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材分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描述了在一个小山村里,人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场景。
课文通过讲述村民们搭石过河的故事,展现了我国农村人民的友好互助精神。
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部分学生对于文中一些描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词语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团结协作的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关爱他人,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深刻理解课文所展现的团结协作精神,学会关爱他人。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
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便于学生跟读和理解。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山水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然后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对于生字词,教师适时给予解释和指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所展现的团结协作精神。
每个小组选一个例子,进行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深化对团结协作的认识。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分组进行认读和默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说课稿
5 搭石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搭石》这篇课文写了“搭石”这一事物,展现了作者家乡邻里之间尊老爱幼,互助和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本课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作者借具体事例呈现了人物形象,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二)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汛期、山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难点:1.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默读与朗读相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让学生掌握快速默读的方法,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锻炼默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
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语言平实,作者通过描绘具体事例展现了乡亲们之间朴素的情感。
这些情感体现在事例的细节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所体现出来的内涵。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准备了教学同步课件,内容涵盖生字和课文内容讲解,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更生动。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
课堂上学习主要是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和课文内容,达成本课学习目标。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默读课文,记录自己默读课文所花费的时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名师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名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石》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本文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散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在家乡帮忙搭石的经历,展现了农村人民团结互助、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感染力,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艰辛,也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农村生活的题材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和欣赏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农村搭石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农村人民的团结互助精神,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情感表达。
2.难点:理解散文的意境,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农村搭石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采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搭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搭石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情感表达。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农村搭石的认识和感受。
4.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分析散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情境体验: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搭石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村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6.小结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培养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经典散文之一,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其选入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大自然的热爱。
课文描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和小伙伴们一起搭石过河的情景,展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勇敢善良的品质。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有一定的理解。
但本文涉及到一些农村生活场景和儿童心理,学生可能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大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和儿童心理,感悟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大自然的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采用问题驱动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农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体验,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塔石课文主要内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塔石课文主要内容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
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课文语言质朴生动,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处处体现着乡亲们美好淳朴的情感。
秋凉在即,乡亲们在小溪中摆搭石;“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看得出搭石在家乡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如果某处没摆搭石,人们会遣责那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会主动调整搭石,反映出乡亲们的淳朴善良、与人为善。
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序,两人面对面走搭石会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体现出乡亲们和睦友善的美好情感。
这一幕幕情景清晰、生动,呈现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
二、作者介绍:刘章: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汉族,原名刘玺,字尔玉,笔名东旭,别号雾灵山人、燕山痴子等。
已出版《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等诗文集27部。
在1999年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你最喜爱的50位诗人”评选中,读者投票郭小川、刘章双双获此殊荣,承德人为之自豪,成为承德诗坛的骄傲。
三、字词句章:01我会写汛xùn(汛情、汛期、防汛兵)访fǎng(采访、访友、访问)鞋xié(拖鞋、鞋子、皮鞋)挽wǎn(挽留、挽裤、挽袖)隔gé(相隔、间隔、隔三差五)懒lǎn(懒散、懒惰、好吃懒做)惰duò(惰性、惰心、怠惰)稳wěn(稳定、稳重、平稳)衡héng(平衡、均衡、衡量)协xié(协作、协商、妥协)02我会认间jià(间隔、间断、亲密无间)谴qiǎn(派遣、谴责、遣送)绰chuò(宽绰、阔绰、人影绰绰)03多音字涨zhǎng(涨水)zhàng(头昏脑涨)间jiàn(间隔)jiān(之间)调 tiáo(协调)diào(调动)04近义词谴责一一指责平稳一一稳当间隔一一距离懒惰一一懒散协调一一和谐联结一一联系05反义词谴责一表扬懒惰一勤劳轻快一笨重大概一确切美好一丑恶06理解词语汛期: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时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农村搭石的场景,展现了农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既能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又能领略到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散文类的文章,他们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但同时,学生对于文中一些农村场景和劳动工具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背景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板书设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课堂中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鼓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农村场景和劳动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农村场景和劳动工具,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答法、情景教学等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理解课文大意。
3.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农村场景和劳动工具,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品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5.拓展延伸: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美好回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所展现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优秀说课稿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优秀说课稿一、教材解读《搭石》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教学重点为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在《搭石》这篇课文中,学生要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回读,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有效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学情分析1.内容的熟悉度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也已经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过《搭石》这篇课文,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也已经非常熟悉,甚至能背诵其中一些精彩的语段。
