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553346d0c8d376eeaeaa3136.png)
1. 题目:《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 机械类工厂的蒸汽锅炉房工艺设计:三台SZL4-1.25-P型炉2. 目的: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核内容与方法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主要考核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方案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 设计具体任务1)设计概述2)设计原始资料3)设计内容3.1)热负荷计算3.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3.3)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3.4)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3.5)引,送风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3.6)运煤除灰渣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3.7)锅炉房设备明细表3.8)设计主要附图5. 参考资料: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作者:吴味隆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锅炉原理》陈学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3.《工业锅炉》张永照,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4.《锅炉原理》范从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
5.《锅炉房工艺与设备》,刘新旺,科学出版社,20026.《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刘艳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杜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9.《供热工程》,贺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集中供热设计手册》李善化,康慧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1.《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同济大学等院校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指导教师签字:2014年12 月25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6、课程设计摘要(中文)热能动力设备和系统是电力生产和热能应用领域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和设备,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ccb0969a98271fe910ef9c6.png)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指导教师:杨存志王思文使用班级:暖专12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环境工程系暖通教研室二OO八年十二月《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一、设计题目呼市某住宅小区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
二、原始资料(一)热负荷1、采暖面积:1、2、3、4# 住宅楼6000m2/幢5、6、7、8# 住宅楼8000m2/幢9、10、11、12# 住宅楼12000m2/幢2、物业管理用房及办公室等:3000 m23、外管线最不利环路长度:3200米(二)煤质资料1、煤种:乌达原煤;运输方式:汽车。
2、煤质元素分析:C ar=53.07%; H ar=3.27%O ar=6.05%; N ar=0.89%S ar=0.24%; A ar=26.28%W ar=10.02%; Q net,v,ad=21000KJ/Kg (三)水质资料1、总硬度:3.65mmol\1其中:碳酸盐硬度H T=3.65 mmol\1非碳酸盐硬度H FT=0总碱度:4.29 mmol\1负硬度:0.64 mmol\1城市自来水公司供水:压力0.25-0.35Mpa水温:12℃(四)气象资料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9℃,采暖天数167天。
2、大气压力:冬季90.09Kpa .3、最大冻土深度:1.20米。
4、地下水位:-2.6米。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一)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1、热负荷计算。
2、根据计算热负荷及其特点、燃料种类选择锅炉型号及台数。
(二)水处理设备选择1、决定水处理方法。
2、并根据处理水量选择设备型号及台数。
3、给定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
(三)给水设备及主要管道的选择计算1、决定给水系统。
2、选择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
3、选择软水箱。
4、确定定压方法,选择定压设备。
5、给水系统主要管道与阀门的选择计算。
(四)送引风系统设计1、计算锅炉送风量和排烟量。
2、计算决定烟风道断面尺寸构造。
3、决定送引风系统及其布置,并计算其阻力。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255a8d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b.png)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锅炉本体结构的基本原理,理解各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学习锅炉热力过程的基本知识,理解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过程。
3. 了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掌握锅炉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锅炉本体结构图,识别各部件并说明其作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和解决。
3. 能够运用锅炉安全知识,进行简单的事故预防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能源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锅炉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锅炉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锅炉本体结构、热力过程、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和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本体结构原理:讲解锅炉的组成部分,包括锅筒、炉膛、烟道、空气预热器等,分析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概述及本体结构2. 锅炉热力过程:介绍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热力过程,分析各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热力过程3. 锅炉安全知识:讲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锅炉压力、温度控制,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安全与环境保护4. 锅炉运行维护:介绍锅炉的正常运行维护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与维护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锅炉本体结构原理第二周:锅炉热力过程第三周:锅炉安全知识第四周:锅炉运行维护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锅炉本体及相关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f22a4e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3.png)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名):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二、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掌控燃煤蒸汽锅炉房工艺设计中的热力系统设计和锅炉房平面布置设计计算方法三、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一)完整资料car=%,har=%,oar=%,nar=%,sar=%,aar=%,mar=%,vdaf=%,qnet,ar=mj/kg。
水质(自来水,水温20oc)熔化固形物mg/l总硬度og总碱度ogph值:冬季供暖室外排序温度:oc。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oc。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oc。
