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反自然的往往是有问题的
• 第六节:反自然的往往有问题.自然法则是简单的、美的, 也是庄严的,一切对自然法则的违逆,都有可能带来不必 要的麻烦,甚至是惩罚。
• 自然是我们永恒的老师,她让我们变得单纯,缓解着我们 的焦虑。“一旦真正理解了自然界的力量,就必然会获得 寄托着一切幸福的灵魂深处的安宁。”
这一章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作者提到“三不 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即“不生气、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 第二节中作者提及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人生并非不需要竞争,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 来成就感,推动社会进步。但竞争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前 者说的是适度竞争是好的,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 的生活就不应该有竞争。
• 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 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 系,在人生事物中获得主动权,而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第三件宝物是良好表率。
和孩子如何相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 能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记得有句话说 送个孩子阅读
良好 表率
自由
目录
第一章 保卫纯真童年 第三章 回归自然养育
第五章 完善家长自身
第二章 净化育儿观念 第四章 赢在教育细节 第六章 绕开宣传陷阱
•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搅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 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 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最 重要的手段。
• 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能 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其着 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 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尹建莉:家里“规矩”越少,对孩子越好
一个单纯的儿童从来不会没底线,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对人对事没有恶意,就不会有过度的挑衅,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能变得习惯良好,行为得体。
很多精英人物,在回忆童年时,上树掏鸟窝,到地里偷西瓜,甚至三天不洗脸,打架等等,所有这些“坏行为”都是有趣的童年记忆,却完全影响不到他们成年后的道德面貌和行为能力。
◆花钱多少和“爱”,没有一点关系当下有一个误导大家的词就是“溺爱”,词面意思使很多人误以为想把孩子教育好,就是要爱得少一些,定规矩多一些、严厉一些、物质上苛刻一些。
尤其家境条件较好的孩子出了事,人们几乎总是众口一词地说这孩子被“溺爱”坏了。
事实是古今中外,任何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家庭都有可能出混混,混混的产生和家境没有必然关系,只不过家境好的更引人注目。
家境优越的孩子和家庭贫寒的孩子,他们成长得好与坏,不在于父母在物质上是否出手阔绰,在于精神上是否充分给予。
儿童对外部物质世界感觉懵懂,对自我情绪感知却分外敏感。
物质上多一些少一些不是问题,精神上的贫寒却会对儿童形成心理摧残。
家长给孩子花钱多和他爱孩子多少,没有一点关系。
事实是,很多经济条件良好的家长,无力在精神和情感层面满足孩子,就用过度的物质给予进行弥补和掩盖,把花钱多理解为爱得多,但这不过是庸俗思路,也是爱的假象,谁不知道提供物质享乐总是比提供精神享乐更容易一些,尤其对于经济宽裕的家长。
◆孩子要的是“精神溺爱”如果一定要说过度花钱也是爱的一种,这种“溺爱”只是物质溺爱,这不是孩子的需要,只是家长的需要。
孩子要的是“精神溺爱”,即家长能给予的最优质的父母之爱。
这种爱不是由一大堆的物质堆成,而是由充足的相处、深厚的感情、自由的氛围、良好的榜样等等这些构成。
其中,少立规矩,就是保障自由,提高爱的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有一个物质丰富的童年不是件坏事,但拥有心理丰盈的童年才是人生的幸运。
“自由意志”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大的奢侈品。
◆家里“规矩”越少越好生活有万千种细节,对于该给孩子什么规矩,如何把握这个度,没有人能把所有的情境都罗列或归类,很多东西是需要自己去悟的。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蹲下来爱你读后感
蹲下来爱你——《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第一次接触尹建莉,还是女儿没有出生时,源于他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可能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当拿到学校发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时,心中充满了窃喜。
早晨起床,惊醒了孩子,孩子昂求到“妈妈,你再陪一分钟吧!好不好,就一分钟!”孩子还天真的伸出一个指头,于是我心软了,又躺在床上,“一分钟到了,妈妈真的要上班了!”我挣脱孩子的手,“妈妈不上班,妈妈不上班,妈妈陪阳阳!”孩子索性哭了起来,“哭哭哭,就知道哭,除了哭你还会干什么!”孩子反而哭的更凶了,这时老公过来:“真没出息,天天哭,天天哭,你看看人家……”于是我狠狠的在屁股上打了她两下,孩子哭的更凶了。
自己在哭声中洗漱完毕来到学校,这是我们家早晨经常上演的一幕。
读完这本书,我流泪了,书中的种种理念,和自己平日里对孩子对学生都是相悖的,曾经自以为是把那么多错误的做法,都累加在了孩子那幼小而稚嫩的心灵上。
读这本书就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太多的东西触动了我的内心,这时我只想说:“孩子,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馈赠,谢谢你,妈妈愿在你的陪伴下,让我们共同成长。
”时光不能倒流,庆幸让我早一日遇到了它,让我知道了“蹲下来爱孩子。
”读完本书我把自己一些小小的感受做了以下总结。
1、平常心说起教育,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感慨,孩子不按时睡觉、不好好吃饭、不穿袜子、不爱说话、好动、弄脏衣服、做事磨蹭......孩子身上有太多的问题,让我们抱怨焦虑,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拥有无限能量的个体,有着属于自己的自然生长过程。
我们蹲下来,站在孩子的高度思考:他仅仅是一个孩子,不需要那么“完美”。
正如书中尹老师引用海桑的诗中描述到:“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当我们接受了孩子不完美的一面,心态调整好了,其他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感受他的世界,这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爱孩子。
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规矩太多,难成方圆作者:全丽洁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11期摘要:今天的数学教学中,规矩越来越多,孩子的自由就越来越少。
