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及安全性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及安全性
完整
危重病人液体治疗护理
危重病人液体治疗特点
输液量大、品种多,常需多条静脉同时输入 输液反应与输液并发症常与病人疾病症状相混淆,
不易辨别,以致加重病情,引起严重后果 输液反应与输液并发症多较严重,治疗效果差
危重病人液体治疗护理
危重病人液体治疗的护理要求
应有护理危重症的临床护理经验 有用运、识别各种监测仪参数的实践能力 有对各种危急情况作出初步处理的能力 具有熟练的有创与无创护理操作技能 能应用外套管针建立1-2条较粗的静脉通路,并确保其通
液体治疗的时机
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的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 EGDT)
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发病72 h内控制性血容量扩充 和防止体液潴留
穿透伤等引起休克的患者,延迟液体复苏
液体治疗的目标
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寻找最 佳的平衡点
液体治疗监测
一般情况监测
神志 体温:细菌、热源反应 呼吸表现:空气栓塞、肺水肿 输液系统:输液用容器、连接管、给药装置、水
或电动输液装置、过滤器、穿刺针及接针部件
液体治疗监测
循环功能监测
血压 脉搏 CVP 心排出量(CO) 氧饱和度 心电图
液体治疗监测
畅 能使各种监测仪正常运转,根据需要及时记录各项监测参

小结
液体输入
液体出量
最佳平衡
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
液体负平衡
液体负平衡(Negative fluid balance) 排尿明显增加和水肿消退,尿量等液体出 量明显大于输液量
液体负平衡产生机制
SIRS减弱或消失 毛细血管通透性逐渐恢复正常 扣押到组织间液的细胞外液重吸收进入循

护士如何应对危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

护士如何应对危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

护士如何应对危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引言危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对于其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作为护士,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正确应对这些情况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护士如何应对危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率。

1. 液体管理1.1 监测液体平衡•使用液体平衡表格记录患者每天的摄入和排出量。

•注重准确记录患者的尿量、呕吐、排便、出血等情况。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2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液体输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液体输注。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和输注速度。

•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输液计划。

1.3 定期评估液体管理效果•对于液体管理不良的患者,及时调整液体输注计划,监测效果。

•根据患者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液体管理方案。

2. 血压控制2.1 监测血压•对危重症患者,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压的变化趋势。

•注重记录患者的血压值、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变化。

2.2 快速响应低血压•低血压是危重症患者中常见的情况,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或液体复苏来提高血压。

•监测血压变化,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和输液速度。

2.3 防治高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稳定范围内。

•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和频率,以达到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

结论正确应对危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对于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护士应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包括监测液体平衡、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液体输注、定期评估液体管理效果、监测血压、快速响应低血压、防治高血压等。

只有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护士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护理服务,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以上为 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可直接使用于公众号文章编辑器中。

注意保留标题格式和段落层级,以确保呈现清晰、规整的文章结构。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需要精细化、量化的液体管理
主要内容
1
体液分布及生理作用
2
输液液体种类
3
容量评估、监测
液体的分布及生理作用
体液容量
• 男性:60%BW ( >60岁,50%BW ) • 女性:55%BW ( >60岁,45.5%BW ) • 新生儿:80%BW • 婴幼儿:70%BW • 1-2岁:65%BW
体液的分布(70kg)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周丽娟
什么是液体管理?
对静脉输入液体
总量
种类 速度
液体管理的目的
- 补充体液的丢失 - 改善组织灌注和细胞供氧,维持器官功能 -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 - 供应脑组织需要的能量
危重病人特点
器官功能障碍
A
代偿能力下降
B
危重病人
液体失衡
C
内环境紊乱
D
29
12
2
95
1
20
1
55
6
14
决定液体分布的因素(一)
• 晶体渗透压——小分子物质构成
- 正常体液渗透压为290-310m0sm/l; - 细胞内外主要晶体(K、Na、Cl、Mg、HCO3-、P)不 能自由透过细胞膜; - 水分子、Glu、尿素可以自由通过; - 细胞内外渗透压须由水分子的移动维持平衡; - 决定细胞内外液体分布的关键因素是晶体的渗透压。
• 第三腔隙积液
- 是指除血管内液、组织液之外的潜在的体腔 - 炎症反应导致体液屏障破坏,组织液漏出形成 浆膜腔积液 - 第三腔隙液体不参加体液代谢和交换,等同于 体液丢失 - 大量浆膜腔积液影响循环、呼吸功能
小结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护士培训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护士培训

