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

合集下载

血涂片的制作及免疫细胞的形态观察

血涂片的制作及免疫细胞的形态观察
实验三 血涂片的制作及免疫细胞的形态观察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吴 植
一、实验目的
①掌握微量采血及血涂片的制作方法 ②学习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免疫细胞
二、实验原理
血涂片是临床诊疗中最常规的技术,也是观察血液细胞 及免疫细胞最简便的方法。
将血液样品制成单层细胞的涂片标本,经瑞氏染液染色 后,不同免疫细胞中的颗粒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根据细 胞中颗粒的颜色、大小及多少,再结合细胞的大小及细胞 核的形态,就可以识别各类免疫细胞。
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如RBC中的血红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 胞质中的嗜酸性颗粒等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红色
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淋巴细胞胞质及嗜碱性粒细胞质中 的嗜碱性颗粒等与碱性染料亚甲蓝结合染成蓝色
中性粒细胞的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 合,染成淡紫红色。
细胞核染成紫红色 细胞浆染成蓝色
瑞氏染液由瑞氏染料和甲醇构成
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和酸性染料伊红合称伊红美 蓝 染料即瑞氏染料。
甲醇是瑞氏染料良好溶剂,有两种作用:
①甲醇使瑞氏染料中美蓝与伊红在溶液中离解,可使细 胞成分选择性吸附其中的有色物质而着色。
②甲醇具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在一定形态及 增加细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细胞对染料吸收作用,同 时由于甲醇吸附染色液中的水,使染色液升温,加速染 色反应。
三、实验器材
器材:医用一次性采血针、酒精棉球、镊
子、载玻片等
试剂:瑞氏染液。 动物: 鸡
四、实验步骤
1.采血
采血前用70%酒精棉球消毒,然后鸡冠 采血。
2.涂片
挤出一滴血置于载玻片的一端,再取另一张边缘光 滑的载玻片,斜置于血涂片的前缘,先向后稍移动轻轻触 及血滴,使血液沿玻片端展开成线状,两玻片的角度以 30~40度为宜(角度过大血膜较厚,角度小则血膜薄), 轻轻将载玻片向前推进,即涂成血液薄膜(如图),推进 时速度要一致,否则血膜成波浪形,厚薄不匀。

血涂片制作与染色

血涂片制作与染色

姬姆萨染色法
总结词
姬姆萨染色法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血涂片染色方法,能够更好地显示出细胞的细节 和特征。
详细描述
姬姆萨染色法使用姬姆萨染料对血涂片进行染色,能够使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 呈红色,各种血细胞在染色后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易于鉴别。该方法染色 效果较为稳定,但需要较长的染色时间。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05 血涂片制作与染色注意事项
CHAPTER
采血注意事项
采血部位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为手指或耳垂,确保 采血过程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采血量
根据实验需求,控制采血量,确保足够用于制作 血涂片,同时避免过多采血造成浪费。
采血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采血,避免在进食、运动后 等情况下采血,以免影响结果。
染色注意事项
染色剂选择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剂,确保染色效果良好,能够清晰 显示细胞结构。
染色时间
控制染色时间,确保染色均匀,避免染色过度或不足。
冲洗与脱水
在染色完成后,进行充分的冲洗与脱水,去除多余的染色剂,使观 察效果更佳。
结果观察注意事项
观察方法
01
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如显微镜观察,确保观察结果准确可靠。
观察指标
02
关注细胞形态、大小、染色情况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避免
片面解读。
结果解读
03
结合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血涂片结果,为临床
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谢谢
THANKS
总结词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常用于显 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详细描述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使用苏木素染料和伊红染料对组织切片进 行染色,能够使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呈粉红色,便于观察 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该方法染色效果稳定,但对某些特殊 类型的细胞可能染色效果不佳。

