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 苏式体制区别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结业论文-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结业论文-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教训。
这些事件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困难和缺陷,提醒我们需要审视和改进这一社会制度。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中集权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在这些国家中,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过度控制导致了生产力的低效和资源的浪费。
同时,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权力滥用也导致了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需要更加注重民主参与和有效的治理机制,以避免集权和官僚主义的弊端。
其次,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揭示了经济计划和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经济计划的指导作用,然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计划往往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无法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和变化。
相比之下,市场机制能够更好地反映供需关系和资源配置,激励个体创新和创造。
因此,未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需要更好地结合计划和市场,发展一种包容和灵活的经济体制。
第三,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也提醒我们关注公民权利的保障和人权的尊重。
在这些国家中,政府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了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人们的声音和诉求被抑制和压制,这导致了社会的紧张和冲突。
未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需要更加重视公民自由和人权的保护,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政治参与和表达的机会。
最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还提醒我们要避免意识形态的教条主义和僵化。
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制执行导致了思想的僵化和创新的抑制。
未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和辩论,为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需要应对集权与官僚主义、经济计划与市场机制、公民权利与人权保护以及意识形态僵化等问题,以创造一个更加民主、适应性强、保护人权和促进创新的社会制度。
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姓名:学号专业:院系:2013年12月28日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作者:专业:年级:摘要:本文首先对苏联模式背景及其形成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内涵。
最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综合分析了苏联模式的利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苏联模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展望未来。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原因、特点、评价一、什么是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
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
苏联模式也可以称作斯大林模式或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同时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原因(一)苏联模式的形成。
1924年1月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他在苏联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进行了对苏联人民长达30年的领导,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其大致的历史过程是: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在这一段时期内,苏联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有的剥削阶级得以消灭,留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区别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相对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的突破和发展,并走出了属于中国的特有的发展道路。
前者与后者相比较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
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
正确认识、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区别,就要把它们放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分析,要用唯物史观来进行科学评价。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辩证区别一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
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区别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科学评价,是一个重大而又疑难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有的在斯大林在世时,神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的在斯大林去世后,完全否定其所有的历史贡献和作用。
然而,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我的社会主义观学院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日期中国从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从此中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道路,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作为80年代生人,一直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社会主义变化的脚印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中国历史上社会主义的历程,我们不去探讨,我主要谈一下,从我出生以来,所能感触的社会主义。
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社会主义好》和《没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首歌,然而在那个时候,社会主义是什么还是朦胧的。
我对于社会主义的最直接认识便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五句话互相联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
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高效率。
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
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
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它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富裕是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公平的最高体现。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这三个层次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各有着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浅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社会主义发展
浅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社会主义发展作者:熊怀芳杨加明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8期当今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和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实践运动与建设道路的行动指南,促使社会主义更好地同本国国情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一)苏联的探索:斯大林选择了一条高速度建设工业化的道路,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又优先发展重工业。
同时又加速实现农业集体化。
从而建立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这种社会主义模式对于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物质基础,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这种模式,忽视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关系,导致在实践中片面追求公有化;过分强调计划经济,忽视发展商品经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使得经济结构不合理,消费资料不足,挫伤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大多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经济恢复时期探索过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以后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原因,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都走向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二)东欧各国之探索半个多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社会主义者逐步认识到了苏联模式的偏颇和弊端,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20世纪中期南斯拉夫率先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提出“自治社会主义”。
