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水的组成》PPT[优秀课件资料]
![《水的组成》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ae7b5b981c758f5f61f6783.png)
通直流电
水
氢气 + 氧气
(要求会写)
思考问题
水分子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冰山的形成呢?
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 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的”?
二、水分子的构成
水分子的。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2.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很小,但这些粒子中 是否存在比它更小的粒子呢? 原子
拓展提高 二瓶气体中哪一个是氧气?哪一个是空气? 我们如何验证这些气体呢?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能使 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的是空气。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5.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B )
(A)氢气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C)空气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练习:
6、下图是电解水的正是简易装置负, 请回答:电源的A为__极,B为__ 极_D以氧_试_用气。_管,_C中_试点可_收_燃管以_集__用中的_带_收气检_火集体验星到是。的_的根氢木___气气_据条___体检上,验是可述, 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 ____氢__和__氧__组成的。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这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观察内容及步骤 电解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两极上产生了大量气泡, 且负极产生的气泡比正极产生气泡又快又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水的组成》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水的组成》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34871c4afe04a1b171de6c.png)
思考:在水通电分解前后,参与 反应的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1、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2、 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 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8/10/2021
14
电解水小结
水的分解 负极:氢气 H2 (实验) 正极:氧气 O2
复习:如何检验气体?
收集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 2 :1 父亲真痒
18
说明该气体是二 氧化碳
讨论:1、课本P47
到目前为止,你在初中化学课本中学习了 哪些物质?能写出这些物质的符号吗?
二氧化碳, 氧气, 氮气, 空气, 硫, 二氧化硫, 磷,
CO2
O2
N2
S
SO2
P
五氧化二磷,碳, 铁, 四氧化三铁, 过氧化氢溶液,
P2O5
C
Fe
Fe3O4
二氧化锰, 氯酸钾, 高锰酸钾, 氯化钾,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水,
MnO2
氢气等
KCIO3
KMnO4
KCI
H2O
H2
8/10/2021
19
CO2 O2 N2 空气 S SO2 P P2O5
C Fe Fe3O4 过氧化氢溶液 MnO2
KClO3 KMnO4 KCl H2O H2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02021/8/102021/8/10Aug-2110- Aug-21
1、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2、 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 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8/10/2021
14
电解水小结
水的分解 负极:氢气 H2 (实验) 正极:氧气 O2
复习:如何检验气体?
收集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 2 :1 父亲真痒
18
说明该气体是二 氧化碳
讨论:1、课本P47
到目前为止,你在初中化学课本中学习了 哪些物质?能写出这些物质的符号吗?
二氧化碳, 氧气, 氮气, 空气, 硫, 二氧化硫, 磷,
CO2
O2
N2
S
SO2
P
五氧化二磷,碳, 铁, 四氧化三铁, 过氧化氢溶液,
P2O5
C
Fe
Fe3O4
二氧化锰, 氯酸钾, 高锰酸钾, 氯化钾,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水,
MnO2
氢气等
KCIO3
KMnO4
KCI
H2O
H2
8/10/2021
19
CO2 O2 N2 空气 S SO2 P P2O5
C Fe Fe3O4 过氧化氢溶液 MnO2
KClO3 KMnO4 KCl H2O H2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02021/8/102021/8/10Aug-2110- Aug-21
水的组成说课PPT课件
![水的组成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36c9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5.png)
06
实验与观察
水纯净度的检测
总结词
了解水纯净度的方法和意义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水样透明度、测定水中的杂 质和污染物含量,可以评估水的纯净 度。纯净度的高低对于人类健康、工 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水硬度的检测
总结词
了解水硬度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详细描述
水硬度主要取决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硬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造成影响。通过实验测定水硬度,可以了解当地水质特点,为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参考。
产品质量。
生产工艺流程
水参与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 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如水力发电、
化学反应等。
农业用途
灌溉
水是农业灌溉的基本需求之一,通过灌溉提供必 要的水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植物生长
水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参与光合作用和其他生 命活动殖业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鱼类养殖需要 充足的水源和水质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 究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 探究水的组成和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 和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
02
水的组成
水的化学式
总结词
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气。
与非金属的反应
水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和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 应生成碳酸。
与碱的反应
水能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相应的 碱的水合物。例如,氢氧化钠与水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水合物。
水解反应
盐类水解
强酸强碱盐或强酸弱碱盐溶于水时, 盐电离出来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 子跟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 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PPT课件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26fbd93186bceb19e8bbf6.png)
通电
