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用新型杀菌剂研究

合集下载

环芳香单胺作为新型杀菌剂的研究和应用

环芳香单胺作为新型杀菌剂的研究和应用

环芳香单胺作为新型杀菌剂的研究和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常常导致产量的大幅减损。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农业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新型的杀菌剂。

近年来,环芳香单胺(Phenylaminobenzene)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剂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

本文将探讨环芳香单胺作为新型杀菌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环芳香单胺是一种具有芳香环和胺基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其结构的独特性,环芳香单胺在杀菌剂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一方面,环芳香单胺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如真菌、细菌和病毒等。

另一方面,环芳香单胺还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农业杀菌剂。

研究人员在环芳香单胺的制备方法和杀菌机制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主要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和天然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主要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合成环芳香单胺,这种方法化学纯度高且成本相对较低。

天然提取法则通过从植物或昆虫等天然产物中提取环芳香单胺。

这种方法能够保留环芳香单胺的天然特性和活性,但提取过程相对复杂且成本较高。

在杀菌机制方面,研究人员发现环芳香单胺主要通过影响病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蛋白质的活性和核酸的合成等方式发挥杀菌作用。

在农业领域中,环芳香单胺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发现,在向土壤添加环芳香单胺后,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实验结果表明,环芳香单胺可以有效抑制多种常见的病原菌,如植物真菌病、叶霉病和细菌性病毒等。

此外,环芳香单胺还具有一定的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人员通过田间试验发现,施用环芳香单胺后,作物的生长速度加快,抗逆性增强,使得植物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

然而,虽然环芳香单胺作为一种新型杀菌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解决。

首先,环芳香单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控制,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新型高效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

新型高效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

43
第4月 上半月刊新型高效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
氟唑菌酰羟胺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吡唑羧酰胺类杀菌剂,作用机理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第7族杀菌剂,商品制剂为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农药登记证号PD20190267。

防治对象
该产品在我国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推荐商品制剂用量均为每次50~65毫升/亩。

产品特点
该产品不仅对小麦赤霉病具有优异防效,而且可以显著降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对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显著,后期茎秆干净,籽荚保绿时间长,增产效果明显。

使用技术要求
1.氟唑菌酰羟胺为中-高等抗性风险药剂,使用时必须遵从抗性管理措施,严格按照标签推荐的施药时期、施药剂量和次数施药;严格控制同类药剂的施药次数,在整个生长季同类药剂施药次数不超过2次。

为取得较好防治效果,应于发病前或初见零星病斑时开始用药。

2.使用前需充分摇匀,按推荐剂量,兑水叶面均匀喷雾。

需根据植株大小适当调整用水量,用水量一般为30升/亩。

3.防治油菜菌核病,建议在油菜开花初期、茎秆发病初期喷雾,重点喷施茎秆部。

一季作物最多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为21天。

4.防治小麦赤霉病,建议在小麦扬花初期喷雾,可视病情间隔7天左右再施药1次,重点喷施穗部。

一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为14天。

5.大风天或预计施药后1小时内降雨,或极端温湿度条件下不要使用。

6.建议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等轮换使用。

文/ 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农村局 刘刚。

JYSJ-01型杀菌剂在新立油田的应用

JYSJ-01型杀菌剂在新立油田的应用
果, 它能破 坏 细菌细胞 壁 的半 透膜 组织 , 破坏 细 并
成硫化氢 , 反应中所产生 的原子态氧是腐蚀电池 的去极化剂 , 从而对污水管线及处理设备产生腐 蚀, 腐蚀产物主要为硫化亚铁和氢氧化亚铁 , 硫化 亚铁 使 水 质 变差 , 加 了水 处 理难 度 , 增 同时 , 酸 硫 盐 还原 菌及硫 化 亚铁 随水注人 地层 会引起 地层 堵
0 型 杀 菌 剂对 污 水 进 行杀 菌 处 理 。J S 一0 l Y J 1型 杀 菌剂属 于季 铵盐 型复合 杀菌剂 , 由杀菌剂 、 进 促
p H为 65~75 . . 。可 分 为 中 温 性 和 高 温 性 两 类 ,
前者生长温度为 3 4 ℃ , 5~ 5 高于 4 5℃停止生长;
干线出现漏失 , 同时伴随 5~l 0口井单井管线 出
现漏 失 。0 06年 1~9月 共 发 生 管 线 渗 漏 34 7
处 , 加 注 水 时 间 1 19 6h 增 3 5 ,减 少 注 水 量
1 83 3 72 m 。
针对 细菌构 成 情况 和 水质 情 况 , 用 J s 一 采 YJ
能引起 地层 堵塞 , 因此需 要 测定 和监 测 细 菌 生长
的情况 , 并对注水进行杀菌处理u 。新立油 田水 J
质细菌 含量 超标 , 主要包括 硫酸 盐还 原菌 、 细 菌 铁
在有 氧条件 下 , 是 能 形 成粘 膜 的 细菌 统 称 凡 为粘泥形成菌 , 习惯称为腐生菌 。这种细菌主要 存在于低矿化度的污水处理以及含油污水与清水 混注系统 中 , 因为 清水 中含溶解 氧 , 油污水 中含 含
当惊人 , 引起 的孔蚀 的穿 透 速 度大 约是 12 它 .5~ 5 0m / , . m a 即使 在某 些缓蚀 剂 的作 用 下它 仍 能使

