳辐射曲线位于地面辐射曲线之上,说明收大于支,热量盈余,此阶段气温升高;D点右侧,太阳辐射曲线在地面辐射曲线之下,说明收小于支,热量亏损,此阶段气温下降。

图中A点为太阳辐射最强时刻,即正午12点;D点为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即地面储热量最多时刻,它比A 点在时间上滞后约1小时。

然后再经历一段时间将此热量传递给大气,使气温达到最高,因此C点又比D点在时间上滞后约1小时。

气温最高时刻C点,是一天中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刻。

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

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山谷)大于高地(山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3. 年变化:(注意: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最高为4、10月,最低为7、1月。

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

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2024·广东)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力环流及的应用)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A.大气下沉气流增强B.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D.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2.(影响降水和气温的因素)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A.年均气温趋于降低B.冰川消融加快C.年降水量趋于增加D.湖泊效应增强【答案】1.C 2.A【解析】1.由材料“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可知,暖季时高海拔地区的冷空气吹向下方,与低海拔地区暖湿气流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致使局地降水概率增加,C正确;由题干关键词“若暖季”可知,暖季时气温相对较高,大气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增强,A错误;该地位于珠穆朗玛峰南坡,是阳坡,暖季时气温较高,冰川融化导致冰面的流水作用增强,B错误;下行风指空气从上向下流动,焚风效应是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形成的干热风,综上,下行风会导致焚风效应增强,D错误。

故选C。

2.由题干“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可知,更强的下降风将高海拔地区的冷空气吹向下方,由此可能引起P地附近年均气温趋于降低,这种区域降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冰川的融化,导致冰川消融减慢,A正确,B错误;更强的下降风也降低了区域风辐合的高度,从而减少了P地附近的降水量,导致P地附近年降水量趋于减少,C错误;湖泊效应指水库(人造湖泊)对气候的作用,由于水体巨大的热容量和水分供应,可使水库附近的平均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更强的下降风引起的区域降温会导致湖泊效应减弱,D错误。

故选A。

(2024·广东)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新高考地理大气专题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地理大气专题知识点归纳

考点大气专题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大气复习教案要点(BY HXX【课程标准】1.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大纲】 1. 大气受热过程。

2.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网络】r 能量来源:太阳短波辐射能{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使地面增温地面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传递热量 近地面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一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大气温室效应原理的应用:温室农业等I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形成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维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过程:地表的冷热差异一大气的垂直运动一►同一水平面得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 原理应用: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Q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的水J 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 平运动 风的方向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合力决定下垫面是近地面 大气主要、直接 的热源;大气对 地面有保温作用大气 的受 热过 程热力 环流■►大气的气压 带和 风带 的形 成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输送热量和水汽,影响天气和气候{前提条件:形成因素:形成过程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厂低纬环流:赤道-南北纬30°之间 -中纬环流:南北纬 30° -南北纬60。

之间 .高纬环流:南北纬 60° -南北纬90。

之间L 分布特点: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相间分布;Y南北半球对称分布J 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厂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锋面: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出现的一个倾斜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V 锋: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 J 天气变化彳过境中:阴天、下雨、L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锋赳「过境前:冷气团控制, L 天气变化F 过境中: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连续性降水L 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湿度升高,天气晴朗准静止锋J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天气变化:形成长时间持续的阴雨天气北半球 冬、夏季彳 气压 心成因: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 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月: 7 分布L 月:东亚季风环流J 大陆上:亚洲低压和北美低压 Y 海洋上: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大陆上:亚洲高压和北美高压1海洋上: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 J 冬季:亚洲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存在气压差,形成西北季风 1夏季:夏威夷高压和亚洲低压之间存在气压差,形成东南季风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气压 带和 风带 对气 候的 影响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大气环流1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间水热得到交换,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分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类型不同 「低纬度热带地区: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案例分析彳中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L 中高纬度温带地区: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影响气候的因素:对气候的形 成起直接的 控制作用气团、面、锋线、Y 锋的概念影响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天气晴朗 刮风、降水等天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湿度小、天气晴朗「中心气压:低气压 气流运动f 低压系统(气旋)<垂直方向:上升 水平方向:辐合北半球: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顺时针方向天气 系统 与天 气全球 气候 变化 高压系统(反气旋)4I 天气状况:阴雨天气 产中心气压:高气压 气流运动「垂直方向: 水平方向: 厂台风 < 源地下沉辐散 J 北半球:顺时针方向 1南半球:逆时针方向J 天气状况:晴朗天气「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中心附近风力可达 12级以上台风:西北太平洋 飓风:印度洋、大西洋 灾害:主要由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形成: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大范围的降温, J 寒潮T 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 L 灾害:主要由强烈降温、大风、大雪、冻雨等造成「气候:某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V 概念: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L 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

