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工程手算计算书

合集下载

木脚手架计算书

木脚手架计算书

木脚手架计算书xxx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等编制,由于木脚手架的强度限制,本计算书限定同时施工层数为1层。

一、参数信息1、构造参数脚手架计算高度(m):15;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m):1.15;立杆纵向间距或跨距(m):1.65;立杆步距(m):1.3;操作层小横杆间距(m):0.3;2、荷载参数脚手板自重(kN/m2):0.25;大横杆自重(kN/m):0.2;小横杆自重(kN/m):0.15;立杆自重(kN/m):0.3;施工活荷载(kN/m2):3.5;3、构件尺寸参数大横杆截面宽度(mm):60;大横杆截面高度(mm):80;小横杆截面宽度(mm):60;小横杆截面高度(mm):80;脚手板截面厚度(mm):20;立杆截面直径(mm):100;4、材料参数木材弹性模量(N/mm2):1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5;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6;二、脚手板计算脚手板支撑在小横杆上,视支撑情况可按单跨简支梁或双跨连续梁考虑。

作用在脚手板的荷载包括脚手板自重,活荷载等,按均布荷载考虑。

脚手板截面抵抗矩: W=1.150×103×202/6= 76667 mm3;脚手板惯性矩: I=1.150×103×203/12= 766667 mm4;1.按简支梁计算作用在脚手板上的荷载:q=1.4×3.500×1.150 + 1.2×0.250×1.150= 5.980 kN/m;最大弯矩:Mmax=ql2/8= 5.980×0.3002/8= 0.067 kN·m;最大剪力:Vmax=ql/2= 5.980×0.300/2= 0.897 kN;最大挠度:νmax=5ql4/384EI=5×5.980×300.0004/(384×10000.000×766667)= 0.082 mm;2.按双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Mmax=ql2/8= 5.980×0.3002/8= 0.067 kN.m;最大剪力Vmax=0.625ql=0.625×5.980×0.300= 1.121 kN;最大挠度:νmax=0.521ql4/384EI=0.521×5.980×300.0004/(100×10000.000×766667)= 0.033 mm;3.脚手板的验算(1) 强度验算σ=M/W= 0.067×106/ 76666.667 = 0.877 N/mm2;脚手板计算强度σ=0.877 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σ]=15.000 N/mm2,满足要求!(2) 抗剪验算τ=3V/2bh=3×1.121×103 /(2×1150.000×20)= 0.073 N/mm2;脚手板受剪强度τ= 0.073 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 = 1.600 N/mm2,满足要求!(3) 挠度验算脚手板的最大挠度 0.082 mm 小于允许挠度值300.000/250= 1.200 mm,满足要求!三、小横杆计算小横杆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按支撑在大横杆上的单跨简支梁考虑。

木工支模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书计算

木工支模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书计算

木工支模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书计算一、试肯定脚手架的搭设尺寸,搭设尺寸尽可能与开间、层高尺寸配合。

选择其h=1.5M,La=1.5M,Lb=1.05M,a1=0.3M,施工层上横向水平杆间距0.75m。

二、横向水平杆计算,按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计算。

(1)、线荷载计算:标准值:q k=(Q k+Q p)·横向水平杆间距=(3+)×=m设计值:q=×(×+×3×)=m(2)、抗弯强度计算:(采用q)11M=—qtb2=—××=—=———————=———————5.08cm×103mm3=122N/mm2<f=205N/mm2f为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应按规范表5.1.6查得W为钢管的截面抵抗矩,查规范P50页附录B表B(3)、挠度计算:(采用q k)(不考虑悬挑部份,因如考虑,相反会减小了最大挠度,如此安全系数更大。

)5qktb45××4V=———=————————————384EI384××105××1041200=2.67mm<[V]=———=8mm150同时V<10mm(绝对挠度值),查规范P14页表5.1.8E为钢材的强度模量(弹性模量),查规范P13页表5.1.6得I为钢管的惯性矩,查规范P50页附录B表B得[V]受弯构件的允许挠度,查规范P14页表5.1.8得1200mm[V]=l/150=—————=8mm150mm由于受弯构件的挠度V<[V],同时小于绝对挠度值10mm,达到了双控的目的,安全系数更大。

3、纵向水平杆的计算(1)、荷载计算:①作用于纵向水平杆的集中荷载的标准值:1aFK=—qKtb(1+—)2=—××(1+——)2=②作用于纵向水平杆的集中荷载的设计值:1aF=—qtb(1+——)2=—××(1+——)2=(2)、抗震强度计算:先计算最大弯矩:M max=××=按照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S=——=———————=167N/mm2<f=205N/mm2×103mm3则纵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经验算达到安全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木结构工程工程量计算》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木结构工程工程量计算》

题目:木结构工程工程量计算一.木屋架及钢木屋架1屋架一般做成三角形或梯形,通常是三角形。

木屋架由上弦、下弦和腹杆所组成:2木屋架:1)屋架全部杆件均用木材;2)上下弦及斜腹杆用木材,竖腹杆用圆钢制作。

3钢木屋架屋架下弦及竖向腹杆用钢材制作。

4挑檐木屋架下弦杆两端附有挑檐木,也叫附木,长度随檐口挑出尺寸而定。

5木屋架的支撑系统水平支撑:指下弦与下弦用杆件连在一起;可于一定范围内,在屋架的上限和下弦、纵向或横向连续布置。

垂直支撑:指上弦与下弦用杆件连在一起;垂直支撑可于屋架中部连续设置,或每隔一个屋架节间设置一道剪刀撑。

二.木屋架工程量计算1工程量计算规则(1)屋架按竣工木料以m3计算。

(2)屋架需刨光者,按加刨光损耗后的毛料计算。

刨光损耗:板方材一面刨光加3mm,二面刨光加5mm,园木每m³材积增加³。

(3)附属于屋架的木夹板、垫木、风撑和屋架连接的挑檐木均按竣工木料计算后,并入相应的屋架内。

(4)单独挑檐木,可另列项目按檩木计算。

三.屋面木基层1屋面木基层结构简介及工程量计算(1)屋面木基层指屋架以上的全部木构件,包括:檩、椽条、屋面板(望板)、油毡、顺水条、挂瓦条。

(2)编制施工图预算时,“檩条”单独列项计算。

檩木按竣工木料以m3计算;檩垫木或钉在屋架上的檩托木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另计算。

简支檩长度按图示间距加10cm接头计算。

乱搭头按间距加24cm。

连续檩的长度按全部连续檩的总长度增加3%计算。

(3)椽子、挂瓦条、檩木上钉屋面板等木基层,均按屋面的斜面积计算。

不扣除附墙烟囱、竖风道、屋顶小气窗及斜沟部分所占面积,天窗挑槽重叠部分合并计算。

斜面积=屋面水平投影面积×屋面延尺系数;四.封檐板、搏风板介绍及工程量计算1)位置解释封檐板:指钉在前后檐口的木板。

搏风板:指山墙部分与封檐板连接成人字型的木板。

大刀头:又叫勾头板,指搏封板两端的刀形板。

2)工程量计算规则封檐板,按檐口的外围长度计算;搏风板按其水平投影长度乘屋面坡度的延尺系数计算;带大刀头者,每个大刀头另加50cm。

最全木结构计算范文

最全木结构计算范文

最全木结构计算范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木结构是一种常见且古老的结构形式。

木结构以木材为主要构造材料,具有轻质、环保和美观等特点,因此在许多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进行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工作,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下面将介绍木结构计算的各个方面。

首先,进行木结构计算之前,需要明确结构的载荷。

具体来说,需要确定楼层荷载、各种悬臂板荷载以及雪荷载等。

这些荷载可以通过国家相应标准或者工程规范来确定。

在载荷确定之后,接下来进行结构的计算。

木结构的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静力学计算和强度计算。

在静力学计算方面,需要进行梁、柱和墙等各个结构单元的受力分析,包括荷载的传递和支撑系统的设计。

在强度计算方面,需要根据木材的强度参数和截面形状,计算木结构各个构件的承载能力。

在木结构的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截面稳定性计算。

由于木材的较大变形和容易受潮的特点,其在长期承受荷载时容易发生截面失稳的现象。

因此,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截面是否稳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加截面的稳定性。

其次是连接件的计算。

木结构中的连接件起到了承载和固定木构件的作用,因此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非常重要。

常用的连接件有螺栓连接、钉子连接和金属板连接等,其计算主要涉及滑移、剪切和轴向承载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考虑木结构在地震和风荷载下的承载能力。

由于木材的轻质和柔韧性,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和位移。

因此,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最后,还需要对木结构进行反复的验算和优化设计。

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来自不同方向的荷载,或者木结构各个构件的尺寸不满足要求。

这时,需要对结构进行调整,以满足强度和刚度等要求。

综上所述,木结构计算主要包括静力学计算和强度计算两个方面。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截面稳定性、连接件的计算以及地震和风荷载等问题。

通过反复的验算和优化设计,可以保证木结构的安全可靠,并实现结构的合理和经济。

木结构计算书

木结构计算书

木结构计算书一、设计概述本文档是对某建筑项目中使用的木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的技术说明。

木结构作为一种古老而可靠的建筑材料,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美观性。

本文档旨在通过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确保木结构在项目中的安全可靠性。

二、结构参数1. 木材种类:选择了经过研究证明具有良好承载能力且符合项目需求的木材种类。

2. 几何形状:对木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准确的测量和分析,包括梁、柱、桁架等。

3. 荷载情况:根据建筑规范和项目要求,确定了各个荷载情况,包括自重、活载、风载等。

三、梁的计算1. 梁截面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木材的强度参数,选择了适合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2. 弯矩计算:根据荷载情况和梁的支座条件,计算了梁在不同截面位置的弯矩大小。

3. 梁的抗弯能力:通过与弯曲强度极限进行对比,验证了梁的抗弯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柱的计算1. 柱截面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规范,选择了合适的柱截面形状和尺寸。