1956年波匈事件以后,“经互会”各国也先后开始改革。
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修补了苏联模式,但由于未能从根本上触动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高度国有化和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改革终于陷入困境。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造成发展滞缓和西方的“和平演变”;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政局的动荡;使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严重的曲折。
以“苏联模式”为视角,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以“苏联模式”为视角,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容摘要: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
“苏联模式”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实践,其价值与意义特别是苏联解体的教训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对于现在关键词:“苏联模式”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居安思危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
其理论的实质正在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今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苏联——这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是如何从弱小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仅此于美国的世界另一极,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都是十分值得研究令人深思的。
防微杜渐,居安思危,研究苏联的经验教训,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有必要。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想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必须从理论下手。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分别从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作出了缜密的理论论证,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毫不过分的说,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可以在整体意义上和马克思主义成为同义词。
人类作为这个地球的主人,一直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在工业革命兴起之际,反映了工人们的一些权益和要求,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思想基础。
19世纪40年代左右,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讨论报告组长:李昕阳组员:霍坚旭屈红艳陈媛王慧陈烁帆谢彩玲张丽欣刘昕昕徐唱李政通发言人:刘昕昕成绩:8.7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目前国内外都在热议中国模式,但褒贬不一,意见分歧很大。
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模式,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研究中,认识苏联模式是怎样从成功走向失败,中国是怎样从学习苏联模式到突破苏联模式而形成自己的模式,实现纵向突破和横向超越。
中国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但并不十全十美,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
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
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在社会主义史中最早提出“模式”一词的是柏林大学讲师杜林。
1953年,英国研究苏东问题学者休.塞顿-沃森所发表的《从列宁到马林科夫》一书导言中,首次提出了“苏联模式”一词。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邓小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科学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失败原因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失败原因论文摘要:写到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辞职下台时,加注说明他是因为未掌握军权、轻信由其妹夫担任国防部长。
苏东剧变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大事件,对该事件的研究也时刻警醒我们要提高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一、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对象及性质的研究“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拉丁文socialis(即“社会的”、“共同的”、“善于社交的”等)演变而来,愿意指以大众的幸福和福祉为目标,以合作为基础、同当时经济学家主张的个人主义制度相对立的人类事务管理制度[1]。
后来巴黎的一些革命团体使用“共产主义”一词为自己命名,希图消灭财产的不平等,实现财产公有制。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50年代的著作中多使用共产主义,但在60年代后,他们的著作中,这两个词一般没有太大区别[2]。
1873年,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词来表明自己的立场[3]。
自此,为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相区别,特用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来命名马克思主义学说。
学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争议主要有:恩格斯的两种提法之争,即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还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对于“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还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变革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规律”[4]。
针对这一问题,高放经过年的研究并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他认为科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所研究的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且有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社会形态作为研究客体,当然也包括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国过渡时期和世界性过度时期在内”[5]。
1957年,高放提出科学社会主义英该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来研究[6],由于历史原因,这一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展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比较(1)
思想文化方面 ——区别
·中国
1.指导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
2.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文化发展,深化体制改革。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 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4.合规律、接地气,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05
生态方面
生态方面 ——区别
1
苏联
· 加强社会管理
·发展高度军事化的畸形经 济,牺牲了民生事业 ·苏共降低了社会主义标准 ,背离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2
中国
04
思想文化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 ——区别
·苏联
1.指导思想是根据自己需要阉割科学社会主义的灵魂,把它变成僵死的教条。
2.领导裁决一切理论争论和重大文化问题。 3.倡导官方一家学派和流派,禁止不同派别的存在和竞争。 4.批判是领导思想文化的主要手段。
2.切实履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全面从严治党,对人 民负责。 3.实行领导职务任期制。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
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02
经济方面
经济方面 ——区别
·苏联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 的特点。 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单一的按劳分配的分 配制度。 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战略。 3.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THANK
YOU
!
第三讨论组
政治方面 ——区别
·中国
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1.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制度,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Add your text here.
