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质监测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第一章:环境监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2 教学内容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4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空气监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空气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2 教学内容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国空气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空气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空气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水质监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2 教学内容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国水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水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4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4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质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第四章:土壤监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壤监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壤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三章 水环境评价

第三章 水环境评价

3、上海水质指数

上海地区水系水质调查组和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在对黄浦江评价 时提出了“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值A:
BODi CODi NH 3 N i DOi A BOD0 CODi NH 3 N 0 DO0
下标带i的均为实测值;下标为0的均为标准值。 分级情况:


A ﹤0 0~1 1~2 2~3 3~4 ﹥4 污染程度(等级) 0 1 2 3 4 5 级别 良好 较好 一般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严重污染 另外还有一些国外的评价系数。
K值(1/d) 0.001—0.05 0.05—0.30 0.3

②实验室模拟法(S----P方程)
C0 1 K ln t C
③经验系数 污染物类型 难氧化的化合物 一般氧化的化合物 易氧化的化合物

3、污染物在湖泊中的扩散(混合模型)

污染物进入湖中,扩散情况与河流不一样,一般湖中水的流速缓 慢,污染物在湖中停滞时间较长,如有的湖水停滞达5年之久 C/C0 1 0.5
式中:
O——河水(从排放口)向下游任意距离处 的溶解氧浓度(mg/l); Os——河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O0—— 河 水 与 污 水 混 合 后 的 溶 解 氧 浓 度 (mg/l); K2——复氧系数,l/d或l/s;
二、湖泊(水库)水体质量预测 (一) 湖泊(水库)的特征 (二)湖泊(水库)水体质量预测模式




式中:W—为湖泊水体的环境容量(mg, kg, t/d) △t—枯水期时段(d)一般可取60~90天 CN—为水环境质量标准浓度 C0—为初始浓度 V—湖泊的安全容积 k—湖泊中的污染物质的自然衰减系数(d-1) q—湖泊每天向外排出的污染物的量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维护公众饮用水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第三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依法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确保公众饮用水安全。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划定水源保护区,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机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

第二章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源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应当包括水源地及其周边区域。

第六条划定水源保护区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科学确定保护区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第七条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使用规划应当符合水源地保护的要求,禁止采石、挖矿、排放有害物质等危害水源地的行为。

第八条水源保护区内的水利设施、建筑物和设备应当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水源地运行安全。

第九条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乱倾、乱排、乱占,严禁在水源地周边开展破坏性活动。

第十条水源保护区内的农业、畜牧业和工业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措施,减少对水源地的影响。

第三章水质监测和评估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网络,定期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十二条水质监测应当包括对水源地的主要污染物和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十三条每年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一次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计划。

第四章水源地保护措施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

第十五条加强水源地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减少水源地的污染源。

第十六条建立健全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管理机制,加强对水源地的监管和执法。

第十七条指导和支持有关单位、企业和个人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违反本条例,损害饮用水水源地的行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水质运维管理制度

水质运维管理制度

水质运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质运维管理,保障水质安全,提高水质治理效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水质运维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水质治理单位的运营管理和水质监测机构的水质监测工作。

第三条水质运维管理制度的遵循原则是科学、规范、公开、公正、便民、高效。

第四条水质运维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运维机构的设立和职责、水质监测要求、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水质数据管理和报告、督导检查与评估、法律责任等。

第二章运维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第五条水质运维机构应当具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设备设施,负责水质监测、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工作。

第六条水质运维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监测各类水体的水质情况,对水质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问题;设置水质监督管理标准,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审计和监督;参与水质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协调水质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

第七条水质运维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及时更新适应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八条水质运维机构应当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水质安全和环境卫生。

第三章水质监测要求第九条水质运维机构应当通过水质监测站点布设、监测设备选型、样品采集方法、数据分析和报告制作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水质监测站点的布设要根据水体特点和水质监测要求确定,覆盖范围应当合理,监测频次应当足够。