采暖期总天数:天。
主导风向:冬夏全年大气压:冬季pa;夏季pa。
地下水位:-6米。
该厂两班生产,全年工作306天。
生产霍林河为自流方式,回水温度95oc。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1、热负荷排序(排序最小热负荷、平均值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2、方案比较(确定锅炉型号和台数)3、水处理设备挑选排序(水质资料校核、水处理任务确认、软化系统确认及设备挑选排序、除氧方式确认及设备挑选排序)4、汽水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系统确定,凝结水泵、分汽缸、连续排污扩容器、冷却取样器的选择计算,主要汽水管径计算)5、送来、引风系统的确认及其设备挑选排序(燃料校核、制冷量、冷却系统量、送来引风系统及除尘净化设备,烟囱)。
6、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7、热力系统图一份(1#),锅炉房平面布置一份(2#)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刘新旺.锅炉房工艺与设备.科学出版社.20022、《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21年3、《工业锅炉房新颖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成,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4、《工业锅炉房常用设备手册》,编写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五、审查核准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郭正斌 锅炉课程设计
![郭正斌 锅炉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c7b5ab7c1cfad6195fa789.png)
郭正斌锅炉课程设计目录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 (3)燃料特性 (7)烟气特性表 (8)烟气焓温表 (9)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10)炉膛传热计算…………………………………………………………………………………………………1 1 屏区热力计算……………………………………………………………..........................................1 5 防渣管(后墙水冷壁悬吊管)热力计算 (20)高温级过热器热段热力计算.............................................................................................2 2 高温级过热器冷段热力计算.............................................................................................2 5 低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27)省煤器吸热量(出口工质焓)计算 (30)高温级省煤器热力计算………………………………………………………………………………………3 1 高温级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3 3低温级省煤器热力计算...................................................................................................3 6 低温级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39)计算结果校核…………………………………………………………………………………………………4 1 计算数据修正…………………………………………………………………………………………………4 3 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4 4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郭正斌U200811686热动0808一、 设计题目F220/100-W 煤粉锅炉热力校核计算二、 原始资料1. 锅炉规范四角布置直流式燃烧器,固态排渣,自然循环锅炉2. 燃料特性——无烟煤额定负荷 220/D t h =过热蒸汽压力 9.8gr P MPa = 过热蒸汽温度 540gr t =℃ 给水温度 215gs t =℃ 给水压力 11.57gs P MPa = 汽包工作压力 11.08qb P MPa =排污率 2%pw ρ=周围环境温度30lk t =℃63%y C = 1.938%y H = 2.16%y O =0.555%y N = 0.62%y S = 7%r V =9.71%y W =22.017%y A = 22550/yd O kJ kg =3. 制粉系统滚筒式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制粉系统4. 汽水系统和受热面布置见结构计算三、 F220/100-W结构特性1. 炉膛d×δ=Φ60×5mm;炉墙面积732.152m;S=62mm;S=64mm1V=1112.133m;e=0侧墙629.752m 燃烧器6.822m 门孔 12m 卫燃带 68.22m烟窗70.062m炉顶32.342m 2. 屏(12片)grP屏区屏管425d mmδφ⨯=⨯1581S mm=246S mm=屏顶管425d mmδφ⨯=⨯147.5S=e=0屏区受热面积H屏本身454.62m屏顶管24.42m屏区水冷壁512m屏区平均烟气通流截面积259.5 yF m=屏区蒸汽通流截面积 20.0965F m =屏区出口截面积 '250.6y F m = 屏区辐射层有效厚度 20.813S m =3. 防渣管13310d mm δφ⨯=⨯管表面积228H m =节距686S mm = 烟气包围容积2'118.6F m =高度 6.7l m = 烟气空间容积258.2V m =烟气通流截面241.7yF m =4. 高温过热器gr G (1)热段(38片)425d mm δφ⨯=⨯受热面积2337r H m = 1686S mm = 烟气容积深度470yk l mm = 286.4S mm =受热面深度950l mm = 烟气通流截面212.26yFm =蒸汽通流截面积20.0916F m =(2)冷段(每侧各20片)受热面积2355l H m =;蒸汽通流截面积20.0963F m =,其余同热段5. 低温过热器(78片)gr D425d mm δφ⨯=⨯受热面积2810r H m = 195S mm = 烟气容积深度900yk l mm = 287.2S mm =受热面深度960l mm =烟气通流截面219.9yF m =蒸汽通流截面积20.0626F m =6. 高温省煤器2Sm324d mm δφ⨯=⨯受热面积2578r H m = 175S mm = 烟气容积深度6000yk l mm = 245S mm =受热面深度495l mm =烟气通流截面222.36yFm =蒸汽通流截面积20.1183F m =7. 高温级空气预热器2Ky40 1.5d mm δφ⨯=⨯受热面积25535r H m = 160S mm = 烟气容积深度1370yk l mm = 242S mm =受热面深度4000l mm =烟气通流截面212.3yFm =219.6F m =8. 低温省煤器1Sm324d mm δφ⨯=⨯ 受热面积21100r H m =175S mm =烟气容积深度1140yk l mm = 245S mm =受热面深度855l mm =烟气通流截面217.63yFm =9. 低温级空气预热器1Ky40 1.5d mm δφ⨯=⨯受热面积29440r H m =170S mm = 210.8F m =245S mm =流动交叉数5N =烟气通流截面29.86yFm =四、锅炉课程设计完成的内容1. 写完整的F220/100-W锅炉热力计算书一份2. 根据计算结果提出该锅炉的改进意见3. 画出该锅炉汽水系统图燃料种类:无烟煤燃料特性%碳yC 氢y H 氧yO 氮N y硫y S 灰yA水份yW 挥发物rV631.938 2.16 0.555 0.62 22.0179.71 7 低位发热值y dwQ kJ/kg 22550 名称符号 单位算式或依据结果 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V 3/Nmkg0.0889(0.375)0.2650.0333y y yyC S H O++-6.0632RO 容积2RO V 3/Nm kg0.3751.866100y yC S +⨯1.180 2N 理论容积 20N V3/Nmkg0.790.8100yN V +⨯ 4.794 2H O 理论容积20H O V 3/Nm kg 00.1110.01240.0161y y H W V ++0.433烟气特性表名称及公式 符号单位 炉膛屏防渣管 高温级过热器 低温级过热器 高温级省煤器 高温级空预器 低温级省煤器 低温级空预器烟道出口处过剩空气系数 "α1.25 1.275 1.3 1.32 1.37 1.39 1.44烟道平均过剩空气系数 pj α1.251.263 1.288 1.311.345 1.381.415 过剩空气量3/Nm kg1.5161.5921.7431.8802.0922.3042.516水蒸气体积2H OV3/Nm kg 0.4580.460.4620.4640.4690.4710.476烟气总容积y V3/Nm kg 7.9488.1018.2558.3798.6878.819.118RO2容积比2ROγ0.1480.1460.1430.1410.1360.1340.129H2O容积比2H Oγ0.0580.0570.0560.0550.0540.0530.052三原子气体容积比γ0.2060.2020.1990.1960.190.1870.182飞灰浓度hμ/kg kg 0.02020.01990.01950.01920.01850.01830.0176烟气焓温表温度理论烟气焓理论空气晗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预器℃(/)o y I kJ kg(/)o k I kJ kg". 