科学社会主义结业论文-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结业论文-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摘要: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
它的发生对于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毫无疑问将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应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来看待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吸取其中的教训,并将之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已经十多年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真正总结好苏联垮台的教训,对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建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它的弊端日趋严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
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讲的:“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
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联系制约、借鉴扬弃的关系,格外错综复杂。
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红旗落地的历史悲剧。
而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系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和新挑战,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论述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论述论文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此二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论述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论述全文如下:摘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重要性也在发展中不断被印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有相似之处,通过对比苏联模式的失败,我们能够得以借鉴其优势与不足,从而运用到我国的发展之中。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学术界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研究,分析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和依据,而后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角度,对比苏联模式与中国模式来论述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最早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是建立在对唯心主义、空想主义、资本主义及工人运动的思考及批判之上所提出的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基本原则。
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解和把握应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狭义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区分的前提之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说明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所获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中国所走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了研究,然而多持有较为不同的意见。
一、学术界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狭义及广义之分,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部分,后者则可等同于是马克思主义。
基于当前学术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多是建立在狭义的基础之上的。
例如,蒲国良曾谈过广义概念进行研究的弊端,即当广义角度下,科学社会主义等同于马克思主义,而在研究中却并没有完全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全貌,以至于自相矛盾而无法应题。
当然也有学者以广义角度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研究,如吴雄丞、常宗耀等,他们认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就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甚至毛泽东思想同样视为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
□ 冯颜利(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重庆 400715)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 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 的不同, 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 的 “ 彻 底 否 定 ”, 后 者 也 并 非 “ 死 路 一 条 ”。 在 正 确 路 线 指 引 下,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 发展与创新, 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就 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 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 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曾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 影响下, 作出了“时代主题仍是战争与革命”的 判断, “以阶级 斗 争 为 纲 ”, 经 济 建 设 围 绕 备 战 进行, 大搞”三线”建设, 致使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遭受重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领 导人在对时代主题进行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和平与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逐渐上升为 时代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 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 题 或 者 说 发 展 问 题 。”⑨在 和 平 与 发 展 的 时 代 主 题 下, 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最为迫切的是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据此, 中国政府确定了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 并要求今 后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邓小平指出: “抓住时 机, 发展自己, 关键是发展经济。”⑩加速生产力 发展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要 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 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 ”# $ %, 全国“各 项 工 作 都 要 有 助 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都要以是否有助 于人民的富裕幸福, 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 达, 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 %。
中苏社会主义论文中国改革论文
中苏社会主义论文中国改革论文摘要:中国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动摇,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我们应从苏联和平演变中吸取的深刻教训。
苏联模式有深刻历史教训与借鉴意义,现在再来谈苏联模式,就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是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
