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急救措施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教学提纲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教学提纲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教学提纲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一、创伤急救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送医院,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智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使用药。

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

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二、止血1、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2、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3、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放松的时间均与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

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

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

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4、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大概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

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渺小,气促,盗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况,应迅速躺平,抬高低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

若送院途中工夫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

三、烧伤、烫伤抢救措施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2、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现场急救(提纲)

现场急救(提纲)

现场急救(提纲)现场急救引言概述:现场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通过简单的医疗措施来救助受伤或病患的一种紧急医疗行为。

正确的现场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受伤者的痛苦,保护其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现场急救的相关内容,包括急救基础知识、心肺复苏、止血处理、骨折固定和烧伤处理。

一、急救基础知识:1.1 判断现场安全:在进行现场急救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电击等,必要时及时报警。

1.2 拨打急救电话:在现场急救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具体情况和地址,以便医疗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1.3 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在急救过程中,要先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二、心肺复苏:2.1 检查呼吸和心跳: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要先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即为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2 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按压胸部时要掌握正确的力度和频率,人工呼吸时要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2.3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进行心肺复苏后,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医疗人员的到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三、止血处理:3.1 高位止血:在处理出血伤口时,要先将伤肢抬高,减少出血量。

可以用手直接按压伤口,或者用纱布等物品进行包扎。

3.2 使用止血带: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较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止血带应绑在伤口上方,松紧适度,以避免血液循环受阻。

3.3 寻求医疗救助:在进行止血处理后,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伤口缝合。

四、骨折固定:4.1 判断骨折类型:在处理骨折时,要先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4.2 固定骨折部位: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

固定时要注意保持伤者的舒适度和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4.3 就医治疗:骨折固定后,应及时送往医院就医,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现场急救(提纲)

现场急救(提纲)

现场急救(提纲)现场急救引言概述:现场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通过紧急的医疗措施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治的过程。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操作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学习现场急救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现场急救的关键知识。

一、急救前准备:1.1 紧急联系:在进行现场急救前,首先要确保及时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紧急联系电话是不可或缺的,大多数地区的紧急电话是911。

1.2 环境安全:在急救前,必须确保现场的安全。

检查周围环境,排除可能的危险因素,例如火灾、电击等,以确保急救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1.3 心理准备:急救人员在进行现场急救时,要保持冷静和镇定。

面对紧急情况,控制情绪并保持清醒是保证急救操作成功的关键。

二、心肺复苏:2.1 检查意识和呼吸: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首先要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

摇动患者并询问是否清醒,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2.2 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关键是进行胸外按压。

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每分钟至少进行100次按压。

2.3 人工呼吸: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将口对口或口对鼻,用力吹气,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

每15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三、止血处理:3.1 直接压迫:在出血部位进行直接压迫是最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

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保持压迫直到出血停止。

3.2 提高患肢:如果出血部位是四肢,可以将患肢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抬高患肢后,再进行直接压迫。

3.3 绷带包扎:如果出血较为严重,直接压迫无法止血,可以使用绷带进行包扎。

将绷带紧密地绕在出血部位上,直到出血停止。

四、骨折处理:4.1 确认骨折:在进行骨折处理前,首先要确认是否为骨折。

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畸形、肿胀和疼痛,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感到关节或骨头的移动。

4.2 固定骨折:在处理骨折时,要保持患者的骨折部位不动。

可以使用夹板或固定带进行固定,以减少骨折部位的移动。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一种模拟真实急救场景的训练活动,旨在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急救事件的技能。

本次急救演练的背景是一起交通事故,涉及多名伤者,需要急救人员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

二、演练目的1. 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急救人员在紧张的氛围中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 提升急救人员的急救技能:通过实践演练,让急救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操作流程。

3. 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演练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形成默契的团队合作,以提高救援效率。

三、演练内容1. 演练时间和地点:确定演练时间和地点,并提前通知参与人员。

2. 角色分配:根据演练场景的需要,确定参与演练的急救人员的角色,并进行合理的分工。

3. 现场布置:根据交通事故的场景,设置相应的道路、车辆、伤者等道具,并确保演练场地的安全性。

4. 急救流程:制定急救流程,包括发现事故、报警、现场安全、初步评估、急救措施、转运等环节,并确保流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 急救技术演示:根据演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急救技术进行演示,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6. 演练评估:设立评估小组,对急救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判断准确性、操作规范性、团队合作等方面。

