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存储器部件实验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
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加法器,加减乘除运算等都是通过加法器进行的,因此,加快运算器的速度实质上是要加快加法器的速度。机器字长n位,意味着能完成两个n位数的各种运算。就应该由n个全加器构成n位并行加法器来实现。通过本实验可以让学生对运算器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
3、P0K、P1K、P2K都置成系统方式;
4、信号连接线必须一一对应连接好。即在实验机左上方的信号接口与实验机右下方的信号接口分别一一对应连接。
左上方右下方
地址指针―――――――――――地址指针
地址总线―――――――――――地址总线〔在实验机右侧中部〕
数据总线―――――――――――数据总线〔在实验机右侧中部〕
运算暂存器DR1―――――――――运算暂存器DR1
运算暂存器DR2―――――――――运算暂存器DR2
微地址―――――――――――――微地址
检查完毕可以通电;
注意事项:
1、电脑屏幕上所有的按钮与实验机上的按钮完全对应。
2、在做实验时,要保证总线不发生冲突。即对总线操作时只有一个操作状态有效。
3、运算器、存储器、数据通路,三个实验按操作步骤操作即可
实验前把TJ,DP对应的逻辑开关置成11状态〔高电平输出〕,并预置以下逻辑电平状态:/ALU-BUS=1,/PC-BUS=1,R0-BUS=1,R1-BUS=1,R2-BUS=1时序发生器处于单拍输出状态,实验是在单步状态下进行DR1,DR2的数据写入及运算,以便能清楚地看见每一步的运算过程。
实验步骤按表1进行。实验时,对表中的逻辑开关进行操作置1或清0,在对DR1,DR2存数据时,按单次脉冲P0〔产生单拍T4信号〕。表1中带X的为随机状态,无论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它都不影响运算器的运算操作。总线D7-D0上接电平指示灯,显示参与运算的数据结果。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_存储器部件教学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_存储器部件教学实验

实验题目存储器部件教学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ROM芯片和RAM芯片在功能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相同和差异之处。

学习用编程器设备向EEPROM芯片内写入一批数据的过程和方法。

2. 理解并熟悉通过字、位扩展技术实现扩展存储器系统容量的方案。

3. 了解静态存储器系统使用的各种控制信号之间正常的时序关系。

4. 了解如何通过读、写存储顺的指令实现对58C65 ROM芯片的读、写操作。

加深理解存储器部件在计算机整机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

三、实验说明和原理:1、内存储器原理内存储器是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中的程序和相关数据的部件。

在教学计算机存储器部件设计中,出于简化和容易实现的目的,选用静态存储器芯片实现内存储器的存储体,包括唯读存储区和随读写存储区两部分,ROM存储区选用4片长度8位、容易8KB的58C65芯片实现,RAM存储区选用2片长度8位、容量2KB的6116芯片实现,每2个8位的芯片合成一组用于组成16位长度的内存字,6个芯片被分成3组,其地址空间分配关系是:0-1777h用于第一组ROM,固化监控程序,2000-2777h用于RAM,保存用户程序和用户数据,其高端的一些单元作监控程序的数据区,第二组ROM的地址范围可以由用户选择,主要用于完成扩展内存容量的教学实验。

地址总线的低13位送到ROM芯片的地址线引脚,用于选择芯片内的一个存储字。

用于实现存储字的高位字节的3个芯片的数据线引脚、实现低位字节的3个芯片的数据线引脚分别连接在一起接到数据总线的高、低位字节,是实现存储器数据读写的信息通路。

数据总线要通过一个双向三态门电路与CPU一侧的内部总线IB 相连接,已完成存储器、接口电路和CPU之间的数据通讯。

2、扩展教学机的存储空间四、实验内容:1) 要完成存储器容量扩展的教学实验,需为扩展存储器选择一个地址,并注意读写和OE等控制信号的正确状态。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实验讲义(2014版)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实验讲义(2014版)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实验讲义(2014版)任国林编写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课程实验是为巩固教学效果而设置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验掌握计算机部件的逻辑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熟悉数字电路芯片的使用方法,提高逻辑设计能力,为设计计算机模型机打下基础。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课程实验共有4个,分别是运算器组成实验、存储器组成实验、寄存器组成实验、CPU数据通路实验。

所有实验均基于EDA工具Quartus II进行设计和功能仿真,条件允许时基于FPGA芯片进行功能验证。

实验一运算器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加/减法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算术逻辑部件(ALU)的功能及其逻辑组成。

(3)加深对运算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掌握Quartus II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2)验证Quartus II所提供加/减法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3)设计具有加法、减法、逻辑与、逻辑非4种功能的ALU,并进行功能仿真/验证。

三、实验原理及方案运算器是计算机硬件对数据进行加工的重要部件,算术逻辑部件ALU是其核心,还包括存放操作数和运算结果的寄存器/锁存器、存放运算结果状态的触发器等器件。

根据给定控制信号的不同,运算器可以实现不同的运算功能。

为便于运算器组成设计有效进行,先介绍一下Quartus II的使用方法。

1、基于Quartus II的电路设计及仿真方法基于Quartus II,电路设计的主要过程包括:建立工程文件、编辑原理图文件、编译原理图文件,电路仿真的主要过程包括:编辑仿真波形文件、生成功能仿真网表、验证仿真波形正确性。

以功能为Z=X·Y的电路为例,使用Quartus II、采用原理图方法进行电路设计的过程如下:1)建立工程文件:通过主菜单File→New Project Wizard可建立工程文件,包含5个页面的设置。

