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内容

合集下载

中秋佳节手抄报内容

中秋佳节手抄报内容

中秋佳节手抄报内容中秋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

那么中秋节的手抄报怎么做呢?下面是的中秋佳节手抄报内容,希望大家能喜欢!1. 中秋月,故土圆。

团圆夜,心相连。

明月明,彩。

团圆节,望月圆。

中秋节,祝福满。

祝愿你,合家欢,百事乐,美,比蜜甜!2. 我把我所有的思念和对你的关心寄给明月,希望中秋的给你带去了我所有的祝福,希望你看见那皎洁的月光,也会开心快乐3. 月很亮,天空很美,天天快乐很重要;花在开,草在长,愿你天天喜洋洋;杯里送真情,信息送祝福,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祝你中秋快快乐乐!4. 月亮=嫦娥+玉兔,月饼=把月亮拍成饼,代入:月饼=把嫦娥+玉兔做成饼,结论:月饼=嫦娥的纯情+玉兔的精灵。

送你此月饼,愿你变成人中精。

中秋快乐!5. 中秋来了,思念“月”浓了,团圆的心情“月”急迫了,也“月”想着吃月饼了。

祝你在中秋节也“月”来“月”,“月”来“月”快乐!最近几天的六朝古都,不知怎的阴连绵强欲望的阳光,不给时机穿过云层细缝惟能穿透夜里的梦,在明月与乌云之间徘徊虽然不是朗月,却多了几分朦胧的醉意金秋的慰问必然包括金装的月饼礼盒可我们没有,有的只是三天的中秋假期与一些灰色阴雨时节的凄凄凉凉,或是闲敲文字时键入闾巷的片片落花我想单独出去走走,外面的风声渐染秋的颜色我知道,秋风没有和家人团圆,黎明也没有升起金灿灿的太阳,或是游子在外漂泊那片朦胧的月光背后,定然刻着故土的殷殷期盼盼星星,盼月亮,盼不到金秋的月宫婵娟千里之外是否还有一轮明月,你相信我也相信在酒览月华微醉后,画一个水水月饼映入眼帘的是一些美好的回忆,和一整个故土猜你喜欢:1.2.3.4.5.6.7.。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通用6篇)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通用6篇)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通用6篇)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篇一中秋节的主要民俗事象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明清时期的民俗大节。

中秋节在宋元时代是一般性节日,明朝以后中秋地位显著上升,清代成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四大节之一。

明清时期的中秋节俗内容较前代有了显著的扩充,节俗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1、祭月、拜月,庆祝丰收唐宋时期的中秋节主要是赏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节日。

明清时期节日性质发生变化,人们同样赏月,但似乎更关注月神的神性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与经济关系。

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对丰收的庆祝。

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2、分享、馈送“团圆饼”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

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

月饼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民间流传的元朝末年八月十五吃月饼反抗统治者的传说虽不足信,但至少部分说明了明初以来中秋吃月饼的事实。

明代中秋节馈送月饼是全国普遍通行的重要节俗。

在明朝初年中秋已有食饼习俗,民间城乡更是以月饼为节礼互相馈送。

现代月饼生产形成地域风格,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甬式月饼等,它们在月饼内馅、月饼形制及加工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北京月饼,酥皮、冰糖馅;广式月饼以糖浆面为主,有酥皮、硬皮两种,月饼有咸甜两味,馅有肉类与莲蓉、豆沙等;苏式月饼,也是酥皮,饼馅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以桂花、玫瑰花等天然香料;甬式月饼(宁波),酥皮,多用苔菜为馅。

传统月饼糖多油重,近年来多流行以果类为馅的低糖月饼。

3、家人团聚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

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较早形成了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

家庭成员的团聚成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节日就为民众的定期会聚提供了时机。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背景介绍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它是人们欢聚一堂、赏月祈福的时刻,也被称为“团圆节”。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内容,供您参考。

月亮与中秋节1. 月亮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中秋节的传统俗中,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美好的祝福。

