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采收季节与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材采收加工介绍

中药材采收加工介绍

中药材采收加工介绍一、中药的采收及加工基础知识介绍1.采收时间:根及根茎一般秋冬季节;茎木类一般秋冬;皮类春末夏初;叶类开花前,果实未熟前;花类花蕾期采收;果实与种子类成熟经霜后采收;2.加工:方法:拣、洗、漂、切片、去壳、蒸煮、烫、熏硫、发汗、干燥3.贮藏:常见的变质现象:虫蛀、霉变、变色、走油、风化、自燃。

气调养护: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低氧环境,抑制病虫害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中药自身的氧化反应,达到保持中药质量的目的。

二、植物类中药材采收加工介绍6.其他加工方法的药材(1)盐附子:选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晾晒至表面出现结晶盐粒,质地变硬为止;(2)(2)黑顺片:取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煮至透心,纵切成5mm的厚片,再用黄糖及菜油调成浓茶色,蒸至现油面光泽时烘至半干再晒干;(3)白附片:取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煮至透心,去外皮,纵切成3mm的薄片,水漂后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4)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去支根晒干;(5)红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不定根及支根,蒸3小时,取出晒干或烘干;(6)白参(糖参):鲜参置沸水中浸烫3~7分钟,用针将参体扎刺小孔,再浸于浓糖中,取出晒干;(7)三七: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暴晒至半干,反复搓揉至全干放入麻袋内撞至表面光滑(芦头称“剪口”;侧根称“筋条”;须根称“绒根”);(8)当归:待水分稍蒸发后根变软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9)地黄:鲜生地徐徐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10)巴戟天: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切段晒干;(11)党参:晒至半干,反复搓揉3~4次,晒至七、八成干时捆成小把晒干;(12)川贝母:用矾水擦去粗皮晒干或用硫黄熏后晒干;(13)浙贝母:置木桶内,撞去粗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撞出的浆汁,晒干或烘干;(14)企边桂:剥取十年生以上的干皮,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15)石斛:鲜用者采后以湿沙贮藏;干用者用开水略烫,蒸透或以砂炒后,反复搓去叶鞘晒干;“铁皮石斛”:边炒边扭成弹簧状,习称“耳环石斛”。

中药材采收的方法

中药材采收的方法

中药材采收的方法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原材料,采集的方法直接影响其质量和疗效。

下面就以一些常见的中药材为例,介绍一下它们的采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陈皮:首先选用成熟的橙或柚子,将果皮剥去。

然后将剥好的果皮摊晾,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翻动几次,使其均匀干燥。

最后,将晾干的果皮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2.当归:选择生长于海拔1500-2000米的山区,最好在秋季采收。

采集时,应将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花序剪掉,只保留根部。

然后将根部清理干净,晒干或烘干。

注意,采收时不要过度破坏植株,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

3.黄芪:最好在春秋两季采收。

当黄芪根部变粗时,即可进行采收。

将根部挖出,清洗干净,然后拍打根部,使其表面的泥土都去除干净。

最后,将根部晾干或烘干,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4.柴胡:选择生长于山区或草原地带的柴胡进行采收。

采集时,将地上部分的茎叶剪掉,只保留根部。

清理根部并晒干或烘干,保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5.枸杞:在枸杞果实未完全成熟之前采收,果实颜色为红色时可采摘。

采摘时小心轻放,避免压碎果实。

然后将采摘好的枸杞果实晒干或烘干,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中药材采收时,有一些共同的注意事项。

首先,宜选择明朗无露水的天气进行采收,以免中药材过度吸湿而影响其质量。

其次,采集时要使用干净的工具,以免将杂质带入中药材。

同时,在采摘后,应尽快进行处理,避免中药材新鲜度下降。

除了采摘方法和注意事项外,中药材的干燥也非常重要。

干燥的方法包括晾晒和烘干两种。

晾晒是将采集的中药材在阳光下散晒,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中药材。

烘干则是通过人工加热或机械烘干的方式,适用于水分含量较低的中药材。

在干燥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防止过高的温度损坏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总之,中药材采收的方法需要依据具体的药材特性而定。

正确的采摘和干燥方法可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而在采摘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产业。

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和方法有哪些讲究

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和方法有哪些讲究

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和方法有哪些讲究中药材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

而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和方法则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掌握恰当的采收时间和方法,不仅能保证中药材的药效,还能提高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一、中药材采收时间的讲究(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枯萎后,或在早春植物发芽前采收。

此时,植物的养分多贮藏在根及根茎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例如,人参、党参、黄芪、丹参等常在秋季采收;而天麻、苍术、知母等则适合在春季发芽前采收。

但也有一些例外,如半夏、太子参等在夏季采收。

(二)茎木类药材茎木类药材通常在秋、冬两季采收,如关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

此时,植物的茎木部分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质地坚实,质量较好。

而像苏木、降香、沉香等则全年均可采收。

(三)皮类药材皮类药材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

例如,黄柏、杜仲、厚朴等。

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肉桂多在十月采收,而牡丹皮、地骨皮则在秋季采收。

(四)叶类药材叶类药材多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即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此时叶片茂盛,光合作用强,有效成分含量高。