·第1页为设置工程文件信息,包括工程文件名、工作目录名·第2页为在工程中加入文件,可将已有的GDF文件添加到工程文件中,本例中无·第3页为选择FPGA器件型号,本例中采用Cyclone系列的EP1C6Q240C8芯片·第4页为添加准备使用的EDA工具,通常直接选择Next·第5页为查看、确认工程文件信息,无误时选择Finish即可。

数据存储实验(Logisim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据存储实验(Logisim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

广州xx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实验日期2020.6.4姓名李学号实验名称数据存储实验指导老师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及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图表及曲线处理、实验小结等)。

实验名称:数据存储实验实验场地:计算机仿真实验设备:Logisim实验平台1实验目的1)熟悉和了解存储器组织与总线组成的数据通路。

2)掌握存储部件在计算机组成中的运用。

2 实验要求1)各类触发器触发器具有两个稳定的状态,在外加信号的触发下,可以从一个稳态翻转为另一稳态。

这一新的状态在触发信号去掉后,仍然保持着,一直保留到下一次触发信号来到为止,这就是触发器的记忆作用,它可以记忆或存储两个信息:“0”或“1”。

如图1所示,常见的触发器有D触发器、T触发器、JK触发器及RS触发器等。

图1 常见触发器状态图2)寄存器寄存器的功能是存储二进制代码,它是由具有存储功能的触发器组合起来构成的。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储1位二进制代码,故存放n位二进制代码的寄存器,需用n个触发器来构成。

寄存器是中央处理器内的组成部分。

寄存器是有限存储容量的高速存储部件,它们可用来暂存指令、数据和位址。

图2 基本寄存器图2为基本寄存器的组成原理图。

图3为具有同步清零和异步清零功能寄存器组成原理图。

图3 同步清零和异步清零寄存器3)计数器计数器可实现正向和方向计数和控制功能。

计数器是由基本的计数单元和一些控制门所组成,计数单元则由一系列具有存储信息功能的各类触发器构成,这些触发器有RS触发器、T触发器、D触发器及JK触发器等。

图4 基本计数器图4为基本计数器的组成原理图。

4)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不仅能寄存数据,而且能在时钟信号的作用下使其中的数据依次左移或右移。

移位寄存器可以用来寄存代码,还可以用来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数值的运算以及数据的处理等。

图5为基本移位寄存器组成原理图。

图5 基本移位寄存器5)ROM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在正常工作时其存储的数据固定不变,其中的数据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即使断电也能够保留数据,要想在只读存储器中存入或改变数据,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四个实验 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四个实验 图)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周孙彬系: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2级学号:3126010050指导教师:张旭玲职称:讲师2014年06 月22日实验项目列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成绩指导教师1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张旭玲2 存储器和总线实验张旭玲3 微程序控制单元实验张旭玲4 指令部件模块实验张旭玲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2012级姓名:周孙彬学号: 3126010050 实验课程:实验室号:_______ 实验设备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2、掌握74LS181的功能和应用实验要求完成不带进位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项目,了解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运行过程。

实验说明1、ALU单元实验构成(如图2-1-1)1、运算器由2片74LS181构成8位字长的ALU单元。

2、2片74LS374作为2个数据锁存器(DR1、DR2),8芯插座ALU-IN作为数据输入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入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运算器的数据输出由一片74LS244(输出缓冲器)来控制,8芯插座ALU-OUT 作为数据输出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出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图2-1-1图2-1-22、ALU单元的工作原理(如图2-1-2)数据输入锁存器DR1的EDR1为低电平,并且D1CK有上升沿时,把来自数据总线的数据打入锁存器DR1。

同样使EDR2为低电平、D2CK有上升沿时把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打入数据锁存器DR2。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核心是由2片74LS181组成,它可以进行2个8位二进制数的算术逻辑运算,74LS181的各种工作方式可通过设置其控制信号来实现(S0、S1、S2、S3、M、CN)。

当实验者正确设置了74LS181的各个控制信号,74LS181会运算数据锁存器DR1、DR2内的数据。

存贮器读写实验

存贮器读写实验
系。这样在做基本实验时,只需按原理 图接线,无需插拔芯片
Hale Waihona Puke 8088系统硬件安装
• 1、接交流电源线。 • 2、将RS-232通信电缆线的9 芯 D 型插座一头插入实验
系统的9 芯 D 型插座J2上,另一头接入主机 COM1~ COM4 的任一插座上。 选择 COM1、COM2、COM3 或 COM4 的原则是:该通信口必须能正常工作, 且 与 通信电缆提供的插头匹配。
RAM(2000H~23FFH)写数据55AAH 3.修改程序,用循环指令将2000H~23FFH的内容传送到
3000H~33FFH中 4.提交实验报告
DVCC-8086JHN实验系统整体原理框图
以Inte18088CPU 为核心部件,并 以最小方式工作。
由8284芯片给 CPU提供时钟
和复位信号
通过总线收发器和地址锁存 器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和地
址信息进行缓冲或锁存
通过总线插座将信号引出, 为各实验提供必要的信号
27512EPROM 里面放的是系
DVCC-8086JHN 通用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系统
DVCC-8086JHN 性能特点
• 1、用8088CPU 为主 CPU,并以最小工作方式构成系统 。 • 2、 系统以二片 62256 静态 RAM 构成系统的 64K 基本内存, 地
址范围为 00000H~0FFFFH。 另配一片 32K EPROM 存放系统程 序和实验程序。 • 3、自带键盘显示器,能单机独立运行,为实验程序的调试带 来方 便。 • 4、备有通用外围电路,包括逻辑电平开关电路、发光二极管显示 电路、 时钟电路、单脉冲 发生电路等。 • 5、 提供各种微机常用 I/O 接口芯片:包括定时/计数器接口芯片 (8253A), 并行接口芯片 (8255A),A/D 转换芯片(0809),D/A 转换 芯片( 0832) , 中断控制器接口芯片(8259A),键盘显 示接口芯片 (8279A),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等。 • 6、配备中文 WINDOWS 9x/2000/xp界面调试软件及实验演示软件 。 可以单步、断点、连续等方式调试运行各实验程序 。