2. 月亮有着圆满、明亮的形状,是中秋节团圆之意的象征。

中秋节传统食品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食品之一,有很多不同的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每年中秋节,人们都会互赠月饼,传递着祝福和团圆的情感。

2. 柚子:柚子是中秋节特别喜爱的水果之一,因为它的形状和发音与“遇”字相似,寓意着好运和幸福。

中秋节传统俗1. 赏月: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赏月、赏月亮的盛况。

有时还会举办诗词比赛、猜谜语等活动。

2. 点灯笼: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挂灯笼,以示庆祝和喜庆。

3. 做花灯:一些地方会举办花灯展览和制作比赛,展示各种精美的花灯作品。

中秋节传说故事1. 嫦娥奔月:嫦娥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女,在中秋节的故事中,她因为偷吃了仙丹而被贬到了月亮上,成为月亮中的仙女。

2. 后羿射日:后羿是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他曾使用神弓神箭射下九个太阳,为人们带来了太阳的光明和温暖。

中秋节与家庭团聚1.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一节日,分享团圆的喜悦和温馨的时刻。

2. 中秋节也是表达亲情和友情的时候,人们会互赠礼物、祝福和关心。

以上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内容资料,希望对您的中秋节手抄报有所帮助。

在设计手抄报时,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创意的排版和展示。

祝愿您在中秋节过得愉快!。

中秋节的内容

中秋节的内容

中秋节的内容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于农历八月十五日(公历九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之间)举行。

以下是中秋节的主要内容:
1. 赏月:中秋节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中秋之夜,月亮圆满明亮,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在户外赏月。

有的地方会举办赏月活动,如登山、宴会、诗词比赛等。

2. 吃月饼:中秋节的重要传统之一是吃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外皮酥脆,内馅丰富多样,常见的口味有豆沙、莲蓉、蛋黄等。

人们会在家庭聚餐或赠送亲友时一起分享月饼。

3. 家人团聚:中秋节是中国家庭团聚的节日。

在中秋节,人们会努力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欢乐时光。

这种团聚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4. 儿童游戏:中秋节还有一些特色的儿童游戏,如打陀螺、放风筝、猜灯谜等。

这些游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5. 点燃孔明灯:为了祈福和表达祝愿,有些地方会点燃孔明灯。

孔明灯是一种薄纸制成的灯笼,内部装有蜡烛。

人们将其点燃后放飞上天,寓意祈求好运和顺利。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以上这些活动来庆祝和传承这一节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祈祷团圆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精选5张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精选5张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精选5张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1、中秋月儿圆,团圆乐无边。

硕果喜来乐,玉米逐笑颜。

高歌全家福,两人慢步舞。

举杯邀明月,中秋共此时。

美酒注相思,短信寄平安,祝中秋快乐!2、秋云秋霜秋落叶,秋风秋雨秋明月,落叶印相思,秋月照我心,中秋佳节还没到,祝福提前送给你,祝你收获多多,好事满满,祝你快乐多多,幸福满满,祝你成功多多,钱币满满,祝你喜事多多,笑声满满。

3、平分秋色一轮满,中秋祝福千里明。

一明住进快乐城,二明成功好运行,三明事事皆太平,四明莫忘朋友情,五明花好月圆幸福永不停。

中秋快乐!4、仰首是春,俯首为秋,抬头低头话中秋;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十五明月空中挂;问候是茶,祝福是酒,茶浓酒香添盈袖。

中秋了,祝您中秋愉快,合家欢乐!5、评分记录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鉴于你生活快快乐乐,工作勤勤恳恳,特批准你在中秋期间携妻带子赏美月,邀朋会友饮美酒。

