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拓展阅读: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合集下载

课本剧《草船借箭》(优秀6篇)

课本剧《草船借箭》(优秀6篇)

课本剧《草船借箭》(优秀6篇)课本剧《草船借箭》篇一师: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知道“四大名著”是指什么?作者分别是谁吗?生1: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生2: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师: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蔡皓: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

师:从哪里知道这么多?生:看书。

师:真了不起!你看,看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描述了将近400个不同的人物,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周瑜的阴险狡诈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草船借箭。

师:听说过这个故事吗?那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吗?(学生摇头)那你想不想知道呢?请认识听(师简介故事背景)。

听完背景,咱们先来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生:用草船借箭。

师:还想知道什么?或者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谁向谁借?生2:为什么要草船借箭?生3: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生4:怎样借?师:(将生1、生2和生4的问题写于黑板上)提了这有价值的问题,想如何解决?曹奔:我想看书来解决。

师:对,这是个好办法。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除了将字词的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外,还要看看谁最先解决这几个困扰我们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并思考。

)师:你能解决哪个问题?生1:第一个。

是诸葛亮向曹操。

师:能不能将题目用上去说完整?生1:(接着说)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生2:周瑜看到诸葛亮非常有才干,心就很妒忌他,于是让他造箭。

师:说得真好。

那诸葛亮是怎样借呢?谁来回答第三个问题?生3: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说只用三天,并且立下了军令状。

暗地向鲁肃借船,利用大雾天向曹操顺利地借到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师:箭最后借到了没有?生:(齐答)借到了。

(对照;黑板让学生说出前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思路。

)师:每一个故事都有它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这样这个故事才有它的完整性。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

读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找出课文
对应段落,说一说原著(yuánzhù)与课文相比,
语言有什么特点?(课后第四题)
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五页。
“阅读链接(liàn jiē)”对应文中的8第、9 自然段。
我发现,标红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 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五页。
诸葛亮有信心可以在三天之内完成任务。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五页。
思考:
三天(sān tiān)造十万支箭这么难, 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课
后第二题)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五页。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 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dàjūn),所以不和周瑜计较。
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 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 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第二页,共六十五页。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汉族,名
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 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bízǔ),著有《三国演义》等。
第三页,共六十五页。
《三国演义》,章回体小说,描写的是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
风云。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其中官渡之战、
“草船借箭”片段欣赏(xīnshǎng)(点击图片播放)
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五页。
学了课文,你对他们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第五十页,共六十五页。
(课后第三题)
周瑜是一个(yī ɡè)足智多谋、 才智过人的统帅。但他性格中有 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弱点。
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五页。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知己知彼,周密谋划。他足智 多谋,具有(jùyǒu)非凡的才干。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练习:按课文意思填空。 1. 周瑜很( 妒忌 )诸葛亮的才干,用 ( 造十万支箭的任务 )来为难诸葛亮。 这是草船借箭的( 起因 )。 2. 诸葛亮用( 草船借箭 )的妙计来对付周 瑜的暗算,这是草船借箭的( 经过 )。 3. 诸葛亮如期( 交箭 ),周瑜的阴谋 (失败),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
• 第二课时
•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 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 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 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 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 遂分为三国。”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 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 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 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 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 分为三国。
• 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 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 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 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 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 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 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 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天亮了就回去。”
tiáo
调解
diào 调职
• 妒忌
• 幔子 • 丞相 • 军令状
曹操
私自 推却
都督
水寨 探听
甘心
擂鼓 调度
鲁莽
呐喊 弓弩手
迟延
支援
自有妙用
• 饮酒取乐
顺风顺水
神机妙算
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 起因、准备,经过和结果, 把文章分成四部分。
起因(1—2) 准备(3—5) 经过(6—9) 结果(10)
•课文中 ( )要( )三天 赶造( )。( )向( ) 借船,然后用草船向 ( )借到了箭。