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 )分类彳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 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1 L 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过去1万年的气温变化:波动上升 全球:气温升高,平均上升 0.6 C 与全球变化总趋势基本一致西北、华北、东北增温最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明显 冬季增温最明显 f 气候变化概念 I 近百年的气温变化J严体:L 我国彳地区:肚节:气候变暖的影 响气候 变化 的适 应广海平面上升 J 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 W •低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高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有可能增加怜蒸发加剧 F 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彳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 I 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 L 鼓励公众参与 W 节能技术 1生物能技术 J 二氧化碳固定技术<农业生产 '"水循环手段'技术【要点串讲】 1.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身寸能是地面大气 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但地面是近地面(主要指对流层)大气主要、 直接 的 热源(所以对流层大气中气温垂直递减:-6C /1000米)。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得以到达地面7地面获得太阳能量后7地面长波辐射把能量传给(近地 面)大气7(近地面)大气增温(是否需要把大气分层,大气层温度随高度变化等知识粗略讲解?)地面长波辐射地表冷热不均7大气垂直运动7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7水平气压梯度力7大气水平运动 地表冷热不均的主要原因:纬度高低;海拔高低;海陆差异(下垫面性质)等。

4.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关于水平气压的问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判断;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的变化与比较;高空风与近地面风 的区别; 案例:在下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等压线 风力比乙地风力 (大或小)。

5. 通过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等现象。

6.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三圈环流形成:地表性质均一(无海陆差异,无海拔差异,无地转偏向力)7形成单圈环流7考虑地转偏 向力影响7三圈环流7(理想的)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2.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a 太阳辐射传到地面使得地面增温;b 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得 保温作用。

大气增温:c 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案例: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度高一一多云的夜晚云层厚,大气 天比晴天温差小一一阴天云层厚,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温度不低。

3.简单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逆辐射作用强:阴,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稀疏或稠密),表明甲地可见,三圈环流的极度理想的一个模式, 因为不考虑海陆差异与海拔差异, 这些条件在现实中不可能满足。

故而其结果(气压带与风带)在现实中也与大图有着很大的不同。

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独立气压场(重点 内容,可以放到季风环流处补充) 尤其是南纬 40度到60度,几乎全部是海洋,故而海陆差异很小,相当于满足了三圈 气压带状分布也比半球明显得多(等压线近似与纬线平行)7. 绘制全球气压带、 总体来看: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趋势一致8.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地表性质均一(无海陆差异,无海拔差异,无地转偏向力)7形成单圈环流7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7三圈 环流7(理想的)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7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尤其是北半球)7气压带断裂成独立气 压场(掌握考试中常见气压场的名称,位置,及出现的月份) 如1月份,北纬60度,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北美高亚切断; 洲低压切断。

9. 季风环流的形成。

气压带断裂成气压场不同季节高低压位置转换7季风环流(东亚为代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7季风环流(南亚夏季风为代表) 季风环流出现于陆地东侧。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10.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多种气候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如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南亚热带季风的夏季风形 成等等。

案例: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1.大气环流的气候意义大气环流主要决定气候里面的降水因子,(当然高低纬之间的气流交换,也能传递热量)高压带多雨;低压带少雨。

西风带湿润,极地东风带、信风带干燥。

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环流所假想的条件,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7月份北纬30度,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气候模式图要背,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要熟悉。

12.锋面的概念、类型。

掌握概念,会画示意图13.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冷暖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的不同对比;雨区位位置的判断; 代表,如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等。

案例:右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

读图回答:(1) 从图中用“高"、“低”分别标注出气压中心的气压状况。

(2) 分别填出下列两气团性质: AB _(3) 分别填出下列两地的风向: A 偏 _________ ,B 偏 _________ ,A 地风力比B 地更(4)冷暖锋都能引起降水,则甲、乙、丙、丁四地处于雨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锋面气旋 知识点的补充;一些典型锋面的简图(北半球) T我国典型的天气.■ I - ■ ■ ■ I ■、—1.IX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 案例: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