要求越来越多,孩子能做到的却越来越少。
老师被“困住了”,数学教学被“困住了”,犹如在黑白对弈中“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甚至连“招架之功”都没有。
那如何让老师脱“困”?如何让数学教学脱“困”?关键词:脱“困”;潜能;思维空间;思维方式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今天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常会感慨“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我们为孩子的学习“呕心沥血”“费劲心思”,我们在孩子的学习上“身先士卒”的扫平障碍,我们“层层铺垫”生怕孩子一不小心会“摔倒”。
规矩越来越多,孩子的自由就越来越少。
我们的要求越来越多,孩子能做到的却越来越少。
于是我们开始抱怨了,抱怨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做到的却是那么少。
我们的老师被“困住了”,我们的数学教学被“困住了”,那如何让我们的老师脱“困”?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教学脱“困”?一、少点干涉,给孩子留下开阔的思考空间卖菜的小贩可以秤出一筐土豆的质量,但他不相信有人会秤出地球的质量,他的常识中,秤重只有一杆秤,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有限,来理解和指导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少点干涉,才能给孩子留下开阔的思考空间。
比如,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3x+5y=m+2 (1)2x+3y=m (2)的解适合方程x+y=8,求m的值。
我们会着急的以我们“卖菜”的经验告诉孩子,消m,再与x+y=8构建新的方程组,解出x、y的值后再代入求m的值。
我们会说:“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3x+5y=m+22x+3y=mx+y=8,肯定是先消化m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
以后要按这样去做,听见了吗?”这样做肯定是没错的,但这是最好的吗?倒不如把我们的经验先放一下,少点干涉,给他们留下开阔的思考空间,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这个问题还有特殊的方法,其实孩子也是能发现的。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读书心得体会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读书心得体会
尹建莉,中国家庭教育女王,中国奇迹畅销书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作品凭借口碑狂销逾600万册,被妈妈们相互推荐传阅,治愈千万家庭。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国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
她的新颖教育理念和独特教育方法震撼了中国教育界,得到专家和家长的一致推崇。
她的书通俗易懂,集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身,600多万妈妈亲身实践证明:很全面,很管用!有教育家评价:当代中国家庭的教育,如果没有尹建莉就不算完整。
女儿圆圆曾跳级两次,品学兼优,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
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现已于美国常春藤梦晓硕士毕业。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是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1》之后出的又一本新书。
尹建莉老师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老师,她的第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我看到的第一本教育类的书籍,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之前所有的教育观完全颠覆了,突然发现当一个好妈妈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就像我们要去当一位司机一样,需要拿到一个驾照,当一个好医生则需要一个行医执照。
可是在我们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当一个好妈妈是需要去学习的。
我们只是凭着自己的生命本能稀里糊涂的当上了妈妈。
然后,再把从爸爸妈妈那里习得的养育模式,带给我们自己的孩子,却从来没有去想过对或错。
可以说是尹建莉老师把我引上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道
第 1 页/ 共 4 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近年来中国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接受度最高的家庭教育类书籍之一了。
尹建莉除了是一位出色的母亲之外,更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结合着自己亲身的教育经历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堪称是通俗易懂,有高度有实践的家庭教育优秀书籍。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对我启发最大的并不是尹建莉如何教育女儿的,而是尹建莉如何保护女儿的。
比如又一次,因为自己太忙,所以尹建莉就让丈夫接女儿到单位,等到下班再一起回家。
但是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有一些好心好意但却不会说好话的同事会“逗”孩子玩儿,小孩子有时候会拿开玩笑的话当真。
尹建莉的丈夫一来是没太在意,二来也有点拉不下来脸。
为了让孩子不再受到这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尹建莉就“剥夺”了丈夫接孩子去单位的权利。
保护好了孩子,让孩子在健康、良性的环境中成长,这难道不是同买学区房这样的行为有相同效果的吗?作为一位母亲,尹建莉并没有把自己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
尹建莉除了想要照顾好女儿之外也希望自己的人生不要由此止步。
所以有一段时间尹建莉的女儿在寄宿学校学习,但是假期回到家以后,尹建莉发现自己和女儿之间开始有了隔阂,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繁忙的工作而找借口,一旦发现了问题,立刻就解决了,让女儿回到自己的身边,注重于女儿的沟通和互相理解。
从尹建莉的角度来讲,即使她是家庭教育畅销书作家,获得了教育硕士的学位,也不代表她做的所有的教育和家庭方面的决定都是正确的或者是好的,我们都是在实践中好到更好的陪伴的方法,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而作为成人来讲,做错决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在意或者是不去管……当我们在反思与纠正过去之后,才能够走好未来更长更远的道路。
不仅如此,尹建莉还能够引导女儿,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告诉女儿在一些被动的错误选择中,该如何应对。
比如又一次,尹建莉的女儿在学校无辜受牵连,被多遍罚抄。
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和老师发生冲撞也许对孩子没有好处,所以尹建莉在平复了女儿的情绪之后选择帮女儿写罚写的作业,让女儿有时间阅读和做更有效果的练习。
2024年教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体会
祝福天下所有的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中!