05
T:40.3度,R:26次/分,HR:140-160次/分
06
心律失常:快速型房颤
07
夜间转ICU,机械通气,呼吸窘迫,40次/分
08
严重脓毒症、ARDS(间接性)、获得性凝血病
09
APTT:56s,输注血浆
术后病情
患者意识淡漠,腹痛,高热,呼吸窘迫(氧合指数:100),腹肌紧张,引流管引出粪性液体
>25%(6%以上体重)——尿量明显减少,血压明显下降(低血容量休克)
10~25%(2%~5%体重)——失代偿边缘:尿量减少、血压偏低(卧位可正常),心率进一步增快
血容量减少与临床
各种休克都存在绝对或相对的有效血容量不足,因此需要尽快补充血容量
休克
血容量 不足
微循环 障碍
液体复苏
大量晶体液导致组织水肿
女,78岁,急性心梗PCI术后,合并心衰,重症肺炎,呼衰,营养不良,痰粘,呼吸机维持,难以脱机
感染为主:加强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适当增加液体以利排痰;
感染为主,还是以心衰为主?
心衰为主:加强限液利尿抗心衰,营养支持适当控制,气道以局部湿化和加强纤支镜吸痰
4.病例5
CVP为0-2cm时双肺呼吸音较清,HR92bpm,氧合指数220
From H.J. Buhr, DEPT. OF Surgery, CHARITÉ-UNIVERSITY BERLIN
正常肺组织,肺泡腔内空虚( )
肺组织水肿,肺泡腔内充满粉染的水肿液()
大量晶体液导致组织水肿
Diaspirin Cross-Linked Hemoglobin is Efficacious in Gut Resuscitation As measured by GI Tract Optode,Frankel HL, J Trauma, 1996

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

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

补液 & 血管内容量
静脉使用生理盐水500ml在血管内约1/4-125ml; 输入代血浆如贺斯500ml在血管内至少为500ml; 输入5%GS或10%GS 过一定的时间后在血管内为1/12; 输入红细胞200ml 血管内增加200ml(RBC不产生血浆
渗透压-在水里投入石头) 输入白蛋白10克
容量不足
容量足够
容量过多
CVP (mmHg)
10
容量负荷试验-意义 定量的客观指标替代了主观判断
Let’s see what happens and call me if you are in doubt. 容量缺乏得到更快纠正 减少容量负荷过多的危险
主张限制输液者的观点 肠道手术病人总数172例,加入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低容量表现 心动过速 低血压(严重者) 高乳酸(严重者) 肢端温度降低
肾脏灌注减少
浓缩尿
(低尿钠, 高尿渗) BUN升高 (与肌酐升高不 成比例) 持续性代谢性
酸中毒
体位性低血压 动脉血压或每 搏输出量的呼 吸波动 下肢被动抬高 容量负荷试验 结果阳性
液体治疗
危重病人的水平衡调节能力完全或部分丧失
危重病患者的容量缺乏
绝对性低血容量
相对性低血容量
外源性丢失
失血 胃肠道 泌尿系 皮肤表面
内源性丢失
血液外渗 体液渗出或漏出
血管床容量增加
危重病发热患者的容量缺乏
500 ml/d/C (38C以上)
胃肠道丢失
腹泻或肠梗阻--常被低估
呼吸机/气管切开
晶体 or 胶体?
晶体与胶体的比较:
a、快速扩容时,胶体明显优于晶体,晶体需要量是胶体的 2-4倍,扩容时间需2倍;

