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判断句

合集下载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二、指示代词“是”和判断词“是”

现代判断句要用判断词“是”,古汉语相反,一般不用,这 是古今汉语判断句最重要的差别,先秦汉语中,有很多“是” 字,很象判断词: ①是吾师也。(左传· 襄31) ②是社稷之臣也。(论语· 季氏) 从现代汉语的眼光去看,似乎都可以用判断词“是”的 意思去理解,其实“是”为指示代词作主语,相当于“此”。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荀子· 劝学) ②弃其杖,化为邓林。 ③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 襄26) 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 子张)

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 中的判断词“是”相当: ⑤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公孙丑上)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 “即”或语气词“维(惟)”。

“乃、即、必”等用在判断句中,不是判断词,而 是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10)是乃仁术也。(孟子· 梁惠王上)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1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 项羽本纪) 13)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三国志· 失街亭)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主语+者,谓语。
⑤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文心· 情采) ⑥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判断意味没有带“也”的强。

4.主语,谓语。
⑦秦,虎狼之国。(史记· 屈贾列传) ⑧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汉献建安十三)


判断意味更用在主语和名词谓语中间, 有人认为是判断词,认为是“为”的较古的形式,其实这种 看法是欠妥当的,“维”“为”上古根本不同音,“维、惟” 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它们不仅用 在判断句中,也用在描写句或叙述句中。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 (6)高祖曰:“此齐辨士蒯通也。”(汉
书·韩信传)
(唐钰明:《上古判断句的变换考察》,《中国语文》 1991-5;《上古判断句辨析》,《古汉语研究》19934)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 1.类属关系:主语属于谓语的同类
➢仲弓父,贱人。(史记·陈涉世家) ➢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 2.等同关系:主语等于谓语 ➢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 D.判断动词“是”
▪ 主语+是+宾语 ▪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鬷(zong)夷氏是其后也。(论衡·龙虚)
▪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 单个名词/代词+是+名词性成分
▪ 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孟子·公孙丑上)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
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 尔共苞茅不纳,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
重也。(韩非子·五蠹) 5.条件、目的等复杂语义关系 ▪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10) ▪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小结:
▪ 句式:
❖ 表达功能
▪ 1.主语+者,谓语+也。 ❖ 1.类属关系
▪ 2.主语,谓语+也。
❖ 2.等同关系
▪ 3.主语+者,谓语。
❖ 3.比喻关系
▪ 4.主语,谓语。
▪ 2.判断动词(系词) ▪ 3.形容词:对的,正确的 ▪ 魏其言是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同上)
判断句的活用问题
▪ 1、表达比喻内容 ▪ 这种判断句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如: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分类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格式:主语+谓语+也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王,人君也;斶,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2、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格式:主语+者+谓语+也例: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3、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省略“也”字。

格式:主语+者+谓语例: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4、省略“者”、“也”,这是“……者……也”的省略形式。

格式:主语+谓语例: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5、判断句的主语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承上文省略,这时,句末的“也”字必不可少。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论语·子路从而后》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

天子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

”《韩非子·十过》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区分“是”为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

①先秦时代,“是”字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

例:公曰:“是吾宝也。

”《左传·僖公二年》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天论》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国平养侠儒,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

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
(1)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霸》
(二)因果判断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了因果关系复句的内容,主语说明事情的结果,谓语说明产生的原因。 翻译时应加上“是因为”。
(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4)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判断句谓语前,出现的“即、皆、必、则、维、乃、素”等,都
是副词,用来修饰判断谓语,虽然可以按照“是”来翻译,但不能认
定为判断词。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身非木石。《报任安书》 (4)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乃”“即” 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是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 中的“就”完全相同。
汉语基础课题组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属性、情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
定判断的句子,表示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从形式上看,判断句
的主语和谓语一般都是名词性成分。
(1)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是皆秦之罪也。《苏秦以连横说秦》 这里的:“是”为指示代词。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判断动词“是”,例“我是中国人”。 古汉语判断句则不用判断动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 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 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一是表示归类、等同是判断句中常见的语义关系,表示比喻也可以归入这种 类型。 二是还常用来解释原因,这样的判断句在翻译时,常要加进跟说明原因有关 的词语,而不能简单地翻译成“是”。 三是用来对有关的事实加以评议,这种句子的主语是评议的对象,谓语则是 评议的内容。

