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测试题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测试题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测试题

一.填空:

1、Bobath技术是通过关键点的及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肢位的恰当摆放来抑制

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反应,再让患者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逐步过度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

2、Bobath技术常用的治疗技术有(1反射抑制性模式;(2促进姿势反应;(3床上

良好体位保持和;(4关键点的;(5推—拉技巧;(6拍打;(7肢体置放和控制(8辅助器具(9患侧肢体的。

二.选择

1、Bobath技术中关关键点的控制,以下错误的是()

A、中心关键点:胸骨柄中下段

B、近端关键点:头部、肩部、骨盆等

C、远端关键点:手指、足

D、头面部部关键点:颈部

2、以下那种方法不属于Bobath技术皮肤刺激()

A、快速擦刷

B、轻微触摸

C、兴奋手法

D、局部施加深重的压力或柔和的触摸

3、不属于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基本原则的是()

A、如果对瘫痪患者的皮肤感受器反复施加正确的刺激,就可能重建正确的运动模式

B、积极主动的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于治疗过程中,要求通过患者自己能做的方法在生

理和心理水平上支持自身

C、所有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患者取得最高水平的功能

D、PNF是一种综合的方法,它要求每个治疗都是对人整体功能的指导,而不是仅仅

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身体的某一部分

三.问答:

简述Brunnstrom技术的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效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效果 导语: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运用,在我们国家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都认为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来治疗疾病,不可以治疗疾病,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运用,在我们国家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都认为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来治疗疾病,不可以治疗疾病,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这种方法,不需要吃药,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很多人特别关注,那么具体这样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怎样的?下面就来看看以下的介绍。 一、简介 以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作为一种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已经使用多年。最初,临床治疗与研究者皆着重于周边神经受伤后,麻痺肌肉之复健。一直到1970年代中期,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使用才引起广泛的注意。 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是经由完整的周边神经系统传导电流,以引起肌肉收缩的一种电刺激方式。在1976年的蒙特娄奥运中,前苏联科学家Yadov M. Kots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主动运动训练前苏联奥运代表队。这个训练方式通常被称为苏联技术(Russian technique)。Kots指出,这个技术的运用,可增强运动员的肌力,且比单独使用运动训练,增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这个结果引起了西方科学家的兴趣,并开始了一连串的研究。 在临床使用时,不论是针对主动或被动关节活动,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强度必须能有效的使关节活动达到可能的最大范围。电刺激引起之肌肉收缩最好能对抗重力,并完成完整之关节活动。但电刺激强度亦不可太强,造成不必要的反射反应。由于关节活动度的增加与治疗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的因素 (1)过程: 1.运动神经兴奋,动作电位传导到神经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 2.电压门控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轴突末梢,促进末梢释放递质乙酰胆碱至神经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 4.终板膜上化学门控阳离子通道开放,对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透性增加. 5.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终板膜去极化而产生终板电位 6.终板电位刺激肌膜产生动作电位 详细过程: A.接头前过程. a.乙酰胆碱的合成与贮存 这是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前提。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中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化酶的作用下合成的。乙酰辅酶A 主要来自神经末梢内的线粒体,胆碱则是靠膜上的特殊载体转运到神经末梢内的,其中50%是释放入接头间隙中的乙酰胆碱水解产物,被再摄取回来重复利用的。合成与摄取回来的乙酰胆碱,均以囊泡形式包装贮存,以备释放。 b.乙酰胆碱的释放

Ca2+内流是诱发乙酰胆碱释放的必要环节。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的去极化使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大量Ca2+由胞外进入到突触前末梢内,这些Ca2+不仅是一种电荷携带者,可抵消神经末梢内的负电位,而且本身就是一种信使物质,可以触发囊泡中的乙酰胆碱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接头间隙中。一次动作电位引起的Ca2+内流,可导致200~300个囊泡几乎同步地完全释放出乙酰胆碱分子。由于每个囊泡中所含的乙酰胆碱分子数相等,约5000~10000个,故这种以囊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被称为量子释放。如果降低细胞外Ca2+ 浓度或用Mg2+阻断Ca2+ 内流,动作电位到达时并不能引起乙酰胆碱释放,说明Ca2+ 在前膜的兴奋和乙酰胆碱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偶联和触发作用。这里Ca2+的进入量也决定囊泡释放的数量。 B.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的扩散 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后,经扩散与终板膜上的胆碱能受体特异性结合,触发接头后过程。 C.接头后过程 a.乙酰胆碱受体及终板电位 在终板膜上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是集受体与通道为一体的一个蛋白大分子结构。当乙酰胆碱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使受体-通道分子通道开放,允许Na+、K+甚至少量的Ca2+通过。由于这几种离子在细胞内外分布特点,故主要是使Na+内流,少量K+外流,结果是终板

2010级神经病学标准试卷(A卷)