教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体会 篇3
朋友推荐了一本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作者尹建莉。一放寒假,便在网上订购了一本。
这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法,坚持雅俗共赏的风格。每篇文章的切入口或核心案例很小,陈述的道理却比较大。理性分析较多,有着统一的逻辑和价值观,它的一切论点都建立在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读完这本书之后,以下几个观点让我深有感触: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了。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只留给孩子一些物质财富或金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可持续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负责。
一、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记得我儿子刚刚出生时,因为种种原因,无人给我搭手,我不仅要一个人带他,还要自己做饭,收拾家务,家里的一切都得我去操办。所以,凡是我收拾屋子或者洗衣服做饭时,他都是一个人躺在床上自娱自乐。对面的邻居总认为他很听话,实际上仅仅是他习惯了一个人的娱乐。转眼间就到了儿子上幼儿园的时间,我们把他送到班上时,看见很多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却高兴地给我们说再见,让我们放学后去接他。之后,我们慢慢培养他自己洗脸、洗脚、洗澡、洗头等。开始自己洗不干净,我们再给他洗一遍,顺便教他怎么做才能洗干净。慢慢的,不用我们帮忙,他都能自己完成。通过这些小事让孩子懂得了,做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不胆怯,方法正确,坚持下去,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自己。
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一个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爱孩子,就让我们把这三件宝物送给他们:阅读,自由,良好的表率!因为这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读书笔记:尹建莉《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教育策略
学着做父母——尹建莉《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教育策略划清你和孩子的界限: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大人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
信任和欣赏是最大的支持,也是最真挚的爱。
“慢点”和“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家长把“慢点”和“小心点”挂在嘴上,就是在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地,你总是做得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
最高的礼貌和善意不是一定要说点什么和做点什么,而是得体和有分寸,以让对方感觉有用或舒服为原则。
无所谓的小事,视而不见,不让孩子难为情。
多余的提醒和安慰只是满足了家长,却给了孩子不信任和羞辱。
不要孤立地看一个问题,不要轻易评价孩子不懂得或不守诺言。
太早给孩子立规矩的弊病非常多,造成的后果就是对孩子的限制太多,使孩子大部分能量用于和家长对抗,同理心、自控力等无法充分发展。
“屁”大点的事何以成了事儿?太多的期望加太多的否定,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包袱,他的世界塞满了负能量,格局无法宽广,只能变得胆小、自卑,没有价值感,对外在的评价极为敏感。
别只说孩子“聪明”,只是不努力。
潜台词就是:聪明是因为遗传好,真正牛逼的人是家长;成绩差是自己不用功,和家长无关,只能怪自己。
你变弱些,孩子就开始强大;你不膨胀,孩子的膨胀,孩子的世界就宽敞;你收敛起来,孩子的格局才能变大。
任何关系中,只要有强权就有伤害,家庭生活中尤其如此。
“放手”的分寸怎么拿捏?“放手”的原则就是,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
检验的标准就是:孩子因此更自觉了,还是更依赖了;你的教育对于孩子的自由意识和主动意识,最终是削弱了还是加强了;你作为家长越来越轻松了,还是越来越脱不了手了。
“苦口婆心”有可能全是废话、唠叨。
跟孩子谈话,注意要从“我告诉了你什么”转移到“孩子接收了什么”,请关注自己的“潜台词”爱和溺爱是两件相反的事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批评。
尹建莉让孩子识字不难读后感
尹建莉让孩子识字不难读后感尹建莉老师的观点就像一阵清风,吹走了我对于孩子识字这件事的好多担忧和迷茫。
以前我觉得让孩子识字就像赶鸭子上架,难上加难。
但她告诉我们,孩子识字其实可以很自然、很有趣。
就像她在书里说的,不要把识字当成一个枯燥的任务去硬塞给孩子。
这可太对了!我们大人往往一板一眼地拿着识字卡片,像个严厉的监工一样,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认,孩子那小脸蛋上写满了不情愿。
尹建莉老师却提倡在生活中识字,这就像把识字变成了一场好玩的游戏。
比如说走在街上,看到各种店铺招牌,“超市”“书店”“饭店”,这都是识字的好机会呀。
孩子看到这些招牌的时候,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好奇地问这问那,不知不觉中就把字给认了。