血涂片的制备、染色、观察方法、复检

血涂片的制备、染色、观察方法、复检

04
章节 PART
血涂片的复检
血涂片的复检
血涂片复检的意义,首先是复核该复检标本的血常规报告的准确性, 其次是在观察血细胞形态时,根据所观察到的外周血细胞形态,提供给临 床有效的信息,要做到保证血常规结果的准确、不漏检、不误诊、不误导。 切实的结合临床,关注已知的患者信息,查看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了解
靠等待自然干燥章。节 PART
血涂片的染色
4、瑞氏染色是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法,尤其对于细胞质成分,中 性颗粒等可获得很好的染色效果,但对细胞核的着色能力略差。姬姆萨染 液对细胞核着色较好,结构更清晰,但对细胞质成分的着色能力略差。采
用瑞-姬姆萨章复节合染PA液R可T使细胞质、颗粒、胞核等均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患者出现的体章征节、P症A状R(T 必要时要询问临床医生),在此基础上,了解临
床医生的诊断或治疗思路,然后在显微镜下有目的地进行查找,才能做到 有百密而无一疏。
红系统细胞形态
一、正常红细胞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二、红细胞大小改变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三、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改变
章节 PART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3、卡波环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4、有核红细胞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5、网织红细胞:是指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 细胞之间的过度细胞,分为4型。Ⅰ型:丝球形,Ⅱ型:网型, Ⅲ型:破网型,Ⅳ型:点粒型(图2-165、2-166、2-167)
红系统细胞形态
章节 PART
血涂片的制备
二、将推片接近血滴处,然后轻轻接触血滴并压在血滴上,使血滴呈”一”字型展开, 充满推片宽度(如果能做到边缘血量较少,中间血量稍多为最佳)(图1-2,图1-3).

白细胞形态分类实验报告

白细胞形态分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

2. 熟悉瑞氏染色方法。

3. 熟悉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

4. 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作用。

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可以了解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从而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三、实验材料1. 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分类计数器、香柏油、拭镜纸。

2. 试剂:瑞氏染液A液、瑞氏染液B液。

3. 标本:末梢血。

四、实验步骤1. 采血:取患者末梢血,用无菌采血针抽取血液。

2. 制备血涂片:将血液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用推片将血液均匀涂抹在玻片上,制成薄而均匀的血涂片。

3. 瑞氏染色:将血涂片置于染色缸中,加入瑞氏染液A液,染3-5分钟;加入瑞氏染液B液,染1分钟;冲洗干净。

4. 干燥:将染色后的血涂片晾干。

5. 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选择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然后换用高倍镜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6. 分类计数:按照城垛形的方式往血涂片头部方向进行计数,将观察到的白细胞分类,以正“字计数,直至计数满100个白细胞。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中性粒细胞:40%- 淋巴细胞:30%- 单核细胞:15%- 嗜酸性粒细胞:10%- 嗜碱性粒细胞:5%2. 结果分析:通过对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可以看出患者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1%-5%,嗜碱性粒细胞占0%-1%。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血涂片,并进行了瑞氏染色。

通过观察染色后的血涂片,对白细胞进行了分类计数,得到了患者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实验结果与正常参考值基本相符,说明本次实验操作规范,结果准确可靠。

七、实验体会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血涂片的制备,确保血涂片薄而均匀,以便于观察。

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报告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报告血涂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观察和分析血液中的细胞和其他成分。

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并提供治疗方案。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血涂片来学习和理解这一重要的诊断工具。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血涂片- 显微镜- 染色剂(如吉姆萨染色液)2. 实验方法:- 准备血涂片:将一滴新鲜的血液滴在玻片上,用另一片玻片将其涂抹成薄膜。

- 固定血涂片:将血涂片在室温下晾干或用热风吹干。

- 染色:将染色剂滴在血涂片上,静置片刻。

- 洗涤:用清水轻轻冲洗血涂片,使多余的染色剂洗去。

- 干燥:将血涂片晾干或用热风吹干。

- 观察:将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观察细胞和其他成分的形态和数量。

实验结果和讨论:观察血涂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细胞和其他成分。

其中,最常见的细胞是红细胞和白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它们呈现出典型的圆形,中间凹陷,像一个小盘子。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以满足其代谢需求。