南华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神经病学课程试卷 (2010级临床医学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放射医学) 考试日期:2013年11月26日考试类别:考查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75分) ()1、截瘫患者,40岁,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脐平面以下感觉障碍,若需X线摄片,重点部位应选择: A、颈椎1-4 B、胸椎1-4 C、胸椎6-8 D、胸椎10-12 E、腰椎 ()2、急性脑卒中发病相对较缓的是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栓塞 E、TIA ( )3、右侧同向偏盲的病变部位是: A、三叉神经周围支 B、右侧动眼神经 C、面神经周围支 D、左侧视束 E、右侧视神经 ()4、最不可能出现巴彬斯基征的疾病是: A、脑出血 B、脑肿瘤 C、脑炎 D、脑外伤 E、偏头痛

()5、Broca失语准确的病变部位是: A、大脑 B、大脑半球 C、左侧大脑半球 D、左侧大脑半球额下回后部 E、左侧大脑半球额中回后部 ()6、“运动障碍性疾病”不包括: A、脑卒中偏瘫 B、帕金森病 C、肌张力障碍 D、肝豆状核变性 E、舞蹈病 ()7、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表现是: A、眼球运动障碍,两眼各方向转动不能 B、吞咽困难,不能进食 C、构音障碍,语音不清 D、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 E、四肢无力,行动不便 ()8、男性,58岁,有轻度高血压病史两年,今晨醒来时右手活动不灵,站立时右腿也无力,随后数小时症状渐加重,意识一直清楚,无其它不适,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短暂性 ()9、急性脊髓炎与(急性)脊髓压迫症最重要的鉴别点是,前者通常无: A、神经根症状 B、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C、双下肢瘫痪 D、尿便障碍 E、椎管梗阻现象 ()10、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可以不出现临床症状,是由于: A、同侧颈外动脉未闭塞 B、对侧颈内动脉未闭塞 C、颅内血管变异 D、双侧椎动脉未闭塞 E、正常的脑底动脉环可迅速建立侧枝循环 ()11、患者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右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可能是:A、右侧中枢性面瘫B、左侧中枢性面瘫C、右侧周围性面瘫D、左侧周围性面瘫E、双侧周围性面瘫 ()12、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不应有: A、运动减少 B、跨阈步态 C、面具脸 D、静止性震颤 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3、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 A、脑叶 B、基底节区 C、脑室 D、小脑 E、脑干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神经运动系统? A、下运动神经元 B、上运动神经元 C、锥体外系 D、丘脑 E、小脑 ()15、诊断癫痫最主要的依据是 A、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B、颅骨X线片 C、脑CT或脑MRI D、脑脊液检查 E、病史和脑电图 ()16、左上睑下垂,左眼球仅能外展,瞳孔扩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最可能的病变是: A、右侧面神经麻痹 B、左动眼神经麻痹 C、左视神经病变 D、右额叶病变 E、左侧霍纳氏征 ()17、昏迷的重要表现: A、不睁眼 B、睁眼但不说话 C、呻吟但四肢不动 D、无自主呼吸 E、呼之不应 ()18、55岁男性病人,突发头痛,呕吐,左侧面部周围性瘫痪,右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病位可能是: A、右侧桥脑 B、左侧桥脑 C、右侧中脑 D、右侧内囊 E、左侧内囊

医考类神经肌接头与肌肉疾病模拟试题与答案

神经肌接头与肌肉疾病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对重症肌无力诊断没有帮助的检查项目是 A.疲劳试验 B.依酚氯铵试验 C.新斯的明试验 D.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 E.脑脊液检查 答案:E 2. 关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B.Duchennc肌营养不良大多伴有心肌损害 C.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多以面肌无力萎缩起病 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多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E.眼咽型肌营养不良多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A 3. 重症肌无力最常受累的肌肉是 A.四肢肌 B.眼外肌 C.因喉肌 D.咀嚼肌 E.面肌 答案:B 4. 对重症肌无力临床描述正确的是 — 1/21 — — 1/21 —