我突然想到,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字,可我们以前却老是忽略这些天然的识字教材,非得去买那些千篇一律的识字卡片,真是舍近求远。
而且她还强调阅读对于识字的重要性。
阅读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识字的大门。
当孩子沉浸在有趣的故事书里的时候,他们为了弄明白故事的内容,就会主动去认识那些字。
就像我的小侄子,以前对识字完全不感兴趣,可是给他一本带图的小故事书,他为了知道小狐狸和小兔子后面发生了什么,就开始慢慢地琢磨那些字了。
这时候的识字就不再是一种折磨,而是孩子探索故事世界的工具。
尹建莉老师在书里还讲了很多关于家长心态的事儿。
家长呀,不能太心急。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认识好多字,像个小神童一样。
可是孩子的成长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就像小树苗慢慢长大一样。
我们要是老在旁边催啊催,就像给小树苗施太多肥一样,反而会把孩子对识字的兴趣给搞没了。
我就想起我邻居家的孩子,家长天天逼着孩子识字,结果孩子一看到字就哭,对识字产生了恐惧心理。
这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教育孩子识字这条路上找到了一盏明灯。
它让我知道了,原来让孩子识字可以这么轻松、这么有趣。
我现在就想把这些方法用到实际中去,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认识更多的字,让识字变成一件像吃糖果一样甜蜜的事情。
尹建莉 她让妈妈们信服
一个一岁半的小姑娘,突然把正在吃的面条扣在头上,兴奋地指着脑门上耷拉下的面条说:头发……对此大多数妈妈应该都会生气得不得了。
尹建莉是这样做的:肯定孩子的创意,然后再帮她收拾。
这是尹建莉教育女儿的经典故事,背后透着她“和孩子一起长大”的态度。
时尚北京:谈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尹建莉:中国有句流传已久的教育真言,“子不教,父之过”,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阐述得很到位了。
人的发展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孩子老师接到手上的已是“半成品”。
教师尽管可以有所作为,却只能在“原创”基础上进行。
我也曾做过多年教师,我觉得把一个孩子的培养责任过多地交给学校,这既不客观也不现实,孩子的品格和心理塑造主要在家庭。
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最深的关键人物,是孩子教育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终身导师,重要性无可替代。
时尚北京:您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家长的邮件,您觉得这些提出问题的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有哪些特点?尹建莉:第一,家长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的责任特别大,不像以前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现在都意识到孩子教育的第一场所是在家里;第二,很多家长决心大于认识,都知道要好好教育孩子,但是缺少好的办法;第三,普遍都有一种焦虑感;第四,也有一部分家长觉醒,在教育上已经很先进了,已经开始在趋于完善。
时尚北京:我们在谈教育的时候,经常拿西方教育对比,您的教育理念受到众多妈妈的追捧,您的理念是更“东方”还是更“西方”?尹建莉:人类的文化越来越向着融合发展,而人性总是相通的。
我的教育思想应该是中西合璧的,我生长在东方这片土地上,从小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
而我一直以来研读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著作,大部分出自西方。
我不认为两种教育文化有什么冲突的地方,只有深入地看,才能联系地看、简单地看。
在学校教育方面,我们当下落后于西方。
但在文化传承上,即教育观念上,我们的文化并不过时,早已和世界接轨,如“因材施教”、“无为而治”等,只是普及度不够。
尹建莉让孩子识字不难读后感
尹建莉让孩子识字不难读后感尹建莉老师就像是一个特别贴心的朋友,在书里和你唠家常似的分享她的育儿智慧。
她讲的那些让孩子识字的方法,一点都不高深莫测,没有那种让你看了就头疼的复杂理论。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点是,她强调生活就是最好的识字课堂。
以前我总觉得识字就得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桌前,拿着识字卡片,像上课一样教孩子。
可尹老师说,家里的各种东西都能成为识字的工具。
像冰箱、电视、门、窗户,这些孩子天天看到的东西,贴上对应的字卡,孩子在不经意间就看了无数遍。
这就好像把识字融入到孩子生活的角角落落,孩子不知不觉就认识了好多字,而且这种方式特别自然,一点也不生硬。
还有她说到阅读对于识字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是给孩子一把打开识字大门的金钥匙。
通过阅读有趣的故事书,孩子一边被故事吸引着,一边就认识了字。
就像我小时候看漫画书一样,看着看着就认识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字,而且还特别有成就感。
尹老师还提醒家长不要太功利地对待孩子识字这件事,不要给孩子压力,要是把识字变成一种任务,孩子肯定就不乐意了。
这就像我们大人,如果领导天天给我们派一些特别枯燥又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也会很抵触的呀。