看短信的,说你呢,还不赶快谢主隆恩!6、月到中秋分外明,秋色明媚月动听,花好月圆人欢庆,温暖康泰万家心。

中秋佳节到了,祝你月来月开心,月来月幸福,月来月甜蜜,月来月美丽!7、月儿圆圆天边挂,梦想圆圆都成真,荷叶圆圆水中立,情谊缘缘永不变。

祝福源源短信传:中秋花好月又圆,幸福快乐两团圆。

祝你中秋快乐!8、月亮圆,月饼圆,团团圆圆人团圆;家人圆,幸福圆,快快乐乐合家圆;爱情圆,事业圆,顺顺利利好梦圆;今日圆,明日圆,岁岁年年总团圆。

中秋到,恭祝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事事圆圆满满!9、月儿圆,中秋送喜,菊花香,秋色娇艳,十五重逢在今朝,生意兴隆合作妙,借中秋来临之际,诚心的表示你对公司的照顾,祝你中秋快乐,身体健康,何家团圆,幸福安康。

10、中秋将至,我偷得东海龙王的稀世珍鲜,太上老君的灵芝仙丹,月老的幸福美满,秘制了工艺赛嫦娥美味绝对hold住你的稀世月饼,回复短信即可领取哦!11、有一种幸福沏在茶里与家人品尝;有一种幸福凝在月光中待团圆时一同守望。

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7篇)

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7篇)

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7篇)篇1: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一)赏月:中秋节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的意义。

古代就有许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吴刚伐木,现代人是欣赏月夜的自然美景。

篇2: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即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节黑板报资料二、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6篇整理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6篇整理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6篇整理(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为秋季的其次个月,而八月十五的月亮圆满,象征家庭团聚,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欢迎查阅!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今日是中秋节,是个家人团聚的日子。

晚餐后我们一家五口坐在院子里,期盼着月亮的到来。

最终,月亮消失了,只是,它被一层乌云遮住了,若隐若现。

一阵风吹过,乌云被吹散,月亮的容貌把我深深地吸引了!它圆溜溜的,犹如一个甜美的月饼,高悬在空中;皎洁的月光泻在我的身上,使我舒适无比。

认真看着月亮,这个“白玉盘”中好像有个漂亮的女子,望着人间,身边还有只活蹦乱跳的兔子。

那就是嫦娥,她正急迫地查找着后羿,可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只能一人,孤独地待着月宫。

“吃月饼啦!”她妈妈端着盘子走出来。

月饼都被切成了五份,这使我迷惑不解,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原来,吃月饼时,月饼要切出来,每人一份,才能表示团聚。

晚上的月亮并不是特殊亮,可是,我们全家的心里都藏着一个最光明的月亮。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2盼星星,盼月亮,最终盼来了中秋节。

早晨,我早早的起床,穿衣洗漱完毕。

看了看窗外,天上飘着毛毛细雨,真担忧晚上看不见圆圆的月亮。

突然发觉桌上放着一个小月饼,外皮金黄闪光,上面刻着四个字“中秋欢乐。

”我馋得口水直流,忍不住咬了一小口。

妈妈见了说:“小馋猫,月饼是晚上吃的。

”我对妈妈说:“就吃一小块嘛。

”妈妈笑了笑,刮了刮我的小鼻子,我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了爷爷奶奶家,一进门,就看到一桌丰富的晚餐,都是我爱吃的,有红烧肉、炒河虾、小公鸡……哇!还有我最爱的大闸蟹。

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晚饭桌上,爷爷讲了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他讲得绘声绘色,我听的津津有味,仿佛坐上了神舟飞船登上了浩渺的太空。

晚饭后,爷爷奶奶在门外长桌上摆上了大月饼、苹果、菱角、柿子,还有一碗清茶。

中秋节黑板报内容(9篇)

中秋节黑板报内容(9篇)

中秋节黑板报内容(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秋节黑板报内容(9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听说过或使用过黑板报纸,黑板报纸属于“报纸”的范畴,具有“报纸”的特点和形式。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内容(精选三篇)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内容(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1(一):赏月中秋节赏月中秋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加盛行,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

《东京梦华录》更有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二):赏月吃月饼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电信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厦门海沧大桥旅游区(#)建设了厦门博饼民俗园。