1.25l p α= "2 1.275gr α= "1 1.3gr α="2 1.32sm α="2 1.37ky α= "1 1.39sm α= "1 1.44ky α= 100 888 800 1240 200 1799 1613 2396 2428 2509 300 2739 2443 3521 3643 3692 3814400 3708 3286 4760 4924 4990500 4702 4147 5946 6029 6237600 5715 5032 7225 7325 700 6756 5936 8388 8536 8655800 7829 6851 9541 9713 9884900 8921 7767 10863 11057 1000 10028 8706 12205 12422 1100 11140 9670 13558 137991200 12255 10635 149131300 13396 11599 1400 14562 12587 1500 15712 13575 1600 16881 14569 17001806915564219601800 19253 16564 23394 1900 20437 17577 24832 2000 21630 18589 26277 2100 22834 19608 27736 2200240292062629186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名称 符号 单位算式或依据结果 燃料带入热量 rQ /kJ kgyd Q ≈22550 排烟温度 pyθ ℃先假定,后校核135 排烟热焓 pyI /kJ kg查焓温表 1684 冷空气温度 lkt ℃取用 30 冷空气理论焓 0lkI/kJ kg查焓温表231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4q% 3.5化学未完全燃3q% 0烧热损失 排烟热损失 2q % 04()(1)100100%py py lk rq I I Q α--⨯5.64 散热热损失 5q% 取用0.52锅炉总热损失 q ∑% 23456q q q q q ++++9.66 锅炉热效率 glη%100q-∑90.34过热蒸汽焓"gri/kJ kg查蒸汽表(t=540℃,P=9.8MPa) 3477给水焓 gsi/kJ kg查蒸汽表(t=215℃,P=11.57MPa )924锅炉有效 利用热量 glQ/kg h"()()grgs pw bs gs D I i D i i -+-5.641E+08 燃料消耗量B/kg h100gl r glQ Q η⨯⨯27.69E+3计算燃料消耗量 jB/kg h4(100)100B q -26.72E+3 保温系数ϕ551gl q q η-+0.994炉膛传热计算名称 符号单位 算式或依据 结果 炉墙总面积 lF结构计算732.15 共中孔门燃烧器面积 kF结构计算7.82炉顶面积 ldF结构计算 32.34烟窗(即屏区 入口)面积 pqH结构计算(pqpqHF =) 70.06水冷壁lb ldldF +l pq kF H F --654.3和炉顶面积沾污系数ζ书P209 0.9 水冷壁和炉顶角系数()lb ldχ书P214 0.45水冷壁和炉顶热有效系数()lb ldψ()lb ldχζ 1烟窗角系数chχ 1 炉子和屏热交换修正系数β查图10-1,书P208 0.98烟窗沾污系数pqζβζ0.44 烟窗热有效系数pqψch pqχζ0.44门孔燃烧器角系数 k χ门孔燃烧器热有效系数 k ψ炉膛平均热有效系数 pjψl llF F ψ∑0.44 炉膛容积 lV 结构特性1112.13 辐射层厚度 S3.6llV F5.47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l α按实际选用 1.25炉膛漏风系数lα∆按实际选用 0.05炉膛传热计算名称符号单位算式或依据结果制粉系统漏风系数zfα∆按实际选用0.10热空气温度rkt℃先假定,后校核 392热空气理论焓rkI/kJ kg查焓温表3219空气带入炉内热量kQ/kJ kg"0()()l l zf rkl zf lkIIααααα-∆-∆+∆+∆3575炉内每kg燃料带入热量lQ/kJ kg344100100r kq qQ Qq--+-26125绝热燃烧温度rθ℃查焓温表1989.5 炉膛出"lθ℃先假定,后校核1120口温度 炉膛出口烟气焓 "l I/kJ kg查焓温表(" 1.25lα=) 12206烟气平均热容 pVCkJ kg ⋅/(℃)""l l r l Q I θθ--16.01烟气中H2O 容积份额 2H Oγ查烟气特性表 0.058烟气中三原子 气体容积份额 γ查烟气特性表 0.206辐射层有效厚度 Sm结构特性5.47乘积 n P Sm MPa⋅P Sγ(炉膛压力P=0.1MPa)0.113三原子气体 减弱系k γ1m MPa⋅ 20.78 1.6"10.2(0.1)(10.37)100010.2H OT P Sγγ+-- 3.5数 灰粒减弱系数 hk 1m MPa⋅32255900"13T +81 碳粒减弱系数 ck取用13 飞灰浓度 h μ/kg kg烟气特性表0.0202 无因次参数1C取用1炉膛传热计算名称 符号 单位 算式或依据结果 无因次参数 2C取用0.1燃烧产物 总吸收力 KPS12()h c k k k c c PSγγμ++1.99火焰黑度 hyα1KPSe --0.86 炉膛黑度 l α书P212 0.9 燃烧器r χ结构特性0.22相对高度 最高火焰温度区相对高度 l χr χχ+∆0.22系数 M0.560.5lχ-0.45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计算值) "lθ℃300.6273273()1r l pj r j pFT M B VC θσαψϕ+-+ 1127.0炉膛出口烟气焓 "l I/kJ kg查焓温表(" 1.25lα=) 13924辐射放热量 fQ/kJ kg"()l l Q I ϕ-12132 炉顶辐射受热面面积 ldH2mld ldF χ30.207水冷壁辐射受热面面lbH2mlblbF χ∑590.8积烟窗(屏区)辐射折算受热面面积pqzsH2m pq chFχβ68.7炉膛传热计算名称符号单位算式或依据结果辐射受热面总面积lH2m pqld lb zsH H H++690.2单位辐射受热面平均吸热量fq2/()kJ m h⋅/j f lB Q H469.6E+3炉膛容积热负荷vq3/()kJ m h⋅/j f lB Q V561E+3烟窗(屏区)相对高度pqχ/l LH H 1屏区沿炉膛高度热负荷分配pqhη查图10-6 0.68屏进口吸收炉内辐射热 pq fQ/kJ kgpqf zspq hlQ H H η821炉顶相对高度 ld χ>1热负荷分布系数 ld hη0.65炉顶吸热 ldQ/kJ kgld ldh flH Q H η351 第一级减温用 喷水量 1jw D ∆/kg h先假定,后校核8.0E+3 第二级减温用喷水量 2jw D ∆/kg h先假定,后校核5.2E+3 炉顶管蒸汽流量ldD/kg h12jw jw D D D -∆-∆206.8E+3汽焓增ldi/kJ kgj ld ldB Q D45.3屏区热力计算名称符号单位算式或依据结果屏管布置顺列,顺流屏管径×壁厚dδ⨯mm结构特性φ42×5屏管横向节距1S mm结构特性581 屏管纵向节距2S mm结构特性46 屏管纵向相对节距2σ2/S d 1.1屏管角系数0Pχ书P214 0.96 屏受热面积0pF2m结构特性464.6 屏辐射受热面积pH2m00p pHχ4446.6屏顶管径×壁dδ⨯mm结构特性φ42×5厚屏顶管横向节距1S mm结构特性47.5屏顶管横向相对节距1σ1/S d 1.13屏顶管角系数pdχ书P214 0.98 屏顶管受热面积pdF2m结构特性24.4屏顶管辐射受热面积pdH2mpd pdHχ23.9屏侧水冷壁管径×壁厚dδ⨯mm结构特性φ60×5屏侧水pcχ书P214 1冷壁角系数屏侧水冷壁受热面积pcF2m结构特性51屏侧水冷壁辐射受热面积pcH2mpc pcHχ51屏区进口烟温'θ℃炉膛传热计算结果"lθ1127.屏区进口烟焓'I/kJ kg查焓温表13924屏区热力计算名称符单位算式或依据结屏区出口烟"θ℃先假定938 屏区出口烟"I/kJ kg查焓温表(" 1.25pα=)113平均烟温pjθ℃('")/2θθ+103辐射层有效Sm结构特性 0.8烟气中三原γ烟气特性表0.2乘积 n P Sm MPa⋅ P S γ 0.0烟气中H202H Oγ烟气特性表0.0三原子气体k γ1m MPa ⋅ 查图11.灰粒减弱系hk 1m MPa⋅查图 89 燃烧产物总KPS ()hhk k ps γγμ+0.3屏区烟气黑α1KPSe --0.2屏区出口截"pqF 2m结构特性 50.燃料种类辐rε书P2170.5 屏区高温烟气对其后受phQ/kJ kg1145.6710/3600p rj FT B αε-⨯160 屏区热负荷gη P215 0.7屏入口烟窗'pqF2m 结构特性70.投射到屏入口烟窗的炉'fp Q /kJ kg'g f pqjq F B ηβ868.9 屏区角系数 pqχ 0.8屏区穿透角pqϕ0.1炉膛透过屏区向屏后受"fpQ/kJ kg'(1)fp pqQ αϕ-75屏区热力计算名称 符号 单位 算式或依据炉膛与屏相互热交换β书P208结果影响系数屏区从炉膛直接辐射中吸收的热量fpQ/kJ kg'"fp fpQ Qβ-0.91屏出口截面对其后受热面的辐射热量"2fpQ/kJ kg"fp phQ Q+716防渣管角系数0χ书P214 234 防渣管吸收屏出口断面的辐射热fQ/kJ kg"02fpQχ0.28高温过热器吸收屏出口截面的总辐射热fgrQ/kJ kg'02(1)fpQχ-65.64高温过热器热段吸收屏出口截面的总辐射热rfgrQ/kJ kg/2fgrQ168.8高温过热器冷段吸收屏出口截面的总辐射热lfgrQ/kJ kg/2fgrQ84.4烟气在屏区的放热量 df pqQ /kJ kg('")I I ϕ- 84.4 屏区对流吸热量 pqQ/kJ kgdf pq phQ Q - 2536 屏区总的吸热量 pQ /kJ kgpq fpQ Q + 2376 屏区总辐射 受热面 pqH 2m 0p pd pcH H H ++3093 屏本身吸收的辐射热 fp Q /kJ kg0/fp p pqQ H H 520.9 屏顶管吸收的辐射热 fpdQ /kJ kg/fp pd pqQ H H 613 屏侧水冷壁吸收的辐射热 f pcQ /kJ kg/fp pc pqQ H H33 屏侧水冷壁对流吸热量 df pcQ /kJ kg先假定,后校核 70 屏顶管对流吸热量 dfpdQ /kJ kg先假定,后校核 250 屏本身对流吸热量 df pQ/kJ kgdf dfpq pc pdQ Q Q --120名称 符号 单位 算式或依据屏本身总的吸p Q ∑/kJ kg fdc pp Q Q + 结果 屏出口汽温"t ℃ 先假定,后校核 2620 屏出口蒸汽焓 "i /kJ kg 查蒸汽表400屏内蒸汽流量 pd D /kg h 2jw D D - 3310屏内蒸汽焓增 i ∆ /kJ kg /p j pdQ B D ∑ 2148屏进口蒸汽焓 'i/kJ kg "i i -∆ 326屏进口汽温't ℃ 查蒸汽表2984 屏内平均蒸汽pj t ℃ ('")/2t t + 360蒸汽平均比容 v 3/m kg 查蒸汽表 380 蒸汽流通截面 0p f2m 结构特性 0.025蒸汽流速w /m s 03600pdp D v f0.0965管壁对蒸汽的2α ⋅2kw/(m ℃) 0d c α,书P233-234 16.0屏内平均烟道pjF 2m 结构特性 2.42烟气流速 yw /m s 273()3600273j ypjB V F θ+ 59.4 