A.以四肢骨骼肌无力为主,下肢往往重于上肢 B.脑神经支配的肌肉很少受累 C.盐酸胍治疗有效 D.肌无力时短暂用力收缩后肌力反而增强 E.感染极易诱发肌无力危象 答案:E 5. 关于重症肌无力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疲劳 B.症状常晨轻暮重,重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C.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D.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效 E.腾喜龙试验阴性 答案:E 6.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神经肽 答案:A 7. 重症肌无力属哪种疾病 A.神经本身病变的疾病 B.遗传性疾病 C.炎症性疾病 D.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 E.肌肉本身病变的疾病 答案:D 8. 有眼睑下垂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可能有的症状是 — 2/21 —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专业研究)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应用低频脉冲电流(调制型或非调制型)刺激运动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tJlation,简称NMES)。一、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 所谓正常肌肉是指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神经失用的肌肉及废用性萎缩的肌肉,应用NMES 可以锻炼和加强肌肉的力量,防治废用性肌萎缩,可以训练肌肉做功能性动作。 (一)方法原理 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且兴奋可传至所支配的肌肉,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有关这部分的电生理机制已在前面介绍,此处不再复述,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所兴奋的是神经而非肌肉,当肌肉失神经支配时,电刺激才会直接兴奋肌肉,为更好地理解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必要先了解强度/时间曲线(itensity/time curve)。 能引起神经纤维或肌肉组织兴奋的最小电刺激称为阈刺激,它包括一定的电流强度及与之对应的最短刺激时间,在阈刺激的产生中,不同的电流强度需要不同的最短刺激时间,强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强度/时间曲线表示(图6-27)。 图6-27神经与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 虽然神经及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形态相似,但位置不同,这说明引起神经兴奋的阈刺激强度低,时间短,而引起肌肉兴奋的阈刺激强度高,时间长。换言之,神经比肌肉更容易兴奋,所以,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首先兴奋神经,神经再将兴奋传至所支配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对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较强的电刺激直接兴奋肌肉引起收缩。 (二)物理特性 1.波形 虽然有多种波形可用于NMES,但常用的波形有两种:非对称性双向方波及对称性双向方波,它们的优点是:①可避免电极下电化学作用对皮肤的刺激;②电流强度快速升至峰值,可避免神经纤维的适应现象(见第l节)。 2.波宽 许多NMES刺激仪波宽定为0.2~0.4ms,研究表明0.3ms的波宽是最舒服的,波宽小于0.1ms,需要较强的电流强度方能引起肌肉收缩,而高强度的电流会兴奋细纤维神经,引起痛觉的传入,

