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第三章领导权力与权威
行政管理-领导科学串讲笔记
![行政管理-领导科学串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435682458fb770bf78a5579.png)
领导科学串讲笔记第一章绪论[选择]40年代后,产生了三门全新的横断科学,即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通称为系统理论。
[选择]领导科学研究范围中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主体、结构、过程。
[选择]领导科学的特点包括: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简答]什么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就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简答]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根本。
(2)必须从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建设的实际。
(3)必须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实践经验。
(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古代的领导思想。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第一节领导[选择]领导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选择]领导认识的特征是: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
领导实践的特征有: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超脱性。
[选择]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是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
其中,权力是领导综合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
[选择]著名的管理学家孔茨认为,领导就是明智地运用激励方法加上能够唤起别人热情的品格。
[选择]从领导职能角度看,领导就是服务要讲明指挥员与勤务员的关系,从领导要素角度看,领导就是服务必须要处理好公仆与主人的关系。
[简答]什么叫做领导?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简答]领导可以分为哪些类型?(1)以领导的历史进程为标准,可分为自然式领导、家长式领导、管理式领导和公仆式领导。
(2)以生产关系为标准,可分为原始社会的领导、剥削阶级社会的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
(3)以领导的工作领域为标准,可分为政党领导、行政领导、军事领导、企业领导。
领导科学第3章
![领导科学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14145846b307e87101f6963c.png)
1、培养理智的自主意识 、
自主意识,是指领导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权力, 不依赖他人,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和决策,并 按自己的意志使之贯彻执行的一种心理体验。 如活动中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思维中的独立思考、独立见解;工作中的敢于 负责、勇于进取等。 但自主意识必须理智,否则就成刚愎自用了。
第二节
领导者的用势、造势和借势
一、用势:审时度势, 用势:审时度势, 当机立断
微观 环境 产业 环境 宏观 环境
1、密切跟踪、 观察、把握事 态的发展。 宏观环境、 行业环境、 微观环境。
2、发现、利用、捕捉有利的市场机会 发现、利用、
显性机会:指在当时条件下,人们能够明显感 觉到的、浮现在市场表面的机会。如:某种商 品的短缺,等。 潜在机会:指在当时条件下,人们难以判断识别、 但又确实存在的、潜藏于市场表象之下的那些 机会,如某种新技术的出现,将要颁布某法规 等。 评估这些机会。
2、危机造势。一个领导人,一个企业,在其 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的困难和挫折,艰 难和险阻。 但危机也为领导人发挥聪明才智、展示个人才 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临危授命,沉着冷静,正确的处理危机,化险 为夷,变被动为主动,是领导者的正确选择。
3、形象造势。树立良好 的领导形象,是领导者 造势的重要手段。 领导形象,一般指公众、 下属、员工对领导者个 人总的印象、看法和评 价。
向上级展示才华,获 取领导的赏识和信任; 完成别人难以完成的 任务。
和同事和下属友好相 处,保持良好的人际 关系; 人缘是一宝!朋友多 了路好走。 乔丹和皮蓬
在企业中占据有利的、 重要的部门和岗位。 地利意味着优势。因 为地理位置好,得消 息早,条件方便,离 目标距离近。
二、壮势
领导科学-----第三章领导权力与权威
![领导科学-----第三章领导权力与权威](https://img.taocdn.com/s3/m/1b9edec8050876323112122a.png)
赢得领导权威
四 赢得认同 (一)从服从到认同 (二)认同的心理机制 (三)认同的三个心理阶段 1,认同中的“同”:同质同量 2,认同中的“异”:优质优量 3,认同中的“认”:心理转变的关节点 • 澎湃如何赢得农民的认同
赢得领导权威
(四)(对群体的)情感认同 (五)(领导层小范围少数人)理智认同 (六) (认同的转型):对当代知识化专业化年 青化员工)欣赏的认同 1,欣赏观点不同的人才 2,为真正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3,鼓励真正的人才超越自己 • 邓小平与陈景润佳话!