判断句古代汉语例句

判断句古代汉语例句

判断句古代汉语例句一、古代汉语判断句例句那可太多啦。

1. 陈胜者,阳城人也。

这是史记·陈涉世家里的句子哦,直接点明陈胜是阳城这个地方的人呢。

2.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在鸿门宴里出现的,一下就说出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3.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在师说里写的这个句子,明确指出老师是做传道授业解惑这些事的人。

4. 吾所欲者,土地也。

很直白地表示我想要的东西就是土地。

5.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句子,说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6. 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句子,说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7. 粟者,民之所种。

强调粟是百姓所种植的。

8.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把君主比作舟,百姓比作水。

9. 夫战,勇气也。

在战争中,靠的就是勇气。

10. 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很干脆的判断句。

11.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城的城墙超过百雉,那就是国家的祸害。

12. 制,岩邑也。

制这个地方,是险要的城邑。

13.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贡品没有献上,是我们国君的罪过。

14. 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15.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说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16. 子瑜者,亮兄瑾也。

点明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17. 刘备,天下枭雄。

直接判断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18. 妪,先大母婢也。

这个老妇人是我去世祖母的婢女。

19.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呢,就是以前的南阁子。

20.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贿赂秦国导致自己力量亏损,这就是国家破灭的原因。

21.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百姓养生送死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始。

22. 非我也,兵也。

不是我(的过错),是兵器(的过错)。

23. 是社稷之臣也。

这是国家的臣属。

24.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把对方比作刀俎,自己比作鱼肉。

25.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26.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虽然是反问句形式的判断句。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8
(5) 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谓语前 面加上“乃”、“即”、“皆”、“必”、“诚”、 “亦”等副词,加强肯定判断的语气。 例如:
《战国策·赵策》:“吾乃梁人也。” 《史记·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留侯世家》:“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史记·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孟子·公孙丑上》:“子诚齐人也。” 《战国策·赵策》:“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 国。”
17
《孙子兵法·势》:“终而复始,日月是 也。”
《韩非子·难言》:“以智说愚必不听, 文王说纣是也。”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怒,伏尸二 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庄子·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
18
大约从战国末期开始,“是”有时被当作判 断词使用(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仍作代词)。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
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属于某一 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中,肯定性的判断句,必须在主语 和宾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表示。例如:“北京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王老师是重庆人。” 否定性的判断句,则必须在“是”前加上否定副词 “不”字,例如:“封主任不是我的邻居。”
11
但在古汉语中,用来复指前面所述之 事的代词“是”、“此”,有时也可不用; 这样,看起来判断的形式不明显,但实际 上仍是判断句。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年》:“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
12
第二,有些判断句的主语省略,只出现谓语。 这是因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在上文出现过, 省略之后并不影响文意表达。这种情况在对话 中较多。例如:
9
(6) 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 谓语前面加上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非”的作用是否定整个谓语,译成“不是”, 但“非”并不是判断词,而是副词。 例如:

古代汉语之判断句

古代汉语之判断句

古代汉语之 判断句
▪ 一、句子的分类 ▪ 句子的分类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标准,
分出的句子种类 是不同的。
▪ 根据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 句、感叹句;
▪ 根据语气还可以把句子分成肯定句和否 定句;
▪ 根据结构的繁简,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 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分为判断句(名词
谓语句)、描写句(形容词谓语句)、 叙述句(动词谓语句).
六、“是”字在判断句中 的使用
▪ 先秦汉语中,“是”字是指示代词,作用 和“此”一样,常作主语。如:
▪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 之过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 3、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四、“为”字在判断 句中的使用 p247
是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实义动词,被称作古代汉语 的“万能动词”。甲骨文意为:役象劳作。一般 不看作判断词,只有极个别应看作判断词。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算是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变为,成为 ▪ 至于赵之为赵,赵之子孙侯者:建立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 ▪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做 ▪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作为 ▪ 大家请看教材p202《长沮桀溺耦而耕》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 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3:表示较复杂内容
▪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战国
策·冯谖客孟尝君》 ▪ 子野之言君子哉。《左传·昭公八年》 ▪
课堂作业
说明下列判断句的结构形式: 1、张骞,汉中人也。 2、秦,虎狼之国。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南冥者,天池也。 5、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