神经内科护理学试题

1、患者男性,52岁。有支气管扩张病史10年,咯血100m1后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张口瞪目、两手乱抓、抽搐、大汗淋漓、牙关紧闭。此时患者应取 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 B.去枕平卧位 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D.端坐位 E.患侧卧位 标准答案:a 解析:咯血100m1后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张口瞪目、两手乱抓、抽搐、大汗淋漓、牙关紧闭的临床表现,提示患者发生了窒息;咯血窒息的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有利于窒息物的排出。 2、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主要表现为 A.意识模糊 B.精神失常 C.性格、行为改变 D.呼吸时有肝臭 E.腱反射亢进 标准答案:c 解析:肝性脑病临床表现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可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和昏迷期。前驱期的主要特征是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3, 肝硬化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出血 B.营养不良 C.肝肾综合征 D.并发感染 E.脾功能亢进 标准答案: e 解析:由于肝硬化时肝内大量结缔组织产生,致肝内血流不畅,形成门脉高压,致脾内滞留大量血液而肿大,一个巨大的脾可破坏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致周围血中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 4、患者男性,56岁。肝硬化病史7年,此次因腹水入院治疗,某日大量利尿放腹水后出现肝性脑病。导致该患者肝性脑病最主要的诱因是 A.上消化道出血 B.高蛋白饮食 C.缺钾性碱中毒 D.感染 E.药物 标准答案:c 解析:大量利尿放腹水,可导致蛋白质、电解质的丢失,引起缺钾性碱中毒,促使氨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细胞产生氨中毒,导致肝性脑病。 5、患者女性,68岁。有“慢性心力衰竭”病史多年,长期服用地高辛、异山梨酯、氢氯噻嗪、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今日诉乏力、腹胀、心悸,心电图示:U波增高。应考虑为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一.概述: 人体从婴幼儿发育至成熟,其神经功能的形成和完善,均遵循一定的神经发育规律。在临床上,将神经发育的原理和规律,运用到临床治疗的具体操作中,通过大量实践,逐步形成了一类独特的治疗方法。 1. 定义 促进技术(简称促进法)──是根据神经生理和神经发育的原理,运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各级神经元,调节它们的兴奋性,用以促进和提高随意控制肌活动的能力,以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的方法。 促进技术包含二方面的内容即促进兴奋(易化)和促进抑制。 (1)促进兴奋──通过某些方法,能够使处于阈下兴奋状态的神经元转变为兴奋状态的过程。 (2)促进抑制──通过某些方法,能够使产生兴奋冲动的神经元返回到阈下兴奋状态的过程。 2.原理 此类技术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系统的相互影响,以及人体有规律的发育学程序和各种反射的发育过程来设计和选择操作方法。此类技术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依据,主要根据兴奋的扩散与集中、相继诱导、交互抑制、兴奋阈和总和现象等有关神经肌肉的生理学原则,α运动系统和传统本体促进操作、皮肤刺激、头颈与躯干相对位置变动所引起的反射与平衡反射、中枢促进法(利用协同模式和联合反射)、运动再学习(包括应用专门仪器装置进行肌电生物反馈与增强感觉反馈等)。 (1)中枢性促进技术──以Brunnstrom为代表,它是利用机体残余的肌肉功能进行最大用力活动时所引发的泛化运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其它粗大运动的作用,以促进正常运动出现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由于外周传入冲动的促进作用,而是通过相对肌力较强的肌肉随意收缩时,整个运动模式中所有运动神经元兴奋的聚集,来增强肌力较差的肌肉的力量;或通过患肢有意识的触发异常粗大的共同运动,最大限度的摹集所有运动单位地参与,使原本仅有微弱收缩的肌肉也能参与到这一模式中,从而促使肌力的恢复。 (2)外周感觉反馈性促进技术──主要包括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皮肤感觉输入促进技术和其他利用皮肤深部冷刺激抑制肌肉痉挛等技术。 ①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应用外周本体感受性刺激来募集更多的靶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冲动,促使肌肉收缩,以增加随意收缩的力量或肌张力,亦可抑制靶运动神经元使肌肉放松,缓解肌痉挛。 ②皮肤感觉输入促进技术是以Rood等为代表,在特定皮肤区域进行刺激,获得局部促进作用的方法。 (3)神经发育技术--以Bobath技术为代表,本技术是应用神经发育的原理,以固有反射及较高中枢对运动反射调节为基础,利用正常的自动性姿势反射和平衡保护反应等来调节肌张力,诱发正确的动作,从而抑制异常运动模式,重新获得对运动的控制。 (4)运动再学习(motor relearning programe,MRP)--以神经生理、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视为一直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二.常用的方法: 临床常用的促进技术:Rood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和本体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运动再学习(简称MRP)。 1. Rood技术:又称多种感觉刺激技术。本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了有控制的感觉刺激,利用某些动作来诱发有目的的应答。 (1)机理:将运动的发育和神经生理基础结合起来。因为感觉是运动的动力。在治疗时,可用多种感觉刺激法加大患者的感觉输入,以提高受损神经元的兴奋性或促进新的通路形成,以恢复正常功能。 ①通过相应的感觉刺激可使肌张力正常化并诱发必要的动作应答。这种有控制的感觉输入用以诱发肌肉活动的反射性应答,是获得最早控制运动能力的阶段。 ②感觉运动觉的控制是建立在发育的基础上的,必须按发育的顺序由低级向高级感觉运动觉水平发展。所获得的肌肉反射性应答活动也应按照发育的规律,以争取得到脊髓以上中枢的控制。 ③实施目的性的动作。特别要强调动作要有目的性。应用有目的性的动作,作为诱发皮层下的按需要的动作模式,即按"目的"反射性地对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等产生应答。 (2)方法:感觉刺激诱发应答的方法包括易化法和抑制法。 易化法--触觉刺激有两种即快速擦刷和轻推敲。常用的有快速擦刷、捏、推敲、冰刺激(短时间)、快速牵张、摇动、压缩关节等。 ①快速擦刷的方法:用刷子逆毛方向刷即将运动的肌群表皮3秒-5秒,也可在相应肌群的脊髓节段皮区进行,如刺激后30秒内无反应,可重复3-5次或更多。快速擦刷的效应是特异性的并在刺激后30秒-40秒内达最强,应抓紧这段时间训练。在脊髓后根分布区接近脊柱部位的擦刷,可以使背部深层肌张力增高,若刺激相应分布区的其他部位的皮肤,则可促使这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以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以促进功能恢复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一、治疗作用 1.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可保持肌肉性能与质量,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2.电刺激后肌肉发生节律性收缩,肌肉收缩的泵效应可增强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改善营养,防止、延缓或减轻肌肉萎缩的发生,防止纤维化、硬化和挛缩。 3.刺激运动神经可引起较大的募集活动,激活较多肌纤维,肌肉发生收缩,增强肌力。 4.刺激平滑肌,可提高平滑肌的张力。 二、适应症 下运动神经元伤病所致肌肉失神经支配、废用性肌萎缩、习惯性便秘、宫缩无力等。 三、禁忌症 痉挛性瘫痪、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皮肤破损处、金属异物局部、安装有心脏起搏器及其附近等。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取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暴露治疗部位,找出需要刺激的肌肉点。2.取两个点状电极和衬垫置于患肌肌腹的两端,一般近心端为阳极,远端电极为阴极。电极以沙袋、固定带固定之。 3.启动电源,缓慢调节电流强度以引起不过于强烈但有明显可见的肌肉收缩而无明显皮肤疼痛为度。(过强的电流会引起患者疼痛而且肌肉收缩拌僵抖、收缩先强后弱、治疗气仍有僵硬不适感。) 4.在治疗中不得陋意取下电极片,不得随意加大电流量,以免被电击。治疗中患者不得任意挪动体位,以免电极衬垫位置移动、电极脱落直接接触皮肤而发生烧伤.治疗时电极下不应有痛灼感。治疗中如出现疼痛,应中止治疗,检查是否电极滑脱接触皮肤或电极、衬垫不平,使电流集中于一点。如未出现烧伤,应予纠正。如已出现烧伤应中断治疗,对症处理。 5.开始治疗前应向患者交待治疗时应有的感觉,治疗剂量缓慢增加。治疗中应经常巡视,对有局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的患者尤其注意,防止烧伤。 6.治疗完毕时,缓慢将电流输出调整回零位,关闭电源,取下电极和衬垫。 7.治疗结束后告诉患者不要搔抓治疗部位,必要时可使用爽肤剂。 8.治疗使用过的衬垫必须彻底冲洗干净,煮沸消毒,整平后在阴凉处晾干备用。

DNS动态神经稳定技术学习总结(中)

