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机械手操作控制系统
机械手的PLC控制-PLC课程设计
![机械手的PLC控制-PLC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5de04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d.png)
一、要求机械手的PLC控制1.设备基本动作: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分为顺序的8个工步:既从原位开始经下降、夹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8个动作后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回到原位。
并且只有当右工作台上无工件时,机械手才能从右上位下降,否则,在右上位等待。
2.控制程序可实现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自动又分为单工步、单周期、连续三种工作方式。
3.设计既有自动方式也有手动方式满足上述要求的梯形图和相应的语句表。
4. 在实验室实验台上运行该程序。
二参考1. “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2.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3.“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时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注解:“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例中只有手动和自动(连续)两种操作模式,使用顺序控制法编程。
PLC 机型选用CPM2A-40型,其内部继电器区和指令与CPM1A系列的CPM有所不同。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本例中的程序是用三菱公司的F1系列的PLC指令编制。
有手动、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操作方式。
手动方式与自动方式分开编程。
参考其编程思想。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有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用CPM1A编程。
这里“误操作禁止”是指当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时,按一次操作按钮自动运行方式开始,此后再按操作按钮属于错误操作,程序对错误操作不予响应。
基于PLC的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ce3d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3.png)
基于PLC的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搬运机械手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物料搬运、装卸、组装等工序。
为了实现搬运机械手的自动化控制,可以采用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控制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PLC的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机械手的运动进行控制。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机械手的运动、速度和位置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提升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首先,需要确定搬运机械手的运动方式和结构。
常见的机械手运动方式包括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和联动运动等。
根据任务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结构。
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PLC设备。
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根据机械手的规模和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PLC设备。
接下来,需要设计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是实现机械手运动控制的关键部分,包括传感器、电磁阀、继电器等元件的连接和控制逻辑的设计。
在设计控制逻辑时,可以使用PLC提供的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根据机械手的工作要求和操作流程,编写PLC程序,实现对机械手的自动控制。
此外,还需要设计人机界面(HMI)用于操作和监控机械手的运行状态。
HMI通常使用触摸屏或按钮等输入设备,以及显示屏或指示灯等输出设备。
通过HMI,操作人员可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监控运行状态。
最后,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
在将系统投入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搬运机械手的运动控制正常,并满足工作要求。
总结起来,基于PLC的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确定运动方式和结构、选择合适的PLC设备、设计控制电路、编写PLC程序、设计人机界面以及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等步骤。
通过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机械手的自动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43090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4.png)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工业机械手是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也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
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在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通用机械手是一种能够独立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的机械手,适用范围比较广。
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够很快地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因此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机械手的发展得益于其积极作用:一方面,它能够部分代替人工操作;另一方面,它能够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还能够操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因此,机械手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应用。
尤其是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机械手的应用更为广泛。
近年来,在我国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到了机械工业的关注。
机械手是一种能够自动控制并可重新编程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具有多个自由度,可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不同环境中的工作。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
但现在,制成了能够独立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通用机械手。
本文介绍了机械手的分类和应用,其中第一类是通用机械手,可以根据任务需要编制程序完成各项规定工作。
本项目要求设计的机械手模型也属于这一类,通过设计可以增强对工业机械手的认识,并熟悉掌握PLC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气动技术等工业控制常用的技术。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包括确定被控系统必须完成的动作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分配输入输出设备、设计PLC用户程序、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修改,最后保存已完成的程序。