(三):赏月赏桂花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四):赏月烧塔中秋夜烧塔中国南方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农村很流行。

塔身有碎砖和瓦片以及树枝干草等搭建而成。

圆窑形,下宽上尖,内为空心,中秋晚上点烧,常常会有烧塔比赛,塔烧得越通红越好,烧得越旺越有彩气。

(五):赏月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2中秋节祝福语1、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人虽不至,心向往之。

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2、今秋又是月圆时,清风只影度中秋,思念佳人千里外,明月传情表我心。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简写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简写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简写中秋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那么当你要以中秋节这个节日为主题制作手抄报的时候, 要选择什么样的文字内容才更为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了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简写, 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简写篇1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 所以被称为中秋。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 一年分为四季, 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局部, 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 更光明, 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聚节, 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此夜, 人们仰视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 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 也借此寄予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 中秋又称“团聚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 月亮最亮, 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 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如宁波、台州、舟山, 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 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攻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 过了中秋兴犹未尽, 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 名为“追月”。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简写篇2我国地域宽阔, 人口众多, 风俗各异, 中秋节的习俗那么多种多样, 并且带有深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 女子过中秋节时要穿行南浦桥, 以求长寿。

在建宁, 中秋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桔兆。

上杭县人过中秋, 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宫嫦娥。

金门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 主要是妇女和小孩, 且有“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的习俗。

晚上, 皓月初升, 妇女们便在院子里设案, 桌上摆满佳果和饼食, 银烛高燃, 香烟缭绕, 然后拜月。

中秋之夜烧塔, 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塔高约1至3公尺, 多用碎瓦片砌成, 顶端留一个塔口, 供投放燃料之用。

关于中秋节的文字内容

关于中秋节的文字内容

关于中秋节的文字内容(一)1、月饼合家团圆,月兔送吉祥,月圆人团圆事事圆满。

2、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愿今日千里共婵娟。

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4、思念,化作一阵香,躲进月饼里。

咀嚼着,咀嚼着,便在口中散开了,而心里,满满的,都是亲人的祝福。

5、品香甜的月饼,聊琐碎的家常。

望皎洁的明月,这便是中秋。

6、小时候,中秋是一个月饼,我咬一口,你咬一口;长大后,中秋是一杯浊酒,我泯一点,你泯一点;而现在,中秋是一轮圆月,我看一眼,你却不在。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9、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季节;那丰硕的果实,每一个都满载着劳动者辛勤的汗水;那随风轻舞的枫叶呀,每一片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风轻拂,星低诉,举杯邀明月,遥寄相思赠嫦娥。

10、如此皎洁月光。

那些人,便住在这月亮之中,托起的是满满的故乡,只望这中秋明月,许我无数牵挂。

(二)赏月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吃月饼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祭月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素材(精选20篇)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素材(精选20篇)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文字内容素材,1.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亮的祭祀,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团圆的节日。

2. 月亮的传说: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经典传说,增加神秘色彩。

3. 中秋习俗:介绍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传统习俗,体现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4. 月饼的种类:列举豆沙、五仁、蛋黄、莲蓉等各种口味的月饼,让读者了解月饼的多样性。

5. 中秋节与诗歌:摘录与中秋节相关的经典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6. 中秋节与家庭:讲述中秋节对家庭的意义,强调团圆、和睦的家庭氛围。

7. 中秋节与神话:结合神话故事,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内涵。

8. 中秋节的现代意义:讨论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中秋文化。

9. 中秋节与环保:提倡在庆祝中秋节时注重环保,减少浪费。

10. 中秋节与旅游:介绍中秋节的旅游习俗,如赏月胜地、秋游景点等。

11. 中秋节与传统艺术:结合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等,展示中秋节的独特韵味。