危重病患者的液体管理

危重病患者的液体管理

• 对于每一个ICU,每天都会经历类似的情节, 当给予了足够的液体复苏后,一些病人是 有反应的,表现为尿量的增加,血压升高; 而另外一些病人则反应不好,导致更多的 液体输入,以至于病人越来越水肿仍然低 血压和无尿,我们如何能保证充足的液体 而又能避免它潜在的危害,这一重要的临 床抉择目前被称为“a real challenge” 。
尿 比 重
小于正常 • 补液过多或利尿
大于正常 • 容量过多或血液浓缩
HR和BP
HR
• 心脏对容量负荷最为敏感,容量不足时,为了 维持心输出量,HR代偿性增加是最早的表现。 BP和MAP(ICP) • 低血容量早期可无明显下降; • 有助于指导调整脱水药和液体量。
CVP
• 是右心功能正常时判断血容量的很好的指标, 取决于三个因素:血容量、静脉张力、心脏 舒张功能。 • 体位和机械通气对CVP的影响 • 腹腔内压力对CVP的影响
Rivers EP,et al.CMAJ 2005;173(9):1054-65
Fluid-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Acute Lung Injury — Liberal, Conservative, or Both? EGDT是在患者进入医院的最初6小时即开始执行, 一些研 究者称之为侵略性的液体复苏(液体冲击疗法),尽管在最 初的6小时EGDT组液体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前三天的液 体总量是相同的。且EGDT组的病死率,IL-18的水平,机械通 气的需求都是下降的。因此说液体管理的最初时间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退潮期)。
ELWI* (ml/kg)
(slow量 (! = 慎重)
V- = 减少容量 Cat = 儿茶酚胺/心血管药物 ** SVV 只能用于没有心律失常的完全机械通气病人

ICU液体管理的十大关键问题

ICU液体管理的十大关键问题

ICU液体管理的十大关键问题本综述的重点是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该主题基于10个简单问题,为ICU临床医生治疗病人提供所需的基本信息。

该综述具有教学目的,既可作为液体管理的最新进展,也可作为ICU新手的入门课程。

当前迫切需要提高人们对液体超负荷潜在风险的认识。

临床医生不仅要注意输液的适应症和所给的液体类型,还要注意设定安全限值的重要性。

最后,重要的是,一旦临床认为稳定,且恶化风险很低,就应实施积极主动的战略,立即进行液体负平衡。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超声心动图;晶体;胶体引言这篇简短综述的目的是回答关于在ICU环境下静脉输液管理的十个关键问题,由于人们对液体超负荷的潜在风险认识的提高,这个话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输液纠正休克导致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是基于一个基本的生理学概念:存在症状的液体丢失(绝对或相对)应该纠正,并改善症状。

在循环性休克的情况下,液体复苏的重点是积极和快速的输液,来恢复血压(最终与全身血管升压药的使用有关)。

快速输液的目的是改善心脏前负荷,从而增加心输出量和外周血流灌注。

虽然在休克早期积极迅速的液体复苏,是一种建议的干预措施,但对已经复苏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是否应该考虑输液的安全上限,还没有很好的定义。

事实上,一旦血流动力学达到稳定,就应该对液体管理进行调整。

显然,有针对性的液体管理对改善危重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因为低血容量和高血容量都是有害的。

显然,低血容量可能导致器官灌注减少,但液体超负荷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

由于这些原因,ICU临床医生应该了解对已经复苏的危重病人进行输液的适应症,可能会采取一种标准化的方法,因为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都会影响心血管反应。