7. 急救知识培训:在演练结束后,组织相关专家对参与演练的急救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和经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急救能力。

四、演练准备1. 物资准备:确保演练所需的急救器材、药品、救护车辆等物资充足,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 人员培训:提前组织培训,对参与演练的急救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

3. 演练方案制定:根据演练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包括演练流程、演练时间、演练场地等方面的安排。

4. 演练通知:提前向参与演练的急救人员发出演练通知,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和要求。

五、演练执行1. 指挥调度:根据演练方案,指定一名指挥员负责整个演练的指挥和调度工作,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现场急救(提纲)

现场急救(提纲)

现场急救(提纲)现场急救引言概述:现场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对受伤或患病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的一种行为。

正确的现场急救能够有效地减轻伤者的痛苦,保护其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事项。

一、现场急救的重要性1.1 救治的及时性:现场急救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给予伤者有效的救治,避免病情恶化。

1.2 保护生命安全:正确的现场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死亡。

1.3 减轻伤者痛苦:现场急救不仅能够挽救生命,还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2.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现场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2 判断伤情: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初步判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措施。

2.3 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现场急救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三、常见现场急救措施3.1 呼吸道处理:对于窒息、呼吸困难的伤者,应迅速进行呼吸道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3.2 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的伤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3.3 止血处理:对于大出血的伤者,应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如用纱布进行压迫止血。

四、现场急救的常见错误4.1 不专业操作:现场急救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加重伤者的病情。

4.2 忽视自身安全:在进行现场急救时,忽视自身的安全可能会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4.3 缺乏急救设备:现场急救需要一些基本的急救设备,缺乏这些设备会影响急救效果。

结论:现场急救是一项重要的救治行为,能够有效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减轻其痛苦。

在进行现场急救时,要注意自身安全,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和原则。

只有通过正确的现场急救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现场急救(提纲)

现场急救(提纲)

现场急救(提纲)现场急救引言概述:现场急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对受伤或生病的人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正确的现场急救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现场急救的要点。

一、现场安全1.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现场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电流等,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1.2 寻找逃生通道:在现场急救时,要注意寻找逃生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1.3 使用防护装备:在处理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现场急救时,如有毒气体泄露等,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免受伤害。

二、急救流程2.1 呼叫急救电话:在现场急救时,第一步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提供详细的现场情况和伤者状况。

2.2 判断呼吸和心跳:紧接着,要进行呼吸和心跳的判断。

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2.3 控制出血和保护伤口:对于出血严重的伤者,要迅速控制出血,可以采用直接压迫或使用止血带等方法。

同时,要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和进一步损伤。

三、心肺复苏术3.1 胸外按压: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要进行正确的胸外按压。

双手交叉放置在胸骨下缘,用力按压胸骨,保持一定的频率和深度。

3.2 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进行人工呼吸。

将口对准伤者嘴巴,用力吹气,使胸廓抬起,然后松开,让伤者呼气。

3.3 持续观察和操作: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要持续观察伤者的反应和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四、止血处理4.1 直接压迫:对于出血较少的伤者,可以直接用手或纱布等物品进行压迫,迅速止血。

4.2 提高伤肢:对于四肢出血的伤者,可以将伤肢抬高,减少血液流动,帮助止血。

4.3 使用止血带:对于严重出血的伤者,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将止血带绑在出血部位上方,用力绷紧,直到出血停止。

五、常见急症处理5.1 中暑处理:对于中暑的伤者,要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并及时给予冷水或冷饮。

事故伤员急救知识教学提纲

事故伤员急救知识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事故急救知识一、急救的一般原则1、人员和应急人员的安全优先;2、防止事故扩大优先;3、保护环境优先;4、制定周密的事故抢救方案;5、以抢救遇险人员为主,要采取措施制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防止二次事故发生;6、根据抢救过程了解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抢救方案,及时将遇险人员救出,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7、建立警戒线,撤离所有无关人员,避免局面混乱;8、注意保护事故现场;9、在事故现场,如发现大批伤员时,抢救的顺序是先重后轻。