2. 柱的稳定性:进行了柱的稳定性分析,通过计算柱的抗压能力和压力大小,验证了柱的稳定性。

3. 柱与梁的联接:对柱与梁的连接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保联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桁架的计算1. 桁架构件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桁架的受力情况,选择了合适的桁架构件。

2. 桁架的稳定性:进行了桁架的稳定性分析,通过计算桁架构件的抗压能力和应力大小,验证了桁架的稳定性。

3. 桁架与梁柱的连接:对桁架与梁柱的连接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其他设计要素1. 拉索和节点的计算:对拉索和节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防火措施:根据建筑规范和项目要求,对木结构的防火措施进行了考虑和设计,确保安全性。

七、总结与建议根据对木结构的详细计算和分析,结合建筑规范和项目要求,木结构在本项目中具备安全可靠的承载能力。

然而,我们建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加强对木材质量和防火措施的监控。

最全木结构计算范文

最全木结构计算范文

最全木结构计算范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建筑材料的重新审视,木结构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备受关注。

木结构建筑具有轻质、适应性强、施工周期短、环保等优点,然而在进行木结构建筑设计及施工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工作,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木结构建筑为例,详细介绍木结构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二、计算基本参数1.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用途和规模确定设计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风荷载等。

2.结构布局: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确定木结构的布置,包括柱、梁、墙等。

3.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荷载和结构布局,选择适宜的木材和连接件,确保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木柱设计计算1.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设计荷载和木材特性,计算出木柱的截面尺寸。

可根据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2.计算截面抗弯强度:通过弯矩和截面惯性矩的关系,计算木柱截面的抗弯强度。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

3.计算截面抗剪强度:根据设计荷载和木材性能,计算木柱截面的抗剪强度。

可以采用材料的剪切强度乘以截面面积进行计算。

四、木梁设计计算1.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设计荷载和木梁的跨度,计算木梁的截面尺寸。

可根据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2.计算截面抗弯强度:通过弯矩和截面惯性矩的关系,计算木梁截面的抗弯强度。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

3.计算截面抗剪强度:根据设计荷载和木梁的跨度,计算木梁截面的抗剪强度。

可以采用材料的剪切强度乘以截面面积进行计算。

五、木墙设计计算1.确定墙板厚度:根据设计荷载和墙体高度,计算木墙的厚度。

可以采用墙体的弯曲刚度和弯矩的关系进行计算。

2.计算墙体的抗弯强度:通过墙体的厚度和材料的抗弯强度,计算墙体的抗弯强度。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墙体厚度。

3.计算墙体的抗剪强度:根据墙体的厚度和设计荷载,计算墙体的抗剪强度。

可以采用材料的剪切强度乘以墙体面积进行计算。

12.3 木结构构件计算

12.3 木结构构件计算
An——受拉构件的净截面面积(mm2)。计算An时应扣除分布在 150mm长度上的缺孔投影面积。
2021/5/27
2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1 按强度验算
N An
ft
(12-4)
2 按稳定验算
N A0
ft
(12-5)
式中 fc——木材顺纹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N——轴心受压构件压力设计值(N);
建筑结构
ArchitectureConfiguration
2021/5/27
1
12.3 木结构构件计算
12.3.1 木结构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构件计算 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式验算:
N An
ft
(12-3)
式中 ft——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N——轴心受拉构件拉力设计值(N);
An——受压构件的净截面面积(mm2); A0——受压构件截面的计算面积(mm2) ; 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图压构件缺口
2021/5/27
3
12.3.2 木结构受弯构件计算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应按下式验算:
M Wn
fm
(12-6)
式中 f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M——受弯构件弯矩设计值(N·mm); Wn——受弯构件的净截面抵抗矩(mm3)。
φl——受弯构件的侧向稳定系数;
N、M——轴向压力设计值(N)、弯曲平面内的弯矩设计值(N·mm);
W——构件全截面抵抗矩(mm3)。
2021/5/27
9
NM
1
An ft Wn fm
(12-12)
式中 N、M——轴向(mm2)、净截面抵抗矩(mm3); ft、fm——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一、引言木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美观的外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为了确保木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谨的计算和设计。

本文以某建筑项目的木结构设计为例,旨在展示木结构计算书的范本,详细介绍设计过程和各个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基本信息1. 结构名称:某建筑项目木结构设计2. 项目地点:XXX市3. 使用要求:满足建筑安全和稳定性要求三、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1. 水平荷载计算根据建筑所在地的风荷载标准以及建筑的高度和风力系数,确定水平荷载的设计值。

以该建筑项目为例,水平荷载设计值为X kN。

2. 竖向荷载计算根据建筑自重和使用荷载以及规范要求,计算竖向荷载的设计值。

以该建筑项目为例,竖向荷载设计值为X kN。

3. 荷载传递路径分析根据建筑结构的力学特性和施工方式,分析荷载传递路径,确定各个部位的荷载分担比例,并计算受力情况。

4. 木材选择与截面计算根据设计荷载和木材的力学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木材材料,并进行截面计算。

按照规范的验算方法,计算木材截面的承载力和抗弯刚度以及刚度的满足程度。

5. 连接件设计计算对于木结构中的连接部分,进行设计计算。

考虑连接的承载力和强度,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进行强度验算。

6. 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对木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计算。

考虑结构的垂直和水平稳定性,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

7. 构件尺寸计算与调整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和设计要求,对木构件的尺寸进行计算和调整。

确保构件的尺寸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考虑建筑的美观效果。

四、结果与讨论根据上述计算,我们得到了木结构的各个参数和构件尺寸。

经过讨论和分析,我们认为该设计满足了建筑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

同时,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和预算限制,我们采用了合理的设计方案,既满足了结构的力学性能,又兼顾了经济性和建筑美观效果。

五、总结通过本文的木结构计算书范本,我们展示了木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计算方法。

木结构工程手算计算书

木结构工程手算计算书

木结构工程计算书木结构工程计算书(H栋)1.设计依据1.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及绘图标配图集如下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5-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2005年版)、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50206-2012《木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本工程相关设计等级、类别、参数如下:2.1 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2.2建筑防火分类:二类;耐火等级:二级;2.3抗震设防烈度: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0.3g,设计地震分组:三组;2.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5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级;2.6建筑场地类别:Ⅱ类, 2.7场地特征周期:0.45S, 2.8基本风压:0.35KN/m2,地面粗糙度:B类;2.9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震0.24;3.0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3.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按一类环境(±0.00以上)、环境二类a(±0.00以下)规定的基本要求施工3.结构计算简图及计算构件选取构件选取一层轴交轴MZΦ260, 轴上~ 轴间双梁L1 150×210,地板梁L3 150×160;二层选取轴上~ 轴间双梁L2 150×210, L4 150×210;轴上~ 轴间檩组合梁180×180+70×160+150×150进行内力计算。

