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特别强调了对实验的挖掘。通过引入新课时设计的图片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中的若干个演示实验的设计,特别是精心设计了研究桌面和玻璃瓶的微小形变实验,使学生感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强化创新的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获得探究的成功体验,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二、教材分析
《形变与弹力》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其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教材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探究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要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大小之间的关系”,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对“重力及相互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也对弹力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和一定的理念基础。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四、学科素养要求
1、物理观念
①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②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力的方向。
2、科学思维
①以“弹簧”为例来研究弹力,引导学生物理模型的建构;
②通过实例介绍放大法、假设推理法,巩固列表法、图像法,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和引导。
3、实验探究
①通过实验探究研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及胡克定律;
②会用胡克定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确定实际问题中的弹力方向。
4、科学态度与责任
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①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②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及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六、教具媒体
1.演示形变用的弹簧、橡皮条、太空泥、铜丝、激光器、平面镜、玻璃瓶等。
2.演示胡克定律用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中垂线、坐标纸等。
3.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运动员撑杆跳和射箭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产生弯曲形变的原因,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引入新课。
展示本节课学科素养要求。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形变
回顾初中学过的知识,得出形变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几种情况。
再次回忆形变的分类,可分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体验形变]
学生利用实验用品,体验形变,并回答弹簧及橡皮条与太空泥和铜丝的形变有何不同,引出形变的分类。
形变的类型: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范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教师鼓励学生举一些身边的或生活中范性形变的例子,指出高中阶段重点研究的是弹性形变。
举例说明,用力不当时,容易对仪器产生损害,出示拉坏的弹簧图片,引出弹性限度。
弹性限度(定义):当弹性形变达到某一值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这个值叫弹性限度。
[教师总结]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但不同物体形变程度是不一样的。
举例:弹簧发生的是明显形变
提问:手按压桌面,桌面有没有发生形变呢?同学回答不能用肉眼观察到。
[教师演示]微小形变(属于弹性形变)
把激光器和平面镜放在学生课桌面上,打开激光器照射平面镜,发现墙面上出现了红点,同学回答说是由于激光被平面镜反射。然后邀请同学上台使劲按压桌面,让同学们观察红点有什么变化,并分析红点的移动方向,得出桌面在手的作用下发生了微小形变,并且是弹性形变。
再演示装有红墨水的玻璃瓶在手的按压下能不能发生形变?通过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变换,发现玻璃瓶在手的作用下也发生了形变,还是弹性形变。
学生体会和感受其中“放大方法”的精妙之处。
2、弹力
1)弹力定义
举例,手拉弹簧,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此时手明显感觉到弹簧对手的拉力,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拉力呢,这是因为弹簧要恢复原状,就对手产生拉力的作用,这个拉力就是弹簧对手的弹力。
总结出弹力定义,条件。
2)弹力的方向
以图表为例:
向。得出弹力方向的规律。
b、小结:①压力和支持力: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②拉力: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随堂练习
练习几种常见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的判断,总结出一般规律。
3)弹力的大小
分析:不同物体发生形变时所产生的弹力的大小要视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而言是比较复杂的。人们通过对各种不同的物体发生形变时所产生的弹力的情况的研究,发现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本节课就以弹簧为例来探究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何研究呢?就要进行实验探究。先介绍桌子上的实验装置,有铁架台,铁架台上挂着弹簧和重锤,弹簧旁边固定有刻度尺,刻度尺下边有坐标纸,桌子上有钩码。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实验装置来设计实验,构思实验步骤,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如何测量弹簧的形变量x?
(2)如何测量弹簧弹力的大小F?
(3)怎样分析F和x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分析,提问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得出实验方法,教师进一步引导,分析列表法和图像法。
介绍实验装置的改进,在铁架台上固定坐标纸,弹簧悬挂钩码后发生弹性形变,在读弹簧形变刻度的同时,在坐标纸上点上该位置,挂几个弹簧,就点几个点。过这几个点和坐标原点连线,就画出了坐标轴X,标出了各个形变量,不再需要通过图表中的数值进行描点确定形变量的位置,这样改进后减少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