二、止血止血是抢救伤员时的一项重要工作。

失血较多的伤员表现为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和呼吸短促, 常有生命危险。

此时,必须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止血措施。

各种出血类型的特征和采取的止血方法如下表。

1、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用姆指压住出血的血管。

此法是四肢大出血时的应急止血措施。

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在用此法止血的同时,准备随时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全身各个部位,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法。

操作时,首先用已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也可在肢体的弯曲部位加垫,然后再用绷带缠紧。

3、止血带止血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止血带将血管压住,达到止血目的的方法。

可用于四肢大出血。

通常使用橡皮止血带,也可用大三角巾、绷带、手帕、布腰带等代替。

但不能使用电线或绳索。

利用止血带止血时,要注意下列事项:精品文档(1)每隔30〜60min要放松一次止血带,如伤口仍在出血,可压迫伤口,过3〜5min后,再将止血带重新缚好。

采取这样措施是为了防止肢体缺血坏死;( 2)上止血带后要设立标记,标记上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便及时放松止血带;( 3)受严重挤压的肢体,当其严重缺血时,不能上止血带;( 4)上止血带前,必须先在伤处衬以绷带、布块等较柔软的物品,或将止血带绑在衣服外面,以免损伤皮下神经。

三、触电伤员的急救人触电不仅能导致局部烧伤,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形成全身性症状。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一种模拟真实紧急情况的训练活动,旨在提高参与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和处理能力。

本次急救演练的背景是一起意外事故,发生在一家工厂中,造成多人受伤,包括烧伤、骨折和中毒等不同类型的伤害。

为了提高员工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急救演练。

二、演练目标1. 提高员工的急救技能:通过参与急救演练,使员工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2. 培养应急反应能力:演练过程中,要求员工能够迅速反应、判断紧急情况,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3. 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急救演练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通过演练,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能力。

三、演练内容1. 急救知识培训:在演练开始前,组织一次急救知识培训,包括基本的急救原则、急救技巧和常见伤病的处理方法等。

2. 现场模拟:在事故现场设置不同类型的伤员,包括烧伤伤员、骨折伤员和中毒伤员等,模拟真实的紧急情况。

3. 演练流程:a. 急救呼叫:安排一名员工扮演事故目击者,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事故情况。

b. 初步评估:指定一名员工作为急救组长,对现场情况进行初步评估,确定紧急救援的优先顺序。

c. 心肺复苏:安排一名员工扮演心脏骤停的伤员,其他员工按照培训内容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d. 骨折处理:安排一名员工扮演骨折伤员,其他员工按照培训内容进行骨折处理和固定。

e. 烧伤处理:安排一名员工扮演烧伤伤员,其他员工按照培训内容进行烧伤处理和包扎。

f. 中毒处理:安排一名员工扮演中毒伤员,其他员工按照培训内容进行中毒处理和抢救。

g. 急救小组协作:根据现场情况,指定不同的员工担任急救小组的不同角色,进行紧密的协作和配合。

h. 急救器材使用:演练中提供各种急救器材,要求员工正确使用这些器材进行急救操作。

i. 急救记录和报告:演练结束后,要求急救小组记录演练过程中的急救操作和处理情况,并撰写演练报告。

四、演练评估1. 急救操作评估:根据员工在演练中的急救操作情况,评估其掌握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为了提高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急救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活动。

通过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让参与者能够熟悉急救流程、掌握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次急救演练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模拟的急救环境,让参与者能够在紧张的情况下正确应对,熟练掌握急救技能,以保证在实际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助。

二、演练目标1. 提高参与者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 熟悉和掌握常见急救流程和技巧。

3. 锻炼参与者在紧张情况下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检验参与者在急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演练内容1. 紧急呼叫和报警流程:- 演练开始时,模拟紧急情况,参与者需要迅速拨打紧急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 强调报警时的语言表达和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参与者需要清晰、简洁地描述紧急情况。

2. 初级生命支持(BLS):- 演练中会模拟不同的急救场景,如心脏骤停、窒息等,参与者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 强调正确的心肺复苏(CPR)技巧和操作流程,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3. 高级生命支持(ALS):- 演练中将模拟心脏病发作、中风等严重急救情况,参与者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静脉通道建立、药物使用等操作。