第十一条水质监测设备应当具备准确、灵敏、可靠、稳定的特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第十二条水质样品的采集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第十三条对于水质数据的分析和报告制作,水质运维机构应当结合监测数据和水质标准,对水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四章紧急事件应急处理第十四条水质运维机构在发生水质突发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紧急处理工作。

第十五条水质突发事件处理的措施应当科学有效,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最大程度减少水质对生态和人类的影响。

水质处理控制管理制度

水质处理控制管理制度

水质处理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地下水质量、保护地下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和水质改善工程,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地下水管理条例》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改善工程,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保障地下水环境质量和水源地生态平衡。

第三条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处理控制管理工作,必须以保证地下水质量,防治地下水污染,提高地下水环境质量,维护地下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增强地下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为目标。

第二章水质管理机构第四条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管理机构为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并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确定具体承担水质管理工作的机构。

第五条水质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制定和实施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管理的规划、计划、标准和技术政策;(二)监督和检查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并及时通报有关单位和公众;(三)组织和开展地下水水源地水质改善工程;(四)加强对地下水水源地的巡查、监测和评估工作;(五)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处理。

第三章水质监测第六条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应当建立规范的监测体系,包括定点监测、定时监测和不定时监测。

第七条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点应当根据水源地的特点和用途确定,位置合理,数量充足,确保有效监测水源地的水质状况。

第八条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监测数据应当及时传输和分析,并形成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向公众公开。

第四章水质改善工程第九条地下水水源地水质改善工程应当根据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和治理目标确定治理措施,制定改善工程方案,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第十条地下水水源地水质改善工程应当加强工程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防止施工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第十一条水质治理工程应当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和监测评估等环节,确保工程长期有效运行。

第五章处罚和处理第十二条对违反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水质管理机构应当依法给予处罚和处理,包括责令改正、罚款、停产整顿、停业整顿等。

环境监测第三章答案

环境监测第三章答案

环境监测第三章答案【篇一:环境监测第三章】水体污染类型1、按污染源排放不同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2、根据污染物及形成污染的性质: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

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的过程。

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是主要的。

水质监测的对象按监测对象分:1、环境水体:地表水、地下水、近海海域2、水污染源监测: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水质监测的目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监测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事故监测——应急监测对水污染纠纷监测——提供执法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监测项目筛选原则:首先应该选择有广泛代表性的、综合性较强的水质项目——标准要求控制项目——必测项目。

其次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

——选测项目。

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明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选定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存档水质监测方案:是完成水质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内容包括采样方案、分析测定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案等。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断面、监测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沿水深的整个剖面。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及主要交通路线。

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对照断面: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环境监测技术手册

环境监测技术手册

环境监测技术手册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环境监测是为了评估和控制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

为了有效监测和评估环境状况,各种环境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手册旨在介绍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帮助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士正确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

1.2 目的和范围本手册的目的是提供关于环境监测技术的详细信息,包括监测方法、仪器设备、采样和分析步骤等。

主要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方面的监测技术。

第二章:大气环境监测技术2.1 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大气污染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节将介绍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例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见污染物的监测技术。

其中包括各种采样方法、分析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2.2 大气气象监测技术大气气象监测是为了了解大气的物理特性和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扩散和传输的影响。

本节将介绍大气气象监测的关键参数及其测量方法,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

第三章:水环境监测技术3.1 水质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是为了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质的净化效果。

本节将介绍水质监测的关键指标和检测方法,包括水中溶解氧、氨氮、总磷等常见参数的监测技术。

3.2 水环境微生物监测技术水环境微生物监测可以评估水体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其对水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节将介绍水环境微生物监测的方法,包括总菌落计数、大肠菌群的检测等。