油田回注水用杀菌剂效果分析

油田回注水用杀菌剂效果分析

油田回注水用杀菌剂效果分析曾静【摘要】Most oilfield reinjection water from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ing of oil field wastewater, n order to avoid all types of bacterial microorganisms in water clogging, corrosion to pipes, Oilfield reinjection water need to be sterilized before ing the 1227 ( do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 and glutaraldehyd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compound for SP12-8 as a fungicide, its sterilization effect of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iron bacteria and saprophytic bacteria in different addition of fungicides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injection water fungicide SP12-8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about 30℃, dosage of 0.07 mg/L, at this point, the amount of SRB was 4.5/mL (less than 10), the amount of iron bacteria was 9.5×102/mL, and the amount of saprophytic bacteria (TGB) was 9.5×102/mL, which and they satisfdy the requirement of reinjection.%油田回注水大部分来自物化处理后的油田废水,为避免回注后水中各类细菌微生物对管道造成堵塞、腐蚀,回注前需对其进行杀菌处理。

用于二次采油的MF—1多功能杀菌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用于二次采油的MF—1多功能杀菌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物 , 原 料 摩 尔 配 比为 1:1: , 常 压 合 成 反 应 按 1在 釜 内进行 反 应 。先 将 有机 胺 加入 反 应 釜 中 , 室 温 在
化学专业 , 工程 师 , 在 中原 油 田 分 公 司 从 事 油 田注 水 工 艺 和 现 防 腐 技 术 的研 究 , 发 表 多 篇 论 文 , 申请 两 项 发 明 专 利 。 已 并
点:
2 1 MF 1的 合成 . _ 将 三类 原 料 , C ~C 即 有 机 胺 类 化 合 物 、 C

C 环 氧 卤烷 类 化 合 物 和 C ~ C 。 有 机 酸 类 化 合
收 稿 日期 : 0 11— 6 20 —22 。 作者简介 : 天雄(92 )19 欧 1 7 一 ,9 6年 毕 业 于西 南 石 油 学 院 油 田
同 时 回注水 含 有较 高 的 钙镁 离 子 , 产生 注 水管 线 易
和地 层 严 重结 垢 , 而 引 起 注 水 管 线 和地 层 堵 塞 。 从 这些 都 给油 田生 产 运 行 造 成 巨 大 的经 济 损 失 。 因
此 , 般 都需 要 在 污水 回注 前投 加 杀 菌剂 和缓 蚀 阻 一
测试 , 与 12 并 2 7杀 菌剂 进 行 对 比 , 杀 菌 率评 价 产 用
品 的杀菌 效 果 。 2 3 MF 1的缓 蚀 阻垢 效果 . - 按照 S T 63 9 Y/ 5 7 - 3油 田 防垢 剂 性 能 评 价 方 法 和 S T 23 9 Y/ 5 7 ~ 1油 田 注 水 缓 蚀 剂 评 价 方 法 ,
迹 稀 释法 ( 试 瓶 法 和液 体试 管 法 ) 对 所合 成 的 产 测 ,
品 MF 1进 行 了 杀 灭 S 一 RB、 TGB 和铁 细 菌 的效 果

油田杀菌工艺及杀菌剂研究进展

油田杀菌工艺及杀菌剂研究进展

油田杀菌工艺及杀菌剂研究进展宋绍富;张铜祥;王玉罡;杨帆;吴春生;贺炳成【摘要】The bacteria had brought serious biological corrosion to the pipelines and equipment of 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ferring system and the flooding system in oil production, and lead enormous losing to the oilfield, so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sterilization process and bactericides we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oilfiel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ctuality of sterilization process and bactericides in flooding system of domestic oilfield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urther more, the sterilization mechanisms and relative merits of different sterilization process and bactericides were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and their future study and development were expected.%在油田开采、集输和注水系统中,细菌对管线及其设备造成了严重的生物腐蚀,给油气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适宜的杀菌工艺方法与高效杀菌剂在油田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文中总结了油田注水系统常用的杀菌工艺及杀菌剂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各自的杀菌机理及其特点,最后展望了油田注水系统杀菌工艺及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油田杀菌剂的更新试验

油田杀菌剂的更新试验
表2 G e mi n i 1 2 -3 -1 2 与P A M的 配伍 性
度 低 、 药效 长 、泡 沫 少、合 成 工 艺 简单 、成本 低 等许 多优 点 。为使 产 品 能够 工业 化 生产 ,设 计
出 ( c N) O型双季铵盐生产工艺流程 。反应器的优化设计能满足反应物料混合要 求,准确控 制聚合反应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 ,得到的聚合溶液浓度高而循环溶剂用量 少,聚合釜体积 小但 生产强度高 ,原料和循环单体不需要精制 ,不需要任何催化剂。双季铵 盐杀菌剂在不久的将来
菌 、腐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杀菌 陛能均达到企业
由 表 2可 以 看 出 , 在 较 低 浓 度 时 , G e m i —
标准 ,杀菌率超过9 7 %。双季铵盐产品杀灭铁细菌 n i 1 2 —3 —1 2 就与P A M发生线状絮凝 ,其原因可能

