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
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
![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2fc57be561252d380eb6eef.png)
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知识点的认识】
一、粮食作物
1.麦子:春小麦(东北地区),冬小麦(华北地区)
2.水稻:南方地区,如湖南、江苏
二、经济作物
1.油菜:四川
2.花生:山东
3.甜菜:华北地区
4.大豆:东北华北地区
5.棉花:华北地区、南疆地区(新疆南部,即天山南部)
6.玉米:东北地区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为简单题型.
例:(2014•烟台)如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子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其它
种植面积(%)66 28 4 2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
分析: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解答: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生猪、柑橘、茶叶、棉花、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商品粮基地.
故选:A.
点评: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概况.。
我国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分布
![我国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e16273ca7e21af45b307a8c2.png)
纤
维
作
物
棉花
主要纤维作物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我国各棉区中,新疆光热条件是最适宜种植棉花的,棉花品质最好
剑麻
剑麻纤维在海水中的耐腐特别强,因此适宜于制造舰艇和渔船的绳索、缆绳、绳网等
我国剑麻主要分布在生长于雷州半岛及广西部分地区。
玉米
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是一种碳4植物,雌雄同柱。
中国的玉米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北走向西南的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5%。
豆类作物
大豆
大豆是喜温作物,夏季宜有高温,适于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栽培。
中国大豆主产区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省等。
薯
芋
类
作
物
马铃薯
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
天麻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
天麻在中国普遍栽培,分布较广
经济作物 Nhomakorabea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树属热带雨林乔木,种植地域基本分布于南北纬15℃以内
我国天然橡胶产区有海南、云南、广东、广西以及福建等地,主要集中在有海南、云南两省。
纤维型亚麻
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
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
嗜
好
作
物
烟草
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钾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如云南、海南、山东、广西等
茶
我国重要农作物的分布及收种时间
![我国重要农作物的分布及收种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21c2a643bb68a98271fefa8d.png)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春小麦: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春种夏收。
3、棉花的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平原、以及新疆南部,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4、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以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6、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③谷子:也称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④薯类:以甘薯为主,主要产区是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华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区。
农业的地区分布
![农业的地区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f6597d4abe1e650e52ea9963.png)
1.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①主要分布区水稻: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海南岛等。
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有零星分布。
②主要分布区小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新疆的绿洲地带也有分布。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水稻和小麦的交叉分布区。
2.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①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其次是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辽宁南部和河西走廊也有种植。
主要的商品棉基地有五大片: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南疆等地区。
②甘蔗和甜菜是制糖工业的原料:a.甘蔗耐高温、喜水肥,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主要集中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等七个省区。
b.甜菜喜温凉、耐盐碱,主要分布在北方的中温带,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四个省区是我国甜菜的主产区。
③油菜和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a.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其次新疆的伊犁地区也有油菜分布。
b.花生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沙土丘陵地区,山东、河北、河南、辽西、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北部也是花生的集中产区。
3.我国的林业分布: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4.我国畜牧业的分类及各类畜牧业比较:5.我国渔业和分布:①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采集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
②渔业的分布包括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a.海洋渔业:在大陆边缘,自北向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近海海域,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b.淡水渔业:大陆约有2000万公顷的水面。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地分布图](https://img.taocdn.com/s3/m/bca806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b.png)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地分布图-1- 影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2- 耕作制度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3- 主要耕作方式-4- 农业特色-5- 主要农作物分布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 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 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 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
海南还出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和布局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和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194f8fa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0.png)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和布局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和布局(1)稻谷无论按播种面积或总产量,稻谷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在世界上,我国稻谷的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但总产量比印度多70%,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6%,在世界各产稻国家中居第一位。
水稻是高产粮食作物。
实现稻谷的稳产增产,对我国的粮食生产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
稻谷既喜温,又喜湿,需水量比旱地粮食作物大约要多3—4倍,故适于种植在降水多、水源足,灌溉便利的地区。
世界上稻谷主要产区都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季,因而除部分高塞山区和缺水的干旱地区以外,水稻生产在全国分布普遍,南起热带的海南岛,北到寒温带的黑龙江省呼玛县,东自台湾,西至新疆,从海拔2 700米的滇北山区水田,到低洼沼泽、沿海潮田,大多数地方都能种稻。
但稻谷的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稻谷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3%。
(2)小麦按播种面积和产量,小麦均占全国夏粮的80%以上,是我国最主要的夏粮作物。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生产国之一。
小麦适应性较强,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是主要旱地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的地区分布,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其中东北的松辽平原和三江平原,土壤多为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肥沃,地势平缓,适于大面积机耕,小麦生长期内又有较多降水,一般不需灌溉,是春小麦的主产区,并有进一步发展前途。
目前由于旱、涝、沙、碱、薄(耕地瘠薄)等的不利因素,小麦还存在一定面积的低产区。
一些地方的经验表明,通过采取深耕整地,增施有机肥,秋雨春用等旱地栽培管理措施,实行科学种田,通过对低产小麦地的综合治理,是能够实现低产变高产的。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b7e948cf524de518964b7d65.png)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南方地区:柑橘、、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南部沿海:、荔枝、桂圆、菠萝海南:椰子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宁夏的滩羊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菠萝主要经济作物分述如下:①棉花。
