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_价值及保护_阮仪三

合集下载

乡愁情怀中的江南水乡及其当代意义

乡愁情怀中的江南水乡及其当代意义

念 与依 恋 。这 种 情 感 在工 业 现代 化席 卷 全球 的 2 0世 纪 表 现得 尤其 丰 富而 浓烈 。直 至今 日仍 有 学者称 之 为是 我
们 这个 时代 的 “ 精神 症候 ” ,并 因具 体 的社 会背 景和 文
Ke y w o r d s :I 1 0 s t a I 幽 ; h i s t o i r c w a t e r t o w n s s o u ho t f he t Ya n g t z e
指 一 种 众 所 熟 悉 、 痛 苦 而 强 烈 的 思 乡病 。1 9世 纪 中叶
的工 业化 与都 市 化 发展 造成 了人 口的大规 模 迁移 ,流 动 的人群 普 遍怀 念 曾经 的稳 定 生活 ,n o s t a l g i a的词义 也就 随之 由个 人 的思 乡扩 大 为一种 集体 心理情 绪 ,也抽 象 为
造 上 ,也 以水 为主题 ,与水 相依 、相 地 合宜 、架 桥通 隔 水 、聚 而 不垒墙 ,户户 濒水 而居 ,家 家踏级 入水 ,水墙
门、水埠头、水阁、水榭 、水楼 、水廊、水棚 ,甚至水
巷 穿宅 而过 ,将 人与 水 的交融 发挥 到极 致 ( 图 1)。
而水 乡的重 重宅 院之 中 ,则 有 四水 归堂 的天 井 ,上
究” ( 编 号 :2 0 1 2 E XW 0 0 2)和 2 0 1 3 年 上 海 高校 选 拔 培 养 优 秀青 年教 师 科 研 专 项 基 金 项 目 “ 上 海 怀 旧一 一 上 海城 市
遗 产保 护 的媒 介 镜 像 研 究” ( 编号Z Z s z f l 3 0 0 6 )。
住 乡愁 ”。这 给 了人们 巨大 的想 象空 间 ,也提 出 了很 有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江南水乡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民俗,是中国特有的历史和文化风景线。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旅游开发等角度探讨古镇的保护与传承。

一、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江南水乡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

古镇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还保留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建筑风格。

古镇的街巷布局、古建筑群、传统手工艺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遗迹上,更多地表现在古镇的传统文化传承和乡土民俗上。

古镇作为传统的生活聚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保存了许多古老的民俗风情。

婺源古镇保存了丰富的乡土民俗,包括传统手工艺、古老的节庆活动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古镇的生存根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得到充分的认识和保护,只有将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下去,才能使古镇成为更具魅力和价值的文化景观。

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挖掘和保护,是当前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江南水乡古镇的自然环境保护与利用古镇的自然环境也是其重要的资源和优势。

江南水乡古镇多建于水乡湖区,有着优美的水土环境和特色的自然风光。

这些自然环境不仅为古镇增添了别具一格的韵味,更成为了古镇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古镇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水质污染、环境垃圾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古镇自然环境保护的障碍。

古镇的自然环境保护与利用问题亟待解决,这不仅是古镇的生存之本,更是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古镇的自然环境保护与利用是古镇保护与开发的重要议题。

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古镇周边的自然环境,防止水质污染和水域破坏;还需对古镇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利用,开发旅游资源,提升古镇的景观品质和吸引力。

建筑艺术欣赏-江南水乡民居

建筑艺术欣赏-江南水乡民居

水乡民居周围多设有生态景观,如荷 花池、柳树等,形成优美的居住环境。
自然采光与通风
民居多采用大窗户和天窗,充分利用 自然光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人文环境的体现
文化传承
江南水乡民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
底蕴。
传统工艺
水乡民居的建筑工艺和装饰艺术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THANKS
感谢观看
演变过程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江南 水乡民居不断吸收外来文 化和地方特色,形成多样 化的建筑风格。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现代社会,江南水乡民 居逐渐融入现代元素,在 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满 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02
建筑构成元素
屋顶与屋面
屋顶形式
江南水乡民居的屋顶通常采用双坡或 四坡形式,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 屋顶材料多为青瓦,排列紧密,具有 良好的防雨和保温性能。
屋脊装饰
屋脊两端常有翘起的造型,称为“鸱 吻”,寓意消灾避邪。在屋脊中央,有 时会装饰有宝瓶、元宝等造型,寓意平 安和财富。
墙体与基础
墙体材料
江南水乡民居的墙体多采用青砖或石材,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基础部分则常用石材或灰土建造,以承载房屋重量并防止水浸。
墙体装饰
墙体上常有精美的砖雕或石雕,题材包括花鸟、山水、人物等,展现出浓厚的 地方文化气息。
社区生活
水乡民居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反映了江南地区社区生活
的特点。
05
江南水乡民居的现代价值与保护
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
旅游开发
江南水乡民居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 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通过合理规划 与开发,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