第四章:土壤环境监测技术4.1 土壤重金属监测技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风险。

本节将介绍土壤重金属监测的方法,包括采样技术、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等。

4.2 土壤污染物监测技术除了重金属,土壤中还存在着各种有机化合物和其他污染物。

本节将介绍土壤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包括有机物的提取和分析技术等。

第五章: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5.1 数据分析方法本节将介绍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污染评估等。

水质监测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水质监测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水质监测管理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质监测管理,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水质监测机构、监测站、监测人员及相关单位。

第三条水质监测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和透明性的原则。

第二章水质监测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水质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并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

第五条水质监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水质监测机构应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第三章水质监测方法与标准第七条水质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方法的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水质监测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并适时更新。

第四章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第九条水质监测机构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第十条水质监测机构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水质监测机构应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验证。

第五章水质监测报告与发布第十二条水质监测机构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送监测报告。

第十三条水质监测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水质监测数据和结果。

第十四条水质监测机构应保证监测报告和发布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六章监督管理第十五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质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其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监测工作。

第十六条相关部门应定期对水质监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七条水质监测机构应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公众提出的质疑和投诉及时进行处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水质监测机构违反本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水质监测人员在工作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的,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篡改水质监测数据,违反规定的,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规定

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规定

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规定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制度水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城市供水管理条例》,确保我司供水水质符合GB5749-85标准之规定,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的水质监测和水质管理工作由总工办化验中心具体负责,水质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第三条公司水质合格率执行建设部对国家二级城市供水企业考核标准,具体要求如下:1.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8%以上,其中大肠杆菌群不得检出。

2.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以上。

其中(1)管网水细菌合格率%;(2)管网水大肠菌合格率%;(3)管网水余氯合格率98%;(4)管网水浊度合格率96%;(5)其余26项合格率92%。

第二章水质检测和水质报告制度第四条严格水质检测制度。

公司内部实行三级水质检测体系:即班组自检、水厂化验员监测和化验中心抽检的三级检测体系。

并实行公司检测和行政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各水厂化验员在业务上接受总工办化验中心的指导和监督。

1.班组自检:制水值班人员对原水、沉淀水、滤后水和出厂水浑浊度,出厂水游离余氯以及加氯量每小时测一次,并将沉淀池出口水浊度控制在10NTU以内,滤后水和出厂水浊度控制在2NTU以内。

出厂水游离余氯一般情况:夏季控制在-L,冬季控制在-L ,特殊情况下接受化验中心的指令,调整加氯量。

坚持生物(养鱼)法观察原水水质,正确填写值班原始记录。

同时接受水厂化验员的监督监测和指导工作,确保出厂水水质符合要求,严禁不合格水出厂。

2.水厂化验员检测。

监督检测生产班组对生产过程中的水质监测情况,协助值班人员把好各净水构筑物单元的水质关。

水厂化验员应按总工办化验中心要求的检测内容开展水质监测工作,真实而正确的填写化验员原始记录。

3.化验中心抽检。

根据国家GB5749-85标准规定和行业要求的监测内容和检测频率,结合我司的水质特点进行水质监测。

煤矿井下水质监测制度范本

煤矿井下水质监测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井下水质监测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井下生产、生活用水的水质监测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监测机构及职责第四条矿成立水质监测领导小组,负责全矿井下水质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水质监测领导小组下设水质监测站,负责具体实施水质监测工作。

第六条水质监测站的主要职责:1. 制定井下水质监测方案,组织实施水质监测工作;2. 负责水质监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校准;3. 对井下生产、生活用水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4.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及时向领导汇报水质状况;5. 对水质问题进行跟踪调查,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水质安全。

第三章监测项目及方法第七条井下水质监测项目包括:1. 出水点位置、出水量、观测时间;2. 取样时间、PH值、浑浊度、水温;3. 钾钠含量、酸碱度、固溶物、硫酸根、氯离子、铁离子、硝酸根离子等。

第八条水质监测方法:1. 按照国家标准和方法进行采样、分析;2. 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水质变化及时掌握。

