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版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模板共159页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模板)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制二〇一五年五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得分”的填写方式:对于控制项,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填写“×”;对于评分项,填写该条的实际得分。
3.“不参评”的填写方式:对于控制项,不参评的项填写“○”,对于评分项,若整个条文不参评或部分款项不参评,则在“不参评”栏中填写实际不参评的分值。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4.“折算后得分”=100×∑每条的实际得分/(100−∑不参评分)。
5.“实际提交材料”中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路径。
6.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目录一、项目概况 (1)二、自评总述 (2)三、项目效果图 (2)四、自评内容 (3)4节地与室外环境 (4)5节能与能源利用 (43)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84)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8)8室内环境质量 (134)11提高与创新 (171)一、项目概况项目的基本信息:1、项目名称:2、项目地址:3、项目建设单位:4、项目建筑类型及数量:建筑类型:□住宅、□办公、□酒店、□商场、□学校、□其它数量:栋5、建筑面积:项目用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6、建筑层数:地上层数:(层),地下层数:(层)7、项目描述:简要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
(500字以内)二、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总得分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项目评分情况见表1:表1项目设计阶段评分情况三、项目效果图需标明申报范围。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评估报告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 XXXXXXXXX——XXX 申报单位名称:XXXXXXX 建筑类型:公共建筑自评星级:★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XX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二〇一五年八月填写说明1、 2、本报告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单位填写;“得分自评”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的条文填写“不参评”,注明理,并在“实际提交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其得分处理方式按相关规定执行;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4、填写本报告时,可进行xx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 ................................................... ................................. 1 二、项目效果图 ................................................ ................................................... ............................. 1 三、自评内容 ................................................ ................................................... ................................. 2 4 节地与室外环境 ................................................ ................................................... ..................... 2 控制项 ................................................ ................................................... .................................... 3 评分项 ................................................ ................................................... ..................................... 8 5 节能与能源利用 ................................................ ...................................................................... 33 控制项 ................................................ ................................................... .................................. 35 评分项 ................................................ ................................................... .................................. 41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 ............... 67 控制项 ................................................ ................................................... ................................... 68 评分项 ................................................ ................................................... ................................... 73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 ........... 89 控制项 ................................................................................................... .................................. 90 评分项 ................................................ ................................................... .................................. 93 8 室内环境质量 ................................................ ................................................... ..................... 108 控制项 ................................................ ................................................... ................................ 110 评分项 ................................................ ................................................... ................................ 119 11提高与创新 ................................................ ................................................... (141)项目名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建筑工程管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建筑工程管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113-2015)二〇一六年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达标”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不达标”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不参评”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设计阶段不参评”字样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中阐明原因。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1三、自评内容24 节地与室外环境24.1 控制项34.2 评分项8Ⅰ土地利用8Ⅱ室外环境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17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235 节能与能源利用295.1 控制项315.2 评分项37Ⅰ建筑与围护结构37Ⅱ供暖、通风与空调42Ⅲ照明与电气50Ⅳ能量综合利用55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16.1 控制项626.2 评分项66Ⅰ节水系统66Ⅱ节水器具与设备71Ⅲ非传统水源利用83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877.2 评分项91Ⅰ节材设计91Ⅱ材料选用978 室内环境质量108 8.1 控制项1098.2 评分项120I 室内声环境120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124 III 室内热湿环境129IV 室内空气质量131 11 提高与创新138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按DBJ/T 15-83-2011评估的参考样式)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等级:(必须选择参照标准和申报等级)例如:DBJ/T 15-83-2011二星A级广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一年九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填写“×”;不参评的项填写“○”。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 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应保持技术内容和要求的完整和与所采用评价标准的一致性。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1)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8)4.5 室内环境质量 (60)4.6 运营管理 (73)三、附录 (97)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97)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98)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99)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100)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______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项目效果图二、自评内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场地建设不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113-2015)二〇一六年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达标”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不达标”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不参评”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设计阶段不参评”字样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中阐明原因。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2)4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7)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3)5 节能与能源利用 (29)5.1 控制项 (31)5.2 评分项 (37)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37)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2)Ⅲ照明与电气 (50)Ⅳ能量综合利用 (54)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0)6.1 控制项 (61)6.2 评分项 (65)Ⅰ节水系统 (65)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0)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3)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7)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1)Ⅰ节材设计 (91)Ⅱ材料选用 (97)8 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20)I 室内声环境 (120)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4)III 室内热湿环境 (129)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300字以内)