屋面与水平方向最大夹角30度, cosα=0.874.材料信息本工程材料均为云南松, 强度等级为TC13 A组, 材质等级均为Ⅰa, 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N/mm2、抗压强度fc=12 N/mm2、抗拉强度ft=8.5 N/mm2、抗剪强度fv=1.5N/mm2、弹性模量E=10000 N/mm25.荷载信息5.1屋面层恒载标准值KN/m2冷摊瓦0.5椽子80×80间距250 0.30.08×0.08×2.1×6×4防水卷材0.3恒载总计 1.1活载不上人屋面0.5屋面荷载标准值P K1=1.1/ cos30°+0.5=1.76KN屋面荷载设计值P n1=1.35×1.1/ cos30°+1.4×0.5=2.4KN5.2一层楼面荷载恒载标准值KN/m2实木地板(厚35)0.21活载 3.5一层楼面荷载标准值P K2=0.21+3.5=3.7KN一层楼面荷载设计值P n2=1.35×0.21+1.4×3.5=5.2KN5.3 外墙荷载, 墙体均为360厚免烧砖, 均由基础直接承重, 木结构主体不计一层层高3.0米q=(18×0.36+0.8)×3.0=21.8KN/m二层层高2.7+1.2*0.5=3.30 q=(18×0.36+0.8)×3.3=24KN/m内墙门窗隔墙实木墙体厚606×0.06×2.6=0.94 KN/m6.计算过程6.1 屋面层檩条均有组合梁180×180+70×160+150×150 构成, 以顶梁180×180为主要受弯构件, 其余为安全储备;檩条180×180自重标准值P K3=0.18×0.18×6=0.2KN/m檩条180×180自重设计值P n3=1.35×0.18×0.18×6=0.26KN/m檩条180×180上均布荷载标准值P K4=1.25P K1+ P K3=1.25×1.76+0.2=2.4 KN檩条180×180上均布荷载设计值P n4=1.25 P n1+ P n3=1.25×2.4+0.26=3.3KN轴力R A1=R B1= ql /2=0.5×3.3×4=6.6 KN剪力V A1=R A1=6.6 KN V B1=-R B1=-6.6 KN1ql2= 3.3×42/8=6.6KN.m弯矩 Mmax=8受弯构件净截面抵抗矩W= bh2/6=0.18×0.182/6=1.0×10-3m3抗弯承载力M/Wn=6.6/1.0×10-3×103=6.6N/mm2<13N/mm2满足要求檩条在木柱支端切削后截面为70×180由《木结构设计规范》第5.2.5条: ×()=(3*6.6×(0.18/0.18))/(2×0.07×0.18×103)=0.8N/mm2<1.5N/mm2满足要求变形验算,矩形截面全截面惯性矩I=bh3/12=0.18×0.183/12=0.9×10-4m4W=5ql4/384EI=5×2.4×44/(384×104×0.9×10-4)=8.9mm<l/250=4000/250=16.0mm满足要求其余梁在木柱支端轴力标准值R Ak2=R Bk2= ql /2=(0.07×0.16+0.15×0.15)×6×4/2=0.4 KN 其余梁在木柱支端轴力设计值R A2=R B2= 1.35 R Ak2=1.35×0.4=0.54KN6.2 二层屋顶L2 150×210 内力计算如下L4 150×210在木柱支端轴力标准值R Ak3=R Bk3= ql /2= 0.5×0.15×0.21×1.1×6=0.1KNL4 150×210在木柱支端轴力设计值R A3=R B3= 1.35 R Ak3=1.35×0.1=0.14 KN其上木柱Φ200自重标准值P K5=3.14×0.12×0.57×6=0.1KN其上木柱Φ200自重设计值P n5=1.35 P k5=1.35×0.1=0.14 KN/mL2 150×210上集中荷为F k=2R Ak1+2R Ak2+R Ak3+0.1=0.5×2.4×4.0×2+0.4×2+0.1+0.1=10.6KNF n=2R A1+2R A2+R A3+0.14=6.6×2+0.54×2+0.14+0.14=14.5KNL2 150×210为双梁, 以顶梁为主要受弯构件, 其余梁为安全储备;L2 150×210 自重标准值P K6=0.15×0.21×6×2=0.38 KNL2 150×210 自重设计值P n6=1.35 P k6=1.35×0.38=0.5 KN轴力标准值RAk4=R Bk4= F/2+ql/2=10.6/2+0.38×2.2/2=5.72KN轴力RA4=R B4= F/2+ql/2=14.5/2+0.5×2.2/2=7.8KN剪力V A4=R A4=7.8KN V B4=-RB4= -7.8KN弯矩Mmax=Fl/4+ql 2/8=14.5×2.2/4+0.5×2.22/8=8.28KN.m 受弯构件净截面抵抗矩 Wh=bh 2/6=0.15×0.212/6=1.1×10-3m 3抗弯承载力M/Wh=8.28/1.1×10-3×103=7.53N/mm 2<13N/mm 2满足要求 受弯构件在木柱支端切削后截面为 70×210bhn V 23×(hnh )=(3×7.8×(0.21/0.21))/(2×0.07×0.21×1000)=0.8N/mm 2<1.5mm 2满足要求 变形验算矩形截面惯性矩I=bh 3/12=0.15×0.213/12=1.16×10-4m 4Wmax=Fl 3/48EI+5ql 4/384EI=10.6×2.23/(48×104×1.16×10-4)+5×0.38×2.24/(384×104×1.16×10-4)=2.1<l/250=2200/250=8.8mm 满足要求6.3 一层 轴线上 - 轴间双梁L1 150×210内力计算如下, 地板梁L3 150×160, 间距550其自重标准值P K7=0.15×0.16×6=0.14KN 自重设计值P n7=1.35 P k7=1.35×0.14=0.20 KN轴力标准值 RAk5=R Bk5=ql/2=0.5×(3.7×0.55+0.14)×4.0=4.35KN 轴力RA5=R B5=ql/2=3.1×4/2=6.2KN剪力V A5=R A5 =6.2KN;V B5=-R B5=-6.2KN弯矩Mmax=ql2/8=3.1×42/8=6.2KN.m受弯构件净截面抵抗矩Wn=bh2/6=0.15×0.162/6=0.64×10-3m3抗弯承载力M/Wn=6.2/0.64×10-3×103=9.7 N/mm2<13 N/mm2满足要求剪切面以上的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S=bh2/8=0.15×0.162/8=4.8×10-4 mm3矩形截面全截面惯性矩I=bh3/12=0.15×0.163/12=0.51×10-4m3地板梁抗剪承载力Vs/Ib=6.2×4.8×10-4/(0.51×10-4×0.15×1000)=0.4N/mm2<1.5N/mm2满足要求变形验算, 一层楼面荷载标准值q=3.7×0.55+0.14=2.2KN/m矩形截面全截面惯性矩I=bh3/12=0.15×0.163/12=0.51×10-4m3W=5ql4/384EI=5×2.2×44/(384×104×0.51×10-4)=14.4<l/250=4000 /250=16 mm满足要求6.4一层轴上- 轴间L1 150×210为双并梁, 以顶梁为主要受弯构件其自重标准值P K8=0.15×0.21×6×2=0.38KN其自重设计值P n8=1.35 P K8=1.35×0.38=0.5KN轴力R A6=R B6= 3F/2+ ql/2=3×12.4/2+0.5×0.5×2.2=19.15KN剪力V A6=R A6=19.15 ;V B6=-R A6= -19.15KN弯矩Mmax=FL/2+ql2/8=12.4×2.2/2+0.5×2.22/8=13.94KN.m受弯构件截面抵抗矩Wn=bh2/6=0.15×0.212/6=1.1×10-3mm3抗弯承载力 M/Wn=13.94/1.1×10-3×103=12.6N/mm 2<13N/mm 2满足要求 受弯构件抗剪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在木柱支端切削后截面为 95×210bhn V 23×(hnh )=(3×19.15×(0.21/0.21))/(2×0.095×0.21×1000)=1.44N/mm 2<1.5 N/mm 2满足要求 变形验算矩形截面全截面惯性矩I=bh 3/12=0.15×0.213/12=1.16×10-4m 4Wmax=19Fl 3/384EI+5ql 4/384EI=19×2×4.35×2.23/(384×104×1.16×10-4)+5×0.38×2.24/(384×104×1.16×10-4)=4.05<l/250=2200/250=8.8 mm 满足要求 6.5 轴交 轴木柱Φ260为轴心受压构件, 内力计算如下: 按强度验算An=πR 2-0.095×0.26=3.14×0.132-0.095×0.26=0.03m 2 木柱自重设计值P n9=3.14×0.132×6.9×6×1.35=3.0KN/mN=2(R A1+R A2+R A3+R A4+R A5+R A6)+3.0=2×(6.6+0.54+0.14+7.8+6.2+19.15)+3.0=83.8 KN N/An=83.8/0.03×103=2.8N/mm 2<12N/mm 2满足要求 按稳定验算木柱惯性矩 I=πd 4/64=3.14×0.264/64=2.2×10-4m 3 A=πR2=3.14×0.132=0.053m 2ⅰ= =0.064受压构件两端铰接, 长度系数为1 λ=lo/ⅰ=6.9/0.064=108>91, λ<[λ]=120因缺口不在边缘Ao=0.9A=0.9πR 2=0.9*3.14*0.132=0.05mm 2 φ=2800/λ2=2800/1082=0.24N/φAo=83.8/(0.24×0.05×1000)=7N/mm 2<12 N/mm 2满足要求。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1)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1)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1)一、引言木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轻巧、环保、美观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木结构的设计和计算的准确性,本文给出了一份木结构计算书范本,以供设计师和工程师参考使用。

二、背景介绍木结构的计算书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中对木结构设计合理性、可靠性的要求而编制的一份文件。

它包含了对木结构各构件进行设计和计算的具体要求和方法,确保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木结构能够安全可靠地承受力学效应。

三、计算书内容3.1 结构基本信息木结构计算书首先需要提供结构的基本信息,包括建筑的位置、功能、设计规范等。

此外,还需提供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物尺寸、木材种类和规格等信息。

3.2 荷载计算接下来,需要对木结构的荷载进行计算。

包括自重、使用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可以确定木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确保结构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3.3 受力分析在荷载计算的基础上,对木结构的受力进行分析。

通过将结构按照不同的受力方式进行划分,计算每个部分的受力情况,以确定其稳定性和强度。

3.4 构件设计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木结构中的各个构件进行设计。

包括墙体、梁、柱等。

通过计算和选择合适的木材规格、连接方式和支撑形式,确保木结构构件能够承受所需的荷载。

3.5 连接设计木结构中的连接设计对于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计算书需要指明连接的类型、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并提供连接件的选型表和构件连接示意图。

3.6 抗震设计为了提高木结构的耐震性能,计算书还需要包含抗震设计的相关内容。

通过给出结构的抗震等级、抗震措施和强度验算等,确保木结构在地震条件下不发生倒塌或严重损坏。

3.7 构造施工和防火设计最后,计算书还需要包含木结构构造施工和防火设计的内容。

确保结构的施工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并采取合适的防火措施,提高木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四、总结本文以木结构计算书范本为主题,介绍了木结构计算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一、引言木结构作为一种传统且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在现代建筑工程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确保木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木结构计算书范本,以便工程师和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和使用。

二、概述在本木结构计算书范本中,我们将以一栋木结构住宅为例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将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进行描述,包括建筑的尺寸、材料和荷载。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木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梁、柱和楼板,并计算它们的荷载承载能力和设计参数。

最后,我们将对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以确保其在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安全性。

三、建筑描述本住宅建筑的尺寸为10m × 15m × 6m,分为两层。

采用的主要结构材料为木材,包括梁、柱和楼板。

建筑物的使用等级为居住建筑,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

根据设计要求和当地标准,我们将进行详细的荷载计算。

四、梁的计算本节将对住宅中的梁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将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材料规格。

然后,我们将计算梁的自重和附加荷载,并使用相关公式计算梁的最大弯矩、剪力和挠度。

最后,我们将根据荷载组合和承载能力计算结果,确定梁的设计参数和验算结果。

五、柱的计算本节将对住宅中的柱进行计算。

与梁的计算类似,我们将确定柱的截面尺寸和材料规格,并计算柱的自重和附加荷载。

然后,在考虑柱的受压性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根据荷载组合和承载能力计算结果,确定柱的设计参数和验算结果。

六、楼板的计算本节将对住宅中的楼板进行计算。

我们将通过确定楼板的厚度、材料和截面形状来确定其刚度和承载能力。

然后,我们将考虑楼板的自重和附加荷载,并计算其最大弯矩和挠度。

最后,我们将根据荷载组合和承载能力计算结果,确定楼板的设计参数和验算结果。

七、整体稳定性分析为了确保木结构住宅的整体稳定性,我们将进行建筑物的稳定性分析。

首先,我们将计算建筑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荷载,并使用相关公式计算建筑物的稳定系数。