如大青叶、艾叶、紫苏叶等。

但也有一些叶类药材需要在秋后经霜打后采收,如桑叶。

(五)花类药材花类药材的采收时间因种类而异。

一般来说,在花朵含苞待放或初开时采收,此时花的香气浓郁,有效成分含量高。

如金银花、辛夷、丁香等。

而菊花、西红花等则在花盛开时采收。

(六)果实种子类药材果实类药材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如山楂、栀子、瓜蒌等。

种子类药材则在果实成熟后采收,如决明子、芥子、桃仁等。

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青皮、枳实等需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

二、中药材采收方法的讲究(一)根及根茎类药材采收根及根茎类药材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根部。

可以用工具小心地挖掘,去除泥土和杂质,然后洗净、晾晒或烘干。

中药师考试考点:中药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中药师考试考点:中药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中药师考试考点:中药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利用传统的采药经验,根据各种药用部位的生长特点,分别掌握合理的采收季节是十分必要的。

在采收中药时要注意保护野生药源,计划采药,合理采挖。

凡用地上部分者要留根,凡用地下部分者要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轮采;轮采地要分区封山育药。

动物药类,如以锯茸代砍茸、活麝取香等都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效办法。

(一)植物药类不同的药用部分,采收时间也不同。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如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

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

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在春天采集较好。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如大血藤、鸡血藤、首乌藤、忍冬藤等。

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等。

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如川楝皮、肉桂等。

根皮通常在挖根后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

采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

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即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离地面15~20cm处向上至分枝处的树皮全部环剥下来,剥皮处用塑料薄膜包裹,不久便长出新皮,一般3年左右可恢复。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如艾叶、臭梧桐叶等。

少数药材宜在秋、冬时节采收,如桑叶等。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开放过久几近衰败的花朵,不仅药材的颜色和气味不佳,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

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西红花等;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中药材是传统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收与加工工艺对药材的品质和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包括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和加工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一、中药材的采收时间中药材的采收时间是确保药材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采收时间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花材类:大部分花草类中药材以花开时期为采收时间,如菊花、玫瑰花等。

此时的花草品质最佳,所含有效成分最丰富。

2. 叶材类:叶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植物生长的旺盛期,如春季或夏季的早晨或傍晚。

此时的药材叶片颜色鲜绿,质地柔软,药效最好。

3.根、茎材类:根、茎材类中药材一般在秋季或冬季采收。

此时植物的养分主要储存在根、茎中,所以药效最好。

二、中药材的采收方法中药材的采收方法直接影响到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以下是常见的中药材采收方法:1. 花材类:花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应选择开放程度最佳的花朵进行采摘,避免过开或未开的花朵。

采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花瓣。

2. 叶材类:叶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应选取未受病虫害侵害的叶片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避免将泥土、杂草等杂质带入。

3. 根、茎材类:根、茎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应选取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植株。

三、中药材的加工工艺中药材在采收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以保证其药效和保存性。

以下是常见的中药材加工工艺:1. 先加工:有些中药材需要先进行初步加工,如清洗、去杂、晾晒等。

这些加工步骤可以去除杂质,防止细菌繁殖,并提高药材的干燥度。

2. 后加工:一些中药材需要经过特殊的后加工工艺,如炒制、蒸制、炙烤等。

这些加工步骤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质,提高药效,并增加药材的保存期限。

3. 制剂加工:有些中药材需要进一步制成中药制剂,如汤剂、丸剂、散剂等。

这些制剂加工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材疗效,并方便患者服用。

四、中药材的贮藏与使用中药材的贮藏与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药材采收方法

中药材采收方法

中药材采收方法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收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非常关键,下面是关于中药材采收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1. 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中药材的药效成分随植物的生长过程而变化,因此要选择在合适的生长阶段采收。

一般来说,草本植物的新芽和开花前采收,木本植物的春秋两季采收比较适宜。

2. 使用正确的工具:采收中药材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如割刀、镊子、篓子等。

工具应该保持清洁并具备一定的锋利度,以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3. 保持环境卫生:采收中药材时,要注意选择洁净的环境,远离可能对植物产生污染的地区,如工业区、高污染区、农药使用区等。

4. 注意植物的生长状态:在采收中药材时,要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采收,避免因病虫害引起的药材质量下降。

5. 采收时尽量避免损伤:在采收中药材时,要小心轻柔地操作,避免损伤植物的根茎、根部等重要部位,以保证中药材的完整性和质量。

6. 注意采收部位:中药材的药效成分存在于不同的部位,因此要根据具体物种采摘适合的部位。

有的中药材需要采摘茎叶,有的需要采摘根部、根茎等。

7. 控制采收量:采收中药材时,要根据需要控制好采收量,避免过度采摘导致植物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

8. 及时处理采摘后的中药材:采收后,应该立即对中药材进行处理,如清洗、运输、晾晒等,以保证其质量和保存期限。

9. 遵守采收规范:在采收中药材时,要遵守相关的采收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采摘的中药材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

10. 学习传统经验和革新技术:在采收中药材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传统经验和现代革新技术,提高采摘的效率和质量,保护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全草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实验结果

全草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实验结果

全草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实验结果一、引言草本植物是中药材中的一类重要的资源,其中全草类药材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