水 ——→ 氢气 + 氧气 (H2O)(H2) (O2) 科学研究证明,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 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 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 分子聚集成氧气。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 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式是H2O。
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三、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纯净 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千帕 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 是100℃
四、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 [提问]经过了对水进行了电解过程,我们发现 水发生了 什么样的 改变呢? (水经过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从而证明了水中必 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 1、化合物:物质在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 纯净物 例如:水属于纯净物而且含有H和O两种元素,CO、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学习重点 1、认识水的组成:H和O 2、区别好纯净物中单质和化合物 三、教学过程
一、水对人类的作用
•1、动物和植物含有水
2、日常生活不可缺少水 3、工业和农业生 产离不开水
5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下列对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逐渐减小 B、生物体中含量最大的物质是水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 物 D、生活用水不会造成水源污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 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能准确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水的组成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8c8d18bed5b9f3f90f1cab.png)
2.演示实验,推进新课
氢气的燃烧实验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 无色无臭的气体,难 蓝色火焰,如果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不纯,则会发生爆炸, 小 因此在点燃之前需要 检验纯度
结论: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且同时放热
电解水实验
如书图 4-25 所示,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 接通直流电源,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 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初步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分析水的组成;
(3)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 结合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中体 会科学的探究和思维方法;
2. 通过氢气的性质和电解水实验,学习运用 观察、比较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得的信 息进行加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科学方 法。
要求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尖嘴管 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 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了气泡,也就是产生 了气体,均是无色的;
2. 一段时间后,收集到的气体正负极上体积比大约 是1:2
验证实验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尖嘴管口检验产生 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探究〗
讨论: 1.两根电极上分别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2. 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属于哪一类反应类型? 3. 上述这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 有无变化?
正极端玻璃管
负极端玻璃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象 解释
燃着的木条烧的更 可以燃烧,产生淡 旺 蓝色火焰, 氧气能支持燃烧 氢气是一种可燃烧 的气体
结论:1.正极端产生的是氧气,负极端产生的 是氢气; 2.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两种新物质,且 属于分解反应 3.上述这个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并没有发生变 化
《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水的组成》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113e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3.png)
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
2.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
集了2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
的
A、2 L B、 1L C、4 L D、无法确定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
是
A.水电解
B.水结冰
C.水沸腾
D.水挥发
§学 法 指 导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 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探究学习
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 论的方法。
2.讨论交流合作法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引导下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法通过 交流 讨论总结出结论取长补短印象更深刻
§教 学 程 序
一导入新课
• 先请同学们看一些图 片
水的组成探究
提出问题
科
猜想
学
设计并进行实验
探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究 交流与反思
提出问题
水的组成究 竟怎样呢
下面我们就沿 着前人的足迹
去追寻吧
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吗
18世纪末以前
水被看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Nhomakorabea实验探究过程
• 我们这节课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水的组成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让 学生对水的电解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实际做实验
• 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 试管内发生的现象先让学生观察并产生疑问进而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假设与结论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验证实验
《水的组成》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2)
![《水的组成》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2)](https://img.taocdn.com/s3/m/87586c3cda38376bae1fae2c.png)
的提高。
②讨论探究法:其教学模式为情景—思考、讨论—交流、归 纳—总结完善。
③ 学业评价:通过提问、解决问题、评价表等方法评价学生的 学习,通过互评、自评等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2、学法: 食盐,生活中常见,人们常用的调味品,学生很熟 悉;常见的盐,前面已有基础,因此在学法上我侧重自
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①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知识 的回顾,归纳出常见盐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在确定教学目标方面,我以前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 化合物的区别;重、难点是电解水实验的分析,现在我确定难点是区别化 合物、单质、氧化物及它们的关系。我觉得学生学习了本课后,水的组成 的结论一般都能说出,但给一些物质让其从上面几个方面来区别就是好学 生也为难。