施工手册 木结构计算

施工手册 木结构计算

2-6 木结构计算12-6-1 木结构计算用表1.承重结构构件材质等级(表2-97)2-97承重结构构件材质等级 表2.本表中的材质等级系按承重结构的受力要求分级,其选材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材质标准的规定,不得用一般商品材等级标准代替。

2.常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2-98)2-98常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 表强度设计值,应按“局部表面及齿面”一栏的数值采用。

木材树种归类说明见《木结构设计规范》附录五。

2.当采用原木时,若验算部位未经切削,其顺纹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可提高15%。

3.当构件矩形截面短边尺寸不小于150mm时,其抗弯强度设计值可提高10%。

1因新的木结构设计规范尚未出版,此处仍按“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编写。

4.当采用湿材时,各种木材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以及落叶松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宜降低10%。

5.在表2-99所列的使用条件下,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及弹性模量应乘以该表中给出的调整系数。

2-99木材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的调整系数 表2.当若干条件同时出现,表列各系数应连乘。

木材强度检验标准见表2-100。

2-100木材强度检验标准 表切取3个试件为一组,根据各组平均值中最低的一个值确定该批木材的强度等级。

2.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

并应将试验结果换算到含水率为12%的数值。

3.按检验结果确定的木材强度等级,不得高于表2-98中同树种木材的强度等级。

对于树名不详的木材,应按检验结果确定的等级,采用表2-98中该等级B的设计指标。

3.新利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2-101)2-101新利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 表4.受弯构件容许挠度值(表2-102)受弯构件容许挠度值 表2-102注:l ——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

5.受压构件容许长细比(表2-103)受压构件容许长细比 表2-1036.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轴压构件稳定系数φ值:(1)强度等级为TC17、TC15及TB20的木材当λ≤75时2)80(11λϕ+= (2-11a )λ>75时23000λϕ=(2-11b )(2)强度等级TC13、TC11、TB17、TB15的木材当λ≤91时2)65(11λϕ+= (2-12a )λ>91时22800λϕ=(2-12b )式中 λ——构件的长细比。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

