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窗)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_克服虚荣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这样一个例子:小青是高一的新生,梳着最新潮的发型,穿着名牌的衣服,看上去是一个时尚而富有的女孩。期中考试了,小青在语文的考场上突然晕倒了,医生的诊断是严重营养不良导致的贫血。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奇怪,家庭条件那么好的小青怎么会营养不良呢?原来,小青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人,小青把父母给她的生活费大部分都用在了打扮上,长期下来,身体就受不了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虚荣心理,在学生中间并不少见。有的学生注重外表和穿着打扮,花钱大手大脚,似乎很富有,很大方,实际上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博得同学或他人的赞美、羡慕,赢得“面子”,满足自我炫耀的心理需求。

1.虚荣心理的定义及其表现

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是借助外在的行为表现,过分追求浮华、光环式的形式,以一些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来掩饰内心的一种空虚或弥补失败后的受挫心理,达到一种内心的平衡。

虚荣是不成熟的表现。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的条件,为了取得某种荣誉,引起别人的赞赏和羡慕,而做出不符合事实的言行。如,不懂装懂,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或炫耀自己的各方面条件比别人强来获得别人的赞赏和羡慕。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就是好虚荣的表现。在强烈的虚荣心支使下,有时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虚荣心和人的自尊有关。自尊是高贵的品质,是人的正常心理需要,但为了满足自尊心理而被虚荣所奴役,是可悲的。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或过分自尊时,就可能产生虚荣心。

虚荣心还和赶时髦有关。时髦是一种社会风尚,是短时间内到处可见的社会生活方式。虚荣心强的人喜欢赶时髦,崇拜偶像。

虚荣心还掩盖着一种深层心理缺陷。具有虚荣心理的人,内心往往更多自卑与心虚,虚荣起到的是一种补偿作用,竭力追求浮华,以掩饰心理缺陷。一个内心世界充实的、勤学上进、自信、有着明确目标的人,虚荣心理的产生会相对较少。

一个家庭条件相对较好,而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虚荣的表现往往是用丰富的物质来弥补学习上的挫败感;一个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学习上也没有取得进步的学生,往往会掩饰、隐瞒或虚构一些情景,来获得一种暂时的心理满足和平衡。有这样一个例子:因为某个原因,需要请一位高一女生的家长到学校来,但是,这位女生对班主任说自己的爸爸正在北京开政协会议,不能到学校来。事实是什么?她的爸爸确实在北京,但是在那里打工。类似的现象在学生中间是比较多的。很多学生的谎言背后,其心理的复杂程度,有时真的让老师和家长们都难以想象,甚至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虚荣心理很多时候是不为自己所知的,也就是说,自己并没有认识到,注重穿着打扮,相互攀比,是一种虚荣的表现,但在其中获得了内心的愉悦,沾沾自喜,一旦得到一些人的吹捧,虚荣心理会更加膨胀。尤其是中学生,他们难以发觉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目标,

把攀比误认为是力争上游,每天陶醉在虚假的光环中,即使受到批评和指责,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虚荣,往往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来强调自己是个性的张扬,没人能够理解自己。长此以往,他们会浪费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形成孤僻的性格,不听劝告,难以很好地与他人交往和融入集体中去,甚至逐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将来的社会中难以立足。并且一旦赖以满足虚荣的条件改变或消失,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产生严重的不适应和挫败感,心理难以达到平衡,难以寻找到能够给予自己心理满足和情绪愉悦的事物,严重的会造成对他人和社会的不认同和仇视,形成畸形心理和犯罪行为。

可见,虚荣心理的危害是严重的,尤其对于中学生,在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踏实地成长,克服虚荣心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至关重要的。

2.如何克服虚荣心理

我们主要应从二方面来做出努力:

一是家庭和父母。父母要适度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从小培养孩子乐观向上、健康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必须强调的一点是父母要有责任心。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就是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他们认识不到营造温馨、健康、进取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才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的关键之处。

心理学上有句名言: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作为父母,要尽可能以榜样的力量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趣味,进取的学习态度,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

二是学校和老师。作为老师,要对班级中不同家庭条件的孩子有所了解,了解学生长处和优点,更要关注特殊家庭条件的学生(如单亲、离异、富有、特别贫困的家庭)。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物质的优越,使他们不至于只追求物质的享受,帮助他们形成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同时可引导他们利用物质的优越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学。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多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经常激励和表扬他们的进步,使他们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才是值得骄傲的资本。

学校和老师还要注意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从众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另一面。对社会上的一种良好时尚,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会使人们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人们去关注、模仿,从而发生从众行为。如果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大肆泛滥,也会造成一种负面的推动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虚荣心理正是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的扩展。例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住房讲宽敞,玩乐讲高档,有些人便不顾自己的客观实际,盲目效仿,打肿脸充胖子,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而对于中学生来说,花着父母的辛苦钱,赢得了一些所谓的“面子”、“酒肉朋友”,最后得不偿失,甚至陷入泥沼难以自拔。

作为教育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学校和老师更要注意弘扬和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使在校的学生能够关注和模仿的是那些正面的、符合年龄特点的时尚和人物,发挥出环境教育人的良好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