4、在处理重难点方面,通过例证来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及在化学反应 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充分利用教材后的习题作为学习资源,利用圈图,让 学生明了物质的分类。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其他化合物
并列关系
包含关系
六、说反思
1、在教材分析方面,我认为教材的安排按二条线在进行,一是按化学的定 义让学生学习相关内容,二是按身边的物质进行知识延伸。所以我在引入 本节课时就根据这两条线来引入,学生会很自然地将思绪回到化学之中。
2、在学情分析方面,学生学了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哪样的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心里有本帐。据此,我在教学流程这个方面, 按学生的发展思维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由于多数学生对这门课较感兴趣, 教师的风趣幽默及谐音记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后面学习微 观粒子的知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②讨论探究法:其教学模式为情景—思考、讨论—交流、归 纳—总结完善。
③ 学业评价:通过提问、解决问题、评价表等方法评价学生的 学习,通过互评、自评等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2、学法: 食盐,生活中常见,人们常用的调味品,学生很熟 悉;常见的盐,前面已有基础,因此在学法上我侧重自
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①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知识 的回顾,归纳出常见盐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在确定教学目标方面,我以前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 化合物的区别;重、难点是电解水实验的分析,现在我确定难点是区别化 合物、单质、氧化物及它们的关系。我觉得学生学习了本课后,水的组成 的结论一般都能说出,但给一些物质让其从上面几个方面来区别就是好学 生也为难。
4、在处理重难点方面,通过例证来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及在化学反应 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充分利用教材后的习题作为学习资源,利用圈图,让 学生明了物质的分类。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其他化合物
并列关系
包含关系
六、说反思
1、在教材分析方面,我认为教材的安排按二条线在进行,一是按化学的定 义让学生学习相关内容,二是按身边的物质进行知识延伸。所以我在引入 本节课时就根据这两条线来引入,学生会很自然地将思绪回到化学之中。
2、在学情分析方面,学生学了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哪样的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心里有本帐。据此,我在教学流程这个方面, 按学生的发展思维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由于多数学生对这门课较感兴趣, 教师的风趣幽默及谐音记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后面学习微 观粒子的知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PPT课件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003b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9.png)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
溶液稀释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
溶液的酸碱性与水的组成
酸碱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 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 。
pH值
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数 值,pH值越小酸性越强, pH值越大碱性越强。
水分子中的共价键
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
3
共价键与水的稳定性
共价键的存在使得水分子相对稳定,不易被分解 。
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氢键的形成
01
水分子间通过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氢键。
氢键与水的性质
02
氢键的存在使得水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高表面张力、高粘
度等。
水分子间的其他相互作用
水的物理性质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透明的液 体
水在0℃时凝固成冰,在100℃时沸腾 变成水蒸气
水的密度为1g/cm³,比大多数液体都 要大
水的化学性质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许 多物质
水能发生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和 氧气
水能与一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 的酸或碱
02
水的组成实验
电解水实验
01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了解水的组成元素。
水的电离
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 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 过程,是水的自偶电离。
05
水的组成与生命活动
水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作为溶剂
水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溶剂,能 够溶解多种物质,参与生物体内
的各种化学反应。
《水的组成》PPT课件
![《水的组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e4f8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f.png)
分布
水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包括海 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 等。同时,水也是生物体内的重 要组成部分。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
无色
纯净的水是无色的,但在自然界 中,由于溶解了其他物质或受到 光线的影响,水可能呈现出不同
的颜色。
无味
纯净的水没有味道,但人的味觉可 能会受到水中溶解物质的影响。
透明
排放污染物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 大量污染物,对水环境造 成污染,影响水循环过程 。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节约用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 费,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
防治水污染
加强污染源控制,减少污染物 排放,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 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06
感谢观看
THANKS
3. 开始电解
向电解装置中加入适量水,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4. 收集气体
分别收集阴极和阳极产生的气体,并验证其性质 。
5. 结束实验
断开电源,拆卸实验装置,清理实验现场。
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
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气 泡产生、气体收集量等。
数据处理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阴极和阳极 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并与理论值进行 比较。
毛细现象
当液态水与细管内壁接触 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水会沿着细管上升或下 降,形成毛细现象。
润湿现象
液态水能够润湿某些固体 表面,这是由水分子与固 体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决定的。
气态水:水蒸气的特点与应用
水蒸气的特点
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具有无色、无味、透明的特点,且易于 扩散和升腾。