2 0一
油. _ ‘ 田地面工程 ( h t t p : / / w w wy qt dmgc . c or n)
铵盐 1 2 2 7 作为参照 ,对大庆采油三厂 回注水进行
杀 菌试 验 。
阳离 子表 面活性 剂 ,从 而使 溶液 出现线 状凝 聚 现象 。
2 . 2 . 2 Ge mi n i 1 2 —3 —1 2与 P AM 的 配 伍 J } 生
取1 mL 不 同浓 度 的 G e m i n i 1 2 —3 —1 2 滴 加 到浓 从杀菌剂对不同细菌的杀菌效果可以看出,合 度 为 2 0 0 0 m g / L的现场 用耐 温抗 盐 型 P A M 2 5 mL 溶 成 的双季 铵盐 产 品和传 统单季 铵盐 1 2 2 7 对 铁细 液 中 ,结 果见 表 2 。
进入高含水期和特高含水期 , 采 出液综合含水率超 9 8 . 4 % 、9 8 . 6 %。 ( C 。 N) 0的 联接 基 团 中的 氧原 子 过9 O %。随着原油含水 的升高 ,一方面造成了油田 具有较高 的电负性 ,从而使季铵氮原子正电荷密度 采 出水处 理量 不断增 加 ,另一 方 面需要 大量 注水补 增 加 ,使 杀菌 能力 增 强 ,其对 油 田污水 中 常见 的 3 充地 层能 量 。采 出水 中细菌 的生长 、繁殖 ,产生 了 种细菌均表现 出较高的杀灭率 ,其 中对硫酸盐还原 两个严重的问题 ,即设备的微生物腐 蚀以及 地层 菌 的杀 灭 率达 到 9 8 . 9 %。双 季铵 盐 联接 基 中 引人 的 堵塞 。 苯 环 ,对 细菌 的外 壁有更 好 的破坏 作用 ,从 而使其 腐生菌能生物降解各种有机处理剂 ,同时产生 具 有 良好 的杀 菌效果 。 的大量菌体和黏性代谢产物与机械杂质等一起进人 2 . 2 与P A M 的配伍性 地层 ,引起地 层堵 塞和 油层酸 化 。 2 . 2 . 1 G e mi n i( C N) o 与 P AM 的 配 伍 性 硫 酸 盐还 原 菌 在缺 氧 条 件下 可 以 引起 铁腐 蚀 , 取1 mL不 同浓 度 的 G e mi n i( C N) 0滴 加 到 形成非 晶形的硫化亚铁沉淀,造成堵塞 ,降低注水 浓度 为 2 0 0 0 m g / L的现场 用 耐温 抗盐 型 P A M 2 5 m L

关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用杀菌剂检测方法的探究

关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用杀菌剂检测方法的探究

关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用杀菌剂检测方法的探究王树学(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摘要:油田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相关的技术、设备及试剂的研究十分重要。

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在处理油田采出水时通常需要应用到杀菌剂,杀菌剂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处理效果。

所以,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有效检测杀菌剂,确保杀菌剂质量和性能达标。

本文主要针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用杀菌剂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有助于促进相关工作不断进步。

关键词:油田采出水;采出水处理;杀菌剂;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油田陆续都进入了开发中后期,对注水开发方法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注水开发技术是通过注水对油田实施二次开采,但是,由于注入的水中包含着大量不同的微生物群体,它们在密闭无氧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滋生,逐渐就会危害到水质并引起油层堵塞、金属设备腐蚀等问题。

而为了处理这些油田采出水,通常都会采用投加杀菌剂的方法。

为使杀菌剂充分发挥出防治细菌的作用,需要确保杀菌剂质量和性能。

以下笔者就结合实际,来浅要介绍油田采出水处理用杀菌剂的检测方法,仅供参考。

1 杀菌剂的外观检测观察杀菌剂的外观是判断其质量的最直接方法,一般观察就是直接用肉眼观察杀菌剂的外观状态及其中是否存在杂质等。

通常来说,合格的杀菌剂在自然光下是呈均匀液体状态,并且没有杂质、沉淀或是分层。

但通过观察外观,仅能够初步判断杀菌剂的质量情况。

2 杀菌剂的溶解性检测由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用杀菌剂是在水相中应用,所以其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溶解性,否则无法充分发挥出作用。

一般来说,杀菌剂的溶解性测试方法是:取90mL 蒸馏水倒入烧杯,再取杀菌剂样本10mL 加入烧杯中,搅拌1min 后,再静止30min 后进行观察,若杀菌剂完全溶解且液体均匀,则代表溶解性良好。

3 杀菌剂的腐蚀性检测油田采出水处理用杀菌剂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氧化型,一种是非氧化型。

其中,氧化型杀菌剂是通过氧化机理来进行杀菌,其通常属于强氧化剂(如氯、二氧化氯、次氯酸盐、过氧化氢、臭氧等),可产生次氯酸和原子态氧等物质,从而与微生物体内的代谢酶发生氧化反应,达到杀菌效果。

油田回注水中次氯酸钠除硫杀菌研究

油田回注水中次氯酸钠除硫杀菌研究

油田回注水中次氯酸钠除硫杀菌研究邵享文;张婷婷;艾翠玲;许俊鸽【摘要】在某油田采油厂回注水处理站进行电解法次氯酸钠除硫杀菌试验,考察了次氯酸钠对硫化物、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腐生菌(TGB)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投加量为60~65 mg/L时,对硫化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99%以上;对SRB、TGB、IB的杀菌效果明显,且在注水管网中具有持续灭菌能力,细菌与硫化物指标均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电解法次氯酸钠杀菌技术在油田回注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19(039)004【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次氯酸钠;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硫化物【作者】邵享文;张婷婷;艾翠玲;许俊鸽【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TE341油田二次采油需要大量回注水,回注水中一般含有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铁细菌(IB)等大量微生物,其中危害最大的为SRB,其生长、代谢和繁殖易引起金属管道腐蚀,造成油层堵塞,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1-4〕。

硫化物作为SRB的腐蚀产物普遍存在于油田采出水中,不仅易与水中成垢离子(Ca2+、Ba2+等)反应生成污垢,破坏注水系统的管线和设备〔5-6〕,使油水分离和污水处理的难度增加,且含硫污水回注后容易造成地层堵塞,增加注水井洗井次数〔7〕。

