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_3_3 物质的量浓度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教案鲁科版必修1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3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考点一 物质的量[学在课内]1.物质的量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单位mol(符号) 规范表示方法:[名师点拨]由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太大,后面只能跟微观粒子,如跟宏观物质如1 mol 大米、1 mol 氢元素则错误。

2.三个基准量[名师点拨] 三个等量关系1.N A 与6.02×1023的关系,N A ≈6.02×1023mol -1M 与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的关系在数值上M =相对分子(原子)质量(M 以g·mol -1为单位) V m 与22.4 L·mol -1的关系V m =22.4 L·mol -1(标准状况下)2.下列物理量的单位物质的量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mol-1质量g 摩尔质量g·mol-1体积L 气体摩尔体积L·mol-1[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2)标准状况下,22.4 L H2O2中所含原子总数为4N A(×)(3)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4)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5)20 g CD4与20 g D2O中所含电子数相等(√)(6)相同质量的甲醛与乙酸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7)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NO2与N2O4体积相同(×)(8)等质量的Na2S、Na2O2中所含阴离子数相等(√)拓展应用标准状况下,11.2 L下列物质HF、H2O、H2O2、SO3、乙醇、苯、己烷、CCl4、CO2。

物质的量为0.5 mol的有CO2。

思维探究对N A、M、V m三个基准量的认识N A、M、V m的值不随(填“随”、“不随”)物质的量多少而变化。

[基础点巩固]1.(1)2 mol CO(NH2)2中含________ mol C,________ mol N,________ mol H,所含氧原子与________ mol H2O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节 物质的量浓度 精品课件 鲁科版必修1

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节 物质的量浓度 精品课件 鲁科版必修1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 1,溶质的质量分数 L 为 w, 溶液的密度为 ρ g· -3, cm 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M g· mol
-1 -
。 n m/M maqw 1 000ρw 则 c=V= V = MV = M , cM w= 。 1 000ρ

2.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 酸铜溶液,则需称量CuSO4·5H2O的质量为 多少? • 提示 要注意,由于实验室里没有480 mL 容量瓶,无法配制480 mL溶液,只能用500 mL容量瓶配制500 mL溶液。配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需CuSO4·5H2O的 质量为:0.1 mol·L-1×0.5 L×250 g·mol-1 =12.5 g,操作过程中,需加水配成500 mL 溶液。
• 考纲定位 •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 (2)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 (3)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 命题趋势 • (1)从溶液配制操作过程或所求结果关系式 中判断误差产生的原因。 • (2)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 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烧杯 托盘天平 • (1)仪器:若用固体配制: 、 玻璃棒 药匙 容量瓶 胶头滴管 、 、 、 、 量筒 烧杯 。 玻璃棒 胶头滴管 容量瓶 • 若用液体配制: 、 、 、 、 。 • (2)容量瓶的使用 温度 溶积 • ①瓶上标注 • 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 和 。 100 250 • ②常见规格 • 50 mL、 mL、 mL、500 mL、1 000
• ③使用注意事项 是否漏液 • a.容量瓶使用一定要检查 。其操作 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 不能 旋转180°→倒立; • b. (填“能”或“不能”,下同)将固 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不能 • c. 不能 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 器; 溶解 称量(或量取) • d. 计算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移液 摇匀 洗涤 定容 • (3)配制步骤 • ① ,② ,③ ,④ ,⑤

高中化学 知识总结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知识总结 鲁科版必修1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钠1、钠的物理性质软、亮、轻、低、导(软——质软,硬度小;亮——银白色金属光泽;轻——密度小,比水轻;低——熔点低;导——可导电、导热)2、钠的化学性质(1)与O2反应:常温:4Na+O2=2Na2O (白色固体);点燃或加热:2Na+O2点燃Na2O2 (淡黄色固体);(2)与Cl2反应:2Na+Cl2点燃2NaCl;(3)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4)与酸反应:非常剧烈,以致爆炸;(5)与盐溶液反应:可认为是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然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实质都是先于溶液中的H+反应)。

3、钠的存在与保存(1)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有两种形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无游离态,只有化合态(NaCl、Na2CO3、Na2SO4、NaNO3等)(2)保存:因为常温下金属钠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跟水、水蒸气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主要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

Na2O和 Na2O2: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可以与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

如:Na2O+H2O=2NaOH;Na2O2属于过氧化物,也可以与酸、酸性氧化物、水等物质反应,所不同的是,在这些反应中一般有氧气生成: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2可用与潜艇或宇宙飞船中的供氧剂。