内存储器部件实验报告

内存储器部件实验报告

内存储器部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内存存储器部件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熟悉内存存储器的原理和部件,掌握内存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进行内存存储器的基本操作和测试。

实验器材:内存存储器、多媒体教学台、计算机、数据线实验原理:内存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内存存储器的主要作用是为CPU提供数据和程序,并且数据的读写速度比硬盘快得多。

内存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数据和程序存储在内存芯片中,CPU根据需要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和程序,处理后再将结果写入内存。

实验内容:1.内存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内存存储器主要由存储单元、地址译码器、数据线和控制线等部件组成。

存储单元是内存中存储数据和程序的最基本单元,地址译码器负责将CPU发送的地址信号翻译成内存中的存储单元地址,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控制线用于控制内存的读写操作。

2.内存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内存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控制内存的读写操作。

当CPU需要访问内存中的数据或程序时,会发送地址信号给内存,地址译码器根据地址信号确定要访问的存储单元,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控制线用于控制读写操作。

3.内存存储器的基本操作:内存存储器的基本操作包括读操作和写操作。

读操作是指CPU从内存中读取数据或程序到CPU中进行处理,写操作是指CPU将处理后的数据或程序写入内存中。

内存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很快,可以满足CPU的数据读写需求。

实验步骤:1.将内存存储器安装在多媒体教学台上,并连接数据线和控制线。

2.打开计算机,进入系统。

3.运行内存存储器测试程序,测试内存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和容量。

4.对内存存储器进行读操作和写操作,观察内存存储器的工作状态。

5.测试不同大小和型号的内存存储器,比较它们的读写速度和性能。

实验结果:1.经过测试,内存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在20GB/s以上,容量为8GB。

2.内存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快,可以满足CPU的数据读写需求。

3.不同大小和型号的内存存储器性能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内存存储器。

(完整word版)广工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广工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学院计算机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张2017 年 6 月21计算机学院专业班学号姓名协作者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实验题目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监控命令的用法;●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学习简单的TEC-XP+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

2实验设备及器材●工作良好的PC机;●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

3实验说明和原理实验原理在于汇编语言能够直接控制底层硬件的状态,通过简单的汇编指令查看、显示、修改寄存器、存储器等硬件内容。

实验箱正如一集成的开发板,而我们正是通过基础的汇编语言对开发板进行使用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运用汇编语言的知识,还需要结合数字逻辑中所学的关于存储器、触发器等基本器件的原理,通过串口通讯,实现程序的烧录,实验箱与PC端的通讯。

4实验内容1)学习联机使用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2)学习使用WINDOWS界面的串口通讯软件;3)使用监控程序的R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命令显示存储内容、E命令修改存储内容;4)使用A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命令反汇编输入的程序,用G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

5实验步骤1)准备一台串口工作良好的PC机器;2)将TEC-XP+放在实验台上,打开实验箱的盖子,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3)将黑色的电源线一段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端插在TEC-XP+实验箱的电源插座里;4)取出通讯线,将通讯线的9芯插头接在TEC-XP+实验箱上的串口"COM1"或"COM2"上,另一端接到PC机的串口上;5)将TEC-XP+实验系统左下方的六个黑色的控制机器运行状态的开关置于正确的位置,再找个实验中开关应置为001100(连续、内存读指令、组合逻辑、联机、16位、MACH),6)控制开关的功能在开关上、下方有标识;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他实验相同;7)打开电源,船型开关盒5V电源指示灯亮;8)在PC机上运行PCEC16.EXE文件,根据连接的PC机的串口设置所用PC机的串口为"1"或"2",其他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 (8)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主机上显示:6实验截图及思考题【例3】计算1到10的累加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1 通用寄存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通用寄存器的数据通路。

2.了解通用寄存器的构成和运用.二、实验要求掌握通用寄存器R3~R0的读写操作.三、实验原理实验中所用的通用寄存器数据通路如下图所示。

由四片8位字长的74LS574组成R1 R0(CX)、R3 R2(DX)通用寄存器组。

图中X2 X1 X0定义输出选通使能,SI、XP控制位为源选通控制。

RWR为寄存器数据写入使能,DI、OP为目的寄存器写选通。

DRCK信号为寄存器组打入脉冲,上升沿有效.准双向I/O输入输出端口用于置数操作,经2片74LS245三态门与数据总线相连。

图2—3-3 通用寄存器数据通路四、实验内容1.实验连线连线信号孔接入孔作用有效电平2.寄存器的读写操作①目的通路当RWR=0时,由DI、OP编码产生目的寄存器地址,详见下表.通用寄存器“手动/搭接”目的编码②通用寄存器的写入通过“I/O输入输出单元”向R0、R1寄存器分别置数11h、22h,操作步骤如下:通过“I/O输入输出单元”向R2、R3寄存器分别置数33h、44h,操作步骤如下:③源通路当X2~X0=001时,由SI、XP编码产生源寄存器,详见下表.通用寄存器“手动/搭接”源编码④ 通用寄存器的读出关闭写使能,令K18(RWR )=1,按下流程分别读R0、R1、R2、R3。