因此杀灭SRB、去除硫化物对于维护或恢复油田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油田回注水的除硫杀菌处理中,普遍采用投加杀菌剂的抑菌方法〔8〕。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注水中SRB和硫化物的含量,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常用的杀菌剂多为非氧化型,作用时间缓慢,长期投加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且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8〕;(2)在腐蚀的管道和设备表面 SRB 已聚集成团,杀菌剂难以进入菌团的内部。

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应用探究

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应用探究

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应用探究曲振斌【摘要】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是一种杂环结构,其杀菌原理主要依靠杂环上的活性部分破坏细菌细胞内的DNA分子,使细菌失去活性。

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最早由美国人通过β-硫酮酰胺在惰性有机溶剂中卤化形成,并以其高效、广谱、低毒的优点被认为是在水处理应用中最好的杀菌剂。

此外,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在钢铁冶炼、油田注水、炼油厂、火力发电厂、大型化肥厂、造纸厂、轻纺、水涂涂料、工业清洗等领域也广泛应用。

%Isothiazolinone fungicides is a heterocyclic structure,its sterilization principle mainly depends on the active part of the destruction of heterocyclic DNA molecules in bacterial cells,make the bacteria lose its own activity.Isothiazolinone fungicides at the earliest by the Americans through the beta keto amide sulfur in an inert organic solvent in halide formation,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city,broad spectrum,are considered in the applic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of the best fungicide.In addition, isothiazolinone fungicides in steel smelting,water injection and oil refineries,large coal-fired power plants,fertilizer plants,paper mills,textile,paint,water and other fields a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cleaning.【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6(042)009【总页数】1页(P103-103)【关键词】异噻唑啉酮;杀菌;应用【作者】曲振斌【作者单位】大连百傲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3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5;TQ455.47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以其高效、低毒、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杀菌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油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杀菌剂的研究

油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杀菌剂的研究

第50卷第2期当代化工V〇1.50, No.2 2021 年 2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bruary, 2021油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杀菌剂的研究徐安国,陈缘博,王超群,党海锋(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W化学事业部,(河065201 )摘要:硫酸盐还原菌(SRB)是石油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害菌,其主要危害是引起生物腐蚀和注水水质 沿程恶化油田常用的杀菌方法为操作简单、杀菌效果明显的化学杀菌法,其技术关键是高效杀菌剂的开发及 杀菌条件的优化设计:研究了 3种杀菌剂CA-SJ01 ,CA-SJ02和CA-SJ03在不同条件下对南海Z油田采出污水 中SRB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法,得到了单一菌剂的最低杀菌温度、最低使用质量浓度、最短杀菌时间在 此基础匕通过杀菌时间、杀菌温度、杀菌剂质量浓度3因素3水平L (33)正交实验,考察了不同杀菌剂的 最佳使用条件。

结果表明:CA-S川I的最佳使用条件为温度35尤、质量浓度10 m g l1、处理时间30 min;CA-S_I02的最佳使用条件为温度35丈、质量浓度Smg'L—'、处理时间6h;CA-SJ03的最佳使用条件为温度25 t、质量浓度50 、处理时间1h最后结合海t平台高效开发时效性,优选CA-SJ01作为硫酸盐细菌杀菌剂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SKB);杀菌剂;油田污水;抑制性中图分类号:TQ45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460(2021)02-0366-04Study on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Three Kinds of Bactericideson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in Oilfield WastewaterX U A n-guo,WANG Chao-qun,CHEN Yuan-bo,DANG Hai-feng(China Oilfield Chemicals Services Limited, Sanhe 065201, China)Abstract: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SRB) is a common harmful bacterium in the process of oil production, whichmainly caused biological corrosion and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Chemical sterilization method with the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nd effective is considered as the commonly sterilization method. The key of the technologyi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ffective bactericide and the optimal design of sterilization conditions. In the paper,inhibition effect of three kings of bactericides (CA-SJ01, CA-SJ02 and CA-SJ03) on SRB in Nanhai Z oilfieldwastewater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as studied. The minimum bactericidal temperature, the lowest massconcentration and the shortest sterilization time were obtained by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On the basis of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the use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were investigated by L9(33) orthogonalexperiment, including sterilization time,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mass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cides .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opti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A-SJ01 was as follows: temperature 35 °C,mass concentration10 mg-L 1, treating time 30 min; the opti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A-SJ02 was as follows: temperature 35 °C, massconcentration 5 mg-L treating time 6 h; the opti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A-SJ03 was as follows: temperature25 °C, mass concentration 50 mg-L treating time 1h. Combined with the high efficiency development demand ofoffshore platfonn, CA-SJ01 was selected as the bactericide.Key words: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SRB); Fungicide; Oil field wastewater; Inhibition我国大多油田已进人注水开发或三次采油阶段,污水排放或污水回注量日益增大。

