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要漏洞及解决方法参考指南
网络安全入门指南,教你如何保护你的网站

网络安全入门指南,教你如何保护你的网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到网络安全的领域。
网络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个人数据的安全,还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全。
作为网站管理员,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保护我们的网站不受黑客攻击。
本文将针对初学者,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网站保护技巧。
1、使用强密码我们在使用各种网站时,都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并设置密码。
对于密码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知道。
我们需要尽量使用复杂的密码,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可以使用密码生成器生成随机密码。
我们还需要避免使用重复的密码,否则一旦密码泄露,所有的网站账号都会受到影响。
2、更新软件和插件我们使用的网站建立在各种软件和插件的基础上,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Web服务器、框架等,这些软件和插件存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更新软件和插件,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减少攻击的可能性。
3、备份数据网站的数据对于我们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遭到攻击。
备份需选择可靠的存储位置,如云存储或外部存储设备。
同时,我们也需要定期测试备份的有效性,以确保我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还原数据。
4、加密数据传输当用户和网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如登陆、注册、提交表单等操作,我们需要使用加密协议。
网站管理员可以选择使用HTTPS协议,该协议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得到加密保护,不会被黑客获取。
HTTPS协议需要申请SSL\/TLS证书,并配置服务器,具体操作可参考相应的教程。
5、配置防火墙和安全策略防火墙是一种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包进入和离开公司网络的硬件或软件设备。
防火墙配置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定制,过滤掉一些非法数据包或攻击流量,从而保护我们的网站。
同时,我们也需要制定合适的安全策略,如限制用户的权限、设置访问控制列表等。
6、监控网站状态和流量我们需要定期监控网站的状态和流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可以使用一些监控工具,如Pingdom、Google Analytics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慢速页面、服务器错误等问题。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指南-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规范》(草案)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8年下达的国家标准修订计划,《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指南》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作为承担单位。
该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本标准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以下简称“国测”)牵头,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编制。
1.3 主要工作过程(1)2018年5月,组织参与本标准编写的相关单位召开项目启动会,成立规范编制小组,确立各自分工,进行初步设计,并听取各协作单位的相关意见。
(2)2018年6月,编制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安全公司、专家收集关于分类分级国标的修订意见,整理相关意见形成了《信息安全漏洞分类分级修订建议调查情况》。
编制组同时对国内外漏洞分类分级的现状做了调研,整理出《信息安全漏洞分类分级修订相关情况调研与分析》报告,进一步佐证了标准修订的必要性以及提供了标准修订的依据。
(3)2018年7月,编制组结合充分的调研结果,参考CWE、CVSS等国际通用漏洞分类分级方法,提出详细的标准修订计划,形成标准草案第一稿。
(4)2018年8月,编制组召开组内研讨会,基于前期成果,经多次内部讨论研究,组织完善草案内容,形成草案第二稿。
(5)2018年9月,编制组继续研究讨论,并与国内其他漏洞平台运营单位进行交流,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反复修订完善草案,形成草案第三稿。
(6)2018年10月8日,编制组召开针对草案第三稿的讨论会,会上各参与单位的代表对漏洞分类分级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
根据讨论结果,编制组对草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形成草案第四稿。
(7)2018年10月15日,安标委组织WG5组相关专家召开评审会,对项目进行评审,审阅了标准草案文本、编制说明、意见汇总表等项目相关文档,质询了有关问题,提出增加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概述说明、细化编制说明、增加实验验证和使用情况说明、简化分级评价指标等意见。
成都东软学院CC上网客户端基本网络问题解决指南_20151110

1.如果你拥有以下左边的装备,建议先按照本指南更换为右边的装备(否则将可能导致偶尔掉线、连接不上网已经后续很多网络问题):------请更换为------>------请更换为------>------请更换为------>2.以下信息你可能会遇到:1.)需要运行命令时,同时按下win+r,或者在菜单里选择运行(win7),会出来在里面输入cmd并回车,能够看到下图里的黑框在这里面就可以输入我们需要用到的命令,回车即可。
2.)学院报修网站为/,当你查阅了以下方案都无法解决时,可能需要进行网络报修,可使用同学可以上内网的电脑进行报修,但限在自己或隔壁寝室里报修。
跨楼层,楼栋报修可能不会被受理哟。
3.运行CC提示“DNS解析服务器域名()的IP地址失败!xxxxxx”如图先检查右下角是否是这样:(win7)(win8/win8.1)(win10)如果是MAC OS,如下图如果是上面不同操作系统对应的图标,可能是网线没有接好、网线网口有问题等请尝试更换网线、更换座位(网口),或让其他能上网的同学把他们的电脑拿过来试试。
还有可能是如下的情况:(win7) (win8/win8.1) (win10)在这种状态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查。
在这个图标上,点鼠标右键,选择“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然后选择“更改适配器设置”,如下图正常情况下,你的笔记本电脑只能看到一个本地连接(以太网)和一个无线网络连接。
如果有其他网络连接,建议先右键禁用其他连接,以便我们诊断问题双击“本地连接”如下图(win8、win10下叫做“以太网”)然后点“详细信息”正常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如果当您看到的信息大致为下面情况时:可能是因为该网口有问题。
如果是在寝室,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查过无线路由器,而无线路由器没有密码或密码太简单导致其他人太多使用后,上不了网。
如果你是windows系统,可以尝试在cmd里(详见第二点),输入ipconfig /release && ipconfig /renew看是否能够得到正确的ip。
Web渗透测试原理和常见方法研究