12. 中秋节与民间故事:分享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间故事,增加趣味性。

13. 中秋节与天文知识:介绍月亮的科学知识,如月相变化、月球表面等。

14. 中秋节与农业:讲述中秋节与农业的关系,强调丰收和感恩的主题。

15. 中秋节与传统医学:介绍中秋节期间的养生之道,如饮食调养、运动健身等。

16. 中秋节与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传承中秋文化,如学唱与中秋节相关的歌曲。

17. 中秋节与社交礼仪:介绍中秋节期间的社交礼仪,如拜访长辈、赠送礼物等。

18. 中秋节与国际交流:讨论中秋节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19. 中秋节与心理健康:关注中秋节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调适建议。

20. 中秋节与未来发展:展望中秋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以上素材可根据您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和组合,希望能为您的手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十一篇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十一篇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十一篇中秋节,又称中秋节、月明生日、月夜、中秋节、中秋节、拜月节、月娘节、中秋节、团圆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的文章11篇 ,欢迎品鉴!1、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就是中秋。

——唐·殷文圭·《八月十五夜》2、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唐·张祜·《中秋月》3、三五夜中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4、良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

动摇随积水,皓洁满晴天。

——权德舆·《酬裴端公八月十五夜对月见怀》5、人存有悲欢离合,月存有阴晴圆失,此事和古容易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6、世远人何在?天空月自圆。

——明·王冕·《中秋次韵答恢太虚》7、中秋就是一个想象迷人的神话,一千年一万年脉脉据说,中秋就是一段缕缕不断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浓情思念;一个民族在这赏月、品月的过程中,体验同时也在展出一种韵味独有的魅力。

8、夜已深了,情已浓了。

中秋依然在天穹中漫步流浪,走过了宿命中的寒凄,越过了梦中那相思的河流,只有徘徊在月夜里的清瘦的身影,搁浅在相思风中的独岸。

9、时序极易过,晃晃又至了中秋,岁岁月圆,月月月半,道不尽心底零零整整的牵绊,孤独中,没酌定,任月色似水,禅思尘埃落定,避世夏日,期盼!10、一颗真心仁,二两高兴糖,三钱快乐浆,四勺五瓢美满羹,六七色缀欢乐汤,八仙桌上酒在中,十全其美聚一堂!盘中月饼圆又圆,和家幸福在眼前。

11、中秋月圆人也圆,家家户户笑开颜。

父母长辈在眼前,子孙满堂笑声辣。

美酒佳肴全尝不下,月饼辣至心里边。

共大赏明月趣无边,祝福声声情谊绵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在夏历八月十五那天。

正由于那天是秋季的正中,得名中秋节。

说道至中秋节呀,还有一个瑰丽的传说呢!据说在八月十五那天,嫦娥由于偷了仙药,却无人知晓那药无法多喝。

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哪些

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哪些

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哪些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它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和感恩的时刻,也是丰收和祈福的象征。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内容。

一、传统习俗中秋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是赏月和吃月饼。

人们喜欢在这个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各式各样的月饼,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美食,如柚子、芋头和糕点。

赏月也是这个节日的重要部分,人们会在家中或户外准备好月亮蛋糕、茶和水果,然后一起欣赏明亮的圆月。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还有其他有趣的习俗。

例如,一些地方会举行舞龙舞狮的表演和灯笼展览。

人们还会参与一些传统的民间游戏,如猜灯谜和踩高跷。

这些习俗都有助于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让人们更加融入中秋节的氛围。

二、中秋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秋节也与一些著名的故事和神话传说有关。

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嫦娥奔月。

传说在远古时代,十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解救人们,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人类。

他因此获得了神箭并成为了著名的射手。

然而,他的妻子嫦娥无意中吃了不该吃的灵丹妙药,飞上了月亮,并变成了仙女。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会仰望月亮并祈愿嫦娥的愿望能实现。

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是玉兔捣药。

传说月亮上有一只大兔子,它使用一个大石臼在月亮上捣药。

这是人们把月亮看作是兔子家园的一个有趣的想象。

这个故事也使人们更加期待着欣赏中秋节的圆月。

三、家庭团聚和感恩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的时刻。

在这一天,人们会努力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个节日,并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个时刻也是感恩的时刻,人们会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