【精编 新】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精编  新】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草船借箭》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43分)1.我能写词语dù jìchéng xiàng zhī yuán léi gǔchí yán shuǐ zhài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三更________(gēng gèng)丞________相(chéng chèng)推却________(quèqùe)调________度(diào tiáo)得________好(děi de)翎________毛(lìng yǔ)3.我会组词缓________ 妒________ 幔________ 呐________援________ 炉________ 慢________ 纳________4.查字典填空。

(1)“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5.词语释义。

①连日措办军务:________。

②子敬不肯为我隐讳:________。

③比及号令到来:________。

④将这一件风流罪过:__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___》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

课文写________由于嫉妒________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________支箭,以此来________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________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________,表现了诸葛亮________,才智过人。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拓展阅读及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拓展阅读及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拓展阅读及答案(部编版)一、阅读《徐庶走马荐诸葛》,完成练习。

徐庶走马荐诸葛徐庶(shù),字元直。

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

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

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

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yù)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yǐn g)川的徐庶。

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

”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

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

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第二日,刘备设筵(yÁn)席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

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

”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

徐庶挥泪告别。

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

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

“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

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

”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

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

刘备欣然接受。

1.选文中描写哭的词语很多,请画出来。

2.“情节”是构成小说的要素之一,也是小说的骨架。

请根据每段的主要内容梳理相应情节。

曹操设计诳徐庶——刘备————3.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刘备()的心理。

A.残暴B.不舍C.悲伤D.生气4.请结合选文中的具体事例,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徐庶、刘备两人的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素材】《草船借箭》拓展阅读《三国演义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素材】《草船借箭》拓展阅读《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草船借箭》课外拓展阅读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

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

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使小说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大体按照历史真实来写,但又虚构了大量细节和一些情节,使小说虚实结合。

实,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虚,使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致。

比如,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仁厚、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超过400人,给人印象深刻的也不下数十。

毫无疑问,这是《三国演义》最突出的成就。

第三,叙事结构上,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结构无数的故事,虽事件复杂,却不琐碎支离,虽曲折变化,然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第四,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的语言与《水浒传》等小说是不同的,它是文言,但又夹杂着白话;是白话,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

可谓雅而不涩,俗而不俚。

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使它既能发挥白话之长,又能避免纯粹的文言之短。

《三国演义》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

《草船借箭》教案4篇

《草船借箭》教案4篇

《草船借箭》教案4篇《草船借箭》教案篇1教学要求: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周瑜的心胸狭窄。

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介绍背景。

1、揭题。

2、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写的是东汉末年的事。

(幻灯演示三国演义罗贯中)3、谁知道这三国指的是哪三国?三国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出示幻灯: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孙权、刘备联合对付曹操的时候。

二、检查预习。

1、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板书: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国的?什么身份?教学:都督(dū)三、初读课文。

1、草船借箭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试着用几句话简单说说。

2、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文中的诸葛亮和周瑜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分别用上书中的一个词来评价吗?)板书:妒忌神机妙算(理解这两个词)四、细读课文。

(一)过渡:草船借箭这件事从开始到结束哪些地方充分地表现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境,就能处处体会到他俩各自不同的个性,做到真正理解人物。

(二)讲读第一段。

1、我们先来看故事的开头,周瑜和诸葛亮商议与曹军水上作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板书:议)2、在这场讨论中,周瑜有意要为难诸葛亮,默读ξ1-2,找找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诸葛亮知道周瑜的心思吗?你怎么知道?教学:惩chéng罚fá4、小结:故事一开始,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场面,想象两人对话时的神态。

(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讲读第二段1、为了达到进一步陷害诸葛亮的目的,周瑜还做了些什么?周瑜说的话充分暴露了他的险恶用心,要置诸葛亮于死地而后快。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草船借箭》读后感1《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了胜利。

在事实面前,周瑜不得不敬佩诸葛亮的才能,并自叹不如。

读完全文,我情不自禁地想:诸葛亮神机妙算地取得胜利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呢?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经过思考,我总结出诸葛亮取胜的关键原因是: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善于谋划。