2021.51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兴起,越来越多的线下服务转化为线上服务,如在线购物,视频娱乐、在线学习等。
这些服务在方便广大用户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安全考验。
在网络上,针对各大著名网站的攻击、渗透从来没有停止,互联网公司对网络安全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针对各类黑客的安全攻击,进行必要的Web 渗透测试,在现代Web 应用中越来越重要。
2Web 渗透测试2.1介绍Web 渗透测试是针对Web 应用进行模拟攻击,找出Web 应用漏洞,并给出建议提高应用安全性的一种行为。
在Web 应用安全性测试中,渗透测试通常用于加强Web 应用防火墙(WAF)的安全性。
一些常见的Web 渗透测试如网络洪水攻击(DDOS),SQL 注入(黑客更改应用程序后端中的SQL 语句以攻击数据库),跨站点脚本(XSS,在浏览器中执行脚本的应用程序接收并运行不可信的请求,从而劫持cookie 会话或将毫无戒心的用户重定向到可以窃取其信息的网站)。
注意渗透测试和漏洞测试的目标不同。
漏洞测试依靠自动扫描程序来快速识别最常见的漏洞。
渗透测试则更进一步,它包括对自动工具无法检测到的逻辑缺陷的搜索,以及手动利用已发现漏洞。
它是一种更全面且经过验证的安全测试方法,可用来衡量任何类型漏洞所造成的实际影响。
2.2渗透测试过程渗透测试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如图1所示。
2.2.1规划和侦察这一阶段定义测试的范围和目标,包括要解决的系统和要使用的测试方法。
收集情报(例如,网络和域名,邮件服务器)以更好地了解目标的工作方式及其潜在漏洞。
2.2.2扫描扫描是了解目标应用程序将如何响应各种入侵尝试。
通常使用以下方法完成此操作:静态分析-检查应用程序的代码以分析其在运行时的行为方式。
这些工具可以一次扫描整个代码。
动态分析-在运行状态下检查应用程序的代码。
这是一种更实用的扫描方式,因为它可以实时查看应用程序的性能。
2.2.3获得访问权限此阶段使用Web 应用程序攻击(例如跨站点脚本,SQL 注入和后门程序)来发现目标的漏洞。
(完整版)网络安全加固最新解决方案

(完整版)网络安全加固最新解决方案网络系统安全加固方案北京*****有限公司2018年3月1项目介绍1.1项目背景随着对外网信息化的发展,业务系统对外网络系统、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对外网信息系统平稳运行和业务持续开展,须对对外网现有的网络升级,并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增强对外网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全球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由于利益的驱使,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多,必需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来抵御外来和内在的信息安全威胁。
为提升对外网整体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我们需要根据国内外先进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结合对外网自身特点和需求来开展一项科学和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和规划设计工作。
通过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规划和建设,将为对外网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降低运营风险,建立高效、统一、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的重要因素。
1.2项目目标满足对外网对网络系统等基础设施的需求,降低基础设施对对外网信息化发展的制约,顺利完成业务系统、网络系统与信息安全系统的整合,促进对外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本次改造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网络系统改造及安全加固,满足对外网日常办公需要,保障重要网络及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1.3参考标准本方案重点参考的政策和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31号)•《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方案设计规范》•BS7799/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实践准则》1.4方案设计原则本方案在设计中将严格遵循以下原则:需求、风险、代价平衡分析的原则对任一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
网络安全评估办法

网络安全评估办法
网络安全评估是指对一个网络系统或网络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用以发现潜在安全漏洞并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网络安全评估办法:
1. 安全扫描:利用安全扫描工具对网络系统进行扫描,检测网络设备的漏洞以及可能存在的弱点,并生成漏洞报告,供系统管理员参考。
2. 渗透测试: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通过实际测试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发现系统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这种方法更加综合全面,可以检测出潜在的未知漏洞。
3. 安全评估指南:根据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工作,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程序、数据管理和权限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提供系统调整和改进的建议。
4. 安全审核:对网络系统的安全策略、网络设备的配置以及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进行审核,从而检测出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
5. 社会工程学测试:通过模拟攻击者的方式,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员工发送钓鱼邮件或欺骗信息,以测试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反应能力。
6. 安全认证:通过第三方机构对系统进行安全认证,证明其达到了一定的安全标准。
通常可以参考ISO 27001等国际安全标
准。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网络安全评估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综合使用其中的一些或多个办法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和加固工作。
《Web安全攻防:渗透测试实战指南》笔记