五、实验心得通过这个实验让我清晰的了解了通用寄存器的构成以及通用寄存器是如何运用的,并且熟悉了通用寄存器的数据通路,而且还深刻的掌握了通用寄存器R3~R0的读写操作。

实验2 运算器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八位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格式,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及进位控制的组合功能.二、实验要求完成算术、逻辑、移位运算实验,熟悉ALU 运算控制位的运用.三、实验原理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2-3—1所示。

ALU 运算器由CPLD 描述。

运算器的输出FUN 经过74LS245三态门与数据总线相连,运算源寄存器A 和暂存器B 的数据输入端分别由2个74LS574锁存器锁存,锁存器的输入端与数据总线相连,准双向I/O 输入输出端口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经2片74LS245三态门与数据总线相连。

计组实验报告

计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6 年 6 月 8 日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监控命令的用法;2、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3、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PC机三、实验内容:1.学习联机使用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2.学习使用WINDOWS界面的串口通讯软件。

3.使用监控程序的R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4.使用A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命令反汇编刚输入的程序,用G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四、实验步骤:1、准备一台串口工作良好的PC机;2、将TEC-XP放在实验台上,打开实验箱的盖子,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3、将黑色电源线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端插在TEC--XP试验箱电源插座上;4、取出通讯线,将通信线的9芯插头接在试验箱的串口“COM1”或“COM2”上,另一端接到PC机的串口上;5、将TEC-XP实验系统左下方的6个黑色控制器开关置为001100,,控制开关的功能在开关上、下方有标识;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他实验相同;6、打开电源,船形开关和5v电源指示灯亮。

7、在PC机上运行PCEC16.EXE文件,直接回车。

8、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t”按键在主机上显示:TEC—2000CRT MONITOR Version1.0April2001 Computer Architectur Lab,Tsinghua University Programmed by Jason He>五、实验结果:例一:例二:六、实验心得:学会了联机使用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教学实验系统监控命令的用法,了解了TEC-CP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试着做汇编程序设计,在尝试中发现汇编程序设计的方法,理解指令代码的意义及程序所能实现的功能,并对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增加了自己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淮海工学院存储器实验报告

淮海工学院存储器实验报告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存储器实验班级:软件122学号:2012122734姓名:韩莹一、实验目的掌握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工作特性及数据的读写方法。

二、实验原理主存储器单元电路主要用于存放实验机的机器指令,如图2.5.1所示,它的数据总线挂在外部数据总线EXD0~EXD7上;它的地址总线由地址寄存器单元电路中的地址寄存器74LS273(U37)给出,地址值由8个LED灯LAD0~LAD7显示,高电平亮,低电平灭;在手动方式下,输入数据由8位数据开关KD0~KD7提供,并经一三态门74LS245(U51)连至外部数据总线EXD0~EXD7,实验时将外部数据总线EXD0~EXD7用8芯排线连到内部数据总线BUSD0~BUSD7,分时给出地址和数据。

它的读信号直接接地;它的写信号和片选信号由写入方式确定。

该存储器中机器指令的读写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

手动方式下,写信号由W/R` 提供,片选信号由CE`提供;自动方式下,写信号由控制CPU的P1.2提供,片选信号由控制CPU的P1.1提供。

由于地址寄存器为8位,故接入6264的地址为A0~A7,而高4位A8~A12接地,所以其实际使用容量为256字节。

6264有四个控制线:CS1 第一片选线、CS2第二片选线、OE读线、WE写线。

其功能如表3—4所示。

CS1片选线由CE`控制(对应开关CE)、OE读线直接接地、WE写线由W/R`控制(对应开关WE)、CS2直接接+5V。

图中信号线LDAR由开关LDAR提供,手动方式实验时,跳线器LDAR拨在左边,脉冲信号T3由实验机上时序电路模块TS3提供,实验时只需将J22跳线器连上即可,T3的脉冲宽度可调。

三、实验电路1、实验接线图⑴MBUS连BUS2;⑵EXJ1连BUS3;⑶跳线器J22的T3连TS3;⑷跳线器J16的SP连H23;⑸跳线器SWB、CE、WE、LDAR拨在左边(手动位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1 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TEC-XP16 教学实验系统监控命令的用法;2.学习和了解TEC-XP16 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3.学习简单的TEC-XP16 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实验内容:1.学习联机使用TEC-XP16 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2.学习使用WINDOWS 界面的串口通讯软件。

3.使用监控程序的R 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 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 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4.使用A 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 命令反汇编刚输入的程序,用G 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 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实验步骤:1.准备一台串口工作良好的PC 机;2.将TEC-XP16 放在实验台上,打开实验箱的盖子,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3.将黑色的电源线一端接220V 交流电源,另一端插在TEC-XP16 实验箱的电源插座里;4.取出通讯线,将通讯线的一端的9 芯插头接在TEC-XP16 实验箱上的串口“COM1”上,另一端接到PC 机的串口上;5.将TEC-XP16 实验系统左下方的五个黑色的控制机器运行状态的开关置于正确的位置,在找个实验中开关应置为00110(连续、内存读指令、组合逻辑、联机、16位),控制开关的功能在开关上、下方有标识;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它实验相同;6.打开电源,船形开关和5V 电源指示灯亮。

7.在PC 机上运行数据光盘中配套的PCEC16.EXE 文件,根据连接的PC 机的串口设置所用PC 机的串口为“1”或“2”, 其它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