氯气1、Cl2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能溶于水(1∶2),氯水颜色呈淡黄色。

闻Cl2时:应距Cl2一尺左右,用手轻轻扇一下集气瓶口上方空气,让少量的Cl2进入鼻孔。

2、Cl2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2Na + Cl2点燃2NaCl(白烟); Cu + Cl2点燃CuCl2(棕黄色烟,加少量水显绿色,冲稀后变蓝色);2Fe + 3Cl2点燃2FeCl3(棕红色烟,加少量水显棕黄色)(2)与非金属反应H2 + Cl2点燃2HCl(白雾)。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__摩尔摩尔质量作业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__摩尔摩尔质量作业鲁科版必修1

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一、概念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

( )提示:×。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是专有名词,不能理解为粒子数目。

2.1 mol OH-的质量是17 g·mol-1。

( )提示:×。

1 mol OH-的质量是17 g,单位不对。

3.氧化钙的摩尔质量为56 g。

( )提示:×。

氧化钙的摩尔质量为56 g·mol-1,单位不对。

4.0.012 k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提示:√。

5.常温常压下,14 g乙烯(C2H4)和丙烯(C3H6)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为2N A。

( ) 提示:√。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题组1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1.(2021·眉山高一检测)下列对于“物质的量”、“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D.1 mol氢含6.02×1023个H2【解析】选B。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物质的量是一定数量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C错误;1 mol氢必须指出是氢原子还是氢气分子,该表示方法不合理,故D错误。

【易错警示】物质的量——“四化”“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专有化或“物质的数量”等2.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 0.5 mol S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 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选A。

高中化学必刷题必修一

高中化学必刷题必修一

1.3.3物质的量浓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训练第一部分练概念1.某学生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的结果为-3-15.0410mol L ⨯⋅。

这里的“-3-15.0410mol L ⨯⋅”表示葡萄糖的( )A.物质的量B.摩尔质量C.质量分数D.物质的量浓度2.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mol L ⋅的是( )A.将20 g NaOH 固体溶解在500 mL 水中B.将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 溶液C.将-1mol 1 10L L ⋅的浓盐酸与9 L 水混合D.将标准状况下22.4 L HCl 气体溶于1 L 水中配成溶液(已知HCl 极易溶于水,0℃时,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3.下列关于0.2-1mol L ⋅ 24K SO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1L 该溶液中+K 的浓度是0.4-1mol L ⋅B.500mL 该溶液中含有0.1A N 个+KC.1L 该溶液中所含+2-4K SO 、的总数为0.3A ND.2L 该溶液中2-4SO 的浓度是0.4-1mol L ⋅4.已知有1.0L 1-1mol L ⋅的硫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2-4SO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

(2)从该硫酸溶液中取出100mL,取出的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1mol L ⋅,2-4SO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1mol L ⋅。

5.实验室要配制500mL 0.1-1mol L ⋅的NaOH 溶液,需NaO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的NaOH 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

6.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mL 0.5-1mol L ⋅的NaOH 溶液以备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________。

【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1章3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1章3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表示各种溶质)
提醒:(1)在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时要注意V的单位为L, 计算时经常需要与mL相互转化。 (2)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 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笃学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100 mL 1.00 mol· L-1 NaCl溶液
②选取对应规格的容量瓶,洗涤,检查是否漏液,将稀释 并冷却至室温的H2SO4沿玻璃棒转移到此容量瓶中;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③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
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在小烧杯内稀释浓H2SO4,稀释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 ⑤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 cm~2 cm处;
⑥盖上容量瓶塞子、摇匀;
⑦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洗涤但尚未干燥的试剂瓶中贮存备 用。 (3)实验分析 a.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1】溶质和溶质微粒有何区别? 提示 溶质是假设溶解到溶液中不发生电离时的物质,如 食盐水中的NaCl;溶质微粒是溶质在溶液中实际存在的
微粒,如食盐水中溶质微粒是Na+和Cl-。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2】如何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提示 向容量瓶中加入水,盖上瓶塞,倒置观察是否漏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4】 将标准状况下1 L氨气溶于1 L水中,得到的溶液是1
mol· L-1吗?若不是,还需要哪些数据能求出该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 提示 不是,还要知道溶液的密度。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理的量课件第三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理的量课件第三课时