烟气对管壁的d α⋅2w/(m ℃)z s w c c c α 4.7 灰污系数 ε⋅2m ℃/kw 书P23523.4 灰污壁面温度 hbt℃20()1()3600f dcj p p pj p B Q Q t H εα+++ 5.00辐射放热系数 l α⋅2w/(m ℃)0αα616 利用系数 ξ取用70.9 烟气放热系数1α⋅2w/(m ℃)20()2dl p dS πααξχ+ 0.82屏的传热系数k⋅2w/(m ℃)1211(1/)(1/)f dcp p Q Q αεαα+++ 87屏区热力计算名称 符号单位算式或依据屏对流吸热量 dcpQ /kJ kg3.6p jkH t B ∆其中pjpjt t θ∆=-结果屏侧水冷壁工质温度 pjt℃ 查蒸汽表(P=10.98MPa ,饱和水)2109 屏侧水冷壁传热温差 t∆ ℃pj pj t θ-318 屏侧水冷壁的对流吸热量 dc pcQ/kJ kg3.6pc jkH tB ∆715饱和蒸汽焓 bqi/kJ kg查蒸汽表(P=10.98MPa ,饱和蒸汽)264 屏顶管进口蒸汽焓'pdi/kJ kgbq cdi i +∆(炉内顶棚管焓增44cdi∆=)2710屏顶管蒸汽焓增 pdi ∆/kJ kg先按假定吸热量计算()f dcj pd pd pdB Q Q D +2754 屏顶管出口蒸汽焓 "pdi /kJ kg'pd pdi i +∆ 19 屏顶管内蒸汽平均焓值 pj pdi/kJ kg'"2pd pdi i +2773 屏顶管内平均蒸汽温度 pjpdt/kJ kg查蒸汽表(P=10.98Mpa ,pjpdi ) 2764 屏顶管对流传热温差 pdt ∆ ℃ pj pj pdt θ- 326屏顶管对流吸热量dcpdQ/kJ kg3.6pd pdjkH t B ∆707误差:屏本身 ±2 % 100%dc df p pdfpQ Q Q-⨯ 122 误差:屏侧水冷壁 ±10 % 100%dc df pc pcdfpcQ Q Q -⨯ 1.70 误差:屏顶管±10%100%dc df pd pddf pdQ Q Q-⨯ 5.6 误差:屏区 ±2 %100%dc df pqpqdf pqQ QQ-⨯∑∑∑2.0防渣管(后墙水冷壁悬吊管)热力计算名称符单位 算式或依据进口烟温 'θ℃ 屏区计算结果"pqθ结果 进口烟气焓 'I /kJ kg "pqI938 出口烟温 "θ ℃ 先假定,后校核 11373 出口烟气焓 "I /kJ kg 查焓温表("fzα)929 平均烟温 θ ℃ ('")/2θθ+ 11252 管径 d δ⨯ mm 给定 933.5 横向节距 1S mm 给定 φ133横向相对节距 1σ1/S d686 角系数 fzχ见屏区 5.16 吸收屏出口总f Q /kJ kg见屏区 0.28 吸收烟气放热dfQ /kJ kg('")I I ϕ- 65.6 烟气通道截面 yF2m 结构特性 119.9 烟气流速 yw /m s273()3600273j y yB V F θ+ 41.7 烟气中2H O 容积2H Oγ烟气特性表6.3 烟气对管壁对d α⋅2w/(m ℃)z s lc c c α0.058 烟气空间容积 V 3m结构特性 18.7 管表面积 H2m 结构特性 58.2 烟气空间包围'F 2m 结构特性28 辐射层有效厚S m '3.6VF H+ 118.6 烟气中三原子γ烟气特性表1.43 乘积n P sm MPa⋅P S γ0.206防渣管(后墙水冷壁悬吊管)热力计算名称 符号单位算式或依据结果 三原子气体减弱系数 k γ1m MPa ⋅ 20.78 1.6"10.2(0.1)(10.37)100010.2H OT P Sγγ+-- 8.45 灰粒减弱系数 hk1m MPa⋅32255900"13T +89.4 飞灰浓度 h μ烟气特性表0.0202 燃烧产物总吸收能力 KPS()h h k k psγγμ+0.507 烟气黑度 α1KPSe -- 0.398 灰污系数 ε⋅2m ℃/kw按实际选用3.44 灰污壁面温度 hbt ℃()3600fz fzj f df B Q Q t Hε++或80bt+493 辐射放热系数 f α⋅2w/(m ℃)0αα81.8 利用系数 ξ取用1 热有效系数 ψ书P235 0.6 传热系数 k⋅2w/(m ℃)()fdψξαα+60.31 传热温压 t∆ ℃533.5对流吸热量fz dcQ/kJ kg3.6jkH t B ∆ 121.4 误差%100%fz fz dc dffzdfQ Q Q-⨯1.2误差小于±5%,计算认可高温级过热器热段热力计算名称 符号 单位 算式或依据 结果管子布置顺列 顺流 三管圈管径 d δ⨯mm结构特性 φ42×5 横向排数 1Z 结构特性 38 纵向排数 2Z结构特性20+20 横向相对节距 1σ 1/S d2.26 纵向相对节距 2σ2/S d2.06 出口汽温 "t ℃给定540出口蒸"i/kJ kg查蒸汽表(P=9.8MPa ) 3477汽焓 进口汽温 't ℃先假定,后校核498 进口蒸汽焓 'i/kJ kg查蒸汽表(P=10.1MPa )3368 平均汽温 t℃ ('")/2t t +519 蒸汽平均比容 v查蒸汽表 0.0338 蒸汽流通截面 rf 2m 结构特性0.0916 蒸汽流速 w/m s3600rDv f22.5管壁对蒸汽放热系数 2α⋅2kw/(m ℃)d C α2.565吸收屏出口总辐射热 fQ/kJ kg"(1)2pq fz Q χ-84.4工质对流吸热量rdfQ/kJ kg("')fjD i i Q B --813进口烟温 'θ℃防渣管计算结果"fzθ929 进口烟气焓 'I /kJ kg"fzI11252 出口烟气焓"I/kJ kg2'r dflkQ I I αϕ-+∆9622名称 符号 单位 算式或依据 结果 出口烟温 "θ℃ 查焓温表793 平均烟温 θ℃('")/2θθ+861烟气中2H O容积份额 2H Oγ烟气特性表0.057 烟气流速 yw/m s273()3600273j y yB V F θ+10.3烟气对管壁对流放热系数 d α⋅2w/(m ℃)z s l c c c α60辐射层Sm12240.9(1)s s d dπ-0.186有效厚度 烟气中三原子气体容积份额 γ烟气特性表0.202 乘积 n P sm MPa⋅P Sγ0.0038三原子气体减弱系数 k γ1m MPa⋅20.78 1.6"10.2(0.1)(10.37)100010.2H OT P Sγγ+-- 26.81 飞灰浓度 h μ/kg kg烟气特性表0.0199 灰粒减弱系数 hk1m MPa⋅32255900"13T +96.9燃烧产物总吸收能力 KPS()h h k k psγγμ+0.137 烟气黑度 α1KPSe --0.128 灰污系数ε⋅2m ℃/kw书P234-2354.2灰污壁面温度hbt℃2()1()3600j df f B Q Q t Hεα+++691名称 符号 单位算式或依据结果 辐射放热系数 fα⋅2w/(m ℃)0αα30.4考虑受热面前烟气容积修正后的辐射放热系数 'f α⋅2w/(m ℃)受热面深度950l mm =烟气容积深度470yklmm= 0.250.07'273[10.4()()]1000yk f l lθα++42.3热有效系数 ψ书P236 0.6 利用系数ξ取用1传热系数 k⋅2w/(m ℃)1211ψαα+52.4 传热温压 t∆ ℃t θ-342对流传热量 r dcQ/kJ kg3.6jkH t B ∆ 813.5 误差 100%r r dc dfrdfQ Q Q-⨯0.05 允许误差±2高温级过热器冷段热力计算名称符单算式或依据 结果号 位管子布置 顺列 逆流 三管圈第二级减温水量 2jw D ∆/kg h先假定,后校核5.2E+3蒸汽流量(l-冷段) lD/kg h2jw D D -∆214.8E +3减温水焓 bhi/kJ kg查蒸汽表(P=10.88MPa,饱和水)1446 喷水后蒸汽焓 'ri即高温过热器热段进口蒸汽焓3368 喷水后蒸汽量 D/kg h给定,即额定蒸发量220E+3喷水前蒸汽焓(冷段出口蒸汽焓) "i/kJ kg'22r jw bh jw Di D i D D -∆-∆3414.5 冷段出"t ℃查蒸汽表514.7口汽温(P=10.1MPa)吸收屏出口总辐射热fQ/kJ kg同热段84.4进口蒸汽焓'i屏出口焓3295进口汽温't℃屏出口汽温469.5工质对流吸热量dfQ/kJ kg("')lfjD i iQB--877平均汽温t℃('")/2t t+492.1进口烟温'θ℃防渣管出口烟温"fzθ929进口烟气焓'I/kJ kg"fzI11252出口烟气焓"I/kJ kg'2'dflkQI Iαϕ-+∆9495出口烟温"θ℃查焓温表783.5平均烟θ℃('")/2θθ+856.3传热温压t∆ ℃t θ-364.2高温级过热器冷段热力计算名称 符号 单位 算式或依据 结果 蒸汽平均比容 v3/m kg查蒸汽表 0.032 蒸汽流通面积 Lf 2m结构特性0.0963 蒸汽流速 w/m s3600l LD v f19.8管壁对蒸汽放热系数 2α⋅2w/(m ℃)0d αα,见书P2342.4烟气对管壁对流放热系数 d α⋅2w/(m ℃)同热段60灰污系ε⋅2m ℃/kw同热段 4.2灰污外表温度 hbt ℃2()1()3600lj df f B Q Q t Hεα+++585 辐射放热系数 fα⋅2w/(m ℃)0αα(α同热段)30.4考虑受热面前烟气容积修正后的辐射放热系数 'f α⋅2w/(m ℃)0.250.07'273[10.4()()]1000yk f l lθα++42.3热有效系数 ψ书P235 0.6 利用系数 ξ取用0.85传热系数 k⋅2w/(m ℃)'211()d f ψξααα++50.3 对流传热量 dcQ/kJ kg3.6jkH t B ∆877误差%100%dc dfdfQ Q Q -⨯0.04允许误差%±2低温过热器热力计算名称 符号 单位 算式或依据 结果管子布置顺列 逆流 双管圈进口蒸汽焓 'i /kJ kg即屏区顶部出口蒸汽焓 2773 进口汽温 't ℃查蒸汽表(P=10.88MPa )326 蒸汽流量 dD /kg h12jw jw D D D -∆-∆206.8E +3 屏进口蒸汽焓 'pi/kJ kg屏区计算结果2984 第一级减温水量1jw D ∆/kg h预先已假定8.0E+03第一级减温水焓bhi/kJ kg查蒸汽表(P=10.98MPa,饱和水)1450低温过热器出口蒸汽焓(即喷水减温前蒸汽焓)"i/kJ kg'21()jw p jw bhdD D i D iD-∆-∆3043.5出口汽温"t℃查蒸汽表(P=10.49MPa)381平均汽温t℃('")/2t t+353.5工质焓增i∆/kJ kg"'i i-270.5对流吸热量ddfQ/kJ kg djD iB∆2093进口烟温'θ℃高温过热器计算结果'""()/2ggr l rθθθ=+788.3进口烟气焓'I/kJ kg高温过热器计算结果'ggrI9494.8055。
锅炉课程设计计划书
![锅炉课程设计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04d279ef9e314332396893b8.png)
