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案.doc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福建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福建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定风波》。
(2)理解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3)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哲学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诗词中的哲理,启发生活智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格。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3)懂得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 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哲学思想。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哲理的把握。
2. 运用诗词中的哲理,启发生活智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定风波》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诗注,理解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哲学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分析诗歌的美学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2)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生活启示(1)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哲理,启发生活智慧。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心态。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定风波》。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理解。
3. 选择一首苏轼的诗词,进行鉴赏分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定风波》。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并用以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哲学思想。
3. 学生能够从诗歌中汲取哲理,运用到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
《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教案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2.难点:领会东坡的旷达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生平,积累基础知识2.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多角度)3.领会东坡的旷达三、教学方法1.反复诵读2.小组合作四、教学内容(一)导入1.知人论世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且同时创造了“师生”"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的盛况;书法界,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2.解题苏赋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谪居黄州时期写下了不少佳作,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定风波》作于苏轼谪屋黄州的第三年春天。
苏轼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看新买的农田,途中遇雨,有感而作。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及生平2.能力目标:多角度赏析诗词3.情感目标:领会东坡的旷达(三)理解1.阅读,借助资料,理解字词同行:①háng,指行业相同或者同行业的人;②xíng ,指-同行走。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窟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吟啸:高声吟唱。
徐行:缓慢前行,缓步而行。
徐:①缓慢;②姓。
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2.平韵共11句,用了5个平韵。
因平声舒缓,力度弱,“声、行、生、迎、晴”,依次呈现,就像平原上的小溪流水,轻柔舒缓,在空间上造成一种平静而又空旷辽远的审美效果。
并且这几个字字音清澈明快,也给人轻松舒适的感觉。
3.朗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完整版)《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教案四川省华蓥中学高中语文组熊利【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教学重点】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教学设想】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
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林语堂评价他说:“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者,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他被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他被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他被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被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他曾为自己自题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个人,他就是——苏轼。
2.温故而知新(检测一下我们到底有多了解他):在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期?( D )A《念奴娇·赤壁怀古》B《(前)赤壁赋》C《后赤壁赋》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依然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篇一:《定风波》优秀教案《定风波》优秀教案《定风波》优秀教案冰清玉洁《定风波》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标题《定风波》苏轼苏轼生平简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
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
(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
(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
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
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文学成就: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
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
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
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定风波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定风波》【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积累名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本词。
3、学习以小见大、一语双关表达技巧。
4、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以小见大、一语双关的表达技巧。
2.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人生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写作背景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
“定风波”是词牌名。
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湖北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二、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感情。
三.了解大意上片译文: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而行。
竹杖和芒鞋轻捷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只要披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我也不在意上片:写风雨中的情景和心境(雨中事)下片译文: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