我觉得尹建莉老师的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在教孩子识字,更是在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孩子在这种轻松、自然的氛围里识字,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而且识字多了,孩子自己就可以去探索更多的书籍,知识也就越积累越多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就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
我知道以后在孩子识字的道路上该怎么引导他了,不再是一头雾水地乱撞。
我要把家里变成一个充满文字的小世界,让孩子在这个世界里自由自在地认字,让识字成为孩子成长路上一段有趣的旅程。
我相信按照尹老师的方法,孩子识字肯定不会是一件难事,反而会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惊喜的事情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一位爷爷的求助信:孩子会不会被“惯坏”
一位爷爷的求助信:孩子会不会被“惯坏”孩子惯不坏,家长越平和,孩子越听话。
面对孩子时,请拿出理解和耐心,学会做“听话”的家长,倾听孩子的需求,尽量即使满足她。
尹建莉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当爷爷的人,我的孙女现在2岁6个月。
今天向您请教下列问题,希望得到您的帮助和指教:一、小孙女比较爱撒娇。
至今还常常要大人抱,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二、她养成了一个随意乱摔玩具的习惯。
常把玩具摔得满地都是,甚至座钟、遥控汽车等贵重一点的物品,也毫不疼惜。
还把遥控汽车的遥控器摔倒地上且用脚踩上。
家长把玩具捡起来,她依然会将之摔倒地上,似乎要发泄一种情绪。
有时家长劝告,她会有对立情绪。
三、她自幼就要一边玩,一边由家长喂饭,有时还要开着电视。
吃一餐饭要花费个吧小时或更多时间。
四、我想这是我儿子和儿媳过分溺爱孩子,使之养成任性、粗暴的个性。
与同龄孩子比较,过于任性。
但她的父母常引经据典地说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逆反阶段,或者是身体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我对这个说法很不以为然,担心孩子这么任性,现在就与家长对抗,今后更难管教,或造成她个性上太自我,难以合群。
以上情况是否属于幼儿成长过程中身体、心理上的正常现象?如果不是正常现象,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克服上述毛病?今特去此信,请给予帮助指教,谢谢。
您好,孩子的爷爷:很少有爷爷辈的人给我写信,您为孙女的问题向我咨询,我能感受到您对孙女的爱,谢谢您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您在信中列了四条问题,每一条都令我吃惊,下面分别回答:一、您的孙女才2岁多,正是肉嘟嘟非常可爱的年龄,我记得在我女儿这个年龄时我抱着她的感觉,那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当时甚至有些为她长的太快而遗憾,因为转眼间她就长到10岁,抱不动了。
而您信中说小孙女“至今还常常要大人抱”听这口气好像她早该懂得不要大人抱了,居然没天理地还要人抱,这么小的孩子,身形弱小,心理稚嫩,多么需要家长的怀抱,既能解决走路太慢的问题,又能解决视线低矮的问题,还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并且您家里人也不少,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每个人轮流抱一会,孩子恐怕就没有多少时间双脚落地了。
尹建莉家长改掉坏脾气的几个实用招数
尹建莉家长改掉坏脾气的几个实用招数在改善坏脾气的路上,家长要经常尽量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小孩不如别人的小孩好,是不是我做得不如别的家长好?或者是我没看见自己小孩的好?在和小孩相处中,我原谅过他什么错误?对他的什么缺点能一笑了之?给小孩做个好榜样重要,依旧我出口恶气重要?比起那些天生残疾或生大病住院的小孩,我的小孩四肢齐全,躯体健康,这是不是他给我的回报呢……这些问题不妨常在内心想想,确实是对坏脾气的不断降解。
操纵脾气,多数家长只要在意识上到位了,行动就会自动调整。
但也有人发觉,克制脾气于自己来说是件专门困难的事,尽管明明白白地明白发脾气的坏处,却常常操纵不住。
每次发完火都后悔得要死,可到了下次,照样大发雷霆。
假如是这种情形,能够试试下面几种方法:1.半小时效应。
给自己立个规矩,不管有多愤慨,都不赶忙发作,即便无意中发作了,也要赶忙收住,告诉自己等半小时,一切都等到半小时后再说。
在这半小时里,一定要去做点别的事,凡能让自己感受好些的事都能够做,比如扫瞄网页、玩游戏、吃东西、到别处走走、洗个澡或给好友打个等等。
一切有可能挑动脾气的事都不做,且最好不要和小孩在一起。
脾气是一种激情,爆发差不多上瞬时的事,挨过半小时后,人就会变得理性,该如何样做不该如何样做,差不多上就清晰了。
2.纸条仪式。
在专门想改变坏脾气时,写两张纸条。
第一张描摹自己的坏脾气,把它的厌恶白纸黑字地写出来,此纸条象征自己的坏脾气。
第二张写下自己改变坏脾气的愿望,以及有提醒作用的一两句话,此纸条象征自己的决心。
然后把第一张狠狠地撕碎、烧掉或用其他方式销毁,感受把坏脾气埋葬掉。
第二张贴到墙上或放到其他自己方便看到的地点,规定自己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只要想发火,必须先跑去看过这字条,看完了再决定发不发火。
或已开始发火,突然想到纸条,也要跑去看看。
若纸条有效操纵了火气,给自己一点任何形式的奖励,让自己快乐;假如看过纸条后没管用,依旧发脾气了,也不要丧气,把这一张撕了,重新写一张,重新给自己鼓劲。
尹建莉的名言