5.转移: 移入500mL容量瓶 (用玻璃棒引流)
拓展:误差分析
讨论:在配制溶液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
的误差?
c
n m = = ——— V MV
——
可能影响溶液浓度的操作
1、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2、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出瓶外; 3、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4、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 5、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仰视或俯视。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 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 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 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 浓度偏高) 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 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 不是容器)
知识拓展:3、称量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调零 (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 的称量纸 (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无影响。
(4)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则结果
偏低

2、 欲配制 1000 mL 浓度为 0.12 mol· -1 的 NaOH L 溶液,请选择配制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按操作 先后顺序编号,为( 5 6 1 2 4) 3 ①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 量瓶,使混合均匀。 ②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相 切。 4.8 ③在托盘天平上先称取洁净干燥烧杯的质量后称 取( )g NaOH . ④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 ⑤向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 溶解,并使其恢复室温。 1000 ⑥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 容量瓶。
中,并贴好标签。
知识拓展:1、容量瓶的使用

课时作业12:2.3.3 物质的量浓度

课时作业12:2.3.3 物质的量浓度

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题组一物质的量浓度1.阅读并分析体检报告(1 mmol=1×10-3 mol,1 mg=1×10-3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项目名称英文缩写检查结果单位参考范围12 钾K 4.1 mmol·L-1 3.5~5.513 钠Na 140 mmol·L-1135~14514 氯Cl 103 mmol·L-196~11115 钙Ca 0.68 mmol·L-1 2.13~2.7016 胱抑素C CysC 0.78 mg·L-10.59~1.0318 尿素Urea 4.18 mmol·L-1 2.78~7.1419 葡萄糖Glu 5.1 mmol·L-1 3.9~6.121 无机磷P 1.19 mmol·L-10.81~1.4522 总胆固醇TC 4.65 mmol·L-1 2.85~5.7023 甘油三酯TG 1.50 mmol·L-10.45~1.702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08 mmol·L-10.93~1.81A.报告单表示葡萄糖指标的物理量是物质的量浓度B.报告单各项目指标的物理量只有胱抑素C不是物质的量浓度C.根据以上体检报告可以诊断为缺钙D.若另外某人血液中葡萄糖(C6H12O6,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指标单位为mg·L-1,检查结果为360 mg·L-1,经换算,结合以上参考范围,可诊断为高血糖答案 D解析报告单表示葡萄糖指标的物理量是5.1 mmol·L-1,表示的是物质的量浓度,A正确;报告单表示胱抑素C指标的物理量是0.78 mg·L-1,表示的是密度,不是物质的量浓度,B正确;报告单表示的数据显示,只有钙的检查结果不在参考范围内,且低于最低值,说明缺钙,C正确;若另外某人血液中葡萄糖(C6H12O6,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指标单位为mg·L-1,检查结果为360 mg·L-1,经换算,结果为2 mmol·L-1,结合以上参考范围,低于血糖浓度的最低值,可诊断为低血糖,D错误。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转化形式2.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的形成(1)溶洞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钟乳石、石笋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高炉炼铁(1)原料:______和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

(2)过程(实际起还原作用的是______)①CO的产生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铁矿石被还原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13《物质的量》教案(鲁科版必修1)(公开课)

化学13《物质的量》教案(鲁科版必修1)(公开课)

必修Ⅰ1-3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熟悉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质量和体积四者之间的运算关系。

3.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的方法;了解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会运用分析、概括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体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起学生探讨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探讨未知世界的乐趣。

2.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一〕知识上重、难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根本的转换关系。

〔二〕方法上重、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讨论】1.如何测量一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O分子的质量2.如何测量一个H2【引入】通过联想·质疑,引出“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

【板书】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①是国际单位制七个根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 。