乡愁情怀中的江南水乡及其当代意义

乡愁情怀中的江南水乡及其当代意义

乡愁情怀中的江南水乡及其当代意义作者:阮仪三陶文静袁菲来源:《中国名城》2015年第09期摘要:“记住乡愁”是中央城镇化战略中被讨论最多的一个新提法。

近年来江南水乡古镇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思乡对象,不仅是受全球怀旧文化的影响,还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

从本质上说,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城镇文化的典型代表。

以江南水乡市镇为指向的乡愁绵延于游子、文人、士绅乃至现代中国的集体记忆中,作为城镇中国的文化原乡为新一轮城镇化战略寻找最适合中国传统与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价值基础和路径借鉴。

关键词:乡愁;江南水乡市镇;城乡一体化Abstract:“Remember our nostalgia” is the most popular topic in the recent China central urbanization strategy. As the historic water tow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host Chinese nostalgia for hometown, their uniqueness in Chinese urban culture have become concerns again. The nostalgia to these river towns, in the collective memory in residents and cultural elites, implies move positive urban attitudes, and could offer another choice for Chinese urban future.Key words:nostalgia ; historic water tow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 urban-rural integration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9-04(5)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美丽乡镇,习近平总书记说了几句非常生动、饱含智慧和情感的话,就是这些村镇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浙江西塘古镇江南水乡的风情

浙江西塘古镇江南水乡的风情

浙江西塘古镇江南水乡的风情浙江西塘古镇位于中国浙江省吴兴区,被誉为江南水乡的瑰宝。

它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古镇,充满着浓郁的江南特色。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老文化的底蕴、水乡风情的浪漫,以及江南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1. 历史悠久的古镇浙江西塘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左右,有着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

在宋朝时期,西塘古镇曾是一个繁华的商贸中心,成为江南运河的重要节点。

如今,虽然古镇已经不再是商业中心,但它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欣赏。

2. 美丽的水乡风光西塘位于浙江的水网之中,被水流环绕。

这里的建筑倚水而建,形成了独特的水乡风貌。

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古老的建筑和青瓦白墙,形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面。

游览古镇时,你可以沿着小桥流水,欣赏水上人家,感受它的宁静和优雅。

3. 风味独特的江南美食作为江南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西塘古镇的美食也融入了江南特色。

当你来到这里时,一定要品尝到当地的特色小吃。

比如,西塘的豆腐脑和鱼丸汤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味道而闻名。

此外,还有各种糕点、面食和小吃,让你大饱口福。

4.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西塘素有“书画之乡”之称,这里的居民对传统手工艺有着深厚的传承和热爱。

在古镇的巷弄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手艺人正在展示他们的技艺。

如漆器、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蕴含着工匠精神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5. 民俗活动的丰富多彩在西塘古镇,民俗活动是一大亮点。

每年的农历一月十五的元宵节,古镇上将举行盛大的花灯展览,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

此外,每年春节期间,古镇还会举办庙会和灯会等活动,让游客们体验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6. 游船漫游的浪漫体验在古镇的水道上,有许多小船可以让游客乘坐,漫游整个西塘古镇。

你可以悠闲地坐在小船上,欣赏沿岸的风景,感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

夜晚时分,灯光照亮了古镇的每一个角落,让你感受到浪漫的氛围。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江南水乡与民居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江南水乡与民居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江南水乡与民居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江南水乡和民居是两个重要的元素。

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水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备受关注,而民居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江南水乡与民居的特点和魅力。

一、江南水乡的特点江南水乡是指中国南方地区独特的水乡风貌,如苏州、杭州、南京等地。

江南水乡以其水网交错、河流纵横的地理特点而闻名于世。

江南水乡的房屋多建在水边,以适应水乡环境。

这些房屋通常采用砖木结构,外观简洁典雅。

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它们通常被建造在小河流旁边,河水可以直接进入房屋,成为房屋的一部分。

江南水乡的房屋具有独特的水景,如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等,营造了一个恬静宜人的环境。

二、江南水乡的民居特点民居是江南水乡建筑的代表,它们代表了江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江南水乡的民居通常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前为门厅,中为客厅和卧室,后为厨房和院落。

江南水乡的民居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布局的合理性。

它们通常采用透光、透气和透水的设计理念,以适应潮湿的水乡环境。

同时,它们也注重室内外的连通,通过庭院和门廊来增加室内外的沟通。

江南水乡的民居注重装饰和细节。

室内装饰通常采用手工制作的木质家具和精美的瓷器,充满了江南独特的文化氛围。

外观装饰通常采用独特的瓦片和雕花,增添了房屋的艺术价值。

三、江南水乡与民居的独特魅力江南水乡与民居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建筑风格。

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水景和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这些水景与民居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令人陶醉的环境。