尹建莉的名言尹建莉的名言恶行是一代一代相传的,往往暴力家长会产生一个暴力子女,等到他自己子女变成家长后,他就又会把暴力传给下一代。
我们把纯洁的善意投注给孩子,最后孩子回报你的就是简单、朴素、善意。
最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自信、干什么事都能实事求是、不讨好他人、不过于表现自己、踏实。
家长不可能帮孩子一辈子,我们的帮助就是尽量让她自己去做;我们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许她把事情做得一团糟。
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生活里有些美丽的爱好,那是怎样的一种滋润;人生中有些读不尽的东西,那是怎样的一种财富啊!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
让孩子多读些诗吧!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只有喜爱,才能谈得上接受。
如果一个人在读诗中从没有为诗中的情打动,从没为语言的美震撼,从没为智慧而深思,纵使他会背一万首诗,也还是个不会读诗的人。
一把相同的种子,洒到地里,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干旱又晒不着太阳,最后差异当然会很大。
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
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是多么简单啊,让他去大量阅读吧!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打骂的方式绝不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只能让他的心理扭曲。
一个心理残疾的人,远比一个生理残疾的人更糟糕,而且多一层可怕。
不说谎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一个假话连篇的人,即使他以世俗的标准看有多么成功,他实质上也不是个幸福的人,因为他的道德一直悬空着。
尹建莉经典语录语句
尹建莉经典语录语句1、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
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2、父母亲跟孩子相处中是不是理解孩子,是不是让孩子感觉舒服和自然,这是特别重要的。
孩子跟你相处当中如果老是紧张、没有被尊重,或者他觉得受到的拘束太多,他就会觉得不快乐。
3、哲学家弗洛姆说,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4、在孩子面前,你越沉得住气,你的说服力就越强。
5、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
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而是批评。
牛顿在日常生活中不用心,会犯很多低级错误。
6、孩子一有什么事你就跟她发脾气,其实就把自己降到了跟孩子一样的高度了。
7、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
8、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金钱,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
9、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10、最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自信、干什么事都能实事求是、不讨好他人、不过于表现自己、踏实。
11、中国的传统教育之中,戒尺一直握在老师的手里,现在依然存在。
12、生活里有些美丽的爱好,那是怎样的一种滋润;人生中有些读不尽的东西,那是怎样的一种财富啊!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
让孩子多读些诗吧!13、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尹建莉:规矩太多,难成方圆一个屈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健全的人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时光,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具有谜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
压力和惧怕不可能变成儿童内在的需求,“听话”或“懂规矩”不过是一种假象,背后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调,所以经历就不能转化为经验,却会根本性地损坏儿童的心理健康。
别用严苛的规矩折磨孩子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儿童教育中,则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时光,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具有谜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
幸福感是生命最大的营养品,“孩子和成年人之所以幸福,完全在于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自由”。
所以无论从潜能的挖掘还是幸福感的扩容,童年的首要任务不是“学规矩”,而是发展自由意志,这要求家庭生活必须减少约束。
一个孩子,如果他最初接触的世界不能让他轻松自在,而是小心谨慎,就是被抛入一场能量消耗战中。
天性要他扩展自我,探究世界,环境又处处约束和限制,让他小心谨慎。