❖ 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 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 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於陵子仲尚存乎? 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 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 今不杀乎?(《战国策·齐策四》,赵威后 问齐使)婴儿子,北宫之女的名字。环瑱 (tiàn),耳饰品。出,施行。於(音乌) 陵,地名。索交,结交。
(以上判断句表示比喻)
❖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带着百辆 车乘的是声势显赫的使者)
❖ 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将军。(白居易《轻 肥》。朱紱,本指古代官服上的红色蔽膝, 这里指绯衣;紫綬,紫色丝带,古代高官员 的服饰。) (判断句表示复杂的语义关系)
有时“ 者”字用在叙述句或描写句的主语之后,而这个 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前文所不曾提及或者突然出现的。
六、主语+否定词+名词性谓语(+也)
❖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 ❖ 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 管仲非周公旦。(韩非子·难二) ❖ 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
❖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 问》。合,纠合,这里指诸侯间的盟会)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 主。族庖,普通的厨子。折,犹“斫”)
❖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 也。(韩非子·五蠹。士,同“仕”,出仕。橐,音驮, 寄寓,这时指寄食于权门)
❖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 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古漢語的判斷句一、判斷句判斷句是斷定兩事物是否同屬一類的句子,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作謂語。

(一)古漢語判斷句的特點1.一般不用判斷詞。

主要有四種形式:A、主語+謂語+也字。

(1)制,嚴邑也。

(左傳·隱公元年)(2)虢,虞之表也。

(左傳·僖公五年)(3)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傳·宣公二年)(4)而母,婢也。

(戰國策·趙策三)(5)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左傳·隱公元年)B、主語+者+謂語+語氣詞。

(1)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

(戰國策·趙策三)(2)彼吾君者,天子也。

(戰國策·趙策三)(3)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逍遙遊)(4)臣之所好者,道也。

(莊子·養生主)C、主語+者+謂語。

(1)虎者,戾蟲。

(戰國策·秦策二)(戻:暴虐)(2)粟者,民之所種。

(晁錯《論貴粟疏》)D、主語+謂語。

(1)趙,秦之深讎。

(戰國策·秦策二)(2)賈生,洛陽之少年。

(蘇軾《賈誼論》)共同特徵: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直接作謂語,句中有“者”字,只是表示語氣上的提頓;句末有“也”只是用來幫助判斷。

認識以上幾個特點的同時應當注意:1、不能因為句中有“者”、“也”呼應,就簡單地認定為判斷句。

如:(1)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

(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3)令尹貴矣,王非置兩令尹也。

(4)呂公者,好相人也。

2、判斷句謂語後,根據表達需要也可以用別的語氣詞。

如:(1)竽也者,五聲之長者也。

(2)白起,小豎子耳。

(3)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3、“是”字在古漢語中,通常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指示代詞“這”、“這個”、“這些”之類,經常作判斷句的主語。

(1)是吾師也。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論語·季氏)(3)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過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形式如下:一、肯定形式:1、不用判断词,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也)例如:王,人君也;斶chu51四声,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严斶面折齐宣王2、在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者,——也。

)如: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冥:古义黑,五行中以黑代水,故本义水。

)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3、有时候“也”字可不用(——者)如: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4、“者”“也”都不用。

如: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二、否定形式: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非——也)例: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

《韩非子》(官:职责。

败:社会的败坏风气。

韩非子引孔子讲学)三、省略形式:“也”字必不可少判断句的主语句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应承上文而省略。

在这种情况下,句末的“也”字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论语》四、附加形式: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和“即”或语气词“维”和“惟”例如:是乃狼也。

《左传》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我马维骐。

《诗经》尔惟旧人。

《尚书》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左传》问题:乃、即、和维、惟的异同同:1、都不是判断词2、都可以加在谓语前面3、还常常和副词非结合起来使用异:1、经常出现的时间不同:加乃、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用的较多。

加维、惟的先秦常见,后代不多见。

2、词性不同:乃、即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出现了判断动词是以后,它们可以加在是前面,构成乃是、即是,作用和“非”相近都是加在判断句谓语前的副词。