DNS动态神经稳定技术学习总结(中) CNS成熟对身体结构的发育有着极强的同步性1 婴儿从出生到站立的每个阶段不仅仅只是体重增加了,这一年的发育过程代表着CNS的成熟过程。CNS统控制下的正确动作可以确保婴儿完成各个阶段的发育动作时让主要参 与肌群得到正确的激活从而促进身体结构的顺利发育。正是由于CNS的成熟质量与动作模式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CNS的成熟与否也决定着身体拮抗肌的协调收缩能否在对应的时期作用于生长板,最终决定了婴儿身体机构的发育形态。因此,婴儿在每个阶段,各关节的位置都取决于稳定肌的功能。以及身体近端或远端的肌肉的协同作用来保证身体的“共轴性”。肌肉协同作用的质量对关节功能也非常重要。那么在治疗患者的程中便需要特别注意感觉的输入和输出。感觉的输入越明显,患者在训练中感觉的输出才能越明确。在那些脑瘫患儿中不难发现,异常的中枢神经控制不但会造成中枢系统动作模式的异常,也会导致解剖结构的异常。那么婴儿又是如何通过肌肉的协同作用来激活核心的呢?例如:婴儿在4~5个月的时候,胸腔和骨盆基本发育完成,这时候肌肉共同激活可以稳定脊柱。在抬头过程中深层的颈屈肌和颈伸肌之间协同激活可以确保头部上抬。在抬腿和移动骨盆的时候膈肌和盆底肌以及腹壁能够协同激活确保身体

具备足够的腹内压。在治疗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1) 确保胸腔与骨盆的对称性(2)如何提高支撑能力(3)功能上的关节共轴性需时刻考虑(4)尽量去找中立位,越对线对位越好。(5)从静态到动态让患者自己调整身体上期的学习笔记中只写了几个测试方法,今天跟大家分享关于测试后的训练方法。 (腹壁360°扩张训练) 01如果我们在坐姿下发现患者在呼吸时腹壁没有360°都呈现扩张的趋势,那么我们可以在患者的腹壁缠上黄色的赛乐弹力带,目的就是让患者去感受正确的呼吸模式。任何时候都不应呈现胸腔、肩胛上下移动的趋势,而是要让腹壁前、后、左、右(360°)都呈现扩张的趋势。呼吸过程中腹壁也不应呈现内收的现象。 增加腹内压训练02患者仰卧位,治疗师双手先托起患者的脚,让患者吸气后再将双手移开,这个时候要尽量让患者去感受腹内压并且保持住腹内压的状态。进阶方式:1:可以让患者的双手放在腹部两侧(这是婴儿4个月的姿势)2:双手放在膝盖上(这是婴儿5个月的姿势)3:双手放在脚踝上(这是婴儿6个月的姿势)。如果患者把手放在膝盖或脚踝的过程中出现肩胛骨离开地面则训练效果不佳。要确保患者能够正确保持腹内压以后再进阶。 关注我微信号:一块小海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简称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NMES的临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NMES的应用显著增加。 一、物理特性 (一)波型 常见NMES的波型有两种: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前者有阴阳极之分,一般用阴极作主极,用于小肌肉、肌束的刺激。后者没有极性,用于大肌肉和肌群的刺激,McNeal和BaKer(1988)认为在同样的电流强度下,对称双相方波引起的肌收缩力比单相方波大20~25%。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一般用指数波(三角波)。 (二)脉冲宽度 许多袖珍NMES仪的波宽固定于0.2~0.4ms之间。而大型NMES 仪的波宽在0.05~100ms可调。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上运动神经无麻痹的肌肉),Bowman等(1985)认为波宽0.3ms的电流比0.05ms或1ms的电流更舒适,不易引起疼痛。 (三)频率 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收缩。对正常肌肉,频率30Hz以上。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所需的频率降低。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

通断比在1:1~1:1.5之间。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的电流与50Hz、1:7的电流所引起的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病情越严重,所需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 (五)上升时间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500毫秒之间。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Salmons、Hudlicka、Erisksson 等)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 (二)治疗作用 1982年,美国FDA正式宣布NMES用于下列三种情况是安全、有效的: 1. 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 2. 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 3.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 此外,NMES还有生理治疗作用: 4. 减轻肌肉痉挛; 5. 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

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病学专业试题 简答题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损害的定位诊断 1. 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2. 一个半综合征(One and ahalf syndrome)。(临床五年、长学制) 3. 霍纳综合征(Horer syndrome)。 4. 艾迪综合征(Adie syndrome)。 5.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 6. 不同部位面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临床五年、长学制) 7. 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8.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9. 小脑性共济失调与感觉性共济失调的鉴别。(临床五年、长学制) 10.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 11. Foster-Kennedy syndrome。(临床五年、长学制) 12. 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表现及定位。 13. 感觉性失语的临床表现及定位。 14. 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临床五年、长学制) 15. 内囊完全损害的临床表现。 16. 丘脑病变临床表现。(临床五年、长学制) 17.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 18. 桥脑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 syndrome)。 19. 大脑脚综合征(Weber syndrome)。 20.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临床五年、长学制) 第六章周围神经病 1.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 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3. 亨特综合征(Hunts syndrome)。(临床五年、长学制)

