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学习,更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案例一:“小马虎”变“细心娃”学生姓名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在学习上总是粗心大意,作业和考试中常常因为马虎而丢分。
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他在做作业时总是心不在焉,一边写一边玩。
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老师首先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让他明白认真细心的重要性。
然后,老师为他制定了一个专门的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
同时,在他做作业时,老师会定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家长也积极配合,在家中为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每当他认真完成一次作业或者考试取得进步时,家长都会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带他去公园玩或者买一本他喜欢的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姓名逐渐变得细心起来,作业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考试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像学生姓名这样马虎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及时的监督和适当的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案例二:“小懒虫”成“勤奋生”学生姓名在班级中是出了名的“小懒虫”,不爱运动,不爱劳动,就连学习也缺乏积极性。
老师经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他在家中也是什么都不愿意做,总是依赖父母。
为了改变他的这种状况,老师在班级中开展了“勤劳小蜜蜂”的评选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劳动和体育锻炼。
同时,老师给学生姓名安排了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擦黑板、整理图书角等,并在他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家长也改变了教育方式,不再事事包办,而是让他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
并且,家长每天会和他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姓名逐渐变得勤奋起来,不仅积极参与班级劳动,还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案例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案例一、案例的教育背景情况简介学生个人背景:教育对象是我校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在学习方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背景: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目的,通过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二、案例的过程叙述(一)培养学生会听、会想、会说1、会听最初,我先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首要途径。
我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老师讲解、演示;认真观看板书和老师表情、动作的习惯,纠正思想开小差的不良习惯。
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
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我组织了如下练习:(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
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会想会想,首先要肯想。
课堂上让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
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
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
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
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
因为全班学生毫无例外人人都得积极动脑思考,会与不会都有的可想。
提问时让不会答的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
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
提问后我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给予鼓励。
3、会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
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
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我的做法是:训练学生大声发言;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做优秀小学生——小学生习惯养成主题活动(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做优秀小学生——小学生习惯养成主题活动【教育目标】好的习惯需要通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方以养成。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过程】(一)良好习惯的重要性1、名人名言分享有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一生都在享受它的利息。
”习惯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词,它的释义是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学习习惯好,方法对路,学习效果才能好。
我们小学生目前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学会自主学习,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争做优秀的小学生。
2、名人故事分享,讨论探究,联系实际。
学生讲述自己课前准备的名人故事,听完这些故事,学生讨论:你认为这些名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3人回答)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现在的学习状态是什么样的?(请几位同学发言)。
教师小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人获得成功。
(二)我们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1、明确学习目标我们可以为自己设立一个长远目标,这是学习的大目标,再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各个阶段要实现的小目标,围绕每个小目标有计划地制定学习任务。
对目前的学习制定一个总的目标,这一点对高年级的同学尤为重要:针对每学期制定阶段性目标,再具体到每月、每周和每日的学习计划。
这样,我们就知道每天要做什么,每个星期要做什么,每个月要做什么,每个学期要做什么。
每一天过得充实了,我们的目标就会一个一个地得以实现,学习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强。
当然,实现目标的关键还在于同学们在行动上及时跟进。
只有长期坚持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正和调整,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学习写正楷字;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执笔姿势,初步掌握写正楷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黑墨水、钢笔、墨汁、毛笔、字帖、练习本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
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
大家拿出自己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1、观察第一页插图。
(1)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2)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3)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写得好?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三、使用和爱护钢笔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学习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指导看图:1.上图(1)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左下图(1)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2)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小学生良好习惯教育典型案例

小学生良好习惯教育典型案例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会让其受益终身。
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一、案例描述佑佑(化名),男,8岁,二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上课折纸,把废纸往地上乱丢,书包和桌洞里塞的全是废纸和垃圾。
二、案例分析原因是家长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在姥姥家,老人教育孩子力不从心。
三、教育方法(一)讲清道理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思想上产生改变,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因此,我首先和该同学进行了谈心,经了解孩子有鼻窦炎,整天鼻塞不透气,我教育他有鼻涕应该准备卫生纸,用纸擦完再扔进垃圾桶;通过学习卫生知识让孩子了解干净整洁的环境对健康与学习的积极作用,并让孩子知道不讲卫生的有害之处,学生从心理上有了改变的决心。
(二)引导行动教师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和引导者,因此我首先以身作测,见到垃圾主动捡,让他明白,是垃圾应该放入垃圾箱,让他知道随地乱扔垃圾是很不文明的行为。
同时也充分利用同学们的监督和指导,帮助他渐渐掌握垃圾要放入垃圾桶的道理,逐步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在此基础上我还与家长加强联系,使学生在家中潜移默化得到熏陶。
(三)长期监督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因此,每天放学前和课间,我都会检查该同学桌洞以及书包,如果干净整齐就会在班级评比栏加分,反之则会对他教育引导。
(四)比赛鼓励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
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