课程设计计划书17-18学年第Ⅰ学期学院:适用专业:课程名称:课程设计题目:起迄日期:课程设计地点: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7年11月20日一、目的任务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性环节。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提高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使学生具有锅炉机组设计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按要求完成一台锅炉的校核热力计算,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是:掌握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在计算之后能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1.掌握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2.掌握锅炉辅助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3.掌握炉膛热力计算过程;4.掌握屏式过热器计算过程;5.掌握凝渣管计算过程;6.掌握高温过热器计算过程;7.掌握低温过热器计算过程;8.掌握高温省煤器计算过程;9.掌握高温空气预热器计算过程;10.掌握低温省煤器计算过程;11.掌握低温空气预热器计算过程;12.掌握锅炉热力计算误差检查。
三、时间安排四、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1.填写任务书1份2.撰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编写要求如下计算说明书是对课程设计期间所作工作的总结,它包括如下一些内容:(1)封面(2)目录(3)正文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正文按照目录所列内容进行撰写,其中的计算过程汇总按照下表的格式进行填写。
五、成绩评定热动14级《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成绩(100%)评定包含以下部分:(1)课程设计说明书书面成品占60%,其中计算结果正确合理占30%;设计过程说明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占30%;(3)答辩回答问题占40%,其中分析类问题占20%;简答类问题占20%;成绩评定标准:成绩评定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或采用实际分数评定。
优秀人数不超过本专业学生人数的20%,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人数不低于20%。
锅炉原理任务书指导书
![锅炉原理任务书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d6e2239b4daa58da0114a66.png)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SZL10-10-16 锅炉设计设计日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指导老师:目录一、设计目的 (3)二、原始资料 (3)1 、锅炉规范 (3)2 、燃料特性 (3)三、确定锅炉整体结构 (3)四、辅助计算 (4)1、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 (4)2、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 (5)3、气体及灰分的比焓 (5)4、烟气特性表 (5)5、焓温表 (6)6、热平衡计算表 (6)五、炉膛结构设计和传热计算 (7)1、炉膛结构设计 (7)2、炉膛传热计算 (9)六、冷却室结构设计和传热计算 (10)1、冷却室结构设计 (10)2、冷却室传热计算 (11)七、对流管束结构设计及计算 (11)1、对流管束结构设计 (11)2、对流管束热力计算 (12)八、铸铁省煤器热力计算 (13)1、省煤器结构设计 (13)2、省煤器热力计算 (13)九、主要参考资料 (14)SZL10-10-16 锅炉设计一、设计目的用《锅炉原理》课程学习时所掌握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一步提高设计计算、制图和使用参考资料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锅炉本体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原始资料:1、锅炉规范锅炉蒸发量D=10 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P= 1.6 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t=204 ℃(饱和);给水压力P gs= 1.8 MPa(表压);给水温度t gs=105 ℃;排污率P pw= 5 %;冷空气温度t lk=30 ℃。
2、燃料特性三、确定锅炉整体结构锅炉整体布置形式,本设计为纵置式低压锅炉,含2个锅筒,本体受热面布置采用M型,不设置空气预热器。
水冷壁形式为光管水冷壁,管子类型为Φ60×3.5,水冷壁和对流管束用同规格的管子。
对流管束上下两端的连接方式为········省煤器为铸铁省煤器。
10级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
![10级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5506b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1.png)
《锅炉设备及检修》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1、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锅炉设备及检修》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课程设计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使理论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充实和提高;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锅炉机组的检修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编制检修作业指导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2.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使学生完成编制耒阳电厂300MW机组锅炉受热面“四管”受热面检修指导书。
能正确地查阅资料;根据《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正确地编制耒阳电厂300MW机组锅炉受热面“四管”受热面检修指导书,包括锅炉设备特性、检修组织管理、检修人员工器具配备、检修前的准备、安全措施、检修内容、检修作业流程、检修质量标准等。
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反对不求甚解,照抄照搬、敷衍塞责、容忍错误的作法。
二、课程设计的过程课程设计过程分为:选题和资料收集阶段、分析和计划阶段、设计(论文)阶段、检查修改阶段、课程设计说明书写阶段,具体内容和任务如下:1、选题和资料收集(要求)根据给定资料和设计任务,查找相关图书资料,补充尚缺的资料,以满足后续分析、设计编制需要。
2、分析计划阶段(要求)根据任务内容和收集查找的资料进行分析,列出编制检修指导书的提纲,核实已有资料并进行补全。
制定设计进度时间表。
3、设计阶段(要求)根据设计任务要求进行检修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要求做到编制步骤清晰,分析问题尽量全面。
“四管”检修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要以教材和《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为依据,结合耒阳电厂锅炉机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4、检查修改阶段(要求)对上阶段的分析和编写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校核,并进行补充或更正。
5、课程设计说明书写阶段(要求)整理和编写以耒阳电厂“四管”检修作业指导书为主要内容的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82d2b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b.png)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郑州某厂区及生活区的供热锅炉房设计设计目的:1.在《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设计计算步骤和方法,并能参考有关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及其它参考资料选择合适的设备;4.锻炼学生工程绘图与识图的能力,掌握设计说明书的编制过程;5.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并查阅各相关资料,为以后的学习及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主要原始资料:(1)基本情况本设计为一蒸汽锅炉房,为生产、生活及厂房和住宅采暖生产饱和蒸汽。
生产和生活为全年性用汽,采暖为季节性用汽。
生产用汽设备要求提供的蒸汽压力最高为0.4MPa,用汽量为3.7t/h;凝结水因生产过程中收到污染不能回收利用;采暖用汽量为7.8t/h,其中生产车间为高压蒸汽采暖,住宅采用低压蒸汽采暖,采暖系统的凝结水回收率高达65%;生活用汽主要供食堂和浴室的需要,用汽量为0.7t/h,无凝结水回收。
(2)燃料资源天然气参数:各成份含量 CH4=98%; C3H6=0.6%; C3H8=0.3%; C3H10=0.3%;N2=1.0%标准状态下的低位发热量 Qnet,ar=36533 kJ/kg标准状态下的密度ρ=0.7435 kg/m3(3)水质资料总硬度 H0=7.35 mmol/L,永久硬度HFT=4.35 mmol/L,暂时硬度HT=3.0 mmol/L,总碱度A=3.0 mmol/L,PH值=8.27,溶解固形物为550 mg/L。