1990年中国棉田面积约558.8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1990年皮棉产量达450.8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
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
1990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0.9%,种类多而分布广。
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5大油料作物。
1978年以来,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
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
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
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向日葵1978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
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
1990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1613.2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695.8万吨。
③糖料作物。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14页)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14页)](https://img.taocdn.com/s3/m/958fef1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8.png)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一、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方小麦以其粒大、质优、口感好等特点著称。
2. 玉米:玉米在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米以其饱满、香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4. 薯类:马铃薯、红薯等薯类作物在北方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尤其在甘肃、陕西等地。
这些地区干旱少雨,适宜薯类作物生长。
二、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水稻: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口感细腻,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2. 柑橘:南方地区的柑橘产业具有世界知名度,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柑橘以其皮薄、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我国南方茶叶种类繁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4. 棉花: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棉花纤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对我国棉纺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枣树:新疆是我国枣树的主产区,尤其以若羌红枣、和田大枣等品种闻名。
新疆的枣树种植历史悠久,红枣品质上乘,营养价值高。
2. 葡萄:新疆葡萄品种繁多,口感各异。
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干享誉世界,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
3. 瓜类: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西瓜等瓜类作物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尤其是哈密瓜,以其甜度高、肉质细腻著称。
四、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青稞: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藏药: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藏药资源。
中国粮食种植区域
![中国粮食种植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ea2847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8.png)
中国粮食种植区域中国粮食种植区域广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区域:1.东北平原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
其中,黑龙江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2.黄淮海平原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份,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
其中,河南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小麦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
其中,江苏和湖北地区的小麦产量较高,湖南和安徽地区的水稻产量较高。
4.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是中国南方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
其中,海南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水稻和玉米产量较高。
5.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是中国西南方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
其中,四川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水稻和小麦产量较高。
6.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是中国西北方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
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和玉米产量较高。
总的来说,中国粮食种植区域广泛,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差异较大,因此种植的作物和品种也有所不同。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效益,从而推动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提高国内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f3394849dd88d0d232d46aaa.png)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南方地区:柑橘、、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南部沿海:、荔枝、桂圆、菠萝海南:椰子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宁夏的滩羊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菠萝主要经济作物分述如下:①棉花。
1990年中国棉田面积约558.8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1990年皮棉产量达450.8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
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
1990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0.9%,种类多而分布广。
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5大油料作物。
1978年以来,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
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
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
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向日葵1978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
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
1990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1613.2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695.8万吨。
③糖料作物。
中国农业地理之我国农作物分布基础训练
![中国农业地理之我国农作物分布基础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d3a3d526294dd88d1d26ba6.png)
中国农业地理之我国农作物分布基础训练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
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
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
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
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
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
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
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
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
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8e042a5901020207409c50.png)
我国粮食作物分布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图我国粮食作物分布特点报告四川省粮食生产特点及其原因分析第一部分 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一、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类我国主要农作物可分为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两个大类。
粮食作物主要分为谷物、豆类和薯类三大类。
其中谷物又可以细分为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
如图1-1所示。
图1-1我国农作物的分类示意图二、各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在我国各省区中,黑龙江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达到10820.5千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总面积的10.24%。
其次是河南省和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8.96%、6.57%。
而总产量的方面,则是河南省位居全国之首,达到5245.2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46%,排在第二、三位的省份是山东和黑龙江。
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是:黑龙江、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川等。