8.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主机上显示:TEC-2000 CRT MONITORVersion 1.0 April 2001Computer Architectur Lab.,Tsinghua UniversityProgrammed by He Jia>程序实现:1.思考题, 本程序中为什么不必判别串行口输出完成否? 设计打入'A'~'Z'和'0'~'9'的程序, 遇到其它字符结束输入过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
(1)DR1,DR2:运算暂存器,
(2)LDDR1:控制把总线上的数据打入运算暂存器DR1,高电平有效。
(3)LDDR2:控制把总线上的数据打入运算暂存器DR2,高电平有效。
(4)S3,S2,S1,S0:确定执行哪一种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运算功能表见附录1或者课本第49页)。
(5)M:M=0执行算术操作;M=1执行逻辑操作。
X
X
1
0
0
1
AAH
AAH

向DR1送数
X X X X
X
X
0
1
0
1
55H
55H

向DR2送数
0 0 0 0
0
1
0
0
1
0
XXH
AAH
算术运算
0 0 0 0
0
0
0
0
1
0
XXH
ABH
算术运算
0 0 0 0
1
X
0
0
1
0
XXH
55H
逻辑运算
0 0 0 1
0
1
0
0
1
0
XXH
FFH
算术运算
0 0 0 1
0
0
0
0
1
0
5.不管是手动方式还是系统方式,31个按钮开关初始状态应为“1”即对应的指示灯处于发光的状态。
6.位于UPC UNIT区的J1跳线开关应在右侧状态。
说明:开关AL-BUS;SW-BUS标识符应为“/AL-BUS;/SW-BUS”
注意事项:
AL-BUS;SW-BUS不能同时按下;因为同时按下会发生总线冲突,损坏器件。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存储器)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实验接线 ⑴ MBUS连BUS2; ⑵ EXJ1连BUS3; ⑶ 跳线器J22的T3连TS3; ⑷ 跳线器J16的SP连H23; ⑸ 跳线器SWB、CE、WE、LDAR拨在左边 (手动位置)。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实验步骤 给存储器的00地址单元中写入数据11 一.写存储器 1.写地址: 关掉存储器的片选(CE=1),打开地址锁存器门控信号 (LDAR=1),打开数据开关三态门(SW-B=0),由开关给出要写 入的存储单元地址,T3产生一正向脉冲将地址打入到地址锁存器中。 此时总线地址显示灯应显示开关输入的数。 2. 写数据: 关掉地址锁存器门控信号(LDAR=0),打开存储器的片选 (CE=0),使之处于写状态(WE=1),由开关给出此单元要写入的 数据,T3给一正向脉冲将数据写入到当前的地址单元中。此时总线数 据显示灯应显示开关输入的数。
15H 0 1 0 1 0 0 1 1 53H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对随机存储器的操作有写操作和读操作。 • CPU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首先由地址 总线给出地址信号,然后要发出读操作或写 操作的控制信号,最后在数据总线上进行信 息交流。因此,存储器同CPU连接时,要 完成地址线的连接、数据线的连接和控制线 的连接。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存储器实验报告册要求: 1.画出实验原理简图(其中八位线即用 一根连接线表示即可)。 2.要求写清实验步骤(最好用图示意)。 3.要求写清实验结果。

• •
问题
• 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是 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 运算器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 CPU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解答
• 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是 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 输出设备组成。 • 运算器是由算术逻辑部件(ALU)和若干通 用寄存器组成。 •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CPU。

数电实验丨模型机的时序部件(SM-指令寄存器-寄存器组-RAM)

数电实验丨模型机的时序部件(SM-指令寄存器-寄存器组-RAM)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四一、实验目的1.熟悉计数器、寄存器和RAM 的工作原理。

2.了解模型机中SM 的作用。

3.学会使用VHDL 语言设计时序电路。

二、实验内容1.用VHDL 语言设计SM;2.用VHDL 语言设计一个8 位的指令计数器PC;3.用VHDL 语言设计3 个8 位寄存器组成的寄存器组,实现读写操作。

4.用LPM_RAM_IO 定制一个256*8 的RAM,实现对RAM 的读写操作;第一部分:SM①实验方法1、实验方法采用基于FPGA进行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方法。

采用的软件工具是Quartus II。

2、实验步骤1、新建,编写源代码。

(1).选择保存项和芯片类型:【File】-【new project wizard】-【next】(设置文件路径+设置project name为SM)-【next】(设置文件名SM.vhd—在【add】)-【properties】(type=AHDL)-【next】(family=FLEX10K;name=EPF10K10TI144-4)-【next】-【finish】 (2).新建:【file】-【new】(第二个AHDL File)-【OK】2、根据题意,写好源代码并保存文件。

3、编译与调试。

确定源代码文件为当前工程文件,点击【processing】-【start compilation】进行文件编译,编译成功。

4、波形仿真及验证。

新建一个vector waveform file。

按照程序所述插入CLK、EN、Z三个节点(CLK、EN为输入节点,Z为输出节点)。

(操作为:右击 -【insert】-【insert node or bus】-【node finder】(pins=all;【list】)-【>>】-【ok】-【ok】)。

任意设置CLK、EN的输入波形…点击保存按钮保存。

然后【start simulation】,得到输出图。

5、时序仿真或功能仿真。

计组实验报告

计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寄存器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D触发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寄存器文件的逻辑组成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掌握Quartus II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2)验证Quartus II所提供D触发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3)设计具有1个读端口、1个写端口的寄存器文件,并进行存取操作仿真/验证。

三、实验原理及方案Quartus II提供了多种类型的触发器模块,如D触发器、T触发器等。

固定特性的触发器模块有不同的型号,参数化的触发器模块有lpm_ff、lpm_dff、lpm_tff等。

D触发器常来构建寄存器。

本次实验我们用Quartus II中提供的8为D触发器模块,实现了一个8×8bits 的寄存器组,因此,操作地址均为3位,数据均为8位。

由于要求读写端口分离,因此,读操作的相关引脚有地址raddr[2..0]、数据输出q[7..0],写操作的相关引脚有地址waddr[2..0]、数据输入data[7..0]、写使能wen。