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734342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3.png)
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机械手是通过电气信号控制系统,以柔性、快速、精准的方式实现物品的抓取、移动和放置等动作的高科技装备。
机械手控制系统是机械手的核心部件,也是机械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的基础。
PLC(可编程控制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之一,它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一、PLC的基本原理PLC是一种可编程的数字电子控制器,它具有灵活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编程性等特点。
PLC的核心是CPU(中央处理器),其功能主要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运算、控制输出等。
PLC将实现控制的程序经过编程装载到内部存储器中,通过读写操作,将输入信号经过处理和比较后产生输出信号,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二、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控制机械手的运动机械手的运动包括关节运动和连杆运动,这些运动是由电机驱动的。
PLC可以根据机械手的设计规格,编写相应的运动控制程序,实时监测机械手各个关节的运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并在需要的时候改变机械手的运动速度和位置,从而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抓取动作。
2.检测机械手与工件的距离和力度机械手与工件之间的物理接触是实现抓取、移动和放置的重要环节。
因此,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应用是检测机械手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和力度。
PLC可以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来实现对机械手与工件之间的距离感知和力度监测,这些传感器包括接近开关、压力传感器、负载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等。
3.控制机械手的柔顺性和定位精度机械手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复杂,需要具有一定的柔顺性和定位精度。
PLC可以通过编写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机械手的运动过程中实现柔顺性和定位精度的控制,从而保证机械手在不稳定的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4.采集和处理数据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中,常常需要采集和处理大量的电气信号和工艺数据,以便进行控制和优化。
PLC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能够实时采集、传输各种类型的数据信号,通过编程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机械手控制系统的优化和智能化。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ed44b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1.png)
2024-04-29
• 项目背景与意义 • 整体方案设计 • 硬件选型 • 程序设计 • PLC仿真 • 项目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项目背景与意义
机械手控制系统优势
效率高、准确高
高生产自动化程度,有利于 提高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 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 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劳动条件
避免人身事故,代替人安全 地在高温、高压、低温、低 压、有灰尘、噪声、臭味、 有放射性或有其它毒性污染 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等场合中 完成工作。
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
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远 程监控和自动调节,提高运 维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Part
02
整体方案设计
系统硬件设计
plc选型 机械手的位置反馈是开关量控制,所需的I/0点数量并不多,所以使用一般 的小型plc的选择就可以了。由于所需要的 I/0 点数分别为 20 点和12 点, 因此本设计选用西门子S7-226来实现控制
2)通过下面一排拉杆模拟PLC输入信号,通过观察Q点输出亮灯情况检查程序。
组态制作
新建一个工程,触摸屏的类型选择TPC7062TD
2)制作主页面。
组态制作
在设备窗口中添加-通用串口父设备和西门子_S7200PPI
2)双击西门子_S7200PPI,增加设备通道,并且连接对应的数据库,是PLC与触摸屏互相通信。
Part
03
硬件选型
plc硬件接线图简图
选型与配置方案
PLC控制器
使用一般的小型plc的选择就可以 了。由于所需要的 I/0 点数分别 为 20 点和12 点,因此本设计选 用西门子S7-226来实现控制。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caa6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b.png)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机械手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进行控制,但由于其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效、精确和可靠的要求。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PLC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PLC控制器、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
其中,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高性能的PLC模块,能够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机械手本体包括手臂、手腕、抓手等部分,通过执行器进行驱动和控制。
传感器则用于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和位置信息,为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提供支持。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它决定了机械手的运动方式和控制精度。
本系统采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写梯形图或指令代码来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程序包括主程序和控制程序两部分。
主程序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而控制程序则负责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3. 控制策略本系统采用基于位置的控制策略,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机械手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与目标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位置偏差,并通过执行器对机械手进行精确的控制。
同时,系统还具有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控制。
三、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硬件连接是整个系统实现的基础。
首先需要将PLC控制器与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进行连接,确保各部分之间的通信和信号传输畅通。