另外,江南水乡与民居的建筑风格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精髓。

它们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布局的合理性,同时也注重装饰和细节。

江南水乡与民居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建筑爱好者。

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江南水乡城镇,是中国传统城镇的瑰宝,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风貌。

这些城镇分布在中国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如苏州、扬州、绍兴、乌镇等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方法。

首先,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建筑风格上。

这些城镇位于河流、湖泊或水道旁,四水环绕、百舸竞发。

建筑以水为中心,在自然环境中融洽共生。

居民的房屋大多以木质建造,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吴门风格、扬州文人风等。

水乡城镇还有丰富的水系和水上交通,以及独特的桥梁、码头和船闸等建筑。

这些特点使得江南水乡城镇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地方。

江南水乡城镇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传承。

这些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建筑、艺术、文学、戏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比如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扬州文人以才情横溢著称,乌镇与《红楼梦》有着密切的联系等。

在江南水乡城镇,人们可以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丽。

这些城镇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对中国本土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深远影响。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压力,江南水乡城镇面临着许多威胁,如环境污染、历史建筑破坏、传统手工艺失传等。

因此,保护这些城镇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江南水乡城镇的保护和管理。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护水乡城镇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同时,社会组织、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应加入到保护工作中来,共同守护这片瑰宝。

其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江南水乡城镇的保护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保护,更需要关注文化的传承。

应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培养和传承,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

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新思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形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水乡城镇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因此保护水质、水文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摘要:江南水乡古镇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古镇遭受了破坏和破败。

本文旨在研究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分析现状,探讨解决办法,提出对策建议,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一、引言二、古镇特点及保护意义江南水乡古镇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它们在历史上曾经是商业和交通重要枢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古镇的建筑、街巷、桥梁、河流等都保存着古代建筑风格和传统民俗风情,展现了古代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古镇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水乡、山水、田园等元素相互融合,构成了独特的江南风情。

古镇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们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镇的保护意义在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自然景观、促进旅游发展和地方经济。

古镇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古镇就是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后人了解和感受古代的风貌和生活方式。

古镇的自然景观也是需要保护的,水乡、山水、田园等元素构成了独特的江南风情,这一特色景观的保存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生态旅游有着积极的意义。

古镇的保护也能够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增加地方收入,提升地方形象,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三、古镇保护状况目前,古镇保护状况存在以下问题:1. 历史建筑的破坏。

古镇的历史建筑大多数都是木质结构,经过多年风吹雨打,已经出现了老化、倾斜、开裂等现象。

由于现代化建设需要,许多历史建筑也曾被拆除或改造。

2. 生活环境的恶化。

由于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外流,许多古镇的居民已经迁往城市,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居多,许多古镇的生活环境较差,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 旅游开发不足。

古镇的旅游开发存在滞后和不足的问题,游客设施欠缺,旅游项目单一,缺乏吸引力。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_价值及保护_阮仪三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_价值及保护_阮仪三

而发展。昆山的周庄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
须舟楫”(《贞丰拟乘》),周庄镇区位于
五个湖泊的中心地带,而镇北的白蚬江
又是连系苏、浙、皖、沪的三省一市通
衢,是来往船只避风和补充给养的良
港。同里镇区可谓“诸湖怀抱于外,一
和西塘等古镇
都是由于陆路交通不方便,和由于在
1980年代中期及时地进行了合理和科
学的城镇规划,保护了古镇,开辟了新
区,得以完整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水乡
风貌,也为人类保留了非常珍贵的历史
遗产。
2 城市规划汇刊 2002年第1期总第137期重要的史料依据,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化
兴)、湖(湖州)地区。
整个江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地势平
坦,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由
于有长江、太湖、阳澄湖以及富春江等
密布的河湖水系,形成水网地区。
江南水乡城镇是在相同的自然环
境条件和同一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密切
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一种介于乡村和
城市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网络空
多运河,形成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
十里一横塘的完整的以太湖为中心的
水网体系。特别是隋唐开挖的京杭大
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水网化的形成促进了农业和交通贸易
的发展,江南成为农业的高产地区和
经济中心。
江南水乡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
然条件,早在7000多年前,这一地区就
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马家浜文化、
步行两种交通方式,互不干扰,而这两
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便是桥梁与河埠
以及因之而产生的桥头广场与河埠广
场。这些节点往往因地处水陆交叉处,