全草类药材采收与加工是影响其质量和功效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其采收和加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草类药材的采收1. 采摘时间全草类药材的采摘时间应在植物生长期内,以花蕾未开放时为宜。

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全草类药材采摘时间也有所差异。

2. 采摘方法全草类药材采摘时应注意保护植株,避免对其造成损伤。

常用的采摘方法有手工割取、机械收割等。

3. 采摘量全草类药材的采摘量应根据自然环境和种植管理条件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过度损耗。

三、全草类药材的加工1. 晾晒将新鲜采摘下来的全草类药材晒干,是常见的加工方式。

晾晒时应注意防止日晒雨淋和过度干燥,避免影响其药效。

2. 烘干烘干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加工方式。

常用的烘干方法有太阳能烘干、电热烘干等。

3. 蒸制蒸制是将全草类药材放入蒸锅中进行加工,可使药材质量更加稳定。

蒸制时间和温度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实验结果1. 采收实验结果以金银花为例,采摘时间应在花骨朵未完全展开时为宜;采摘方法以手工割取为最佳;采摘量应控制在每亩不超过50公斤。

2. 加工实验结果以地锦草为例,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处理后,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晾晒法处理后为1.56mg/g,烘干法处理后为1.72mg/g,蒸制法处理后为1.98mg/g。

其中以蒸制法处理后的地锦草总黄酮含量最高。

五、结论与展望全草类药材的采收和加工对其质量和功效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得出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全草类药材采摘和加工的最佳方法。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全草类药材的采收和加工技术,提高其质量和功效,为中医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资源。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如何选择最佳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如何选择最佳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如何选择最佳中药材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

而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是影响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中药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种类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因此,选择最佳的采收季节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通常与药材的生长周期、药用部位的成熟度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采收可以分为全草类、根茎类、果实种子类、花类和叶类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采收季节。

全草类中药材大多在植株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这是因为此时植株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而且质地鲜嫩,易于干燥和加工。

例如,益母草、荆芥、薄荷等药材,一般在春末夏初时节采收最为适宜。

此时,它们的有效成分积累达到高峰,药效最佳。

如果采收过早,植株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采收过晚,植株开始老化,有效成分可能会有所减少,同时质地也会变得粗糙,影响药材的品质。

根茎类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则因品种而异。

多数根茎类药材在秋末或春初采收。

秋季采收的根茎类药材,如山药、地黄、丹参等,经过了一个生长季节的积累,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而且此时地下根茎的养分最为丰富,质地坚实,质量较好。

春季采收的根茎类药材,如桔梗、知母等,通常是因为它们在春季发芽前尚未长出新的根茎,此时采收可以避免养分的消耗,保证药材的质量。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根茎类药材,如半夏、延胡索等,需要在夏季采收,这是因为它们的有效成分在夏季达到峰值。

果实种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间通常与果实的成熟度有关。

果实类药材一般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山楂、枸杞、五味子等。

此时果实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口感和药效也最佳。

对于种子类药材,如决明子、桃仁、杏仁等,一般在种子完全成熟后采收。

过早采收,种子尚未成熟,有效成分含量低;过晚采收,种子可能会散落,影响产量和质量。

花类中药材的采收季节较为严格,因为花朵的开放时间较短,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迅速。

中药材最佳采收期和初加工、贮藏方法

中药材最佳采收期和初加工、贮藏方法
益智仁 等。对成熟度不一致 的品种 ,应 在成熟 时随熟 随采 ,分批进行 ,如急性
子 、千 金 子 等 。
二、中药材产 地初加工 中药材加工处理程序 :洗涤一 清理 和选择一去皮一修整一蒸 、煮 、烫一 浸
漂 一 熏 硫 一 发 汗 一 干 燥 。因 药 材 品 种 要
( 四)以皮类入药 的品种
好 ,采 收季节 多在秋 、冬或早春 ,待其
生长停止 、花叶凋谢 的休 眠期及 早春发
芽前 采收。大部分品种春季发芽前采收 为最适 时期 ,因为初春时药 用植 物准备
Hale Waihona Puke 萌发 ,根茎部贮存 的大量营养物质还没
有或刚开始分解 ,所以有效 成分含量最
洋金花 在春 夏季 花初 开时 ,菊 花在秋冬
目的 。
求和产地 习惯不 同,以上程序不是每种 药材都需要。 1 . 清洗。清除泥 土 、污垢 、剥皮 、 去须根等 。主要有喷淋 、涮洗 、淘洗等 方法 。如动物类药材牡蛎 、石决 明、刺 猬皮等 。
2 . 修 整 。 植 物 类药 材 主要 用 刀 、剪
2 . 根 皮 类。采收 时期与根类相 同。 皮类药材一般生长期较长 ,如牡丹皮需 3~ 4年 ,杜仲 、厚 朴 、 肉桂 需 l 0~2 0 年才能剥皮。
储藏加工
・ 综 台
嘹 蠛 最 壤 蛾


中药材最佳采收期
年 播种 收获 的药材 有玄 参 、半 夏 、天 麻 、地黄 、北沙参 、天南星 、板蓝根 、 浙 贝等 。栽 培 2~3 年收获 的药 材有 乌
头 、柴胡 、黄 芪 、川 贝 、当归 、黄 芩 、 白
所谓最佳采收期 ,是针对 中药材 的 质量而言 的。中药材质量 的好坏 ,取决