其中,省略读使能信号可以简化控制,即数据输出不受限制。

寄存器文件通过写地址waddr[2..0]、写使能wen信号来实现触发器的写入控制,通过读地址raddr[2..0]信号来控制触发器的数据输出选择。

其连接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寄存器文件的组成则由此,可在Quartus II中连接原理图:四、实验结果仿真波形如下:五、小结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会了Quartus II的原理图的构造方法,以及仿真方法,并且使用lpm_dff作为三态门,控制数据的输入,并且在输出时,用lpm_mux选择每个寄存器的数据输出。

最后,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重新巩固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也对寄存器加深了了解,相信我们会通过实验在计组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实验二运算器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加/减法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算术逻辑部件(ALU)的功能及其逻辑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整机仿真 整机是将所有模块通过总线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设计需求:该部分将各子模块综合,通过输入/输出设备实现汇编语言的编辑和编译,生 成二进制代码;将二进制代码存入主存,顺序执行,经过“指令模块”实现全速、单步或微 单步运行程序,完成程序功能。各步程序结果,各寄存器变量通过显示输出实时查看。
1. 采用 Cache-Memory 存储层次。 2. 地址长度为 16 位,数据寄存器长度 16 位,存储字长是 8 位,采用小端存储模式。 3. Cache 采用二路组相联,Cache 大小为 1KB,每个字块 4 个字,字长为 2B。 4. 能根据有效地址读 Cache 和内存,把数据读入数据寄存器中;能根据有效地址把
1、 运算器由 ALU,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成。 2、 ALU 能够进行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以及移
位求补等操作。其中乘除法要实现原码 1 位乘、补码 1 位乘(Booth)、原码加减 交替除法、补码加减交替除法 4 种算法。选作原码/补码 2 位乘算法。 3、 通用寄存器组用于保存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4、 状态寄存器用于记录算术、逻辑运算的结果状态。程序设计中,这些状态通常用 作条件转移指令的判断条件,所以又称为条件码寄存器。一般均设置如下几种状 态位:零标志位(Z),负标志位(N),溢出标志位(v),仅为或借位标志(C)。 【输入】从 ins_input.txt 读入。每行有一个操作码和两个操作数,用空格分开,操作数用原 码表示。 e.g. Add 0.110111 1.101110 Sub 0.100111 0.101011 Mul 1.101110 0.110111 【输出】将运算过程和结果输入到 output.txt 例如: ori_onebit_times [x]ori=1.101110 [y]ori=0.110111 x*=0.101110 y*=0.110111 0.000000 110111 + 0.101110 -------------------------------0.101110 0.010111 0 11011 + 0.101110 -------------------------------1.000101 0 0.100010 10 1101 + 0.101110 -------------------------------1.010000 10 0.101000 010 110 0.010100 0010 11 + 0.101110 -------------------------------1.000010 0010 0.100001 00010 1 + 0.101110 --------------------------------

TH-union

TH-union

TH-union计算机组成原理基本实验指导杨西珊李志平关桂霞编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03月目录TH-union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概述一、H-union教学计算机系统概述 (1)二、H-union教学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 (1)三、H-union教学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介绍 (3)基 本 实 验实验一、教学计算机认识与简单汇编程序设计实验 (9)实验二、运算器部件实验(1) (14)实验三、运算器部件实验(2) (18)实验四、存储器部件扩展实验 (19)实验五、教学计算机指令系统与汇编程序设计实验 (23)实验六、组合逻辑控制器部件实验 (26)实验七、微程序控制器部件实验 (37)实验八、多级中断实验 (53)附录: 16位机基本指令执行流程表16位机基本指令微程序表TH-union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概述一、TH-union教学计算机系统概述TH-Union教学机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制、并且已经通过教育部主持的成果鉴定,重点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的教学实验过程。

它的功能设计和实现技术,都紧紧地围绕着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覆盖程度和所能完成的教学实验项目的质量与水平来进行安排。

其突出特点是:(1)硬件、软件的基本配置比较完整;(2)体现出的知识与技术能覆盖相关课程主要教学内容;(3)支持的教学实验项目多且水平高;(4)硬件系统的实现兼有中小规模集成度的半导体器件、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器件两种方案。

图1.1实际的教学计算机系统从图1.1可以看到,该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中,功能部件是完整齐备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计算机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配备齐全,还可以连接通用微机作为仿真终端执行输入输出操作,同时实现了微程序和组合逻辑两种方案的控制器。

从CPU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技术区分,既支持用中小规模芯片实现CPU 的方案,也支持大规模现场可编程FPGA门阵列器件实现CPU的方案,体现了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在CPU系统设计方面应用的最新水平。

存储器实验总结

存储器实验总结

1.谁有“运算器组成的实验”“双端口存储器原理实验”这两个实验的==》运算器组成的实验(不知道你的是不是运算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2、了解基本运算电路的特点和性能二、实验内容说明集成运放是高增益的直流放大器。

若在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加上反馈网络,就可实现个中不同的运算功能。

1、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的关系:V0=-(RF/F1)*Vi闭环放大倍数:AF=AV*F=V0/Vi=-RF/R1RF=R1时,放大器仅起反相作用,又称反相器。

运放正端有接入平衡电阻,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电路的结构对称,因此运放的两个输入电路的电阻必须相等。