㽕㗗㰥 Ё䯈 ッ䚼 ⱘ DŽ⬅Ѣ Ё䯈 ッ䚼 ⱘ䆒䅵 ḍ 䭓 90mm 45mmⱘ 䆒⹂ ⱘˈ ℸ Ё䯈 ッ䚼 ⱘ䆒䅵 ϡ DŽ Ѣ 㞖 ˈ 䴴䖥 㞖ッⱘ 䭓 㟇 Ў90mmˈ 䆹 ⱘ䆒䅵 䞛⫼ Ё䯈 ⱘ䆒䅵 DŽ⫼ ⱘ ϧ䮼䆒䅵DŽ ѢӴ㒳㾘Ḑ 㛊 ṕⱘ ˈ ⫼ⱘ䩝 䩝䯈䎱 㛑Ӯ 㺖 㗐㓬Ϣ㝍 㙟DŽ ℸ 䗝 ⱘ 㗗㰥 ҹ 䕑 ˈ䩝ⱘ䭓 ǃⳈ Ϣ䩝ⱘԡ㕂ǃ ⱘ 㛑 ӊⱘ㒘 DŽ ⱘ䆺㒚 Ң 䗴 ⱘѻ 䇈 кЁ DŽ 㢹㝍 㙟 ϸջ䩝䖲 ˈ ⱘ 䭓 DŽ㝍 㙟 㥋䕑Ⳉ Ң 㝍 Ӵ䗦 ϞˈҢ㗠 њӴ䗦 䚼 䴶ⱘ㥋䕑DŽ 㒱 ⱘ 㛑 䕗 ˈ䖭 Ϣ ⱘ䖲 䆒䅵 㗗㰥DŽ 㥋䕑 㛑Ӯ䗴 䕀DŽ 㥋䕑䕗 ˈ ϟ㗐㓬䗮䖛 ǃ㑺 乊Ắ㋏㒳 䕀DŽ㛑Ў Ϟ㗐㓬 կ῾ ˄ D˅ˈ䖭䗮 䗮䖛Ϣ ㄝ催ⱘ 㗐㓬 ⦄DŽ 㟇 Ԍ㟇 㝍 㙟ⱘ 催 ⱘЁ䚼DŽ⫼ ϔ ⱘϞ㗐㓬 ϔϾ ˈ԰Ў ⱘ Ң 䚼 Ϟ㗐㓬 ⫼㝍 㙟 ˄ E˅ҹ䙓 Ϟ㗐㓬ⱘ 䴶 Ϣ䕀 DŽ ⫼ ϔ ⱘϟ㗐㓬 ϔϾ ˈ䩝 ⱘ䩝 こ䖛㝍 䩝 ϔջ 㙟˄ F˅ˈҹ կ ⱘ DŽD/2Ϟϟ㗐㓬 ῾ 㑺 ҹ 䕀Ϣ㝍 ⱘϞ㗐㓬 ҹ䙓 ῾㒍 Ϣ 䕀乊䚼 ⱘ䖲a) Ϣṕⱘ䖲 b)c) 䚼 ⱘ䖲8.8.5 㝍 ⱘ㄀б㡖䆒䅵ㅫ՟Ǐ՟՟乬 ǐ ϸ 䕏 㒧 ㄥˈ ㄥ䴶⿃Ў 650 m2ˈ 催 Ў 10.30mDŽ 䲾 Ў0.2 kN/ m2˗ 亢 Ў0.55 kN/ m2; 䴶㉫㊭ A㉏˗ 䳛䆒䰆⚜ Ў7 ㄀Ѡ㒘ǃ䆒䅵272䳛 䗳 Ў0.1gˈ ㉏ III㉏DŽ䆹 ㄥⱘゟ䴶 䴶 㾕 8.9.1ǃ8.9.2 8.9.3DŽ(a)2732748.9.3 ㄥ⠽ 䴶㸼8.9.1 њ䆹 ㄥ䞛⫼ 㞾䞡DŽ㸼 8.9.1 䆒䅵ЁՓ⫼ⱘЏ㽕 ㄥ⿄㞾䞡䴶⪺0.71kN/m212 mm 㛊 ⠛ 0.075kN/m215 mm 㛊 ⠛ 0.09kN/m2䯈䎱600 mm 0.10 kN/m212 mm ⷇㝣 㢅 0.10kN/m2⏽ 0.075kN/m240h235 mm 䯈䎱@ 400 mm 0.120kN/m240h140 mm 䯈䎱@ 400 mm 偼 0.070kN/m212 mm ⷇㝣 0.125kN/m28 mm⷇㝣 0.075kN/m2䪱 䞥 䴶0.075kN/m2㢅 4.90kN/m3㛊 7.21 kN/m3䆹 ㄥⱘ ǃC䕈ǃ4䕈 8䕈ⱘ 䴶 䞛⫼㛊 ⠛ ⷇㝣 ⱘ㒘 䴶ˈ ԭ ԧⱘ 䴶 䞛⫼⷇㝣 䴶DŽ(ϔ)㥋䕑䅵ㅫ1ˊ∌Й㥋䕑(1) Ⲫ㥋䕑䴶⪺0.71 kN/m212mm 㛊 ⠛ 0.075 kN/m2䯈䎱@600 mm 0.10 kN/m22752 × 12.5 mm ⷇㝣 㢅 0.20 kN/m 2Ⲫ ⏽ 0.5 × 0.15 = 0.075 kN/m 2䅵˖ 1.16 kN/m 2(2)ὐ䴶㥋䕑⇃0.10 kN/m 215 mm 㛊 ⠛ 0.09 kN/m 240 h 235 mm 䯈䎱@400 mm 0.12 kN/m 22 × 12.5 mm ⷇㝣 㢅 0.20 kN/m 2⛁ 38 × 0.25 = 0.95 kN/m 2䅵˖ 1.46 kN/m 2(3) 㥋䕑12 mm ⷇㝣0.125 kN/m 212 mm 㛊 ⠛ 0.075 kN/m 240h 140 mm 䯈䎱@ 400 mm 偼 0.070 kN/m 2䪱 䞥 䴶0.075 kN/m 2 ԧ ⏽ 0.030 kN/m 2 Ҫ0.030 kN/m 2 䅵˖0.405 kN/m 2(4) 㥋䕑a ˊ12 mm ⷇㝣0.125 kN/m 212.5 mm 㛊 ⠛ 0.075 kN/m 27.5 mm ⷇㝣0.075 kN/m 240h 140 mm 䯈䎱@ 400 mm 偼 0.070 kN/m 2 ԧ ⏽ 0.030 kN/m 2 Ҫ0.030 kN/m 2 䅵˖0.405 kN/m 2b ˊ12 mm ⷇㝣 (ϸ )0.25 kN/m 240h 140 mm 䯈䎱@ 400 mm 偼 0.070 kN/m 2 ԧ ⏽ 0.030 kN/m 2 Ҫ0.030 kN/m 2 䅵˖0.38 kN/m 22ˊ 㥋䕑˄1˅䲾㥋䕑 ˖ 0s s r k P= 1.0 × 0.2 = 0.2 kN/m 2˄2˅ 䴶⌏㥋䕑 ˖ϡϞҎ 䴶ˈ⌏㥋䕑Ў 0.5 kN/m 2˄3˅ὐ䴶⌏㥋䕑 ˖ὐ䴶⌏㥋䕑Ў2.0 kN/m 2˄4˅亢㥋䕑 ˖w w z s z k P P E 276Ё˖z E Ў亢 ㋏ ˈ 1.0˗s P Ў亢㥋䕑ԧ ㋏ ˈ ԧ ˗z P Ў亢 催 ㋏ ˈA ㉏ 䴶㉫㊭ˈ⾏ 催 10㉇ ˈ 1.38˗Ў 亢 ˈЎ 0.55 kN/m 0w 2˗0w w z s z k P P E = 1.0 × s P × 1.38 × 0.55 = 0.76s PkPa)1()1(111n eq nj j i n EK nj j i i G HjG HiG F HjG HiG F G D G ¦¦Ё1D üü∈ 䳛 ㋏ ˗1D = max2)(D K J TT g Ё = 0.55ˈg T 2K = 1.0T = = = 0.29˄㾕GB50005-2003 ㄀9.2.2 ˅75.005.0H 75.03.1005.0u ⬅Ѣ 0.1 < T = 0.29 < = 0.55ˈ ҹg T 1D =max 2D K = 0.08 n G üü 乊䚼䰘 䳛԰⫼㋏ ˈn G = 0.0˗277eq G üü 㒧 ㄝ 䞡 㥋䕑ˈ 䋼⚍ 䞡 㥋䕑ҷ㸼 ⱘ85%˗Ⲫ㞾䞡˖G roof = A roof × D roof = 470 × 1.16 = 545 kN ὐ䴶㞾䞡˖G floor = A floor × D floor = 320 × 1.46 = 467 kNѠ 㞾䞡ʤ: G 2- = (2×25.2×0.405+13.17×0.405+10.9×0.405)×3.5 = 105.56 kN Ѡ 㞾䞡: G 2- = [2×6.48×(0.405+0.38)+(25.87+6.3)×0.405]×3.5 = 81.21 kN Ѡ ԧ㞾䞡˖G 2-wall = G 2- + G 2- = 105.56+81.21 = 186.77 kN ϔ 㞾䞡: G 1- = (27.5+25.2+11.8+10.9)×0.405×3.4 = 103.83 kNϔ 㞾䞡: G 1- = [(2×6.48+2×3.6+25.2)×0.405+(5×6.48+2×3.6+25.2)×0.38]×3.4 = 146.18 kN ϔ ԧ㞾䞡˖G 1-wall = G + G = 103.83 + 146.18 = 250.01 kNⲪ䋼⚍㞾䞡˖G 2-eq = G roof +0.5×A roof ×0.5+0.5×G 2-wall =545+0.5×470×0.5+0.5×186.77= 755.9 kN ὐⲪ䋼⚍㞾䞡˖G 1-eq = G floor +0.5×A floor ×2.0+0.5×(G 2-wall +G 1-wall )=467+0.5×320×2.0+0.5(186.77+250.01)= 1005.4 kN㒧 ㄝ 䞡 㥋䕑:= 0.85×(G eq G 2-eq +G 1-eq ) = 1497 kNF 2-eq = u u u u u 149708.0)4.34.100505.99.755(05.99.75579.9 kNF 1-eq =u u u u u 149708.0)4.34.100505.99.755(4.34.100539.9 kN⬅ℸ 㾕ˈ Ѣ Ⲫ ὐⲪ∈ 㥋䕑ˈ 㒧 ⬅亢㥋䕑 ˈϰ㽓 ⬅ 䳛㥋䕑 DŽ(Ѡ)㒧 ӊ䆒䅵Ў㡖ⳕ㆛ ˈ ㅫ՟䖯ҙ ⊓ĺ䕈㒓 䴶ⱘ 㒧 䖯㸠䆒䅵DŽ Ҫ䕈㒓ⱘ㒧 ˈ ⫼ⳌԐⱘ ⊩䆒䅵DŽ 8.9.5Ў⊓ĺ䕈㒓 䴶ⱘ㒧 䅵ㅫㅔ DŽ⊼ϔ˖⬅Ѣ 㒧 䮼にⱘ ԡ䭓 㞾䞡Ϣ ԧⱘ ԡ䭓 㞾䞡ⳌԐˈЎㅔ 䅵ㅫˈ 䆒䮼にⱘ ԡ䭓 㞾䞡Ϣ ԧⳌ DŽ278Ѣ䕏 㒧 ˈ㒧 䆒䅵ϔ㠀 ⬅㾘Ḑ ⿟ ѻ 㒘 ⱘ オ 㥋䕑ˈ⬅ 㒧 Ḛ 㒘 ⱘὐ/ Ⲫ ∈ 㥋䕑DŽ1. 䆒䅵䕏 ḕ 䗮 䞛⫼㒧 䕃ӊ 䖯㸠䆒䅵DŽ ⊓ĺ䕈㒓 䴶 ⱘ ˈ䞛⫼ⱘ 䆒䅵䕃ӊˈ䆹䕃ӊ ḍ 䕏 ḕ 䆒䅵 lj䞥 啓 䖲 䕏 ḕ ⱘ䆒䅵㾘⿟Ϣ㾘 NJTPIC-1996 ⱘˈ ՟ⱘ 㒧 ҙկ 㗗DŽ䴶 Ў23qˈ ⱘ䯈䎱Ў 600 mmˈ䞛⫼ѥ - - ㉏㾘Ḑ ˈ 䋼ㄝ㑻III cDŽϞ 䗝⫼40u140 mm 㾘Ḑ ˈϟ 㝍 䗝⫼ 40u90 mm 㾘Ḑ ˈ㡖⚍啓 ЎSK-20DŽϞ 䎼Ёⱘ㝍 Ϟ䆒 40u90 mmջ (㾕 8.9.6) ˈҹ 䆕ջ 〇 DŽ279԰⫼Ѣ䆹ḕ Ϟ ⱘ∌Й㥋䕑 Ў0.885 kN/m 2ˈϟ ⱘ∌Й㥋䕑 Ў0.275 kN/m 2˗ 䴶ⱘ⌏㥋䕑 Ў 0.5kN/m 2ʤDŽ㒣䅵ㅫˈ∌Й㥋䕑 䎼 ⌏㥋䕑ⱘ㥋䕑㒘 Ў ϡ 㥋䕑㒘 DŽҹϟ 䚼 䅵ㅫ㒧 ˖㸼 8.9.2 ḕ ӊӊ ⿄ /ӊ (kN)ッ ⶽ1(kNǜm)ッ ⶽ2(kNǜm)M-W -1.770.000-0.589W-S1 -0.130.5890.000S1-X 0.400.000-0.515X-B 3.120.5150.000B-Y 3.080.000-0.663Y-S2 -0.150.6630.000S2-Z -0.670.000-0.446Z-AA -3.260.446-0.315ϞAA-N SPF III c /40h 140 mm-4.810.3150.000A-U 0.000.000-0.069U-T 1.740.069-0.051T-P -0.150.0510.000P-S 0.420.000-0.059S-R 3.020.059-0.034R-Q 4.490.034-0.040ϟQ-C SPF III c / 40 x 90 mm 0.000.0400.000O-M (W8)SPF III c /40h 185 mm-4.84--A-O 0.17--O-M (W7L) 0.17--M-U 1.93--㝍U-W-0.41--⊼ϔ˖ 䰙⌏㥋䕑Ў0.5 kN/m 2ˈԚ ⦄㸠 ⱘ 䴶⌏㥋䕑Ў1.0 kN/m 2DŽḕ ⱘ㥋䕑䆒䅵 ḕ ӊϢ啓 㡖⚍ⱘ䆒䅵ḍ 㒧 䆒䅵㾘㣗 CSA O86-01䖯㸠DŽ280W-T -2.75--T-X 2.37--X-P -4.98--P-B -4.59--P-Y -5.97--S-Y 3.17--S-Z -3.80--R-Z 1.38--R-AA -1.82--Q-AA -0.89--Q-N 4.66--C-N SPF III c / 40h 90 mm -5.15--㒣䅵ㅫˈ㸼Ё Ϟ ǃϟ 㝍 ⒵䎇䆒䅵㽕∖DŽ⬅ḕ ӊ 㸼 8.9.2 ҹ ⫼Ѣ啓 㡖⚍䆒䅵ⱘ㡖⚍ DŽ㸼8.9.3 㒭 њ啓 㡖⚍䖲 ⱘ DŽ㸼8.9.3 㡖⚍啓㡖⚍㓪(mm×mm) 㡖⚍㓪 (mm×mm)A 51×114 T 76×114B 76×152U 76×95C 51×114 W 76×114 M 152×381X 102×114 N 76×114 Y 102×114 O 102×267Z 76×114 P 127×191AA 76×114 Q 76×95S1102×114 R 76×95S2102×114S76×114ˊЏṕ0/ 䆒䅵䆹ṕϸッ⬅6ḍ40u 140 mm 㾘Ḑ 㗠 ⱘ㒘 ˈ П䯈ⱘЁ 䎱Ў10287 mm ˈ 䭓 Ў 140 mm ˈ 䅵ㅫㅔ 㡖⚍ 㾕 8.9.7DŽḍ Ԅㅫˈ ℹ䗝 Ў180 × 500mm 㛊 ṕˈ㛊 ṕ䞛⫼ 㕢㢅 ˈ 㛑 ϟ˖ f m = 15MPaf v = 1.6 MPaf c, 90 = 3.1 MPaU = 5.0 kN/ m 3E = 10000 MPaḕ 䆹ṕϞѻ⫳ⱘ 㥋䕑䆒䅵 Ў˖ (1.2 u 1.16 + 1.4 u 0.5) u (0.5u 5.32+1.37) = 8.43 kN/m ṕ㞾䞡㥋䕑䆒䅵 Ў: 1.2 × 5.0 × 0.2 × 0.55 = 0.66 kN/m g+q = 8.43 + 0.66 = 9.09kN/m䆒䅵㥋䕑 g+q = 9.09 kN/m28122u L q g (1) 偠ㅫ˖n W M =2655020061024.120u u u = 11.92 N/mm 2<1.15f m = 1.15h 15=17.25 N/mm 2(2) 偠ㅫ˖IbVS= 0.43 N/mm 2<f v = 1.6 N/mm 2(3) 偠ㅫ˖ḕ 