中药材传统采收原则

中药材传统采收原则

中药材传统采收原则
中药材的传统采收原则是一套基于长期实践和经验总结的指导原则,旨在确保中草药的药效、品质和安全性。

这些原则考虑了植物的生长周期、药材的部位、气候条件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材传统采收原则:
1.采收时机:中草药的采收时机通常在植物的生长季节,但要避开雨水、露水等湿润的时间。

有些中药材的药效成分在植物的特定生长阶段达到最高峰,因此在这个时期采收可以保证药材的药效最佳。

2.植物的生长部位:中药材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药效,因此需要根据需要采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

有些植物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的季节采收效果更好。

3.采收工具: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采收,以避免对植物的损害。

传统上,人们可能使用特制的工具,如金属刀、木刀等,以保持植物的完整性。

4.采收方法:采收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植物的其他部分。

有些植物需要整株采收,而有些只需采摘部分。

5.气象条件:避免在雨天或潮湿的环境中采收,以防止植物因湿润而容易受到霉菌等的污染。

6.阴干晒干:采收后的中药材通常需要进行阴干或晒干,以保持其药材的品质。

传统上,人们可能选择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以确保中药材的干燥均匀。

7.防治虫害:采收后的中药材要注意防治虫害,以免影响其质量。

传统上,可能采用一些天然的方式,如悬挂驱虫植物等。

总体而言,中药材的传统采收原则强调尊重植物的生态环境、采收适时、小心谨慎,以保证中草药的品质和药效。

这些原则在现代中药产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草药的研究和生产进行合理的指导。

工艺方法——中草药采收与初加工方法

工艺方法——中草药采收与初加工方法

工艺方法——中草药采收与初加工方法工艺简介适时和合理地采收中草药,是关系到中药材品质优劣、保护和扩大药材资源的重大问题。

俗话说:“春采茵陈夏成蒿,秋天采了当柴烧”,充分说明采收季节对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性。

中药材的合理采制,不但与季节有密切关系,而且与药用植物种类、药用部位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的变化等也有关系。

因此合理采收不仅要考虑中药材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要了解药用条件。

一、中草药的采收1、地下根茎和根皮类药材的采收一般于秋末至春初,该植物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

因时药用植物的营养物质蕴藏地下茎及根部,所含的有效成分也最高,如黄芪、党参、丹参、桔梗、丹皮、地骨皮等。

但少数种类,如白芷、当归、川芎等,为了避免抽薹开花,不使其空心或木质化而失去药用价值,应在生长期采收地下根茎。

根皮类药材的采收年限,因种类和生长习性等的不同而异,如牛膝当年栽种当年即可采收,而人参、西洋参、黄连等,则要栽培4-6年才能收获。

采收方法:一般多用挖取,然后剥下根皮。

如牡丹皮、白鲜皮、五加皮、桑白皮、地骨皮等;地下根茎、鳞茎、块茎、块根等,挖取时要保持完整,避免损伤而影响药材质量。

2、树皮类药材的采收多在春夏之交、植物生长旺盛时期,树液流动最快时采剥。

因这时树皮内汁液充足,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且易剥离,树皮完整。

如杜仲、厚朴、黄柏、肉桂等。

采收方法:可采用环状剥皮、条状剥皮或砍树剥皮等方法剥取。

3、花类药材的采收采摘季节性较强,要求较严格。

一般应于花蕾初放或含苞待放时,选晴天采摘。

采摘过早气味不足;过迟则花瓣已散落,破碎后难以收集。

如金银花、辛夷、槐花、月季花等。

但菊花和花粉类药材则要在花盛开时采集,如薄黄、松花粉等;而红花、西红花等则应在花冠变红时采收。

采收方法:一般采用摘取。

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药用植物,还必须分期分批采摘,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4、全草类药材的采收一般多在枝叶生长茂盛和初花期收割,如荆芥、穿心连、藿香等;但薄荷、青蒿等要在花尚未形成前采取;马鞭草等则以花完全开放后采收为好;茵陈应在早春幼苗期采收,如过了采收季节就成为蒿,就失去了药用价值。

中药材采收时间表

中药材采收时间表

中药材的适宜采收时间表以下是一份常见中药材的采收时间表,根据不同的植物部位和具体药材的采收要求,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请注意,这里列出的是一般的指导时间,实际采收时间可能会因地理位置、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建议在采收中药材时,参考本地的农事指南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准确的采收时间。

1.人参(Radix Ginseng):一般在秋季(9月至11月)采收,当植株的地上部分凋谢后,根部进入休眠期时进行采收。

2.黄芪(Radix Astragali):一般在秋季(9月至10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

秋季采收时,根部较肥大;春季采收时,营养成分相对较高。

3.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一般在秋季(9月至10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4.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一般在秋季(9月至11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5.甘草(Radix Glycyrrhizae):一般在秋季(10月至11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6.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果实成熟后采收,一般在秋季(10月至12月)采收。

7.柴胡(Radix Bupleuri):一般在秋季(9月至11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8.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一般在秋季(9月至11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9.熟地黄(Radix Rehmanniae Praeparata):一般在秋季(10月至11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请注意,以上时间表只是一般指导,具体的采收时间可能会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具体药材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在采集中药材时,建议参考本地的农事指南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最准确的采收时间。