各地区具体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各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表地区总播种面积(千公顷)播种面积比重(%) 位次总产量(万吨) 总产量比重(%)位次 全国统计 105638.9 50160.3北 京 197.5 0.19 29 102.1 0.20 30 天 津 292.0 0.28 28 147.2 0.29 27 河 北 6168.2 5.84 26 2841.6 5.677山西3028.2 2.87 16 1007.1 2.01 20 内蒙古5119.9 4.85 8 1810.7 3.61 13辽宁3127.2 2.96 14 1835.0 3.66 12吉林4334.7 4.10 10 2453.8 4.89 9黑龙江10820.5 10.24 1 3462.9 6.90 3上海169.9 0.16 31 109.2 0.22 28江苏5215.6 4.94 7 3132.2 6.24 4浙江1219.6 1.15 23 728.6 1.45 23安徽6477.8 6.13 4 2901.4 5.78 6福建1201.0 1.14 24 635.1 1.27 24江西3525.3 3.34 13 1904.0 3.80 11山东6936.5 6.57 3 4148.8 8.27 2河南9468.0 8.96 2 5245.2 10.46 1湖北3981.4 3.77 12 2185.4 4.36 10湖南4531.3 4.29 9 2692.2 5.37 8广东2479.5 2.35 20 1284.7 2.56 16广西2984.0 2.82 17 1396.6 2.78 15海南402.6 0.38 26 177.5 0.35 26重庆2195.8 2.08 21 1088.0 2.17 18四川6450.0 6.11 5 3027.0 6.03 5贵州2821.8 2.67 18 1100.9 2.19 17云南3994.5 3.78 11 1460.0 2.91 14西藏171.8 0.16 30 93.9 0.19 31陕西3099.8 2.93 15 1067.9 2.13 19甘肃2687.0 2.54 19 824.0 1.64 22青海301.8 0.29 27 106.2 0.21 29宁夏856.3 0.81 25 323.5 0.64 25新疆1379.1 1.31 22 867.0 1.73 21三、各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构成通过分析各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表(表3-1)可以发现,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而南方地区以稻谷为主。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24b6e94a8956bec0875e38c.png)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1.稻谷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
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
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
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
大致分为两大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
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2.小麦小麦是我国仅次于稻谷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我国也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约有4500年的历史。
小麦是温带性旱地作物,品种较多,耐旱、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类,我国以冬小麦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
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
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5f4a7b168884868762d64c.png)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特点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1前插完秧苗,8。
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③谷子:也称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④薯类:以甘薯为主,主要产区是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华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区。
农作物分布
![农作物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b9613e4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9.png)
农作物分布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1前插完秧苗,8。
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③谷子:也称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④薯类:以甘薯为主,主要产区是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华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区。
中国农业地理之我国农作物分布
![中国农业地理之我国农作物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458968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7.png)
中国农业地理之我国农作物分布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
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
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
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
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
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
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
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
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
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fd690368af1ffc4ffe47ac51.png)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一、玉米的分布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
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省、区。
1983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2962.7万公顷,总产为44925.5万吨,平均单产为3466kg/ha.。
中国种植玉米18824万公顷,68190万吨,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
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万吨,占全国34%左右。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
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
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
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
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置(头号出口国是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
1996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
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10℃积温 ≥10℃积温 <1600℃ 1600— 1600—3400℃ 3400— 3400—4500℃ 4500— 4500—8000℃ >8000℃
练一练
1. 中国的粮食作物种类很多, 最主要的是 小麦 和 _____。 中国的粮食作物种类很多, 最主要的是_____和 水稻 。 油菜 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有______、 甜菜 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有 棉花 、 _____ 、 _____ 、 _____ 花生 甘蔗 和_____ 。 2. 秦岭 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主要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主要 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主要______ ( 旱地、水田 ), 旱地、 粮食作物有______ ______ 、 粮食作物有 小麦 、经济作物有 ______ 、 棉花 甜菜 花生 等 ______等;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为 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为______ 旱地、 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为 水田 ( 旱地、水田 ), 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年降水量需570毫米左右 年降水量需 毫米左右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10℃积温 ≥10℃积温 <1600℃ 1600— 1600—3400℃ 3400— 3400—4500℃ 4500— 4500—8000℃ >8000℃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
说一说
林业 渔业
什么是农业? 什么是农业?
畜牧业 种植业
狭义的农业——种植业 种植业 狭义的农业
副业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
稻田 麦田
中国地形图
我国耕地的分布
观 说明其地理意义?这些分界线大致都经过哪里? 察 所 示 分 界 线
①北方:旱地 北方 旱地
秦岭—淮河 秦岭 淮河
旱地
②南方:水田 南方 水田
水稻和小麦的生活习性: 水稻和小麦的生活习性:
对热量的需求 对水分的需求
喜温
水稻 ≥10℃ ≥10℃,积温 3200~4500℃ ℃
喜湿
需较丰富的降水或便利的灌溉条件; 需较丰富的降水或便利的灌溉条件; 年降水量需750毫米以上 年降水量需 毫米以上
耐寒
小麦 ≥10℃,积温 ℃ 2000~3000℃ ℃
水稻水热条件的叠加
满足水稻水热条件的范围
水稻所需水热条件与耕地分布的叠加
水稻的分布范围
小麦水热条件的叠加
小麦所需水热条件与耕地分布的叠加
小麦的分布范围
小麦分布范围
水稻分布范围
水稻做成的食品
小麦做成的食品
经济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棉花
杂交水稻
20世纪 年代,我国农 世纪70年代 世纪 年代, 业科技界的一项重大发明 ——杂交水稻,掀开了水稻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生产史上崭新的一页, 生产史上崭新的一页,并使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 培育杂交水稻并大面积应用 于生产的国家。 于生产的国家。 杂交水稻的广泛应用大 幅度提高了水稻产量, 幅度提高了水稻产量,为解 决我国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粮 食自给难题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 的贡献。
“农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和重点项目“主 农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和重点项目“ 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三大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示范推广分布
中国粮食行业 协会大米分会测 算显示: 算显示 以20%的 的 大米被加工成特 制米为例, 制米为例,我国 每年就损失大米 万吨, 约400万吨,相当 万吨 于近千万亩稻田 一年的产量、 一年的产量、 2000多万人一年 多万人一年 的口粮. 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