正常的红细胞应该呈现出均匀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明显的变形或异常。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抵抗感染和疾病。

在血涂片中,白细胞通常比红细胞少得多。

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各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可以提供有关免疫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除了红细胞和白细胞,血涂片中还可以观察到血小板和其他细胞成分。

血小板是一种负责血液凝固的细胞片段,它们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反映出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其他细胞成分包括巨噬细胞、红细胞生成细胞等,它们在特定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异常。

观察血涂片还可以检测到一些疾病和异常情况。

例如,贫血患者的血涂片通常显示红细胞数量减少、形态异常或色素沉着增加。

白血病患者的血涂片可能显示异常的白细胞增多或异常细胞的存在。

通过对血涂片的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血涂片制备与染色血涂片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血液按一定方向均匀涂开的过程,微观上使细胞是由球形变为平面形或近平面形平铺在载玻片上。

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是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基本步骤,特别是对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血涂片制备是否合格、染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质量。

(一)血涂片制备1.载玻片的准备新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须用浓度为lmol/L的HCl浸泡24h,再用清水彻底冲洗,干燥后备用。

旧载玻片要用含洗涤剂的清水中煮沸20min,洗掉血膜,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最后用0.95L/L乙醇浸泡1h,干燥备用。

使用载玻片时,不要用手触及玻片表面,保持玻片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2.血涂片制作方法取血液标本一滴置载玻片的一端,以边缘平滑的推片一端,从血滴前沿方向接触血液,使血液沿推片散开,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45○夹角,平稳地向前推动,血液即在载玻片上形成薄层血膜。

涂片的厚薄与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的角度、推片时的速度及血细胞比容有关。

血滴大、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越厚;反之则血膜越薄。

一张良好的血涂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明显,细胞分布均匀,血膜边缘整齐并留有的空隙。

(二)血涂片染色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的主要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染上不同的颜色,以便于镜下观察识别。

血涂片染色包括两个过程:固定和染色。

固定是将细胞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联凝固,以保持细胞原有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瑞特染色法(Wright)、姬姆萨染色法(Giemsa)等。

1.瑞特(Wright)染色法为发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及其异常变化,血涂片必须嘲行染色。

血涂片的各种染色方法大多是罗氏染色法衍变来的。

目前常用瑞特染色法。

(1)瑞特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有复合染料。

亚甲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

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

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

观察人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观察人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观察人血涂片的实验报告观察人血涂片的实验报告引言:人血涂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观察人体血液中的细胞形态、数量和结构。

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疾病发展以及治疗效果。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描述观察人血涂片的步骤、结果和意义,以期增进对血涂片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步骤:1. 采集血液样本: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无菌针头从被试者的指尖或静脉中采集一定量的血液样本。

注意采集血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污染。

2. 制备血涂片: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滴在玻璃片上,然后使用另一块玻璃片将其涂抹开来,形成一个薄薄的血涂片。

注意在制备血涂片时要尽量均匀涂抹,以确保观察时的准确性。

3. 固定血涂片: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放置在室温下晾干,或者使用特定的固定剂进行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防止细胞变形和脱落,以便于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4. 染色处理:血涂片固定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偏碱性染色和酸性染色。

偏碱性染色常用于观察细胞核和染色体,而酸性染色则用于观察细胞质和细胞器。

5. 镜检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血涂片。

首先,将血涂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和光源,使得细胞能够清晰可见。

然后,通过不同倍率的镜头观察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实验结果:观察人血涂片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

血涂片中的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判断贫血、溶血等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则可以反映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炎症程度。

血小板的数量和聚集状态则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

此外,观察血涂片还可以检测到一些特定的细胞或细胞结构,如白血病细胞、红细胞寄生虫等。

这些细胞或结构的存在与否,以及其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意义:观察人血涂片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各种疾病。