同时,还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根据实际需求和机械手的运动特性,编写相应的梯形图或指令代码,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9cebea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5.png)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任务名称: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任务背景:机械手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物流分拣等领域。
机械手控制系统是机械手运动的核心,其稳定性和精确性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业控制器,能够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和实时控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手控制系统中。
任务目标:本任务的目标是设计一套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和稳定运动。
具体目标包括:1.设计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架,包括PLC、传感器、执行器等的选择和连接。
2.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算法,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
3.开发人机界面(HMI)程序,实现对机械手控制的可视化操作界面。
4.进行系统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任务内容:1.调研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市场上已有的PLC控制方案,了解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设计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架,选择适合的PLC型号和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并进行接线和连接的设计。
3.开发机械手运动控制算法,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方面,保证机械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4.开发人机界面(HMI)程序,实现对机械手运动的监控和控制,包括机械手的起停、位置调整等功能。
5.进行系统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任务要求:1.完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各个环节,保证系统的功能完整和性能稳定。
2.设计文档和代码要规范、清晰,能够有效地指导后续的优化和维护工作。
3.进行充分的系统测试,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并及时修复和改进系统中的问题。
4.完成任务后,撰写详细的任务报告,包括任务设计、开发过程、测试结果等内容。
预期成果:1.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文档和代码,包括硬件连接图、运动控制算法和HMI程序等。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https://img.taocdn.com/s3/m/d9f744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c.png)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机械手是一种用来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繁琐或危险工作的机械装置。
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控设备的功能。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是指利用PLC控制系统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
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机械手的任务和要求,分析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性能,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
2.硬件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选择适当的PLC、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等设备,并进行布置和连线。
3.软件设计:根据机械手的动作和任务,设计PLC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编写PLC程序、设置逻辑关系和时序控制等。
4.程序调试:将编写好的PLC程序烧写到PLC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观察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检查是否符合系统需求。
5.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发现机械手运动不正常或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系统调试:将机械手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连接,并进行整体调试和测试。
通过检查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正确性,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过程中1.确保PLC控制系统性能和稳定性: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确保其性能能够满足系统需求;合理设计PLC程序,避免死循环和死锁等问题;对系统进行充分测试和调试,排除潜在的故障。
2.确保机械手安全和可靠运行:考虑机械手的载荷、速度、加速度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确保机械手的安全运行;设置传感器和限位开关等装置,监控机械手的位置和状态,及时停止或调整其运动。
3.确保系统兼容性和扩展性: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和变化,留出足够的余地;选择具有通信接口和扩展模块等功能的PLC,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和协同控制。
4.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设计PLC程序时,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使用和维护需求,使系统界面友好且易于操作;合理安排PLC程序的模块结构和注释,便于后续维护和修改。
基于PLC的流水线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流水线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4fdc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2.png)
技术选型:
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PLC产品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次演示选用德 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的S7-1200系列PLC作为运动控制器,该系列PLC具有 可靠性高、运算速度快、扩展能力强等优点。
同时,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要求,选用Siemens公司的 TIA Portal软件作为编程和调试工具,该软件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强大的编程 和调试功能,能够方便地对PLC程序进行编写、调试和优化。
根据控制需求,选择适当的PLC型号,如西门子S7-200、S7-300等。在PLC 选型时,需考虑其处理器、内存、I/O端口等参数是否满足系统要求。针对流水 线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特点,配置适当的输入(如传感器信号、按钮状态等)和输 出(如电机驱动信号、指示灯等)端口。
3、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搭建原理 和实现方法
