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1六国论练习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1六国论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患:祸害

B.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患:毛病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加速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等到

3.下面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互:交互

盖.失强援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判:清清楚楚

终继五国迁.灭迁:迁移

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

..得所。C.成以其小,劣.之。 D.英雄乐业。

6.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7.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渔人甚异.之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音和义全对的一项是()

A.胜负之数(shù运数),存亡之理,当(dàng适合)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六国互丧(sāng灭亡),率(shuài全都)赂秦耶

C.洎(zì等到)牧以谗(chán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D.思厥(jué他的)先祖父,暴(bào暴露)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③师不必贤于弟子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⑤可谓智力孤危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⑦思厥先祖父⑧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③④⑥B.①⑤⑦C.②③⑤D.①③⑥10.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之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分开)矣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2.下面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的根本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提升文言阅读的素养。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A项,“暴”通“曝”,显露,意译为顶着、冒着;

C项,“厌”通“餍”,满足;

D项,“当”通“倘”,假如。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平时广博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其次审清题干要求,看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千万别答非所问;然后逐项检查验证,一定要结合句子来判断,有的还要扩展到原文,若遇到生僻词语,可以借助排除法。

2.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要知道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C项,“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意思是“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速”应译为“招致”。故选C。3.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例句和D项,介词,比;AB项,介词,因处对象,不译;C项,介词,在。

4.B

【解析】“厌”应译为“满足”。

5.B

【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6.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虚词的理解。

例句中的“以”和D项中的“以”均释为“因为”;

A项中“以”释为“凭借”;

B项中“以”释为“以致”;

C项中“以”释为“拿”。

7.C

【解析】C项中“异”解释为“以……为异”,是意动用法,A、B、D三项中加点字为使动用法。

8.B

【解析】A项,当tǎng如果;C项,洎jì,谗,谗言; D项,暴pù冒着。

9.D

【解析】

②古: 成例, 旧事。今: 真实或虚构的有关人物或事情。④古:表示由于上文所说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今:表示另提一事(连词)。⑤古:智慧和力量。今:理解事物的能力。⑦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⑧古:实际情况( 两个词, 代词, 名词);今:副词, 实际上。10.B

【解析】B项的“判”应为“清清楚楚”。

11.BD

【解析】A项,动词,亲近;C项,连词,和;B、D两项都是介词,和。

12.D

【解析】A项:对;B项:到;C项:在;D项中的“于”和“其势弱于秦”的“于”都是表比较,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