临床血液学检验基础

临床血液学检验基础

正常血片中大颗粒细胞
白细胞数量异常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 单核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未成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 幼粒细胞)
粒细胞数量增高
粒细胞数量减低


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 :中性粒细胞<1.5×109/L为粒细胞减少症; <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或合成洗涤剂清洗。目的:保持玻片接近中性

二:手工推片:先后移,后前推(30-45度),匀速,平稳; 血滴大,角度大,速度快,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
瑞氏染色(Wright染色)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
(M+)组成。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 二是固定细胞形态。 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
染色质(H-J)小体
碱性点彩
卡博氏环
红细胞包涵体
胞内微生物:细菌、真菌、原生体或寄生
虫感染患者红细胞内或红细胞间游离
疟原虫
巴贝虫
红细胞包涵体
Pappenheimer小体(含铁血黄素颗粒) 红细胞内铁蛋白聚集物,血片瑞氏染色可见多 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定、通常分布在一个较限制的胞 浆局域内的嗜碱包涵体 ,铁染色(+)
红细胞包涵体
有核红
N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存在,用于WBC分类或计数 校正
出现幼红细胞、巨幼红细胞
幼红细胞
巨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 质RNA经碱性染料(如煌焦油蓝、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 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网织红细胞自骨髓释放到外周血液后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 的能力,约1-2天后,过渡为成熟红细胞

血涂片实验报告

血涂片实验报告

血涂片实验报告血涂片实验报告引言:血涂片实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观察和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血涂片的制备和观察,了解血液中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数量变化,进一步加深对血液疾病的认识。

实验步骤:1. 血液采集:使用无菌注射器从患者的指尖或静脉采集适量的血液样本,注意避免血液污染和交叉感染。

2. 制备血涂片: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滴在玻片上,利用另一块玻片将血液涂抹成薄膜,然后晾干。

3. 固定染色: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浸入甲醇中,固定血细胞的形态,然后再放入染色剂中,如吉姆萨染色液,使细胞成为可观察的颜色。

4. 镜检观察:将染好的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镜头和光源,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血细胞以及它们的形态特征。

红细胞呈圆形或扁平的双凸形,中间凹陷,边缘光滑。

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中性粒细胞具有多个核,细胞质内有颗粒状物质;淋巴细胞则呈圆形,细胞质较少,核浓染;单核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偏心,细胞质较多。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则带有颗粒状物质,分别呈酸性和碱性反应。

讨论:通过血涂片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而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例如,红细胞的形态异常可能提示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的存在,而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变化则可能与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

此外,血涂片还可以用于诊断一些特定的血液疾病。

例如,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可能与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则可能与感染或炎症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则可能与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有关。

结论:血涂片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诊断一些特定的血液疾病。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血液的组成和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血液疾病提供了基础。

血涂片的制备及染色

血涂片的制备及染色

血涂片的制备及染色血涂片的制备及染色摘要血涂片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之一,应用于疾病的筛查,发现,诊断以及监控。

本文提供了在临床检验中制备及染色出优质血涂片的一种参考。

虽然在如何人工制备血涂片上仍存在某些“工艺”,但是已尽可能采用了客观标准使得临床实验室能准备和染色出优质血片。

本参考中包含固定和染色手工工艺中的问题解决方法。

关键词:血涂片制备,染色前言血涂片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和最频繁的检测方法之一,但似乎没有关于血涂片制备要求,程序及潜在问题等的综合性文献。