2、编写PLC程序,实现流水线 机械手的控制
根据控制需求和机械手运动学分析结果,编写PLC程序,实现流水线机械手 的控制。具体来说,PLC程序需根据输入信号触发相应的输出动作,如电机驱动、 气缸动作等,以实现机械手的抓取、移动和释放等动作。此外,PLC程序还需加 入定时器、计数器等元素,以满足生产节拍和精度的要求。
程序编写
1、建立程序控制流程
程序控制流程包括初始化、故障检测、动作实现等环节。初始化环节主要是 对PLC和机械手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I/O端口配置、机械手位置设定等。故障检 测环节涉及对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进行故障检测,以确保系统安全性。动作实 现环节根据控制需求,编写机械手的动作程序,实现自动化控制。
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思路及方法
基于PLC的流水线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首先需要明确控制需求,包括机械 手的动作顺序、运动轨迹、抓取和释放等。根据控制需求,制定系统设计方案, 包括硬件选型、I/O端口配置、机械手运动学分析等。在此基础上,编写控制程 序,实现流水线机械手的自动化控制。
PLC机械手操作控制系统
![PLC机械手操作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c6f8051284ac850ac02429d.png)
摘要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支柱,无人车间、无人生产流水线等等。
已经随处可见。
同时,现代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产环境,如高温、放射性、有毒气体、有害气体场合以及水下作业等,这写恶劣的生产环境不利于人工进行操作。
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的技术,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自动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并以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机械手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身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
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在我国,近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和铁路工业部门的重视.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装置。
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
PLC已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PLC控制机械手能实现各种规定工序动作,对生产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以介绍PLC在机械手搬运控制中的应用,设计了一套可行的机械手控制系统,并给出了详细的PLC程序。
设计完成的机械手可以在空间抓放、搬运物体等,动作灵活多样。
整个搬运机构能完成四个自由度动作,手臂伸缩、手臂旋转、手爪上下、手爪紧松。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PLC,机械手操作控制系统.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PLC控制系统 (1)1。
1。
1 PLC的产生 (1)1.1.2 PLC的特点及应用 (2)1.2 选题背景 (3)1。
2.1 机械手简介 (3)第二章PLC控制系统设计 (6)2。
1 总体设计 (6)2。
1.1 制定控制方案 (6)2.1.2 系统配置 (6)2.1。
3 控制要求 (9)2.1。
4 控制面板 (12)2.1.5外部接线图 (13)2。
2.2 手动方式状态 (16)2。
2。
3 回原点状态转移图: (19)2。
2.4 自动方式状态 (19)第三章控制系统内部软组件 (21)3。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29a5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1.png)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摘要近年来,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对PLC技术和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手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1. 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上,通过编程方式实现对机械手运动轨迹和速度等参数进行控制。
然而,在复杂环境下对机械手进行精确控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采用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来设计和实现更加稳定、精确、可靠的机械手控制系统。
2. PLC技术介绍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它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可编程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PLC系统由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处理器和程序存储器等组成。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输出模块用于控制外部设备,处理器负责执行用户编写的程序。
3. 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是一种将PLC技术应用到机械手控制中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编写PLC程序来实现对机械手运动轨迹和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具体而言,该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是实现对机械手运动参数进行监测和反馈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到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3.2 运动轨迹规划在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中,需要通过编写程序来规划机械手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规划的目标是使机械手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移动,并且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3.3 运动控制算法为了实现对机械手运动参数的精确控制,需要设计合适的运动控制算法。
常用的运动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和遗传算法等。
plc机械手控制系统思路与过程
![plc机械手控制系统思路与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de68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2.png)
plc机械手控制系统思路与过程一、PLC机械手控制系统简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备,而机械手是其中重要的执行器之一。
PLC机械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和运动规划,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物料搬运和组装等任务。
本文将介绍PLC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思路与过程。
二、PLC机械手控制系统思路1.确定需求和任务首先需要明确PLC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具体需求和任务。
例如,确定机械手的动作类型(抓取、放置、转动等)、运动范围、精度要求等。
2.设计机械手结构和运动方式根据需求和任务,设计机械手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包括机械手的关节数量、关节类型(旋转、直线等)、传动方式(齿轮、皮带等)等。
同时考虑机械手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