2、反相加法运算放大器电路它有几个输入端,能够对几个输入信号电压进行代数相加的运算。

在理想情况下,VO与Vi的关系:Vo=-(Vi1/R1+Vi2/R2)*Rf3、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电路在理想条件下,Vo与Vi的关系是:Vo=(1+Rf/R1)*Vi4、差动运算放大器电路Vo=Rf/R1*(Vi2-Vi1)三、实验内容(电位器都是接在输入电压上的,起改变电压作用- -)1、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电路(1)电路调零:所有输入电阻接地,调节变阻器,使输出电压为零(零点调好后不可随便变动)。

(2)按电路图接线(电路图你最好自己去查一下。

我懒得去画了- -)Vi1从+0.4到-0.4V每一整数测一下Vo,然后算Av2、反相加法器调节Vi1和Vi2电位器,让2个输入端信号分别为:次序 Vi1 Vi2 Vo Vo计算值1 +0.2 +0.32 +0.2 -0.13 -0.4 -0.1注意!!Vi1和Vi2互相之间是受影响的,所以要反复测量它们俩的值,反复调节电位器,直到数值稳定到达表中的要求。

3和4的两个电路操作可以参看1和2四、实验仪器: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如果不输入正弦交流信号观察其输出波形的话就不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2.大一计算机上机课的实验报告,急看你的题目应该是理工科大学生吧,面对日常课程实验报告却还在网上找答案,可悲可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林业大学11学年—12学年第 2 学期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任务书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学时: 2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任课教师:张海燕实验题目:实验四内存储器部件实验实验环境:TEC-XP+教学实验系统、PC机实验内容1.设计扩展8K字存储器容量的线路图,标明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信号的连接关系。

2.扩展教学机的存储器空间,为扩展存储器选择一个地址,并注意读写等控制信号的正确状态。

3.用监控程序的D、E命令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比较RAM(6116)、EEPROM (58C65)在读写上的异同。

4.用监控程序的A命令编写一段程序,对RAM(6116)进行读写,用D命令查看结果是否正确。

5.用监控程序的A命令编写一段程序,对扩展存储器EEPROM(58C65)进行读写,用D命令查看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析原因,改写程序,重新运行。

实验目的1.熟悉ROM芯片和RAM芯片在功能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相同和差异之处。

2.理解并熟悉通过字、位扩展技术实现扩展存储器系统容量的方案。

3.了解如何通过读、写存储器的指令实现对58C65ROM芯片的读、写操作。

4.加深理解存储器部件在计算机整机系统中的作用。

实验要求1.实验之前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具体实验内容,做好实验之前的必要准备。

2.想好实验的操作步骤,明确通过实验到底可以学习哪些知识,想一想怎么样有意识地提高教学实验的真正效果;3.在教学实验过程中,要爱护教学实验设备,记录实验步骤中的数据和运算结果,仔细分析遇到的现象与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创新思维能力。

4.实验之后认真写出实验报告,重点在于预习时准备的内容,实验数据,运算结果的分析讨论,实验过程、遇到的现象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的收获体会,对改进教学实验安排的建议等。

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写好实验报告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实验说明内存储器是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中的程序和相关数据的部件。

在教学计算机存储器部件设计中,出于简化和容易实现的目的,选用静态存储器芯片实现内存储器的存储体,包括只读存储区(ROM、存放监控程序等)和随读写存储区(RAM)两部分,ROM存储区选用4片长度8位、容量8KB的58C65芯片实现,RAM存储区选用2片长度8位、容量2KB的6116芯片实现,每2个8位的芯片合成一组用于组成16位长度的内存字,6个芯片被分成3组,其地址空间分配关系是:0-1777H用于第一组ROM,固化监控程序,2000-2777H用于RAM,保存用户程序和用户数据,其高端的一些单元作为监控程序的数据区,第二组ROM的地址范围可以由用户选择,主要用于完成扩展内存容量(存储器的字、位扩展)的教学实验。

在这里还要说明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要扩展8K字的存储空间,需要使用2片(每一片有8KB容量,即芯片内由8K个单元、每个单元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存储器芯片实现。

第二,当存储器选用58C65ROM芯片时,它属于电可擦除的EPROM器件,可以通过专用的编程器软件和设备向芯片的写入相应的内容,这是正常的操作方式。

也可以通过写内存的指令向芯片的指定单元写入16位的数据,只是每一次的这种写操作需要占用长得多写入时间,例如几百个微秒,可以通过运行完成等待功能的子程序来加以保证。

本次试验采用的是通过写内存的指令将数据写入芯片中。

对58C65ROM芯片执行读操作时,需要保证正确的片选信号(/CE)为低电平,使能控制信号(/OE)为低电平,读写命令信号(/WE)为高电平,读58C65ROM 芯片的读出时间与读RAM芯片的读出时间相同,无特殊要求;对58C65ROM芯片执行写操作时,需要保证正确的片选信号(/CE)为低电平,使能控制信号(/OE)为高电平,读写命令信号(/WE)为低电平,写58C65ROM芯片的维持时间要比写RAM芯片的操作时间长得多。

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源线和通讯线前TEC-XP+实验系统的电源开关一定要处于断开状态,否则可能会对TEC-XP+实验系统上的芯片和PC机的串口造成损害。

2.六个黑色控制开关的功能示意图如下:(开关拨到上方表示为1,拨到下方为0,x表示任意)单步手动置指令组合逻辑联机8位FPGA上面下面连续从内存读指令微程序脱机16位MACH3.几种常用的工作方式(开关拨到上方表示为1,拨到下方为0,x表示任意)4.在拔插实验箱上的任何器件和连线时,都要关闭实验箱电源,否则可能会烧坏实验箱的器件。