具体说是:一、诸葛亮熟悉气象变化,知道三天必有大雾;二、诸葛亮熟悉地理情况,把船停在受箭最佳的地方,回来的时候能顺风顺水;三、诸葛亮知己知彼,深知鲁肃为人忠厚,不会泄露借船机密,敢请他帮忙;知道曹操多疑,用兵谨慎,不敢轻易出兵,只会放箭压阵;四、谋划周密,巧妙安排,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如:巡排草船,精心伪装;利用大雾,逼近曹寨;擂鼓呐喊,虚张声势;箭满归来,顺风顺水。

诸葛亮神机妙算获得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现代的小学生应该努力形成各方面的素质,只有博学多闻,素质全面的人,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面前从容自若地应付。

倘若学习的知识虽然丰富,但是心理素质不好,也难以胜任各种活动。

因此,小学生从小就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千万不要幻想别人出个大差错,好让自己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

我们要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谋事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努力把自己造就成具有全面素质的优秀人才,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草船借箭》读后感2草船借箭,这篇__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选自这本书的第46回合,故事里的跌宕起伏的情景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让我感悟深刻。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忌妒,羡慕他的才能与机智,周瑜想攻打曹军,便找来诸葛亮,问他什么兵器最好用,诸葛亮答弓箭最好。

周瑜说,让诸葛亮造10万支箭,不要推辞。

诸葛亮便没有推辞,诸葛亮便找同伴一起。

行动前两天没有什么风吹草动,直到第三天,他吩咐鲁肃,告诉他让新兵们行动,最后他成功借到10万支箭。

《草船借箭》课内阅读(精品文档)

《草船借箭》课内阅读(精品文档)

《草船借箭》课内阅读(精品文档)《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故事,在孩子们的课本中也有阅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个类似于邻居的国家的故事,他们为了对抗外敌,展开了一场令人惊叹的合作。

在古代中国,有两个相邻的疆域:蜀国和魏国。

蜀国有一位英勇的将军诸葛亮,他认为蜀国在战术上应该改变,不仅要依靠勇猛的将领,而且要保证足够的兵力和弓箭等武器。

于是,他向蜀国的统治者刘备提出了一个惊奇的战略:在魏军进攻的时候,蜀国需要向魏国借箭,但是他并没有透露借箭的真实目的。

尽管很困惑,刘备还是相信诸葛亮的判断,并同意了他的计划。

在借箭前夜,诸葛亮指派了他最为信任的将领赵云来帮助他完成这次任务。

赵云穿着便衣溜进了魏军营地,但是他却不像一个偷偷摸摸的人一样行动。

相反,他骑着一匹马,高举一面大旗,走过营地,很快几个魏国将领就追了上来,想要抓住他。

但是赵云非常灵活,通过自己的马术技巧逃开了他们。

第二天早上,蜀国部队向魏国借箭,魏国统治者曹操担心蜀国部队要对他作战,于是借箭数目极少。

但是当蜀国部队开始撤退时,他们从箭包里拿出了一些草包并点燃了它们,随后将草包射到魏国营地中心。

这些草包闪耀着熊熊火焰,使得魏国军队大惊失色。

蜀国军队趁机攻击魏国军队,魏国军队被吓到了,并不是很好抵抗。

受到重伤的曹操只能带着他的部队溃败退出战斗。

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对于合作和共同努力的力量的强调。

两个尽管相邻但是不友好的国家,为了抵御外国势力,不得不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弱点得到了有效的应对,最终赢得了这场战斗。

通过这篇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勇敢和聪明的将领如何制定作战计划,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何防范和应对外敌。

但是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是它从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中展现出了共同目标和努力的力量。

即使我们可能有不同的文化和背景,我们也能够在共同目标下进行合作,最终取得成功。

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的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草船借箭的故事1“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

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

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

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

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草船借箭的故事2今天我看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草船借箭》。