赢得领导权威
二 领导权威构成
(一)领导权威也就是得到服从与认同的创 造性影响力 (二)领导权威的构成 1,服从;2认同; 3,创造性(Authority)
赢得领导权威
(三)领导权威的两个方面 1,干群方面的服从与认同 2,领导方面的创造性 (1)领导者人格的创造性 (人格魅力与领导权威) (2)领导权威与干群关系(略) (建立健全工作群体) (3)领导活动的创造性(略) (4)促进干部群众创新的创造性(略)
赢得领导权威
• 在有效自我抑制和对追随者群众有效抑制两种意 义上,领导人都把自己摆在了追随者群众心理上 的自我典范的位置。“成为自我典范”,是形成 领导权威根本的和关键的心理机制(略)。 • 自我典范的含义是,对方心理上希望成为、追求 成为的样子;但是,这个高度,又是他难以达到 的,或者,达到之后又再度丧失了。 # “怕老婆”的两个心理环节 # “情人眼里”为什么“出西施”? # “未名湖”的魅力
• 霍兰德与朱利安,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讲, 处于领导者职位的人为了实现组织目的, 会以身份、尊重及更多关注的形式给予追 随者回报
• 2.战略权变理论 • 是研究解释组织的下属单位如何获得和失 去权利的,这些权力影响着组织的重要决 策。杰夫里· 普费弗等人认为,三大要素决 定权利的大小:一是减少不确定性;二是 组织中心性;三是不可替代性。所以可以 从以下方面增强权力:一是进入高不确定 性领域;二是创造依赖关系;三是提供资 源
领导科学资料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资料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c7eeab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f.png)
领导科学资料复习资料一、填空题课后习题答案1.美国最著名的领导学家柯维认为,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
2.领导者经常使用的领导方式一种是命令,另外一种就是(授权)。
3.领导权变理论包括了(菲德勒模型,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按照领导产生的方式,可以将领导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
5.按照组织的形成方式,可以将组织类型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6.领导职位不会因为某一领导者的离职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加入而(增加)。
7.权威是一种以(职位性权力)为基础或以个人拥有的(特殊资源)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影响力。
8.人格权威与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密切相关。
9.珐仁和卡耶人为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角色除了指导者和组织者外,还充当了(促进者)、(评估者)、(预测者)和(最终帮助者)的角色。
10.(领导力)是实现领导效能的核心。
11.(实事求是)原则是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
12.决策的科学性与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成正比。
13.头脑风暴法,也称(专家会议决策法)。
14.勒温提出三种领导方式:(专制型的领导方式,民主型的,放任性的)。
15.参与型的领导者相信(追随者)参与做决定的(合法性),尽管他们可能保留做出最后决定的权力。
16.把参与性与指导性领导方式对立的原因是把(做决定)和(执行决定)作为一件同样的事的趋势混淆起来了。
17.魅力型领导者有四种个人特征,即(自信)、支配欲、(对他人施加影响的需要)和确信自己的信仰在道义上的正当性。
18.情境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通过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根据环境的需要采取最适合的领导行为的领导方式。
19.情景型领到方式可以分为四种:(命令型)、教练型、(参与型)、委派型。
20.交易型领导方式人为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关系。
21.变革型领导方式是一种领导向员工灌输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并激励员工的领导方式。
领导权威与权力制衡制度
![领导权威与权力制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fd097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c.png)
领导权威与权力制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定企业内部领导权威与权力制衡的原则和具体布置,建立公正、透亮、高效的管理体系,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制度依据《公司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部的领导层和各级管理人员,对于企业领导权的行使和权力的制衡及其相应的工作规范进行规定。
第二章领导权威第三条领导层的构成1.领导层由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各级部门负责人构成,负责企业的决策和整体管理。
第四条领导权的来源和行使1.领导权是由企业的董事会授予的,董事长、总经理和部门负责人行使领导权要遵从董事会的决策和指示。
2.领导权的行使要坚持法律法规、企业章程和相关规定,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五条领导权的特点1.领导权具有引导性、决策性、命令性和管束性,领导层在行使领导权时要重视与下属员工的沟通和互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章权力制衡第六条权力的概念和分类1.权力是指个人或集团对他人行为的强制或决议的本领,包含行政权力、决策权力、监督权力等。
2.依据不同的职能和职责,权力可分为行政权力、财务权力、人事权力、监督权力等。
第七条权力的产生和掌控1.权力的产生来源于法律法规、企业章程和职责分工等,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的权力产生和掌控机制。
2.权力的掌控要通过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权力的公正、合理和可连续运行。
第八条权力的制衡原则1.平衡性原则: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力应保持平衡,相互制约,避开某一部门权力过大导致不公平和滥用。
2.透亮公开原则:权力行使应公开、透亮,接受内部和外部的监督,避开权力欠妥行使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3.实效性原则:权力行使应高效、精准明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益和效果。
第九条权力的分工和职责1.各级部门负责人要依照企业章程和职责分工,行使相应的权力,遵从规范和程序,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领导科学课后题解
![领导科学课后题解](https://img.taocdn.com/s3/m/6630cc2fbd64783e09122b9d.png)
领导科学第一章领导科学导论一、简述领导的含义和本质。