②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体。

③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注意】①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这一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②使用摩尔作为单位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或者用化学式来表示【练习】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A〕1 摩尔氧〔B〕1 摩尔氧原子〔C〕2 摩尔分子氢〔D〕3 摩尔水〔E〕0.5 摩尔二氧化碳【思考】1mol微粒到底有多少,其衡量基准是什么【讲述】国际规定: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板书】2.阿伏加德罗常数①符号:NA②NA =6.02 ×1023mol -1③单位:mol -1 (每摩尔)④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离子数〔N 〕之间的关系式n=N/N A【练习】⑴9.03×1023个氧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⑵0.5mol 铁原子的个数是多少⑶1.806×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那么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为多少【迁移·应用】【练习】以下说法是否正确⑴1molNa +中含有N A 个钠离子〔〕⑵1molH 2O 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⑶1mol 氢中含有N A 个氢原子〔〕⑷ 1molCO 2含有N A 个氧原子〔〕⑸ 1molH 2O 中含有1molH 2和 1molO 〔〕⑹ 1molH 2O 中含有10N A 个质子〔〕计算并填空⑴1molO 2含有个O 2分子,个O 原子⑵1molNaOH 中含有molNa +, 个Na +molOH -, 个OH -⑶1molNa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mol,电子数为⑷3.01×1023个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mol , molO⑸1.5molFe 2(SO 4)3中含molFe 3+,molSO 42-⑹1mol H 2SO 4和1molHCl 所含的分子数是否相等H 原子数是否相等 【讨论】阅读P21表1-3-1,组内研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1mol 的1mol 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结论 问题【板书】二、摩尔质量1.定义:1mol 物质〔即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2.符号:M3.单位:g/mol 或kg/mol4.物质的量〔n 〕与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的关系:n=m/M【问题】Na 和 Na +的摩尔质量是否相同为什么【练习】〔1〕.24.5gH 2SO 4物质的量是多少〔2〕1.5molH 2SO 4的质量是多少〔3〕0.01mol 某物质的质量为1.08g ,此物质的摩尔质量是多少【练习】⑴3.6gH 2O 的物质量是,含有个水分子。

高中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时练习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时练习鲁科版必修1

认识化学科学第 2 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 1 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将 4.6 g Na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 4.6%B.等于8.0%C.小于8.0%D.大于8.0%答案: D2.以下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响条件或反响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2O2和CO2B. Na 和O2C.Fe和O2D. CO2和答案: A3.以下对于Na2O2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将过度Na2O2粉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并振荡,溶液变为蓝色,且有气泡产生B.将过度Na2O2粉末加入FeCl 3溶液中并振荡,溶液中产生红褐色积淀,且有气泡产生C.凡是有Na2O2参加的反响,均能产生O2D. Na2O2粉末在空气中长久搁置不变质分析: A 项现象应为先变蓝色退后色;C项考虑不全面,如Na2O2+ H2SO3===Na2SO4+ H2O 无 O2生成; D 项 Na2O2在空气中易变质。

答案: B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焚烧匙中加热,以下实验现象描绘正确的选项是()①金属钠先融化②在空气中焚烧,产生黄色火花③焚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焚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焚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④⑤分析:钠的熔点只有 97.8 ℃,受热时立刻融化,同时它是一种很开朗的金属,受热时与O2化合生成 Na2O2,呈淡黄色,焚烧时火焰为黄色。

答案: D5.(1) 金属钠是 ________色固体,将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在上述研究金属钠的性质的过程中,用到的主要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将金属钠在空气中焚烧,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钠与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浓度1.含义用来表示____________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符号为____,常用单位为________(或______)。

(B表示各种溶质)2.表达式:c B=________。

如1 L溶液中含有1 mol溶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 mol·L-1。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 mL mol·L-1 NaCl溶液1.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配制步骤(1)计算:根据n B=c B·V可知n(NaCl)=______,则m(NaCl)=______ g。

(2)称量:若用托盘天平可准确称取NaCl固体____ g。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______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__________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4)移液:将烧杯中的溶液用__________引流转移到__________中。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________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__________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______。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知识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A.将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B.将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将1 L 10 mol·L-1浓盐酸加入9 L水中D.将1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2.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的NaOH溶液的正确含义是()A.在2 L水中溶有80 g的NaOHB.80 g NaOH溶于水配成的溶液C.每升溶液中含有80 g NaOHD.每2 L溶液中含有80 g NaOH知识点2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3.2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取出其中50 mL,则这50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1 mol·L-1D.2 mol·L-14.用98%的浓H2SO4(ρ=g·mL-1)配制1 mol·L-1的稀H2SO4100 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1)全册练习作业解析版【鲁科版】【新教材】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1)全册练习作业解析版【鲁科版】【新教材】
5
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 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为 22℃时,V1 为 5 mL,则 V2 为 45 mL,此时已经开始发生反应,所以 22℃一定不是室温,A 错.从曲线随 V1 的增多而升高,随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化学 能转化为热能,B 正确.当 V1=30 mL 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 c(NaOH)= 30 mL×0.1 mol/L=1.5 mol/L,C 错.该实验不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其他反应也是放热的. 20 mL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 25 ℃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滴入 5 mL 稀盐 酸,试完成下列问题。
解析: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内能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内能。由于 C CO 放热,CO CO2 放热,所以
C CO2 比 C CO 放出的热量要多,故 D 不正确。反应 2CO(s)+O2(g) 2CO2(g)中,CO 并不是反应物的 全部,所以 28 g CO 所具有的内能不一定高于 44 g CO2 所具有的内能,故 A 项不正确,同理 C 不正确。 5. CO(g)与 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答案: B
解析: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能量变化不一定表现为热量变化,还可能以光能等其他形式的
能量放出;U(反应物)>U(反应产物),反应释放能量,U(反应物)<U(反应产物),反应吸收能量。