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如何掌握合适的采收季节

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如何掌握合适的采收季节

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如何掌握合适的采收季节一、根、根茎类药材。

根、根茎类药材通常应在深秋或冬季趁其茎叶枯萎后或春初发芽前采收为好,这时植物的养分,多贮藏在根或根茎内,有效成份含量较高、质量好,产量高。

如葛根、元胡、天麻、人参、何首乌、白芍、地黄、玄参、南沙参、丹参、天花粉、桔梗等。

二、全草、叶类药材。

一般在全草生长茂盛,花蕾刚抽穗时,花未开放或正当花朵盛开时采收。

如:佩兰、泽兰、紫苏叶、青蒿、仙鹤草、荷叶、枇杷叶、芙蓉叶、薄荷、藿香、大青叶等。

淡竹叶应在夏季花未开放前采收。

凡可以在冬季采叶的,往往是经冬不凋的耐寒植物,或有特殊药用价值者,如冬桑叶、侧柏叶、功劳叶等。

三、树皮类药材。

一般以冬、春之间利用砍伐树木季节采剥树皮较为适宜。

因这时树皮内含浆汁充足,质量最佳,树皮易剥下,如杜仲、黄柏、椿根皮、合欢皮、厚朴等。

四、花类药材。

一般在花蕾含苞待放之际采收为好。

花未盛开,不易脱落,这时水份少,香气足,应选择晴天待露水干后采集。

如玫瑰花、月季花、金银花、山茶花、绿梅花、红梅花等。

花朵开放时采摘的,有菊花、洋金花、凌霄花、旋复花等。

五、果实、种子类药材。

果实一般应在成长过程中而未成熟时采摘。

因这时浆足,易干不烂。

如枳壳、吴茱萸、桑椹子、木瓜、青皮等。

种子则应在充分成熟时采集。

最好早晨采集,以防开裂散失。

如芥子,车前子等。

又如莱菔子、苏子、菟丝子、柏子仁等,只有在其完全成熟时采收,种仁才有油份,符合种子类药材的要求。

六、动物类药材。

一般动物类药材的采收以冬、春季节为好。

因为冬、春时猎取动物较易,并在宰杀、加工时不易发臭变质,质量较佳。

如驴皮、龟板、鳖甲、鹿筋、鹿角、虎骨、豹骨等。

七、昆虫类药材。

此类药材大多是根据生长时间、活动季节以定捕捉时间的,如蜈蚣、地鳖虫、蚯蚓、水蛭、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蟋蟀等。

中药材的采摘与采收技巧

中药材的采摘与采收技巧

中药材的采摘与采收技巧中药材一直以来都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备受推崇。

中药材的采摘与采收技巧对于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药材的采摘与采收技巧,以及其对中药品质的影响。

一、合适的采摘时间中药材的采摘时间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中药材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药理成分含量和疗效。

因此,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药材的药理活性成分。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采摘时间应在植物的生长高峰期,此时植物的药理成分含量最高。

同时,应避免在植物开花后采摘,因为开花后药材的药理成分会逐渐减少。

二、正确的采摘方法中药材的采摘方法也对其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采摘方法,但总体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使用合适的工具:采摘中药材时,应选择合适的工具,如剪刀、镰刀等。

避免使用手拔,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2.避免破坏植物:在采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对于一些娇嫩的中药材,可以使用纸或布将其包裹起来,以防止损坏。

3.保持卫生:采摘中药材时,应保持手部清洁,并避免接触其他可能污染药材的物质。

这样可以减少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传播,从而保证中药材的纯度和质量。

三、适当的采收量中药材的采收量对于其品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过度采摘会导致中药材资源的枯竭,进而影响中药的供应和质量。

因此,在采摘中药材时,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合理控制采收量。

同时,应遵循采摘一部分,留下一部分的原则,以确保中药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适宜的干燥与储存中药材的干燥与储存环节也对其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适宜的干燥方法可以保留中药材的药理活性成分,并防止霉菌和细菌的生长。

一般来说,中药材应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应选择干燥适当的时间,以避免过度干燥导致中药材的质量下降。

在储存方面,中药材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中药材采收注意事项

中药材采收注意事项

中药材采收注意事项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季节、时间、方法)不仅对保证药材的质量、药效,而且还对保护、扩大药源具有重要意义。

采收适时如法则药性强、疗效高,反之,则药性弱、疗效差。

例如麻黄含生物碱之量以8-9月为高,故采集宜于8-9月;番泻叶以生长90天左右者含葸醌类活性成分最高,宜此时采集;天麻以冬季茎花未出土时采集之冬麻质重效佳,花茎出土所采之春麻次之。

中药材的采收,必须在不同的药用部分及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进行,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现分述于下:一、花类:花类药材采集时间必须特别注意,因为一般花期较短,若采集时间不当对药材品质影响很大。

通常采集在花朵开放或含苞待放之时,如旋复花、菊花于初放时采;银花,辛夷花在含苞待放时采;槐花、公丁香在花蕾时采,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因此时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影响药效,而且花瓣易脱落,质量变差,如红花初开时色黄,后变橙红,最后变暗红色,以橙红色时采收为佳。