3.选型和安装PLC设备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PLC设备。
考虑PLC的输入输出点数、通信接口、编程语言等因素,并将PLC设备安装到机械手控制系统中。
4.编写PLC程序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机械手控制程序。
根据需求和任务,编写相关的逻辑和运动控制算法,实现机械手的精确运动和动作控制。
5.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根据机械手的需求,连接相应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例如,使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物体位置或使用气缸控制机械手的夹爪。
6.调试和测试完成编写PLC程序后,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逐步验证每个功能和动作的正确性,确保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7.优化和改进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机械手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运动规划算法,提高机械手的效率和精度。
三、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过程下面是PLC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具体过程:1.启动PLC设备,加载机械手控制程序。
2.通过传感器获取物体位置信息。
3.根据控制程序,计算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
4.控制PLC输出信号,驱动机械手执行相应的动作。
5.通过传感器监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和位置。
6.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机械手的运动规划和控制策略。
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
![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f049e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a.png)
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引言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部运动的自动化设备,它可以在工业生产线上执行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
机械手的运动需要通过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来实现。
本文将介绍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机械手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机械手主要由机械结构、执行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机械结构用于支撑和使机械手运动,执行器用于驱动机械手的各个关节进行运动,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和检测目标物体,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系统发送指令,驱动执行器进行相应的运动,从而实现机械手的各个关节的协调运动。
机械手的运动可以基于预先编写的程序,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进行实时调整。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PLC控制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电子系统,它由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模块(I/O module)、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组成。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状态进行逻辑运算,并控制输出信号的状态。
PLC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读取输入信号:PLC控制系统通过输入模块读取传感器信号或其他外部信号。
2.执行程序逻辑:通过中央处理器(CPU)执行预先编写的程序逻辑,进行逻辑运算、计算和判断。
3.更新输出信号:根据程序逻辑和计算结果,控制输出模块输出相应的信号。
4.控制执行器:输出信号通过执行器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实现所需的操作。
5.监控和反馈:通过输入模块实时监控机械手的状态和环境,并提供反馈信号给PLC控制系统进行判断和调整。
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的应用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动装配线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可以用于自动装配线上的零部件组装和产品装配。
通过预先编写的程序,结合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机械手可以准确地获取零部件并将其组装在正确的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b3ed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4.png)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选择。
该系统凭借其强大的逻辑处理能力和可靠的运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制造场景中。
本文将探讨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
二、系统设计目标在设计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时,主要目标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运动控制。
具体而言,该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1. 精确控制:确保机械手在执行各种动作时,能够精确地达到预定位置和姿态。
2. 高效运行: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程序,提高机械手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3. 稳定可靠:系统应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故障自恢复能力,确保长时间稳定运行。
三、系统设计原理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并根据指令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手的当前状态和位置,以便PLC控制器进行实时调整。
执行器则负责驱动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
四、关键技术1. PLC控制器选型与设计:选择合适的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关键。
应考虑控制器的处理速度、内存容量、I/O接口数量等因素。
同时,根据机械手的运动需求,设计合理的控制程序,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响应各种指令。
2. 传感器技术应用:传感器在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机械手的当前状态和位置,为PLC控制器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
3. 执行器选型与驱动:执行器是驱动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的关键部件。
应根据机械手的运动需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并设计合理的驱动电路和驱动策略,确保执行器能够准确、快速地响应PLC控制器的指令。
完整版)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完整版)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2df90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a.png)