含义:领导就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群体的共同目标,在一定客观环境的制约下,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本质:①领导的自然属性:以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为标志;权威和服从是领导关系的永恒属性。
②领导的社会属性: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渗透于领导活动之中,并规定着领导活动的社会性质,这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
二、简述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义务的统一。
领导者,首先意味着行使权力。
权力是领导者施行其领导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履行领导职责,就应当有一定的权力,有其决策、指挥权。
其次,领导者意味着履行责任。
有职有权,就该有责任。
领导者担任多高的职务,具有多大的权力,相应地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权力是进行领导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尽职尽责的手段,而责任才是领导活动的真正动力。
不尽责,便是失职,就没有起到领导者的作用,就应追究其责任。
真正称职的领导者必须做到尽职尽责。
再次,领导者意味着尽义务。
综上所述,权力、责任和服务构成了领导者的完整概念。
其中权力是基本手段和必要条件,责任是核心内容和真正动力,而服务则是本质属性。
每一个领导者,都应力求在实践中实现权、责、仆的统一。
四、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领导活动;具体地说,要研究:领导的含义与本质,领导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领导的职能与作用等;领导者及其素质和现代领导观念;领导方式与领导体制;科学决策的含义与特点,科学决策的原则与程序等;领导者的人才价值观,知人善任的原则与方法等;领导方法的含义与特征,领导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等;领导艺术的含义与特征,领导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等;领导绩效考评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五、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什么?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
领导科学第三章
![领导科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72127c55ddccda38376baf63.png)
第一节 领导体制概述
2 领导体制的内容
3. 领导权限和责任的划分 领导权限和责任的划分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领导权力的授予,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2) 领导职责的承担问题。 (3) 领导者掌握的权力和履行的职责必须一致。
第一节 领导体制概述
2 领导体制的内容
4. 领导体制的 构成要素
1.决策 中心
1 领导体制的演进
专家集团式的领导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群体领导者按照 领导和管理的一般规律,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目的是发 挥集体智慧,弥补个人领导能力的不足,提高领导水平。 专家集团式的领导体制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实行谋、断分离 的新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体制使领导的决策职能更臻于 科学化,这也是现代领导体制的重要特征。
第三节 领导体制的演进和变革
1 领导体制的演进
3. “软专家”式的领导体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仅由精通一门技术的专家进行管理
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逐渐演化为由工商管理学院 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实施管理。这类新的管理专家所具有 的管理技能已经大大超出技术技能的范围,所以被称为“ 软专家”。
第三节 领导体制的演进和变革
第一节 领导体制概述
3 领导体制的基本特征
(1) 系统性
(2) 根本性
基本特征
(4) 稳定性
(3) 全局性
第一节 领导体制概述
4 领导体制的作用
领导体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正常进行的制度保障 2. 领导体制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建立关系、发生作用的纽 带 3. 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的组织保证 4. 领导体制是决定领导效能高低的重要因素
1 领导体制的演进
4. 专家集团式的领导体制 所谓专家集团式的领导体制,主要是指一种以“软专
《领导科学》课件第三章-领导的要素
![《领导科学》课件第三章-领导的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93705857f1922791688e88c.png)
艾默里和特里斯特依据组织的活跃程度对组织的 外部环境进行了以下的分类:
环境的类型 平静、随机型 平静、串型 混乱、活跃型 动荡型
特点
环境简单且平静;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最小;单个的小型组织存在于其中
环境变化不快,可以对因果关系做出 概率估计;组织形成等级层次并实 行集权化控制
存在许多相似的组织;必须不断变化 且非常混乱
追随者对领导者的影响力称为对抗权力, 此权力来自于领导者对追随者的依赖。 1. 追随者的专长 2. 追随者掌握着重要的资源 3. 追随者熟悉组织的规章制度 4. 追随者与领导者关系密切
二、追随者的类型
1、组织内的追随者与组织外的追随者 2、重要追随者和一般追随者 3、信仰型追随者和利益型追随者 4、长期追随者和短期追随者
(二)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1. 权威基础不同 2. 存在空间不同 3. 素质要求不同 4. 职能不同 5. 功用不同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管 理者 关注现在
关注未来
领 导者
保持现状与稳定
引起变化
源于正式职位的权威
源于追随者认可的权威
对下属冷漠、客观公正 建立与追随者的情感纽带
在组织中有一线的职能 不能通过正式命令链发生作用
第二,参照权。参照权来源于领导者的 个人特征,其核心是领导者卓越的个人品格, 其依据是身体力行。
(二)领导者的职责
1. 抽象视角 抽象地说,组织中的领导者应该肩
负四种责任,即政治责任、法律责任、 伦理责任和工作责任。 2. 系统视角
在西方领导学者视野中,领导者主 要应当承担和履行四种职责:(1)拥有 愿景;(2)提出战略;(3)形成联盟; (4)激励鼓舞。
4. 自然生态条件及国际背景因素
领导科学课程讲义第三章
![领导科学课程讲义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8ed9151cc281e53a5802ff8f.png)
历年考题
2001年江苏卷考多选题:我国领导的总原则 包括():A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B统一领导 原则 C实事求是原则 D民主集中原则 E群众 路线原则 (ACDE)