水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包括海 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 等。同时,水也是生物体内的重 要组成部分。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
无色
纯净的水是无色的,但在自然界 中,由于溶解了其他物质或受到 光线的影响,水可能呈现出不同
的颜色。
无味
纯净的水没有味道,但人的味觉可 能会受到水中溶解物质的影响。
透明
排放污染物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 大量污染物,对水环境造 成污染,影响水循环过程 。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节约用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 费,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
防治水污染
加强污染源控制,减少污染物 排放,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 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06
感谢观看
THANKS
3. 开始电解
向电解装置中加入适量水,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4. 收集气体
分别收集阴极和阳极产生的气体,并验证其性质 。
5. 结束实验
断开电源,拆卸实验装置,清理实验现场。
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
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气 泡产生、气体收集量等。
数据处理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阴极和阳极 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并与理论值进行 比较。
毛细现象
当液态水与细管内壁接触 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水会沿着细管上升或下 降,形成毛细现象。
润湿现象
液态水能够润湿某些固体 表面,这是由水分子与固 体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决定的。
气态水:水蒸气的特点与应用
水蒸气的特点
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具有无色、无味、透明的特点,且易于 扩散和升腾。
《水的组成》PPT教学课件
![《水的组成》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19ea7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3.png)
一、氢气
(二)氢气的化学性质
一、氢气
(二)氢气的化学性质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 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 出大量的热,罩在火焰上方 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表达式:氢气+氧气 点燃 水
(H2) (O2)
(H2O)
结论:燃烧生成了水,证明水含有氢元素、氧元素
冷干烧杯
一、氢气
(三)氢气的用途
2体积氢气和1体积氧气经电火花引燃后,可生成 2体积水蒸气。
结合实验现象和资料,尝试推断水分子的构成,并用 微观示意图的形式,画出推导过程。
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O 得出结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水分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 氧原子构成
水分子中氢、氧原 子个数比为2 : 1
得出结论
元素 微观粒子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两_个__氢__原__子__和_一__个__氧__原_子___ 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氢__元_素__和__氧__元__素___构成的。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感谢你的聆听
水的组成
初步认识水
常温下,无色 无味的液体
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为100 ℃ 凝固点为0 ℃
一定条件下, 三种状态可相 互转化
无毒,可饮用
水有哪些化学性质? 水能发生化学变化吗?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 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实 观察现象
验
水的组成
法
收集证据
典型例题
D 1·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用下列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 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 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以上描述中正确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ff162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8.png)
⑤冰水共存物
⑥高锰酸钾(KMnO4)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④
;属于纯净物的
是 ②③⑤⑥
;属于单质的是 ③ ;属于化
合物的是 ②⑤⑥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⑤ 。
当堂训练
判断正误 1.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 错误 2.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混合物。 错误 3.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 正确
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
(KMnO4)、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等。
氧化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
磷(P2O5)、四氧化三铁(Fe3O4)等。
探究新知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当堂训练
请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用序号表示):
①空气 ②二氧化硫 ③ 氧气 ④海水
探究新知
一、氢气的性质
2.化学性质: 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物只有水,
是最清洁燃料)。
氢氢气气 + H2
氧氧气气 点燃 O2
水 H2O
探究新知
3.氢气的验纯方法。 1收, 2堵 ,3点, 4听。
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已纯。 听到
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
爆炸极限:4%~74.2%。 任何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 。
课堂总结
二、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符号是H2O。 三、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单质 物质 混合物 化合物——氧化物
探究新知
(3)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的方法是燃_着__的__木__条__接__近__气__体__,__用__若____ _气__体__能__燃__烧__火__焰__且__呈__淡__蓝__色__,__说__明__是__氢__气_______。 (4)检验B试管内的气体的方法是_用__燃__着__的__木__条__接__近__气__体__,__若_ __木__条__燃__烧__更__旺__,__说_明__是__氧__气________________。 (5)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水__是__由__氢__元__素__和__ __氧__元__素__组__成__的_____。
水的组成说课稿课件
![水的组成说课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665bd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9.png)
氢气+氧气 点燃 水
(2)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爆炸
第19页,幻灯片共27页
教学过程
注意: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 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 氢气不纯,声音很小
则表示氢气较纯
第20页,幻灯片共27页
关于水的组成说课稿
第1页,幻灯片共27页
教材分析
地位: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 元《自然界的水》中的课题1
水的组成
自然界的水
分子和原子
水的净化
爱护水资源
第2页,幻灯片共27页
教材分析