虽然血涂片的制备是个简单的过程,但作为一种检测方法,有很多因素可导致检测失败或比其预期低效。

本文应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的请求所写,并作为实验室血细胞计数板的指导方针。

本文旨在提供临床检验中用于形态评价的血涂片制备及其染色的指导和标准化。

显微镜分析过程和解释不在本文的范围内。

列举的方法中包括最先进的技术以及发展中国家实验室的适用方法。

发展中国家不具备最高水平的指标,但应在所有条件下可达到其规定的指标,以确保诊断测试的质量,以免降低病人护理。

这点尤其重要,因为无论对于病例发现,诊断或疾病监测,血涂片显微镜分析所得数据通常在临床情况中起最终和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方便参考使用,本文采用一种特殊的格式来描述涉及血涂片制备和染色的各个步骤。

血涂片制备载玻片载玻片应由最高纯度的耐腐蚀玻璃制成;通常不可接受其他材料如塑料。

典型玻片为75×25mm,约有1mm 厚度,必须平整,无扭曲和波痕,而且必须澄清无色(“水白,无色透明”)。

荧光显微镜检测必须使用无自发荧光的玻片。

最好使用预洗过的载玻片,但至少实验室必须确保载玻片无划痕,干净无尘、绒线,油脂(指纹),而且必须干燥。

这就意味着在潮湿环境中,载玻片必须能抗水。

在所处密闭容器开启后,载玻片必须保存于干燥器或装有无水(甲基)乙醇或乙醇与丙酮混合液(3:1)的容器内直至被使用。

载玻片需一直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只能在立即使用前开启。

1血涂片制备及血细胞形态观察

1血涂片制备及血细胞形态观察

实验一血涂片制备及血细胞形态观察一、目的原理掌握血涂片的制备方法。

观察血细胞的形态。

二、材料及用具(每组)牛(羊)或鸡的新鲜血液、载玻片、显微镜、瑞氏染液、胶头滴管、染色缸。

三、方法步骤1.血涂片制备取两张洁净的载玻片A、B,用B蘸取少许血液与A的1/3处。

用B 末干净的一端成45度角紧贴与在载玻片A上,并使A的血液顺着B均匀的散开,然后使A、B成45度角往前平行的推B至末端1cm处。

2.血涂片染色将血涂片在室温下放置2-3分钟使血涂片完全干燥。

然后用胶头滴管吸1滴瑞氏染液与血涂片上,使染液要完全漫过血液。

静置5分钟左右,然后倾去染液,用很小的流水紧贴载玻片的一端轻轻的冲洗染液直至染液完全被冲洗干净。

3.血细胞观察用吸水纸将血涂片上的水吸干后放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血细胞的形态。

四、血细胞形态1.血涂片观察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无核、红色扁圆形小体。

由于它是双凹盘形,所以中央染成较边缘为淡。

鸡的红细胞呈卵圆形,内有一个卵圆形的细胞核。

2.嗜中性粒细胞细胞质内含有淡红色微细颗粒,胞核有3—5个分叶。

3.嗜酸性粒细胞细胞质内含有深红色大而圆的颗粒,核通常有2—3个分叶。

4.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质内含有粗细不等的紫蓝色颗粒,核分叶不明显。

5.小淋巴细胞:细胞形态小,核椭圆形或豆形,染成蓝色,细胞质很小,染成浅蓝色。

6.中或大淋巴细胞:细胞较大,细胞较多,核的周围有亮晕。

7.单核细胞较淋巴细胞大,细胞质亦较多,细胞核是肾形或马蹄形。

8.血小板体形甚小,形态不规则,内含紫色颗粒,无核,常聚集成团。

五、要求与思考题5种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有何差异?六、注意事项1.推开的血涂片要均匀,血液不能太多太厚,要尽可能的薄。