第四章监测管理及要求第九条水质监测站应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监测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条水质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第十一条水质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水质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十三条对水质监测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五条本制度由矿水质监测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环境监测复习题3-3

环境监测复习题3-3

《环境监测》复习题第三章水体监测175、何谓真色和表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方法?答:真色: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呈现的颜色。

表色:没有除去悬浮物时所呈现的颜色。

铂钴标准比色法适用较清洁、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测定。

稀释倍数法适应于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颜色的测定。

176、底质采样后怎样进行制备?常用哪些分解样品的方法?答:制备:(1)脱水: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脱水(2)筛分:样品——过20 目——缩分——80~200目——棕色广口瓶中分解:(1)HNO3—HF—HClO4;(2)王水—HF—HClO4;(3)HNO3;(4)水浸取法;(5)有机溶剂提取法。

177、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有何区别?答:高锰酸盐指数适用于评估较清洁或污染不甚严重水体中有机物的相对含量。

按溶液介质不同分:酸性高锰酸钾法:Cl-≤300mg/L碱性高锰酸钾法:Cl->300mg/L重铬酸钾法对有机物氧化比较完全,适用于各种水样。

178、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 时,其原理如何?你认为测定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答:(1)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以氧的mg/L 表示。

(2)注意方面:①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 蒸馏水,按同样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空白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②水样+试剂→加热变绿,说明有机物高,废水样稀释至溶液不变绿为止。

③每次实验前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标定。

④实验过程注意之处:加酸、回流、冷却、滴定、终点观察等。

⑤注意浓硫酸和重铬酸钾的安全使用。

179、写出重铬酸钾法测定COD 的过程,实验时你认为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测定过程:注意方面:(1)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氧化程度为90-100%。

学校直饮水管理制度

学校直饮水管理制度

学校直饮水管理制度学校直饮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健康饮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各级各类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的直饮水管理。

第三条学校直饮水管理应遵循科学、安全、合理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第四条学校应进行直饮水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水质监测、消毒管理,并建立健全直饮水管理制度。

第五条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宣传教育,提高水质安全意识,培养健康饮水习惯。

第二章直饮水设备管理第六条学校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直饮水设备,并确保直饮水设备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第七条学校应定期对直饮水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八条学校应定期对直饮水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设备的卫生安全。

第九条学校应设立直饮水设备使用台账,记录每次维护保养、清洗消毒的情况,并保留相关记录。

第十条学校应加强对直饮水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三章水质监测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定期对直饮水设备的出水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十二条学校应选择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水质监测,确保监测结果客观准确。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水质监测档案,包括监测报告、监测结果和处理措施等情况,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对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

第四章水质处理管理第十五条学校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确定水质治理方案。

第十六条学校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质处理设备进行水质治理。

第十七条学校应定期对水质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学校应定期对水质处理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设备的卫生安全。

第十九条学校应加强对水质处理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二十条学校应建立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加强对饮水卫生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供水公司用水管理制度

供水公司用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供水公司供水的安全、卫生、高效,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供水公司所有用水管理活动,包括水源保护、水质监测、供水设施维护、用户用水服务等方面。

第三条供水公司用水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依法管理,规范操作;(三)服务至上,用户满意;(四)节约用水,保护资源。

第二章水源保护第四条供水公司应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确保水源水质的稳定。

第五条严禁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进行破坏生态环境、污染水源的活动。

第六条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查,发现污染源及时进行处理。

第三章水质监测第七条供水公司应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实时监测。

第八条水质监测项目应符合国家标准,监测频率不得低于规定要求。

第九条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第四章供水设施维护第十条供水公司应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供水设施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供水安全。