(4)气象资料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冬季采暖室外平均温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大气压力、地下水位等查当地气象资料。
如郑州地区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为t’w=5 ℃,冬季采暖室外平均温度为tpj=1.4℃。
锅炉课程设计
![锅炉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24181ea8114431b90dd828.png)
锅炉课程设计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节概述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机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的负责的态度。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原始资料设计一台给定范围和形式的锅炉。
课程设计的题目首先应满足教学要求,其次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好结合生产实际。
锅炉设计计算时应提供下列原始数据:(1)锅炉的蒸发量、给水压力和温度,以及主汽阀前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
(2)连续排污量。
(3)燃用的燃料特性,如燃煤应包括:收到基元素成分和低位发热量Q ar,net,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灰的特征温度(t1、t2、t3、),可磨度。
(4)周围环境温度。
(5)有关煤粉制备系统、燃烧设备的形式,以及锅炉整体布置的资料。
在设计计算时,锅炉的排烟温度和热空气温度应预先选定。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烟道各部分的烟气温度,以及汽水流程中各受热面进出口处水和蒸汽的温度和焓,应根据技术要求也应在合理的范围内选定。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1)校核煤的元素分析数据和判别煤种。
(2)确定锅炉的整体布置,并绘制锅炉结构简图和汽水系统流程简图。
(3)锅炉炉膛及主要受热面的结构设计。
(4)额定负荷下锅炉的热力计算(作好一个受热面的结构设计,就完成这个受热面的热力计算)。
(5)绘制锅炉的总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二节设计要求和方法设计工作是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重要工序,产品设计的好坏对其性能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对设计新锅炉的要求是:确定锅炉型式;决定锅炉各个部件的构造尺寸;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设计锅炉力求技术先进、节省金属材料、制造安装简便、并有高的效率。
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综合运用有关的理论以及制造和运行方面的实践知识,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有时还要经过一定的实验研究,要进行各种技术方案的运算和比较,并进行各种精确的计算。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1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1](https://img.taocdn.com/s3/m/c1c3b6cdda38376baf1faea0.png)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概况本设计为一蒸汽锅炉房,为生产、生活以及厂房和住宅采暖生产饱和蒸汽。
生产和生活为全年性用汽、采暖为系节性用气。
生产用汽设备要求提供的最高蒸汽压力为1.0Mpa,用汽量为2.5t/h,凝结水受生产过程的污染,不能回收利用,采暖用汽量为5.0t/h,其中生产车间为高压蒸汽采暖,住宅则采用低压蒸汽采暖,采暖系统的凝结水回收率达65%,生活用汽主要供应食堂和浴室的用热需要,用汽量计为0.5t/h,无凝结水回收。
二、原始资料1、燃料元素分析成份:C y=46.55% H y=3.06% W y=9.00% S y=1.94 % O y=6.11% N y=0.86% A y=32.48 %煤的可燃基挥发分V y=38.50 %2、蒸气负荷及参数生产用汽D1=2.5t/h P1=1.0Mpa(表压)无凝结水回收采暖用汽D2=5.0t/h P2=0.3Mpa(表压)回水率=65%生活用汽D3=0.5t/h P3=0.3Mpa(表压)无回收3、水质资料总硬度H0 2.9me/l非碳酸盐硬度H FT 1.0 me/l碳酸盐硬度H T 1.9 me/l总碱度A 1.9 me/lPH值7.9溶解氧7.7-9.6 mg/l溶解固形物434 mg/l悬浮物和含油量微量,可忽略不计夏季平均水温26℃冬季平均水温13℃供水压力0.4Mpa三、设计内容(1)设计计算书(2)画图三张(均为2#图纸)(a)锅炉房热力系统图(水汽系统图)(b)锅炉房平面布置图(c)锅炉房立面布置图计算设计一、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1、热负荷的计算(1)采暖季最大计算热负荷D1max=K0(K1D1+K2D2+K3D3)t/h式中K0––––考虑热网热损失及锅炉房汽泵、吹灰、自用蒸汽等因素的系数,取1.05;K1––––生产用汽的同时使用系数,取0.8K2––––采暖用汽的同时使用系数,取1.0K3––––生活用汽的同时使用系数,取0.5D1max=1.05(0.8×2.5+1×5.0+0.5×0.5)=7.61t/h(2)非采暖季最大计算机热负荷D2max=K0(K1D1+K3D3)=1.05(0.8×2.5+0.5×0.5)=2.36t/h2、锅炉型号与台数的确定根据最大计算热负荷7.61t/h及生产、采暖和生活用汽压力均不大于1Mpa,本设计选用KZL4-1.3-AⅡ型锅炉两台。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0ba4b0df78a6529647d5342.png)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的—————————————————2 设计题目—————————————————2 设计资料—————————————————21.热负荷及其参数———————————————22.燃气资料——————————————————23.水质资料——————————————————24.气象资料——————————————————2 设计内容—————————————————21.热负荷计算———————————————————22.锅炉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和确定——————————33.锅炉水处理系统—————————————————34.燃气管道系统的计算———————————————55.锅炉房送风及排烟系统——————————————56.锅炉房主要设备表————————————————8参考文献—————————————————9一、设计目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设计题目燃气热水锅炉房工艺设计三、设计资料1.热负荷及其介质参数供暖热负荷:7500KW 供暖温度:95/70℃系统工作压力:1.0Mpa2.燃气资料天然气成分CH4C2H6C3H6C4H10H2CO2N2体积百分数% 92.02 1.71 0.483 0.0586 1.759 3.79 0.18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 =34748.9KJ/Nm³;ρ=0.7Kg/m³3.水质资料原水质资料如下:总硬度:5.3mmol/L;碳酸盐硬度:5.5mmol/L;非碳酸盐硬度:0.3mmol/L总碱度:2.1mmol/L;溶解氧:5.8mg/L;PH值:7.0;含盐量:259mg/L4.气象资料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5℃;供暖室外平均温度:t pj=1.1℃;供暖天数:120天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9m/s;主导风向:东北风;大气压力:97.86KPa.四、设计内容1.热负荷计算(1) 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K0K1Q0 KWK0——热水管网的热损失系数,取1.1K1——供暖热负荷同期使用系数,取1Q0——供暖最大热负荷,KW。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何金桥)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何金桥)](https://img.taocdn.com/s3/m/043b90dba1c7aa00b52acb5c.png)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班课程名称锅炉原理题目600MW超临界煤粉锅炉校核热力计算任务起止日期: 2014 年 11 月 24 日~ 2014 年 12 月 12 日学生姓名汪洋14 年 10 月 26 日指导教师何金桥14 年 10 月 28 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院长年月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要内容:根据给定的锅炉的结构布置与尺寸,计算当改为燃用现在给定的煤后锅炉的各项运行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运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基本要求:1.所有计算均采用列表形式。
各误差应符合热力计算要求[1][2][3]。
计算中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2.对说明书与计算列表中各数据与公式应注明其来源,例如:根据假设(并在何处进行了检验);根据给定的数据;根据参考资料[x](Page:YY)选取等。