2.应严格控制染色的时间,并适当的做出调整。

3.观察细胞形态应耐心细致观察,如嗜碱性粒细胞应仔细寻找。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29)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29)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血涂片的制备
◈ 制备合格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最基本的技 术和方法, ◈ 血片的质量及染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细胞形 态的观察、和诊断。
(一) 载玻片的清洁
1. 新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用1mol/L HCl 浸泡24h, 清水冲净,干燥备用。
2. 用过的玻片:肥皂(洗涤剂)水煮沸20 min,再用 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净,清水反复冲洗,干燥备用。
3. 自动推片机法
标准化 自动化 智能化
第四部分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细胞染色技术
细胞涂片,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之前需要固定、染色。
固定:将细胞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联和凝固,
以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
染色目的:使细胞的主要结构(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器等)染上不同的颜色,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Hale Waihona Puke 碱性美蓝结合,偏碱:出现异常蓝染。 ⓑ PH<PI: 酸性环境,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多,易与酸
性伊红结合,因此偏酸:氢离子较多,降低对碱性染料 的亲和力,增强伊红着色,出现异常红染。
最佳PH:6.4~6.8,应使用缓冲液。
同时使用优质甲醇(AR)和清洁的中性玻片。
【染色方法】
以血涂片为例 ① 血膜干后,在两端用蜡笔化线,平放在染
色架上; ② 加染液数滴,固定1min; ③ 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与染液充分混匀,
有一定的空隙(0.3cm和1.5cm),血膜长度
占载玻片的2/3左右。玻片的一端应留有贴标
签的地方。
0.3cm

沂 市
1.5cm




制血膜
白细胞显微镜分类
瑞氏染色

血涂片染色的实验报告

血涂片染色的实验报告

血涂片染色的实验报告血涂片染色的实验报告引言:血涂片染色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观察和分析血液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

通过染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血液中的不同细胞类型,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血涂片染色的实验步骤、原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步骤:1. 收集血液样本:首先,我们需要从被试者的指尖或静脉采集一小滴血液样本。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我们使用无菌针头和管子进行采集,并严格遵守消毒措施。

2. 制备血涂片: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滴在玻片上,然后使用另一片玻片将其涂抹开来。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张薄薄的血涂片。

3. 固定与染色:将制备好的血涂片在室温下晾干,然后将其浸入甲醇中进行固定。

固定后,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如吉姆萨染色、伊昭染色等,以展现细胞的不同特征。

4. 镜检与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血涂片。

通过调整镜头和光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根据它们的形态、大小和数量,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实验原理:血涂片染色的原理基于细胞的结构和染色剂的特性。

不同的染色剂会与细胞的不同成分发生特异性反应,从而使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例如,吉姆萨染色中的嗜碱性染料会与细胞核和某些细胞器结合,使其呈现出蓝色或紫色;而伊昭染色则能够染色红细胞,使其呈现出红色。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 红细胞数量和形态: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其数量和形态可以反映出机体的贫血程度和红细胞的功能状态。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应呈现出均匀的圆盘状,数量适中。

若红细胞过少或过多,或者形态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炎症或其他疾病的存在。

2.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常见的白细胞类型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实验五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血细胞形态观察与血型鉴定

实验五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血细胞形态观察与血型鉴定

实验步骤 血细胞的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各类血细胞
血涂片 红细胞
血小板
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大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成熟的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各种血细胞 高倍鉴定方法;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
原理。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酒精棉球、采血针、 A型和B型标准血清
(一)、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及 血细胞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
学习掌握人血涂片制备和染色方法; 观察各种血细胞的形态。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酒精棉球、采血针、 瑞氏染液
实验步骤
人血涂片的制备
一 次 推 成, 不 可 来 回 推!
实验步骤
血涂片的染色:瑞氏染色法
滴1-2滴甲液在血涂片上,盖满血片; 1min后滴加1.5倍的乙液,立即吹匀两液; 静置10~15min,用清水洗去染液; 干燥。
的血清中,混匀(每边各用一牙签,切勿混用); 观察:室温下静置10min后,观察凝集现象。
A标准血清(抗B) B标准血清(抗A)
O A
B AB
Ag type Ab type

