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 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 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主张要在自然 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 行为。 • 其包括:观察学习;交互作用;自我调节; 自我效能等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交互决定论
自我调节论
自我效能论
一、观察学习
道德教育
• 班杜拉社会观察学习道德教育思想的最大 贡献,在于揭示和论证了榜样示范在儿童 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机 理,从而为学校德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 验参照。班杜拉强调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 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语言应用
1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树立成功的信心个人自我效能预期的强度决定了他面临困 难情境时的态度,如果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一项学 习任务的话,就会产生焦虑和逃避行为,而如果他判断自 己有能力完成这项学习任务,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学 习。 2运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采用榜样示范,积极开展 第二课堂。大学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口语讨论课的 形式,如教师课堂上布置一个题目,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 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这个小组长就是榜样,课 下让学生针对题目准备、搜集资料,第二节课来做讨论。
自我效能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 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 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性的认识。 规劝。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 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
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 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 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三:自我调节理论
•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 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 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 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 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 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 •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 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 素对行为的调节。
观察学习的四个部分
注意过程。 如果没有对 榜样行为的 注意,就不 可能去模仿 他们的行为。 能够引起人 们注意的榜 样常常是因 为他们具有 一定的优势, 如更有权力、 更成功等。
保持过程。 人们在观察 榜样的行为 一段时间后, 才模仿它们。 要想在榜样 不再示范时 能够重复他 们的行为, 就必须将榜 样的行为记 住。因此需 要将榜样的 行为以符号 表征的形式 储存在记忆 中。 动作再生过程。 观察者只有将 榜样的行为从 头脑中的符号 形式转换成动 作以后,才表 示已模仿行为。 要准确地模仿 榜样的行为, 还需要必要的 动作技能,有 些复杂的行为, 个体如不具备 必要的技能是 难以模仿的。 强化和动机过 程。学习和表 现是不同的。 人们并不是把 学到的每件事 都表现出来。 这取决于观察 者对行为结果 的预期,预期 结果好,他就 会愿意表现出 来;反而,就 不会将学习的 结果表现出来。 因此观察学习 主要是一种认 知活动。
理 论 的 局 限 性 与 不 足
体育事业
• 1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学 情境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五种效能因素,避免应 用不当而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 • 2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化解或降低任务难度,让 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而达到目标,使其保持内在驱动力。 • 3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业成功进行正确归因,促使学 生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运动成绩。 • 4教师要合理地利用替代性经验,要注意发挥优秀生的示 范作用。 • 5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及 成功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进取心。 当学生学习失败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增加指导的频率, 使之尽快掌握作,防止自我效能感的衰减。
榜样教育
•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但隐含 在行为中精神和内涵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和普遍性。因此,教师只要抓住这种行为 精神内涵就能更好地做出学生易接受的行 为。如民族传统精神和品质、富有时代 特 征的陷阱意识等以达到学生对 示 范行为理性认识,并内化成自身 的 价值观念。
奖惩教育
• 从动机过程理论得出教师应运用奖励与惩罚来给 学生最大的动机激励作用;教师要加强外部强化, 即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和激励,使其对自己的 棠习行为能够做到保持并发展。通过建立赏罚分 明、切实有力的激励、保障机制,给予学生精神 需求和物质需求两方面保障。替代性强化告诉我 们,社会和学校应给教师同样的重视和照顾,建 立起全社会崇尚、保护教师教学的良性学习环境。 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从心理上产生崇 敬,激励内在潜在的学习动机。
四:自我效用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 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 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 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 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 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 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 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 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 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 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 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特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研究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 把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加以融 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 学习ຫໍສະໝຸດ Baidu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 究中。他所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 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一,班杜拉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 合起来,以认知的术语阐述了观察学习的过 程和作用,提出了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 元交互、自我效能等概念,改变了传统行为 主义重刺激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倾向,使 解释人的行为的参照点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第二,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注
二、交互决定论
• 这一观点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 影响的、彼此联系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 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详细论述了决定人 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 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 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 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 性线索等。 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 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 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 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 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理 论 的 积 极 意 义
当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其明显的不 足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 的理论框架。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 彼此关联起来,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是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 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 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 间接经验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 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第四,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 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 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这表明其理论本身仍然有 较大的局限性。
企业管理
• 企业领导应充分看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影响, 主动在企业中树立员工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激 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更多的表现出企业所 希望的行为。在树立榜样时,企业领导要力求使 榜样真实可近、平凡感人。如果将榜样完美化、 理想化,常常会使员工感到高不可攀,或者感到 榜样脱离生活、虚假骗人。结果不仅不能起到激 励作用,反而会使员工反感,降低员工士气。
阿 尔 伯 特 班 杜 拉
·
小组成员:
大组长:徐苏
小卒:陆曦岚,邹玮洁,钱良添, 李怡凌,王丽媛 设计者:王丽媛
• 自从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儿童是如何 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 • 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 社会反应,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 为而习得。 • 强化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 首先,儿童为什么总是有选择的模仿而不是模仿了 所有受到强化的行为; • 其次,儿童有时候模仿那些过去没有相互作用过的 行为; • 最后,为什么儿童在最初观察的几天、几周之后, 他们没有受到强化、也没有看到榜样的这种行为受 到强化,却会模仿新的行为。 • 班杜拉不同意华生和斯金纳的外界刺激是行为的决 定因素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对行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的背景 动结果的预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 • 他把强化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信息,即强化
•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 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 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 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 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 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 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 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 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 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