- 强调参与者对急救设备和药物的正确使用,以及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和处理。

4. 创伤急救:- 演练中将模拟各种创伤情况,如骨折、出血等,参与者需要进行正确的包扎止血和骨折固定等急救操作。

- 强调参与者对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巧的掌握,包括止血带的使用、压迫止血等。

5. 模拟情境演练:- 在演练中增加一些模拟情境,如火灾、地震等,参与者需要在紧急情况下进行逃生和自救。

- 强调参与者对应急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包括正确使用灭火器、救生器材等。

四、演练流程1. 演练前准备:- 确定演练场地和时间,提前准备所需的急救设备和模拟器材。

现场急救(提纲)(共5篇)

现场急救(提纲)(共5篇)

现场急救(提纲)(共5篇)第一篇:现场急救(提纲)1、现场急救:当人们遭受意外伤害(工伤、车祸、自然灾害等)或突发疾病时,在送医院急救或专业医务人员未赶到之前,施救者(“第一目击者”)按医学急救原则利用现场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及时恰当地处理伤病者,并给予紧急性、临时性的救护措施。

:2、为什么要学习急救基本知识:人人与急救有关,国际国内社会倡导的“全民急救模式”,人人都必须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3、现场急救的目的:1.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

2.防止伤势或病情继续恶化。

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率。

4.使患者能及时送医,以增进治疗效果4、现场急救原则:1.先脱险后施救2.急救与呼救并重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4.先重后轻5.复苏后固定6.先止血后包扎7.先施救后运送5、现场急救步骤、措施:(一)判断患者生命是否有危险A、有无意识 B、有无呼吸 C、有无脉搏 D、有无大出血 B-Breathing 呼吸一、看伤病者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二、听伤病者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三、感觉有无气流吹拂面颊感。

出血:动脉出血:鲜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处大量喷出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处缓缓涌出毛细血管出血:呈渗出状,血色鲜红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二)怎样搬运患者:1、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当场施救。

2、必须搬运时,尽可能多人搬运3、不得不单独搬运时:要请求他人协助搬运4、单独搬运时,双臂从患者身后插入腋下,紧紧握住患者的一只手臂,尽量平稳地进行搬运。

(注意事项:1、脊椎骨折是很危险的,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

2、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

3、要使患者身体放松。

4、尽量将患者搭到挡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三)求救:1、呼叫旁人共同施救2、怎样叫救护车3、报警(报警内容:1.地-清楚地址 2.物-明显目标3.人-伤患状况(年龄、性别,病情描述)4.事-已做处理5.时-发生时间(四)紧急救助1、急救体位:伤病者体位:仰卧在坚硬平面上.摆好仰卧体位.双人抢救体位:一人跪于伤病者头部水平位,行人工呼吸,另一人跪于伤病者胸部水平位,行胸外心脏挤压2、保持呼吸道通畅(畅通呼吸道是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迅速清除口、鼻内异物)(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腹部冲击法(坐位、立位或卧位):站在患者身后,左手握拳、拇指贴于按压点腹部,右手包住左拳,环抱患者腰部快速往上往后挤压。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为了提高人们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保护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活动。

通过摹拟真正的急救场景,培养参预者的急救意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急救处理。

二、目的1. 提高参预者的急救意识,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静并迅速采取行动。

2. 培养参预者的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操作。

3. 加强参预者之间的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

4. 检验和评估参预者的急救能力,发现并弥补不足之处。

三、演练内容1. 急救场景设置a. 场景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常见的急救场景,如心脏骤停、窒息、大面积烧伤等。

b. 场景搭建:根据场景需要,设置相应的道具和装饰,以增加真实感。

c. 参预者角色:确定参预者的角色和任务,包括伤员、急救人员、指挥人员等。

2. 急救步骤演示a. 演示人员:由专业急救人员进行急救步骤的演示,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b. 演示内容: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常见的急救操作。

c. 演示技巧:要求演示人员清晰地演示每一个步骤,注重示范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参预者实操a. 实操前准备:提供必要的急救器材和设备,确保参预者能够顺利进行实操。

b. 实操环节:参预者按照事先分配的角色和任务进行实操,摹拟真正的急救场景。

c. 实操指导:设置专业急救人员进行实操指导,及时纠正参预者的错误操作并赋予指导建议。

4. 急救演练评估a. 评估标准:根据急救操作的准确性、速度和协作能力等方面制定评估标准。

b. 评估方法:通过专业急救人员的观察和评估表格的填写,对参预者的表现进行评估。

c. 评估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参预者,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演练要求1. 安全第一:确保演练过程中的安全,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急救器材、急救人员等。