他既本能地想听从内心的召唤,又要被动地迎合别人的要求,这令幼小的孩子疲于招架,不知所措,成长正能量被无端消耗,心理秩序被扰乱,严重的甚至会无法完成自我成长。
有位学历不低的妈妈,对孩子的培养很用心。
从智力到习惯,从饮食到举止,每个方面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对孩子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
并说服孩子父亲、爷爷奶奶等家人,一起不溺爱孩子,严格规范孩子所有的生活细节,以期把孩子培养成才。
比如,孩子两岁以后,她就尽量不去抱孩子,告诉孩子说,你是男子汉,不能娇气,以后走路要尽量自己走,只有累了才可以让父母抱。
但孩子常常故意耍赖,明明不累,却要妈妈抱,她坚决不答应,任凭孩子怎样哭,都绝不妥协。
为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和劳动能力,孩子从4岁开始,被要求必须把天天换下的内裤自己洗干净。
哪天孩子不想洗,要放到第二天两个一起洗,妈妈不许,告诉孩子,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完成。
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修养,吃饭必须在餐桌上吃,偶尔孩子饿了,饭也做好了,可动画片还没演完。
孩子想一边看一边在电视前的茶几上吃,妈妈不许。
要么强行关闭电视,理由是吃饭的时间必须吃饭,不能一心二用;要么宁可大家都不吃,一直等着,到动画片结束,再把凉了的饭菜重热一遍。
无论如何,这碗饭必定要规规矩矩坐在餐桌前吃,并且在吃饭中,要遵守餐桌礼仪,不说话不洒饭粒不可以发出咀嚼声音……诸如此类的规定很多很细,几乎每件事都有一套家长制定的标准。
她的孩子刚5岁,智力出色,确实养成了很多“好习惯”,但慢慢地,孩子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偏执,几乎不接纳任何稍有变化的或常识里没有的事。
比如有一次姥姥洗好葡萄,递给他一小串,接的过程中,有一颗掉了下来,滚到地上,他就不答应,要求姥姥把这一颗再接回到串上,姥姥说接不回去,他就哭得不依不饶,另给一串也不行。
好说歹说都没用,只能以一顿暴打结束他的无理取闹。
还比如爷爷每天接他从幼儿园回家都走同一条路,有一天妈妈开车去接,想要绕道去超市买点东西,他不允许,说回家只能走那条路,不能走别的路。
妈妈不听他的,把车开到超市,他哭着不肯下车,要求妈妈必须回到幼儿园门口,走原来的路回家……总之,类似的不可理喻的行为非常多。
幼儿园老师反映,虽然孩子很聪明,但很孤僻,不合群,一天难得见到他笑一下,总是一脸冷漠,也不会和小朋友玩,总是玩不到几分钟就发生冲突,最后只能躲到某个角落,独自玩一个什么东西。
老师甚至小心地提醒家长,是不是应该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
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作为人的自然天性从开始就被压抑,规矩的框子已开始把他的心理挤压得变形,那么孩子所表现出的不体恤,拒绝合作,膜拜“规则”,逆反冷漠等等,几乎是必然症状。
如果家长一直对此没有警醒,一直“规范”下去,后果真是令人担忧。
英国教育家A.S.尼尔认为:“严酷的家庭法则就是对健全心智的阉割,甚至是对生命本身的阉割。
一个屈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因手淫而被惩罚的孩子,将来也得不到高度的性快感。
”面对幼小的孩子,如果家长不能首先想到如何给孩子自由,而是如何对孩子进行规范,尤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上,向孩子提出大大小小的各种规则和要求,并且经常为孩子不能达到这些目标、不遵守这些规则而去批评孩子、惩罚孩子,那么他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只可能打造出一个刻板者、自卑者和偏执狂。
社会很少对刻板者和偏执狂给出太多偏爱,社会愿意容纳的,是人的宽容心和变通力。
所以越是具有宽容心和变通力的人,越容易成为社会主流人群。
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愈能另外找寻新的出路。
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就无路可走了。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接受的是严苛的家庭法则,自由意志早早萎缩,那么你能指望他用宽容和变通的方法来面对世界吗?现在,家长们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也重视孩子的教育。
但奇怪的是,很多家长像上面这位妈妈一样,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社会地位没有让他们对儿童教育这件事有更好的领悟,反而抑制了体内的原始本能。
面对孩子时,感觉迟钝,既缺少母爱的直觉,又缺少文明进化后的体贴和修养,生搬硬套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把“立规矩”当作教育,使事情陷入本末倒置中。
童年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
一个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质生活上贫穷,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难。
物质贫寒在某种程度上能锤炼人的意志,精神压抑只能扭曲健全心理。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强势,孩子凡事要按家长画好的道道来,那么父母越认真,对孩子的自由意志剥夺就越彻底,给孩子带来的精神损伤越严重——为什么很多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出自高学历、高收入、严要求家庭,答案常常在这里。