第十二条发现设施故障,应及时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供水不受影响。

第五章用户用水服务第十三条供水公司应设立用户服务热线,及时解答用户咨询,受理用户投诉。

第十四条供水公司应按照规定及时处理用户用水问题,确保用户用水安全。

第十五条供水公司应定期对用户进行用水宣传教育,提高用户节水意识。

第六章节约用水第十六条供水公司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用水效率。

第十七条供水公司应定期对用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节水潜力,制定节水措施。

第十八条供水公司应鼓励用户合理用水,对节约用水的用户给予奖励。

第七章责任与奖惩第十九条供水公司各部门及员工应按照本制度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供水安全。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供水事故或水质问题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一条对在用水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水质的监测管理,维护水体的健康和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城镇供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水等水质监测管理工作。

第三条水质监测管理应坚持科学、公正、严谨、高效的原则,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水质监测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公布水质监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水质监测,是指对水源、水体等进行定性、定量的监测和分析。

第二章水质监测管理机构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统一水质监测管理工作,在全国建立水质监测管理机构。

第七条各地、市、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本地区的水质监测管理工作,并配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做好水质监测管理工作。

第八条水质监测管理机构应当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备,能够进行水质监测工作,并有相关的资质认证。

第九条水质监测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条水质监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水质监测项目第十一条水质监测项目应当包括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重金属、微生物等项目。

第十二条水质监测项目应当针对水源的性质和使用目的确定,确保水质监测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第十三条水质监测项目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确定,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相容性。

第十四条水质监测项目应当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水质监测项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四章水质监测方式第十五条水质监测可以采用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第十六条现场监测应当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仪器进行,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七条实验室监测应当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室,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十八条水质监测应当根据监测项目和对象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和方法,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水质监测报告第十九条水质监测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地记录监测结果和分析结论,并附有监测数据的原始记录。

2024年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

2024年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

2024年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处理安全管理,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管理,包括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

第三条水处理安全管理应坚持科学、规范、综合、预防的原则,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水处理安全管理体系,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水处理安全事务的协调、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第五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第六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应遵循环境保护原则,远离污染源和敏感区域。

第七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应按照施工项目的特性和规模确定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进行充分培训。

第八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水质监测与控制第九条水处理设施应设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应涵盖主要污染物和微生物等指标,监测频率应根据水质状况确定。

第十条水质监测结果应及时传递给相关管理人员,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调整措施。

第十一条水处理设施应配备先进的水质控制设备,并设置自动报警装置,确保水质在安全范围内。

第十二条水处理设施应制定水质调整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质调整方法,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第四章设备维护与管理第十三条水处理设施应定期对设备和管网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

第十四条水处理设施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修。

第十五条水处理设施应制定应急预案和设备保养计划,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和工作流程。

第五章废水处理与排放第十六条水处理设施应设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中处理和后处理,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第十七条废水处理过程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采取适当的处理工艺和技术手段,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

《环境监测》复习题(全新)

《环境监测》复习题(全新)

《环境监测》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环境污染中的三致是指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

2、我国于1998年公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中包括 47 个类别, 175 种废物来源和约 626 种常见危害组分和废物名称。

3、“中国环境优先监测研究”提出的“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 14 种化学类别共 68 种有毒物质,其中有机物占 58 种。

4、按监测目的可将环境监测分为监测性监测、污染源监测、研究性监测三类。

5、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 和(完整性)。

6、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7、监测分析方法分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和等效方法。

8、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二、选择1、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公害, B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保护自然资源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国家安全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 C 级。

A.五B.四C.三3、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B、平均C、优先D、综合4、环境样品中,基体是指 B 。

A、待测污染物B、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C、缓冲溶液D、所有物质三、判断1、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并非是环境监测的重点。

( ×)2、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和污染警报标准。

(× )3、环境质量标准越严越好。

( × )4、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例行监测。

×四、其他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制度(5篇)

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制度(5篇)

自来水公司水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执行《____省城市供水管理条例》,确保我司供水水质符合gb5749-85标准之规定,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的水质监测和水质管理工作由总工办化验中心具体负责,水质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第三条公司水质合格率执行建设部对国家二级城市供水企业考核标准,具体要求如下:1.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____%以上,其中大肠杆菌群不得检出。