油田水处理用杀菌剂高铁酸钾的合成

油田水处理用杀菌剂高铁酸钾的合成
油气 田地面工程第 2 7卷 第 1 O期 ( 0 8 1 ) 2 0 . O
3 3
油 田水 处 理 用 杀 菌剂 高 铁 酸 钾 的 合 成
阚连 宝 王 宝辉 陈 颖 刘 树 芝 于 忠 臣 林 红 岩
( .大 庆石 油学 院土 木建 筑工 程学 院 ;2 大庆 石油 学 院化学 化 工学 院) 1 . 摘 要 :高铁 酸钾 是 一种新 型 高效 的 多功 能水 处 理 剂 ,具 有 氧化 、吸 附 、絮 凝 、杀 菌 等功 能 。
高 铁 酸 钾 ( F O ) 为 暗 红 色 有 光 泽 的 粉 末 K。 e
覃长 森 1 9 9 7年 报 道 5 0 6 0g L 的 高 铁 酸 盐 可 杀 . ~ . /
状 晶体 ,熔 点 18 ℃ ,极 易 溶 于 水 生 成 紫 红 色 溶 9
水 中 大 肠 杆 菌 , 杀 菌 率 达 9. 5 ~ 9 .9 ; 9 9 9 9 20 0 0年贾 汉 东用 稳 定 的 高 铁 酸 钾 溶 液 ,分 别 对 金 黄色 葡萄 球菌 、 白色念 珠 菌和枯 草杆 菌黑 色变 种芽 胞 作 用 1 n 杀 灭率 均 达 9 . 5 以上 。作者 的 0mi , 9 9 大 量 实验研 究 表 明 ,高 铁酸 盐能 有效 杀灭 油 田注水
生 的循 环应 力最 大值 就将超 过抽 油杆 柱许 用最 大应
中硫 酸盐 还原 菌 、铁细 菌 、腐生 菌等 微生 物 。
NaF O 可 杀灭 水 中非 传 染 性 抗 药 性 假 单 胞 菌 类 e
细菌 ,2 ~5 / O 0mg L可杀 灭水 中传 染性抗 药 性假单 胞 细 菌 。1 7 9 5年 ,G let 证 明 1 2 6mg L的 i r等 b .~ /

新型农药杀虫杀菌剂精甲·咯菌腈

新型农药杀虫杀菌剂精甲·咯菌腈

667平方米产670.5
958增产1.8%;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
照郑单958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500~5000株,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瘤黑粉病高发区
·咯菌腈(亮盾)是种子处理杀菌剂,它由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咯菌腈(25克/升)
/升)混配而成,其中咯菌腈可以防治由高等真菌(如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苗期病害;而精甲霜灵能透过种皮,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内吸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位,防治由低等真菌(如腐
引起的多种土传和种传病害。

两种成分混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在各地的试验示范及生产过程中,本品对防治水稻恶苗病、大豆根腐病等表现优异。

此外,亮盾能明显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对水稻机插秧秧盘“盘根”效果明显,同时提高秧苗素质,秧苗移栽后缓苗快。

精甲·咯菌腈使用方法简便。

推荐使用剂量为300~400毫升/100千克水稻种子,可以先浸种后包衣,也可先包衣后浸种(浸种期间不换水);如果是不浸种的干籽播种,也可以包衣后直接播种。

包衣方法:将药剂用水稀释4~7倍后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即可。

以处理100千克种子为例,量取精甲·咯菌腈药剂300毫升,加水约1700毫升后搅匀,之后将药液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均匀包衣。

文/ 李勤古
新型农药杀虫杀菌剂
咯菌腈。

研发新型杀菌剂以保护农作物健康

研发新型杀菌剂以保护农作物健康

研发新型杀菌剂以保护农作物健康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对粮食生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各种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也日益严重。

因此,研发新型杀菌剂以保护农作物健康成为了当前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业上的病害问题一直是农民们关注的焦点,因为病害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失败,还会影响到农民们的生计。

目前已经有一些常用的杀菌剂,如化学合成杀菌剂、微生物制剂和生物制剂等。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会导致病原菌对杀菌剂产生抗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杀菌剂逐渐失去了效果。

因此,研发新型杀菌剂以应对抗药性病原菌的威胁势在必行。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健康,我们需要加强病害防治的研究。

通过分析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确定目标病害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研发杀菌剂。

例如,在对某种病原菌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它主要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繁殖,因此可以针对其生活习性研发抑制其繁殖的新型杀菌剂。

传统杀菌剂多为化学合成物质,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研发环境友好型的杀菌剂也是当务之急。

一种方法是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

许多植物含有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和植物提取酸等。

通过科学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植物提取物,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从而得到高效的杀菌剂。

这种杀菌剂不仅具有较低的副作用,还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微生物制剂也是研发新型杀菌剂的一种重要方法。

微生物制剂利用有益微生物来防治病害,具有环境友好、安全无毒等优点。

常见的有益微生物有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等。

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筛选和培养研究,可以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制剂。

与化学合成杀菌剂相比,微生物制剂不易产生抗药性,且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生物制剂也是研发新型杀菌剂的热点研究领域。

生物制剂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来防治病害,如细菌发酵物、真菌代谢产物等。

生物制剂在杀菌效果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同时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通过对生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可以获得更加安全高效的杀菌剂。

压裂液杀菌剂GCY-6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压裂液杀菌剂GCY-6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应 用 的 压 裂 液 杀 菌 剂 为 W DS 2型 杀 菌 剂 , 然 此 一 虽 杀 菌 剂 表 现 出 了 良好 的 现 场 应 用 效 果 , 在 同 一 个 但
5 加入 计 量 好 的 水 , 拌 均 匀 , P 值 调 至 6 0C, 搅 将 H