第二节 领导原则
领导的基本原则 识记:1、领导基本原则的含义;2、 领导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领会:坚持领导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领导的职能
12. 领导的协调职能:指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 领导的系统同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各个部分和组成人员协调一 致,相互配合,以使高效率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 13. 领导协调的方式:一是通过积极的促进以达到新的平衡; 二是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 14. 领导的监督职能就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 15. 监督的原则是及时有效。 16. 领导的教育职能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 训练,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 术教育。 17. 领导的一般职能规定了领导活动的方向,领导者只有在明 确自身职责和功能的前提下,才能有所作为,不致产生方向性 失误;此外,领导的一般职能也制约着领导活动的效能,领导 职能发挥得好,领导效能就高。
第一节 领导的职能
7. 领导的组织职能:指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 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 8. 组织职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 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与组合方式。 9. 组织结构应该是一个由决策、执行、监督、咨询、反馈五 个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其中决策部分是领导活动 的灵魂。 10. 实现有效的组织功能,还必须设计好任务结构和配置好权 力关系。 11. 与经验型、封闭型的社会活动方式相适应,传统的组织结 构比较偏重于执行这种单部位的建制。
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权力与权威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817d9543b3567ec102d8a60.png)
有些人虽然实际权力并不大,但他的魄力、智力和人格 能够给人产生强大的权威感,强大的权威感有时会放大 和扩展一个的实际权力。 不过,一般情况下,权力与权威的大小是基本对等的。
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在一个国家内部,上至政府,下至一个部 门、单位,如果只有权力而没有相应的权 威,或者只有权力而不管权威,那么,权 力与“垄断”、“专制”便无什么区别。 纯粹以权力而不以权威来执行领导职能, 这样的领导方式难免蜕化为“专制”的领 导方式。尽管这种领导方式在短期内对于 控制社会政治局面是有用的,但对于领导 和组织整个现代化进程则是行不通的。
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权威与权力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权威以权力为基础上下波动,权力的大小在根本上 决定着权威的大小,权力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规模在根本 上决定着权威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规模,权力如果发生了 变化,权威迟早会发生变化; (2)权威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偏离权力的大小; (3)权威会对权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反作用。
权威与权力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1权威以权力为基础上下波动权力的大小在根本上决定着权威的大小权力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规模在根本上决定着权威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规模权力如果发生了变化权威迟早会发生变化
权力与权威关系
定义
权力:是一定职位所应具有的相应职权。 所谓有职就有权,就是这个意思。 权威:与权力有直接关系,但并不是权力 的结果,是公众对权力认可的产生。
自考 《领导科学》 章克林 精讲班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自考 《领导科学》 章克林 精讲班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98ab4ce9ec3d5bbfd0a7492.png)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主讲老师:章克林第一节领导的职能领导职能,就是领导的职责和社会功能,它是领导本质的具体表现。
一、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⒈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⒉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⒊领导职能的实现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二、领导的一般职能。
㈠引导领导的具体任务就是为群众引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地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
⒈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
领导是为实现某种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目标应该看成是领导工作的起点终点。
⒉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任务就是目标核心的具体化,要使群众知道现在要作什么。
⒊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
只有群众知道需要作什么,而且知道应当怎样做的时候,引导才能落实。
㈡指挥指挥就是运用组织职权,发挥领导权威,带领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
是领导权力的表现。
指挥一般可采取三种方式:命令、说服、示范。
命令以强制性为后盾,是一种具有明显约束力的指挥方式,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指挥方式。
命令的强制性特征在不同的领域、不同时期、其范围程度的效应是不同的。
说明的方式。
有一些情况下单靠命令行不通时,就要说服。
一般情况是在社会中进行。
要说服不要压服,压而不服。
示范的方式。
采用表扬先进、推广经验、典型引路身先士卒、为人表率的方法。
进行指挥这是一种无形的命令形式。
㈢组织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
组织功能有:⒈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与组合方式。