䆹ṕϞѻ⫳ⱘ 㥋䕑 Ў˖(1.16 + 0.5)u (0.5u 5.32+1.37) = 6.69 kN/m 㞾䞡㥋䕑 Ў˖ 5.0× 0.2 × 0.55 = 0.55 kN/m g +q = 6.69 + 0.55 = 7.24 kN/m3445502001100003841028724.753845u u u u u uEI L q g w =38.07 mm < L/250 = 41.15 mm ⒵䎇(4) 䚼 偠ㅫ˖䚼 䴶⿃˖140×200 = 28000 mm 2 䚼 f c =28000100075.46ucf A V = 1.67 N/mm 2< fc, 90= 3.1 N/mm23ˊ Ⲫ䆒䅵Ⲫ㒧 ⬅12.5mm ⱘ 㒧 㒘 ˈ䴶 䖍㓬䩝ⱘ䯈䎱Ў150mm DŽ⬅Ѣϰ㽓ゟ䴶ⱘ Ⲫ䭓 䕗ⷁˈ ҹ Ⲫⱘ䆒䅵⬅԰⫼ ⱘ㥋䕑 DŽ 䆒 ѻ⫳ⱘջ ˈ ԰⫼ ⲪϞ῾ ⱘ∈ 㥋䕑䆒䅵 Ўw f = 1.4u 72.2/(6.3+18.9+0.67) = 3.91 kN/m DŽḍ ㄥ⠽ 䴶 ˈ Ⲫⱘ䖍⬠ ӊԡѢķ䕈㒓ǃľ䕈㒓 11䕈㒓DŽ(1) Ⲫ 䕑 偠ㅫ˖282⬅lj 㒧 䆒䅵㾘㣗NJGB50005-2003䰘 P ⶹὐⲪⱘ䆒䅵 䕑 Ў˖Bk k f B f V vd d 21 Ё= 1.0ˈ= 0.8 ˄ѥ - - ˅ˈB§11.8 m ˗1k 2k ⬅㾘㣗GB50005-2003䰘㸼P.0.1 = 6.4 kN/m, ҹ⊓ľ䕈㒓ⱘ䆒䅵 䕑 Ўvd f B f V d = 6.4 × 1.0 × 0.8×11.8 = 60.4 kN > 0.5×3.91×25.78 = 50.4 kN(2) Ⲫ䖍⬠ ӊ 䕑 偠ㅫ˖Ⲫ䖍⬠ ӊ⬅Ѡ ⱘ 乊ṕ 2h 40u 140mm IIc/IIIc 㑻㢅 㾘Ḑ 㒘 DŽ⊓ķ̚ľ䕈㒓䯈ⱘ䖍⬠ ӊ ⱘ䕈 䆒䅵 Ў˖86.158.118)67.09.18(91.38202101 u u B L w B M N f f kN⬅Ѣ ӊⱘ 䕑 ԢѢ 䕑 ˈ 䖍⬠ ӊⱘ䕈 䕑 ⬅ 䕑t N = 2×40×140×5.4 = 60.48 kN > = 15.86 kNf N 4ˊѠ 偼 䆒䅵Ѡ 偼 Ў40u 140mm II c /III c 㑻㢅 ˈ 偼 䯈䎱Ў400 mm DŽ 偼 ⱘ䅵ㅫ䭓 Ўl 0=3.5 m ˈ 䅵ㅫㅔ 㡖⚍ 㾕 8.9.8DŽ⬅㾘㣗GB50005-2003䰘㸼J.0.1-1 偼 ⱘ 䆒䅵 DŽNM = 82wL =85.3342.02u = 0.52 kN-m 偠ㅫ:w =0.342 k N /m283m n c n f W M f A N =0.148.01.91404061052.015140401054.3263 u u u u u u u 〇 偠ㅫ:cm f A Nd 0MM Ё m M =1.0ˈAIl 0O = 86.60, ҹ36.0)65(112O M 䆹 偼 ⱘ〇A Nm MM =56000.136.0100054.3u u u = 1.76 N/mm 2<f c = 15 N/mm 25ˊѠ SW1䆒䅵⬅ 偼 ǃ乊ṕ ṕ ҹ 䴶 㒘 DŽ SW1䭓Ў5.58 m ˈ 偼 Ў40u 140mm II c /III c 㑻㢅 ˈ 䴶 Ў12mm ⱘ 㒧 ˈ䴶 䖍㓬䩝ⱘ䯈䎱Ў150mm DŽ㒣䅵ㅫˈ亢㥋䕑԰⫼ϟ ⱘ 䆒䅵 Ў 23.0 kN DŽ 䕑 偠ㅫ⬅㾘㣗GB50005-2003䰘 Q ⶹ ⱘ䆒䅵 䕑 Ў˖lk k k f l f V vd d )(321 Ё= 1.0ˈ= 1.0ˈ= 1.0DŽ1k 2k 3k ⬅㾘㣗GB50005-2003䰘㸼Q.0.1-1 =5.5 kN/m, ҹvd f 321k k k f f vd d =5.5 × 1.0 × 1.0 × 1.0 = 5.5kN/m l f V d r =5.5×5.58 = 30.69 kN > = 23.0 kNf V 䖍⬠ ӊ 䕑 偠ㅫⱘ䖍⬠ ӊЎ 䖍⬠ 偼 ˈЎϸḍ 40u 140mm IIc/IIIc 㑻㢅 㾘Ḑ DŽ䖍⬠ ӊ ⱘ䆒䅵䕈 Ў˖f N = 23.0 × 3.5 / 5.58 = 14.43 kN⬅Ѣ ӊⱘ 䕑 ԢѢ 䕑 ˈ 䖍⬠ ӊⱘ䕈 䕑 ⬅ 䕑t N = 2×40×140×5.4 = 60.48 kN > = 14.43 kN f N 䖲 ӊ偠ㅫ a ˊ䖲 ӊϢὐⲪⱘ䖲䖲 ӊϢὐⲪⱘ䖲 ⬅ϔϾM16 C 㑻 䗮㶎 DŽḍ 䩶㒧 䆒䅵㾘㣗GB50017-2003ˈ 䗮㶎 ⱘ 䰤Ў= 170 N/mm bt f 2ˈ 㶎 䕑 ˖r N =b t f d 42S =17041614.32u u =34.16 kN > = 14.43 kNf N b ˊ䖲 ӊϢ 偼 ⱘ䖲䖲 ӊϢ 偼 ⱘ䖲 ⬅6ϾM10 C 㑻 䗮㶎 Ӵ䗦DŽcv v f d k N 2284Ё=7.5, ҹv k c v v f d k N 2=7.5 × 15102u = 2.90 kN > /6 = 2.41 kNf N c ˊ 偼 㶎 䖲 偠ㅫⶽM == 14.43 ×40 = 577.2 kN-mm ˈ⬅㾘㣗GB50005-2003 5.3.1e Nf m n t n f W M f A N 1.980)10140(6110002.5774.580)10140(100043.142u u u u u u u = 0.71 <1.0 6.ὐⲪ ML10 䆒䅵ⱘ䯈䎱Ў400 mm ˈ Ϟˈ㾕 8.9.9DŽ԰⫼ ὐ䴶ⱘオ 㥋䕑䆒䅵 Ў˖S = 1.2×1.46 + 1.4×2.0 = 4.55 kN/m 2Ў40×235mm IIc/IIIc 㑻㢅 DŽ ⱘ㞾䞡䆒䅵 Ў1.2×4.9×0.04×0.235 = 0.055 kN/m DŽ ⱘ 㥋䕑䆒䅵 Ў˖g+q = 0.4×4.55+0.055 = 1.88 kN/m DŽ䆒䅵㥋䕑g+q = 1.88kN/m8.9.9ὐ ML10M = 82L q g =815.388.12u = 2.33 kN-mV =215.388.12u L q g = 2.96 kN(1) 偠ㅫnW M= 6.33 N/mm 2 < f m = 9.1 N/mm 2(2) 偠ㅫIbVS= 0.32 N/mm 2 < f v = 1.9 N/mm 2(3) 偠ㅫ㥋䕑 S = 1.46 +2.0 = 3.46 kN/mm 2g+q = 0.4 × 3.46 + 4.9 × 0.04 × 0.235 = 1.43 kN/mw = 3442354012111000384315043.153845u u u u u uEIL q g = 3.85 mm < L/250 = 12.6 mm285(4) 䚼 偠ㅫf c =14040100096.2u ucA V = 0.53 N/mm 2< f c, 90= 7.3 N/mm 27ˊὐⲪ䆒䅵ὐⲪ⬅ ҹ 15 mm ⱘ㛊 ὐ䴶 㒘 ˈ䴶 䖍㓬䩝ⱘ䯈䎱Ў150mm DŽ⬅Ѣϰ㽓ゟ䴶ⱘὐⲪ䭓 䕗ⷁˈ ҹὐⲪⱘ䆒䅵⬅԰⫼ ῾ ⱘ㥋䕑 DŽ 䆒 ѻ⫳ⱘջ ˈ ԰⫼ ὐⲪϞ῾ ⱘ∈ 㥋䕑䆒䅵 Ўw f = 1.4 u 93.9 / 27.5 = 4.78 kN/m DŽḍ Ⲫⱘ䖍⬠ ӊ 㕂ˈὐⲪⱘ䖍⬠ ӊЎķ䕈㒓ǃľ䕈㒓 11䕈㒓DŽ (1) ὐⲪջ 䕑 偠ㅫ⬅㾘㣗GB50005-2003䰘 P ⶹὐⲪⱘ䆒䅵 䕑 Ў˖Bk k f B f V vd d 21 Ё= 1.0ˈ= 1.0 ˄㢅 ˅ˈB= 11.8m DŽ1k 2k ⬅㾘㣗GB50005-2003䰘㸼P.0.1 = 7.6 kN/m, ҹ⊓ľ䕈㒓ⱘ䆒䅵 䕑 Ўvd f B f V d = (7.6 × 1.0 × 1.0) ×11.8= 89.7 kN > 0.5×4.78× (21.2+2u 3.15) = 65.7 kN(2)ὐⲪ䖍⬠ ӊ 䕑 偠ㅫὐⲪⱘ䖍⬠ ӊ⬅ϔ ⱘ乊ṕ 㒘 DŽ乊ṕ Ў 40u 140mm IIc/IIIc 㑻㢅 㾘Ḑ DŽ⊓ķ̚ľ䕈㒓䯈ⱘ䖍⬠ ӊ ⱘ䕈 䆒䅵 Ў˖ff f f N B L w N B M N 10211018 Ё L 1Ўķ䕈㒓 ľ䕈㒓П䯈ⱘ䎱⾏˗N 1f Ў⬅Ϟ Ӵ䗦 ὐⲪ䖍⬠ ӊⱘջ ˈ䆹ջ ⱘ Ϣ Ⲫ䖍⬠ ӊⱘջ Ⳍ DŽ ҹˈu u86.158.1182.2178.42101f f N B M N 38.62 kN ⬅Ѣ ӊⱘ 䕑 ԢѢ 䕑 ˈ 䖍⬠ ӊⱘ䕈 䕑 ⬅ 䕑t N = 2×40×140×5.4 = 60.48 kN > = 38.62 kNf N 8ˊϔ SW3 偼 䆒䅵ϔ 偼 Ў40u 140mm II c /III c 㑻㢅 ˈ 偼 䯈䎱Ў400 mm DŽ 偼 ⱘ䅵ㅫ䭓 Ў=3.4-0.25=3.15 m DŽ԰⫼ ϔ ԧϞⱘオ 㥋䕑䆒䅵 Ў˖0l Ѡ 1.2 × 3.5 × 0.405 = 1.70 kN/mὐⲪ (1.2 u 1.46 + 1.4 u 2.0) u (3.15+2.7) /2 = 13.31 kN/m䅵˖15.01 kN/m↣ḍ 偼 ⱘ㥋䕑䆒䅵 Ў˖N = 0.4×15.01 = 6.0 kN䆒䅵 ㄀ ϝゴ㄀ ϗ㡖㸼13.17.1, ⶹ40u 140mmIIc/IIIc 㑻㢅 ⒵䎇䆒䅵㽕∖DŽ9ˊϔ 偼 䆒䅵ϔ 偼 Ў40u 140mm II c /III c 㑻㢅 ˈ 偼 䯈䎱Ў400 mm DŽ 偼 ⱘ䅵ㅫ䭓 Ў=3.15 m DŽ԰⫼ ϔϔ Ϟⱘ㥋䕑䆒䅵 Ў˖0l Ⲫ (1.2 u 1.16 + 1.4 u 0.5) u (5.32u 0.5+1.37) = 8.43kN/mѠ1.2 × 3.5 × 0.405 = 1.70 kN/m 286ὐⲪ0.5 u (1.2 u 1.46 + 1.4 u 2.0) u 3.6 = 8.19 kN/m䅵˖18.32 kN/m↣ḍ 偼 ⱘオ 㥋䕑䆒䅵 Ў˖N = 0.4 × 18.32 = 7.33 kN亢㥋䕑䆒䅵 Ў˖ w =1.4 × 0.61 × 0.4 = 0.342 kN/m䆒䅵 ㄀ ϝゴ㄀ 㡖㸼13.18.1, ⶹ40u 140mmIIc/IIIc 㑻㢅 ⒵䎇䆒䅵㽕∖DŽ10. ϔ SW2 SW3䆒䅵⊓ĺ䕈㒓 䴶ⱘϔ ⬅ SW2ϢSW3㒘 ˈ䭓 Ў3.6 m 6.48 m DŽ SW2 SW3ⱘ 偼 ǃ乊ṕ ṕ ҹ 䴶 ϢSW1Ⳍ DŽ㒣䅵ㅫˈ亢㥋䕑԰⫼ϟ ⱘ 䆒䅵 Ў 26.0 kN DŽ 䆒 ⱘ Ϣ䭓 ℷ↨ˈ ↣⠛ ⱘ Ў˖V sw2 = 3.6 × 6.348.60.26 = 9.3 kNV sw3 = 6.48 ×6.348.60.26 = 16.7 kN⬅ SW1䆒䅵 ⶹ ⱘ䆒䅵 䕑 Ў˖= 4.4 kN/m >=d f ff6.348.60.26 = 2.58 kN/m ˈϔ SW2 SW3⒵䎇䆒䅵㽕∖DŽ11ˊ䖲 䆒䅵⬅Ⳉ Ў 3.66 mm ǃ䭓 82 mm ⱘ 䗮䩶䩝 ⱘ䩝㡖⚍ⱘ䆒䅵 䕑 Ў˖53.0101566.32.10322 u u u c v v f d k N kN⬅ ⲪӴ ⱘ῾ ∈ 亢㥋䕑䆒䅵 Ў˖1.4 u 72.2= 101.1 kN287䳔ⱘ䩝 Ͼ Ў˖8.19053.01.101 ˄乫˅Ѡ ῾ ԧ 䭓Ў˖13.17 + 2u 6.48 + 13.17 +5.58 + 10.9 = 55.78 m 䩝 ⱘ䯈䎱 Ў˖2928.19055780mm 䩝 䯈䎱Ў250mm DŽ㒉 䩝 ⱘ䯈䎱 ⫼Ⳍ ⱘ ⊩∖ DŽb ˊὐⲪϢϔ ԧⱘ䖲⬅ὐⲪӴ ⱘ῾ ∈ 亢㥋䕑䆒䅵 Ў˖1.4 u (72.2 + 93.9) = 232.54 kN 䳔ⱘ䩝 Ͼ Ў˖8.43853.054.232 ˄乫˅ϔ ῾ ԧ 䭓Ў˖11.8 + 6 u 6.48 + 5.58 + 10.9 + 4 u 3.6 = 81.56 m 䩝 ⱘ䯈䎱 Ў˖18643981560mm 䩝 䯈䎱Ў150mm DŽ㒉 䩝 ⱘ䯈䎱 ⫼Ⳍ ⱘ ⊩∖ DŽ(3) ԧϢ ⸔ⱘ䖲䗝 M14 䫮 㶎 ϔ ԧϢ ⸔䖲 DŽ Ͼ㶎 ⱘջ 䆒䅵 䕑 Ў˖18.41015145.5322 u u u c v v f d k N kN⬅ὐⲪӴ ⱘ῾ ∈ 亢㥋䕑䆒䅵 Ў˖1.4 u (72.2 + 93.9) = 232.54 kN 䳔ⱘ㶎 Ͼ Ў˖6.5518.454.232 ˄乫˅ϔ ῾ ⸔ 䭓Ў81.56 m 㶎 ⱘ䯈䎱14565681560mm 㶎 䯈䎱Ў1200mm DŽ㒉 ⸔ⱘ㶎 䯈䎱 ⫼Ⳍ ⱘ ⊩∖ DŽ288。