完整版)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机械手由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机械结构是机械手的基本骨架,包括机械手臂、手爪等组成部分。
控制系统是机械手的大脑,负责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操作。
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出部分,负责执行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
机械手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械手的工作任务。
2 PLC控制系统简介2.1 PLC概述PLC是可编程控制器的简称,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通用控制器。
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具有高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PLC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如机械制造、化工、电力、交通、冶金等行业。
2.2 PLC控制系统组成PLC控制系统主要由PLC主机、输入输出模块、编程软件和人机界面组成。
PLC主机是PLC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输入输出模块负责将外部信号转换为PLC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并将PLC输出信号转换为外部可控制的信号。
编程软件用于编写PLC程序,实现控制系统的各种功能。
人机界面是PLC控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用于实现人机交互,方便用户对控制系统进行操作和监控。
3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3.1系统设计思路本文设计的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系统、步进电机驱动系统和机械手组成。
PLC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操作,步进电机驱动系统负责驱动机械手的运动,机械手负责完成各种动作任务。
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将系统分为PLC控制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和机械手运动模块,分别进行设计和实现,最后进行整合测试。
3.2系统设计方案PLC控制模块采用西门子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编写PLC程序实现机械手的控制和操作。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步进电机组成,通过PLC控制信号驱动步进电机实现机械手的运动。
机械手运动模块由机械结构、执行器和传感器组成,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驱动执行器完成机械手的各种动作,通过传感器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并反馈给PLC控制系统。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0b98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4.png)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手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套高效、稳定、可靠的机械手PLC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调试与优化等方面,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将对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概述,包括PLC的基本功能、选型原则以及与机械手的接口方式等。
接着,将详细介绍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PLC的选型、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设计等。
在软件设计方面,本文将介绍PLC 编程语言的选择、程序结构的设计、控制算法的实现等关键内容。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方法,包括PLC程序的调试、机械手的运动调试、控制参数的优化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掌握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以及调试与优化的技巧。
本文还将提供一些实用的设计经验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机械手基础知识机械手,也称为工业机器人或自动化手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动作,进行抓取、搬运、操作等作业的自动化装置。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和使用场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以及保障操作安全。
机械手的构成主要包括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位置检测装置等部分。
执行机构是机械手的动作执行部分,通过模拟人类手臂的旋转、屈伸、抓放等动作,实现物体的抓取和搬运。
驱动系统为执行机构提供动力,常见的驱动方式有电动、气动和液压驱动等。
控制系统是机械手的“大脑”,负责接收外部指令,控制驱动系统使执行机构完成预定动作。
位置检测装置则负责检测执行机构的精确位置,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号,以确保机械手的作业精度。
PLC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PLC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0bcb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c.png)
PLC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导言:控制系统在自动化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可编程的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中。
本文将就PLC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一、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机械手控制系统通常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包括:检测、定位、抓取、搬运等。
在机械手的运动控制中,涉及到多个执行器的联动,需要确保各个执行器的动作协调,以及对传感器信号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因此,对于PLC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需求:1.确保各个执行器的运动协调,准确控制机械手的姿态和位置;2.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实时监测和处理,保障机械手在操作中的安全性;3.具备良好的人机界面和操作界面,方便人员进行参数设定和故障诊断;4.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以适应不同规模和要求的生产线;5.能够自动完成各种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二、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1. PLC设备:选用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PLC设备,如西门子S7系列、施耐德Modicon系列等;2.输入输出模块: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数字输入输出模块,能够满足机械手控制中的各种信号输入输出;3.传感器: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接近开关等,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距离等参数;4.执行器:根据机械手的实际需要,选用适合的执行器,如伺服电机、液压气动元件等。