因此,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已经不存在障碍。
2.策略的模糊性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初步学会默读,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也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虽然,之前我已经利用课时补学过“预测”、“提问”这两项阅读策略,但是,学生仍然缺少阅读策略单元的专项、系统化学习,对于阅读策略这一概念比较模糊,缺少清晰的提炼与总结。
三、明确目标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学情分析,围绕阅读策略的落实,我将安排一课时的教学,并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随文补学“汛、间、谴”,重点会写“谴”这个字;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及选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感。
3.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初步形成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四、板块教学为了达成以上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以“学习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为任务驱动,采用“读篇章页,明确阅读策略——趣味挑战,学习策略——拓展阅读,实践策略——梳理回顾,强化策略”的四步学导路径,落实阅读策略的学习,提高阅读速度。
接下来我将分版块一一进行叙述。
(一)读篇章页,明确策略这一板块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环节来引导学习:1.复习补学:板书“阅读策略”,复习回顾之前补学过的阅读策略“预测”、“提问”,引导进入今天这一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05《搭石》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05《搭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搭石的形成过程以及搭石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使学生感受到搭石的奇特和古人智慧的结晶。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加对古代生活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古代生活方式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可能会感到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人智慧,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以及对古代生活方式的认识。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搭石的景象,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如“搭石是如何形成的?”“搭石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3.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生僻字词,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请教,共同解决难题。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搭石的过程,感受古人智慧。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搭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课文重点,可以采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搭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主要内容是讲述小李子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到河边搭石头,而他搭石头的方法也很特别。
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过程”语文知识点,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需认真备课,设计合理教学策略,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教学过程2.1 教学目标1.理解“过程”语文知识点;2.提高学生阅读与思维能力。
2.2 教学准备1.课件、课本、黑板;2.笔、纸、书签等教学辅助工具。
2.3 教学方法1.听讲;2.合作学习;3.问题导入;4.讨论;5.师生互动。
2.4 教学步骤2.4.1 问题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短片视频或其他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过程”这个词的应用。
引出“过程”这个语文知识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4.2 阅读教材1.教师通读课文,解释生词、语句。
2.学生自己读课文,并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找出文章中表达“过程”的语句。
3.教师点拨学生遇到的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复述。
2.4.3 图画搭灵感1.学生们观看裴麦《桥》绘本、《玛丽和昆虫》绘本,找出绘本中的的“过程”其中一项来描述,并画相关的图画。
(这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绘本)2.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图画,老师帮助学生提炼出他们为图画加上之前找到的“过程”文本,并展示在黑板上。
2.4.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搭随机发下去的石头,并记录下搭石的所有过程:1.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搭建石头?2.学生讨论策略,记录下所有的搭石过程。
3.小组展示自己的搭石过程,并让全体学生来评判他们的搭石过程优缺点。
2.4.5 评价与总结让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内容有趣、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们非常积极主动参与,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引导学生形成表达思维的过程中,增加了多项信息和实践技能实训,例如合作学习和小组竞赛,使得学生们在交流、协作和思考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本文作者刘章是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他的诗质朴纯真而又简约大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课文选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诗歌相同的特点。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文描写了农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农村生活中的平凡镜头,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
本课内容的编者设计精心,文中配有插图,安排了泡泡语,文后安排了要求认识和要求书写的汉字及思考练习的四个题目。
这些内容,提示了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方式,为教师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提示。
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2019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优质课说课稿
2019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优质课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搭石》。
第二单元的教学主题是“阅读策略一一提高阅读速度”。
通过《搭石》、《将相和》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三篇精读课文教学,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新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各种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搭石》是第二单元第1篇课文。
作者通过写话搭石(1自然段)、摆搭石(2自然段)、走搭石(3一4自然段)、赞搭石(5自然段)四部分内容,赞美了搭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的无和奉献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
(二)教学目的
1.会写“挽、隔、谴”等生字,会认“间、惰、绰”等生字,能掌握“暴发、懒惰、平衡”等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
3.理解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字词教学,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理解重点句子和段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课文《搭石》的故事情节。
2.掌握关键词和词语的意思。
3.理解作者通过讲述搭石的故事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能力目标1.能够描述、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词语进行简单句子的书写和造句。
3.能够进行简单的思辨,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动机。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帮助他人。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护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搭石》的故事情节和核心内容。
2.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搭石的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搭石的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内容感受到互助、友爱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分析1. 课文内容《搭石》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寓言故事,故事中讲述了小动物们为了解决问题而发挥智慧,共同努力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反思并思考如何把这种互助友爱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3.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搭石的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互助友爱的力量。
五、教学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软件或教具呈现一些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搭石”。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搭石”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它可能和什么有关?2. 学习活动(30分钟)•听读课文《搭石》,教师讲解生字词语。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哪些动物?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学生交流: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故事?分享给同伴。
3. 拓展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小绘画比赛,绘制搭石场景或人物形象。
•学生展示,相互欣赏。
4.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这个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提出自己对友爱互助的想法,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搭石》是一篇描述人们相互合作、团结互助的课文。
课文通过描绘人们在溪边搭石的情景,展现了搭石精神,即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的精神。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搭石精神,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情感体验、合作意识等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搭石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搭石精神,学会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搭、协调、平衡、默契、协作等。