讲的是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被迫和刘备一起抗曹。

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十万枝箭 没问题
晚上,诸葛亮命人在船上扎满草人, 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 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 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 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 “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 散尽,我们便回。” 大雾漫漫,向曹营进发。曹操以为联军来进改,便命人开弓放箭。
三国人物—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但在《三国演义》 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 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 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课 文 赏 析
草船借箭
周瑜:忌才,借造箭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答应造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 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 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 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 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三国时期,孙刘 联军与曹操在赤壁 对峙。诸场亮与东 吴的都督周瑜一起 商讨联合破曹的事 宜。
草船借箭
周瑜的如意算盘是:一方面以对曹军作战急需为名,委托诸葛亮在10日之内督造 10万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并在物料方面给诸葛亮出难题,设置障碍, 使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后周瑜再名正言顺地除掉诸葛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第1篇】草船借箭各位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第7号,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草船借箭》。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这篇课文做具体的阐述。

一,把握情感,领悟教材《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该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该篇课文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是一个广为流传,为人称道的故事。

课文以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为大背景,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写清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文章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情节曲折生动,将诸葛亮这个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通过研读课文,结合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积累字词,赏析文章精妙的句子;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人物形象。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对记事写人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在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加强,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品悟赏析,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注重时效,选择教法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绝不可能按住马头,让它饮水。

”这道出教学的精髓在于“主体探究”。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个性化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才取以读促悟法,阅读讨论法,启发点拨发和讲授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三,培养能力,选择学法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读---思—议----再读”的学习方法,采取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探究学习发,感受内容,体悟情感,达成目标。

三国演义草船借鉴读后感200字左右

三国演义草船借鉴读后感200字左右

三国演义草船借鉴读后感200字左右历史上最懂天文,晓地理,而且又知人心的是谁?不用猜,一定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

《草船借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草船借箭》主要人物有:心胸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和有胆有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想刁难诸葛亮。

于是就让他在三天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做好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趁大雾漫天,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巧妙借箭,最后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诸葛亮的智慧是平时日积月累的结果,诸葛亮那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形象使我念念不忘,我要学习诸葛亮,将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仔细思考、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像虎虚心,宽宏大量,用自己的智慧证明自己的实力。

三国演义草船借鉴读后感200字左右《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罗贯中。

最近,我学到了《三国演义》中的一篇课文。

叫《草船借箭》,学完之后,我直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又佩服他胸有成竹的性格。

文章主要讲的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一天中,你没在商业军训时期出让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并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

第三天四工时,诸葛亮便下令让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

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才知道上了当。

想追也来不及了。

周瑜得知借箭经过后自叹不如。

这一篇文章告诉我们,绊脚石,有时不一定能把别人绊倒,反而会上周瑜那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国演义草船借鉴读后感200字左右我们最近学了一篇课文叫《草船借箭》,这篇文章选自《三国演义》这本书,作者罗贯中。

本文主要讲的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说只要三天就能造好,然后他让鲁肃帮忙借船、士兵和草靶子,做好了准备,选择大雾天气,到曹军水寨旁受箭,受了大约十万多支箭送到周瑜那里,周瑜自叹不如!我们从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可以看出周瑜是一个心眼特别小,而且又嫉妒别人才华的人。

《草船借箭》课内阅读(精品文档)

《草船借箭》课内阅读(精品文档)

《草船借箭》课内阅读(精品文档)《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故事之一,出自《三国演义》。

该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借箭的故事。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智谋高超著称。

在蜀汉与曹魏交战的时候,曹魏大军围攻蜀汉,蜀汉兵少粮尽,形势十分危急。

诸葛亮想到了一计,便派关羽率领一支军队前往曹魏大军的粮草仓库扬州、合淝进行攻击。

关羽遵命率军北上,来到扬州攻打曹魏的粮仓。

可是,曹魏的大军早有准备,大将夏侯渊率领大军守城,并在城外排兵布阵,射箭拦截。

关羽无法攻破曹军的防守,陷入了困境。

关羽连夜将军帐中的大旗披在身上,弃盔弃甲,单骑而出,寻找出路。

关羽想到,曹魏军队数量庞大,而且守城严密,要攻破曹军的粮仓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关羽焦急无计时,一位老者出现在关羽的面前,他自称为“东吴吕蒙”。