《Web安全攻防:渗透测试实战指南》阅读记录目录一、基础篇 (3)1.1 Web安全概述 (4)1.1.1 Web安全定义 (5)1.1.2 Web安全重要性 (6)1.2 渗透测试概述 (6)1.2.1 渗透测试定义 (8)1.2.2 渗透测试目的 (9)1.2.3 渗透测试流程 (9)二、技术篇 (11)2.1 Web应用安全检测 (12)2.1.1 SQL注入攻击 (14)2.1.2 跨站脚本攻击 (16)2.1.3 文件上传漏洞 (17)2.2 操作系统安全检测 (19)2.2.1 操作系统版本漏洞 (19)2.2.2 操作系统权限设置 (20)2.3 网络安全检测 (21)2.3.1 网络端口扫描 (23)2.3.2 网络服务识别 (24)三、工具篇 (25)3.1 渗透测试工具介绍 (27)3.2 工具使用方法与技巧 (28)3.2.1 Kali Linux安装与配置 (31)3.2.2 Metasploit使用入门 (31)3.2.3 Wireshark使用技巧 (33)四、实战篇 (34)4.1 企业网站渗透测试案例 (36)4.1.1 漏洞发现与利用 (37)4.1.2 后门植入与维持 (39)4.1.3 权限提升与横向移动 (40)4.2 网站安全加固建议 (41)4.2.1 参数化查询或存储过程限制 (42)4.2.2 错误信息处理 (44)4.2.3 输入验证与过滤 (45)五、法规与政策篇 (46)5.1 国家网络安全法规 (47)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48)5.1.2 相关法规解读 (49)5.2 企业安全政策与规范 (50)5.2.1 企业信息安全政策 (52)5.2.2 安全操作规程 (53)六、结语 (54)6.1 学习总结 (55)6.2 深入学习建议 (57)一、基础篇在深入探讨Web安全攻防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Web 安全是指保护Web应用程序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篡改或泄露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0章
•图10-5 Nessus的使用模式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0章
•10.4 常用网络漏洞扫描工具
•10.4.1 COPS • 典型的主机系统扫描器是COPS(Computer Oracle and Password System),它用来检查UNIX系统的常见安全配置问题 和系统缺陷。tiger也是一个基于shell语言脚本的漏洞检测程序, 主要用于UNIX系统的漏洞检查。图10-2是tiger检测IP地址为 192.168.0.92的主机漏洞过程。
• (2) 安全配置不当,如系统和应用的配置有误,或配置 参数、访问权限、策略安装位置有误。
• (3) 测试不充分,大型软件日益复杂,软件测试不完善, 甚至缺乏安全测试。
• (4) 安全意识薄弱,如选取简单口令。
• (5) 安全管理人员的疏忽,如没有良好的安全策略及执行 制度,重技术,轻管理,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0章
• 5.CCERT • CCERT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紧急响应组的简称, 它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会员单位的网络安全事件提供 快速的响应或技术支持服务,也对社会其他网络用户提供与安 全事件响应相关的咨询服务。网络地址是。
软件安全漏洞的检测和防范技术方法

软件安全漏洞的检测和防范技术方法第1章漏洞概述与分类 (4)1.1 漏洞的定义与危害 (4)1.1.1 漏洞的定义 (4)1.1.2 漏洞的危害 (4)1.2 漏洞的分类与分级 (5)1.2.1 漏洞的分类 (5)1.2.2 漏洞的分级 (5)第2章漏洞检测技术 (5)2.1 静态分析技术 (5)2.1.1 语法分析 (6)2.1.2 语义分析 (6)2.1.3 控制流和数据流分析 (6)2.2 动态分析技术 (6)2.2.1 运行时监控 (6)2.2.2 沙箱技术 (6)2.2.3 符号执行 (6)2.3 模糊测试技术 (6)2.3.1 字符串模糊测试 (7)2.3.2 数值模糊测试 (7)2.3.3 API模糊测试 (7)2.3.4 网络协议模糊测试 (7)第3章漏洞防范策略 (7)3.1 安全开发原则 (7)3.1.1 安全性设计 (7)3.1.2 最小权限原则 (7)3.1.3 安全更新与维护 (7)3.2 安全编码规范 (7)3.2.1 输入验证 (7)3.2.2 输出编码 (7)3.2.3 错误处理 (8)3.2.4 通信安全 (8)3.2.5 认证与授权 (8)3.3 安全测试与审查 (8)3.3.1 静态代码分析 (8)3.3.2 动态测试 (8)3.3.3 渗透测试 (8)3.3.4 安全审查 (8)3.3.5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8)第4章系统安全漏洞检测与防范 (8)4.1 操作系统漏洞 (8)4.1.1 操作系统漏洞概述 (8)4.1.3 操作系统漏洞防范策略 (9)4.2 数据库系统漏洞 (9)4.2.1 数据库系统漏洞概述 (9)4.2.2 数据库系统漏洞检测技术 (9)4.2.3 数据库系统漏洞防范策略 (9)4.3 网络协议漏洞 (9)4.3.1 网络协议漏洞概述 (9)4.3.2 网络协议漏洞检测技术 (9)4.3.3 网络协议漏洞防范策略 (10)第5章应用软件漏洞检测与防范 (10)5.1 Web应用漏洞 (10)5.1.1 概述 (10)5.1.2 常见Web应用漏洞 (10)5.1.3 检测方法 (10)5.1.4 防范措施 (10)5.2 移动应用漏洞 (11)5.2.1 概述 (11)5.2.2 常见移动应用漏洞 (11)5.2.3 检测方法 (11)5.2.4 防范措施 (11)5.3 常用软件漏洞 (11)5.3.1 概述 (11)5.3.2 常见软件漏洞类型 (11)5.3.3 检测方法 (12)5.3.4 防范措施 (12)第6章编程语言漏洞检测与防范 (12)6.1 污点分析技术 (12)6.1.1 污点分析基本原理 (12)6.1.2 污点传播与数据流分析 (12)6.1.3 污点分析在编程语言漏洞检测中的应用 (12)6.1.4 污点分析技术的优化与改进 (12)6.2 代码审计技术 (12)6.2.1 静态代码审计 (12)6.2.1.1 代码规范性检查 (12)6.2.1.2 代码质量评估 (12)6.2.1.3 代码安全审计 (12)6.2.2 动态代码审计 (12)6.2.2.1 运行时监控技术 (12)6.2.2.2 模糊测试技术 (12)6.2.2.3 代码覆盖率分析 (12)6.2.3 交互式代码审计 (12)6.3 编程语言安全特性 (12)6.3.1 内存安全特性 (13)6.3.1.2 栈溢出保护 (13)6.3.1.3 内存边界检查 (13)6.3.2 类型安全特性 (13)6.3.2.1 强类型与弱类型 (13)6.3.2.2 类型检查机制 (13)6.3.2.3 类型转换安全性 (13)6.3.3 异常处理与错误安全 (13)6.3.3.1 异常处理机制 (13)6.3.3.2 错误处理策略 (13)6.3.3.3 错误安全编程 (13)6.3.4 安全编码规范与最佳实践 (13)6.3.4.1 安全编码原则 (13)6.3.4.2 编程语言安全指南 (13)6.3.4.3 安全编码工具与库支持 (13)第7章漏洞利用与防护技术 (13)7.1 漏洞利用方法 (13)7.1.1 漏洞扫描与识别 (13)7.1.2 漏洞分析与验证 (13)7.1.3 漏洞利用工具与框架 (13)7.2 漏洞防护技术 (14)7.2.1 硬件与系统防护 (14)7.2.2 软件安全防护 (14)7.2.3 网络防护技术 (14)7.3 防护策略优化 (14)7.3.1 安全策略制定与更新 (14)7.3.2 安全监控与响应 (14)7.3.3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14)第8章漏洞管理平台与工具 (15)8.1 漏洞管理平台概述 (15)8.1.1 定义与功能 (15)8.1.2 架构与实现 (15)8.2 常用漏洞检测工具 (15)8.2.1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SAST) (15)8.2.2 动态应用安全测试(DAST) (16)8.2.3 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IAST) (16)8.3 漏洞库与漏洞信息共享 (16)8.3.1 漏洞库构建与维护 (16)8.3.2 漏洞信息共享 (16)第9章安全漏洞应急响应 (16)9.1 应急响应流程 (16)9.1.1 漏洞发觉 (16)9.1.2 漏洞报告 (16)9.1.3 漏洞评估 (17)9.1.5 应急预案启动 (17)9.2 漏洞修复与补丁管理 (17)9.2.1 漏洞修复 (17)9.2.2 补丁开发与测试 (17)9.2.3 补丁发布 (17)9.2.4 补丁跟踪与反馈 (17)9.3 安全事件处理与追踪 (17)9.3.1 事件分类与定级 (17)9.3.2 事件处理 (17)9.3.3 事件追踪 (17)9.3.4 事件报告与备案 (17)第10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0.1 漏洞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8)10.1.1 人工智能技术在漏洞检测中的应用 (18)10.1.2 大数据驱动的漏洞检测 (18)10.1.3 云计算与漏洞检测技术的融合 (18)10.2 漏洞防范技术的创新 (18)10.2.1 防范策略的智能化 (18)10.2.2 防范技术的自动化与协同化 (18)10.2.3 防范策略的定制化与个性化 (18)10.3 软件安全漏洞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18)10.3.1 开源软件安全漏洞的挑战 (18)10.3.2 移动互联网安全漏洞的挑战 (18)10.3.3 新兴技术带来的安全漏洞机遇 (19)第1章漏洞概述与分类1.1 漏洞的定义与危害1.1.1 漏洞的定义漏洞(Vulnerability)是指软件、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缺陷,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缺陷非法访问、窃取、修改或破坏系统资源。
通信网络故障应急处置指南