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层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是相同的,而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苏联和平演变是一种以和平方式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复辟,是社会形态逆规律更替的特殊历史事件,不能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中国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动摇,“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我们应从苏联和平演变中吸取的深刻教训。
一、苏联模式的形成背景(一)苏联模式的定义。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苏联模式(又称为“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以苏联经济体制、模式为基础形成的苏联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体制、模式的总称。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背景。
苏联模式的形成自有其特殊的背景,不能把苏联模式的形成归咎于历史因素或斯大林,应该把苏联模式的形成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
1.国际因素。
整个20世纪20年代正是世界资本主义黄金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实力强大,苏联仍处在国际孤立包围之中,处处受压制。
俄共党内都认为战争临近,因而坚决支持斯大林的超工业化政策。
2.经济因素。
十月革命后,国内百废待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成效不显著,见效慢。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辨析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辨析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辨析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指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形式和方法。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进行辩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同时,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不能因为其最终走向败亡而全盘否定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更不能因此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悲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进行辩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1956年,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此时的中国社会主义借鉴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由于中苏两国的历史条件和国情的差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弊端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经过艰苦探索,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式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指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形式和方法。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形成于斯大林时期,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始于列宁,成于斯大林。
当时的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苏联生存的保证。
经过“一五”和“二五”计划,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创造了令资本主义国家叹服的发展奇迹。
科社-苏联模式探析
苏联模式探析“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领导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发展模式,对20世纪的人类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从总体上说来,它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都为人类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它既在苏联大地上播种了社会主义,又在同一片土地上败坏了社会主义。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它既创造了一度震撼人心、激越进步的雄伟事业,向全世界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打败反人类的德日法西斯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又使苏联人民付出了不必要的、空前惊人的牺牲。
多年来国内外理论界、思想界对“苏联模式”有诸多评说。
一、关于苏联模式的内涵和评价标准我们所说的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时时代的特点。
这样理解苏联模式的内涵,不仅是符合实际的,而且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评价它。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应当坚持实践的标准。
实践的标准,就是要看这个模式的推行,是推进了还是阻碍了苏联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了还是阻碍了苏联社会的进步,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是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还是削弱了社会主义。
二、全面评价苏联模式1、苏联模式是特殊模式,基本上符合苏联国情,在历史上曾取得过成就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
其具体表现是:在经济上表现为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政治上,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
如果从今天的认识水平和历史环境出发来加以判断,很可能会对苏联模式加以全盘否定。
因此,我们必须从苏联当时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历史条件来分析、评价苏联模式。
必须看到,苏联模式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当时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题目:论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对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学号:201106195姓名:薛会强2012.5.3西安科技大学课程论文论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对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论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对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的建立为世界上许多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模板。
但是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模式渐渐被人们所质疑。
因此, 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 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再来认识这一历史问题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联模式;失败;原因;影响西安科技大学课程论文论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对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手段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家长制、一言堂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它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种新的实践经过人们总结,又上升为新的理论,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实行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和惩罚体制。
它强调高积累,低消费,片面发展重工业。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实行一党制,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合一。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苏联解体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联解题原因的分体指出苏联解体的政治的致命根源,以及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关键词:苏联;东欧剧变1 苏联解体标志在1991年年底,俄罗斯同白俄罗斯,乌克兰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