吕蒙对关羽说,曹军仓库的粮食虽多,但是守军在粮食运送的时候,经常受到蜀军的袭击,他们十分警惕。

吕蒙说自己是前来替关羽出谋划策的,如果关羽能够派人到江边寻找大船,并用麦秸扎成船模样装满干草,放在船上矗立如箭,再一带箭带风,冲入曹军营地,曹军必会被吓倒,这样就能让曹军放松警惕,扬州才能够顺利攻破。

关羽听后,心中大喜,连忙派人前往江边寻找大船,并按照吕蒙的计策,将干草扎成船模样,矗立干草箭,船身躺上铁索拉进曹军阵地。

曹军一见此景,不知所措,大惊失色。

关羽在船上大喝:“你等不听劝谏,竟敢轻慢我军,今年都是你们的鬼节了!”曹军大惊,以为蜀汉军队备有上古妖术,急忙喊叫逃窜回营,乱成一团。

关羽乘机放火,曹军措手不及,大败而逃,关羽趁机攻破扬州城。

这则草船借箭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诸葛亮借箭的策略妙用,在战争中以小搏大,以智谋制敌的智慧和胆略。

同时也突出了蜀汉军队的卓越作战能力,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博大精深。

该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军事故事,更是一则智慧、胆略和策略的典范。

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和军事文化的高度。

这则故事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当今世界军事文化交流中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草船借箭》课内阅读(精品文档)

《草船借箭》课内阅读(精品文档)

《草船借箭》课内阅读(精品文档)《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篇故事,它讲述了蜀国丞相诸葛亮如何利用智谋借箭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的军队围攻曹魏国时期。

由于曹魏的强大实力,蜀国兵员与其相差悬殊,而曹魏又有文武双全的大将军张郃坐镇,所以诸葛亮很难攻克曹魏的军事重地。

诸葛亮为了解决箭矢不足的问题,便利用智慧和计策想出了一个计划。

他派出军师赵云,装作投降曹魏的叛军,来到曹军营中,申请曹魏的箭矢。

赵云在见到张郃时,向曹魏指挥官详细道出了曹魏国师司马懿的计策,与此将诸葛亮围攻曹魏的真是情况也详细告知曹魏高层。

赵云的演技十分逼真,曹魏高层完全相信了他的话,并立即准备借箭给他。

诸葛亮预料到了曹魏高层的反应,带着军队前来,借得了曹魏拥有的千箭之后,便利用新的箭矢来攻击曹军,将其击败。

整个故事通过诸葛亮的智慧和计策,成功达到了借箭为战的目的。

这个故事既展现了智谋的重要性,也彰显了诸葛亮的高明才华。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智谋胜过武力。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运用智慧和计策成功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问题,充分展现了智者的聪明才智。

他的计谋不仅仅是通过诓骗曹魏高层,更是通过了解敌方的计策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应对。

这一点在赵云告诉张郃司马懿的计策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个人认为这个故事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面临类似的情况,不能仅仅依靠武力,而需要通过智慧和计谋来解决问题。

只有借助智慧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化解可能出现的困境。

《草船借箭》还展现了中国古代智者的伟大价值。

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他的智慧和计谋为蜀国在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中国古代带来了一片安定繁荣的局面。

他的形象也被后人视为智者的代表,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草船借箭》是一篇富有智慧和计谋的故事。

它通过诸葛亮的智慧和计策,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善于运用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困境,还能够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加聪明智慧的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知识点+读后感范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知识点+读后感范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知识点+读后感范文《草船借箭》知识点作者介绍: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其主要作品为《三国演义》。