2. 环境逼真:尽量摹拟真正的急救场景,增加参预者的紧迫感和现实感。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为了提高人们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而进行的模拟训练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因此,急救演练的目的是让参与者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参与者的急救意识和应对能力。

2. 熟悉常见急救措施和操作流程。

3. 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演练内容1. 演练时间和地点的确定- 确定演练时间,最好在工作日的非工作时间段进行,以确保参与者的全力配合。

- 选择一个适合的场地,可以是室内或室外,具备模拟紧急情况的条件。

2. 演练人员的组成- 指定一名主持人负责统筹整个演练过程。

- 组建急救演练小组,包括急救训练师、参与者和扮演伤员的人员。

- 确保每个参与者都了解自己在演练中的角色和任务。

3. 模拟紧急情况的设定-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急救场景,如心脏骤停、意外伤害等。

- 确定演练中的各种情况和变化,以增加演练的难度和真实性。

4. 急救演练流程- 演练开始前,主持人向参与者解释演练目的和流程,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 主持人根据设定的紧急情况,向参与者传达相关信息,并启动演练。

- 参与者按照事先学习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分工合作进行急救操作。

- 急救训练师对参与者的操作进行指导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演练评估和总结- 急救训练师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急救技能的熟练程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别参与者的培训计划,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和指导。

- 进行演练总结会议,听取参与者的反馈意见,总结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演练过程中,要确保参与者和扮演伤员的人员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 保护隐私:在演练中涉及到个人信息的处理,要注意保护参与者的隐私权。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一种模拟真实紧急情况的训练活动,旨在提高参与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和处置能力。

本次急救演练的背景是一起交通事故,有多名伤员需要紧急救治。

演练的目的是让参与者熟悉急救流程、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并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进行救治。

二、演练目标1. 熟悉急救流程:参与者要了解急救的基本流程,包括现场安全评估、求救与报警、伤员初步评估、基本生命支持、伤员转运等环节。

2. 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参与者要学会常见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CPR)、止血、包扎等,以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

3. 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急救演练是一个团队活动,参与者要学会与其他急救人员协作,高效地进行救治工作。

4. 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通过模拟真实紧急情况,参与者要培养应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演练内容1. 演练场地准备:选择一个适合进行急救演练的场地,保证场地安全、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器材。

2. 演练人员分组:根据演练的规模和参与人数,将参与者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包括急救人员、伤员和观察员。

3. 演练流程设定:a) 现场安全评估:参与者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确保自身和伤员的安全。

b) 求救与报警:参与者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c) 伤员初步评估:参与者要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d) 基本生命支持:参与者要学会进行心肺复苏(CPR)等基本生命支持措施,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

e) 伤员转运:参与者要学会正确地将伤员转运至医疗机构,确保伤员得到及时的进一步救治。

4. 演练评估与总结:a) 演练过程中,可以设置观察员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评估,记录参与者的操作流程、时间和效果。

b)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与者进行总结讨论,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c) 根据演练评估和总结讨论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进一步提高参与者的急救能力。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为了提高人们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而进行的一项训练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突发意外和疾病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于保护生命至关重要。

本次急救演练旨在让参预者了解并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以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二、演练目的1. 了解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流程,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2. 培养参预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 提高参预者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4. 加强参预者对急救器材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操作技能。

三、演练内容1. 演练对象:所有参预人员,包括员工、志愿者等;2. 演练场景:摹拟突发状况,如心脏骤停、意外伤害等;3. 演练流程:a. 急救前准备:确认事故现场安全,佩戴个人防护装备;b. 判断意识和呼吸:检查受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c. 拨打急救电话:指定人员拨打急救电话,提供准确的事故信息;d. 开展心肺复苏:按照急救流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e. 进行止血处理:对出血伤口进行紧急止血处理;f. 处理其他伤情: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g.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继续进行急救操作;h. 急救人员接手:急救人员到达后,将受伤者交由专业人员处理;i. 急救后处理: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提供改进建议。