一些人会给父母和长辈准备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达他们的感谢和爱意。

四、中秋节与中国诗词中秋节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启发了许多著名的诗歌和诗词。

许多古人写下了与中秋有关的华丽诗句,表达他们对这一节日的深情。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写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写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写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与春节、端午节和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也被称为“月圆节”、“团圆节”、“嫦娥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家庭团聚,赏月,吃月饼,喝桂花酒,祈求团圆幸福。

当我们制作中秋节的手抄报时,文字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文字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制作中秋节的手抄报。

一、传统习俗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习俗。

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玩滑稽等,这些都是传统中秋节的习俗。

二、更好地品味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

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月饼的制作过程、口味、材料等等,来更好地了解和享受这种传统美食。

三、嫦娥奔月的故事中秋节与古老的传说和故事有关。

我们可以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它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以及广泛的文化意义。

四、祈愿美好的未来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祈愿和感谢的节日。

我们可以向神明祈求平安、美好和幸福,同时也要感恩所有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的人。

五、促进文化交流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同时也是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极好机会。

我们可以与外籍人士分享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文化背景和意义。

六、祝福亲人朋友在中秋节期间,人们经常会用短信、电话、微信、QQ等方式向亲人、朋友、同事、老师等祝福。

我们可以给他们制作一个特别的手抄报,表达我们的祝福和心意。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提议。

在制作中秋节手抄报时,我们应根据具体的主题和目的,来选择与之相关的内容和文字。

无论什么内容,我们都应秉持着团圆和感恩的精神,来庆祝这一美好的时刻。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八月十五日。

以下是中秋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1.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人们通常会在室外或庭院摆放一个小桌子,上面放上月饼和水果,一家人围在一起欣赏明亮的月光。

还有一些传统的民间活动,如舞龙、舞狮等。

2. 传说故事:中秋节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故事中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嫦娥因为误食了长生不老草,变成了仙女,最终奔月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子。

3. 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物是月饼。

传统的月饼通常是圆形的,有各种各样的馅料,例如豆沙、莲蓉、蛋黄等。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4. 灯笼: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挂灯笼。

人们会在庭院或屋前挂上各种精美多彩的灯笼,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5. 诗词赋:中秋节也是诗词赋的重要时刻。

人们会写诗、赋,表达对家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以及对美好祝福的祝愿。

6. 家族聚会: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家人会利用这个节日聚在一起,共同欢度。

家人团聚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表达亲情和家人之间感情的一个机会。

以上是中秋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祝你制作手抄报顺利!。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最新版(10篇)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最新版(10篇)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最新版(10篇)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被人们誉为是团圆的节日,而人们庆祝节日到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会用手抄报的方式来宣传中秋节,下面给大家分享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最新版(10篇),欢迎阅读!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1中秋手抄报内容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中秋的神话故事,中秋的发展,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词等等相关内容。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22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2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

(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到中秋,赛摸秋(鄂西·土家)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挂失果实不视为偷。

中秋摘抄内容

中秋摘抄内容

中秋节的摘抄内容一1、月光融融,在八月十五这天最美。

月,洒一地的清辉,思乡的游子,或歌亦吟。

中秋之夜,他们的思想是歌海漫天的精灵。

2、中秋月圆,花好情郁之际,古代中国文人们的情怀更是诗意飘逸尽染,词风横荡天涯。

3、在这个中秋之夜,我们的家庭是最温馨的,月亮也在这夜晚,放射出温柔的光芒。

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侧头仰望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于深邃的苍穹。