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书中人物介绍: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我会写:妒:dù(妒忌、嫉妒、嫉贤妒能)忌:jì(猜忌、忌讳、肆无忌惮)曹:cáo(曹操、尔曹、吾曹)督:dū(都督、监督、督导)委:wěi(委托、委员、委以重任)鲁:lǔ(鲁莽、粗鲁、姓鲁)遮:zhē(遮挡、遮蔽、遮盖)寨:zhài(水寨、山寨、安营扎寨)擂:léi(擂鼓、自吹自擂)呐:nà(呐喊、唢呐、摇旗呐喊)插:chā(插入、插曲、插翅难飞)形近字:妒(妒忌)护(保护)委(委托)季(季节)惩(惩罚)征(出征)私(自私)和(和平)寨(水寨)赛(比赛)呐(呐喊)纳(接纳)我会认瑜:yú(瑜伽、瑕不掩瑜)幔:màn(幔子、布幔、幔帐)弩:nú(弩弓、驽钝、剑拨弩张)丞:chéng(丞相、县丞、丞辅)多音字:调:diào(音调)tiáo(调节)擂:léi(擂鼓)lèi(擂台)饮:yǐn(饮酒)yìn(饮马)近义词:才能——才干妒忌——忌妒商议——商量推却——推辞委托——托付预计——估计紧急——紧迫惩罚——处罚吩咐——嘱咐迟延——拖延疑惑——困惑轻易——随便反义词:推却——接受迟延——提前惩罚——奖励疑惑——明白齐全——短缺秘密——公开理解词语:【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推却】拒绝;推辞。

【委托】请人或机构等代办。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 据《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的 相关内容改编的。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生于元 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著名的小说 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 散人,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14岁 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 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 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 “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 耐庵,以师徒相称。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三 国演义》。
空城计
诸葛亮由于错用了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 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这时,诸葛亮身边只 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根本无法作战。诸葛亮稍 一沉吟,计上心头,他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 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然后,虚望前 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了许久,听了很长 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 都看不出丝毫破绽。其子和其他将士纷纷要求进兵攻城。可司 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 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 西城 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 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司马懿得中计后不觉由衷叹赞: “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2.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十万只箭,结果 ( 三天后如期交箭,有力地挫败了周瑜的暗 算,使周瑜自叹不如。 )
故事情节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 起因(1—2)想借造箭为难诸葛亮; 草 准备(3—5) 向鲁肃借船、借兵,布 船 置青草幔子、草把子; 借 箭 经过(6—9) 如期交箭完成任务,有 结果(10) 力地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使周瑜自叹不如。
整体感知
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印版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1400),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太原人。

相传他是施耐庵的学生,曾共同从事过创作。

从《三国演义》反映出来的丰富斗争经验推想,他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并有一定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人物。

在创作上,他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曾写过戏曲和乐府隐语,现存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但他的主要成就还是小说,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他名字的小说,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一部优秀长篇历史小说。

大约创作于元代末年,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史书、平话、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

原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有弘治本传世,经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加以增删润色,才成为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书中的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浚平吴,包括了整个三国时代。

在“拥刘反曹”的传统思想支配下,作品把蜀汉当作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诸葛亮和刘、关、张当作中心人物,以魏、蜀、吴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他们的爱憎与背向以及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三国演义》的艺术造诣很深,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佼佼者。

它由汉末各个军阀之间的兼并战争直写到晋统一全国,前后近百年,事多人众,头绪纷繁,但由于作者匠心独运,以曹、刘双方矛盾斗争为主线,或实写或虚写,或详写或略述,或插叙或倒叙,精心编结,主次分明,有条不紊,构成一个既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精巧的艺术整体。

全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成功地塑造了有智谋的诸葛亮、义勇的关羽和性格正直的张飞等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

《三国演义》卓越的艺术成就,为后代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学习的楷模和借鉴。

但是,它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它对黄巾起义的仇视和污蔑,以及它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忠君思想、宗教迷信和宿命论,都是十分有害的封建糟粕。

艺术上,它的人物性格则缺少发展,且又过于渲染夸张,使某些形象失于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