山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下片:写风雨后的情景和心境(雨后感)四.诗词赏析1.思考: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莫听”:“超然物外”;“何妨”“谁怕”:向风雨挑战“吟啸且徐行”:潇洒安闲、泰然自若2.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竹杖芒鞋”:闲散江湖;“马”:奔波官场“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3.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烟雨”:自然界的风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任”: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4. 思考:“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中“微冷”“相迎”并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体验?“料峭春风”:人生的逆境、政治的风雨;“山头斜照”:人生的希望人生体验: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5.思考:“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风雨”和“晴”: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人生感悟: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定风波》。
(2)理解《定风波》的创作背景、作者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3)分析《定风波》的文学特色,把握其艺术手法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的意境和哲理。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心态。
二、教学重点:1. 《定风波》的诗意和哲理。
2. 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定风波》中涉及的生僻词语和古文知识。
2. 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定风波》的原文、注释和译文。
2. 相关资料:苏轼的生平介绍、古代诗词鉴赏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定风波》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定风波》,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自学生僻词语和注解,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定风波》的诗意和哲理。
(2)分析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背诵《定风波》。
(2)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鉴赏文章。
(3)收集其他苏轼的诗作,进行比较学习。
六、教学拓展:1. 对比苏轼的其他作品,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思想情感。
2. 了解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定风波》的内容,完成填空题:(1)《定风波》的作者是____,他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____家。
(2)《定风波》中表现了苏轼____的人生态度,____的价值观。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2)学会通过诗句品味作者的情感,提升语文素养;(3)学会借鉴诗中的表达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情怀;(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3)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诵与理解;2. 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3. 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领悟诗文内涵。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复杂意象的理解;2. 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鉴赏;3. 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定风波》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决生字词和难句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感受作者的情感;(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文的感悟。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2. 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借鉴诗中的情感和表达技巧。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具体意象和修辞手法;3. 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4.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诗文的背诵情况;2. 对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程度;3. 情感态度的把握和读后感的质量;4. 课堂参与度和小组合作表现。
《定风波》教学设计
《定风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体会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理解《定风波》这首词的词句含义,感受词的意境。
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帮助学生领悟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的情感基调。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1)领悟词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感受苏轼的旷达胸襟。
(2)引导学生将词中的情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词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词的创作背景、词句含义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涵。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词的理解。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雨交加的视频,然后提问学生: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2)引出苏轼的《定风波》,并简单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内容和情感。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精读理解(1)结合注释,学生分组讨论词的词句含义,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3)重点分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苏轼的豁达心态。
4、探究赏析(1)提问: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2)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表现手法,如对比(“竹杖芒鞋轻胜马”)、象征(“风雨”“一蓑烟雨”)等。
(3)引导学生思考:苏轼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5、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遇到的挫折,谈谈是如何面对的。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定风波》。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如“莫听穿林打叶声”、“料峭春风吹酒醒”等。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学会面对人生的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韵律特点和意境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典故的理解。
(2)作者人生态度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乌台诗案”吗?苏轼是如何面对这场困境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典故的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音韵、意境等方面欣赏诗歌。
(2)学生谈欣赏感悟,教师点评。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在困境中如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
2. 写一篇关于作者苏轼的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苏轼”。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全文、注释、相关背景资料、典故解析等。
2. 准备诗歌手册,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欣赏。
3.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历史故事或趣闻,用于激发学生兴趣。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案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重点】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教学过程】第一教学板块──新课导入:同学们,听听这些词句是谁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是苏轼的名句。
苏轼,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
第二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