有凝重的云块,漂浮在周围,犹如远方在游子,写满相思的泪滴。

那泯灭不了思念的素光,何以寄托心中那沾湿的云彩。

4、月光如水,心静若树。

在这合家欢乐的日子里,方惟感幸福生活才是生命红尘之中不老的绿树枝繁。

近中秋,思千古,凡人自有平常心。

足亦,乐哉!5、时光飞旋,“不应此曲有,已是天上人间”。

月光淡淡,心已鹤鸣,中国的中秋,赋予了中国文人们最缤纷的想象之色彩。

6、一纸月华,无数婀娜,尽染无尽悲欢。

对歌当吟,人生曳情,亘古皆有。

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们,把中秋写得如些婉转曲扬,如诉如泣,自是印证着一番多愁的思乡念人情愫。

7、红尘之中,那一缕缕的月华情思曼妙,谁是谁的眷恋人了,看月光,幽思绪,中秋月圆之夜,寸心远表,自是一番不同风。

中秋节的摘抄内容二1. "皓月当空,人团圆乐。

中秋佳节,团聚乐国。

"2. "举家欢庆,品味月饼甜。

家国情谊,天地一心连。

"3. "团圆之夜,月光如昼。

思念之情,如影随心。

"4. "中秋月圆,思念如潮。

相思之情,浪漫绵延。

"5. "明月送寒秋,中秋共家团。

喜看鹅儿浴,白露满蓝田。

"6. "月圆人圆花好,中秋团圆有情。

叩问长亭何处,不知道人已远行。

"7. "神仙难识旧家巷,咸阳古道音尘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8.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中秋节的内容

中秋节的内容

中秋节的内容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根据农历,每年的八月十五,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是一家人团聚、共享团圆月饼的时刻。

一、传统习俗:月饼的故事中秋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赏月和吃月饼了。

据传说,这个习俗源自古代的民间传说——赵氏孤儿。

相传,赵氏孤儿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父母早逝,只有姥爷独自抚养。

因为姥爷年迈行动不便,赵氏孤儿决定攀登一颗高山,寻找长生不老草,以治愈姥爷的病痛。

然而,在山上他遇到了一只恶魔,恶魔向他提出了三个问题,如若解不出,他将无法得到长生不老草。

赵氏孤儿历经磨难,最终成功解答出了恶魔的三个问题。

为了感谢月亮提供的光明,赵氏孤儿决定上山拜访月神,并且希望月亮能够赐予全村的人们幸福与福气。

于是,他组织了一场祭月的盛大宴会,邀请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他亲手制作的月饼,度过了一个绚丽而温暖的中秋节。

二、“月”意无限:赏月与诗词中秋节的一大习俗是赏月,人们抬头望向明亮的月亮,倾听清风的低语,在这个夜晚畅想诗酒之美。

自古以来,诗人们为了表达对中秋之夜的喜爱,留下了许多关于赏月的诗句。

白居易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写道:“洛阳城里月如霜,竟夕起舞弄明月。

”形容了舞者在洛阳城里舞剑的美丽景象。

而苏轼的《东篱乐府》中提到:“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邮月传何处到。

”这句词描绘了诗人将美好的思念邮寄给他人,并期望月亮能将祝福传递出去。

三、年俗与家庭团聚除了欣赏月亮和吟唱诗词,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家人团聚。

在这一天,人们常常放下手边的工作,回到老家,和家人共度佳节。

家庭团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这是一个感恩的时刻,人们互相询问彼此的近况,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桌上摆满丰盛的食品,父母为子女准备了美味可口的月饼,这份特殊的心意和关怀使人们感到温暖和幸福。

家人之间也会围坐在一起,聊天、唱歌、讲笑话,笑声在整个家庭中回荡。

四、创意无限:中秋文化的创新发展中秋节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内容【篇一:2015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大全1、中秋节的简介2、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3、中秋节的习俗4、中秋节的古诗词5、中秋的歇后语6、关于中秋节的作文7、中秋节祝福语8、中秋节手抄报图片一、中秋节简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由来的传说中秋节有丰富浪漫的神话传说,围绕着名为嫦娥的美丽仙女。