当代社会,社会分工不断演化,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使得领导活动更加复杂,因而就要求组织结构是一个由决策、执行、监督、咨询、反馈五个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要求组织结构具有全方位的建制。
领导科学重点
![领导科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87820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e.png)
领导科学第一章绪论1、领导活动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并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2、与奴隶社会、小生产社会相适应的领导方式,也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阅历、学问和才能。
3、科学领导的特点:专家式领导,专家集团式领导等应运而生并渐渐普遍化。
4、领导科学就是特地探讨现代领导活动的冲突、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
5、领导活动的过程包括几个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
6、领导活动的基本冲突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冲突,以及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冲突。
7、领导科学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①综合性。
②应用性。
③社会历史性。
其次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1、领导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属性: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须要。
3、社会属性:由社会生产方式确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4、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者领导的自然属性。
5、领导相识的特征: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创建性、系统性。
6、领导实践的特征: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超脱性。
7、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
8、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是权力、品德、学问和才能。
9、权力是领导综合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
10、社会主义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
11、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
12、阶级社会中领导的本质是广阔劳动群众的统治者、剥削者、压迫者、奴役者。
13、在社会主义社会力,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
14、领导者的特征:拥有职权、负有责任、供应服务、富于创新、多重角色。
15、社会主义领导的责任的内容:①政治责任②工作责任③法律责任。
16、领导者的责任包括:指导性的服务、管理性的服务、事务性的服务。
17、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其在领导活动中就发挥主导作用:①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③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18、被领导者的本质是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
领导科学辩析题
![领导科学辩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94e696482fb4daa48d4b86.png)
领导科学辩析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判断说明题1、领导权力与权威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权威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或是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
权力与权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作用。
(1)权利与权威的共同性在于能够指导、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在权力与权威的指示与感召下,人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按照权力与权威占有者意志行事。
(2)权力与权威的区别主要表现为①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②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③权力与权威的影响不同④权力与权威作用效果不同。
总上领导者只有同时具备法定的权力与个性化的权威,才能实行最佳领导,并取得最好的绩效。
2、领导环境发展过程依次为适应环境、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因为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包括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三个方面。
在这三个过程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缺一不可,具有时间上的相继性和逻辑上的继承性。
在实现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地疏漏或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环境发展的受阻、停滞乃至倒退。
3、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领导素质只有后天性特征。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领导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特征。
先天性是指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从生理到气质、秉性、智力等心理素质都有遗传,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
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的结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主要是思想到的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
4、领导智能结构与领导的知识结构没有区别。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