维、惟是放在句中的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

完整版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完整版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2. 在汉、魏以后,“是”作判断动词的逐渐增多。 ①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 委实的冤情不浅。(
关汉卿《窦娥冤》)
——不是我窦娥发下这无头脑的心愿, 确实是冤情不浅 呀。
② 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王勃《滕王阁序》)
——一像到处随水飘流的浮萍一样, 在座的都是不相识 的异乡人。
?主语后面不用“者”, 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 相 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1.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 官传记》)
——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 这是自然的道理。 2.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3. 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 陈涉世家》)
——人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 不应当立为国君, 应 当立为国君的是公子扶苏。 2.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就是在岳阳楼上见到的雄伟景象了。 3. 予购三百盆,皆病梅。(龚自珍《病梅馆记》) ——买了三百盆梅花, 都是病病残的。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5. 六国破灭,非兵不得。(苏洵《六国论》)
三、……者, ……。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 “者”表示停顿, 在谓语不用“也 ”, 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不过, 这种句式比 少。如:
粟者, 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粮食是老百姓种的。
四、……, ……者也。
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 也相当于“……是……”。如 :
1.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鸿门宴》) ——他是沛公车旁任警卫的樊哙。 2.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 王纳谏》) ——城北的徐公是最美丽的人。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
2、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 养生主》)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韩非子· 五蠹》)
3、表达条件关系
夫战,勇气也。(《左传· 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 齐策四》
2、“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
代词“是”多指代前文的内容。当指代的内容少时,指 代作用降低,判断作用增强,进而演变为判断词。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 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 以乱也。(《韩非子· 五蠹》)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 里仁》) “是”在汉代演变为判断词(王力1958年著《汉语史稿》 认为西汉末年就有了判断词“是”)。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死伪》) 是是帚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是是苦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访之,乃是逸少。(《世说新语》)
4、即
副词,加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项羽本纪》)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 襄公八年》) 陈述句用例: 贱即买。贵即卖。(《盐铁论· 本议》) 修饰判断词例: 枯体即是荣体。(范缜《神灭论》) 结论:文言语言中没有与现代汉语中的“是”相同的作用单 一 而又十分典型的判断动词。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肯定形式
无“者”、“也”句(基本形式) 荀卿,赵人。(《史记· 孟轲荀卿列传》)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哀公八年》) 有“者”句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 张仪列传》)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有“也”句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 张骞传》) 王,人君也。(《战国策· 齐策四》) 有“者”、“也”句(完美形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陈涉起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 逍遥游》)

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

• 三、者
• 庸者笑而应曰。(《史记·陈涉起义》)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
蠹》) 以上例句中的“者”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
或词组的后面,组成“者”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 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 等。
四、所
1、“所”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 的前面,组成“所”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和 “所”结合主要是动词或动词行词组。可译为 “……的”、“……的人”、“……的东西”等。 如: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 路》)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史记·鸿门 宴》)
2、“者”、“所”指代对象的差别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2)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如: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西门豹治 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韩非子·五蠹》)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 4、“所以”的用法

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
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组成的凝固格式,
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的意义比较具体,可理

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

❖ “为”字式:判断句or动词谓语句
▲古代汉语的“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
动词,对它的解释须根据文意而定。
❖ 王使人为冠。(战国策·齐策) ❖ 为国以礼。(论语·先进) ❖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 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 固哉,高叟之为诗也。(孟子·告子) ❖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元)
❖ 演变的原因是这种复指代词“是”,具有判断意 味。
❖ 产生时间:
❖ 起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口语 中已不可或缺。
❖ 文言中仍很少用,一直延续到白话文兴起的时代。
❖ 判断动词“是”的早期用例
汉代:
a小儿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 剖而食之美如蜜。”此楚之应也。(说苑·辨物)
❖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名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B.以副词“乃”、“即”、“诚”、“必”、“亦”、 “皆” 、“惟”、“维”、“伊”、“繄” 、 “诚”、“实”、“尽”、“素”、“固”、 “良”、“必”、“真”、“又”、“本”、 “盖”、“其”等帮助表判断。
❖ 主语+副词+谓语+(也)
❖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 温衣美食者,必此家也。(韩非子·六反) ❖ 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荀子·非十二子)
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 尔共苞茅不纳,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
寡人是问。(左·僖4) ❖ 判断词“是”的形成?
来源 产生时间
1.上古汉语判断句中,常以指示代词“是”作主语
❖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 故也?(墨子·非攻上)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

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

例如: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

(左传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

(战国策·赵策)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传隐公元年)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

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

(战国策·赵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

(战国策·赵策)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

(庄子·养生主)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

例如: 是吾师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战国策·魏策) (今天就是这样。

)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孟子·梁惠王下)汤之问棘也是已[1]“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语气词。