她的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版本也非常之多。

相关联的有后羿、吴刚、玉兔、捣药、伐桂等等。

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

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药是一粒,被嫦娥得之。

而更多版本是两粒:人服一粒长生,服二粒成仙。

后羿拿回家给嫦娥保管,准备夫妻分食,然而却被意外打破了这个计划。

无数版本的意外让嫦娥的形象在千百年来飘忽不定。

有传说是嫦娥因不知详情而全服下;有人说嫦娥是好奇偷食;也人说嫦娥是故意盗之;一种悲伤的说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伤心而去;还有的传说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时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宝物,嫦娥危急中将宝物吞下无论如何,这个意外,造就了千古传说中一位最美丽浪漫、也最缥缈不定的月宫佳人。

服下仙药的嫦娥身子渐渐飘离地面,而广邈清冷的天空中,该去哪里呢?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嫦娥终于决定向那轮圆月冉冉飞去。

嫦娥飞向了月亮,无疑是传说中最精彩浪漫的一笔。

美丽、孤独的仙女,与清冷、无垢的明月,她们的搭配,给传说写下了既完美又残缺的结局。

无论是那飘逸而去的身影,而是那若有若无的一丝寂寞,千百年来拨动着人们的内心,神话因此而拥有了永恒的诗情。

三、中秋节的习俗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兔儿爷,中秋宴俗等也是各地中秋习俗。

四、中秋节的古诗词1、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唐)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五、中秋的歇后语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六、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关于中秋节的优秀作文精选4篇七、中秋节祝福语1、月到是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祝你节日愉快,身体安康!分的祝福:中秋快乐!3、拨动真诚的心弦,铭记成长的辛酸,成功的道路上永远离不开您,亲爱的老师,祝您中秋快乐,永远幸福!4、亲爱的老师,一年一度中秋节到了,在此祝愿您和您的家人忙中有闲,兜中永远有钱,身边好人相伴,容颜永驻今天,人生目标一直向前,日子越过越甜,如此年复一年!中秋快乐!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秋佳节之际,祝中秋节快乐!让圆月圆你的梦!送一个圆圆的饼,献一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情,圆一个圆圆的梦。

中秋节快乐!八、中秋节优秀手抄报图精选【篇二:2016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中秋之夜中秋节手抄报中秋节介绍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习俗两大主要习俗1、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起源: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人)”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

该传说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流传,大致内容是: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

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

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

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篇二:有关国庆节手抄报画有关国庆节手抄报画国庆节对联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即将来临,抚今思昔,过去的现在的一些吟咏国庆的佳联,其中有颂扬国运昌盛的,也有针砭时弊的,读来颇具韵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是历史的在飞跃。

这时年仅19岁的郭沫若,为庆贺胜利,挥毫作了两副对联,其中一联云: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上联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典,下联则借唐代李白《蜀道难》之诗,歌颂时代变革,大地春回,革命前途无限广阔。

读之令人欢欣鼓舞,催人奋进。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四川人刘师亮于民国10年“双十节”时,撰联直刺反动军阀:你在拖,我也在拖,中华版图竟此弄成两块;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国幸福硬算饱受十年。

刘师亮还作了一幅四字联:“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

”他巧用双关谐音,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政府横征暴敛的罪恶行径,看似歌颂,实则是辛辣讽刺和挖苦,可谓入木三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解放,并用对联形式歌颂新中国的诞生:物换星移,万里山河尽归人民所有;眉开眼笑,五亿人民共祝祖国新生。

此联吟出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喜悦情怀,对仗工稳,词情并茂。

自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这些年每逢国庆,人们都爱用对联形式,歌颂党和祖国。

如:民富国强数今朝欢笑迎国庆; 山南海北赞改革歌舞颂党恩。

有人撰颂联云:一步一歌五十二载,歌歌唱不尽山清水秀故园美一朝一曲三个代表,曲曲道不完国富兵强万民情上联:碧空月圆逐花影,龙灯笑舞闹中秋下联:国强民富显龙威,彩旗飘扬迎国庆国庆节手抄报画篇三:中秋国庆黑板报题目:迎中秋庆国庆(喜迎中秋欢度国庆)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