江南水乡小城镇风貌保护与更新问题探讨——以昆山为例

江南水乡小城镇风貌保护与更新问题探讨——以昆山为例
3 现 存 问题 .
往往都选择避开古镇 ,另择地发展 以减
少 古镇 对 发展 的阻 碍 ,而 这 种 发展 方 式 在 一 定程 度 上 保 留 了 城 镇 历 史 文 脉 , 为
19 95年 , 庄 镇 被 评 为 省 级 历 史 文 化 名 周 镇 ;9 8 1 月 , 庄 列 入 世 界 文 化 遗 19 年 1 周
速发展的冲击 ,城镇风貌一度呈现迷失
状 态 , 规 模 的低 矮 房 屋被 拆 除 , 量 的 大 大
镇 内河流被填埋 ,标准 的模板式 的现代
化楼 房拔 地 而 起 ,城 镇 的 人工 环 境 面貌
发生着 巨大的变化 ,出现了城镇风貌古 今并存 、 乡并存 、 城 中西并存 的混乱局面
城镇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可能。
锦 溪 镇 是 个 历 史 悠 久 的小 城 镇 , 在
产预备名 录清单 ;0 3 ,周庄镇 获得 20 年 联合 国教科文 组织亚 太地 区文化 遗产
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需求 阶段的 落后 、相关规划的欠缺或不完善导致小
城镇 出现 了大 量 的风 貌 更新 问题 。纵 观 昆 山小 城 镇 ,存在 的问题 主 要 有 以下 三 个方面 。 () 镇风貌迷失。 1城 城镇 的风 貌 不 仅仅 表 现 为人 工 的 物 质 环境 , 同时 也蕴 含 着 城镇 悠 久 的 人文 图 3 巴城 镇古 镇 图 4 巴城 老 镇 区立 面 整 治 精 神 。在 小 城 镇发 展 前 2 O年 , 经 济快 受
并 在规 划 的指 导 下取 得 了 积 极 的效 果 。
中, 都存在古镇与老镇 区并存的状况 。 这
是 由于城 镇 发 展太 快 ,而 古镇 在 一 定程 度 上 阻碍 了城 镇 发 展 的脚 步 ,故小 城 镇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江南水乡古镇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因其独特的水乡特色而备受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江南水乡古镇面临着保护和开发的双重挑战。

保护与开发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必须在保护古镇原有风貌和特色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开发和利用。

本文通过对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的案例分析与研究,探讨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一、保护水乡古镇的原有风貌和特色保护水乡古镇的原有风貌和特色是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水乡古镇有着独特的水系和建筑风格,如何保护好这些特色成为首要考虑。

要加强古镇的保护意识。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增加保护古镇的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居民和企业加强对古镇的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合力。

要加强对古建筑和文物的修缮保护。

古建筑是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专业的修缮保护措施,不得随意改变其结构和外貌。

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机构和管理制度,严禁盗掘、偷拍和擅自出售文物。

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水乡古镇的风光秀丽,水系是其独特之处,要加强对水源和湿地的保护,保持其生态环境的原始状态,严禁乱排乱倒废水和乱砍乱伐。

二、合理进行开发和利用在保护水乡古镇的原有风貌和特色的基础上,要实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其成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目的地。

要加强旅游规划和管理。

制定详细的旅游规划,明确古镇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合理规划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要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旅游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要加强文化挖掘和传承。

水乡古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古镇的文化底蕴。

要加强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

古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要发展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相关产业,并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到古镇的发展中。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地落户平江路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地落户平江路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地落户古城区平江路来源:中国江苏网作者:王骏2015-05-10 10:12:37中国江苏网5月10日讯:姑苏古城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瑰宝,对它的保护利用,不但事关政府、学界,也是普通百姓牵挂的事。

然而普通大众想要参与城市遗产保护,既缺乏专业知识,又鲜有机会接触。

如今,随着一座城市遗产保护基地落户,这样的瓶颈有望被打破。

记者从昨日举办的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平江路活动基地和城乡遗产保护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仪式上获悉,姑苏区政府、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委会与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三方合作在平江路20号建立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平江路活动基地,今后这里将定期举办城市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和交流活动,成为广大城市文化与遗产守望者共同的家园。

当前,促进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生,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共识和主流趋势。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和致力于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努力使文化遗产真正成为现代城市的精神内核和发展动力。

苏州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古城则是天堂苏州之核,2500年的历史为苏州古城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每一座小桥、每一条街巷、每一块青砖都铭刻着历史印记,充盈着文化内涵。