3.与本次热力计算或与本变工况计算有关的结构计算项目需列表计算。
与本次热力计算无关的结构设计计算可以不做也不用列表。
4.制图符合制图规范。
说明书条理清楚。
并按要求装订成册。
5.每人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并进行答辩。
已知技术条件与参数1、锅炉结构数据与设计工况数据:见指导书。
2、煤质特性如下:C ar H a O ar N ar S ar A ar M ar V daf Q ar,net DT ST FT% % % % % % %% KJ/Kg℃℃℃56.8 4.2 9.6 0.7 0.619.28.934.22236611301280 1350课题完成后应提交的文件(设计说明书、图表、设计图纸等)1、锅炉整体布置图(A3图纸)。
2、给定的煤的元素分析与煤质特性数据的校核。
燃烧计算。
3、锅炉的整体的热力计算。
4、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目的,计算原始条件,计算方法,传热热力系统图,热力计算流程图,锅炉结构与布置的简介及结构图,计算列表,分析该工况变化对锅炉运行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对锅炉运行调整或改造提出建议)。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eba80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0b.png)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1、锅炉额定蒸发量: 题目一;题目二
2、给水温度:
3、过热蒸汽温度:
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
5、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做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 烟
煤、褐煤为乏气送粉;贫煤、无烟煤为热风送粉)
6、燃烧方式: 四角切圆燃烧
7、排渣方式: 固态
8、环境温度:
9、燃料种类:从锅炉课程设计P8表1-7中选择(说明:24人分
两组, 一组做题目一, 二组做题目二, 每组12人中分别从烟煤、无烟煤、贫煤共19种煤种中选择一种, 以保证不重复。
)
形成排版规范, 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设计内容基本正确, 锅
炉结构合理的设计书面报告。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https://img.taocdn.com/s3/m/f3c032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7.png)
锅炉与锅炉房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行和和图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题目:(题目任选,并把题目补充完整)1、**小区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2、**厂房锅炉房工艺设计3、**学校锅炉房工艺设计4、**厂燃油锅炉房工艺设计5、**厂燃气锅炉房工艺设计三、原始资料:1、热负荷:(1)蒸汽锅炉:生产用汽D1=3~6t/h(任选3~6之间的数),P1=0.4MPa;凝结水回收率50%,同期使用系数为0.7;采暖用汽D2=4~8t/h(任选4~8之间的数),P2=0.4MPa;凝结水回收率50%,同期使用系数为0.9;生活用汽D3=0.5~2.3t/h(任选0.5~2.3之间的数),P3=0.4MPa;无凝结水回收,同期使用系数为1。
(2)热水锅炉:小区建筑面积为300000m2,供暖面积热指标为65W/m2. (3)热水锅炉:热涣荷为10275kW,供水温度130℃,回水温度70℃。
2、燃料:(可以任选其一,也可以查找所设计地区的煤种成分)(3)吉林通货无烟煤,燃料特性如下表3、水质资料(任选其一)(1)总硬度H0 7.35mmol/L永久硬度H FT 4.35mmol/L暂时硬度H T 3.0 mmol/L总碱度A0 3.0 mmol/LPH 8.27溶解固形物550 mmol/L(2)总硬度H0 5.1mmol/L永久硬度H FT0mmol/L暂时硬度H T 5.1 mmol/L总碱度A0 4.3mmol/LPH 7.5溶解固形物601 mmol/L溶解氧 5.2mg/L4、气象资料:查相关手册,需查出当地(地点同学们自己定,由北京向北选取城市)冬季采暖室外计算、计算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采暖天数、主导风向、大气压力、地下水位。
锅炉课程设计
![锅炉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705efe8bd63186bcebbcf4.png)
题目锅炉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 ( 系 )第七章后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0)第八章温再热器设计和高热力计算 (24)第九章第一悬吊管热力计算 (28)第十章高温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30)第十一章第二悬吊管热力计算 (33)第十二章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35)第十三章转向室热力计算 (39)第十四章低温再热器水平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41)第十五章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45)第十六章分离器气温和前屏进口气温的校核 (48)前言《锅炉原理》是一门涉及基础理论面较广,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合,而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的锅炉原理知识设计一台锅炉,因此,它是《锅炉原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对加强学生的能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我国的锅炉目前以煤为主要燃料。
锅炉的结构设计和参数的设计与选择以及煤种的选择与应用等都将会对燃料效率、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影响。
因为在锅炉设计中对锅炉的性能、结构、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各种计算,尤其是热力计算作为主要和基础的计算,为锅炉的其他计算,如水和空气动力计算、烟气阻力计算、强度计算等提供相关的重要的基础数据。
1.2 锅炉设计参数(1)锅炉额定蒸发量:D〃sh=1913t/h〃(1)燃料名称:丰广褐煤(2)煤的收到基成分:(%):C ar=35.28 H ar=3.24 O ar=12.54 N ar=1.04 S ar=0.16 A ar=25.74 M ar=22.00(3)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55.00%(4)煤的低位发热值:Q net,ar=13410kJ/kg(5)灰熔点:DT、ST、FT>1500℃沸腾式的。
t=350C ,理应采用二级布置空气预热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题目:《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 机械类工厂的蒸汽锅炉房工艺设计:三台SZL4-1.25-P型炉2. 目的: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核内容与方法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主要考核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方案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 设计具体任务1)设计概述2)设计原始资料3)设计内容3.1)热负荷计算3.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3.3)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3.4)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3.5)引,送风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3.6)运煤除灰渣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3.7)锅炉房设备明细表3.8)设计主要附图5. 参考资料: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作者:吴味隆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锅炉原理》陈学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年版。
3.《工业锅炉》张永照,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4.《锅炉原理》范从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