当决定对危重病人进行输液时,关键是要设定液体冲击试验的安全限度,充分认识到即使是少量的额外输液所带来的风险。

此外,对于ICU临床医生来说,在危重病人恢复的最初阶段,实施积极主动的策略,以实现液体负平衡,已经变得很重要。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课件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课件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02. 液体管理的原则 03. 液体管理的方法 04. 液体管理的注意事项
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维持生命体征
液体管理是危重病人 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液体管理可以预防和 治疗脱水、休克等危 及生命的并发症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是 危重病人治疗的首要 目标
意识障碍
预防感染
01
保持输液环境的清洁, 定期消毒
04
定期更换输液管,避免 长时间使用造成污染
02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 污染
05
加强手卫生,避免交 叉感染
03
使用一次性输液器, 避免重复使用
06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 和处理感染情况
关注病人舒适度
2019
观察病人对输液 的反应,及时调
整输液速度
2021
液体管理可以改善危 重病人的预后,提高 生存率
预防并发症
液体管理可以 预防心衰、肺 水肿等并发症
液体管理可以 预防感染、败 血症等并发症
液体管理可以 预防肾功能衰
竭等并发症
液体管理可以 预防电解质紊
乱等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
维持正常体温:液体管理有助
A
于维持正常体温,防止体温过
高或过低影响治疗效果。
评估病人的疾 病状况和治疗 需求
评估病人的营 养状况和液体 需求
评估病人的心 理状况和沟通 需求
评估病人的家 庭和社会支持 情况
综合评估病人 的整体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 液体管理方案
制定个性化方案
评估病人的病 情和需求
01
制定合理的液 体摄入量和速 度
03
02
考虑病人的年 龄、性别、体 重等因素

ICU液体管理

ICU液体管理
急性大出血:
不必输血 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 应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 情况和它脏器器质性病变 出血量 > 30%时,输入全血
单纯用作扩充血容量------不推荐
液体管理
是危重病人治疗的基础
液体管理
▪ 系统化 ▪ 动态化 ▪ 个体化
液体管理—系统化
▪ 输液量 ▪ 输液速度 ▪ 常规指标:如心率、血压 、出入水量、尿量、皮肤温度、神志、
ICU中液体管理问题
▪ 健康人体保持着生理平衡 ▪ 水平衡、营养平衡、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等
渗透压
细胞内液: K+ Mg++ 有机磷酸根 蛋白质 细胞外液: Na+ Cl- HCO3- 蛋白质
细胞内、外液电解质组成差异很大,但它们的 渗透压相等
细胞内液渗透压较为恒定,细胞外液渗透压改 变将引起液体在细胞内外的移动
水平的基础上观察其动态变化则有一定意义
液体管理—动态化
▪ 1:CVP 8-12mmHg、PAWP12-15mmHg可作为严重感染和感 染性休克的治疗目标,但应连续、动态观察。
▪ 2:SvO2的变化趋势可反映组织灌注状态,对严重感染和感染 性休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3: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时应该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及乳酸 清除率的变化。
毛细血管再充盈速度等 ▪ 平均动脉压(MAP) ▪ 中心静脉压(CVP) ▪ 肺动脉嵌压(PAWP) ▪ 心排出量(CO)、每搏量变化率(SVV)等 ▪ 血管外肺水(EVLW),正常为3-7ml/kg,胸腔内总血容量(ITBV) ▪ 氧代谢监测:氧输送(DO2)、氧耗(VO2)、血乳酸、静脉血氧饱和
▪这种液体治疗称之为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本身就是救治生命的重要手段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