平江历史街区便是对小桥流水、枕河人家这种苏州印象的最好写照。

作为全国最早关注城市遗产保护的知名学者,阮仪三教授不但是苏州人,更是苏州古城保护先行者和引领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主持编制了第一版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苏州古城的科学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是倾注了阮仪三教授的心血和心智,2006年阮仪三教授主持的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而平江路也成为全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典范。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和了解古城遗产保护,此次姑苏区政府、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委会与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合作在平江路20号建立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平江路活动基地。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江南水乡古镇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和水乡文化的代表。

古镇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和民俗风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在保护古镇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江南水乡古镇的特点与价值江南水乡古镇分布于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

古镇的建筑风格、街巷布局、码头码头、河道河流等都体现了独特的水乡特色。

古镇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各式各样的木质建筑、石桥、城门等,这些建筑保存完好,还原了古代水乡生活的风貌,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古镇上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如传统手工艺制作、地方美食、传统节日、传统戏曲等等。

这些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

二、当前古镇保护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是旅游开发过度,大量的商业化开发给古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商业化开发使得古镇的原有风貌受到破坏,一些传统建筑被拆除或改建,导致了古镇的文化价值受到损害。

其次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一些古镇的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如交通、供水、供电等都跟不上现代化的需求,这对于古镇的发展也是一个难题。

一些古镇的管理与保护不到位,政府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了古镇的保护与管理出现了漏洞。

三、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应加强古镇的保护与管理。

政府应当加大对古镇的保护力度,加强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古镇的原始风貌得到有效保护。

应提高古镇的管理水平。

政府可以引入专业管理机构,提高古镇的管理水平,加强古镇的规划与管理,使古镇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魅力小镇——活态传承的江南水乡

魅力小镇——活态传承的江南水乡

魅力小镇——活态传承的江南水乡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水网景观、古朴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江南的水乡小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其中,活态传承的小镇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以活态传承的角度,探讨江南水乡小镇的魅力所在。

第一章江南水乡的特色江南水乡地处河流、湖泊之间,自古以来水运发达,水系纵横交错。

这座地区的小镇被水所包围,以水为生,以水为交通,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

在江南水乡,小镇上的古建筑错落有致,沿岸的石桥、步行街、码头等设施一应俱全,营造出浓郁的江南情调。

第二章活态传承的意义活态传承是指通过实践、体验和交流,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并以此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对于江南水乡小镇来说,活态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保护和传承了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使其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它为游客提供了与传统文化互动、体验的机会,增强了游客对江南水乡的认知和体验的深度。

第三章活态传承的实践江南水乡小镇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将活态传承贯穿于整个旅游体验过程中。

首先,小镇上的居民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等,将传统文化带入现代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其次,小镇上的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机构通过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向游客展示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此外,还有各种传统节日庆典和戏曲演出等活动,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江南水乡的文化底蕴。

第四章活态传承的成果活态传承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江南水乡小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同时,活态传承也使得当地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不仅如此,江南水乡小镇的活态传承也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典范,吸引了更多的地方参考和学习。

第五章未来的发展与展望江南水乡小镇的活态传承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的纯粹性等。

水乡城镇的保护与发展(访台版)

水乡城镇的保护与发展(访台版)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 阮仪三 2002.11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 阮仪三 2002.11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 阮仪三 2002.11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 阮仪三 2002.11
4、做好測繪,做好規劃設計,為切實的保護與合理的發 做好測繪,做好規劃設計, 展提供條件。 展提供條件。 對有價值的建築物、群體等儘量作些測繪工作,用圖 紙把這些形象和內部的結構己錄下來,這些圖紙就是 今後保存、改善、更新、保留的依據,並且圖本身就 是保存的重要措施之一。 制定好合理而可行的各項規劃和設計,以使建設管理 和保存管理有依據。 在規劃中特別要注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古鎮傳 統的保存是全面的,不僅要物質的,也要精神的。
1、提高人們的意識。 提高人們的意識。 要使當地領導者、決策者及 廣大居民都認識到,他們所 擁有的不是破舊的爛攤子, 而是藏有珍寶的古董鋪,這 些遗存和地下礦藏及自然環 境一樣是寶貴的資源,問題 在於人們是否會合理的利用 和開發。 激發起廣大居民對古鎮保存 的熱情,使他们認識到“古 鎮是個寶,開發不可少”。
4.“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規劃思想與經濟規律的完美結 天人合一” 合塑造了中國人理想的“文明、富足、詩意、和諧” 合塑造了中國人理想的“文明、富足、詩意、和諧”的 居住環境, 居住環境,在中國規劃與建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價 值。 江南水鄉城鎮內,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是整個空間系 統的骨架,是人們組織生活、交通的主要脈絡。 在經濟因素作用下,建築儘量佔據沿河沿街面,並形成 了“下店上宅”、“前店後宅”、“前店後坊”的集商 業、居住、生產為一體的建築形式。有水牆門、水橋頭、 水廊棚、水閣、水榭樓臺,甚至水巷穿宅而過,形成了 人與自然和諧的居住環境。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 阮仪三 2002.11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