鲁科版(2019版)高中化学课程目录(必修1-2,选修1-3)

鲁科版(2019版)高中化学课程目录(必修1-2,选修1-3)

8 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9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10 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1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12 第1节 铁的多样性
13 第2节 硫的转化
14 第3节 氮的循环
15 微项目 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探讨社会性科学议题
序号
必修第二册
1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2 第1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3 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5 微项目 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 ——体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际应用
6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
7 第1节 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8 第2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9 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16 微项目 青蒿素分子的结构测定——晶体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序号
选择性必修3
1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2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学
3 第2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4 第3节 烃
5 微项目 模拟和表征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于模型和图谱的探索
6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7 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鲁科版(2019版)高中化学课程目录 (必修1-2,选修1-3)
序号
必修第一册
1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2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3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4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5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实用价值
6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7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课时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课时作业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课时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课时作业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第2课时 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已知H2和I2反应的历程为①I2+M―→2I·+M 慢②H2+2I·―→2HI 快式中M是指反应器壁或其他惰性分子,不参与反应,只具有传递能量的作用。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M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①与②的活化能相等D.v(H2)=v(I2)=v(HI)2.已知反应2NO+2H2===N2+2H2O的速率方程为v=kc2(NO)·c(H2)(k 为反应速率常数),其反应历程如下:①2NO+H2―→N2+H2O2 慢②H2O2+H2―→2H2O 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c(NO),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B.c(NO)、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C.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D.减小c(H2),可降低总反应的反应速率3.已知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下列各组反应是在相同温度下发生的,则最快产生浑浊的是( )选项反应物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A 0.2 mol·L-1,20mL0.2 mol·L-1,20mLB0.5 mol·L-1,200.5 mol·L-1,20mL mLC 1.0 mol·L-1,20mL1.0 mol·L-1,20mLD 1.0 mol·L-1,20mL1.2 mol·L-1,20mL4.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能使反应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B.减小B的浓度C.增大A或B的浓度D.减小A的浓度知识点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5.增大压强对下列反应的速率无影响的是( )A.CO2(g)+Ca(OH)2===CaCO3↓+H2OB.H2(g)+I2(g)⇌2HI(g)C.NaCl+AgNO3===AgCl↓+NaNO3D.N2(g)+3H2(g)⇌2NH3(g)6.对于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7.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四个化学反应,增大容器的体积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2SO2(g)+O2(g)⇌2SO3(g)B.CO(g)+H2O(g)⇌CO2(g)+H2(g)C.CO2(g)+H2O(l)⇌H2CO3(aq)D.Fe3+(aq)+3SCN-(aq)⇌Fe(SCN)3(aq)8.可逆反应2X(g)+Y(s)⇌2Z(g)在t1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浓度A 组——知能训练1.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A .干燥的B .瓶塞不漏水的C .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 .以上三项均需要求的解析: A 中,若原来有蒸馏水不影响;C 项中若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容量瓶,则最后所配制的浓度必大于所要配的浓度。

D 显然错。

答案: B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 -1的Ba(NO 3)2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A .2 L 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B .500 mL 溶液中NO -3浓度为0.2 mol·L -1C .500 mL 溶液中Ba 2+浓度为0.4 mol·L -1D .500 mL 溶液中含NO -3总数为0.2N A解析: A 项中阴、阳离子总数应为2 L×0.2 mol·L -1×3×N A mol -1=1.2N A ;B 项中c (NO -3)=0.2 mol·L -1×2=0.4 mol·L -1;C 项中c (Ba2+)=0.2 mol·L -1。

答案: D3.将5 mol·L -1的Mg(NO 3)2溶液a mL 稀释至b mL ,稀释后溶液中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abmol·L -1B.10a bmol·L -1C.b 5amol·L -1D.a bmol·L -1解析: a mL 溶液中n (NO -3)=10-3a L×5 mol·L -1×2=1×10-2a mol ,稀释到b mL ,c (NO -3)=1×10-2a molb ×10-3L =10a bmol·L -1。