8即可 。该 方法 合成 的样 品 呈淡 黄 色 、 易溶 于 水 、
为 项 目研 究 的 主 要 对 象 , 胶 浓 度 为 0 4 、 . 胍 . % 05 和 0 6 , 菌 剂 的浓 度 为 0 1 、. 和 0 3 , . 杀 . 0 2 .
对 比的杀 菌剂样 品为 wD 一2 S 。每一 个杀 菌剂 系列
下 的 温 度 点 和 胍 胶 浓 度 点 取 7天 的 数 据 , 注 意 基 并
l(( ’ ’ 一6杀 菌 剂 的研 制 、
1 1GC 阳离 子季铵 盐的 合成 . Y 季铵盐 杀 菌剂不 仅具有 杀菌 作用 。而且 对杀 菌
第3 卷 第 6 9 期
压裂 液 杀菌剂 G Y一6的研制 及 性能评 价 c
露 糖 。降解 后 的植 物 胶 会 失 去增 稠能 力 , 因而 可 以 通 过杀 菌剂 的基液 粘度 保 留率来宏 观 表征杀 菌剂 的 性 能 。选用 在川西 获得 广泛 应用 的东 营大诚胍 胶作
液 不 交 联 或 交 联 不 充 分 . 至 于 不 能 用 于 压 裂 施 甚
作用 , 可以杀 死 生 长在 黏 泥 下 面 的硫 酸 盐 还 原 菌 。 与其 他药剂 复配 时还 有缓 蚀增效 作用 。 因此 合成 脂 肪胺 型季铵 盐 作为 GC 杀菌 剂 的 主剂 。合 成 的 方 Y
升 至 1O ~ lO , 温 反 应 2 h 然 后 降 温 至 约 1 C 2C 恒 ,

高效杀菌剂的开发与应用

高效杀菌剂的开发与应用

245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20.12 (下)油田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繁殖可造成钻采设备、注水管线及其他金属材料的腐蚀和损坏、管道和注水井的堵塞,使油层孔隙渗透率下降,引起注水量、石油产量、油气质量下降。

这些危害给油田生产运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全球采油工业每年因腐蚀而损耗的金属可达其金属使用量的18%。

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2年的统计显示,每年由于腐蚀给油田造成的损失约两亿元。

近年来,随着二、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油田注、采水量的不断增加,采出液含水率的增高,加上聚合物的应用,这些都给细菌在油田系统中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细菌腐蚀问题日益严重。

研制一种水驱、聚驱污水均适用的高效杀菌剂,在较低加药浓度下可以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且污水处理成本更低成为迫切需要。

1 实验方法1.1 细菌含量检测方法采用绝迹稀释法油田测定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和铁细菌含量。

参照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标准5.6规定。

1.2 杀菌剂残余浓度检测根据高效杀菌剂GNSJ-02配方中的活性成分制定的一种现场检测方法,可以在30分钟内快速测定现场水样中的杀菌剂残余量。

杀菌剂中的活性成分可与试剂A 反应,产物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成特定的颜色。

显色完全后,通过与标准颜色比色定量。

2 室内实验2.1 杀菌剂配方筛选以大庆油田采油五厂高一联污水为实验介质,按照Q/SY DQ0825-2006标准的要求,以杀菌率为评价指标,评价了高效杀菌剂GNSJ-02等4个杀菌剂样品的杀菌效果。

结果如表1所示。

高效杀菌剂GNSJ-02杀菌剂均满足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判定合格。

2.2 合理加药浓度以高一联来水水样为介质,确定了能使三种细菌的杀菌高效杀菌剂的开发与应用张永刚1,周振东2,武昆2,陈思安3(1.大庆油田开普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油田管理部;3.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试验大队实验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000)摘要:为解决大庆油田在用杀菌剂现场加药浓度高、应用效果差的问题,研制了高效杀菌剂GNSJ-02,其最低抑菌浓度仅为9mg/l;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

油田杀菌剂标准

油田杀菌剂标准

油田杀菌剂标准一、概述油田杀菌剂是油田化学剂的一种,主要用于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油井、输油管道和储存设施的杀菌防腐。

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保障油田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田杀菌剂的标准,包括其质量标准、使用标准、检测标准和管理标准。

二、质量标准1. 化学成分:油田杀菌剂的主要成分应明确,且应具有杀菌能力强、腐蚀性小、无毒或低毒的特性。

2. 物理性能:油田杀菌剂应具有适宜的粘度、密度和闪点等物理性能,以便于现场使用和储存。

3. 稳定性:油田杀菌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常温常压下长期储存,不易分解变质。

4. 生物降解性:油田杀菌剂应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性,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5. 安全性:油田杀菌剂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即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且不会引发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

三、使用标准1. 使用范围:油田杀菌剂应明确其使用范围,包括适用油品、适用温度、适用浓度等。

2. 使用方法:油田杀菌剂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使用,包括使用前的准备、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使用后的处理等。

3. 使用量:油田杀菌剂的使用量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控制,以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4. 安全防护:使用油田杀菌剂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四、检测标准1. 检测项目:油田杀菌剂的检测项目应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稳定性、生物降解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

2. 检测方法:油田杀菌剂的检测方法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周期:油田杀菌剂的检测周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控制,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五、管理标准1. 采购管理:油田杀菌剂的采购应按照公司采购管理规定进行,包括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计划的制定和采购合同的签订等。

2. 储存管理:油田杀菌剂的储存应按照公司储存管理规定进行,包括储存场所的选择、储存方式的确定和储存期限的控制等。

3. 运输管理:油田杀菌剂的运输应按照公司运输管理规定进行,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工具的准备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用新型杀菌剂的研究进展摘要菌腐蚀危害一直以来就在油田生产中存在,特别是随着二、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 多数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油田注、采水量的不断增加, 采出液含水率的增高,加上聚合物驱的应用,这些都给细菌在油田系统中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使得细菌腐蚀问题日益严重[1]。