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
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从此,苏联正式解体。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2 苏联解体的原因前苏联解体的原因众多,但任一说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并不能将前苏联的解体看成了一个偶然、孤立的社会历史事件,似乎只要排除了某些因素,前苏联的解体就可以避免似的。
2.1 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使联邦制国家体制有名无实;苏共和联盟中央垄断权力,使共和国失去实权;各种决定权集中于联盟中央,加盟共和国主权限于狭小范围;苏维埃在政治体制中地位下降和变形,使共和国的参政议政形式化;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在宪法关于加盟共和国享有主权和退盟权的规定,为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联盟中央提供了法律依据。
所以上个世纪,毛泽东就讲《十大关系》,让我们不要照搬苏联人做法,应结合中国的国情,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资源、企业、产品物资和财政收支高度集中于中央,共和国无力综合发展地区经济;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布局按照全国的地区专业化分工进行,结构单一、生产落后、生活低下。
并且极大的束缚了地方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生产的目的是完成国家计划,体制内没有形成满足人民需要的运行机制,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排斥市场经济规律,排斥市场竞争,形成数量型和耗费型的粗旷经济。
论科学社会主义与苏式体制的区别
论科学社会主义与苏式体制的区别[摘要] 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以来,虽千回百折,但始终奔涌向前。
在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4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它先后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也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飞跃的实现。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苏式社会主义诚如李锐老前辈所言,从上世纪前苏联十月革命我们接受的科学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苏联的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多年来我们把苏式社会主义错当做科学社会主义来信仰、崇拜,并以苏式体制为模式在中国推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常是失败犯错误,使很多人因此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和动摇。
经过多年的反思我们才终于认识到苏式体制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经过拨乱反正,重新翻译引进学习重新理解才了解接受到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并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为更好地建立执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务必弄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列宁斯大林主义的区别。
列宁斯大林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东方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
作为一种科学理智的政治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与列宁斯大林主义有原则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趋势。
科学社会主义在社会实践过程和社会主义运动中,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吸取人类所有科学的进步成果不断地修正补充完善,并根据各国国情选择各自实行社会主义的道路。
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是开放的生气勃勃发展的多元化的社会理论。
而苏式斯大林主义,根据自己的需要阉割科学社会主义的灵魂,把它变成僵死的教条,加上雅各宾主义、布朗基主义、拉萨尔的集中制、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民粹主义,拼凑成封闭死气沉沉封建特权专制的一元化的封建(国家)社会主义。
它否认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国情论、服从论、纪律性鼓吹封建特权专制制度的不变性。
《科学社会主义》2苏联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
余粮收集制:具有强制性,规定阶级性原则
广泛的工业国有化:中等工业国有,监督小工业
国家对工业管理、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集中制 排斥自由贸易,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 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经济关系实物化 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基本 原则
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经济关系实物化 劳动报酬平均主义和无偿提供服务 经济管理高度集中化,管理手段行政化
后 果
农 业 集 体 化 的 严 重 后 果
破坏了农村经济
破坏了党与农民的联盟关系
造成了压制农民积极性的官僚机构
暴力消灭富农,加剧了农村的社会矛盾 农村中的组织和解释工作被对中农甚至部 分贫农的粗暴命令主义和暴力所代替。许多州 提出口号:“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 政权的敌人”。不少农民受到不加入集体农庄 就将“作为富农没收土地和财产”的威胁,农 民对集体化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
苏联经济模式
苏联经济模式的演变
1918年初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迂回到社会主义
1918~1920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军事共产主义)
1921~1929年 新经济政策 20C 30’s 初
高度集中的斯大业化+农业集体化 1930年 宣布全面向资本主义进攻(新经济政策最后阶段) 1936年 宣布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巩固) 1939年 宣布从社会主义向高级的共产主义过渡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工人逃亡乡下 农民的不满和频繁骚动、暴动 喀琅施塔得水兵哗变(1921年3月)
战时共产主义是‚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 和产品分配……这已经不是‘ 一般革命’的任务, 而正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正是劳动者和贫苦农民应 当向资本主义进行决战的任务 ‛。
思想汇报
论苏联模式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摘要通过学习增加了我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解,并进一步的了解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看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某些方面的区别,某些方面的共同点。
苏联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否认价值规律即市场机制,一度使经济陷入困境。
而且苏联和东欧各国所进行的改革并没有认清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更没有采取相对的政策来发展经济,所用的“休克疗法”等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致使国内局势更加动荡。
最后在国内外压力下,政权被颠覆。
由此我认识到社会形态可以跳跃,但是经济发展模式是无法逾越的。
不能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社会主义需要市场,资本主义同样也需要计划。
关键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苏联模式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二战前后是苏联经济取得较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明显[1]。
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
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
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科学社会主义与苏式体制的区别[摘要] 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以来,虽千回百折,但始终奔涌向前。