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
第三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教师小结(点击投影)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⑴芒鞋:草鞋。
⑵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
⑶料峭:形容微寒。
3、背诵课文:第四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讨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提示: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3)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面对人生困境的豁达态度;(2)学会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定风波》诗歌内容的解析;2. 诗歌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难点:1. 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2. 诗歌意境的体会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歌内容;(2)要求学生圈点批注,标记出不理解的诗句和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诗歌的美感。
4. 诗歌解析(1)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境;(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中的主旨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定风波》;2. 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鉴赏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定风波》篇1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检查阅读,点评指正。
1、抽查朗读。
2、其它学生点评,比较。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再读诗文,鉴赏形象;理解思想,学习手法。
1、生齐读。
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探讨表现手法。
(1)再读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4、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
高中语文《定风波》教案和说课稿
教案:高中语文《定风波》教案和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分析并掌握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2)领悟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的重要性;(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词的字词解释、翻译和背诵;(2)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的分析;(3)苏轼人生态度的感悟。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修辞手法的深入剖析;(3)苏轼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欣赏环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说课稿:(1)针对诗词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和翻译;(2)详细剖析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结合苏轼的生平,阐述其人生态度对现代人的启示。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感悟苏轼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2)讨论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3)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2. 写一篇关于苏轼人生态度的感悟文章;3. 选择一首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3. 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定风波教案定风波苏轼教案
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其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3)分析并欣赏《定风波》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2)学会对比分析,将《定风波》与其他作品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其独特之处;(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和坚定信念;(2)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1. 《定风波》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3. 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分析与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苏轼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把握;2. 对比分析方法的运用;3.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及其作品《定风波》,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意,体会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定风波》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交流心得;4. 对比分析:将《定风波》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之处;5. 文学鉴赏:欣赏苏轼的文学风格,提高鉴赏能力;6.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定风波》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独立见解;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豁达态度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8.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学生对比分析、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5.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苏轼的时代背景和《定风波》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作品;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学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提高文学鉴赏能力;5.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苏轼产生共鸣,理解其人生观和价值观。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定风波》的诗意和背景,把握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会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
2. 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的文学地位。
2. 诗歌鉴赏: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歌内容。
3. 内容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的对比手法等。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人生困境,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诗歌,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交流互动。
2.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读后感评价:从内容理解、感悟表达等方面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定风波》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2、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PPT演示)处于政治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但从他的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旷达刚毅、乐观潇洒的一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精神特质,《定风波》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写的。
余秋雨曾说过:“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
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
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差一点被处死,坐牢103天,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当时的恐悸、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他曾决心“不复作文字”,不仅对时政噤若寒蝉,而且在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中也不敢畅所欲言;他经常出入佛寺道观,俨然以佛子道士自居,一修炼就是七七四十九天;他经常一个人策杖江边,踽踽独行,品尝着这生活的苦果。