其中(1)管网水细菌合格率____%;(2)管网水大肠菌合格率____%;(3)管网水余氯合格率____%;(4)管网水浊度合格率____%;(5)其余____项合格率____%。

第二章水质检测和水质报告制度第四条严格水质检测制度。

公司内部实行三级水质检测体系。

即班组自检、水厂化验员监测和化验中心抽检的三级检测体系。

并实行公司检测和行政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各水厂化验员在业务上接受总工办化验中心的指导和监督。

1.班组自检:制水值班人员对原水、沉淀水、滤后水和出厂水浑浊度,出厂水游离余氯以及加氯量每小时测一次,并将沉淀池出口水浊度控制在10ntu以内,滤后水和出厂水浊度控制在2ntu以内。

出厂水游离余氯一般情况:夏季控制在0.4-____mg/l,冬季控制在0.3-____mg/l,特殊情况下接受化验中心的指令,调整加氯量。

坚持生物(养鱼)法观察原水水质,正确填写值班原始记录。

同时接受水厂化验员的监督监测和指导工作,确保出厂水水质符合要求,严禁不合格水出厂。

2.水厂化验员检测。

监督检测生产班组对生产过程中的水质监测情况,协助值班人员把好各净水构筑物单元的水质关。

水厂化验员应按总工办化验中心要求的检测内容开展水质监测工作,真实而正确的填写化验员原始记录。

3.化验中心抽检。

根据国家gb5749-85标准规定和行业要求的监测内容和检测频率,结合我司的水质特点进行水质监测。

并不定期的对各水厂水质、管网水水质进行抽样化验。

工业分析 第三章 水质分析ppt

工业分析 第三章 水质分析ppt

低洼盐碱地区,饮食中含氟量超过8ppm。 进食经氟化物杀虫剂处理的蔬菜及水果。 在经常接触含氟原料的工厂工作,如农药厂,铝厂等 在治疗骨髓瘤,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时,服用过量的氟化物。
2019/2/16 张红梅 工业分析 2010-2011学年 7
工业用水
指工业生产所使用的水,要求为不影响产品质 量,不损害设备、容器及管道,使用时也要经过分 析检验,不合格的水要先经处理后才能使用。
2019/2/16 张红梅 工业分析 2010-2011学年 5
生活用水:主 要是自来水,也有少量直接使用天然水的。对生
活用水的要求,主要是不能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因此应检验分析一些有害元素的含量,对其含量 都有标准规定,不能超标。 比如F-的含量,正常情况下应为0.5~1.0mg/L, 如果F-1.0~1.5mg/L,易得黄斑病,如果F4.0mg/L,则易得氟骨病。
另外还有废水,特别是工业废水,污染环境, 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才允许排放。
2019/2/16
张红梅 工业分析 2010-2011学年
8
对工业用水水质的要求
工业用水的水质应该满足生产用途的需求,保证产品的质 量。不同的用途对水质有不同的要求。 (1)原料用水 水作为工业产品的原料或原料的一部分,其 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这类用水主要是饮料、食品制 造工业的原料。饮料、食品制造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基本上 与生活用水相同,但酿酒工业用水还要考虑对微生物发酵过 程的影响。钙、镁作为营养料应有一定含量,但不能过高。 氯促进糖化作用,应在50mg/L左右,铁、锰最好在0.05~ 0.1mg/L以下,以免影响酒色和味等。 (2)生产工艺用水 在生产过程中,水和产品的关系极为密 切,或是调制原料,或是浸泡制品,水本身虽不一定作为最 终产物,但其所含成分可能进入产品,影响产品质量。

水电厂水质监测管理规定

水电厂水质监测管理规定

水电厂水质监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水电厂的正常运行并保护环境,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水电厂的水质监测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水电厂应设立水质监测管理部门,负责水质监测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水电厂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异常情况。