①。

(庄子·逍遥游)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

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①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如: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 十七)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 子王制)
②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 内容。如: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 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 矣。” (战国策·齐策》: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 年》)
①用在因果句的句尾。例如: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 其远也。(战国策·赵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 子·梁惠王上)
②用在陈述句的句尾。例如:
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客无好也。(战国策·齐策)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 国策·齐策)
表示 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 示深信不疑。
《庄子·齐物论》:“子知子之所不知 邪?”
(2) “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里,但仍 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字后面 可再用疑问语气词。
《论语·先进》:“唯求则非邦也与?”
《庄子·齐物论》:“我果是也,而果 非也邪?”
(二)句中的“也”字
“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 作语气词,表示顿宕。
①用在单句中的主语之后。例如: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 氏)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 纪)
④“……,……”式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 年) 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贾 谊论》)
古代汉语要表示否定的判断时, 是在判断句谓语的前面加上否定副词 “非”。如: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
东汉以后稍多,魏晋后更多。虽 然用“是”作判断词的句式早已出现, 但在基本以先秦作品为准则的文言文 中,这种句式始终未被普遍采用。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



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一、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1、在判断句的谓语后边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 式:┅┅,┅┅也。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 谏》 “也”是语末助词,不是判断词,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 煞句,只是兼有帮助判断的作用,译成现代汉语时, 不必翻译。 2、有时除了句末用“也”,主语后面还用助词“者” 提顿(有的说如郭锡良在主语后加上代词“者”复 指),形成“……者,……也”这种形式。“者”、 “也”都不必译出。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现代汉语“便(是)”、“就(是)”,因此,到后代 出现了判断词“是”以后,它们可以加在“是”前面, 构成“乃是”、“即是”。 “维”和“惟”有时看上去很像判断词,但实际上是放 在句中的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 它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 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蚩尤维始作乱《尚书•吕刑》 这些副词和语气词还常常和否定副词“非”配合起来使 用: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二、值得注意的几种判断句: 1、判断句的主语有时根本不出现,也有时可以承上文而省略。

在这种情况下,句末的“也”字,就是必不可少了。 明曰,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论语•子路》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承前省,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史记•鸿门宴》 2、古代汉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它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 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做判断句的主语。 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用“是”作判断词的 句子,《史记》中有好几个例证,王充《论衡》一书用得更多了 一些,魏晋以后就更多了。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古汉语中有哪些判断⽅式?(⼆)古代不同的判断句内涵是否相同?(三)古代的判断句句⼦成分如何分析?(四)判断词“是”字溯源。

(⼀)古汉语中有哪些判断⽅式?A类:“……者,……也”及其变式【主语——判断谓语】(1)南溟者,天池也。

《庄⼦》(2)陈胜者,阳城⼈也。

《史记》(3)楚,⼤国也。

(4)南阳刘⼦骥,⾼尚⼠也。

(5)虎者,戾⾍。

(6)天下者,⾼祖天下。

(7)荀卿,赵⼈。

(8)刘备,天下枭雄。

B类:〖⽤副词表判断〗【主语——状语——判断谓语】(9)吾乃梁⼈也。

(辩⽩语⽓)(10)当⽴者乃公⼦扶苏。

(同上)(11)梁⽗即楚将项燕。

《史记》(肯定判断语⽓)(12)此则岳阳楼之⼤观也。

(就是)(13)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孙也。

(也是)(14)⾐必⽂采,⾷必粱⾁。

(突出肯定)(15)然则今之鲍函车匠皆君⼦也。

《墨⼦》(强调范围)C类:⽤动词“为”表判断。

【主语——谓语——宾语】(17)项燕为楚将。

《史记》(18)是当为河伯妇。

《史记》(19)以后典籍皆为版本。

(20)夫执御者为谁?《论语》(四)“是”字溯源:先秦“是”字主要⽤为指⽰代词,少量作判断词使⽤。

(1)是鲁孔丘与?⽈:是也。

(2)吾不能早⽤⼦,今急⽽⽤之,是寡⼈之过也。

《战国策》(3)取之⽽燕民悦,则取之;古之⼈有⾏之者,武王是也。

(4)韩是魏之县也。

《战国策》(5)此是何种也?《韩⾮⼦·外储说左上》(6)襄⼦⽈:“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桃花源记》(五)判断句的⼏种特殊格式(1)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战国策》(2)良庖岁更⼑,割也;族庖⽉更⼑,折也。