采收方法:选择晴天分期分批采摘,采摘后必须放入筐内,避免挤压,并注意遮阳,以防日晒变色。

二、全草类:通常在枝叶生长茂盛、初花时收割,如荆芥、藿香、穿心莲、益母草、车前草、半边莲等。

但有些应在开花前采收,如佩兰、青蒿等;也有些是采集嫩苗,如春柴胡等;而马鞭草要在花开后采。

极少数要连根挖出入药,如北细辛、紫花地丁等。

采收方法:割取或挖取。

三、叶类:一般在植物的叶片生长旺盛、叶色浓绿、花蕾开放前采收,如大青叶、紫苏叶、艾叶等品种。

植物一旦开花结果,叶肉内储藏的营养物质就向花、果转移,从而降低叶类药材的质量。

也有极少数叶类药材宜在秋后经霜打后采摘,如桑叶、银杏叶等,而枇杷叶则要在落叶后采。

采收方法:摘取、割取或拾取。

四、根及根茎类:当植物正在生长发育时,会消耗根部储藏的养分,因此一般多在植物休眠期,即秋冬季落叶后至翌年早春萌发前采收根及根茎类药材,如黄芪、党参、丹参、桔梗、丹皮、地骨皮、前胡等。

此时地下根和根茎储藏的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此时采收可避免开花抽薹,从而避免空心或木质化而失去药用价值。

中药材采集的一般原则

中药材采集的一般原则

中药材采集的一般原则一、采集时间:中药材的采集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不同的中药材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一般来说,草本药物采集以花开时、花落时、果实成熟时等为宜;叶用药物采集一般在开花后至未有雨露滋润的天气中采摘,根用药物采集一般在脱去地上部分,或来年秋季收获前采摘;皮用药材则以果实成熟后,木材刚剥下时为宜。

二、采集地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对于其品质和药效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采集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择生态条件好、土地肥沃、无重金属污染等地方进行采集,避免采集于高污染地区和临近道路、化工厂等地。

同时,采集地的气候、海拔高度、土地类型等因素也需要考虑。

尽量选择有草本植物防治措施的自然保护区进行采集。

三、采集方式:采集中药材需要注意正确的采集方式,以保持药材的完整性和质量。

一般来说,应使用专业的工具进行采集,避免使用手拔、踏踩、刀割等不适当的方法。

对于根茎类药材,应避免损坏部分健康的组织,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拨出或剖开。

四、采集数量:合理的采集数量是维护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采集数量应根据中药材的自然生产能力、保护区的采集规定以及采集目的等因素进行合理掌握。

遵循科学合理的采集量可以保护中药材资源,避免过度采集导致濒危或灭绝。

五、采集工具和包装:采集中药材需要准备好适当的工具和包装,以避免造成污染或损坏。

采集工具应该保持清洁、锋利、适合并妥善使用,避免使用生锈、带有毒性或有损伤的工具。

采集完成后,中药材应放入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容器中包装。

六、采集期限和保存:中药材的采集期限应在中药材的最佳质量期内进行,避免因采集不及时而影响品质。

采集后的中药材要尽快进行加工和晒干,避免因湿度过高而引发霉变或虫害。

同时,采集后的中药材应储藏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综上所述,中药材采集时需要遵循正确的采集方法和原则,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合理的采集时间、地点和数量,以及正确的采集方式、工具和包装,都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如何选择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如何选择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如何选择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

而采收季节的选择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不同的中药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因此,合理选择采收季节对于获取优质、高效的中药材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药材有效成分积累的规律。

许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并非始终保持稳定,而是会随着季节的推移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植物在生长旺盛期,往往会将更多的能量用于营养生长,如茎、叶的生长,此时有效成分的积累可能相对较少。

而在生长后期,当植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或即将进入休眠期时,为了抵御外界环境的变化或为了来年的生长储备能量,会将大量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次生代谢产物,也就是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此时采收往往能获得更高含量的有效成分。

以根茎类中药材为例,如山药、地黄等,通常在秋季或冬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收。

这是因为在秋冬季节,地上部分的营养物质逐渐向地下根茎转移,根茎中的有效成分得以积累,此时采收的根茎质地坚实,有效成分含量高。

如果过早采收,根茎尚未充分发育,不仅产量低,而且有效成分含量也不足。

相反,如果采收过晚,可能会导致根茎腐烂或遭受病虫害侵袭,影响药材质量。

再看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材,如枸杞子、五味子等,一般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果实成熟的标志通常包括颜色的变化、果实变软、香气散发等。

例如,枸杞子在夏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此时其多糖、甜菜碱等成分含量较高。

如果采收过早,果实未成熟,有效成分积累不足;采收过晚,果实可能会过熟腐烂,或者有效成分会有所流失。

花类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则更为复杂,因为不同的花在开放的不同阶段,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种类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金银花应在花蕾由绿变白、尚未开放时采收,此时绿原酸等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而菊花则通常在秋季花盛开时采收,以获取最佳的药效。

全草类中药材的采收季节也有讲究。

如益母草、薄荷等,多在植株生长旺盛、花期时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丰富,药效较好。