4. 多发性神经病病因、临床表现。(临床五年、长学制) 5.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临床五年、长学制) 6.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七章脊髓疾病 1. 颈膨大和腰膨大损害的临床特点。(临床五年、长学制) 2. 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 第八章脑血管疾病 1. 简述大脑动脉环(Willis 环)。(临床五年、长学制) 2. 简述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3.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4.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要点。 6. 缺血半暗带。(长学制) 7.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临床五年、长学制) 9. 简述急性脑梗死头颅CT特点。 10. 急性脑梗死溶栓适应症。(临床五年、长学制) 11. 简述脑栓塞的病因。 12.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临床五年、长学制) 13. 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分型常见类型。(临床五年、长学制) 14. 简述壳核出血的临床表现。 15. 简述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临床五年、长学制) 16. 简述脑干、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临床五年、长学制) 17. 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临床五年、长学制) 18. 海绵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临床五年、长学制) 19.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临床五年、长学制) 20.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五年、长学制)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题库18-1-8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题库18-1-8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复合型非选择题]男,35岁,消瘦、乏力、怕热、手颤2个月,夜间突然出现双下肢软瘫,急诊查体:神志清,血压14080mmHg,心率108次分,律齐,甲状腺轻度增大、无血管杂音为明确诊断,应首先进行的检查项目是() A.A.头颅CT、血糖测定 B.血电解质测定及甲状腺功能测定 C.胸部CT及血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 D.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测定 E.肌电图及血电解质测定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复合型非选择题]男,35岁,消瘦、乏力、怕热、手颤2个月,夜间突然出现双下肢软瘫,急诊查体:神志清,血压14080mmHg,心率108次分,律齐,甲状腺轻度增大、无血管杂音导致病人双下肢软瘫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A.脑栓塞 B.运动神经元病 C.重症肌无力 D.呼吸性碱中毒 E.血钾异常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复合型非选择题]男,35岁,消瘦、乏力、怕热、手颤2个月,夜间突然出现双下肢软瘫,急诊查体:神志清,血压14080mmHg,心率108次分,律齐,甲状腺轻度增大、无血管杂音此病人的急诊处理应为() A.A.螺内酯(安体舒通)治疗 B.静脉滴注氯化钾及胰岛素 C.纠正电解质紊乱 D.吡啶斯的明和皮质激素治疗 E.脱水降颅压治疗 出处:辽宁11选5 ;

问题: [多选]Becker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可有下列哪些临床表现() A.常在12岁以后发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血清CK增高 D.腓肠肌肥大 E.近端肢体无力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77195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以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以促进功能恢复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一、治疗作用 1.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可保持肌肉性能与质量,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 2.电刺激后肌肉发生节律性收缩,肌肉收缩的泵效应可增强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改善营养,防止、延缓或减轻肌肉萎缩的发生,防止纤维化、硬化和挛缩。 3.刺激运动神经可引起较大的募集活动,激活较多肌纤维,肌肉发生收缩,增强肌力。 4.刺激平滑肌,可提高平滑肌的张力。 二、适应症 下运动神经元伤病所致肌肉失神经支配、废用性肌萎缩、习惯性便秘、宫缩无力等。 三、禁忌症 痉挛性瘫痪、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皮肤破损处、金属异物局部、安装有心脏起搏器及其附近等。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取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暴露治疗部位,找出需要刺激的肌肉点。 2.取两个点状电极和衬垫置于患肌肌腹的两端,一般近心端为阳极,远端电极为阴极。电极以沙袋、固定带固定之。 3.启动电源,缓慢调节电流强度以引起不过于强烈但有明显可见的肌肉收缩而无明显皮肤疼痛为度。(过强的电流会引起患者疼痛而且肌肉收缩拌僵抖、收缩先强后弱、治疗气仍有僵硬不适感。) 4.在治疗中不得陋意取下电极片,不得随意加大电流量,以免被电击。治疗中患者不得任意挪动体位,以免电极衬垫位置移动、电极脱落直接接触皮肤而发生烧伤.治疗时电极下不应有痛灼感。治疗中如出现疼痛,应中止治疗,检查是否电极滑脱接触皮肤或电极、衬垫不平,使电流集中于一点。如未出现烧伤,应予纠正。如已出现烧伤应中断治疗,对症处理。