通信网络故障应急处置指南第一章:通信网络故障概述 (3)1.1 网络故障分类 (3)1.1.1 硬件故障 (3)1.1.2 软件故障 (3)1.1.3 配置错误 (3)1.1.4 网络攻击 (3)1.1.5 环境因素 (3)1.2 故障影响评估 (3)1.2.1 业务影响 (3)1.2.2 安全影响 (4)1.2.3 经济影响 (4)1.2.4 社会影响 (4)第二章:故障监测与预警 (4)2.1 监测系统介绍 (4)2.2 预警机制建立 (4)2.3 故障信息收集 (5)第三章:故障定位与诊断 (5)3.1 故障定位方法 (5)3.2 故障诊断工具 (6)3.3 故障原因分析 (6)第四章:网络故障处理流程 (6)4.1 故障报告流程 (6)4.1.1 用户发觉网络故障时,应及时向网络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故障现象、发生时间、影响范围等信息。
(6)4.1.2 网络管理部门在接到故障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故障分类,根据故障性质和影响范围,确定故障级别。
(6)4.1.3 故障报告流程应遵循以下顺序: (6)4.2 故障处理流程 (7)4.2.1 故障初步定位 (7)4.2.2 故障现场处理 (7)4.2.3 故障处理实施 (7)4.2.4 故障处理验证 (7)4.2.5 故障处理记录 (7)4.3 处理时限要求 (7)4.3.1 网络故障处理时限要求如下: (7)4.3.2 在特殊情况下,如故障影响范围较大或涉及重要业务,网络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需向用户说明原因。
(7)第五章:硬件故障应急处置 (8)5.1 硬件故障分类 (8)5.2 硬件故障处理方法 (8)5.3 备件管理 (8)第六章:软件故障应急处置 (9)6.1 软件故障分类 (9)6.2 软件故障处理方法 (9)6.3 软件升级与维护 (10)第七章:网络攻击与安全故障应急处置 (10)7.1 攻击类型识别 (10)7.2 安全故障处理方法 (11)7.3 安全防护策略 (11)第八章:传输故障应急处置 (11)8.1 传输故障分类 (11)8.2 传输故障处理方法 (12)8.3 传输设备维护 (13)第九章:接入网故障应急处置 (13)9.1 接入网故障分类 (13)9.2 接入网故障处理方法 (14)9.3 接入网设备维护 (14)第十章:核心网故障应急处置 (15)10.1 核心网故障分类 (15)10.2 核心网故障处理方法 (15)10.3 核心网设备维护 (16)第十一章:故障恢复与总结 (16)11.1 故障恢复方法 (16)11.1.1 数据备份与恢复 (16)11.1.2 系统还原 (17)11.1.3 硬件替换 (17)11.1.4 软件重装 (17)11.2 恢复效果评估 (17)11.2.1 功能性测试 (17)11.2.3 数据完整性检查 (17)11.3 故障总结与改进 (17)11.3.1 故障原因分析 (17)11.3.2 改进措施制定 (17)11.3.3 实施改进措施 (18)11.3.4 效果跟踪与反馈 (18)第十二章:应急预案与培训 (18)12.1 应急预案编制 (18)12.1.1 编制原则 (18)12.1.2 编制内容 (18)12.2 预案演练与评估 (18)12.2.1 演练类型 (19)12.2.2 演练评估 (19)12.3 员工培训与考核 (19)12.3.1 培训内容 (19)12.3.2 考核与评价 (19)第一章:通信网络故障概述1.1 网络故障分类通信网络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对各类业务和用户。
网络系统维护指南