莲歇 , 桑读律 , 名相继. 耕 科 畸睬 成风,
甚至 出 现 私 人 藏 书 文 化 。 历代 江 南地
港。同里镇 区町谓 “ 诸湖怀抱 于外. 一 镇包涵其 中”《 (同里志》 。角直、 ) 南浔 、
乌镇 、 西塘 等古 镇也 是 通 过 贯穿 镇 区 的 “ ” 型 、十 字 型 或 星 型 的市 河 沟 通 上 字 “ 太湖 、 运河 、 江 至太 簿 。 因此 , 以 长 在 舟楫 为 重要 交通 工 具 的代 里 , 商业 便 随 着交 通 的方便 得 到 发展 , 四乡 的物 资到 这 些 地 方 集 散 . 得 这 里 人 丁兴 旺 、 使 商 贾 四集 , 戒 丁繁荣 的街 市 古镇 区被 形 河道 分 割 , 由儿 十座 风格 各 异 的石 桥连 为一 体 . 医 内传 统 建 筑 鳞 次栉 比 , 镇 街 巷逶 迤 , 家 临 水 , 户 通 舟 :形 成 江 家 户 南水 乡 古 镇 独 特 的 桥 、 水 、 家 小 流 人 的 自然 景 观和生 括 特征 :
维普资讯
里塑 ……一 Nhomakorabea■ 江 南 水 乡 城 镇 的 特 色 、 值 及 保 护 价
阮 仪 三 邵 甬 林 林

薹 旺南瘩 誊城藏是蠹有独特孵 盎 爨观 , 然 生活特性耜地商史拙 秃^台 ~ 矗
的舞史毒豫和巍错蒜筑艺拳驹- 壤 耀毒矗镇保存了舞好蛳蠡壤麟黪 景巾 舞 攘壤罄膏艇雀缳护与旅游童骧褥善良性循环, 僵毯簿椎蘑蔬 臻办。 一 美 羹 l 寝 南采爹虢譬 静煎 裸护 纛瓣 镧 变囊j警 1 0s 《∞2 一 0t ∞ 中圈抒粪号 嗍 l 囊麟赫识码 B I 瑚日 筠3 黼 O 。 一
宋 王朝 的南 迁 ( 元 12 公 1 7年 )带 动 . 了江 南 地 区经 济 、 会 和 文 化 的 成熟 , 社 江 南水 乡城 镇 在这 个时 期快 速 发展 发 达 的经 济支 撑 起 兴盛 的文 化 , 钟 灵 毓 秀 的江 南 地 区一 直 崇 文重 教 , 稻米

从守护到传承

从守护到传承

从守护到传承作者:阮仪三袁菲来源:《中国名城》2016年第07期摘要:回顾了自1986年《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开创中国历史城镇保护先河以来30年的水乡古镇保护实践,明晰了“江南水乡古镇”所蕴含的突出普遍价值和当代意义,归纳了顺次出现的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生活原真性”为不同取向的三个典型阶段。

通过对古镇商业旅游负面效应的再思索,和对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新认知,提出古镇保护工作要立足长远、多方参与,建立常态化的过程管理机制,根据特定环境不断调适、积极实践,才是中国特色江南水乡城镇发展之道。

关键词:江南水乡古镇;价值;保护与发展;实践Abstract:The paper reviewed 30 years of historic town conservation practice since 1986 of Zhouzhuang master plan and conservation plan,which led to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historic cities and towns’ conse rvation and redevelopment. It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 water town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development patterns in the past 30 years can be summarized as thre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long time: sightseeing, leisure experience, and life authenticity. By re-think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ourism and commercialization, and by re-understanding the coming era of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t proposed that the way of historic water towns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ased on long-term, multi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continuous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specific environment, and persistent practice.Key words:historic water town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 value ;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 practice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7-04(4)苏州市昆山周庄自1986年开始做名镇保护规划,开创了中国历史城镇保护之先河,至2016年正好30年。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江南六镇特征与价值解读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江南六镇特征与价值解读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江南六镇特征与价值解读摘要:作为江南水乡古镇典型代表的江南六镇具有典型的文化景观特征,本文在剖析江南六镇概况的基础上,重点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景观的塑造,及景观对环境的影响力两个角度,分析解读了江南六镇文化景观特征及其价值。

为古镇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可作为古镇保护内容和保护措施的参考。

关键词:文化景观;江南六镇;解读一、研究背景(一)文化景观1.文化景观概念“文化景观”概念在20世纪初首先在地理学界广泛使用。

1906年,德国地理学家O.施吕特尔(0.Schluter)提出文化景观形态概念,认为景观有两类:一类是原始景观,一类是文化景观。

1925年,美国地理学家C.0.Sauer(索尔)在其《景观的形态》(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1925)中,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即“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文化地理。