B



A
None
ABO血型
A and B
实验原理
实 验 原 理
血液凝集
实验步骤
取一块清洁玻片,用记号笔在左上角写A, 右上角写B。
将A型标准血清(抗B)一滴加入左侧,B型标 准血清(抗A)一滴加入右侧。
A标准血清(抗B) B标准血清(抗A)
实验步骤
采血:用75%酒精棉球消毒指尖,采血针采血; 取血:用两根牙签各取一小滴血分别放入载玻片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
试剂 姬姆萨染色液、磷酸
缓冲液、甲醇
标本 抗凝血
血 涂 片制 备
推片(夹角保 持30 ° -45°)
载玻片 血液(10微升)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 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慢、小(薄)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尾鲜明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淋巴细胞:可观察到中、小型两种。小淋巴细胞与红 细胞大小相似,圆形,核致密,染成深紫色。周围仅
一薄层嗜碱性染成淡蓝的细胞质。
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细胞圆形。胞质染成灰蓝色。 核呈肾形或马蹄形,染色略浅于淋巴细胞的核。直 径14-20微米
分析讨论
1.你认为本次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 题是什么?
2.试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白细胞,包括 细胞的形态/大小及染色情况。 其中,你看到的红细胞又是一个什么情 形?
目的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方法及白细胞 的正常形态
原理
根据不同的细胞种类及细胞的不同成分, 对酸性及碱性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而使 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本实验使用吉姆萨染料:由天青(蓝)2号和 酸性染料伊红混合配制而成。
注意:操作中请穿实验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带一次性手套操作。
器材 载玻片、推片、显微
镜、微量吸管、移液枪
B 123
李 四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快速干燥后加甲醇固定2-3min
稀释后的姬姆萨染色液覆盖整个血膜染色 15min
PBS磷酸缓冲液漂洗 (切勿先倒掉染液)
123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即可镜检
李 四
血涂片的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 细胞分布情况

临床经验基础血涂片知识点

临床经验基础血涂片知识点

临床经验基础血涂片知识点
血涂片是一种观察血液细胞的方法,制备厚薄适宜、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

以下是临床经验基础血涂片知识点:
1.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重新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2. 血涂片的制作:取末捎血一滴置于玻片的一端,左手持载玻片,右手以边缘平滑的推片的一端从血滴前方后移接触血滴,血滴即沿推片散开。

然后保持30-45度的夹角稳地向前移动,载片上保留下一薄层血膜。

3. 血细胞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涂片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判断血液是否正常。

例如,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观察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或增多等异常情况。

4. 血型鉴定:通过观察血涂片中的红细胞上的抗原,可以确定ABO血型。

5. 细胞染色: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及其异常变化,需要对血涂片进行染色。

常用瑞特染色法。

6. 仪器设备:Motic光学显微镜是常用的观察血涂片的仪器设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需要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血涂片制作实验报告

血涂片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涂片的制作方法。

2. 熟悉血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分布特点。

3. 了解血涂片染色技术。

二、实验原理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基本方法,通过将血液涂布在载玻片上,经过固定、染色等步骤,使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便于观察和分析。

血涂片制作的关键在于血液的涂布、固定和染色。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载玻片、推片、采血针、酒精棉球、生理盐水、瑞氏染液、蒸馏水、显微镜等。

2. 试剂:10%甲醛溶液、95%乙醇、甘油等。

四、实验步骤1. 消毒与采血(1)取一支采血针,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2)将采血针对准皮肤,轻轻刺入,使血液自然流出。

(3)用生理盐水湿润载玻片,取少量血液滴在载玻片中央。

2. 推片(1)将推片的一端放在血滴上方,另一端紧贴载玻片。

(2)以30-40°角将推片平稳地推出,使血液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

3. 固定(1)将血涂片在空气中晾干。

(2)将血涂片浸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5-10分钟。

4. 染色(1)将固定好的血涂片浸入95%乙醇中脱色2-3分钟。

(2)将脱色后的血涂片浸入瑞氏染液中染色3-5分钟。

(3)将染色的血涂片浸入蒸馏水中分化1-2分钟。

5. 观察(1)将染色的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低倍镜下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3)高倍镜下观察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细节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略呈碱性。