四、演练要求1. 参预人员应提前参加急救培训,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2. 演练场地应具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器材;3. 参预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4. 演练过程中应注意事故现场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5. 演练结束后,应及时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提供改进建议。

五、演练评估1. 演练过程中,通过观察参预者的操作是否规范、流程是否正确来评估其急救能力;2.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预者进行自我评估,了解其在演练中的不足之处;3. 根据演练评估结果,提供个别或者整体培训,强化参预者的急救能力。

六、演练总结急救演练是提高应对突发状况能力的重要训练活动。

现场急救(提纲)简版

现场急救(提纲)简版

现场急救(提纲)现场急救引言概述:现场急救是一项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技能,它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挽救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可能遇到突发的意外伤害或疾病发作,因此学习现场急救技能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和相关技巧。

正文内容:1. 急救前的准备1.1 熟悉急救知识1.2 装备急救工具1.3 了解现场安全1.4 确保自身安全2. 常见急救情况及处理方法2.1 心脏骤停2.2 呼吸急停2.3 外伤和骨折2.4 中暑和中毒2.5 烧伤和溺水3. 基本急救技巧3.1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3.2 创可贴和绷带的正确使用3.3 血管穿刺和止血3.4 烧伤处理和急救药品的使用3.5 溺水急救和中暑处理4. 心理支持和沟通技巧4.1 给予患者安全感4.2 保持冷静和耐心4.3 温柔的语言和姿态4.4 鼓励和安慰患者4.5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5. 应急救援体系和培训机构5.1 国家急救体系5.2 医疗急救机构5.3 红十字会和民间救援组织5.4 现场急救培训机构5.5 急救技能证书的重要性总结:现场急救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通过熟悉急救知识、掌握基本急救技巧以及提供心理支持,我们可以在意外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此外,了解应急救援体系和参加相关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现场急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1.急救知识提纲(整理中)

1.急救知识提纲(整理中)

大学生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前言1.应急救护概论2.如何判断危重急症2.1神志2.2呼吸2.3心跳、脉搏2.4瞳孔2.5体温2.6局部检查3.怎样向急救中心呼救3.1中国的医疗急救中心3.2打120电话时讲什么3.3现场救护的意义(1)不能坐等医生(2)现场救护注意事项4.现场心肺复苏4.1病人体位4.2胸前区叩击4.3口对口人工呼吸4.4胸外心脏按压4.5现场心肺复苏的步骤3.现场创伤救护技能3.1止血3.2.包扎物品:尼龙网套就地取材物品:就地取材干净的毛巾、床单、领带、窗帘等3.2.1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1.尼龙网套包扎、2.自粘性各种规格的创口贴3.2.2绷带包扎:1.环行法、2.回反包扎、3.“8”字包扎、4.螺旋包扎5.螺旋反折包扎1.环行法2.回反包扎: 用于头部或断肢伤口包扎3.“8”字包扎:手腕、脚踝4.螺旋包扎:适用上肢、躯干的包扎5.螺旋反折包扎:用于粗细不等部位,如小腿、前臂等。

绷带包扎法的注意事项一、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运端至近端。

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缠绕一圈以固定。

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

二、包扎时应意松紧度。

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

三、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四、检察运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否发凉等。

3.2.3三角巾包扎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7、膝部包扎、8、悬臂带9、单双眼包扎1.头部包扎头顶帽式包扎底边叠成约2横指、齐眉、顶角向后。

两底角骑耳向头后拉,头后部交叉压顶角。

绕回前额齐眉打结。

顶角逐次拉紧,折叠后掖入头后交叉处内。

面具式包扎适用于颜面部外伤。

把三角巾一折二,顶角打结放在下颌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然后双手持两底角拉向枕后交叉,最后在额前打结固定。

可以在眼鼻处提起三角巾,用剪刀剪洞开窗三角巾头部十字包扎适用于下颌、耳部、前额、颞部小范围伤口。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

急救演练提纲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为了提高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急救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活动。

通过模拟真实的紧急情况,让参与者能够在紧张的环境中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以保护生命和减少伤害。

二、目的和意义1. 提高急救技能:通过急救演练,参与者可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急救能力。