但这仅仅是苏轼人品修养、性格情怀中的一小半,而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才是苏轼人品性格中的另一大半。
九年级语文下册《定风波》教案、教学设计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比较与《定风波》的异同,进一步了解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
5.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共同探讨诗词的魅力。
- “家长们,你们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他们一起完成作业,共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1.朗读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反复朗读《定风波》,感受词的韵律美,并在家长面前进行表演,让家长共同感受古词的魅力。
- “请大家课后继续朗读《定风波》,尝试背诵下来。并邀请家长一起欣赏,共享诗词之美。”
2.写作作业:结合《定风波》的情感表达,写一篇关于“面对困境”的作文,要求运用词中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安排以下任务:
1.让学生尝试朗读《定风波》,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感受词的韵律美。
- “现在,请同学们尝试朗读《定风波》,注意把握词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其中的美感。”
2.设计一些关于词义、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测自己对《定风波》的理解程度。”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体会《定风波》的意境和韵律美,尤其是对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2.把握作者苏轼在词中所展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塑造;
3.提高学生对古词的鉴赏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古诗词。
2.播放一段古风音乐,同时朗读《定风波》,让学生在音乐和朗读声中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美。
定风波特级教师教案
《定风波》特级教师教案篇一:《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苏轼的诗歌风格,理解诗中蕴含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2. 通过分析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诗中的人生态度和情感,掌握苏轼的诗歌风格。
2.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苏轼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情境。
(1)介绍苏轼的背景,包括他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
(2)讲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苏轼在创作此词时的生活境遇和心境。
2. 初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情感和音韵。
(1)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韵脚和押韵字,体会音韵的美感。
3. 深入分析:对词中的意象、象征、情景交融进行深入解读。
(1)分析词中的意象,如“穿林打叶声”、“萧瑟”、“风雨”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2)探讨词中的象征,如“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象征着什么?它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在表达词人情感上的作用。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词的理解和感受,探讨苏轼的人生态度对他们的启示。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苏轼的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小组讨论、比较分析等。
2. 教学手段:PPT演示、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 作业:背诵诗歌并写一篇300字的赏析文章。
3. 评价方式:作业批改、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多媒体教学视频等。
2. 工具:实物展示台、投影仪等。
七、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苏轼的诗歌风格和特点,掌握诗中的人生态度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教案教案:《定风波》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定风波》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李清照。
2. 熟悉《定风波》的内容和结构。
3. 掌握《定风波》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定风波》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生平。
- 理解《定风波》的内容和结构。
- 分析《定风波》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 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 分析《定风波》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作用。
-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深意与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定风波》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李清照,了解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诗歌《定风波》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2. 阅读与分析:- 全班分组,每组分配一两个诗句,让学生读诗并组织辩论,探讨自己理解的意思。
- 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理解并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定风波》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
3. 深度理解:- 分析《定风波》中的象征意义、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引导学生寻找诗歌的深层含义与内涵。
- 引导学生思考,诗中表达的是不是只是失去爱人的感伤,还有没有其他更深的思考。
- 分组或个别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文学评论或文章。
4. 欣赏与鉴赏:- 分享学生的文学评论或文章,整理学生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交流并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 教师介绍其他的李清照的作品,鼓励学生研究和阅读更多的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并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对于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能力,去探索和理解其他的文学作品。
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定风波》的读后感或诗歌鉴赏作业,以及继续研究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明确小序在词中的作用及其与词的正文的联系;②了解苏轼的人生遭遇、性格特征及其豪放词的抒情特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2、过程与方法:①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指导诵读技巧;②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作者豁达的胸怀、豪迈的精神;②引导学生反观自我,正视人生旅途上的“风雨”,树立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从苏轼的人生经历来把握词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引导学生学习苏轼积极乐观、豁达超脱的胸襟。
2、教学难点:多角度地全面认识、了解苏轼。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师也提醒大家注意了P35页《词话丛编》中关于豪放词和婉约词的诠释,还记得学士词要怎么演绎?(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但是,是所有的豪放词都是“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而歌”吗?其实还有一种豪放,表现在词人豁达的精神和情怀上。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并没有博大壮阔的写景,也没有豪迈奔放的抒情,但却充满着词人豁达情怀的词——《定风波》,请同学们翻开书的第37页。
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将这首词齐声朗读一遍。
注意一下几个词的读音: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ppt呈现)(播放录音、教师板书标题)教师正音,给出评价。
请个别同学范读或男生齐读,指导划出节奏。