5.开始治疗前应向患者交待治疗时应有的感觉,治疗剂量缓慢增加。治疗中应经常巡视,对有局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的患者尤其注意,防止烧伤。 6.治疗完毕时,缓慢将电流输出调整回零位,关闭电源,取下电极和衬垫。 7.治疗结束后告诉患者不要搔抓治疗部位,必要时可使用爽肤剂。 8.治疗使用过的衬垫必须彻底冲洗干净,煮沸消毒,整平后在阴凉处晾干备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二是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三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特征有三个:一是单向性、二是时间延搁、三是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3.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对乙酰胆碱释放的影响,其中钙离子可以促进释放;肉毒杆菌毒素有阻止释放的作用;二是对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的影响,箭毒能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三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脂酶从而阻止乙酰胆碱的清除,延长其作用时间。 二.当兴奋通过神经--心肌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最终导致终板膜的变化是? A对钠通透性增加,去极化 B对氯钾通透性增加,超极化 C仅对钙通透性增加,去极化 D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超极化 为什么B正确?一般兴奋型递质不是发生去极化吗?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超级化。这个结论正确。你注意看清题目,在心肌,M受体兴奋引起心脏抑制,所以应该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三.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 兴奋信号传到肌接头处时,兴奋引起钙离子大量释放.释放的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突触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而释放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递质),乙酰胆碱(递质)经过神经肌肉接头间隙(突触间隙);与接头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其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二是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三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题库4-1-8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题库4-1-8

问题: [单选]周期性瘫痪的肌肉病理特征性改变是() A.肌纤维坏死 B.破碎红细胞 C.肌浆网的空泡化 D.肌纤维变性 E.糖原脂肪增多

问题: [单选]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严重病例应给予() A.10%氯化钾10ml,静脉注射 B.10%氯化钾10ml加50%葡萄糖500ml,静脉注射 C.10%氯化钾30ml加0.9%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D.10%氯化钾10ml加5%葡萄糖500ml加正规胰岛素6U,静脉滴注 E.10%氯化钾10ml,每天3次口服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严重病例可用静脉补钾,但一般急性发作时以口服补钾较为安全。

问题: [单选]对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病人下述哪项治疗是最佳的() A.口服氯化钾 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C.高糖饮食 D.静注碳酸氢钠 E.口服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严重病例可用静脉补钾,但一般急性发作时以口服补钾较为安全。(天津11选5 )

问题: [单选]男性,29岁,突发四肢乏力不适1天,下肢明显。发病前有饮酒史,既往曾发作2次,每次发作腰穿脑脊液检查常规及生化无异常发现。体检: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格林-巴利综合征 B.脊髓肿瘤 C.急性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颈椎病 患者发病年龄、病史、诱因、瘫痪特点及脑脊液检查,应考虑为周期性瘫痪。

问题: [单选]女,35岁,自3个月前始双侧股部轻度疼痛,起立困难且上台阶费劲,1个月后双手不能持重物并出现呛咳。检查见颈肌和四肢近端明显肌力减退且伴有轻度肌萎缩,双侧三角肌有轻压痛,深反射减低,感觉正常。红细胞沉降率(血沉)45mmh,血清CPK520U。脑脊液透明,细胞数为0,蛋白0.29mmolL,糖3.1mmolL。应首先考虑() A.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C.重症肌无力 D.多发性肌炎 E.周期性麻痹 患者有肌肉疼痛,肌无力部位,血沉、肌酶增高,脑脊液正常,应考虑多发性肌炎。

神经内科专业规培试题1

神经内科专业规培试题1 一 . 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 1 .下列与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不符合的是 A . 头部快速移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 B . 短暂的突发视物旋转 C . 伴有眼震 D . 可伴恶心、呕吐 E . 伴一侧耳鸣和听力下降 2 .患者男,45岁,近2个月出现走路不稳,走路似踩棉花样,尤以夜间为重。查体发现下肢位置觉、震动觉消失,Romberg征阳性,肌力正常,双侧跟腱反射消失,跖反射无反应。其病变定位在 A . 前庭神经 B . 锥体外系统 C . 小脑 D . 脊髓后索 E . 皮质脊髓侧束 3 .应逐渐加量,1个月左右达到治疗剂量,否则容易出现皮疹等副作用的抗癫痫药物是: A . 丙戊酸钠 B . 卡马西平 C . 苯妥英钠 D . 拉莫三嗪 E . 苯巴比妥 4 .以下表现符合重症肌无力Osserman分型Ⅱa型的是: A . 仅眼外肌麻痹 B . 仅延髓肌和表情肌麻痹 C . 仅四肢肌无力或伴轻度眼外肌麻痹 D . 延髓肌和躯干肌无力 E . 迅速进展的眼外肌、延髓肌和躯干肌无力 5 .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 A .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B . 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C . 大脑半球 D . 小脑 E . 基底核 6 .测量距离相同,腕部刺激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在Ⅳ指所得CMAP潜伏期差 A . <0.4ms B . <0.3ms C . <0.7ms D . <0.5ms E . <0.6ms 7 .对头痛不敏感的结构是