木脚手架计算书范本

木脚手架计算书范本

木脚手架计算书依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

一.脚手板计算脚手架支承在小横杆上,视支承情况可按单跨简支梁或双跨连续梁考虑。

作用在脚手板的荷载包括脚手板自重,活荷载等,按均布荷载考虑。

1.按简支梁计算:作用在脚手板上的荷载:q=1.4×3.50×1.65+1.2×0.25×1.65=8.58kN/m最大弯矩M max=ql2/8=8.58×0.90×0.90/8=0.87kN.m最大剪力V max=ql/2=8.58×0.90/2=3.86kN最大挠度W max=5ql4/384EI=5×8.58×900.004/(384×9500×2604166.667)=2.96mm2.按双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M max=ql2/8=8.58×0.90×0.90/8=0.87kN.m最大剪力V max=0.625ql=0.625×8.58×0.90=4.83kN最大挠度W max=0.521ql4/100EI=0.521×8.58×900.004/(100×9500×2604166.667)=1.19mm3.脚手板的验算:(1) 强度验算:脚手板截面抵抗矩: W n=250×502/6=104166.667mm3σm=M/W n=868725/104166.667=8.340N/mm2经过计算脚手板强度8.34N/mm2,不大于允许强度48.92N/mm2,所以满足条件!(2) 抗剪验算:τ=3V/2bh=3×4826.25/(2×250×50)=0.579N/mm2经过计算脚手板受剪强度0.58N/mm2,不大于允许强度1.3N/mm2,所以满足条件!(3) 挠度验算:经过计算得的最大挠度2.96mm,不大于允许挠度值 l/250=3.60mm,所以满足条件!二.小横杆计算小横杆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按支承在大横杆上的单跨简支梁考虑。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1)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1)

木结构计算书范本(1)(正文开始)计算书编号:2021-XXX计算书名称:木结构计算书范本(1)编制日期:2021年XX月XX日编制单位:XXX设计院1. 引言木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木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的计算和设计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木结构计算书范本,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某建筑项目,位于某某地区,建筑类型为某某用途。

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形式,竖向承重结构采用柱+梁形式。

本计算书主要针对某某木结构设计进行计算。

3. 荷载标准根据《建筑荷载规范》GB 50009-XXXX,本计算书采用了以下设计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楼板活荷载、仪器设备等;- 可变荷载:包括人员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等;- 地震作用:根据地震烈度等级确定设计地震系数。

4. 性能要求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及相关规范,对木结构的性能要求如下:- 承载力要求:确保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 建筑物整体性与稳定性:确保木结构与其他结构组合形成一个整体;- 抗震性能要求:确保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5. 材料特性本计算书采用的木材材料特性如下:- 木材种类: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了XXX木材;- 密度:XXX kg/m³;- 抗折强度:XXX MPa;- 抗压强度:XXX MPa;- 抗拉强度:XXX MPa;- 抗剪强度:XXX MPa。