网络系统维护指南第1章网络系统维护概述 (3)1.1 网络系统维护的重要性 (3)1.2 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4)1.3 维护人员的基本要求 (4)第2章网络设备管理 (4)2.1 网络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4)2.1.1 网络设备选择 (5)2.1.2 网络设备配置 (5)2.2 设备功能监控 (5)2.3 设备故障处理 (5)第3章网络链路维护 (6)3.1 链路稳定性分析 (6)3.1.1 链路稳定性指标 (6)3.1.2 影响链路稳定性的因素 (6)3.1.3 链路稳定性监测方法 (6)3.2 链路故障排查与处理 (6)3.2.1 链路故障分类 (6)3.2.2 链路故障排查流程 (6)3.2.3 链路故障处理方法 (7)3.3 链路优化策略 (7)3.3.1 链路优化目标 (7)3.3.2 链路优化方法 (7)3.3.3 链路优化案例分析 (7)第4章网络安全防护 (7)4.1 网络安全威胁与风险 (7)4.1.1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 (7)4.1.2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7)4.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8)4.2.1 防火墙技术 (8)4.2.2 入侵检测系统(IDS) (8)4.3 数据加密与认证 (8)4.3.1 数据加密技术 (8)4.3.2 认证机制 (8)4.3.3 安全策略与实施 (8)第5章网络功能优化 (9)5.1 网络功能评估方法 (9)5.1.1 基础功能指标评估 (9)5.1.2 网络功能监测工具 (9)5.1.3 用户满意度调查 (9)5.2 网络拥堵分析与解决 (9)5.2.1 网络拥堵原因分析 (9)5.3 网络优化策略与实践 (10)5.3.1 优化路由策略 (10)5.3.2 优化QoS策略 (10)5.3.3 网络设备优化 (10)5.3.4 网络安全优化 (10)5.3.5 网络优化实践 (10)第6章网络监控系统部署 (10)6.1 网络监控系统的选择 (10)6.1.1 系统功能 (10)6.1.2 系统功能 (11)6.1.3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11)6.2 系统部署与配置 (11)6.2.1 部署环境 (11)6.2.2 部署步骤 (11)6.2.3 配置注意事项 (11)6.3 监控数据解读与分析 (12)6.3.1 数据解读 (12)6.3.2 数据分析 (12)第7章网络存储管理 (12)7.1 网络存储技术概述 (12)7.1.1 直连存储(DAS) (12)7.1.2 网络接入存储(NAS) (12)7.1.3 存储区域网络(SAN) (13)7.2 存储设备管理 (13)7.2.1 存储设备选型 (13)7.2.2 存储设备配置 (13)7.2.3 存储设备监控 (13)7.2.4 存储设备维护 (13)7.3 数据备份与恢复 (13)7.3.1 备份策略 (13)7.3.2 备份介质 (13)7.3.3 备份操作 (13)7.3.4 数据恢复 (14)7.3.5 备份验证 (14)第8章网络设备升级与更换 (14)8.1 设备升级策略 (14)8.1.1 升级需求分析 (14)8.1.2 升级方案设计 (14)8.1.3 设备兼容性测试 (14)8.1.4 升级风险评估 (14)8.1.5 升级计划实施 (14)8.2 设备更换流程 (14)8.2.1 设备选型 (14)8.2.3 设备到货验收 (14)8.2.4 设备更换方案设计 (15)8.2.5 设备更换实施 (15)8.2.6 设备调试与优化 (15)8.3 旧设备处理与回收 (15)8.3.1 旧设备数据清除 (15)8.3.2 旧设备回收 (15)8.3.3 旧设备处置 (15)8.3.4 旧设备资料归档 (15)第9章网络维护管理制度 (15)9.1 维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5)9.1.1 规范操作流程 (15)9.1.2 提高网络稳定性 (15)9.1.3 保证网络安全 (15)9.1.4 提升运维效率 (16)9.2 维护管理制度的内容与制定 (16)9.2.1 维护管理制度内容 (16)9.2.2 维护管理制度的制定 (16)9.3 制度实施与监督 (16)9.3.1 制度实施 (16)9.3.2 制度监督 (16)第10章网络系统维护案例分析 (17)10.1 典型网络故障案例分析 (17)10.1.1 案例一:路由器故障导致网络中断 (17)10.1.2 案例二:交换机端口故障 (17)10.1.3 案例三:DNS服务器故障 (17)10.2 网络功能优化案例分析 (17)10.2.1 案例一:链路拥塞优化 (17)10.2.2 案例二:无线信号覆盖优化 (17)10.2.3 案例三:服务器功能优化 (17)10.3 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案例分析 (17)10.3.1 案例一:DDoS攻击应对 (17)10.3.2 案例二:病毒感染应对 (17)10.3.3 案例三:内部数据泄露应对 (17)第1章网络系统维护概述1.1 网络系统维护的重要性网络系统作为现代企业及机构信息流转的基石,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组织的运营。
第三方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不断创新: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企业对网络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行业标准逐步建立: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的行业标准也在逐步建立,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标准规范对安全漏洞处理的要求
漏洞发现与报告:要求组织及时发现并报告安全漏洞,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披露和通知。
漏洞修复与响应:要求组织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响应和处理。
漏洞披露与通知:要求组织在修复安全漏洞后,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披露和通知,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漏洞处理与记录:要求组织对安全漏洞进行及时处理和记录,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归档和保存。
相关认证体系对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的要求
PCI DSS认证体系对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的要求
GDPR认证体系对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的要求
CMMI认证体系对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的要求
ISO27001认证体系对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的要求
第三方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06
漏洞扫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确定扫描范围和目标
遵循最小权限原则
及时修复发现的漏洞
第三方安全漏洞修复
02
修复漏洞的基本流程
确定漏洞来源
分析漏洞细节
编写修复方案
修复漏洞并测试
更新安全补丁
漏洞修复的常见方法
补丁修复:通过发布补丁来修复漏洞
配置修复:通过修改系统或应用程序的配置来修复漏洞
代码修复:通过修改源代码来修复漏洞
(2024年)WebSphere入门