现代化领导班子的成员,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社会知识结构中,他们应该是属于高知识水平范围的。
在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领导科学笔记
![领导科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46c3313964bcf84b9d57b28.png)
一二章导论领导体制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恰当的方法,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任务目标的过程。
二、领导活动的要素领导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领导者2被领导者(追随者)良禽择木,贤臣择主3客观环境和体制,政治,社会,法律,文化,作为领导者要能够驾驭环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审时度势4组织目标,目标要有代表性,挑战性,可行性,系统性,凝聚性和反馈性三,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领导学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区别在于,1、层次不同,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管理是基层的管理。
2、领导是战略性的管理,管理是战术性的管理。
3、领导是全局性的管理,前瞻和超脱VS合理渐进,敢冒风险VS排除风险4、管理更接近于硬科学,领导更接近于软科学。
四、领导者的权力1,强制权2,奖励权3,法定权4,专长权5,个人影响权五、领导的影响力1,类型政治,道德,业务,能力,综合影响力,2,要素品德,才学,业绩,资历,感情我国领导体制的特征1,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2,确立人民群众主人地位3,确立民主集中制的原则4,确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领导体制的相关问题1,我国领导体制的弊端1、领导权力过于集中,2、党政不分的局面依然存在,3、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4、领导制度建设匮乏2,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从中国国情出发,3、坚持积极稳妥原则,4发扬人民民主原则,5、加强制度建设3,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1,、科学化分权限,适当下放权力,2、党政关系科学化,规范化,3、机构设置合理化领导体制,指领导系统中以领导权限的所设置的机构和各种领导体制的体系(全局性、系统性、稳定性、根本性)核心:各级各类个领导机关的职责与权限的划分载体,各级各类领导机构的设置内容:1,组织结构,2,层次与幅度28定律,3,职责权限划分,4,干部管理制度。
自学考试00320《领导科学》重点笔记资料
![自学考试00320《领导科学》重点笔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4dc0495168884868662d6b7.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重难点笔记资料课程代码:00320第一章绪论1、领导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
其领导制度是禅让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领导制度是世袭制。
2、现代领导的发展趋势:①决策工作专门化;②领导主体集团化;③领导方式民主化(权力分享、权责一致是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
事业部制—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④领导方法科学化(①遵循严格的程序;②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3、每一时期的领导活动总是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关系、科学文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制约。
4、《领导科学基础》——第一部领导科学专著,标志着我国这门科学进入初创阶段。
领导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的领导科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
5、一切领导都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受到一般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
6、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7、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
8、领导过程四个基本要素:①领导者;②被领导者;③群体目标;④客观环境。
这些要素所形成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挥与客观环境的矛盾9、领导科学的范围:①本质的理论;②观念的理论;③职能的理论;④体制的理论;⑤素质和修养的理论;⑥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⑦绩效考核的理论综上所述,三个基本组成部分——①主体、②结构、③过程10、领导的行为是受领导观念支配的,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
11、领导的体制包括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实现领导的工具。
12、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13、达到领导目标的手段是领导方法。
14、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效能。
15、领导科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16、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
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管理科学更多的接近软科学,领导科学更接近硬科学。
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8a38dd066edb6f1aff001f1a.png)
浅议领导权威摘要:领导者要实施有效的领导,不仅需要一定的权力,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做保证。
人们在进行协作的劳动和共同的社会活动中,必须服从一个有威信、有支配作用的个人或组织的指挥意志,即领导权威。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无论在人类社会的任何阶段上,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不可能没有领导权威。
它早已成为领导者实施有效领导的重要音符。
关键词: 领导权威权力领导者重要性一、什么是领导权威“权威”一词,是从拉丁文auctoritas派生出来的,原意是威信或创始人,其基本含义与动词augere相关,意为增大、添加。
因此,auctoritas的含义就是通过增添理由来扩大行动的意志。