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展开了整理书包大赛,卫生小能手比赛,劳动大赛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养成好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5个案例分析,旨在讨论小学生如何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案例一:小玲的整洁习惯小玲是一名小学生,她经常把书包乱七八糟地塞满了,无论去学校还是回家都是如此。
她的书桌也总是一团糟,书、纸张和杂物到处都是。
这样的习惯让她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而且影响了学习效率。
解决方法:教育小玲养成整洁习惯需要从长远角度进行。
她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制定一个简单的整理任务,例如每天放学后整理书桌,每周整理一次书包。
同时,可以鼓励小玲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将书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
家长和老师的榜样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物品整洁有序,以此来影响小玲。
案例二:小明的良好饮食习惯小明是一个爱吃零食的小学生,经常把零食当作主食,偏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
这样的饮食习惯不仅影响了小明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肥胖。
解决方法:对于小明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给他提供健康的饮食选择。
他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饮食计划,包括提供多种蔬菜和水果选择,合理安排主食和零食的摄入。
同时,可以以身作则,让小明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逐渐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案例三:小华的课前准备习惯小华是一个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小学生。
经过观察,发现他在每次上课前都没有进行课前准备,导致上课时容易分神,听不懂老师的讲解。
解决方法:小华需要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他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定期的学习计划表,明确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要求他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例如预习课本内容、背诵单词等。
同时,可以给予小华适当的奖励和肯定,鼓励他坚持下去。
案例四:小明的阅读习惯小明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小学生,他总是把看书当作一种负担。
这种习惯导致他的语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不够强。
解决方法:为了培养小明的阅读兴趣,他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多给他提供有趣的故事书和读物。
同时,可以让小明选择他感兴趣的书籍,培养他的主动阅读能力。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教案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教案[一: 《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了解逐层提出问题,逐层进行阐释的方法,掌握“倚、诌、决”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抓重点到要点。
有计划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思想情感教育:体验学语文要养成好习惯的道理,并在这方面不断努力。
[重点、难点]1、重点:课文是怎样论述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的。
2、难点:阅读议论性文字能抓住重点和要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倚、诌、诀”等字。
2、能正确归纳各段要点,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习除勤奋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呢?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板书课题)(二)体裁、作者简介。
体裁:阐释性议论文。
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
(三)检查预习,进行字词教学。
1、给下列字注音。
诌()倚()诀()惕()2、解释词语:胡诌,一目十行倚马万言(四)听课文录音,归各段的内容要点,学生回答,师明确:第一段:从接到的来信和请求谈起,指出学习语文不可能速成。
第二段:学习语文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并以学游泳为例,说明语文也要养成习惯。
第三段: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
第四段:真本领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第五段: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
第六段:以写错别字为例说明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五)理清全文阐释事理的思路。
明确:课文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学语文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和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
第一段提出学习语文不可能速成,第二段进行说明,三、四、五三段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最后说明习惯有好坏之分,不能养成坏习惯。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学生学业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
在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话题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良好习行为惯,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成功意识,需要教师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案例:学生姜晓,刚升入三年级时以语文、数学两科61分的最差成绩冠以“后进生”头衔。
他衣着不整,少言寡语,不合群,又不遵守纪律,是班上的老大难。
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
评析:学习不认真,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他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
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采取措施:1 、扬长避短。
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
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教育典型案例(可编辑

小学生教育典型案例(可编辑案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的一位学生小明,平时学习成绩略显一般,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
他常常拖延做作业的时间,经常需要在课间或者晚上赶作业,导致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听课效果也不佳。
他也经常迟到早退,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容易分心。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和家长采取了有效的方法帮助小明改善学习习惯。
首先,老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对小明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了解了他的拖延习惯和迟到早退的原因。
然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明确小明每日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以及一些自我约束的措施,比如设定一个固定的作业时间,避免拖延。
家长在家里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们为小明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他们定期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小明的学习情况,并与小明一起检查作业完成的情况。
同时,老师还鼓励小明树立学习目标,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出学习习惯不佳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老师通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提前预习课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完成作业等。
课堂上老师还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小明的学习兴趣。
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小明的学习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听课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
他也逐渐意识到拖延和迟到对学习的不利影响,通过自我调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学的一位学生小华,性格较为内向,平时不太喜欢与同学交流和合作。
在课堂上,他只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很难与同学积极互动,也很少参加班级活动。
为了帮助小华改善团队合作能力,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措施。
首先,老师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小华的兴趣爱好,并安排了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和引导小华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在小组活动中,老师特意安排了团队合作的任务,鼓励小华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习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同时,老师给予小组成员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让小华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培养良好的学习计划习惯背景介绍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通过与小明的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我们发现小明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学习计划,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计划习惯,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 与小明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我们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一份每周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目标。