三、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机械手的结构和运动需求,设计相应的PLC控制系统的架构,确定各个控制模块的任务和关系;2.输入输出配置:进行输入输出模块的配置,包括输入模块与传感器的连接、输出模块与执行器的连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递;3.运动控制设计:设计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程序,实现机械手的运动轨迹规划、速度控制、位置定位等功能;4.传感器信号处理:设计相应的传感器信号处理程序,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保障机械手的安全运行;5.人机界面设计:设计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操作界面,实现对机械手系统参数的设定、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6.扩展性和可靠性设计:设计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方便将来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同时,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7.自动化任务设计:实现对各种自动化任务的控制,例如自动抓取、搬运、堆垛等功能,提高机械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d839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3.png)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架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测试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设计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机械手本体、传感器、PLC控制器、上位机等部分组成。
其中,PLC控制器作为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上位机的指令,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整个系统采用分层结构设计,包括感知层、控制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通过传感器获取机械手的状态信息;控制层通过PLC控制器对机械手进行精确控制;应用层则负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现人机交互。
三、硬件设计1. 机械手本体设计:机械手本体包括手臂、腕部、夹具等部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机械手的运动范围、负载能力、精度等因素。
2. 传感器选型与布置:传感器用于获取机械手的状态信息,包括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选型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以及抗干扰能力。
布置时需要根据机械手的实际结构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能够准确获取机械手的状态信息。
3. PLC控制器选型: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选型时需要考虑到控制器的处理速度、内存大小、I/O口数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控制器的可靠性以及与上位机的通信能力。
4. 电源与接线设计: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设计合理的电源与接线方案。
电源应采用稳定可靠的电源,接线应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电缆,并合理布置接线位置,以减少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四、软件设计1. 编程语言选择:PLC编程语言主要包括梯形图、指令表、结构化控制语言等。
在选择编程语言时,需要考虑到编程的便捷性、可读性以及系统的运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现代工业中 ,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支柱,无人车间、无人生产流水线等等。
已经随处可见。
同时,现代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产环境,如高温、放射性、有毒气体、有害气体场合以及水下作业等,这写恶劣的生产环境不利于人工进行操作。
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的技术,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自动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并以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机械手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身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
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
在我国,近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和铁路工业部门的重视。
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装置。
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
PLC已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 PLC控制机械手能实现各种规定工序动作,对生产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以介绍 PLC在机械手搬运控制中的应用,设计了一套可行的机械手控制系统,并给出了详细的 PLC程序。
设计完成的机械手可以在空间抓放、搬运物体等,动作灵活多样。
整个搬运机构能完成四个自由度动作,手臂伸缩、手臂旋转、手爪上下、手爪紧松。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PLC, 机械手操作控制系统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PLC 控制系统 (1)1.1.1PLC 的产生 (1)1.1.2PLC 的特点及应用 (2)1.2选题背景 (3)1.2.1机械手简介 (3)第二章PLC 控制系统设计 (6)2.1总体设计 (6)2.1.1制定控制方案 (6)2.1.2系统配置 (6)2.1.3控制要求 (9)2.1.4控制面板 (12)2.1.5 外部接线图 (13)2.2.2手动方式状态 (16)2.2.3回原点状态转移图: (19)2.2.4自动方式状态 (19)第三章控制系统内部软组件 (21)3.1 内部软组件的概述 (21)3.1.1输入继电器 (21)3.1.2输出继电器 (21)3.1.3辅助继电器 (22)3.1.4状态组件 (23)3.1.5定时器 (23)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参考文献 (24)第一章概述1.1 PLC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继电器控制技术和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设备,并已跃居工业生产自动化三大支柱(可编程控制器、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首位。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 PLC)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通讯技术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可编程控制器以其可靠性高,组合灵活,编程简单,维护方便等独特优势被日趋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控制领域,它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
由于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只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控制执行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因此人们称之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 PLC。
1.1.1 PLC 的产生PLC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的, 20 世纪 60 年代么末,美国汽车制造业竞争激烈。