《庄⼦》(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在⽿。

《史记》【以上解释原因】(4)千⾦,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战国策》(5)夫战,勇⽓也。

《左传》(6)⼈有亡鈇者,意其邻⼈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判断句一。

什么是判断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肯定判断)或不是什么(否定判断)的句子。

二。

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以及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古汉语判断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出现判断动词(也称判断动词)“是”字。

那么,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又是作什么的呢?得从不同时期来分析:(一)在先秦,那个“是”是指示代词,在句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或者谓语。

例如:(1)作主语1.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2.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4.是乃仁术也。

5.是非君子之道也。

(2)作谓语:1.取之而燕民悦,而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3.夫虞之有虢也,如车之有辅。

辅依车,车亦依辅。

虞虢之势正是也。

(韩非)4.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

(韩非)(二)两汉以后:“是”字作为判断词可能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出现,并逐渐在书面语中有所使用,但始终没成为文言判断句的主流。

1.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

”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

”(韩非)2.陈侯喜猎,淫猎于蔡,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

(谷梁传)3.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4.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

(马王堆汉墓帛书)5.余是所嫁妇人之父。

(东汉王充《论衡》)6.问今是何世。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比较∶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三。

古汉语判断句的各种结构形式1·用“也”字煞句①制,岩邑也。

(左传)②虢,虞之表也。

(左传)③余,尔所嫁妇人之父也。

(左传)④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汉书)⑤农,天下之大本也。

(汉书)⑥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同上)2·用“……者,……也”式①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②伍子胥者,楚人也。

(史记)③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④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⑤兵者,凶器也。

(《韩非子·存韩》)对比∶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论语)——注意:这不是判断句!3。

用“者”字提顿①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记)②地者,先君之地。

(史记)③兵者,凶器。

(《史记·酷吏列传》)③粟者,民之所种。

(晁错《论贵粟疏》)④虎者,戾虫;人者,甘饵。

(国策)4。

“者、也”均无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②端木赐,卫人。

(史记)③荀卿,赵人。

(史记)④兵,凶器;战,危事也。

(《汉书·晁错传》)⑤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

(韩非子)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5。

用“非”字表否定判断①非吾徒也。

(论语)②是非君子之言也。

(论语)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④是非君子之道。

(孟子)6。

用“诚、即、乃、则”等副词加强判断①子诚齐人也。

(孟子)②吾乃梁人也。

(国策)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④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四·古汉语判断句的实质——仍然强调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这一点。

至于是否有“者、也”,实在是不重要的。

六·古汉语判断句的作用(一)表判断(二)表比喻1、虢,虞之表也。

(左传)2、君,舟也;庶民者,水也。

(唐·贞观政要)曹公,犲虎也。

(资治通鍳)五·为字句问题——王力先生指出:这是“用叙述句的形式表达判断句的内容”,因此这种句子不是判断句!(三)表强调: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比较:沛公必夺项王天下。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比较:父母生我,鲍子知我。

)(四)解释原因:1、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战国策)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叙述句一、动词作谓语的句子——叙述句1.凡是用动词做谓语,叙述事物的动作、存在的句子就是叙述句。

因为是动词作谓语,所以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句。

如:冬,晋文公卒。

(左传僖公32年)2.也可以用及物动词作谓语,带宾语。

如:晋侯秦伯围郑。

(左传僖公30年)3.也可带补语。

如:初,郑武公娶於申。

(左传隐公元年)4.动词谓语前面可以带状语,后面可带宾语。

如: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左传僖公4年)5.可以带双宾语,如:公赐之食。

(左传隐公元年)6.也可以用两个动词构成兼语式,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左传僖公32年)二、注意古汉语中的双宾语——带两个宾语的句子。

1.两个宾语一般是一个指人,一个指物。

①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②多予之重器。

(战国策·赵策)③不如早为之所。

(左传隐公元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左传僖公30年)“为之”结构有两种可能,一是“为”是动词,后面的名词是“为”的宾语,如:①为之箪食与肉。