同时,我们鼓励小明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调整。
2. 设立短期目标:我们指导小明设定短期学习目标,例如完成某个数学题目的学习或阅读一本新书。
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和提高学习动力。
3. 定期检查和反馈:我们定期与小明进行学习计划的检查和反馈,了解他的学习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结果与反思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同时,他也逐渐养成了制定和遵守学习计划的习惯。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培养小学生制定和遵守学习计划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学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背景介绍小红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她对阅读没有太大的兴趣,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我们为小红挑选了一些适合她年龄的有趣的阅读材料,包括绘本、故事书等。
我们希望这些材料能够激发她的阅读兴趣。
2. 设立阅读时间:我们建议小红每天设定一段时间用于阅读,可以是在睡前或者课余时间。
我们鼓励她坚持每天阅读,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3. 引导阅读思考:我们引导小红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例如思考故事的情节发展、角色性格等。
我们鼓励她与家长或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结果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逐渐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她的阅读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不会听课的小磊案例:我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小磊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西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是在找不到东西玩,自己的手也能玩半天,甚至自己的衣襟、袖口都可以当做玩的对象,每堂数学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
自然,没少挨批评。
家长方面也很重视。
可是,他还是老样子。
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小龙虽已上了四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
另外,客观因素方面也会影响小磊上课专心听讲。
例如,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或者,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小磊是不会听课的学生,这点对他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反思:1、由于小龙不会听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采取方法之前必须进行成因分析,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3、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班主任优秀教育案例4篇(一)

班主任优秀教育案例第1篇(一)榜样示范教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牛首中心小学袁艳兵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
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我是谁?我就是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的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从小就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好时机,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去年,我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班由于有几大“金刚”在扰乱,班风极差,每天到班里,看到的都是乱哄哄的场面,班里同学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争争吵吵,还有的大打出手:看到老师,一些学生是爱理不理的。
接手这个班后,我决议先从文明礼貌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后,再着手抓别的方面。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动习惯的基础。
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
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
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
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恳求别人辅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怀、辅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当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
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守。
首先我自己做好示范作用。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自己得首先做出榜样,做到身体力行。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的分析:案例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文明卫生,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
班级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讲解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例如,老师会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洗手液、牙膏和牙刷,并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同时老师也会鼓励学生每天做好床铺整理、课桌整理等日常卫生工作。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逐渐养成了自觉做好日常卫生工作的好习惯,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好习惯,从书开始”的阅读活动。
活动中,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优秀图书,并组织学生们进行阅读。
同时,学校也组织了一些读书分享会和阅读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自觉阅读的好习惯,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水平,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安全出行,文明行为”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文明出行的好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提高了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案例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健康饮食,从我做起”的饮食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饮食健康知识,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和农田等实地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也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选择,鼓励学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高热量食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健康饮食的好习惯,不仅保持了健康的体魄,也培养了自己的饮食自律和健康生活方式。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案例1:每日读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明逐渐养成了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他发现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开拓思维,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小明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和鼓励,小明不仅培养了对阅读的兴趣,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案例2:定时作息小华是一个乖巧的小学生,但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经常熬夜玩电子游戏。
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的父母决定制定一个定时作息的计划。
每天晚上的8点半,小华都要停止玩电子游戏,洗漱准备上床睡觉。
父母会给他读一段故事,帮助他放松身心,入睡。
早上七点半是小华的起床时间,无论是否有学校,他都要按时起床。
如果小华在起床后有剩余时间,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画画、看书等。
经过持续几个月的培养,小华成功养成了定时作息的好习惯。
他发现自己每天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父母也感到欣慰,因为小华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他在学校的行为表现也变得更加规律。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定时作息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案例3:坚持运动小杰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但是他常常因为爱玩电子游戏而忽视了运动。
为了培养他的运动习惯,他的父母决定每天晚饭后一起进行户外运动。
他们选择了一些适合小杰年龄的户外运动项目,比如骑自行车、打篮球、跳绳等。