利用WebSphere开发工具提高效率
01 02
使用WebSphere Studio
WebSphere Studio是IBM提供的一个集成开发环境( IDE),支持WebSphere应用的开发、调试和部署。开发 者可以利用其提供的可视化工具和向导,快速创建和配置 WebSphere应用。
集成其他开发工具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是一种功 能完善、开放的Web应用程序服务器,是 IBM电子商务应用框架的基石。
WebSphere Portal
WebSphere Portal提供了创建、部署和管 理企业级门户网站的完整解决方案。
WebSphere MQ
WebSphere Commerce
2024/3/26
启用GC日志分析
通过配置WebSphere的JVM参数,启用GC日志记录,并使用专业工具进行分析,以优化Java堆内存的 使用。
20
常见性能问题定位方法分享
分析线程堆栈
当系统出现性能问题时,可 以通过获取线程堆栈信息, 分析线程的状态和调用栈,
定位到具体的性能瓶颈。
监控数据库连接池
9字
确保系统满足WebSphere 的最低硬件要求,包括足够 的内存、磁盘空间和处理器 速度。
9字
确保已安装Java Development Kit(JDK) 的适当版本,并设置 JAVA_HOME环境变量。
2024/3/26
9字
检查操作系统版本是否与 WebSphere兼容,并安装 所需的补丁和更新。
数据库连接池的性能问题往 往会导致整个应用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监控连接池的使 用情况,包括连接数、等待
时间等。
web安全之文件上传漏洞总结

web安全之⽂件上传漏洞总结⼀前⾔:在针对web的攻击中,攻击者想要取得webshell,最直接的⽅式就是将web⽊马插⼊服务器端进⾏成功解析,那么如何历劫成功解析?假设服务器为php语⾔结构,那么针对上传点就是利⽤PHP⽊马,并且要求⽊马的后缀为.php进⾏保存。
因此,上传⽊马的过程中就是在web系统中新增⼀个页⾯,如果能成功上传,我们就可以⽤菜⼑⼯具进⾏连接,成功拿下webshell。
er⼆⽂件上传的业务流程:上传功能看似简单,⽤户选择需上传的⽂件,点击上传即可。
但是事实上,服务器需要进⾏多个步骤,⽅可完成整个上传流程。
上传攻击思路如图(画的太丑请见总体来说,上传功能的期间涉及的功能点较多,整个过程可分为三⼤步骤:(1)客户端上传功能: ⽤户提交上传表单,利⽤HTML格式,实现上传格式的编制,在封装到HTTP包中,开始传输。
(2)中间件上传功能: 中间件主要有三个流程: 1.接收⽤户提交的表单 2.将表单内容存储为临时⽂件 3.根据安全规范,将临时⽂件保存为正式⽂件(3)服务器存储及调研 服务器会存储正式⽂件,并将其存放在中间件规定的真实路径中。
上⾯给出了完整的上传业务流程,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上传功能的具体实现⽅式,通过具体的流程来分析其中的安全隐患三上传攻击的条件: 1.⽬标⽹站具有上传功能 上传攻击的前提是:⽬标⽹站具有上传功能,可以上传⽂件,并且上传⽂件,并且⽂件上传到服务器能被存储。
2.上传的⽬标⽂件能够被Web服务器解析执⾏ 由于上传⽂件需要依靠中间件解析执⾏,因此上传⽂件后缀应为可执⾏格式。
在APache+PHP环境下,要求上传的web⽊马采⽤.php后缀名(或者能有以PHP⽅式解析的后缀名),并且存放上传⽂件的⽬录要有执⾏脚本的权限。
以上两种缺⼀不可。
3.知道⽂件上传到服务器后的存放路径和⽂件名称 许多web应⽤都会修改上传⽂件的⽂件名称,这时就需要结合其他漏洞获取这些信息。
山石网科漏洞扫描系统用户手册说明书

