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学生的情绪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康复在特殊学校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控制

众所周知,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其中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控众多专家及特殊学校教师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的情绪发展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孤独症儿童,由于存在明显的语言发育落后及社会交往能力的障碍往往只会哭闹、叫喊、发脾气,以及自伤、攻击他人,用冲动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反应,或对环境的改变表现出烦躁不安,难以适应的非社会性行为。本文阐述了音乐康复在特殊学校音乐教学对自闭症儿童情绪的干预作用,以及在课堂中进行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音乐康复、情绪控制

一、环境背景

情绪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露形式,是对外界变化事物的客观反映。儿童的情绪发展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不断受到认知行为结果的影响,正常儿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会根据事物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与之相对应的情绪变化,较恰当的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与熟悉的人去分享快乐和悲伤。而自闭症儿童由于存在明显的语言发育落后及社会交往能力的障碍,往往只会哭闹、叫喊、发脾气,以及自伤、攻击他人,或用冲动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反应。他们在集体中不能与伙伴发展友谊,漠视周围的事物,多数儿童缺乏与人对视、交流、沟通的眼神,很少去关心和体验亲人的表情及情感反应,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而具有刻板行为的他们却又接受不了周遭事物及环境的改变,一旦改变即表现出烦躁不安,难以适应,有的自闭症儿童会不停的哭闹、叫喊或以饮食、睡眠的改变来代替他们不安的情绪反应,与正常儿童有着明显不同的情绪体验。

这样的情绪表现出的行为干扰了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学生的正常教学、生活以及学习,因此投其所好,利用自闭症儿童喜欢的形式对其情绪行为进行干预和改变,帮助他们摆脱无法自控的哭闹的痛苦是亟待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期望用音乐康复进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帮助这些自闭症儿童。

二、音乐康复在自闭症儿童治疗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音乐康复对自闭症儿童有很独特的影响力,它是既安全又欢愉的经历,对自闭症儿童治疗来说非常值得推广,具体表现为

1、音乐可制造良好的氛围

自闭症儿童虽然很少通过语言与人交流,但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愉悦的体验,绝

大部分的自闭症儿童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曾有自闭症儿童由于先前不愉快的体验而在上音乐课前哭闹不止,而听到熟悉的音乐竟可以慢慢转移注意力,平复情绪。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是大部分自闭症儿童所喜爱的,加上音乐活动能带给他们满足感,这足以令音乐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强化物(reinforcer),适当的运用,可使单调的训练模式变得有生气,奖励也来得自然。

2、音乐内蕴藏着重复的结构

一首歌曲中有相同的旋律但有不同的歌词,又如歌曲内出现的副歌,就是歌词及旋律都经常重复的段落,这些重复的音乐结构很自然地给予自闭症儿童“预知”的感觉,这种感觉既安全又新鲜,起到平复情绪的作用。当配合恰当的音乐活动的设计,可应用于很多不同的训练,如:言语、技能、认知及社交训练、注意力的转移等。

3、促进言语及沟通技能

言语的沟通技能薄弱是自闭症儿童的最大障碍,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对言语理解的能力都不高,以致使他们因不会表达、不理解别人的言行而乱发脾气,但在音乐的环境里,他们较容易接受指示,能模仿唱出歌曲,对歌曲内所教授的概念亦显得较容易掌握。

4、促进社交情绪上的发展

通类的敲击乐器如:鼓、打棒、钟琴等,配合身体机能的运动,可使音乐成为情绪发泄的工具,这又是由于自闭症儿童缺乏沟通技巧,这些多元又安全的感官运动有助抒发一些压抑的情绪。在成功主导的音乐活动设计下,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享受成功的经验,成功带来自信,而建立自信心更是社交情绪发展及其它学习的重要基础

5、音乐活动取代自我剌激行为

很多自闭症儿童都有自我刺激的行为,常见的有重复的言语及手部和身体的摆动,有甚者以手打头来发泄。而音乐活动可以提供相类似的感官刺激,以致这一些自我剌激行为可以在较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譬如说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摆手动作便可以用摇沙锤的动作取代,重复的言语亦可以用歌咏来代替,当他们从音乐的途径满足了感官的需要时,在其它的时间便可减少自我刺激的行为,若再配合行为训练,便可有效地控制自我剌激的行为。

三、音乐康复的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

1、音乐康复与音乐教育教学的关系

音乐康复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而音乐治疗与音乐教育又是相互区别的。音乐治疗属于心理治疗范畴。其方法技术大部分与心理治疗之一的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有关,其中,儿童的音乐行为矫正法对特殊教育中的残障儿童有着很大的补偿作用,这种试验已经在国外和国内的培智学校中获得了成果。特殊教育领域中的音乐课程属于音乐治疗

范畴。因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训练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或音乐技能,而对残障儿童音乐训练的目的是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上的缺陷,争取适应正常生活、适应社会。这一论点在2001年8月来北京清华大学艺教中心讲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音乐博士邦迪教授的课程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2、音乐康复对自闭症儿童教育教学的作用

实践证明,强调音乐情感与音乐欣赏教学在自闭症儿童音乐教学中起先导作用,能有效培养智障儿童学习音乐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及行为改变。

3、音乐康复的音乐课堂教学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往往反射在各种行为上,而行为上的种种缺陷又是导致患儿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恶劣的情绪致使自闭症儿童无法集中精神、生物钟混乱、缺乏情感以及安全感等等;而不会表达、感觉统合失调等自身缺陷又使这些患儿常常处在焦虑之中。因此情绪的干预和改变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单一进行的,而要通过音疗方法的介入进行整体改变。

自闭症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活动参与也需要“强迫”。因此给音乐伴奏时我一定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引导其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创作的快乐。从而得到自我满足,增强自尊感和成功感。在乐器教学的一开始,我通常要求学生先拿好自己的乐器不出声,从第一个学生开始模仿手中乐器的使用方法,然后逐一进行,声响持续到最后一名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要遵守集体的合奏规则,既不能在持续过程中停止,也不能在没有轮到时让手中乐器发出杂乱的声响,其等待、指令、感受、协调、理解、合作的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相信叮叮咚咚美妙的声音会让学生慢慢了解感受到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只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学会顾及别人、有集体意识才能使团队的努力收到最好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他们与老师、乐器之间建立了很好的亲密关系。

把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单作为一个领域,是因为近半个世纪以来自闭症儿童的逐年增多以及对其情绪、行为的干预倍受国际、国内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界的关心。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很强,因此用音乐治疗矫正其行为、消除障碍、稳定情绪确有积极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