精准液体治疗
1.危重病人液体管理至关重要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关乎生命,据研究,不恰当的液体管理可能导致死亡率增加30%。 优化策略需综合考虑疾病状态、个体差异及液体性质,确保精准施治。
2.液体管理面临多重挑战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面临监测困难、个体差异大等挑战。需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动态调 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01
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liquid management
维持体液平衡
01
影响病人康复
液体管理对危重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如ICU患者液体过量与死亡率上升相 关,显示精确管理能降低风险。
02
提升治疗效果
液体管理能提升危重病人治疗效果, 如烧伤患者精确补液可减少休克和感 染,加速恢复。
02
危重病人的液体需求
Liquid requirement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个体化液体需求 评估
1.管理至关重要 液体管理是危重病人治疗的基石,研究表明,液体不当管理会导致50%以上的危重病人死亡。
2.需求复杂多变 危重病人的液体需求因疾病和个体差异而异,需实时监测和调整,以满足组织灌注和氧供的需求。
特殊疾病的液体需求
危重病人液体需求复杂多变
危重病人的液体需求因其病情和治疗方 法的不同而各异,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 调整。
液体不足可致脱水
液体不足会导致危重病人脱水,影响药 物吸收和代谢,增加器官功能衰竭的风 险。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至关重要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合理的液体补充能维持生命体征,降低 死亡率。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和挑战
The importance and challenges of fluid manage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对于老年、儿童、孕 妇等特殊人群,应谨 慎调整输液速度和剂 量。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和尿量等指标,及时 调整输液方案。
特殊情况下的输液策略
休克病人的输液
首选晶体液进行复苏,根据病情可补充胶体 液或血液制品。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输液
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烧伤病人的输液
根据烧伤面积和深度计算补液量,注意电解 质和酸碱平衡。
06
总结与展望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经验总结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合并症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液体治疗 方案,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方法。
动态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出 入量、血液指标等,及时调整液体 治疗方案,保持患者内环境稳定。
多学科协作
加强医生、护士、药师等多学科团 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和 执行液体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
电解质紊乱预防及纠正方法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
通过血液检查等方式,定期监测患者体内钠、钾、氯等电解质的水 平。
及时调整输液成分
根据电解质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输液中电解质的成分和比例,以维 持电解质平衡。
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 治疗措施,如补充缺失的电解质或调整药物使用等。
液体平衡原理
体液组成
人体体液主要由水、电解质和有机物组成, 其中水和电解质对于维持体液平衡最为重要 。
体液平衡调节
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和肾脏等系统共同调 节体液的摄入和排出,以维持体液平衡。
液体治疗原则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液平衡状况,制定合理 的液体治疗方案,包括液体的种类、量、速 度和时机等。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挑战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通过胸部X线片了解肺部 情况,如肺水肿、胸腔积 液等
B超检查
利用超声技术观察心脏、 血管及腹腔脏器等,以评 估体液分布及脏器功能
CT或MRI检查
对于复杂病例,可采用CT 或MRI等高级影像学技术 ,更准确地了解病人体内 液体分布及脏器功能状态
03 常见危重病症液体管பைடு நூலகம்策略
休克患者补液策略
快速补液
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及时发 现异常并处理。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液体管理的基本原则
维持血容量、电解质平衡,确保组织器官 灌注。
根据病情、生理需求和液体平衡原则进行 补液。
常用补液途径及优缺点
液体管理过程中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 指标判断病人是否存在贫血或
血液浓缩
电解质检查
监测钠、钾、氯等离子浓度, 以了解体内电解质平衡情况
血气分析
通过动脉血气分析了解病人的 酸碱平衡及呼吸功能
肾功能检查
监测尿素氮、肌酐等指标,以 评估肾脏功能及排泄能力
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
01
02
03
X线检查
调整补液速度
03
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及液体需求,调整补液速度,避免过快导
致心肺负担加重。
心功能不全患者补液技巧
控制补液总量
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应严格控制补液总量,避免 加重心脏负担。
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
优先选择胶体溶液或等渗晶体溶液,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减 少组织水肿。
调整补液速度
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调整补液速度,确 保心脏能够承受。

危重症患者液体管理

危重症患者液体管理
凝血功能
是否存在急性循环衰竭?
低血压or低心排/组织低灌注
NO
YES
是否明显低容量?
明显液体丢失/感染性休克的最初阶段
YES 扩容(无需评价容量反应性)
NO 是否存在容量反应性 下列情况是否存在
自主呼吸、心律失Passive leg raising test End-expiratory occlusion test “Mini” fluid challenge
血容量不足的体格检查
❖ 皮肤弹性:捏起皮肤,松开后皮肤将迅速回复至正常的平整状态。皮肤弹性,部分取决于皮肤 或皮下组织的间质液体容量。在较年轻的患者中,皮肤弹性的下降是提示容量不足的可靠指标。 在较年长(大于55-60岁)患者中皮肤弹性不一定反映低血容量。在这些患者中,皮肤弹力在大 腿内侧和胸骨表面皮肤保存得最好。这些部位的皮肤弹性下降可提示容量不足。
❖ 尿比重: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尿比重升高,尿颜色加深。尿渗透压>900mosm/Kg, 提示脱水程度大于体重1.9%。
BUN/Cr比
❖ 正常受试者和无肾脏疾病患者中,BUN/血清肌酐比约为10:1。 ❖ BUN和血清肌酐浓度变化与GFR呈负相关。滤过的尿素中约有40%-50%被重吸收(发生于
近端肾小管),尿素的重吸收与钠和水重吸收被动相关。而骨骼肌产生肌酐的速率相对稳 定,且其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 低血容量状态下尿素重吸收增加,而肌酐不升高(仅在低血容量严重到导致GFR降低时血清 肌酐浓度才升高),使该比值可能大幅升高,常升至20:1以上。 ❖ 大于25提示脱水状态,BUN/Cr=BUN(mmol/L)/Cr(umol/L)*247.6 ❖ 有研究发现大于15可预示脑梗塞的早期恶化。血BUN/Cr>15,SP 增加3.14倍(NIHSS3)。 ❖ 下列原因可导致误判:1)尿素生成率;为尿素生成增多(如类固醇治疗时)而无低血容量,或 尿素产生减少(如因蛋白质摄入减少),低血容量的患者其比值也可能正常;2)血清肌酐受肌 肉质量和GFR的影响:肌萎缩导致血清肌酐浓度下降,GFR低使血肌酐升高,从而在无低血 容量时BUN/血清肌酐比值升高。