为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对控制系统提出要求为:(1)能替代由各种继电器、定时器、接触器及其主令电器等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控制系统,由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它简单易懂,价格低廉,能够满足生产工艺改动频繁的需要;(2)编程简单;( 3)模块式结构;(4)输入、输出电压为交流115V(美国标准 ) ,输出能直接驱动继电器和电磁阀;(5)抗电磁干扰强;(6)具有数据通信功能。
就是把继电——接触器控制的优点与计算机的功能齐全、灵活性、通用性强的特点结合修改。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在 1969 年根据上述要求,研制出世界上首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汽车装配现上应用成功,实现了生产装配线的自动控制。
1.1.2 PLC 的特点及应用PLC 能适应工业现场的恶劣环境,可靠性高(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可达数万小时,甚至十几万小时)。
在工业生产中一般要求控制设备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例如 : 抗振频率《 =16HZ,振幅为 3mm;工作温度为 10~55摄氏度;湿度为 35%~90%RH,无凝结)。
而 PLC 在这方面由独到之处:硬件上采用光电隔离装置以防止输出对输入的反馈干扰;采用屏蔽措施防止空间电磁干扰(对高频干扰信号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抗干扰强度为:峰值《=1000V,脉宽为 10us 的矩形波》;设置滤波环节,以消除外部干扰和各模块之间的影响;采用连锁及互锁控制、自诊断电路和模块式结构等措施,以提高硬件的可性及模块的互换性;在软件上采用了故障自检测、自诊断等措施。
PLC软件简单易学。
它用梯形图编程语言编程,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线路图。
1.PLC 使用方便。
PLC品种繁多,系统扩展灵活。
它采用积木式结构,具有各种 I/O 模块和 A/D、D/A 模块等,便于根据需要配置成各种不同规模上的分布式或集中式的控制系统。
PLC的端子上接相应的输入、输出信号线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当控制要求改变时,要变更控制系统的功能,可用编程器修改程序。
同一 PLC装置还可用于不同的受控对象,只是输入、输出组件和应用的软件不同而已。
PLC的输入、输出可直接与电压为交流 220V或直流 24V 的强电相连,并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如继电器输出电流为2A)。
2.PLC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
它还配有自检和监控功能,能检测出自身的故障,并随时显示给操作人员:能动态地监视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为现场的调试和维护提供了方便,此外由于接线少,维修时之需更换插入式模块,维护方便。
3.PLC 的应用范围广阔,目前已经应用于汽车装配、数控机床、机械制造、电力石化、冶金钢铁、交通运输、轻工纺织等各行业。
归纳起来,主要应用有 5 个方面:(1)开关量逻辑控制 : 即代替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如冶金行业中的高炉上料系统,轧钢机、连铸机、飞剪等的控制系统;机械工业中各种自动生产线、自动加工机床、机械手、龙门羡铣床等的控制;轻工业中的注塑机、包装机、食品机械的控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电梯控制等;化工行业重的各种泵、电磁阀的控制等。
(2) 模拟量过程控制:各种生产规程的自动控制中对温度、压力、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进行的监测、调节控制。
;(3)机械件位置控制:主要是指PLC使用专用的位置控制模块来控制逼近电动机或伺服电动机,从而实现对各种机械构建的运动控制,如控制构件的速度、位移、运动方向等。
PLC 的位置控制典型应用有:及其人的运动控制、机械手的位置控制、电梯运动控制等;PLC 还可与计算机数控装置组成数控机床,以数字控制方式控制零件的加工、金属的切削等,实现了告警度的加工。
(4)现场数据采集处理::数据处理通常用于诸如柔性制造系统、机器人和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等大、中型控制系统中;(5)通信联网、多级控制:PLC与PLC 之间、 PLC与上位计算机之间通信,要采用其专用通信模块,并利用RS—— 232C或 RS——422A接口,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或光缆将他们练成网络。
由一台计算机与多台PLC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建立工厂的自动化网络。
PLC还可以连接 CRT显示器或打印机,实现显示和打印。
1.2选题背景1.2.1 机械手简介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制造系统的飞跃发展,自80 年代柔性制造系统进入实用阶段以来,使机械加工的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机械加工业已进入全盘自动化的时代,然而,装配技术远落于加工技术,两者已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装配工艺已称为现代化生产的薄弱环节,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已使传统的手工装配工艺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发展机械手进行装配势在必行并日趋柔性化发展,工业机械手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涂漆、包装、焊接、装配等生产环节来代替人工完成恶劣环境下的劳动。
图1 机械手搬运机构机械手就是能模仿任何手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自动操作装置。
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源自能等部门。
机械手主要有手部和运动机构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
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
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机械转动(摆动)或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 , 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
运动机构的升降和伸缩、旋转和独立等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
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要六个自由度。
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
一般专用机械手有 2~3 个自由度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
机械手常用作机床或其他机器的附加装置,如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装卸和传递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换刀具等,一般没有独立的控制装置。
有些操作装置需要由人来直接操作,如用于原子能部门操持危险物品的主从式操作手也称为机械手。
机械手可在空间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适用于可变换生产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
机械手势工业控制领域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控制对象,应用PLC控制机械手实现各种规定的工序动作,可以简化生产线路,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自动装配生产线上,机械手往往势必不可少的设备。
它模拟人和手臂的部分动作,按预定的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和装配。
在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方面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章PLC 控制系统设计2.1总体设计2.1.1 制定控制方案(1)为机械手控制系统制定如下控制方案:(2)用初始状态设定来决定控制系统的自动运行和手动运行方式;(3)在初始状态设定后,系统自动进入所设置的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