本文便是针对杀菌剂的发展进行的研究。

关键字:油田注水;杀菌剂;细菌引言在油田注水系统中,各种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腐生菌以及其它微生物,它们在生长、代谢、繁殖过程中,可引起钻采设备、注水管线及其它金属材料的严重腐蚀,并堵塞管道,损害油层,引起注水量、石油产量、油气质量下降,也为原油加工带来严重困难,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2,3],本文就油田杀菌剂最新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并分析了油田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1 油田回注水中主要细菌类型[4]1.1 硫酸盐还原菌(SRB)SRB对采油设备的腐蚀主要机理是:缺氧条件下引起铁腐蚀(厌氧腐蚀),形成非晶形的硫化亚铁沉淀,造成堵塞,降低注水井的注入能力;硫化氢污染燃料气;硫化氢污染库存的燃料油。

此外,硫化氢很容易从被污染的水中逸出,并在通风条件差的地方积累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剧毒的气体,人吸人体内是很危险的[5]。

1.2 铁细菌(FB)铁细菌具有附着在金属表面的能力和氧化水中亚铁成为氢氧化高铁的能力,使高铁化合物在铁细菌胶质鞘中沉积下来。

这样形成了包含菌体和氢氧化铁等组成的结瘤。

由于瘤底部缺氧,能加速硫酸盐还原菌的繁殖,并造成注水井和过滤器的堵塞[4]。

1.3腐生菌(TGB)腐生菌(TGB),能生物降解各种有机处理剂,同时产生的大量菌体和粘性代谢产物与机械杂质等一起进入地层,引起地层堵塞和油层酸化。

它们产生的粘液与污泥中各种杂质一起附着在管线和设备上,堵塞注水井和过滤器。

同时,粘泥底下容易产生硫酸盐还原菌。

造成局部缺氧条件,给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繁殖有了很好的条件。

2 我国油田注水常用的杀菌剂[6]2.1 氧化型杀菌剂氧化性杀菌剂具有杀菌力强、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等优点, 至今仍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杀菌剂。

我国各油田早期注水杀菌常用氯气, 这是因为氯气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作用快、杀菌致死时间短、可清除管壁附着的菌落、防止垢下腐蚀、污染较小等优点。

近些年, 国外氧化性杀菌剂的研究主要向使用较安全、杀菌效率较高的方向发展,目前, 国内一些科研机构也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并在渤海油田得到了应用。

但国内大多陆上油田, 注水系统主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注水中有机质含量很高, 通常需要大量的氧化剂才能达到杀菌的目的。

长期的现场试验研究表明, 氧化性杀菌剂由于杀菌效果不佳或是会增加腐蚀, 现场应用不理想。

因此, 我国油田注水系统杀菌仍以非氧化性杀菌剂为主。

在所有油田杀菌剂市场中氧化性杀菌剂占17.5%, 非氧化性杀菌剂占72.5%, 其他约占10%。

这也间接地反映出非氧化性杀菌剂的优势所在。

2.2 非氧化型杀菌剂目前, 我国大多数油田所使用的杀菌剂多为非氧化型杀菌剂, 根据它们的杀菌作用基团及作用机理, 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2.2.1 非离子型杀菌剂非离子型杀菌剂主要是靠渗透到细菌体内或者在水中水解后与细菌的某些组分形成络合物沉淀来达到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目的,主要有: 有机醛类, 如甲醛、丙烯醛、戊二醛、异丁醛、肉桂醛、苯甲醛、乙二醛等; 氯代酚类及其衍生物; 有机锡化合物, 如三丁基氯化锡( TBTC);含氰类化合物,如二硫氰基甲烷;异噻唑啉酮,如Nalco 公司的N-7330、Rohm&hass公司的KATHONWT及国内的SM-103等; 杂环化合物杀菌剂, 如咪唑类衍生物( 如甲硝唑)、噻唑、咪唑啉以及三嗪的衍生物等。

2.2.2 离子型杀菌剂根据杀菌剂在水中带电的正负性, 离子型杀菌剂大致可分为阳离子型杀菌剂、两性离子杀菌剂和阴离子型杀菌剂。

2.2.2.1 阳离子型杀菌剂由于细菌细胞壁通常带负电, 所以使用最早最多的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杀菌剂, 如季铵盐、季鏻盐、烷基胍等。

(1)季铵盐型季铵盐作为最普通和最有效的阳离子杀菌剂之一,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对原有季铵盐的改性, 如新季铵盐、双季铵盐、聚季铵盐等。

新季铵盐, 即向季铵盐的疏水链上引入氧、硫等原子或在季铵盐分子中引入不饱和烷基。

如北京化工研究院精细所研发的( 2-羟基- 3-十二烷基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类杀菌剂是在1227 基础上进行的烷基改性而得到的, 南京化工大学研制的缩醛基改性的季铵盐杀菌剂、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双杂环结构季铵盐杀菌剂、日本医务株式会社研制开发的带有苯氧基季铵盐类杀菌剂等, 也都是烷基改性季铵盐类杀菌剂。

这类改性杀菌剂由于其疏水基中含有水溶性基团, 可提高季铵盐在油水中的分散度, 增加了其表面活性性能, 加强了药剂在细菌菌体的吸附作用, 因而杀菌效果得到增强。

最新研究成果如季铵盐改性的天然高分子壳聚糖衍生物同时具有絮凝和杀菌作用, 含氟烃基季铵盐[7]发挥了卤素与季铵盐的协同杀菌作用。

这些改性杀菌剂改变了季铵盐的表面活性和分子稳定性, 减少了泡沫, 提高了杀菌灭藻的功效并起到了多功能作用。

双季铵盐分子中有两个疏水基团、两个亲水基团和一个连接基[8], 其新颖的结构使性能更加优良: 临界胶束浓度低, 可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显著提高水溶液的黏度, 还有阻垢和调节pH 的作用等。