场地附近不包含以上污染源,并且地处于安全区域,所以可以避免威胁或危险源
0.18
—
公共建筑权重
0.16
0.28
0.18
0.19
0.19
—
加权得分
12
22
19
13
10
10
自评总分:87;
本项目星级:★★★;
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项目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层数、高度、主要功能等概述:项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2352,层高为8层,主要功能为办公。
一、 项目概况
项目的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华科绿建模型分析
2、项目地址: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建筑类型及数量:
建筑类型:□住宅、√办公、□商业、□旅馆、□养老、□幼儿园、□医院、□其他
数量:1栋
5、建筑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28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352(平方米),
5、证明项目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文件,可提供城市(镇)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图纸及文件,如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图”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项目的规划图纸,或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带的规划设计条件。
实际提交材料:
4.1.2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
5.1.12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物种,且采用包含乔、灌木、草、习荫植物的复层绿化,植物成活率95%以上。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是、□否
是否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是、□否
植物成活率为:%
请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实际提交材料:
5.1.7种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取措施确保植物存活率,减少病虫害,抵御自然灾害,合理控制绿化与景观的造价。不得移植野生树木(包括花草、树木)和树龄超过30年的树木。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内是否有移植野生树木(包括花草、树木)和树龄超过30年的树木:
要求:
1.总平面图中应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
2.幕墙设计文件中需包含光污染分析说明;
3.日照分析报告须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日照阴影及日照时间进行模拟计算,提供该地块可能产生日照影响范围内的日照分析图及详细的计算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
5.1.4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规划区域周边是否有既有住宅建筑:
□是□否、
该项目对规划区域周围住宅建筑日照的影响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是,□否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设计图、第三方相关机构或设计院提供的日照影响分析报告、所在城市(地级以上)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文件。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制二〇一一年四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4. 本报告封面的“项目名称”和“申报单位”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1)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8)4.5 室内环境质量 (60)4.6 运营管理 (73)三、附录 (I)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运行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______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项目效果图二、自评内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公共建筑)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公共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二〇一一年四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二、自评内容 (2)节地与室外环境 (2)节能与能源利用 (18)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3)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9)控制项 (60)5.5室内环境质量 (73)5.6运营管理 (90)三、附录 (I)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表1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达标情况一般项(共43项)优选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共6项共10项共6项共8项共6项共7项共14项达标不达标不参评二、项目效果图二、自评内容节地与室外环境名称类别编号标准条文达标判定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绿色建筑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按DBJ/T 15-83-2011评估的参考样式)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等级:(必须选择参照标准和申报等级)例如:DBJ/T 15-83-2011二星A级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一年九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填写“×”;不参评的项填写“○”。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应保持技术内容和要求的完整和与所采用评价标准的一致性。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22)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2)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0)5.5 室内环境质量 (85)5.6 运营管理 (104)三、附录 (117)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117)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118)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119)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120)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表1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达标情况项目实景图二、自评内容5.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
北京市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住宅建筑)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参与单位:(盖章)标识类型:申报星级:申报时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编制二〇一二年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和4号宋体字打印。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参与单位”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9)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6)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0)4.5 室内环境质量 (76)4.6 运营管理 (95)三、附录 (I)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一、自评总述1、住宅建筑运行阶段评价划分等级的项数要求2、项目自评估情况汇总3、自评估结论经自评估,本项目运行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运行阶段星级的标准。