第二章水质监测工作第五条水电厂应建立水质监测工作计划,明确水质监测的频率、地点、项目和方法。

第六条水电厂应配备专业水质监测设备,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七条水质监测工作应确保取样过程的规范性和取样点的代表性,避免人为因素对水质监测结果的干扰。

第八条水电厂应及时对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水质达标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九条水电厂应建立水质监测数据档案,并保留至少五年,供有关部门审查。

第三章水质管理措施第十条水电厂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出入厂水质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水电厂应建立水质管理台账,记录水质监测结果和处理措施,并进行定期汇总和分析。

第十二条水电厂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突发水质问题,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水电厂应加强对进厂水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源水质的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水电厂应定期清洗和维护水质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水电厂应建立水质监测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十六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水电厂的水质监测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确保水电厂水质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有关部门对水电厂的水质监测结果有权进行抽查和复核,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进行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水电厂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并追究相应责任。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条本规定解释权归水电厂水质监测管理部门所有。

水电厂水质监测管理规定的出台,有利于加强水质监测工作,确保水电厂水质达标,维护水电厂的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第三章

环境监测第三章

33333333333.1.1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概念: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体污染来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倾倒等。

水体污染类型1、按污染源排放不同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2、根据污染物及形成污染的性质: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

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的过程。

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是主要的。

水质监测的对象按监测对象分:1、环境水体:地表水、地下水、近海海域2、水污染源监测: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水质监测的目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监测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事故监测——应急监测对水污染纠纷监测——提供执法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监测项目筛选原则:首先应该选择有广泛代表性的、综合性较强的水质项目——标准要求控制项目——必测项目。

其次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

——选测项目。

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明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选定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水质监测的工作程序:收集基础资料→现场调查→制订监测方案→逐级审批→方案批复→实施方案→监测报告→上报存档水质监测方案:是完成水质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内容包括采样方案、分析测定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案等。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断面、监测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沿水深的整个剖面。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桶或瓶:适于采表层水,浸入注满水即可。 b、简易采样器:采浅层水, c、急流采样器:水流急,可测水中溶解性气体(与空气隔绝) d、溶解氧采样器(双瓶) P44 见下图3-5。
还有深层采水器、电动、自动、连续自动定时采水器等。