答案: B4.欲配制100 mL 1.0 mol/L Na 2SO 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①将14.2 g Na 2SO 4溶于100 mL 水中②将32.2 g Na 2SO 4·10H 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 mol/L Na 2SO 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D .①②③解析: 溶剂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①错;100 mL 1.0 mol·L -1的Na 2SO 4溶液中n (Na 2SO 4)=0.1 mol ,②中n (Na 2SO 4·10H 2O)=32.2 g322 g·mol-1=0.1 mol ,正确;③中n (Na 2SO 4)=20×10-3 L×5.0 mol·L -1=0.1 mol ,正确。

答案: B5.在V L 硫酸铝溶液中,含有m g Al 3+,则这种溶液中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m 27V B.m54 C.m18VD.3m 54V解析: 据分子式Al 2(SO 4)3可知,c (SO 2-4)=32c (Al 3+)=32×m27V =m 18V 。

答案: C6.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 mL 0.1 mol/L 的NaOH 溶液。

(1)需称量________g 的烧碱固体,它应该放在________中进行称量。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写代号)。

A .烧杯 B .量筒 C .玻璃棒 D .1 000 mL 容量瓶 E .漏斗 F .胶头滴管 G .500 mL 试剂瓶(3)根据实验的实际需要和(2)中列出的仪器判断,完成该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容量瓶中,完成后期加入少量水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配制500 mL 溶液要用500 mL 容量瓶。

NaOH 固体易潮解,有很强的腐蚀性,应盛在合适的容器里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

答案: (1)2 小烧杯 (2)BDE (3)托盘天平、药匙、500 mL 容量瓶(4)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同时眼睛要平视刻度线,当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时为止7.将24.4 g NaOH 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 溶液,溶液密度为1.219 g/mL 。

(1)该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该溶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 ,其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NaOH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____,含NaOH 的质量为________,含NaO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取出10 mL 该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 ,稀释后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解析: (1)24.4 g NaOH 的物质的量为0.61 mol ,c (NaOH)=0.61 mol 0.1 L =6.1 mol·L -1。

(2)100 mL NaOH 溶液的质量为:100 mL×1.219 g/mL=121.9 g ,NaOH 的质量分数为:24.4 g121.9 g×100%=20%。

(3)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从100 mL 溶液中取出1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密度都不变,但是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等,都仅为原溶液的十分之一。

(4) 这10 mL 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1 mol·L -1,稀释到100 mL 以后,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缩小为6.1 mol·L -110=0.61 mol·L -1。

答案: (1)6.1 mol·L -1(2)20%(3)6.1 mol·L -120% 1.219 g/mL 2.44 g 0.061 mol (4)0.61 mol·L -1B 组——拔高训练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58.5 g NaCl 溶于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B .从1 L 2 mol/L 的H 2SO 4溶液中取出0.5 L ,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 mol/LC .配制500 mL 0.5 mol/L 的CuSO 4溶液,需62.5 g 胆矾D .中和100 g 19.6%的H 2SO 4溶液,需要NaOH 4 g解析: A 中58.5 g NaCl 的物质的量为1 mol ,但溶液体积并非是1 L 水的体积,所以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

B 中取出0.5 L 的溶液,它的浓度并未发生变化,仍为2 mol/L 。

C 中因为500 mL 0.5 mol/L 的CuSO 4溶液中,CuSO 4的物质的量为0.5 L×0.5 mol/L =0.25 mol ,所以胆矾的物质的量也应为0.25 mol ,即质量为0.25 mol×250 g/mol=62.5 g 。

D 中因为H 2SO 4的质量为100 g×19.6%=19.6 g ,其物质的量为19.6 g98 g·mol-1=0.2 mol ,中和0.2 molH 2SO 4需NaOH 应为0.4 mol ,即0.4 mol×40 g·mol -1=16 g 。

答案: C9.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 ,溶液密度为ρ g·mL -1,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L -1,溶液中含NaCl 的质量为m g 。

(1)用m 、V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w 、ρ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 、ρ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 (NaCl)=m g58.5 g·mol -1V ×10-3L =1 000m 58.5Vmol·L -1(2)c (NaCl)=1 000 mL×ρ g·mL -1×w /58.5 g·mol -11 L =1 000ρw 58.5 mol·L -1(3)w =1 L×c mol·L -1×58.5 g·mol -11 000 mL×ρ g·mL -1×100%=5.85cρ% 答案: (1)c (NaCl)=1 000m 58.5V mol·L -1(2)c (NaCl)=1 000ρω58.5 mol·L-1(3)w =5.85c ρ%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