实验步骤一.RAM的写入实验1.在断电状态下,取出TEC-XP+实验系统,将桌子上的串口线连接到TEC-XP+实验系统的串口(离电源接口远的);连接电源,将电源线的连到TEC-XP+实验系统的电源接口。

2.将教学机左下方的6个拨动开关置为001100(连续、内存读指令、组合逻辑、联机、16 位、MACH)。

3.检查FPGA下方的标有“/CE”的四组插针均是左边两个短接;4.检查RAM(6116)上方的标有“/WE”的插针应是左边两个短接;5.RAM(6116)支持即时读写,可直接用A、E命令向扩展的存储器输入程序或改变内存单元的值。

RAM中的内容在断电后会消失,重新启动实验机后会发现内存单元的值发生了改变。

(1)打开教学实验机电源。

(2)在PC机上打开,进入实验箱的监控程序。

(3)用E命令改变内存单元的值并用D命令观察结果。

①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E 2020↙屏幕将显示:2020 内存单元原值:按如下形式键入:2020 原值:2222 (空格)原值:3333(空格)原值:4444(空格)原值:5555↙②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D 2020↙屏幕将显示从2020内存单元开始的值,其中2020——2023的值为:2222 3333 4444 5555③断电后重新启动教学实验机,用D命令观察内存单元2020——2023的值。

有什么现象?原来置入到这几个内存单元的值现在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2)用A命令输入一段程序,执行并观察结果。

①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A 2000↙屏幕将显示: 2000:按如下形式键入:2000: MVRD R0,AAAA2002: MVRD R1,55552004: AND R0,R12005: RET2006:↙②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T 2000 ↙R0 的值变为AAAAH,其余寄存器的值不变。

T↙R1 的值变为5555H,其余寄存器的值不变。

T↙R0 的值变为0000H,其余寄存器的值不变。

③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G 2000运行输入的程序。

④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R ↙记录R0和R1的内容:⑤断电后重新启动教学实验机,用U 2000命令观察原来输入的程序,有什么现象?原来置入的程序现在还有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二.存储容量扩展实验1.要扩展8K字(字长16位)的存储空间,需要使用2片(每一片有8KB 容量,即芯片内由8K个单元、每个单元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存储器芯片实现。

设计扩展8K字存储器容量的线路图,参照下图标明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信号的连接关系,图中/MREQ是访存允许信号,地址线没有给出,需要你自己加上。

下图中的地址线是~A0,请注明高地址线是多少。

2.将两个用于扩展的ROM(58C65芯片)芯片分别插入标有“EXTROMH”和“EXTROML”的插座,要注意芯片插入的方向,带有半圆形缺口的一方朝左插入。

如果芯片插入方向不对,会导致芯片烧毁。

3.将扩展芯片下方的插针按下列方式短接:①将标有“/MWR”、“PGM”和“RD”的三个插针左面两个短接,这组插针提供芯片的读写信号,就是决定芯片是处于只读状态还是可读写状态,如果“/MWR”和“PGM”连接,表示芯片可写;如果“PGM”和“RD”相连,表示芯片只读不可写;②将标有“/MRD”、“/OE”和“GND”的三个插针左边两个短接;这组插针提供芯片的OE信号,往芯片里边写入内容的时候“/M RD”和“/OE”短接,要运行写入的程序,则要“/OE”和“GND”短接;4.将扩展芯片上方标有EXTROMH和EXTROML的“/CS”信号用自锁紧线短接,然后短接到MEMDC138芯片的上方的标有“4000-5fff”地址单元;注意:标有/CS的圆孔针与标有MEM、/CS的一排圆孔针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用导线相连;连接的地址范围是多少,可用的地址空间就是多少。

5.58C65芯片的读操作和一般的RAM一样,而其写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大约为1毫秒。

因此,需要编写一延迟子程序,在对EEPROM进行写操作时,调用该子程序,以完成正确的读写。

(1)用E命令改变内存单元的值并用D命令观察结果。

①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E 5000↙屏幕将显示: 5000 内存单元原值:按如下形式键入:5000 原值:2424(按空格)原值:3636(按空格)原值:4848(按空格)原值:5050↙②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D 5000↙屏幕将显示5000——507F内存单元的值,从5000开始的连续四个内存单元的值依次为2424 3636 4848 5050。

③断电后重新启动,用D命令察看内存单元5000——5003的值,这几个单元的值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2)利用程序,在5000——500F单元中依次写入数据0000、0001、...000F。

注意:将程序放到RAM(6116)中,调用延时子程序,访问58C65芯片中的内存地址。

从2000单元开始输入主程序:(2000)MVRD R0,0000MVRD R2,0010 ;R2 记录循环次数MVRD R3,5000 ;R3 的内容为16 位内存地址(2006)STRR [R3],R0 ;将R0 寄存器的内容放到R3 给出的内存单元中CALA 2200 ;调用程序地址为2200 的延时子程序INC R0 ;R0 加1INC R3 ;R3 加1DEC R2 ;R2 减1JRNZ 2006 ;R2 不为0 跳转到2006HRET①从2200单元开始输入延时子程序:(2200)PUSH R3MVRD R3,00FF(2203)DEC R3JRNZ 2203POP R3RET运行主程序,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G 2000↙。

程序执行结束后,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D 5000↙;记录5000——500F内存单元的值。

这16个单元的内容是0000、0001、...000F 吗?②修改延时子程序,将其延时改长,可将延时子程序中R3的内容赋成FFFF。

运行主程序,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G 2000↙。

程序执行结束后,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D 5000↙;记录5000——500F内存单元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