Version 5.5-1.9.7Copyright 2022 Hillstone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The software described in this document is furnished under a license agreement or nondisclosure agreement. The software may be used or copied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of those agreements.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and recording for any purpose other than the purchaser's personal use without the written permission of Hillstone Networks.Hillstone Networks本文档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GPL软件使用声明山石网科漏洞扫描系统正常运行,包含3款GPL协议的软件(NMAP、hydra、openVAS)。
本公司愿意将GPL 软件提供给已购买产品且愿意遵守GPL协议的客户,请需要GPL软件的客户提供(1)已经购买的产品序列号;(2)有效送达GPL软件地址和联系人,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公司、电话、电子邮件、地址、邮编等;(3)人民币70元的U盘费和快递费,客户即可获得产品所包含的GPL软件。
学校ASP网站漏洞及防范

学校ASP网站漏洞及防范[摘要]目前浏阳的很多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都是基于ASP和Access的,很多的网站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有着很多网站的注入通病。
[关键词]浏阳网站数据库攻击由于ASP的方便易用,越来越多的网站后台程序都使用ASP脚本语言。
但是,由于ASP本身存在一些安全漏洞,稍不小心就会给攻击者提供可乘之机。
目前ASP+ACCESS网站的主要安全隐患来自Access数据库的安全性,其次在于ASP网页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漏洞,也就是没有把很多关键词进行过滤。
一、漏洞解析1、用户名与口令被破解用户名与口令,往往是攻击者们最感兴趣的东西,如果被通过某种方式看到源代码,后果是严重的,我们的网站很快就会被攻击者占据。
2、 ASP木马有些网站允许用户上传文件,但必需对这些上传文件十分小心,为什么论坛程序被攻破后主机也随之被攻击者占据。
原因就在于可能存在ASP木马,它能把一个文件随便放到你论坛的程序中,进而整个网站被攻击者占据。
3、 inc文件泄露问题当存在ASP的主页正在制作且没有进行最后调试完成以前,可以被某些搜索引擎机动追加为搜索对象。
如果这时候有人利用搜索引擎对这些网页进行查找,会得到有关文件的定位,并能在浏览器中查看到数据库地点和结构的细节,并以此揭示完整的源代码。
4、特殊字符输入框是黑客利用的一个目标,他们可以通过输入脚本语言等对用户客户端造成损坏;如果该输入框涉及数据查询,他们会利用特殊查询语句,得到更多的数据库数据,甚至表的全部。
因此必须对输入框进行过滤。
但如果为了提高效率仅在客户端进行输入合法性检查,仍有可能被绕过。
5、 Access数据库的存储隐患在ASP+Access应用系统中,如果获得或者猜到Access数据库的存储路径和数据库名,则该数据库就可以被下载到本地。
例如:对于网上书店的Access数据库,人们一般命名为book.mdb、store.mdb 等,而存储的路径一般为“URL/database”或干脆放在根目录(“URL/”)下。
《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指南》编制说明

《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指南》编制说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2013.01.06目录页一、工作简况 (3)1.1任务来源 (3)1.2.1预研立项 (3)1.2.2预研结题 (3)1.2.3标准立项 (3)1.2主要工作过程 (4)1.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4)二、编制原则及标准主要内容 (5)2.1编制原则 (5)2.2主要内容 (5)三、分析论证过程及有关实验 (6)3.1草案第一版 (6)3.2专家评审 (6)3.3草案第二版 (6)3.4专家评审 (8)3.5草案第三版 (8)3.6专家评审 (10)3.7草案第四版 (10)3.8专家评审 (18)3.9草案第五版 (18)3.10 草案第六版 (19)3.11草案第七版 (19)3.12 专家评审 (19)3.13 专家评审及征求意见稿 (20)3.14 专家评审及形成送审稿 (20)3.15 专家函审及形成报批稿 (21)四、国内外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情况 (21)4.1 国际现状 (21)4.2 国内现状 (22)4.3 项目组成果 (22)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24)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24)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24)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24)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24)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24)《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2008年,经国标委批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研究制定《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指南》国家标准,国标计划号:20111600-T-469。
该项目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联合编制。
对路由器版本漏洞进行及时修补的方法

对路由器版本漏洞进行及时修补的方法文章标题:如何及时修补路由器版本漏洞一、背景介绍在网络安全中,路由器版本漏洞是一种常见的威胁,它可能被黑客利用来入侵网络,窃取用户信息,甚至发起攻击。
及时修补路由器版本漏洞至关重要。
二、检测路由器版本漏洞的方法1. 查找厂商发布的安全公告和更新厂商通常会在其官方网站或安全公告中发布已发现的漏洞信息和相应的补丁或更新。
用户可以定期查看厂商网站,了解是否有新的安全公告发布,并及时更新路由器固件。
2. 使用漏洞扫描工具通过使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用户可以对路由器进行扫描,查找可能存在的版本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
三、及时修补版本漏洞的方法1. 更新路由器固件一旦发现路由器存在版本漏洞,用户应立即前往厂商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固件,并按照指引进行更新。
通常,新的固件版本会修复已发现的漏洞,并提升路由器的安全性。
2. 启用自动更新功能路由器通常具有自动更新功能,用户应该确保该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这样,当厂商发布新的固件版本时,路由器会自动进行更新,确保安全漏洞得到及时修复。
3. 关闭远程访问为防止黑客攻击,用户应该关闭路由器的远程访问功能,避免外部恶意用户通过路由器漏洞进行入侵。
四、总结与回顾及时修补路由器版本漏洞对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用户应该密切关注厂商发布的安全公告,采取检测和修补漏洞的有效方法,保护网络安全。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文章写手,我认为用户应当时刻关注网络安全,学习如何发现和修复路由器版本漏洞,保护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
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范潜在的网络威胁。
六、参考资料1. “如何检测和修复路由器版本漏洞”,网络安全杂志,2020年。
2. “网络安全管理指南”,网络安全协会,2019年。
路由器版本漏洞的修补工作虽然重要,但很多用户对此并不太了解,甚至觉得很麻烦。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扩展如何有效地修补路由器版本漏洞,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我们还会介绍一些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指南