文化景观形成需经历长期过程,在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们改变成了文化景观。

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巴黎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遗产分为了文化和自然2个大类,其中界限泾渭分明,自然和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随着遗产保护实践的深入,遗产保护的观念也不断深化和完善。

人们认识到一种自然与文化相交融的景观遗产,而混合遗产的概念也无法充分表达其自然与文化有机统一的特点。

于是,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将“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核心是:人和自然的共同作品。

是架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桥梁。

2.文化景观解读角度文化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概念,强调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和文化环境对人类生存活动环境的共同塑造,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主动利用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绣花鞋”,年终岁时有“摇灯船”、“烧田
蚕”、“鱼戏”等民俗活动,春节吃年糕、
元宵吃汤团、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
中秋吃月饼以及日常以水产、蔬菜为主
的饮食特色,和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
生活和交通方式等都是非常具有水乡
独特的风情。
1.3 经济作用表现突出的社会形
态,反映了江南水乡城镇在中国发展史
上独特的作用与价值。
江南水乡湖泊纵横,为农桑渔牧业
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因而在
隋唐(公元7~10世纪)乃至更早便成
为当时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域。农家在
耕种的同时还兼养蚕和纺织。由于蚕
桑和棉作的经营比稻作经营收益多,因
此,进入15世纪以后江南地区的棉作
经济与蚕桑经济,包括与之配套的家庭
镇的社会形态不同于封建统治的中国
其它城镇。江南水乡城镇以消费性为
其主要特征,古镇内有地主官僚、商人、
士大夫、平民(小手工业主、手工艺人)
和农民。水乡居民崇尚自然、与世无
争,经营着一种安逸、舒适、精致的生活
氛围。同时,重商思想的兴起,使江南
地区亦农亦贾,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里
长期“工商皆末”的思想意识。商人在
都是由于陆路交通不方便,和由于在
1980年代中期及时地进行了合理和科
学的城镇规划,保护了古镇,开辟了新
区,得以完整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水乡
风貌,也为人类保留了非常珍贵的历史
遗产。
2江南水乡城镇的价值
江南水乡城镇是具有独特格局风
貌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人类聚居地。它
们的存在反映了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
水网体系。特别是隋唐开挖的京杭大
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水网化的形成促进了农业和交通贸易
的发展,江南成为农业的高产地区和
经济中心。
江南水乡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
然条件,早在7000多年前,这一地区就
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马家浜文化、
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到11世纪,这
里就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当时
城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还出现了以商
养文,以商助教的状况。形成中国历史
上独特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城镇形态上则不是中国传统的
规则整齐、讲究对称等布局,而是顺应
河道,适应市场的发展,表现出独特的
风格。
1.4 “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规划
思想与经济规律的完美结合塑造了中
国人理想的“文明、富足、诗意、和谐”的
乡城镇亦雅亦俗的独特地方文化。
公元前11世纪,吴国建立,其疆域
范围覆盖江南水乡大部分地区。2500
年前,吴国在直地方建造离宫,直
开始发端。吴国戌兵备越,设立乌戌为
吴疆越界,乌镇从而源起。吴国兴修水
利凿流经过西塘,形成西塘雏形,有吴
根越角之称,是吴越相争边界。随着吴
国的建立,中原文化传播与渗透到江南
地区,与当地文化交流、融合,加速了长
江下游地区的早期文化的发展,逐步形
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吴
文化。江南水乡地区位于吴文化的中
心。吴文化体系中具有突出特点的发
达的稻作文化、科技文化、手工艺文化、
园林文化成为江南水乡地区文化的基
础。
宋王朝的南迁(公元1127年),带动
了江南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成熟,
代表。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
1.1 植根于“水”环境中的江南水
乡城镇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特
征。
江南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的
湖积平原,其中有许多零星的湖泊沼
泽。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水利和交通
的需求,人们在太湖下游陆续开凿许
多运河,形成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
十里一横塘的完Biblioteka 的以太湖为中心的 在江南水乡市镇网络中,13~19世