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哲学家弗洛姆说过,“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现实中却有太多的人把控制当作教育。
如果有人对他说不要给孩子定太多规矩,要让孩子自由成长,他会立即反驳说,不给孩子立规矩行吗?难道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他打人、偷东西、随地大小便也不要管吗?持有这样极端思维的人,其话语逻辑令人无法招架,“人之初,性本善”在他们看来是胡说八道,所以他们只能这样理解,孩子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所以要严加管制,不管就是不负责任。
避免用琐碎的规矩束缚孩子,和纵容孩子做坏事,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犹如一个老板对下属充分赋权,充分给下属在工作上自由决断的空间,这和他允许下属做违法乱纪的或损害公司的事完全没关系一样。
人文社科领域的话语重在理解,不能抬杠,不能走极端,一切讨论必须基于基础概念的相同和基础价值观的相近,否则就失去了讨论意义。
在这个问题上,我也会常常遇到一些温和的反驳,如,孩子不能完全没规矩,适当的规矩还是需要的。
这样的反驳看起来既客观又理性,却同样没有意义。
事实是,没有谁说过孩子应该完全没有规矩,也没有谁会认为不给孩子立规矩就是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需要。
极端思维和庸俗思维都是缺乏思考力的一种表现,背后的外部成因往往正是这些人从小经历了太多的“规矩”,致使思维狭隘。
没见识过美好柔和的教育,也失去了用最天然的心去体会另一个天然的人的能力,不相信一个人的自发选择会是善的。
对人性的不信任,常常是一些人跨不过“立规矩”这道坎的根本原因。
所以面对一个具体的孩子时,尤其面对孩子的过失时,不知道离开了惩戒,还有别的办法。
2013年我偶然从中国主流媒体上看到了一档电视节目——《超级保姆》和《保姆911》,是从欧美引进到我国的家庭教育系列电视剧。
看来这档节目在国外很受欢迎,否则中国主流电视台不会花重金引进。
但这样的电视真是误导人。
几乎每一集都是这样的套路:孩子不听话,父母没办法,请来一位“超级保姆”帮忙解决。
“超级保姆”看起来自信满满,但她们的各种办法归根结底就一种:定规矩,然后用规矩来整孩子,直到把孩子整服了。
比如,孩子不想按时睡觉,就把他强行关进屋子里,收走屋里所有的玩具,门一关,任孩子哭泣到睡着。
孩子不想跟别人分享玩具,就用闹钟来定时,每人玩相等的时间,到时间必须停下来。
小女孩不想穿红裤子,不行,家长让穿红的就必须穿红的,不穿就罚坐冷板凳,直到服从……所有的逻辑都是:孩子只要不听家长的话,那就是不对,家长被孩子弄得头痛,只是因为没给孩子定规矩。
定规矩是保姆的法宝,不服从就冷暴力惩罚,服从了就给予一些低端奖励,如奖个棒棒糖吃——保姆的方法,确实就是“保姆水平”。
从表面上来看,她们做得比那些因愤怒而残忍地往孩子嘴里塞辣椒酱的父母稍好些,暴力性隐蔽一些,冷酷性却完全一样,也没比那些晕头的家长高明多少。
孩子在超级保姆们那里,不过是些马戏团的猴子,操控住就是做好了,至于如何呵护孩子的情感需求,促进孩子学会友爱和宽容,鼓励孩子的个性发展,那是不需要考虑的。
压力和惧怕不可能变成儿童内在的需求,用这样的保姆之法制造出的“听话”或“懂规矩”不过是一种假象,背后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调,痛苦的经历不能转化为经验,却会根本性地损坏儿童的心理健康。
尽管该电视剧每集都有神一样的结论或“成果”,但我们完全可以判断,它最多能获得几天表面效果。
如果说它有一种长远的“教育效果”,就是可以培养偏执狂和铁石心肠。
我当然相信电视制作的初衷和引进的初衷都没有教育上的主观恶意,但就其给人们带来的误导,足以被划进邪恶之列。
自由意志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自由是规矩存在的土壤,自由的孩子才能成为自觉的孩子。
自由意志就是要打破对规则的盲目膜拜。
美国著名教师雷夫认为:“如果要我们的孩子达到相同的境界,就要在教导他们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远,不受教室墙上的班规所限。
人的一生中有时并无规则可循,更重要的是,有时规则根本就是错的。
”成人可以给孩子呈现规则,却不能强迫孩子执行规则。
如果有什么规则特别需要孩子服从配合,要想办法,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规则之美,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规则教育中,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包容心远比强制力更能让孩子学到守规矩。
“孩子的爱的潜在可能性、幸福的潜在可能性、运用理智的潜在可能性,以及类似艺术才能这样的更为特殊的潜在的可能性。
它们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土壤,就会生长,就会显现出来;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它们就被窒息而死。
在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在孩子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人要信任这些潜在的可能性。
这种信念的存在,使教育与控制之间产生了区别。
”虽然每个儿童都会出于无知和调皮,在某一阶段某些事上“没规矩”,尤其男孩子,更愿意探索和挑战,更显得“不听话”,甚至具有破坏性。
但一个单纯的儿童从来不会没底线,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对人对事没有恶意,就不会有过度的挑衅,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能变得习惯良好,行为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