2、采样方法
(四)采样现场记录和水样标签。
(五)采样时需测量参数:
(1)温式消解法:利用各种酸或碱进行消解。 A:硝酸消解法:对于清洁的水样,可用硝酸消解法适用水样; B、硝酸-高氯酸消解法:两种酸都是强氧化性酸,联合使用可
在采集水样的同时,还需要测量水体的水位(m)、流速(m/s)、流量 (m3/s)等水文参数。
二、水样的运输
意义:从采集到分析测定这段时间内,由于环境改变,M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作 用影响,可能引起水样某些物理参数及化学组分变化,为使这种变化降至最低, 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24h),尽快分析测定和采取必要防护措施,或现场 测定
4、含有机质多的水样,可用滤纸或砂芯漏斗过滤。
5、用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测定可滤态组分是不恰当的。
四、水样的预处理 预处理目的:使欲测组分达到测定方法仪器要求的形态、浓度,
消除 共存组分的干扰。主要方法如下:
(一)水样的消解 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作消解处理。 1、消解目的与要求: 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 价态或转变成易分离无机化合物。消解后水样应无沉淀、清澈、透 明 2、消解方法
第三章 水质监测 第一节 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二节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第三节 水的物理性质及其测定 第四节 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第五节 金属化合物 第六节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本章主要介绍了水质的物理指标、以及水体无机污染物(包括 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等的测定方法,掌 握经典的测定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
2、选择监测方法的原则与依据
①原则: ②依据: 待测对象不同: 目的要求不同:
3、常用水质监测方法测定项目(P35)
• 三、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 (一)监测方案含义:是一项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 设计。
• (二)监测方案制定的基本过程:
• 明确监测目的 →进行调查研究→ 确定监测对象 → 设计监测网 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 → 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分析测定 技术→提监测报告要求 → 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 实施计划。
采样垂线的设置:垂线上采来自点的设置:3、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 4、采样方法与监测技术的选择 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四.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自学) 五.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自学)
(小结)要进行水质监测,首先必须熟悉水质监测的基本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水质监测工作。
(巩固练习)
如测氨氮、COD时可加生物抑制剂Hgcl2(抑制氧化还原作用),对测定酚的 水样,用H3PO4 调至pH为4时,加入适量CuSO4 ,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2)调PH(加酸或碱) (3)加氧化剂或还原剂:
测定汞的水样需加入HNO3(至pH<1)和K2Cr2O7(0.05%),使汞保持高价态。测 定硫化物的水样,加入抗坏血酸,可以防止被氧化。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则需 加入少量硫酸锰和碘化钾固定溶解氧(还原)等。
7、流经大中城市的河段,一般应设置几种断面,各 在什么位置设置,并说明其作用。
第二节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一、水样的采集
(一)水样类型
GB12998—91《采样技术指导》中规定了水样的类型。
(二)采样前的准备
选择 清洗盛水容器和采样器具,备交通工具。
(三)采样器及采样方法 1、采样器:
第一节 监测方案的制定 监测方案:是一项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 一、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一)对象
环境水体监测:地表和地下水 水污染源监测:污水和废水
(二)目的
1、环境保护。 2、规划设计。 3、确定处理厂工艺流程。 4、中控分析。 5、科学研究。
二、监测项目的确定和监测方法的选择
(一)监测项目的确定 1、确定原则:
1、简述监测方案的制订的基本过程并以河流为例说 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2、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3、确定监测项目应遵从哪些原则?选择监测方法的 原则是什么?
4、在水质分析是否都必须分析,为什么?
5、为什么监测水污染源时一般不设置断面?
6、为什么制订了地面水质量标准,还要制定废水 排放标准?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水样的保存
(一)保存水样的要求:
不可弃去组分,如悬浮物;容器材料不可污染 不吸附 不反应;ph控制法;现 场加入呼吸抑制剂;冷处理:冷冻 冷藏;对保存时间要求。
(二)对贮存水样容器的要求 (三)贮放时间:
(四)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法 置于冰箱中,温度为2-5℃,能抑制M活动,减缓物
理、化学作用,此法不防碍后续分析测定。 2、加入保护剂法 (1)加入生物抑制剂: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目的和要求。 ②水质状况。 ③分析测定条件。
2、我国各种水质监测项目(略)
(二)监测方法的选择
1、监测分析方法类型。 ①据层次可分为:
国家标准分析法(常规): 全国统一分析法(可比): (等效)试行法:
②据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监测技术、 自动监测系统及遥感遥测技术。
(自学)(五)样品的保存技术(P49表2-2) (六)水样的过滤或离心分离:
1.如欲测定水样中组分的全量,采样后立即加入保存剂,分析测定时充分 摇匀后再取样。
2、如果测定可滤(溶解)态组分的含量,国内外均采用以0.45μm微孔滤膜 过滤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除去藻类和细菌,滤后的水样稳定性。测定 不可过滤的金属时,应保留过滤水样用的滤膜备用。如没有0.45μm微孔 滤膜,对泥沙型水样可用离心方法处理。
• 1、调研收集资料
•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以河流为例)

。 采样断面→采样垂线→采样点位

• (1)断面设置原则
• 见书 1——5
• (2)监测断面设置
• 设置三种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 减断面。
• (领学生读图)P38 图2-1.
(3)采样点的设置
断面位置确定后,断面上采样点的布设,应据河流的宽度和深度而定。 具体地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