纪盛极一时的古镇为数众多,由于中国
1980年代以来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大多古镇由于区位条件的变化,陆路交
通的开辟,现代工业的发展,高楼大厦
的兴建,废弃了原有的水网河流和传统
建筑,水乡古镇风貌不复存在。苏州市
附近的周庄、同里、直,湖州市附近的
南浔,嘉兴市附近的乌镇和西塘等古镇
步行两种交通方式,互不干扰,而这两
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便是桥梁与河埠
以及因之而产生的桥头广场与河埠广
场。这些节点往往因地处水陆交叉处,
是货物集散交易的地方,因而往往也是
人们活动密度最高的地方而成为水乡
城镇中最为活跃的场所。
江南水乡城镇建筑布局和风格则
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经济
和经济体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
状况以及该地区的传统哲学思想、道德
伦理观念等深层次文化内涵,因而它是
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和物
化写照。为研究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
2 城市规划汇刊 2002年第1期总第137期重要的史料依据,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化
价值。
2.2 优秀的规划与建筑艺术价
作用的完美结合:布局随意精练,造型
轻巧简洁,色彩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
美。在经济因素作用下,建筑尽量占
据沿河沿街面,并形成了“下店上宅”、
“前店后宅”、“前店后坊”的集商业、居
住、生产为一体的建筑形式。但是建
筑一般尺度不高,天井、长窗形成了室
内室外空间相通,建筑刻意亲水,前街
后河,临水构屋,有水墙门、水埠头、
着交通的方便得到发展,四乡的物资到
这些地方集散,使得这里人丁兴旺、商
贾四集,形成了繁荣的街市。古镇区被
河道分割,由几十座风格各异的石桥连
为一体,镇区内传统建筑鳞次栉比,街
巷逶迤,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江
南水乡古镇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
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特征。(图5)
1.2 多种文化的事例形成江南水
镇,如南浔镇、直镇、乌镇;由“井”字
型河流形成方形城镇,如周庄镇;由网
状或枝状河流形成团形城镇,如同里
镇、西塘镇。
江南水乡城镇内,水街相依,水巷
和街巷是江南水乡城镇整个空间系统
的骨架,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
脉络。水巷既是作为水上交通的要道,
是城镇与四邻农村、城市联系的纽带,
居住环境,在中国规划与建筑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江南水乡城镇因水成街,因水成
市,因水成镇,经济的因素使江南水乡
城镇的平面布局与其主要流通渠道
———河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因为
河道形态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特征:由单道河流形成带形城镇;由
“十”字型、“上”字型河流形成星形城
周庄、同里以大米和粮油为主,而南浔、
乌镇等是以蚕丝为主的经济结构。在
古镇内,出现了由小商品生产者转化为
酱家和雇佣劳动者的现象,出现了资本
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加速了江南地区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江南水乡地
区重要的社会特征,在中国经济史上具
有重要的价值。
由于经济作用的突出,江南水乡城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
阮仪三 邵 甬 林 林
提 要 江南水乡城镇是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活特性和地方文化,是“天人合一”传统思想下塑造的理想居住环境,具有优秀
的历史文化和规划建筑艺术价值。江南六镇保存了完好的古镇风貌,是中国优秀的历史遗产。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发
展,使这些古镇在保护与旅游上取得了良性循环,但也面临着新的压力。
的故里。
另外,江南水乡城镇良好的文化
氛围、富裕安定的生活环境、旖旎的水
乡风光,历来就吸引了文人名士的寓
居、游访甚至授业。吟诵江南水乡风
光的名篇佳作构成中国文学的重要的
部分。
20世纪时,江南地区受到西方文明
的影响,在南浔创办了浔溪公学(1901
年)、浔溪女校(1906年)和中国体操学
手工业,以及其他经济作物栽培与加工
的商品化经营,日益明显地压倒了传统
的耕作经济,使得在江南水乡涌现了大
量市镇。同时由于江南地区水网密布,
交通便利,大量中小城镇由密如蛛网的
河流水道相互贯通,形成平均距离约为
1km左右的水乡经济市场网络体系。
这些市镇各有分工,互补有无,从而改
变了传统的零散分布的市场格局。如
五个湖泊的中心地带,而镇北的白蚬江
又是连系苏、浙、皖、沪的三省一市通
衢,是来往船只避风和补充给养的良
港。同里镇区可谓“诸湖怀抱于外,一
镇包涵其中”(《同里志》)。直、南浔、
乌镇、西塘等古镇也是通过贯穿镇区的
“上”字型、“十”字型或星型的市河沟通
太湖、运河、长江甚至大海。因此,在以
舟楫为重要交通工具的代里,商业便随
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宋王朝的南
迁(公元1127年),使江南成为全国的中
心,江南水乡城镇凭籍其发达的水网体
系所带来的交通优势成为该地区经济
与文化的活跃点。
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江南水
乡因水而生,因水而发展。昆山的周庄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
须舟楫”(《贞丰拟乘》),周庄镇区位于
校(1908年),在同里创办的同川小学
(1902年)和丽则女校(1906年),开创了
中国现代教育的先河。
城市规划汇刊 2002年第1期总第137期1 江南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因素和
人文因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乡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