危重患者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
1
什么是液体管理?
对静脉输入液体的总量(量)、种 类(质)、速度的管理
-
2
正常成人每日体液的平衡表
摄入水
排出水
△饮水
△ 显性:尿1.5L/d
△食物
粪0.1L/d
△“内生水”(300ml/d) △ 非显性:皮肤 0.5L/d
气道 0.3L/d
基本 2.0~2.5L/d
2.4L/d
Fluid resuscitation in septic shock
Setting: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4 centers in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Desig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use of intravenous fluids during the first 4 days of
Dialyzed patients
Non-dialyzed patients
-
Kidney International 210909;76:4
Persistent time of fluid overloaded state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Mortality increased as the percentage of dialysis days in fluid-overloaded state (18% to 62%)
需要量化、精细的液体管理!
-
9
液体管理的目的
– 补充体液丢失量,维持有效的血容量 – 改善组织灌注和细胞氧供,维持器官功能 –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 – 供应脑组织需要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糖液
• 快速达到细胞内外平衡,1000ml输入后 – 700ml进入细胞内 – 250ml进入细胞间隙 – 50ml停留在血管中
• 葡萄糖溶液没有扩容作用! • 补充水分 • 补充能量 • 作为溶媒
高张晶体液
– 3-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常用7.5%生理盐水
• 优点:
– 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效率高,维持时间较长,约2小 时
需要量化、精细的液体管理!
(一)体液容量、分布及生理作用
体液容量 男性:60% BW (>60岁,50% BW) 女性:55% BW(>60岁,45.5% BW) 新生儿:80% BW 婴幼儿:70% BW
1~2岁:65% BW
体液的分布(70kg)
体内液 体总量
细胞内液体
28L
(ICF)
BW×0.4
• 缺点:
– 维持时间短,约30分钟后血管内外达到平衡 – 仅20-30%存留在血管内,为补足丢失的血容量,需输入4-
5倍的液体,增加组织水肿,肺水肿和颅内压风险
生理盐水
• Na 150mmol/L • Cl 150mmol/L
– 电解质含量与细胞外液有差异,大量输入导致高氯性酸中毒 – 输入后30分钟内达到平衡 – ¼留在血管内,3/4在细胞间隙,不进入细胞内 • 血浆增容率25%
Microcirculation
Tissue Hypoxia Inflammation
(三)输液的种类
晶体溶液
天然胶体
人造胶体
生理盐水 乳酸林格液 其它电解质溶液
全血 新鲜冻干血浆 人血白蛋白
明胶 右旋糖酐 羟乙基淀粉
晶体液
• 扩充功能性细胞外液 • 补充电解质 •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 价廉 • 时效短
• 静水压 – 液体对周围组织的压力; – 心脏搏动挤压血液流动,故血管内静水压高于组织静水压(25mm’Hg vs 5mmHg); – 静水压促进血管内液体向组织转移
• 血管内外液体的分布取决于胶体渗透压和静水压的共同作用 • Starling公式:
– Jv∞〔(Pc - Pi)-σ(πc -πi)〕
42L BW×0.6
细胞间液 10.5L BW×0.15
细胞外液体 14L
(ECF)
BW×0.2 血管内液体 3.5L
BW×0.05
正常血容量
体重: 血容量: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 血浆 2700ml
70kg 5000ml 45%
2300ml
决定液体分布的因素
• 晶体渗透压——小分子物质构成 – 正常体液渗透压为290-310mOsm/L; – 细胞内外主要晶体(K、Na、Cl、Mg、HCO3、P)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 – 水分子、Glu、尿素可以自由通过; – 细胞内外渗透压须由水分子的移动维持平衡; – 决定细胞内外液体分布的关键因素是晶体渗透压;
等张晶体液
• 平衡液(林格氏液):
– 1880年Sydney Ringer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因而得名,上 世纪30年代,Alexis Hartmann在Ringger氏液中加入乳酸, 使其电解质成分与血浆更为接近
– 电解质浓度、酸碱度、渗透压及缓冲碱均与细胞外液相近 – 不引起免疫反应 – 能增加血容量,补充组织间隙的液体
病理状态下体液变化特点
• 第三腔隙积液 – 是指除血管内液、组织液之外的潜在的体腔; – 炎症反应导致体液屏障破坏,组织液漏出形成浆膜腔积液; – 第三腔隙液体不参加体液代谢和和交换,等同于体液丢失; – 大量浆膜腔积液影响循环、呼吸功能;
病理状态下体液变化特点
Perfusion
Volume
Multi Organ Failure
– 降低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 – 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
• 缺点:
– 电解质紊乱
• 适应症:
– 各种原因的低血容量状态 – 脑水肿高危患者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什么是液体管理?
对静脉输入液体的总量、种类、 速度的管理
液体管理的目的
– 补充体液丢失量,维持有效的血容量 – 改善组织灌注和细胞氧供,维持器官功能 –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 – 供应脑组织需要的能量 – 给药通路
危重病人的特点
• 器官功能障碍 • 代偿能力下降 • 液体失衡 • 内环境紊乱
0.1L/d △“内生水”(300ml/d)
排出水 △ 显性:尿1.5L/d