中药材采收季节与方法

中药材采收季节与方法

中药材采收季节与方法摘要分别以根和根茎类、全草类、叶类、果实种子类、动物昆虫类、花类、皮类、野生药材类为例,介绍中药材的采收季节与方法,为中药材的采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采收季节;方法;中药材1中药材采收季节大多数中药材在其生长和发育的各个时期中,由于所含营养物质及有效成分的不同,直接影响药性的强弱、产量的高低,临床应用也有差异。

1.1影响药材的质量俗话说“当季是药,过季是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充分说明了适时采收和药材质量的关系。

如:西红花适时采收干后色泽鲜红油性足,质量好;采收偏早,干后颜色浅红,油性小,质量差;采收偏晚,柱头粘上花粉粒,干后呈黄色,质量也不好。

天麻因采收期不同,商品有“冬麻”“春麻”之分,冬麻质坚体重、质量好,春麻质轻中空、质量差。

1.2影响药材的产量中药材市场行情变化快,价格不稳定,时常出现抢购现象,为了卖个好价钱提前采收往往造成产量低。

如白术采挖期在10月下旬,如果为了赶上紧俏市场,8月起挖,错过了8~9月白术膨大最快、物质贮存最多的时期,收获成品干瘪无肉,不饱满,产量大幅度下降。

有些中药材生长年限长,早一年与晚一年采收产量明显不同。

如白芍栽培三年生采收4.5~6t/hm2,四年生采收6~7.5t/hm2。

又如人参六年生采收和五年生采收产量比不足年份高20%~30%;杜仲生长需15a以上方可剥皮,如栽培几年就剥皮,不仅质量差,而且皮薄、窄小、水分大、产量低。

1.3影响种子的质量依靠种子繁殖的中药材,采收期不当还影响到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如桔梗、细辛、急性子等种子成熟后不及时采收会散落在地,难于收集。

红花种子成熟后不及时采收,一旦遇雨会萌芽。

如果种子未成熟就采收则干瘪、质量差、发芽率低。

因此,掌握好采药季节和方法,关系到药材质量、产量及治疗效果的提高。

2中药材采收方法2.1根和根茎类通常是在秋冬季节植株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或停止生长至早春萌芽这段时间采收。

此时根和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丰富,含有效成份通常也较高,药材质量好,加工干燥率高,产量也高,如丹参、天花粉、沙参、柴胡、葛根、桔梗等。

中药材采收季节和方法

中药材采收季节和方法

中药材采收季节和方法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由于动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其药用部分所含的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因此药材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

一、中药材适时采收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时已歇。

”《千金翼方》也谓:“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

”其强调了药材适时采收的重要性。

近代药物化学研究也证实,人参皂苷以8月含量最高,麻黄碱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以7~8月中花蕾出现前为高峰,故槐花、青蒿均应在开花前采收为好。

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为依据,即在药用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集。

二、植物类药材的采收时节和方法1.全草大多数在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荆、稀草等;如须连根入药的则可拔起全株,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而须用带叶、花、梢的更要适时采收,如夏枯草、薄荷等2.叶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的时候采集,此时叶片茂盛、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枇杷叶、荷叶、大青叶、艾叶等。

有些特定的药物如桑叶,需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3.花、花粉花类药材,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以免气味散失、花瓣散落而影响质量,如野菊花、金银花、月季花、旋覆花等。

对花期短的植物或花朵次第开放者,应分次及时摘取。

以花粉药者如蒲黄之类,须在花朵盛开时采取。

4.果实、种子果实类药物除青皮、枳实、覆盆子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果皮或果实外,一般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瓜萎、马兜铃等。

以种子入药者,通常在果实成熟后采集,如莲子、白果、沙苑子、菟丝子等。

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种子入药者,可在种子成熟后割取全草,将种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存,如车前草与车前子等。

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散失者,如小茴香、牵牛子、豆蔻等,则应在刚成熟时采集。

中药材的采收与管理制度

中药材的采收与管理制度

中药材的采收与管理制度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为了保护野生资源,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中药材的采收与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药材的采集、管理和监督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药材的采集1、采集地点的选择中药材的采集地点应当选择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避免选择在工业区、化工厂周边、农药、化肥使用频繁的地区进行采集。

同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禁止采集国家保护的珍贵濒危植物,只有在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采集。

2、采集时间的选择中药材的采集时间应当选择在植物的生长期内,一般为春、夏季,尤其是采集药用部位的时候。

同时,禁止在植物的繁殖期进行采集,以保护植物的生长繁殖。

3、采集方法中药材的采集方法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尽量减少对植物的伤害。

可以采用手工采集或者适当的工具进行采集,避免采集过度或者伤害植物的根系和果实。

4、采集量的控制中药材的采集量应当在合理范围内,不得超过植物的生长能力,避免采集过度导致植物资源减少,甚至灭绝。

同时,对于使用频繁的中药材应当采取适当的轮作、休耕等措施,促进植物资源的更新和恢复。

二、中药材的管理1、中药材的加工和储存中药材在采集后需要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包括清洗、晒干、熏蒸等,以保持其药用价值和品质。

同时应当选择无污染的储存地点,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2、中药材的销售和流通中药材的销售和流通应当有相应的许可证,来源清晰可追溯,避免虚假产品和劣质产品流入市场。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系统,加强对中药材的抽检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产品。