2. 白细胞:分为三种类型: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分叶;嗜酸性粒细胞呈椭圆形,细胞核为2-3叶;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为2-3叶。

3. 血小板:呈不规则形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内含有血小板颗粒。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血涂片,并观察到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血涂片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对血液细胞形态学知识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打下了基础。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优秀文档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优秀文档

嗜碱性粒细胞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临床检验一基础张与满输血意教的研室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器材 载玻片、推片、洗耳球、显微镜、微量吸管、香柏油、乙醇-乙醚溶液、拭镜纸
掌握血涂片的头制备和染色方法体及白细胞的正尾常形鲜态明
李 四
123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分析讨论
1.本次实验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2.每人分类的结果与本组其他人使用同 一标本的同学是否一致,分析原因。
感谢观看
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涂片的厚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根据不同的细胞种类及细胞的不同成分,对酸性及碱性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而李使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123

血涂片的观察
低倍镜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 细胞分布情况 油镜下分类计数:体尾交界处。 油镜分类时应按一定走向,不要重复计数。
本次实验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血 涂 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 Ⅱ液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嗜碱性粒细胞
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
试剂 瑞氏染液、磷酸缓冲液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油镜分类时应按一定走向,不要重复计数。
试剂 瑞氏染液、磷酸缓冲

标本 抗凝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材 载玻片、推片、显微
镜、微量吸管、移液枪
试剂 姬姆萨染色液、磷酸
缓冲液、甲醇
标本 抗凝血
整理ppt
3
整理ppt
4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整理ppt
7
整理ppt
8
整理ppt
9
血 涂 片制 备
推片(夹角保 持30 ° -45°)
载玻片 血液(10微升)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 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慢、小(薄)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尾鲜明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整理ppt
10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快速干燥后加甲醇固定2-3min
稀释后的姬姆萨染色液覆盖整个血膜染色 15min
PBS磷酸缓冲液漂洗 (切勿先倒掉染液)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即可镜检 李 四
123
整理ppt
整理ppt
15
嗜碱性:体积略小于嗜酸性白细胞,细胞质中有大小 不等被染成紫色的颗粒,颗粒数目较嗜酸性白细胞的 颗粒少,核1-2叶,染成淡蓝色。
整理ppt
16
淋巴细胞:可观察到中、小型两种。小淋巴细胞与红 细胞大小相似,圆形,核致密,染成深紫色。周围仅 一薄层嗜碱性染成淡蓝的细胞质。
整理ppt
17
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细胞圆形。胞质染成灰蓝色。 核呈肾形或马蹄形,染色略浅于淋巴细胞的核。直 径14-20微米
整理ppt
18
分析讨论
1.你认为本次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 题是什么?
2.试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白细胞,包括 细胞的形态/大小及染色情况。 其中,你看到的红细胞又是一个什么情 形?
整理ppt
1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1
血涂片的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 细胞分布情况
整理ppt
12红细胞ຫໍສະໝຸດ 淡红色,无核的圆形细胞,因红细胞为双 凹形,故边缘部分染色较深,中心较浅,直径7-8微 米
整理ppt
13
嗜中性:体积略大于红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紫色分叶状, 可分1-5叶。直径10-12微米
整理ppt
14
嗜酸性:略大于嗜中性白细胞,细胞核染成紫色,通 常为2叶,胞质充满嗜酸性大圆颗粒,被染成鲜红色。 直径10-15微米。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 白细胞形态观察
整理ppt
1
目的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方法及白细胞 的正常形态
原理
根据不同的细胞种类及细胞的不同成分, 对酸性及碱性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而使 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本实验使用吉姆萨染料:由天青(蓝)2号和 酸性染料伊红混合配制而成。
整理ppt
2
注意:操作中请穿实验服并 带一次性手套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