而对于两端连有不同疏水基团的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国内也有研究, 如齐齐哈尔大学研究出了两种含酯基不对称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南京工业大学研发的高效杀菌剂MQA[9]、华中科技大学以甲硝唑为母体合成的一种新型杀菌剂甲硝唑改性双季铵盐MBQA 等都是不对称双季铵盐。

聚季铵盐杀菌剂由于分子结构中具有较多的正电荷基团, 吸电子基的存在使正电荷更加集中。

因此它具有广谱性、适宜pH 范围宽的特点。

如由新型聚季铵盐单体——长链烷基季铵阳离子单体十二烷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氯化铵(YJJ) 合成的亲油性水溶性聚季铵盐; 由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以环氧氯丙烷和有机叔胺为主要原料, CH- 5和QS- 1为聚合引发体系, 合成的季铵盐类阳离子聚合物杀菌剂;由南京工业大学研制的一种非氧化性、非泡沫杀菌剂——稳定性聚氯化- 2-羟丙基- 1, 1- N-二甲胺。

(2)季鏻盐季鏻盐杀菌剂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广谱的杀菌剂, 90 年代初在我国应用。

季鏻盐具有优良的杀菌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黏泥剥离作用, 但价格昂贵。

美国Albright & wilson公司发明的季鏻盐杀菌剂四羟甲基硫酸鏻( THPS) ,具有低毒、低推荐处理标准、在环境中分解快速, 以及没有生物积累等优点, 1997年获得美国“总统环境友好化学挑战奖”的设计更安全化学品奖[10]。

Ciba - Geigy 公司的B- 350,中石化的RP- 71,南京工业大学研发的DMTPC 都是季鏻盐杀菌剂。

(3)烷基胍烷基胍是通过影响细菌的生长分裂,使孢子萌发并产生呼吸, 抑制细胞膨胀,瓦解细胞质和破坏细胞壁的方式来杀死微生物。

其本身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易溶于水、使用方便、杀菌效果好。

在胜利油田进行的现场试验证实,以胍盐为主的杀菌剂杀菌效果是1227的1倍,并且广谱抗菌、低毒。

2.2.2.2 两性离子杀菌剂两性杀菌剂既有带正电荷的基团, 也有带负电荷的基团, 因此适用的pH 范围更宽, 杀菌效果也更好。

如南京工业大学研发的十六烷基二甲基( 2- 亚硫酸) 乙基铵、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TS-781、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一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和二( 辛基氨乙基) 甘氨酸及其盐类, 均是两性离子杀菌剂, 都具有毒性小、杀菌能力强、生物降解性良好、不污染环境、药效持久、无味、不刺激皮肤等优点。

2.2.2.3阴离子型杀菌剂1934 年, Tisdale 等报道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杀菌能力, 标志着近代有机杀菌剂研究的开始。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本身是一种阴离子型杀菌剂, 如代森类杀菌剂和福美类杀菌剂。

只是由于这些杀菌剂水溶性和复配能力差、杀菌能力弱, 因此现在应用和研究得都比较少。

2.3 多功能杀菌剂国内多功能杀菌剂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中期, 多年来, 已经先后成功地研制了如絮凝- 杀菌剂( XPFC)、絮凝-杀菌-缓蚀剂( CX- C)及其他类型的多功能处理剂, 并在研究机理方面, 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

此外, 江汉油田设计院也提出了阻垢-杀菌-缓蚀型多功能处理剂(WX- 3)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2.4 复合型杀菌剂“七五”、”八五”期间, 一些科研院所与各大油田有关部门进行联合攻关, 研制了一些新型的杀菌剂。

主要包括有: SQ8(二硫氰基甲烷+1227+溶剂+表面活性剂) , S15( 二硫氰基甲烷+溶剂+表面活性剂) , WC- 38( 二硫氰基甲烷+双砜+溶剂) , J12( 1227+双氧化物+其它), CT10- 3(有机胍+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溶剂) , WC- 85(季铵盐+戊二醛) 以及酚胺化合物(如NY-875) (苯酚+有机胺+甲醛)、FH系列杀菌剂(这类杀菌剂主要由十二烷基叔胺、氯化苄、苯酚、甲醛、戊二醛、异丙醇、糠醛等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 等。

2.5 水不溶性杀菌剂为了解决氧化型杀菌剂和小分子非氧化型杀菌剂的毒性和余毒问题以及杀菌剂再生循环使用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对杀菌剂单体化合物聚合或将杀菌剂官能团固载在高分子载体上制成了水不溶性聚合物杀菌剂, 尤其以水不溶性含氮阳离子型聚合物型杀菌剂杀菌效果突出,如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反应制成的水不溶性杀菌剂等。

3 杀菌剂的发展方向随着对全球石油资源的大力开采, 石油的储存量已变得越来越少, 为了提高采油效率和保护环境, 对今后油田杀菌剂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环境友好。

常规的杀菌灭藻剂对人类和水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并经常在环境中积累,对环境构成长期危害, 因此环境友好的水处理化学品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而水处理药剂的环境友好不仅包括水处理剂本身的环境友好化, 还应包括水处理剂生产用原材料、转化试剂、反应方式、反应条件的环境友好化, 以及水处理技术的环境友好化。

(2)加强机理的研究。

目前对杀菌剂机理的认识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微生物的细胞壁上有带负电荷的基团, 带正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与微生物表面发生亲合作用, 可迅速吸附在微生物表面; 二是表面活性作用使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的活性剂渗透入细胞表层, 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