5.《锅炉房工艺与设备》,刘新旺,科学出版社,20026.《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刘艳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杜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9.《供热工程》,贺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集中供热设计手册》李善化,康慧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1.《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同济大学等院校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指导教师签字:2014年12 月25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6、课程设计摘要(中文)热能动力设备和系统是电力生产和热能应用领域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和设备,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应掌握热能设备基本构成和主要系统、设备构造和相关工作特性,建立热力循环概念,理解热力设备和系统的经济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熟悉各类常见热力系统故障,知晓热力设备和系统的有关计算规范和步骤。
视学生就业的岗位设置需求。
加强学生对热力系统运行规范和运行操作过程、操作步骤及操作过程中系统间的相互关联特性的分析理解能力;加强学生对热力系统结构、安装特点和安装检修规范及热力设备安装、检修完成后的热力试验和调试过程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热能;热力循环;热力设备7、课程设计摘要(英文)Thermal power equipment and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area of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and thermal applica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s and equipment,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safe and economical. Students through this professional learning, should have a basic structure and main thermal device system, device structure and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the concept of thermodynamic cycle understand economy index and safety index of heating equipment and systems, they know all kinds of common thermal system fault, know thermal equipment and relevant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and procedure of the system. Depending on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posts set requirements. Strengthen students on thermal system operation standards and operation process, operation procedures and operation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istic understanding ability; To strengthen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system structure, installation and specification and therm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fter completion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rmal test and debugging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operation skills training.Key words:Thermal energy;Thermal equipment;Thermal circuit8.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说明书一、设计概述本设计为机械类工厂锅炉房工艺设计。
该锅炉以全年生产热负荷为主,皆有采暖、通风及生活热负荷,采暖最大热负荷将近12t/h,非采暖季最大热负荷6.87t/h,采暖系统为低温热水(95℃/70℃)采暖方式,采取汽-水热交换器及水-水热交换器换热方式,热交换系统设备的选择计算及布置另外进行,本设计只留出热交换间的位置。
本设计采用SZL4-1.25-P型炉。
该锅炉设计给水温度60℃,排烟温度180℃,本体风道压降962Pa,烟道压降159Pa;上锅筒中心标高3375mm,两侧墙相距3688mm,前后墙相距4867mm,前后分别有炉排传动装置及省煤器,共计锅炉深度约6.8mm。
锅炉水处理系统采用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软化系统,交换剂为强酸型树脂;给水除氧采用加药化学除氧方式,药剂为Na2SO3·7H2O。
锅炉房给水系统为单母管集中式二段给水系统,即凝结回水与软化水在混合水箱中混和后,由混合水泵送入给水箱,再由给水泵送入锅炉省煤器。
锅炉引、送风系统,采用分散式平衡通风系统,即每台锅炉都设置一套引、送风机和烟、风道,然后汇集总烟道经共用烟囱排除,除尘器采用XZD型旋风除尘器,吸风入口采用F3B型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运煤系统采用人工手推车加垂直单斗提升机运煤方式,出渣采用螺旋除渣机加人工手推车方式。
锅炉房建筑主要由锅炉间和辅助间组成,锅炉间柱距为6m-6m-6m-6m,共24m,梁下炫标高6.6m,主要用来布置三台锅炉设备及气缸和连续排污扩容器;风机间设于锅炉间后墙外,面积为24×4.5㎡,用来布置引、送风机及除尘器;辅助间位于锅炉间的东侧,共两层,底层主要布置水处理设备和给水设备,二层主要为生活办公间和换热间,辅助间柱距为4.5m,共22.5m,跨度为7.5m;煤灰场布置在锅炉间的西北侧,煤场面积500㎡,渣场面积90㎡;烟囱置于风机间北侧,据风机间后墙4.57m。
二、设计原始资料。
1.热负荷资料项目生产采暖通风热水供应耗汽或用热量(最大/平均)7.02/3.2/(t/h) 11.0GJ/h (最大/平均)0.9/0.4(t/h)用汽参数/MPa 0.55 0.4 0.3同期使用系数0.8 1.0 0.4总凝水回收率% 50 95 02.燃煤资料M ar=14.8%,A d=26.4%,C daf=77.22%,H daf=5.25%,Q daf=14.6%, N daf=1.28%,S daf=1.58%,V daf=14.6%,Q net,ar=18886kJ/kg3.水源资料以自来水质为水源,水温10℃溶解固形物:420mg/L;总硬度9.05°G总碱度:9.50°G;pH值:7.34.气象资料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1.0℃3)采暖期平均室外计算温度:0.5℃4)采暖期总天数:99天5)主导风向:冬夏NE6)大气压:冬季97.87kPa;夏季95.86kPa。
5.其他资料1)该厂三班生产,全年工作306天2)锅炉房机器不考虑扩建3)地下水位:-6.5m4)生产回水为自流方式三、设计内容3.1 热负荷计算1)最大计算热负荷锅炉的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是选择过路的主要依据,计算公式如下:Q max=K0(K1Q1+K2Q2+K3Q3+K4Q4)+Q5 (t/h)式中Q1,Q2,Q3,Q4 ---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Q5---锅炉除氧用热,t/h,设计中采用化学除氧,Q5=0K1,K2,K3,K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K0---锅炉房自耗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K0=1.15所以,采暖季Q max=K0(K1Q1+K2Q2+K3Q3+K4Q4)+Q5=1.15×(1.0×4.403+0.8×7.02+0.4×0.9)=11.936t/h 非采暖季Q max =K 0(K 1Q 1+K 2Q 2+K 3Q 3+K 4Q 4)+Q 5=1.15×(0.8×7.02+0.4×0.9)=6.872 t/h2)采暖通风的最大热负荷Q i =Q 1+Q 2 =)i i (000278.0g q 21-'+'Q Q t/h式中 i q ---湿蒸汽的焓 i q =i ″-100ωγ,其中i ″为干饱和蒸汽的焓,取i ″=2787.1kJ/kg ,γ是蒸汽的汽化潜热,取γ=1961.6kJ/kg ω是蒸汽湿度,取2%,计算的i q =2747.9kJ/kg3)平均热负荷计算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Q i pj 根据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计算:Q i pj =i wn pj n Q t t t t -- t/h 式中 Q i ---采暖或通风最大热负荷 t/ht n ---采暖房间室内计算温度 ,此处取18 ℃t w ---采暖期采暖或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t pj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所以 Q i pj =5+180.5-18× 4)全年热负荷采暖通风全年热负荷D 1=8n 1【SQ 1pj +(3-S)Q 1f 】 t/年D 2=8n 2S t/年D 3=8n 3SQ 3pj t/年D4=8n3SQ4pj t/年式中S---每昼夜工件班数n1 n2 n3---分别为采暖、通风天数和全年工作天数D1 D2 D3 D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的全年热负荷Q1pj Q2pj Q3pj Q4pj---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的全年平均热负荷,t/hQ1f---非工作班时保温用热负荷,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