作用: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 ,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并在此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结合前一单 元所学氧气的知识,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探究学习法
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分析 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
多种感官协同法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耳听、眼看、脑想、 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第9页,幻灯片共27页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说教法
教学过程
说学法
第10页,幻灯片共27页
教学过程
1、 创设学习情景
第11页,幻灯片共27页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
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B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
(2)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爆炸
第19页,幻灯片共27页
教学过程
注意: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 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 氢气不纯,声音很小
则表示氢气较纯
第20页,幻灯片共27页
关于水的组成说课稿
第1页,幻灯片共27页
教材分析
地位: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 元《自然界的水》中的课题1
水的组成
自然界的水
分子和原子
水的净化
爱护水资源
第2页,幻灯片共27页
教材分析
作用: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 ,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并在此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结合前一单 元所学氧气的知识,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探究学习法
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分析 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
多种感官协同法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耳听、眼看、脑想、 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第9页,幻灯片共27页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说教法
教学过程
说学法
第10页,幻灯片共27页
教学过程
1、 创设学习情景
第11页,幻灯片共27页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
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B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程 序 (一)导入新课
•
•
先请同学们看一些图 片。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 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 水,各种生物体内也 都含有水。让学生体 会到水离我们多么近, 关系多么密切。进而 问学生想不想知道水 的组成啊!
设计意图
引起学生的注意,切入课 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 求知识的欲望。水虽然是学生 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 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 和不习惯的。所以贴近学生的 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 现象出发,以缩小学生对化学 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验证实验
• 在得出上述现象后,紧接着问: • 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并进行检验。 • 学生讨论共同得出以下结论: • 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 简称负氢(谐音记住‘‘富亲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知 识的印象。
介绍:氢气是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接触的一种新的气体, 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多少呢?你能描述它的性质吗? 让学生看课本介绍讨论后回答. 学生描述时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 ①从电解水的实验可见氢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若闻它 的气味,还会发现它是一种无味的气体; ②试管2内既有氢气又有水,而氢气的体积没有减少,可 见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最后归纳如下:
假设与结论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验证实验
电解水的实验
提醒学生注意: 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 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 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上,得出现象: 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 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 的。 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 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 约为1:2。
生自己总结得出概念,学生易
于接受。运用直观的图和实例 使学生对物质的简单的分类有 整体的认识。以习题训练加深 对概念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
(六)物质的简单分类
运用概念。
具体过程如下:
CO2 O2 N2 空气 S SO2 C Fe Fe3O4 过氧化氢溶液
P P2O5 MnO2
KClO3
KMnO4
KCl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O2)和臭氧 (O3)混合物;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化合物,如:CO和CO2 混合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 氧化物。
【七、巩固练习】将题中列举物质按下列图示进行分类
KClO3 CO 空气 H2O2 KMnO4 N2 CO2 H2O Fe S 食盐水 MnO2 KCl 醋酸 单质( ) 纯净物 氧化物( 物质 化合物 )
5.水是 ( ) ①单质 ②化合物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6.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 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7.鉴别H2、O2、N2、空气四种气体最好选用 ( ) A.观察其颜色和状态 B.嗅其气味 C.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
O
H
水分子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 H
O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五)实验拓展
【实验装置的改进】 告诉学生,以前有很多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后对水的电解实验进 行了改进。用多媒体出示几个改进后的装置。让学生比较一下各个装 置的优缺点,并激发学生课后也可自己去改装实验,生活中处处留心 学化学,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
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的种类不变。 ②了解氢气的性质。 ③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 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 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 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H2O
H2
1、在这些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与众不同,你能找出来吗? 它有什么特点?