2. 增强应急反应能力:急救演练可以让参与者在紧张的环境中迅速做出反应,培养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3. 加强团队合作:急救演练通常需要多人合作进行,参与者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设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场景,如交通事故、突发疾病等,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2. 演练流程:根据演练场景,制定详细的演练流程,包括急救人员的行动步骤、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3. 急救技能训练:根据演练场景,进行相关急救技能的训练,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参与者应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和技巧。

4. 模拟伤员:在演练中设置模拟伤员,参与者需要根据伤员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如判断伤情、施行心肺复苏等。

5. 团队合作演练:演练中要求参与者之间相互配合、协作,模拟真实的团队合作环境,提高团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安全措施1. 演练场地安全:选择安全的场地进行演练,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2. 急救器材准备:演练前要检查急救器材的完好性和可用性,确保器材的正常运作。

3. 参与者保护:参与者在演练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遵守安全规定,如佩戴防护装备、注意场地安全等。

五、演练评估与总结1. 演练评估:对参与者的急救技能、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 演练总结: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总结演练中的经验和不足,为下一次演练做好准备。

六、注意事项1. 保密工作:演练过程中涉及到的个人信息和敏感信息要严格保密,确保参与者的隐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法:呼吸停止是临床紧急的危险情况,人工呼吸是最初急救措施。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对口呼吸法,俯卧压背法和仰卧压胸法等。

口对口呼吸是呼吸骤停的现场急救措施。

1. 将患者放置适当体位仰卧, 头、颈、躯干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2. 开放气道用仰头抬颈法、仰头举颏法、推颌法等。

判定呼吸是否停止: 看胸腹呼吸起伏;听出气声;感觉患者口、鼻有气体吹拂。

松解衣带、领扣和胸腹部衣服。

如口腔内有假牙、粘液、血块、泥土等应立即取出, 以免阻塞呼吸道。

如舌向后缩,应用纱布等将舌拉出。

气道异物阻塞处理: 可用背后拍击、腹部或胸部手拳冲击、手法取异物、机械取异物等方法。

3. 口对口人工呼吸3.1 方法a. 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

b. 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病人的鼻孔(捏紧鼻翼下端)。

c. 抢救开始后首先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验开放气道的效果,每次呼吸为1.5~2秒钟。

d. 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要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e. 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病人胸部上抬。

f. 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视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从鼻孔呼气,此时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

g. 每次吹入气量约为800~1200ml。

3.2 注意点a. 口对口呼吸时可先垫上一层薄的织物。

b. 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气。

c. 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d. 儿童吹气量需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

e. 单人CPR(心肺复苏术)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后,吹气两口,即15:2。

f. 双人CPR时,每按压胸部5次,吹气一口,即5:1。

g. 有脉膊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一口(10~12次/分)。

h. 亦可用口对口呼吸专用面罩,或用简易呼吸机代替口对口呼吸。

在抢救吸入毒气如硫化氢、氰化物急性中毒时, 需防止救护人员在施行口对口换气时因吸入患者呼吸道排出的毒气而致中毒。

触电: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

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危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就近送病人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1.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

无法关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杆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

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

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

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2.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3.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若发现其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等复苏措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

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

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

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注意:1.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2.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3.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4.碰到闪电打雷时,要迅速到就近的建筑物内躲避。

在野外无处躲避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找低洼处伏倒躲避,千万不要在大树下躲避。

不要站在高墙上、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胸部外伤:胸部损伤以直接暴力撞击胸部,造成胸部开放伤和闭合伤。

其中以发生肋骨折、气胸和血胸等多见。

心脏区有外伤时,要注意心包出血及心包填塞症。

常见原因为刀伤、钝器、火器伤和车祸所致。

同时,胸部外伤常合并腹腔脏器等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这些严重损伤都威胁生命,应紧急处理后,送有关医院诊治抢救。

急救措施1、胸部开放伤要立即包扎封闭(不要用敷料填塞胸腔伤口,以防滑入)。

2、清除呼吸道的血液和粘液;必要时在条件许可下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术。

3、多根肋骨骨折有明显的胸壁反常呼吸运动时,用厚敷料或急救包压在伤处,外加胶布绷带固定。

4、有明显呼吸困难者,检查发现气管偏于一侧,应想到对侧有张力性气胸,立即在伤侧前胸壁锁骨中浅第二肋间穿刺排气。

为安全送医院,可保留穿刺针头,用止血钳固定于胸壁上,并在针头上连接单相引流管或橡皮指套加剪缺口,持续排气。

5、胸部外伤送医院急救时应取30°的半坐体位,并用衣被将伤员上身垫高,有休克者可同时将下肢抬高,切不可头低脚高位。

骨折:骨折中最常见的是四肢某一部位的骨折。

如果摔倒或受其它外伤以后,四肢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形或活动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发生了骨折。