他们会为小杰制定一个运动计划,每次运动的时间大约为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杰逐渐养成了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他发现自己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体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杰的父母也发现他在学校的表现更积极活跃,注意力更集中。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表现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年级教育教学典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
本案例以我国某小学二年级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案例描述(一)班级基本情况某小学二年级某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2人。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班级中,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高、纪律性不强、团队合作意识较弱等问题。
(二)教育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育教学策略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采用游戏、故事、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动物王国》一课时,教师通过讲述动物故事、模仿动物叫声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动物知识。
2. 强化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从细节入手,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如坐姿、写字姿势、课堂纪律等。
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小标兵”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注重德育教育,通过班会、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关爱他人”主题班会中,教师引导学生关心同学,学会感恩。
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团队活动,如拔河、接力跑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如科技制作、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科技小制作”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出有趣的科技作品。
(四)教育教学成果1. 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习惯逐渐养成。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各地方都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介绍五个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都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好习惯。
这些案例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和公共场所,每个案例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亮点。
一、学校:利用奖励机制激发小学生养成好习惯学校作为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利用奖励机制激发小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这个案例来自某小学的一个班级。
这个班级的老师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例如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整洁、不礼貌等等。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采取了一种奖励机制的方法。
具体来说,老师设置了一个“好习惯奖励箱”,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小袋子,每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老师就会给他/她一个奖励币,学生可以将这些币放入自己的袋子中。
当学生的袋子里收集到一定数量的奖励币时,他/她就可以获得一份小礼物。
这个奖励机制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们在奖励的鼓励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班级的整洁程度明显提高了,学生们也开始按时完成作业和尊重老师。
这种奖励机制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他们都想尽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奖励币。
二、家庭:通过家庭任务分配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介绍一种通过家庭任务分配来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法。
这个案例来自某某家庭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例如不收拾自己的房间、不按时吃饭、看电视时间过长等等。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决定采用一种任务分配的方法。
具体来说,他们为孩子们制定了一个任务清单,上面列出了孩子们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收拾房间、按时吃饭、完成家庭作业等等。
每个任务都有相应的积分,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秀案例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秀案例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万千宠爱于一身,生活环境与条件都比较优越,且家长们对孩子该做的事情过多地包办代替,造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谈不上主动地关心他人,因而形成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再者,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基于此,我本学期提出了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课题。
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为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
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作业不但是巩固其当天或一阶段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老师根据家庭作业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根据这一情况加强训练,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还是决定其学习习惯和学习潜力的重要因素。
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关键的学习方法之一。
然而,现在学生家庭作业的实效性如何呢?不容乐观。
许多学生纯粹把家庭作业看作是老师强制完成的任务,是为了不受批评而做。
做作业时,有手无心,字迹潦草,有的甚至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更有甚者索性不做。
与家长座谈时,总有这样的话重复出现:“张老师,我的孩子在家很不听话,但只要是你的命令,他肯定执行。
请你多关照着点。
”也有家长跟我说:“张老师,孩子家庭作业的字写得不好,我叫他再做一遍,他怒气冲天,还边哭边顶嘴呢。
”更有家长说:“孩子每天上学一走,我觉得轻松很多。
一到双休日,可把我累了。
”……为什么孩子在校与在家会迥然不同呢?好多学生在学校书写得工工整整,而一做家庭作业,字马上变得龙飞凤舞了。
还有一些学生在学校做作业正确率比较高,但家庭作业却错得相当多。
一天早上,我在教室里批改家庭作业,越批心情越糟糕,错的不说,空题的人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学生学业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
在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话题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良好习行为惯,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成功意识,需要教师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案例:学生姜晓,刚升入三年级时以语文、数学两科61分的最差成绩冠以“后进生”头衔。
他衣着不整,少言寡语,不合群,又不遵守纪律,是班上的老大难。
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
评析:学习不认真,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他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
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采取措施:1 、扬长避短。
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
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
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手让其独立。
经过帮助和引导后,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教育措施:在平日学习中,注重保护其积极性树立他的自尊心,在生活上多关心,让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舆论、荣誉感、凝聚力,对约束学生行为,激励学生进步,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有作用。
一次,姜晓同学课上突然呕吐住进了医院。
在他住院的一个月中,全班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向他伸出了热情温暖之手。
有的送作业,有的补课,有的捐钱帮他付药费,有的帮找医治良方……在他最需要支持之时,集体支持了他;在他软弱退缩的之时,集体给了他信心;在他最痛苦之时,集体温暖了他;在他最困难之时,集体帮助了他。
案例反思:他开始热爱这个集体了,关心这个大家庭了。
他变了,确实变了。
姜晓同学在成功中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感受到同学们的友爱,这都为他上进的动力。
经过努力与帮助,他无论在学习、纪律、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大进步,终于走出了问题生行列。
如今,担任班中数学课代表的职务。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材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
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教师给予的不能只是指责和批评,更需要的是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认可,让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充满爱心,让阳光撒满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