3、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应当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包括外观、含量、微生物等指标,严格把关产品的质量。

同时应当建立中药材的产地证明和质量检测体系,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中药材的行业管理中药材的行业管理应当有相应的机构和部门进行监管,加强对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督,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采收季节与方法
摘要分别以根和根茎类、全草类、叶类、果实种子类、动物昆虫类、花类、皮类、野生药材类为例,介绍中药材的采收季节与方法,为中药材的采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采收季节;方法;中药材
1中药材采收季节
大多数中药材在其生长和发育的各个时期中,由于所含营养物质及有效成分的不同,直接影响药性的强弱、产量的高低,临床应用也有差异。

1.1影响药材的质量
俗话说“当季是药,过季是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充分说明了适时采收和药材质量的关系。

如:西红花适时采收干后色泽鲜红油性足,质量好;采收偏早,干后颜色浅红,油性小,质量差;采收偏晚,柱头粘上花粉粒,干后呈黄色,质量也不好。

天麻因采收期不同,商品有“冬麻”“春麻”之分,冬麻质坚体重、质量好,春麻质轻中空、质量差。

1.2影响药材的产量
中药材市场行情变化快,价格不稳定,时常出现抢购现象,为了卖个好价钱提前采收往往造成产量低。

如白术采挖期在10月下旬,如果为了赶上紧俏市场,8月起挖,错过了8~9月白术膨大最快、物质贮存最多的时期,收获成品干瘪无肉,不饱满,产量大幅度下降。

有些中药材生长年限长,早一年与晚一年采收产量明显不同。

如白芍栽培三年生采收4.5~6t/hm2,四年生采收6~7.5t/hm2。

又如人参六年生采收和五年生采收产量比不足年份高20%~30%;杜仲生长需15a以上方可剥皮,如栽培几年就剥皮,不仅质量差,而且皮薄、窄小、水分大、产量低。

1.3影响种子的质量
依靠种子繁殖的中药材,采收期不当还影响到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如桔梗、细辛、急性子等种子成熟后不及时采收会散落在地,难于收集。

红花种子成熟后不及时采收,一旦遇雨会萌芽。

如果种子未成熟就采收则干瘪、质量差、发芽率低。

因此,掌握好采药季节和方法,关系到药材质量、产量及治疗效果的提高。

2中药材采收方法
2.1根和根茎类
通常是在秋冬季节植株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或停止生长至早春萌芽这段时间采收。

此时根和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丰富,含有效成份通常也较高,药材质量好,加工干燥率高,产量也高,如丹参、天花粉、沙参、柴胡、葛根、桔梗等。

也有少数在生长期采收,如麦冬、川芎、附子等;有的在抽薹开花前收获,如白芷、当归、明党参等,因为抽薹后根木质化,品质差;有的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元胡、半夏、太子胡等。

采收时,应先刨松根际土壤,顺行将根完整挖取,避免伤根和断根。

2.2全草类
多在茎叶茂盛、花朵初开、植物生长全盛时期采收。

少数在苗期采收,如茵陈。

采收时茎粗或较高的可用镰刀从地面上割取,如益母草、荆芥、青蒿、薄荷等。

茎细或较矮的可连根拔起,如车前草、蒲公英、地丁等。

2.3叶类
一般是在植物生长旺盛时和花朵初开时采收,采摘过早,叶片正在增大,产量、质量都较低;采摘过迟,叶中贮藏的有效成份转移到花或果实中去了,产量低、质量差。

但也有个别的如桑叶在经霜打后才能采收,因霜桑叶能降低燥性,使清热散风之效更佳。

2.4果实种子类
多数在成熟后采收,如栝楼、五味子、白果、枸杞子、杏仁等。

也有在即将
成熟以前采收的,如急性子、茴香等,以免成熟后果实破裂散落而不便收集,还有采收未成熟幼果的,如枳实、黑胡椒、青皮等。

采收时间最好在早晨,如果成熟期不一致,要随熟随采,以免过早过晚影响质量。

2.5动物昆虫类
要根据其生长和活动季节捕捉,如蝎子等宜在春、夏、秋三季,土鳖虫、蟾蜍、刺猬等宜在夏、秋季捕捉,这时产量高,质量好,捕捉容易。

斑蝥须在春秋清晨露水重时捕捉,否则飞起,捕捉不易。

桑螵蛸须在秋末至初春采集,一是树叶脱落便于找寻,二是过季羽化为成虫。

2.6花类
一般来说是在含苞初放或刚刚盛开时采收最好,但因种类、入药部位、品质要求不同,采收期间和采收标准有很大差异。

如金银花、玫瑰花、款冬花等多在刚开时采,辛夷、槐米等在花蕾期采,红花、菊花、旋覆花等可在花开放后采摘,采摘时间以清晨、晴天为好,以便保持花朵完整和迅速干燥,另外对花期长、花朵陆续开放的药材品种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质量。

2.7皮类
树皮类药材应在一定树龄、树皮厚度达到药材规格要求时,于一年中容易剥离的季节采收,不宜在休眠期进行。

一般在春夏之间采剥,因为这时植物浆汁较多,较易剥离,如地骨皮、杜仲、黄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