尤其是老年人,四肢受外伤更容易发生骨折。

家里万一出现了骨折病人,应做紧急处理,然后送医院抢救。

急救措施1.骨折发生后,应当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

如果不固定,让骨折部位乱动,有可能操作神经血管,造成麻痹。

但是,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淤血。

2.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

松紧要适度。

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

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3.皮肤有破口的开放性骨折,由于出血严重,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在纱布外面再用夹板。

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并在止血带上标明止血的时间。

4.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

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铸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当用夹板、绷带固定后,每隔30分钟用手指插进去查看一下,以确认是否松紧适当。

中暑急救:由于在阳光下暴晒过久,头部缺少防护,突然发生高烧、耳鸣、恶心、头痛、呕吐、昏睡、怕光刺激等现象,这便是日射病。

严重的日射病也能致死,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应采取紧急处理。

急救措施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

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

2.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有条件可以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这时应取昏迷体位。

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

注意事项1.作为降温手段,也可用酒精擦身体并吹电扇,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但是,采取这种方法降温较快,医生不在现场时,最好不要使用。

2.有人症状稍有见轻又参加运动,应多加注意,防止再一次得日射病。

3.与日射病相近似的还有一种热射病。

这是由在炎热的天气作业或旅游,由于过量的热积聚所致。

其症状是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2℃,疲乏、头痛、头晕、尿频、颜色发红、步态不稳、瞌睡或昏睡。

二者的原因有些差别,但急救措施完全相同。

食物中毒: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进食时间的长短,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一般包括催吐、导泻、解毒三步曲:1.催吐。

如果进食的时间在一两个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

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

然后把食指和中指伸到嘴中和舌根,刺激咽部促使呕吐。

也可以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食物,还可以口服十滴水促使迅速呕吐。

2.导泻。

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小时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

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同时,尽快送医院治疗。

另外,进食短时间内即出现症状的,往往是重症中毒,在病人出现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症状时,家属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吐出。

2.在呕吐中,不要让病人喝水或吃食物,但在呕吐停止后马上给补充水分。

3.留取呕吐物和大便样本,送医院检查。

4.如腹痛剧烈,可取仰睡姿势并将双膝变曲,有助于缓解腹肌紧张。

5.腹部要盖毯子保暖,以利血液循环正常进行。

6.病人出现脸色发青、冒冷汗、脉搏虚弱时,要尽快送医院,以防出现休克。

灼烫伤急救措施:热烧伤迅速离开致伤现场,衣服着火者,应立即卧倒,在地上慢慢打滚或用水、大衣或雨衣等灭火,或立即将着火衣服脱去。

切勿直立奔跑、呼喊以免助长燃烧引起呼吸道烧伤,也不要用双手扑火。

沸水、蒸气烫伤立即剪开衣袖、裤袜,然后将湿衣服、裤袜脱去,肢体可浸于冷水中以减轻疼痛,创面包扎。

化学烧伤强酸烧伤立即用大量清水或3%~5%碳酸氢钠液冲洗创面;强碱烧伤用大量清水或1%~2%醋酸冲洗创面;生石灰烧伤应先去净石灰粉粒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磷烧伤最好浸泡在流水中冲洗,除去磷颗粒,创面用湿纱布包扎或暴露创面,忌用油质敷料或药膏。

电烧伤先作心肺复苏抢救生命,再处理创面。

创面保护用敷料包扎,若无敷料可用清洁床单、被单、衣服等包裹转送医院。

转运原则转送当地医院,如当地无条件治疗需要转送者,应掌握运送时机,要求呼吸道通畅,无活动性出血,休克基本控制,减少途中颠簸。

重度烧伤要求在8小时内送到救治单位,否则在休克期以后(伤后48小时)再送。

转运途中要输液,并采取抗休克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