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指南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Vulnerability classification guide目次前言................................................................................ II 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方法 (2)4.1 等级划分要素 (2)4.1.1 概述 (2)4.1.2 访问路径 (2)4.1.3 利用复杂度 (2)4.1.4 影响程度 (2)4.2 等级划分 (4)附录A(资料性附录)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步骤及示例 (5)A.1 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步骤 (5)A.2 安全漏洞等级划分举例 (5)表1 访问路径赋值说明表 (2)表2 攻击复杂度赋值说明表 (2)表3 影响程度赋值说明表 (3)表4 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影响赋值说明表 (3)表5 影响程度赋值对应表 (3)表6 安全漏洞危害等级划分表 (4)表A.1安全漏洞等级划分示例 (5)引言安全漏洞的等级划分用来描述并确定一个漏洞的危害程度。
本标准旨在规范对安全漏洞危害程度的等级划分。
1.1.1.1 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简称漏洞)的等级划分要素和危害程度级别。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安全漏洞管理组织和信息安全漏洞发布机构对信息安全漏洞危害程度的评估和认定,适用于信息安全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系统运营等组织、机构在相关工作中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站主要漏洞及解决方法参考指南
近期,黑客恶意攻击事件频发,其主要利用肉鸡、跳板隐藏攻击源对网站进行发散式攻击,在获取网站控制权后,预埋后门程序,定期进行攻击篡改,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一、黑客组织攻击网站的主要手法
经对黑客攻击使用的漏洞进行分析,均属于常见公开漏洞,漏洞利用程序可从网上下载获得,且操作简单。
主要有以下四种常见手法。
(一)利用Struts2框架漏洞入侵服务器实施攻击。
2013年6月底,“阿帕奇”开源社区发布了用于搭建网站的应用框架“Strut s”第2版本,该版本存在安全漏洞。
攻击者利用这些漏洞远程执行了网站服务器系统命令,获取了服务器控制权,进而可直接对网站页面实施篡改。
由于该权限较高,攻击者可在服务器上留有“后门”,即使网站重新搭建,还可利用服务器“后门”恢复网站控制权。
(二)利用SQL注入类漏洞实施攻击。
网站使用了带有缺陷的程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攻击者利用这些漏洞,精心构造数据库访问命令,获取网站后台控制权,提交隐秘包含可修改数据库数据的恶意程序,进而对网页实施篡改。
(三)利用网页编辑器类漏洞实施攻击。
部分网站为方便用
1
户在网页内排版图文,专门安装了FCKeditor、eWebEditor等网页编辑程序,部分低版本的程序存在安全漏洞。
攻击者利用这些漏洞,在攻击过程中修改了网站登录口令,从而向网站上传携带攻击程序的文件,并激活执行,获取网站后台管理权,进而实施网页篡改行为。
(四)利用网站模板类漏洞实施攻击。
部分网站使用了DeD eCMS、KesionCMS、qiboCMS等模板进行网站建设,这些模板中的低版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程序设计缺陷。
攻击者利用这些漏洞,修改网站默认管理员登录口令,提交具备操作修改网站页面功能的恶意程序,进而获取网站系统管理权,实施网页篡改行为。
二、常见漏洞的解决办法
对于常见的系统和软件漏洞,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网站漏洞扫描工具进行安全检测和扫描,一般的扫描工具均可以发现S truts2、SQL注入等常见安全漏洞。
常见漏洞的修复方法也比较简单,可通过系统的软件升级,更新程序等方法进行解决。
以下介绍了常见的解决办法,供参考。
(一)Struts2漏洞解决办法。
到官网下载最新的jar包进行升级。
(二)SQL注入类漏洞攻击的检测方式。
SQL注入漏洞攻击检测分为入侵前的检测和入侵后的检测。
入侵前的检测,可以通过手工方法,也可以利用SQL注入类漏洞扫描工具软件。
检测的目的是为预防SQL注入漏洞攻击。
入侵后的检测,主要是针
2
对审计日志的查看,SQL注入漏洞攻击成功后,会在Web Serv ice和数据库的审计日志中留下痕迹。
检测方式主要有:动态SQL检查、有效性校验、数据表检查、审计日志检查、攻击后检测。
(三)SQL注入类漏洞攻击防范措施。
SQL注入漏洞攻击的防范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网上资源整理,主要有:数据有效性校验、封装数据信息、去除代码中的敏感信息、替换或删除单引号、指定错误返回页面、限制SQL字符串连接的配置文件、设置W eb目录的访问权限、最小服务原则、鉴别信息加密存储、用户权限分离。
二〇一五年十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