△ 非显性:皮肤 0.5L/d
气道 0.3L/d
基本 2.0~2.5L/d
2.4L/d
体温升高1.0℃→皮肤蒸发0.3L/d
不同状态下每日失水量(ml)
尿量 出汗 大便 非显性丧失 总量
正常活动 正常体温
1400 100 100 700 2300
体液的生理功能
• 1、结合水:生命物质的组成成分 • 2、溶媒:多数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质为水溶性 • 3、构成内环境:生命基本单元-细胞的生存和代谢需要稳定的环境 • 4、运输:维系能量和新陈代谢 • 5、调节体温:血液的流动性和水的高导热系数 • 6、保护作用:吸收能量
正常成人每日体液的平衡表
摄入水 △饮水 △食物
决定液体分布的因素
• 胶体渗透压——大分子物质(>10000道尔顿) – 晶体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血管内皮间隙; – 胶体物质不能通过血管内皮间隙; – 血管内胶体物质(血浆蛋白)浓度高于血管外液(1.5mOsm/L vs 0.3mOsm/L) – 胶体渗透压阻止血管内液向组织转移
决定液体分布的因素
病理状态下体液变化特点
• 分布异常: – 细胞内水肿或脱水 – 组织水肿或脱水 – 低血容量或容量负荷过重 – 第3间隙
病理状态下体液变化特点
• 性质异常 – 代谢性酸中毒 – 电解质紊乱 – 血液稀释或浓缩
病理状态下体液变化特点
• 毛细血管渗漏 – 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完整性破坏; – 血管内大分子物质漏出到组织; – 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 – 血管内液体随同漏出; – 血浆容量减少 – 组织水肿形成
正常活动 体温升高
1200 1400 100 600 3300
长时大运 动量活动
500 5000 100 1000 6600
(二)病理状态下体液变化特点
• 容量异常 – 失血——送氧能力下降 – 失液——摄入不足、丢失过量 – 失血浆——烧伤 – 水中毒——医源性、肾功能障碍 导致血液流动性变差,内环境紊乱,组织灌注不足,脏器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