二、解读小序、梳理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说说,这首词和前面学到的《念奴娇》,在形式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前面有段小序)对,小序,我们学过的哪些篇目也有小序呢?(《孔雀东南飞》、《琵琶行》⋯)小序在宋词中是很常见的,具有导读、纪实、审美等功能,它的产生既是词学观念演化的反映,更是叙事抒情等功能的需要,且与宋代文坛“破体”之风有很大关系。
词的发展从有调无题到有调有题,进而又从有题无序到有小序的出现,词序成为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点睛之妙笔,精制之美文。
我们再来一起齐读一遍序言,注意找出,里面交代了哪些信息?(教师提示:三月七日是?沙湖道中是?雨是?同行和余?遇雨、已而遂晴?)我们可以提炼出这些信息:时间:三月七日。
教师解读背景:指的是宋神宗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地点:(结合注解第二点)沙湖道中。
教师解读背景:沙湖道中,1082年春天诗人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黄州就是今天的黄冈,苏轼在他晚年的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中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可以看出,苏轼自己也认为黄州时期是他人生一个重要节点。
也正是在这里,苏轼写出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等千古名篇。
天气:先雨后晴人物:雨具(指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我)教师提问:好,通过词的序言,苏轼写作这首词的相关背景我们就一目了然了,那么最后,事件呢?这首词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大家结合词的正文来总结一下。
事件线索:首先是行在沙湖道中下雨了,听到了“穿林打叶声”→那下雨了要怎么办呢?作者的态度是“何妨吟啸且徐行”,不管风雨有多大都不怕。
→后来雨停了,春风吹来,斜阳相照。
“回首向来萧瑟处”,回过头来看刚才走过的路,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师总结: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
这是一首少有的全篇都在叙事的词,这也是本词的特点所在。
但是大家想一想,作者仅仅是为了记录一次看田途中遇雨的经历吗?很显然不是,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作者隐藏在表面文字后面的深层次的感情。
三、细析文本、解读情感。
首先,莫听,莫是什么意思?别、不要,他不要听的是什么,穿林打叶声,也就是雨声。
穿林打叶,是柔柔的牛毛细雨,还是来势凶猛的,比较大的雨?——大雨。
嗯,说明他在沙湖道中遇到的是大雨,渲染出了雨骤风狂之景。
那么接下来他怎么样呢?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反问强化“不妨、不需要”的意思,俏皮中折射出一种挑战色彩,反映了词人旷达心境。
吟啸在注解里有解释,吟咏长啸,也就是吟诗长啸啊,那徐行?慢慢的走着,他在雨中吟诗长啸、舒步徐行。
呼应了小序中的哪句?(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想想我们平常在路上碰到下大雨,什么反应?赶快跑开,避之不及,生怕被雨淋到了,可在这里,苏轼他却,吟啸且徐行,慢慢地走,这里体现了他怎样的一种形象。
(与众不同,很潇洒,很镇静。
)对,这里就有一种潇洒的镇静在里面。
大家看,“莫听”、“何妨”二词,是不是还有一种对风雨的倔强的抗争的意味在里面呢?我们由这两句可以看出,词人面对骤然而至的大雨,依然能够泰然处之,坦然面对。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旷达)很好,旷达。
任它风雨肆虐,我且吟啸徐行。
后面这一句就很有意味了,有没有哪个同学试着给我们讲下他的理解?(竹杖芒鞋轻胜马。
从字面上来翻译一下这句,竹杖芒鞋是什么?竹杖很好理解,竹子做的拄杖,芒鞋注释里有,草鞋。
轻是轻便。
胜是比,超过。
马在这里是交通工具了。
所以连起来理解是拿竹杖穿芒鞋走比骑马轻便。
)哎,竹杖芒鞋比骑马要轻便吗?的确,竹杖芒鞋的重量比马要轻。
可大家想想,当时是一个雨天,古时候的路可不比我们现在的水泥路,那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变得非常泥泞难行,而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虽然轻便,可在雨中走,难免不拖泥带水,寸步难行。
怎么可能比骑马还轻快?大家想想,竹杖芒鞋通常是什么人的装束?——农夫,平民。
马又通常是什么人的坐骑?——达官贵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已经成了身份的象征,那么这个轻,只是字面意义上的轻便轻快么?不是了,而是有一种心理上的、心情上的轻,组个什么词合适?——轻松、轻快。
嗯,轻松和轻快。
苏轼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这样的句子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段背后的故事。
苏轼年轻时是很有一番抱负的,在政治上很有自己的主见,在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时,苏轼就曾上书反对,并且主动要求外调;在哲宗即位后,苏轼又因为不能容于旧党又被外调。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苏轼在做官的时候是并不轻松的,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执政,他都照例是不好过的。
而“竹杖芒鞋”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之后的自我写照,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了“居庙堂之高”,骑着高头大马的风光,但起码从心理上要放松得多。
大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没有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也不用担心自己会在无意中会得罪谁了。
所以,谁怕?他苏轼不怕了,竹杖芒鞋虽不及高头大马在雨中行得轻便,但他心理上是轻松的,乐得逍遥自在。
再看最后一个词,任。
任是什么意思?随。
说到这里想到英语剧排练时有同学在后面哼的一首歌,叫《let it go》,翻译成中文就是“随它去”。
我们在这里就放松一下,来以歌解词,大家对照中文翻译,来听一听这个片段,感受一下歌里的感情吧。
Let it go 随它吧随它吧Let it go 随它吧随它吧Can't hold you back anymore 回头已没有办法Let it go 随它吧随它吧Let it go 随它吧随它吧Turn my back slam the door 一转身不再牵挂And here I stand, and here I'll stay 我所立之处将是我待的地方⋯⋯这首歌所唱的,回头已没有办法,一转身不再牵挂,和苏轼他所吟咏的,竹杖芒鞋、贬官之后的心境,是不是很像?我们看到这句,“我所立之处,就是我待的地方”,苏轼所立之处是哪里?(黄州烟雨中)烟雨,结合前面穿林打叶的风雨,它们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吗?——不是。
很显然不是的,这里的“风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
我们回顾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
前面已经说过,他的仕途很不顺畅,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执政,他都是受排挤的那一个。
这是因为他太正直太富有诗人气质了,总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
他的诗文名冠一时,但是他做官却总也不能让当权者满意。
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很悲惨,很凄苦.但,面对如此的人生境遇,苏轼提出了一个“任”字,作为他的立场、他的态度。
正像歌词中所唱的,“我所立之处,就是我待的地方”,面对谪迁,他也照样可以随遇而安,泰然处之。
面对人生风雨,他也可以穿起心中的蓑衣,潇洒地立在雨中,这是怎样的一种胸襟啊?自若、自信、豪迈、旷达很好,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更进一步,由眼前的风雨推及人生的风雨,有力地强化了苏轼面对恶劣的自然和人生环境的不以为意、对生活依然充满乐观和信心的超然情怀。
那么,他是怎样形成这样一种生活观的呢?我们试着从下片寻找答案。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师提问:同学们自己吟诵一遍下片,揣摩下该拿出怎样的感情去读?好,大家都讨论完了吧?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功底?(精要点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情感灌注,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先来看看下片中出现了哪些景物?(齐答)(边听边板书)料峭春风。
山头斜照。
这里的料峭春风,给人怎样的感觉?作者自己在词中提到了,微冷,有一种微微的冷的感觉。
(板书)而斜照呢?山头斜照,夕阳染天,给人以怎样的感觉?暖。
(板书)对,有一种暖的感觉。
这里就有一种感官上的冷暖对比,由冷到暖。
“春风吹酒醒”,说明苏轼他是喝了点小酒在雨中慢慢走的,带着微微醉意,虽然衣裳被打湿了,他也依旧潇洒不以为然。
可现在雨停风起,他感到一点凉意了。
“微冷”。
带着酒意能潇洒畅快抒发旷达情怀,如在梦中畅游,但现在酒醒了,他是被打回现实,回想起境遇的凄凉,悲从心来了么?不会,因为这个时候,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个时候,山头的夕阳又给他带来了些许暖意,就好像是特意来迎接他的。
一个“却”字,大有绝处逢生之感。
在这里大家有没有读出一点“风雨之后见彩虹”的意思呢?“相迎”,夕阳真的是来迎接他的吗?不是,这只是他的主观意志。
但正是从“相迎”二字,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情?(他身处逆境却能看到曙光,不让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不会沉溺在“冷”中不可自拔。
所以,他总能保持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这也是同学们应该学到的一种精神:总能在困境、逆境中看到希望,善于发现身边美好的点点滴滴,给自己以激励,从而乐观地笑对人生风雨。
最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一句,词人“回首”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好像提的不够明确)(表面上看,是回想一路上暴风骤雨的情形,而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