(晋灵公不君)——准备了一筐饭和肉送给他。

“之”指饿人灵辄。

②为之驾。

(冯谖客孟尝君)——给他配备一辆车。

二是“为”读wèi,介词,后面的宾语是介词的宾语。

如:①庄公即位,(姜氏)为之请制。

(郑伯克段于鄢)——姜氏为小儿子请求封於制。

因为后面有动词“请”,所以前面的“为”不是动词而是介词。

但是,有些古代的双宾语,到现在却翻译不成双宾语句了。

例如:①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孟子·万章下)②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孟子·告子下)②天生民而立之君。

(左传襄公14年)三、叙述句中如果要强调宾语,则可以将宾语前置。

又可细分为四种情况:1.用“是、实、之”等提宾助词提宾,例如:①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岂为不谷?继先君之好。

②将虢是灭,何爱於虞?=将灭虢③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鬼神非亲人,惟依德。

④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何厌?2.用“惟”(唯)字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式,表示惟一和排他。

例如:①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 =惟辅德。

——只辅佐有德之人②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唯求敌。

——只是为了寻求敌人(主力,与之决战)。

③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父母唯忧其疾。

——父母只担忧孩子生病。

(东汉马融注:言孝子不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

)④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

(荀子·王霸)=唯求利。

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结构与此相同3.如果宾语是指示代词“是”字,就可直接前置,不必用提宾助词。

例如:①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寡人是徵=寡人徵是寡人是问=寡人问是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4.当想要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时,也可将它前置,例如:①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以方城〕为城——把方城山当作城墙〔以汉水〕为池——把汉水当作护城河②〔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孟子·滕文公上·许行)杨伯峻译:用长江汉水去洗涤它(按指丝绸之类织物),用夏天的骄阳去曝晒它,洁白光明得无以复加了。

四、注意叙述句中带动量表示法的句子。

所谓“动量”即表示动作的数量,这在古代有两种表示法:.一般式——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

这时的数词在句中充当状语。

例如:①〔三〕进及溜,而後视之。

(晋灵公不君)——三次前进②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宪问)——九次(多次)会合诸侯③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滕文公上)——三次路过④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十次驾车⑤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战国策·燕策)——五次、两次、三次2.强调式——当要强调动作的数量时,则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的前面用“者” ,让它同前面的词语隔开,这样,“者”字前面的词语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上升为全句的谓语。

例如:①於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战国策·赵策)比较:鲁仲连三辞让五.被动句——当主语不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时,句子就含有被动意味了。

古代表示被动的句子可分为两大类:(一)意念上的被动句——从形式上,与主动句完全一样,无法与主动句相区分,仅仅是动词用於被动意义,因此,只能从上下文才能领会出来。

即所谓要从意念上来理解这种被动句。

例如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主语“蔓草”正是“除”的对象,即“除”这一动作的承受者。

②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左传宣公二年)——主语“衮”正是“废”的对象。

③谏行言听。

(孟子·离娄下)——主语“谏(言)”正是要被执行和被听从的。

④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庄子)——从前,周的大臣龙逢被斩,商纣王的叔父比干被剖心,(被逼自杀的)伍子胥(尸体)被扔到江里泡烂。

(二)有标志的被动句——用各种表示被动的词语来显示被动意义。

例如:1.用“於”(于、乎)字引出动作的主动者①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屨。

(左传·成公二年)——被箭射伤。

②东敗於齐,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

(孟子·梁惠王上)——在东面被齐国打败,长子也死在那次战争中;西面又被秦国抢占去了七百里的土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

2.用“为”字表被动,例如: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燕策)——父母族人,都被杀死。

注意:“为”后面没有出现主动者。

3.汉以后又产生出“为……所”式,例如: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史记·魏公子列传)——我侯赢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了。

②先即制人,後则为人所制。

(史记·项羽本纪)——先动手就控制别人,後动手就被别人控制。

③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敗。

(汉书·霍光传)——征和二年,卫太子被宦官江充败坏。

(江充诬陷太子谋害汉武帝,太子奋起抗争,最后两敗俱伤。

)4.用“见”和“见……於”表被动,例如:①盆成括见杀。

(孟子·尽心下)——盆成括被杀死了。

注意:“见”后没出现主动者。

②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我将长久地被真正的行家笑话。

③(刘波)……后为前将军败,见杀。

(《异苑》卷四)注意:“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即从词性说是副词,但实际是表指代作用。

它可以指代说话者自己、说话的对方,甚至也可指代第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