A . 头皮组织、骨膜 B . 脑实质 C . 颅内动脉、静脉、静脉窦 D . 神经和神经根 E . 脑膜 8 .结核性脑膜炎脑神经损害最易受累的是 A . 滑车神经、视神经 B . 动眼、外展、面神经、视神经 C . 三叉神经、面神经 D . 舌咽、迷走神经 E . 面神经、舌下神经 9 .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度,其病变部位在 A . 顶叶感觉皮层 B . 内囊或基底节区 C . 丘脑 D . 中脑 E . 脑桥 10 .浅昏迷的临床表现是 A . 能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 B . 强刺激能唤醒,醒后能简单回答问题 C . 反复强刺激能唤醒,醒后能简单回答问题,随即入睡 D . 不能被唤醒,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各种反射均存在 E . 对疼痛无反应,角膜反射、对光反射、吞咽反射及病理反射均消失 11 . 30岁,一年来有反复发作的瞪视不动、意识模糊、奔跑、游走等,持续约半小时逐渐清醒,过后对行为毫无记忆。其可能是 A . 精神分裂症 B . 杰克逊(Jackson)癫痫 C . 癔症 D . 感染性精神病 E . 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 12 .多药治疗时,合用的药物种类越多,相互作用越复杂,对于不良反应的判断越困难,因此建议最多不要超过AEDS联合使用: A . 6种 B . 5种 C . 4种 D . 3种 E . 2种 13 .面神经的感觉纤维包括 A . 味觉和痛觉纤维 B . 味觉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C . 面部触觉和痛觉纤维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以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 ?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 ?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 ?恢复肌肉随意协调收缩的能力。 ?常用的有: ?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V ojta技术等等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是有英国物理治疗师Betra 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 Bobath共同创立,主要用于治疗偏瘫患者和脑瘫患儿。 ?特点: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肢位的恰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 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 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 过度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 ?治疗原则 ?1、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 ?2、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的运动模式 ?3、按照运动发育的顺序制定训练计划 ?4、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 ?常用治疗技术 ?一、反射抑制性模式: ?1、躯干抗痉挛模式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3、肩的抗痉挛模式 ?4、手的抗痉挛模式 ?5、利用反射性机制改善异常的肌张力 ?如: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等等 ?二、促进正常姿势反应 ?1、翻正反应 ?2、平衡反应 ?三、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换 ?四、关键点的控制

?1、中心关键点:胸骨柄中下段 ?2、近端关键点:头部、肩部、骨盆等 ?3、远端关键点:手指、足 ?五、推—拉技巧 ?1、压迫性轻推 ?2、轻微牵拉 ?六、拍打 ?七、肢体置放和控制 ?1、定位置放训练 ?2、控住训练 ?八、辅助器具 ?九、患侧肢体的负重 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治疗计划 Brunnstrom技术 ?Brunnstrom技术的核心为中枢神经兴奋扩散原理,瘫痪早期利用协同运动和反射模式作为促进手段诱发肢体的运动反应,再从异常 模式中引导正常运动成分,最终脱离异常模式,形成正常模式,

试题模板肌肉病考题

肌肉疾病考题 一、单选题 1 ?重症肌无力属哪种疾病( D ) A. 神经本身病变的疾病 B. 遗传性疾病 C?炎症性疾病 D.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 E. 肌肉本身病变的疾病 2. 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 D ) A. 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多 B. 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C?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增多 D. 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 E. 乙酰胆碱抗体数目减少 3. 重症肌无力最常受累的肌肉是( B ) A. 四肢肌 B. 眼外肌 C. 咽喉肌 D. 咀嚼肌 E. 面肌 4. 重症肌无力常与哪种病合并存在( D ) A. 小细胞肺癌 B. 甲状腺功能亢进 C?多发性肌炎 D. 胸腺肥大或胸腺瘤 E. 系统性红斑狼疮 5. 有眼睑下垂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可能有的症状是( C ) A. 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B. 调节反射消失 C. 眼球向内、上、下运动受限,复视 D. 眼球震颤 E. 角结膜反射消失 6. 关于重症肌无力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E ) A. 临床特征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C?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D. 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效 E. 腾喜龙试验阴性 7. 21岁男大学生,白天参加运动会长跑比赛,晚饱餐后人睡,翌日晨起见四肢瘫痪,查血清钾降低,心电图出现U波,ST段下移,可能的诊断是(C) A.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B. 脊髓出血 C?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D. 急性脊髓炎 E. 癔病性瘫痪 8. 关于多发性肌炎,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D ) A. 肌无力以四肢近端为主,常伴有肌力弱 B. 咽喉肌亦可受累,眼外肌一般不受侵 C. 仅少数伴有肌肉疼痛、压痛,无客观感觉缺失 D. 血沉大多不快,血清CPK无明显增高 E. 可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 9. 关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E ) A. 由遗传因素所致的原发性肌肉变性病 B. 病程进展缓慢,进行性加重 C?对称性肌肉萎缩、无力 D. 个别类型可有心肌受累 E. 肌电图示运动单位电位波幅增高,时程增加、多相波增多 10. 关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A.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B. Duchennc肌营养不良大多伴有心肌损害 C?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多以面肌无力萎缩起病 D.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多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E.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多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1. 女性,28岁,双眼睑下垂,复视2年。吡啶斯的明治疗症状一度缓解。近期出现屈颈.抬头无力,四肢疲软,此病人属于重症肌无力的哪一型( B ) A. 眼肌型 B. 全身型 C?延髓肌型 D. 脊髓肌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