权威对领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管理学家亨利·艾伯斯说,没有权威,一个组织,不论是国家、军队,还是企业,都不能生存,社会对维护组织的权威有着重要的利害关系(因为社会是通过组织来谋求其目的的),这些组织的权威受到毁坏是对社会幸福的严重威胁。
如果没有权威,或许实际情况并没有像亨利·艾伯斯说的那样严重,但他却正确地道出了权威对领导的重要性。
领导者要实施有效的领导,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权力,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的权威作为保证。
权威的合法化即是权力。
在某种意义上,权威与权力是一回事,虽然二者有着实质性的差异。
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良好的权威与服从关系是领导者的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证。
领导权威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
权威并不等于权力。
权力是与职务相关联的,职务、一经确定,权力随之获得。
所以权力属于一种外在力,具有刚性特征。
权威则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来自领导者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是—种内在力,具有柔性特征。
权威的大小取决于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认可度、接受度。
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二、领导权威的生成领导者的权威可以区分为权力性权威和非权力性权威。
权力性权威是由于权力的获取而随之伴生的领导权威,包括合法权、奖赏权和惩罚权,在我国,由于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当一个人被授予了某种权力的同时,即被赋予了领导权威,而权威服从者也是或心甘情愿,或被逼无奈只有服从。
领导科学第三章2010版
![领导科学第三章2010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71e383bceb19e8b8f6baa8.png)
三、毛泽东的领导理论
• 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半个多 世纪的杰出领导人,毛泽东不仅有着高超 的领导艺术、丰富的领导经验,而且他创 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 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领导思想。
•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3、决策、用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的基 本职能 • 4、政策是领导的基本手段 • 5、领导与群众、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 合的方法 • 6、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 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评价: 行为论阶段的领导理论从研究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特性,转向研究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领导作用和领 导方法。领导行为理论避免了以往领导理论研究中 趋向于极端的方式,要求领导人采取综合的领导方 式,将两方面的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指导思想 上从天赋论转向后天的培养论;并推动了领导问题 的定量研究(为测定某一领导者的类型,大量问卷 式的量表设计出来,并在实际中应用)。领导者不 应该仅在严格的“集权”或“民主”这两极。 3、权变论阶段 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迄今为止。研究人员最 早关注领导权变论是从组织所处的环境去研究如何 使领导行为与环境相互适应,以求达到最佳的领导 效果。沿着这一研究思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 代初,以菲德尔的领导理论提出为标志,产生权变 领导理论。这是对领导理论的动态研究。
四、重视对领导者的监督管理
• • • • (一)治国先治吏 (二)重视选贤任能 (三)赏罚并行,奖惩分明 (四)以法治吏,严格管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
• • •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理论 1、领导权威的必然性 2、领导的职能 3、领导的本质
二、列宁的领导理论
• • • • • • 1、领导的本质 2、领导的职能 3、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4、领导的原则 5、领导者的素质 6、领导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赢得领导权威
2,“魅力,未力也” • 领导人对自身的自我抑制(自制)、特别是由此 产生的对事(任务)、对人(群众)的“神鬼莫 测之力”,是一般群众所达不到、做不到的。达 不到的东西才是有魅力的。 • 领导人在心理上达到的这个高度,又使得他对追 随者群众的抑制成为可能。这个抑制,进一步把 自己摆在群众心理上自我典范的位置,从而在对 领导权威的服从和认同上,产生心理上的反向形 成(略)。
赢得领导权威
二 领导权威构成
(一)领导权威也就是得到服从与认同的创 造性影响力 (二)领导权威的构成 1,服从;2认同; 3,创造性(Authority)
赢得领导权威
(三)领导权威的两个方面 1,干群方面的服从与认同 2,领导方面的创造性 (1)领导者人格的创造性 (人格魅力与领导权威) (2)领导权威与干群关系(略) (建立健全工作群体) (3)领导活动的创造性(略) (4)促进干部群众创新的创造性(略)
赢得领导权威
• 在有效自我抑制和对追随者群众有效抑制两种意 义上,领导人都把自己摆在了追随者群众心理上 的自我典范的位置。“成为自我典范”,是形成 领导权威根本的和关键的心理机制(略)。 • 自我典范的含义是,对方心理上希望成为、追求 成为的样子;但是,这个高度,又是他难以达到 的,或者,达到之后又再度丧失了。 # “怕老婆”的两个心理环节 # “情人眼里”为什么“出西施”? # “未名湖”的魅力
赢得领导权威
2,授权要讲究艺术 • 干群方面,要出于能力和愿望的增长 • 领导方面,要出于信任和主动 3,授权的误区:不敢授权、不愿授权 • 无论是在授权能、授权力的意义上,还是在授权 威的意义上,授权都不是权力的削弱,而是权力 的扩展和强化。 • 所谓“权力运作”应该是,就权威运作权力,而 不仅仅是就权力运作权力。“威”是“权”的基 础。
案例:瑞森的领导权力
• 瑞森参加工作成为一名车辆调度员,爬上爬下做事,掌握 了安排线路选择的系统,增强了培训和解雇司机的技能, 卡发并实现了一个安全系统,逐渐成为汽车运营领域的专 家,买下公司。 • 瑞森经常给司机提供全面培训,因为其专业知识赢得了尊 敬。不仅掌握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而且清楚每一个工作细 节和难点,其办公室门对每一个人开,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用企业家的梦想鼓励自己员工付诸实施,即便员工离开他 也为之骄傲。员工赞美他、尊敬他,因为他努力无私的奉 献以及在经营方面的丰富知识,还因为他尊敬、将心比心 地对待每一位员工。他很少能用到强制权权力