2.理解搭石精神,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团结互助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搭石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小组讨论用的道具(如小石头、木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场景。
提问:“你们认为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真挚。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以下任务:a.总结课文中所描述的搭石的过程。
b.谈谈自己对搭石精神的理解。
c.设想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展示搭石精神。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2019年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材分析
5.《搭石》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搭石》一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走进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便会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二:教学设计流程一、揭题导入:1、揭题质疑: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谁、在哪搭石?二、初读课文,解疑识字: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上述问题。
2、指名解疑。
(选择一两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当学生解决“搭石是什么?”时,随机请一生上台画画“搭石”示意图。
3、学习生字词。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感悟,体会文“美”:1、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文。
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2、讨论、交流后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出示文中的3段文字:(1)“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3)“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文边谈体会,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练习。
(1)、(2)两句重点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感受;第(3)句则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之美,欣赏文字之美。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解析搭石(1)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第一部分(1)写搭石的背景和什么是搭石。
(2)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风景本来指景色,在这里搭石既是自然风景,也体现了人情美。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写人们很勤劳,而且一心为他人着想,心灵很美)//第二部分(2)写乡亲们如何摆搭石。
(3)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因为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因此,我们更能感受到人情美、心灵美。
)(4)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第三部分(3、4)写乡亲们怎样摆搭石、走搭石,展现了人们美好的心灵。
(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文章。
文章通过描述农村孩子们搭石、运石、堆石的场景,展现了农村孩子的勤劳、智慧和团结精神。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描写农村孩子的劳动场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生活场景的课文有一定的接受度。
但是,对于农村劳动场景的认知可能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细节中把握文章的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把握文章的主题,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农村劳动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村劳动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生词和短语。
3.讲解生词和短语: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把握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6.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精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拓展训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石》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农村劳动人民在搭石桥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情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品质。
课文以搭石桥为线索,贯穿全文,结构紧凑,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本文旨在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艰辛,体会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仍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农村生活了解不多,对搭石桥的工艺可能存在陌生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品质,培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体会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引出课文《搭石》。
2.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所展现的场景。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事件,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4.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选自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农村孩子们搭石玩耍的情景,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和农村生活的乐趣。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文字有一定的感悟。
但农村生活对于城市里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农村的生活环境。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朗读感知文本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农村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难点: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表演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农村生活图片等,辅助教学。
2.道具:准备一些石头,用于课堂表演。
3.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农村景色,引导学生谈论对农村生活的印象。
然后引入课文《搭石》,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搭石?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5课搭石》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5课搭石》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的作品。
本文通过描述农村孩子们搭石玩耍的情景,展示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儿童的快乐生活和成长环境。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富有感染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择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农村儿童的快乐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理解。
但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农村生活可能了解不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村儿童的快乐生活和成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团结互助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村儿童的快乐生活和成长环境。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农村儿童团结互助精神,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儿童玩耍的场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农村儿童的快乐生活和成长环境。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课文中所展现的农村儿童团结互助精神,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4.讨论交流: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5.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理解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搭石》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搭石》一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走进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便会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二:教学设计流程
一、揭题导入:
1、揭题质疑: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谁、在哪搭石?
二、初读课文,解疑识字: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上述问题。
2、指名解疑。
(选择一两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当学生解决“搭石是什么?”时,随机请一生上台画画“搭石”示意图。
3、学习生字词。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感悟,体会文“美”:
1、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文。
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
2、讨论、交流后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出示文中的3段文字:
(1)“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3)“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
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文边谈体会,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练习。
(1)、(2)两句重点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感受;第(3)句则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之美,欣赏文字之美。
3、教师小结:并不起眼的搭石分布在无名小溪之上,不知为多少人服务过!它们默默地让人走,让人踏。
在这寻常的小路上也不知留下了多少让家乡人引以为豪的故事。
他们是那么勤劳、无私,那样的谦让、互助,更是那么的尊老、敬老!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想一件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体现人性之美。
板书设计:
5. 搭石
勤劳无私
谦让互助
尊老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