4、项目效果图二、自评内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注:“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参评的项填写“○”。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住宅.doc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居住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居住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1)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8)4.5 室内环境质量 (60)4.6 运营管理 (73)三、附录 (I)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______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二、自评内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doc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113-2015)二〇一六年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达标”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不达标”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不参评”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设计阶段不参评”字样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中阐明原因。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2)4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7)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3)5 节能与能源利用 (29)5.1 控制项 (31)5.2 评分项 (37)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37)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2)Ⅲ照明与电气 (50)Ⅳ能量综合利用 (54)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0)6.1 控制项 (61)6.2 评分项 (65)Ⅰ节水系统 (65)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0)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3)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7)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1)Ⅰ节材设计 (91)Ⅱ材料选用 (97)8 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09)8.2 评分项 (120)I 室内声环境 (120)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4)III 室内热湿环境 (129)IV 室内空气质量 (131)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0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GB/T50378-2019CSUS-GBRC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4)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0)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8)5.1 控制项 (36)5.2 评分项 (42)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2)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8)Ⅲ照明与电气 (55)Ⅳ能量综合利用 (60)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6.1 控制项 (70)6.2 评分项 (73)Ⅰ节水系统 (73)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8)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1)Ⅰ节材设计 (91)Ⅱ材料选用 (98)8 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19)GB/T50378-2019CSUS-GBRC I 室内声环境 (119)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5)III 室内热湿环境 (130)IV 室内空气质量 (132)11 提高与创新 (138)附表1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 (151)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各章节得分情况见表1:表1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自评得分情况节地与室节能与能节水与水节材与材料室内环境加分项外环境源利用资源利用资源利用质量总分值100100100100100—自评得分060500换算得分0.00 6.000.00 5.000.000.00权重系数权重得分0.000.000.000.000.000.00自评总分:0.00,申报星级评分要求:50/60/80。
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建筑层数:,建筑高度:。
项目概述:14 节地与室外环境子项条文条文分数 不参得分编号评分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 Y Y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控制项 4.1.2 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 Y Y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4.1.3 场地内应无超标污染物排放。
YY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YY建筑的日照标准。
4.2.1 19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9利用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6 0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4 04.2.5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4 0室外标准》GB 3096 的有关规定。
环境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6的自然通风。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4 0交通设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9 0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3施与公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6共服务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6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4.2.12 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 3 0场地设 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9 0计与场对大于 10hm 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地生态4.2.1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 6 0外排总量控制。
4.2.1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6合计 100 024.1控制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是否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是、□否。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项目选址的建设用地属性以及场地内地形、资源情况(100 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各类保护区或文物古迹,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应包括对场地选址以及场地内及周边是否有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说明;3、保护区或文物古迹保护或改造的方案:如场地内有以上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应包括相应保护或改造措施(如无保护内容可不提供),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
实际提交材料:34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
(300 字以内)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环评报告书(表):应体现场地是否有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是否有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电磁辐射等危害;3、地勘报告;4、场地内有毒有害物质的专项检测报告:如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54.1.3 场地内应无超标污染物排放。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本条以申报对象所在地块(或居住小区)的情况为评价对象。
)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相关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2、建筑平面图:应体现相关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3、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应包含场地内各类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分析。
实际提交材料:6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居住建筑住区位于气候区,所在城市为:,属于:□大城市、□中小城市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小时住区内是否有老年人居住建筑:□是、□否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则老年人居住建筑冬至日日照时数:小时是否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是、□否□公共建筑本项目是否为以下几类建筑类型:□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以上皆不是如是托儿所或幼儿园,则其生活用房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小时数:小时如是中小学校,则其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小时数:小时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学校建筑:□是、□否如周边有居住建筑、学校建筑,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是、□否3) 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2、日照模拟分析报告:应使用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
实际提交材料:74.2评分项0土地利用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总分19分)1)得分自评居住建筑□ 3 层及以下□ 4~6 层□7~12 层□13~18 层□19 层及以上评价内容评价分自评得居住建筑 3 层及以下4~6 层7~1213~1819 层及值分层层以上(分)(分)人均居住35<A≤4123<22<20<11<15用地指标A≤26A≤24A≤22A≤13A(m2)A≤35A≤23A≤22A≤20A≤1119合计190公共建筑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自评得分(分)0.5≤R<0.85容积率R 0.8≤R<1.5101.5≤R<3.515R≥3.519合计192) 评价要点居住建筑项目立项审批时间:年住宅层数:□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建筑高度:。
户型类型:________主要户型:_________主要户型建筑面积:_________ m20.00%占总户数的比例:_____________住区用地面积:m2居住人口(按每户3.2人计算):1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0.00m2/人公共建筑项目审批时间:年规划用地面积:1.00m2地上总建筑面积:1.00m2容积率: 1.003)证明材料提交清单及要求:居住建筑:8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建筑总平面图:应包含住区用地面积、户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等技术经济指标;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书:应包括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建筑总平面图:应包含规划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