一、 领导权力 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又称之为权力影响力。 领导活动的显著特征是权力和权力运作。 1.领导活动与管理活动的区别是,管理活动 以既有的权力基础和渊源为前提,而领导活动 则需要在这之前把权力创造出来、争取到手和 维持下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和渊源,首先, 是权威。在权威的基础上运作权力才是领导活 动的本质特征。 2.其次才是就权力运作权力,从小权力到大 权力、从较低的职务到较高职务的权力运作。
赢得领导权威
四 赢得认同 (一)从服从到认同 (二)认同的心理机制 (三)认同的三个心理阶段 1,认同中的“同”:同质同量 2,认同中的“异”:优质优量 3,认同中的“认”:心理转变的关节点 • 澎湃如何赢得农民的认同
赢得领导权威
(四)(对群体的)情感认同 (五)(领导层小范围少数人)理智认同 (六) (认同的转型):对当代知识化专业化年 青化员工)欣赏的认同 1,欣赏观点不同的人才 2,为真正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3,鼓励真正的人才超越自己 • 邓小平与陈景润佳话!
赢得领导权威
三 赢得服从 (一)服从的心理动因 1,“我有权力……” 2,要从另一方面看问题,赢得人心
■奴隶为什么服从? ■日本对朝鲜的殖民 ■原子弹/《菊与刀》 ■火烧圆明园的动机
赢得领导权威
(二)服从的心理层次 1,理智层面的服从 (1)“我正确,……” (2)权衡利弊得失(耍心眼) 2,情感层面的服从 (1)归属的需要(迪斯科舞厅) (2)心理服从的转折点:从理智上的服从到情感上 的服从,在潜意识无意识中,有一个心理转折点, 突破这个转折点,才有情感上的服从
(毛泽东,1942年,“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第3卷,第839页)
• “因为敢于坚持,所以正确” • 但是,找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向”。找到方向 之后,不是谋之于个人,而是“谋之于群众”。
赢得领导权威
(四)人格魅力(III):感召力 • 领导对追随者群众的关系,愈是爱他愈是要“高 标准,严要求”;愈是“高标准,严要求”(压 抑)愈是对他的关怀和爱护。 • 追随者群众对领导的关系,是敬畏。敬畏=既 “敬”又“畏”。敬,来源于关怀和爱护。畏, 来源于压抑和抑制。敬畏(既“敬”又“畏” ) 来源于压抑就是爱, 爱采取了压抑和抑制的形式。 “懂得敬畏是人性最好的品质”(歌德)
赢得领导权威
六 领导活动的创造性(略) 七 领导创新与促进创新(略) (一)领导创新的三个层次(“三线”) 1,一线:领导者(层)自身方方面面的关系 2,二线: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思想关系(人际关系) 3,三线: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关系) (二)领导者、领导班子的创新 (三)促进干群、民间创新是最根本的领导创新
• 霍兰德与朱利安,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讲, 处于领导者职位的人为了实现组织目的, 会以身份、尊重及更多关注的形式给予追 随者回报
• 2.战略权变理论 • 是研究解释组织的下属单位如何获得和失 去权利的,这些权力影响着组织的重要决 策。杰夫里· 普费弗等人认为,三大要素决 定权利的大小:一是减少不确定性;二是 组织中心性;三是不可替代性。所以可以 从以下方面增强权力:一是进入高不确定 性领域;二是创造依赖关系;三是提供资 源
赢得领导权威
(三)服从的心理结构 1,纵向上,把同一个领导人摆在集体心理自我典范的位 置(自我典范就是“希望成为”、“追求成为”但又 没有成为的样子)。 2,与此同时,或者说因为这样,所有产生了这种心理认 同的集体成员,横向上,以平等相互要求、相互关照, 也以平等相互监督。 3,从而,形成一个集体内部、心理上纵横交织的基本心 理结构。 4,不服从的两种心理动机 5,服从的扩展与强化:服从的扩展与强化,是以这个纵 横交织的心理结构的形成为基础和出发点的。
第二节 领导权威
• 一、含义 • 非权力性影响力,领导能够有效地影响和 改变下属的心理和行为,使之难入目标轨 道的能力 • 1.人格影响力----品格、才能、知识和感情 • 2.榜样行为影响力
二、理论
• • • • • • 1.韦伯的权威理论 ①传统型权威---家长制,习俗经验祖训 ②魅力型权威---超人权威或神授权威 ③法理型权威---规章制度和行为规则的合法性上 2.巴纳德的权威理论 领导者的饿权威不是来自于上级的授予二是下级 的认可。下级认可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 方面二是客观的方面。
权力类型比较
• 权力类型 来源 影响 要求 行为 优点 缺点
三、领导者应用权力的影响
• 1.支持----采纳、同意、执行 • 2.顺从----无论是否同意都会接受, • 3.抵抗——————下属反对,避免执行命 令或者企图违反命令
四、领导权利的特征
• • • • • 1.强制性 2.有限性 3.单向性 4.后果性 5.可变性
赢得领导权威
(五)授权:服从的心理转型 1,授权三策 (1)授权能 • 授权的“权”首先是“权能”而不是“权力”, 是因为“权力”而授“权能”。在既有权力的基 础上、范围内,授权授的是“权能”,而不是 “权力”。 • 这是权力的“委托-代理”。 • 授权不授责:领导向部下负责!
赢得领导权威
(2)授权力 如果授权不断授出的是实际的权力,那么,它的 前提,就需要通过不断赢得人心、开拓新业务新 局面,把权力这块“蛋糕”本身做大做强;或者 不断把权力细分,然后才能源源不断地授予实际 的权力和权能。 (3)授权威 权威是权力的渊源、基础和根据。有权威才能授 权能、授权力,甚至于以权威授权威
赢得领导权威
五 人格魅力与领导权威 (一)“糖果实验”的启示 (二)人格魅力(I):领导心理 • How You! • 领导者人格形成与发展 • 王阳明论“致良知” • 领导人聪明才智的发挥
超 自
我 我
本
我
赢得领导权威
(三)人格魅力(II):能力倾向 • 苯分子的发现;阿基米德的发现 • 领导人发现问题的心理机制:通过领悟,发现问 题,抓住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什么叫 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问题即矛盾”
三、权力与权威的比较
• • • • • • • 共性----能够知道、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区别: 1.来源不同 法律、法规等与敬佩感服从干 2.表现不同 职权与非强制力 3.时限不同 4.作用效果不同 ”外力“与”内动力“ 5.约束性不同
四、树立权威的途径
• 1.言出必行、以身作则 • 2.利用职权的驱动、防治滥权 • 3.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素质的提高
• 二、领导权力的构成 • 权力是领导的基础,弗兰奇和莱恩1959《社会权 力的基础》提出五大权力: • 1.强制权------惧怕 • 2.奖励权-----服从领导意愿的奖励 • 3.合法权---部属认定领导权来源合法的程序 • 4.专家权---部属认定领导知识能力超过自己 • 5.模范权(参照权)---个人资历、榜样或感情产 生的力量
赢得领导权威
(四)服从的心理周期 1,赢得服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服从的同时伴随着 反抗和对独立自主的要求; 2,集体或个体的服从有一个心理周期。服从的过程 是:服从…反抗…服从 3,满足反抗和独立自主的要求! •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节日? • 满足反抗,不是削弱了领导权威,而是加强和强 化了领导权威。对反抗的每一次满足,都把领导 权威引向更为精致、强化和巩固的程度。
六、领导执行力
• 领导执行力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 • 不是简单认同和绝对服从,而是积极主动 从组织角度考虑问题并加以实施。 • 个人-----办事能力 • 团队-----战斗力 • 企业----经营力 • 执行力要求“严、实、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