在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4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它先后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也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飞跃的实现。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苏式社会主义
诚如李锐老前辈所言,从上世纪前苏联十月革命我们接受的科学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苏联的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多年来我们把苏式社会主义错当做科学社会主义来信仰、崇拜,并以苏式体制为模式在中国推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常是失败犯错误,使很多人因此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和动摇。
经过多年的反思我们才终于认识到苏式体制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经过拨乱反正,重新翻译引进学习重新理解才了解接受到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并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为更好地建立执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务必弄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列宁斯大林主义的区别。
列宁斯大林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东方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
作为一种科学理智的政治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与列宁斯大林主义有原则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指导思想不同
马克思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趋势。
科学社会主义在社会实践过程和社会主义运动中,根
据社会实际情况,吸取人类所有科学的进步成果不断地修正补充完善,并根据各国国情选择各自实行社会主义的道路。
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是开放的生气勃勃发展的多元化的社会理论。
而苏式斯大林主义,根据自己的需要阉割科学社会主义的灵魂,把它变成僵死的教条,加上雅各宾主义、布朗基主义、拉萨尔的集中制、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民粹主义,拼凑成封闭死气沉沉封建特权专制的一元化的封建(国家)社会主义。
它否认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国情论、服从论、纪律性鼓吹封建特权专制制度的不变性。
二、追求的目标不同
列宁斯大林主义坚持用封建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并认为实现封建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反对设定任何终极目标,而只抽象地设定其基本价值——自由、公正、互助。
认为社会主义不是某种固定的社会模式,不能根据某些制度结构,例如所有制形式或计划化形式来界定;社会主义是一项按照自由、公正、互助这三个基本价值的精神来逐步改造社会的持久的改良任务。
民主社会主义剔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中的空想成分,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
作为活着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生根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给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高工资、高福利的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上写的是民主社会主义。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坚持民主社会主义。
三、依靠的社会力量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起源于工人运动,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而且指出了实现这一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力量--现代无产阶级。
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特性,论证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的创造者的伟大历史使命。
工人阶级本身也在与时俱进,今天的工人阶级不仅包括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而且包括从事科技工作和一般管理工作的白领雇员。
产业工人知识化和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所以社会主义运动需要面向全社会,特别当工人阶级升为统治阶级后,更要尽快地转为服务全社会,使社会主义运动全民化,即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和社会福利不仅恩泽工人阶级,而且要恩泽全社会,逐步形成全民化。
而封建社会主义虽然也起源于工人运动,但在后来的发展却与工人运动和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日渐疏远,转而面向权贵特权精英阶级,他们打着革命先进领导阶级的幌子为特权阶级谋取私利寻找合法的外衣。
苏式封建社会主义认为,由于国家是他们或他们的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干部路线就是封建制度的世袭制和终身制,并享受种种的封建官僚特权。
雄心勃勃、才华横溢的各种领域的领袖人物虽然纵横在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各个舞台,而在苏式封建社会主义这里却完全被抑压和淹没在纨绔子弟和官僚特权阶级的愚顽之下。
在民主集中制的控制之下,上下级的关系就是主从关
系,依附关系。
这个体制是扼杀人性,创造奴性的最伟大的设计。
四、实现社会变革的道路和方法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取得政权既可以通过暴力革命的道路,也可以通过议会选举的道路,这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
恩格斯晚年提出,应当重新考虑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在不放弃“革命权”的原则下,应将利用“普选权”的问题提上重要的日程,作为工人阶级“新的武器—最锐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
恩格斯并没有强调那种镇压资产阶级或异已的独裁式无产阶级专政,他所论述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民主共和国,是工人阶级统治的民主共和国--显然不是大多数人的民主,而是在工人阶级统治下的全民的民主,遵守多数原则,并保护少数人的权利。
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我们有幸在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看到逐步实现,而在苏式封建社会主义国家从来没有实现过,他们那里仍然是马克思痛斥的封建专制社会的中央集权、任命制、森严的等级制和存在着一个庞大臃肿腐朽的官僚特权阶级。
所以苏式社会主义决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列宁斯大林主义主张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用暴力革命方式,即彻底变革社会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制度。
他们打碎了旧国家机器进行彻底改造,又建立起新贵族官僚特权的旧国家机器和封建性质的旧政权,并实行生产资料国家化,通过国家权力的私有化达到所有制的私有化。
斯大林的封建专制的苏式社会主义崇尚领袖意志,在一党制下
实现党国制、党政不分、以党代国。
主张建立以消灭阶级相标榜的集权主义统治,崇尚暴力革命,迷信红色恐怖,在无产阶级专政旗号下,对所谓的敌对势力和任何异议一律实行残酷的镇压以及无孔不入的政治迫害。
在浪漫-极权主义革命热情鼓动下,反对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人权、民主和自由受到有计划的践踏,对文化的残暴奸污,对人的尊严、良知、思想和生命的极端蔑视与无情践踏,对异端思想缺乏法律保障,直至有组织的大规模清洗和屠杀从肉体上消灭异己。
斯大林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独裁政治压制了人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一党制、党天下、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用公仆代替官吏特权阶级,通过普选制﹑罢免制﹑监督制来选举监督公社的公仆的原则。
干扰了各行各业的正常运作,破坏了各行各业的组织结构体系,违背了各行各业内在规律,其强制性的高压控制与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律是严重对立的,对社会进步起着反动作用。
加上无产阶级专政独裁下的一党制的危害性、思想的封闭性僵化性、官僚特权阶级与平民阶级的尖锐对立、严重的阶级压迫和剥削、无法克服的社会腐败、运行的巨大成本,必然产生封建官僚主义和发生贵族特权阶层的异化,最后导致灭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第六二八~六二九页.
[2] 恩格斯《对爱尔福特纲领草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