6. 结构计算6.1. 构件尺寸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标准,进行构件尺寸计算,包括柱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等。

计算过程中考虑到木材的强度、稳定性等因素,确保构件满足力学和建筑要求。

6.2. 承载力计算根据构件几何形状、荷载情况和材料特性,进行承载力计算。

包括抗弯承载力计算、抗压承载力计算、抗剪承载力计算等。

确保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并满足设计要求。

6.3. 刚度计算根据结构整体要求和约束条件,进行刚度计算。

木结构计算书范文

木结构计算书范文

木结构计算书范文【正文】【前言】木结构计算书是一份针对具体建筑项目的结构计算和设计书,旨在为建筑工程在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提供指导和依据。

本文将以一个木结构住宅项目为例,给出一份木结构计算书的范文,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木结构计算书的内容和格式。

【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座位于城市郊区的木结构住宅,总建筑面积为XXX平方米,共分为三层。

本项目的木结构采用了A型木柱与木梁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并采用了榫卯连接方式。

建筑设计要求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承载力计算】根据国家《木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对本项目的木结构进行承载力计算。

根据结构形式、荷载等级和使用类别,确定了各个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采用了强度设计方法和刚度设计方法,计算了木柱、木梁、榫卯连接等构件的承载力,并进行相应的安全系数校核。

【刚度计算】为了保证木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要求,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结构设计规范,对本项目的木结构进行刚度计算。

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木柱、木梁、榫卯连接等构件的刚度和变形控制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和结构稳定性要求。

【抗震设计】在木结构计算书中,抗震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根据地震带、土壤情况和建筑高度等因素,确定了本项目的地震烈度和设计地震力,并根据结构形式和抗震性能要求,进行了抗震设计计算和校核。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合适的抗震构造措施,确保了木结构住宅的抗震安全性。

【材料选用】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结构计算结果,确定了本项目木结构的各个构件所采用的材料及其性能参数。

例如选用了优质的胶合板作为木梁的主要材料,选用了经过热处理的木材作为木柱的材料,并在材料选用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和检验,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连接方式】本项目的木结构采用了榫卯连接方式,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具体的木结构计算中,对榫卯连接的尺寸、数量、位置等进行了合理的确定,保证了连接的牢固和可靠。

木结构设计:木结构构件的计算

木结构设计:木结构构件的计算

第四章 木结构构件的计算第一节 计算公式木结构构件在各种受力情况下,按表4.1.1所列的公式进行计算。

表4.1.1木构件的计算公式6364 第二节 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一、轴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式验算:t nf A N≤ (4.2.1) 式中 N —— 轴心拉力设计值(N ); f t —— 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2); A n —— 受拉构件的净截面面积(mm 2)。

计算A n 时应将分布在150mm 长度上的缺孔投影在同一截面上扣除,如图4.2.1所示。

图4.2.1 受拉构件净截面面积二、轴心受压构件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1.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应分别按强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按强度验算: c nf A N≤ (4.2.2) 按稳定验算:c f A N≤0ϕ (4.2.3) 式中 N —— 轴心压力的设计值(N );c f ——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2); ϕ ——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n A —— 受压构件的净截面面积(mm 2);65图4.2.2 受压构件缺口示意图0A —— 验算稳定时截面的计算面积(mm 2),按下列规定采用:(1)无缺口时,取 0A =AA —— 受压构件的全截面面积(mm 2)。

(2)缺口不在边缘时(图4.2.2a),取 0A =0.9A ;(3)缺口在边缘且为对称时(图 4.2.2b),取0A =n A ;(4)缺口在边缘但不对称时(图 4.2.2c),取0A =n A ,且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注:验算稳定时,螺栓孔不作缺口考虑。

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不同树种的强度等级按下列公式计算。

(1)树种强度等级为TC17、TC15及TB20的方木或均匀密布的规格材墙骨柱时: 当λ≤75时2)80/(11λϕ+= (4.2.4)当λ>75时23000λϕ=(4.2.5)(2)树种强度等级为TC13、TC11、TB17、TB15、TB13及TB11的方木或单根规格材立柱时: 当λ≤91时2)65/(11λϕ+= (4.2.6)当λ>91时22800λϕ=(4.2.7)式中 ϕ ——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λ —— 构件的长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结构工程计算书木结构工程计算书(H栋)
1、设计依据
1.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及绘图标配图集如下
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5-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2005年版)、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50206-2012《木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本工程相关设计等级、类别、参数如下:
2.1 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2.2建筑防火分类:二类;耐火等级:二级;2.3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0.3g,设计地震分组:三
组;2.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5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级;2.6建筑场地类别:Ⅱ类,2.7场地特征周期:0.45S,2.8基本风压:0.35KN/m2,地面粗糙度:B类;2.9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震0.24;3.0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3.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按一类环境(±0.00以上)、环境二类a(±0.00以下)规定的基本要求施工
3、结构计算简图及计算构件选取
构件选取一层○2轴交○B轴MZΦ260,○2轴上○A~○B轴间双梁L1 150×210,地板梁L3 150×160;二层选取○2轴上○A~○B轴间双梁L2 150×210, L4 150×210;○B轴上○1~○2轴间檩组合梁180×180+70×160+150×150进行内力计算。

屋面与水平方向最大夹角30度,cosα=0.87
4、材料信息
本工程材料均为云南松,强度等级为TC13 A组,材质等级均为Ⅰa,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N/mm2、抗压强度fc=12 N/mm2、抗拉强度ft=8.5 N/mm2、抗剪强度fv=1.5N/mm2、弹性模量E=10000 N/mm2
5、荷载信息
5.1屋面层恒载标准值KN/m2
冷摊瓦0.5
椽子80×80间距250 0.3
0.08×0.08×2.1×6×4
防水卷材0.3
恒载总计 1.1
活载
不上人屋面0.5
屋面荷载标准值P K1=1.1/ cos30°+0.5=1.76KN
屋面荷载设计值P n1=1.35×1.1/ cos30°+1.4×0.5=2.4KN
5.2一层楼面荷载
恒载标准值KN/m2
实木地板(厚35)0.21
活载 3.5
一层楼面荷载标准值P K2=0.21+3.5=3.7KN
一层楼面荷载设计值P n2=1.35×0.21+1.4×3.5=5.2KN
5.3 外墙荷载,墙体均为360厚免烧砖,均由基础直接承重,木结构主体不计
一层层高3.0米q=(18×0.36+0.8)×3.0=21.8KN/m
二层层高2.7+1.2*0.5=3.30 q=(18×0.36+0.8) ×3.3=24KN/m 内墙门窗隔墙实木墙体厚60
6×0.06×2.6=0.94 KN/m
6、计算过程
6.1 屋面层檩条均有组合梁180×180+70×160+150×150 构成,以顶梁180×180为主要受弯构件,其余为安全储备; 檩条180×180自重标准值 P K3=0.18×0.18×6=0.2KN/m 檩条180×180自重设计值 P n3=1.35×0.18×0.18×6=0.26KN/m 檩条180×180上均布荷载标准值 P K4=1.25P K1+ P K3=1.25×1.76+0.2=2.4 KN 檩条180×180上均布荷载设计值 P n4=1.25 P n1+ P n3=1.25×2.4+0.26=3.3KN
轴力 R A1=R B1= ql /2=0.5×3.3×4=6.6 KN
剪力 V A1=R A1=6.6 KN V B1=-R B1=-6.6 KN
弯矩 Mmax=81
ql 2= 3.3×42/8=6.6KN.m
受弯构件净截面抵抗矩 W= bh 2/6=0.18×0.182/6=1.0×10-3m 3 抗弯承载力 M/Wn=6.6/1.0×10-3×103=6.6N/mm 2<13N/mm 2满足要求
檩条在木柱支端切削后截面为 70×180
由《木结构设计规范》第5.2.5条: bhn V 23×(hn h
)=(3*6.6×(0.18/0.18))/(2×0.07×0.18×103)=0.8N/mm 2<1.5N/mm 2满足要求
变形验算,
矩形截面全截面惯性矩I=bh3/12=0.18×0.183/12=0.9×10-4m4
W=5ql4/384EI=5×2.4×44/(384×104×0.9×10-4)=8.9mm<l/250=4000/250=16.0mm满足要求其余梁在木柱支端轴力标准值R Ak2=R Bk2= ql /2=(0.07×0.16+0.15×0.15)×6×4/2=0.4 KN 其余梁在木柱支端轴力设计值R A2=R B2= 1.35 R Ak2=1.35×0.4=0.54KN
6.2 二层屋顶L2 150×210 内力计算如下
L4 150×210在木柱支端轴力标准值R Ak3=R Bk3= ql /2= 0.5×0.15×0.21×1.1×6=0.1KN
L4 150×210在木柱支端轴力设计值R A3=R B3= 1.35 R Ak3=1.35×0.1=0.14 KN
其上木柱Φ200自重标准值P K5=3.14×0.12×0.57×6=0.1KN
其上木柱Φ200自重设计值P n5=1.35 P k5=1.35×0.1=0.14 KN/m
L2 150×210上集中荷为
F k=2R Ak1+2R Ak2+R Ak3+0.1=0.5×2.4×4.0×2+0.4×2+0.1+0.1=10.6KN
F n=2R A1+2R A2+R A3+0.14=6.6×2+0.54×2+0.14+0.14=14.5KN
L2 150×210为双梁,以顶梁为主要受弯构件,其余梁为安全储备;
L2 150×210 自重标准值P K6=0.15×0.21×6×2=0.38 KN
L2 150×210 自重设计值P n6=1.35 P k6=1.35×0.38=0.5 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