2、如果把剩下的物质分成两大类,你准备怎么分?你分 类的依据是什么?
3、有下划线的这些物质有许多共同特点,你能把它们找 出来吗?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1 水 的 组 成
物质分类
物 质
混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 单质: 纯净物:
• 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中正负极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2,
而实际实验中为什么正负极的气体体积之比小于1:2?
先让学生带着疑问往后学。 • 然后让学生回忆氧气的溶解性,进而解答上面的疑问,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大于氢气的,所以实际实验中氧气 与氢气的体积之比会小于1:2,并告诉学生还有其它的 原因,等我们的化学知识多了,自然就会知道了。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望。
(
)
混和物(
)
表达与交流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那些体会?愿意说一 说么?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 叫做氧化物。
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 2.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 汇集了2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 集的 ( ) A、2 L B、 1L C、4 L D、无法确定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电解 B.水结冰 C.水沸腾 D.水挥发 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冰 D.铁粉
行实验探究,共同验证实验,使知识有说服力。最后
进行讲解总结,关注差生,将重要知识直观化,系统
化。
§学 法 指 导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 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探究学习
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 论的方法。
2.讨论交流合作法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引导下,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法, 通过交流 讨论总结出结论,取长补短,印象更深刻。
实验现象
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 , ②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 气体体积比为 ; ③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
• 氢气具有“可燃性”这个化学性质。那么该如何去 检验氢气的纯度呢?你能结合下列场景进行描述吗?
学生讨论并总结: 在此向学生提示,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 质的用途。氢气有 可燃性可作燃料, 但目前没有普及, 用多媒体介绍一下 原因,让学生有所 了解。激发学生努 力学习,以后可能 为这方面做出贡献, 成为新一代的科学 家。
《水的组成》说课程序
教 材 分 析 教 法 应 用 学 法 指 导 教 学 程 序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第三单 元课题1.本课题先介绍水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 认识的兴趣。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 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氢 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 化合物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是对后面学习微 观粒子的一个引导。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是
本课题的重点; ★教学难点 得出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是难点。 ★教具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 条,酒精灯,小试管,多媒体
§教 法 应 用
九年级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且我带的两个 班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极其不均。根据实际情况,我先 创设学习情景,将所有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然后进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联系生活实际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之处就是在教学中没 把探究实验放开让学生自己去验证水电解后的产物,亲自 得出水的组成,而是引导式的得出结论的。
§板 书 设 计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1.实验现象: 正极 负极
二、氢气(H2)的性质 三、物质的简单分类
2.产物检验:
正极----氧气
3.表示: 4.实验结论:
负极----氢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 学 反 思
总之,我这节课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运用直观的实验探究得出水的组成,突出了 重点,利用多媒体对大量的信息优化处理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教 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 动画资料,给学生提供非常直 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 的自主观察,在此基础上引导 学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 总结出知识,使学生把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培养 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 维。
(六)物质的简单分类 以学生熟知的物质为例,让学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个过
程,我采用一个动画模拟水分解
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让学 生对微观粒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进而回忆起绪言中的原子分子论。
进一步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 另外用多媒体出示氢气和氧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