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仁者心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仁者心动”

摘要:“仁者心动”是源自于《坛经》的一则著名禅宗公案。笔者从“仁者心动”产生的思想渊源、哲学启示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分析了其所蕴含的含义。

关键词:坛经;心动;佛教

在浩瀚的佛教典籍中,《坛经》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中国佛教僧人著作。按照佛教的规定,只有“佛说”的才能被称为“经”,后世佛弟子的著作只能称作“论”,《坛经》被破格称为“经”,足见其地位之特殊性与重要性。《坛经》的思想博大精深,堪称禅法之源,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简明易读,因而在佛教内外广泛流布,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方立天先生所言:“慧能《坛经》在中国佛教史和禅宗史上的意义,是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高的。”①

《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②关于这个风幡之动的禅宗公案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中学思想政治课本在讲到“主观唯心主义”时就曾依此举例,当然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分析,慧能的“仁者心动”的确难脱“主观唯心主义”之嫌。但这种分析是一种孤立的,断章取义的分析,只有把它放在整部《坛经》之中,放在整个禅宗乃至佛教的背景下分析,才能窥见其意义。简单的以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去评判慧能的“仁者心动”是肤浅的,也是可笑的。本文试从它思想产生的渊源,它的哲学启示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对慧能的“仁者心动”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按照一般的科学常识,大气压变动产生风,风吹带动幡动,可以说是风动,也可以说是幡动,但慧能偏偏说是“仁者心动”,这是为什么呢?“仁者”本是儒家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在这里是一种尊称,是慧能对两位争论风幡之动的僧人的尊称,佛教讲求随喜赞叹。因此,这种尊称在佛经里到处可见,像“善男子”“善女子”“善知识”“诸佛子”等等。“心”在中国佛教哲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是主体性的标志,是成就佛果的关键。佛教通常所讲的“心”一般有这几种不同的意义:(1)“肉团心”,即物质的心,心脏;(2)相对于肉体而言的“缘虑心”,即具有思考作用的心,主要是指精神活动中的意识功能;(3)“集起心”,指积集种子生起现行的第八识;(4)“如来藏心”,即众生乃至宇宙万物中具有真实本性的真心。“心”是《坛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如”心”“本心”“自心”“佛心”“直心”“邪心”“净心”“染心”“有心”“无心”“心迷”“心悟”等等。“仁者心动”中的“心”即是上述第二种意义,是与物质、形体相对的意识、精神领域。“动”在佛教中有以下几种意义。(1)指地水火风四大中,风大之自性。即风具有动摇之性,可产生流引、增盛之作用,故能令四大所造物质相续变移至他方。《俱舍论》卷一:“风界动性,由此能引大种造色,令其相续,生至余方,如吹灯光,故名为动。”③(2)“动静二相”中的动。“动静二相”为事物所具有之二种相状,动为活动之一面,静为止息之一面。《碧岩录》第四十六则:“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若道是雨滴声,也不是;若道不是雨滴声,也不是。”④(3)“动不动法”中的动

法。“动不动法”指欲界之法为动法,色界、无色界之法为不动法。欲界之法,多起五欲妄想,是为无常,故称动法。不动法,则指定而不动之色界定、无色界定等法。(4)“动着”,禅林用语,原为动摇之意,此谓心摇动不定、起妄想。《碧岩录》第六则:“空生岩畔花狼籍,弹指堪悲舜若多,莫动着!动着三十棒。”

⑤可以说慧能在这里说的“动”既有上述第二种意思,也有第四种意思在里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佛教则完全是相反的。事物不动的说法并非创始于《坛经》。佛教原来的经、论中常有这样的议论。《大般若经·赞大乘品》:“以一切法若动若住不可得故。”⑥《摩诃般若经·遍学品》开头就广说诸法不动。《成实论·四大相品》:“问曰,无有动相,诸法念念灭故,不至余处。以至余地,故名曰动,至、去、动是一义故。”⑦《俱舍论·分别业品》:“诸有为法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故不可言动名身表。”⑧《成唯识论》卷一:“若言是动,亦非实有。才生即灭,无动义故。”⑨《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作用动转,约第一义都无所有,但以世俗暂假设。”⑩由这些引述可见,所谓事物不动的原因在于事物都是刹那生灭的,所谓不动不是就常识而言的,在日常生活中当然可以说动。我国著名佛教哲学家僧肇在其《物不迁论》中系统论述了事物不动的道理,这些都可以看做慧能“仁者心动”公案的思想渊源。

“仁者心动”的认识论启示。明明是风吹幡动,慧能却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从认识论而言,这是一种唯识学的“万法唯识”的认识论。禅宗思想深受唯识学的影响,甚至有人提出禅宗就是印度唯识学的简化与中国化。六祖惠能继承和发展了瑜伽行派的“唯识无境”思想。佛教的这种认识论既非可知论,也非不可知论。“风幡不动”不过是简单的指明了一个客观事实,即“眼见并非为实”。这就启示我们不能过分地相信自己的感觉器官,不要用自己的主观去做衡量一切的标准。现代科学的发现也证明,人的眼睛等感觉器官只能在一定范围发生作用,超出这个范围就不能对外物发生感觉。“仁者心动”在认识论上是说外物只是人的意识在外界的延伸,突出了认识发生过程中人的意识的作用。

“仁者心动”的心性论启示。从心性论的角度而言,“仁者心动”突出了人的本心本性的作用。心虽有认识区别事物的功能和作用,但心既不是一块白板,也不是一面镜子,而是佛性的真正承担者。人们应当返回自己的心灵世界求得自我觉悟,实现自我的内在超越,成就自身的理想人格。万法不离一心,心生法生,心灭法灭。真如自性人人本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佛性如如不动,对镜不起妄念,自心不动就无所谓风动幡动,此即所谓不变随缘。同时如如不动之真如佛性,又随缘显现,心虽不动却了了分明,此即所谓随缘不变。“仁者心动”可以说是禅宗智慧的典型反映。

“仁者心动”的现实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纷杂的现代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外界的诱惑实在是太大,我们身处其中往往不能自拔。我们每天匆匆忙忙,内心却苦闷空虚,我们不知道自己将要走向何方。所有的这一切就是我们的心随缘所转,我们的内心得不到一丝的安宁。我们只有做到心不为外界所动,息灭种种妄想,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