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1、复习回顾:原电池的形成
2、指出课本的探究范围P41-P44
二、设疑自探
(一)始于疑
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2、自己设计原电池
3、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
(二)自探要求
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
2、时间三分钟
三、解疑合探
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在铜-锌原电池中为什么锌片上也冒气泡?
补充修改
“秀出我的风采”——
展示要求:
1、书写要认真、规范,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
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
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评价要求:
1、评价同学声音要洪亮、清楚;
2、先点评展示同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再点评展示的答案,力争进行补充或必要的拓展;最后对展示组进行评判打分
展示——三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一组展示(侧黑板)
问题二:——第五组展示(侧黑板)
问题三:——第七组展示(侧黑板)
自由展示:
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近结束的前3分钟左右)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三组评价
问题二:第四组评价
问题三:第八组评价
自由展示:
四、质疑再探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课题化学能与电能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原电池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化学电源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了解化学电源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一)说教材1.地位和教材的内容要求地位: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内容安排在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之后,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火力发电中“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此外,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的内容要求:(1)火力发电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2)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3)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用自己的话解释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
(3)能够制作简易的水果电池。
过程与方法:(1)查阅相关资料,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原电池的概念、本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原电池概念及本质的探究、水果电池的制作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愉悦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难点: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层面:1、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已经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本质。
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化学中的电现象和物理中的电现象之间建立联系。
2、在本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的相互转化;但是,他们并不具有“化学能→电能”的思维方式。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其次章其次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学问。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学问,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化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学问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须要的基础。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美。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二、说学情同学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学问;在能力上,同学已经初步具备了观看能力、试验能力、思维能力。
同学在生活中对电池也有所了解。
同学喜爱?通过试验探索化学反应的实质,由试验现象推想反应原理,同学对本节课会有所期盼。
生活在现代社会,同学对"电'有着丰盛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同学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缘由,并感触了探索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深厚的爱好。
三、说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①清晰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办法①同学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索的意义,基本过程和办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索的能力。
②能对自己探索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举行方案、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①通过探索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神秘,提高学习化学的爱好和热烈,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与喜悦,感触化学世界的奇异与和睦。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教案(20210712123340)
化学能与电能一、教材解析本节内容位于《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部分。
其教课内容分红四部分:( 1)能源的简单分类( 2)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方式(3)原电池的观点及其构成要件。
(4)原理池原理的实验研究。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化学必修1《氧化复原反响》与必修2 的《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以后而学习的,学好本节内容能为此后学好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中金属腐化与防备,以及选修化学的学生学好化学选修 4(化学反响原理)中的电解原理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课目的解析(1)知识与技术初步掌握原电池的观点和形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原理。
提升实验操作技术。
(2)过程与方法:①经过教师创建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的观点,理解和掌握原电池的原理。
②经过化学史实指引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感情态度①经过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条件的研究,培育浓重的学习兴趣,养成谨慎务实的科学态度。
②利用实验进行研究,建立绿色化学理念,培育科学发展观,加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情解析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也见到各样种类的电池,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有化学。
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同时已具备必定的化学思想基础和基础实验技术,这些都将提升学生学习本课的踊跃性,也为提升学生的讲堂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着手能力创建了条件。
从反响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观点的形成是氧化复原反响实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想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想方式的反省和打破。
四、教课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椐课标的要求,在讲堂教课中实行以研究为中心的多样化教课方式,本课依据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知识下手,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来组织讲堂教课。
1、从对“火力发电”进行完好透辟的解析下手,提出如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引入新课学习。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一课时(课前)说课稿锡盟二中金占亮一、教材分析重要理论,《化学能与电能》位于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承前启后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后续的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节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知能双修本节知识不仅是有关金属、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能量守恒原理等内容的丰富和延伸,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很好的素材。
二、学情分析知识贮备:具备了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能量守恒原理相关的理论知识。
对日常的的化学电池有很深的感性认识,但由于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所以在理解原电池原理时有一定的难度。
能力层次:此阶段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实验探究的精神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假设与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交流总结、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电力状况的探讨和火力发电利弊分析及电池的开发,以及对时事的关注培养学生树立能源观、环保观、转化观,增强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
通过原电池实验设计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巨大实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锡盟二中金占亮四、教学与学法为了凸显重点,突破难点,主要采用指导发现、微观演示的教学方法,而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学习。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原电池是中学电化学基础知识,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介绍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
高中必修一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必修二又学习了能量守恒,另外物理学上也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
这些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
在以后的选修四中还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拓展原电池的相关问题。
所以本节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电化学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对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充满期待,但这个时期还没有文、理分科,学生的个体情况差别较大。
另外,电池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便捷能源。
与此同时,电池制造以及废旧电池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成为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书写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能够判断所给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诱导、实验探索、现象比较等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常用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四、教法学法以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学,采用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
学生主要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一个简单的小魔术——气泡的穿越。
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将铜片平行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大家想不想看到气泡由锌片表面穿越到铜片表面?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气泡成功穿越高一的学生好奇心很强,事先准备纯度高的锌片,把魔术成功表演就可以顺利吸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
化学能与电能公开课说课课件(19张)讲述
情景 创设
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 池的关系
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 计原电池
理论 分析
实验 探究
拓展 应用
柠檬原电池
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的装置
5min
6min 20min 8min
四、教学过程 实验科学派
引入
柠檬原电池
四、教学过程 究3
形成T学e原x生电t 分i池n组的h实e条r验e件: 1.有感两受种能活量动转性化不同 的金属(或金属和非 金属单质)做电极 2.电极材料要插入电 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能
和
地 知识内容
位
能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 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写出电 极反应式
二、学情分析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电离等 概念及相关的物理学知识。
学生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出发,学生容 易接受;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学生能够加 深理解。
本班学生特点:基础知识较好,初 步具备了理论分析和探究能力,在 教师引导下,可以自主分析问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2(人教版)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背景
1 教材分析
本
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课 教
课标要求
学
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的提升和拓
的 功
教材地位
展,承接化学1的氧化还原反应,铺垫选修4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原电池装置
Zn-C-H2SO4
Zn-Cu-C2H5OH 电路不闭合
工作原理的探究-动画演示
《化学能与电能》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化学能与电能》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化学能与电能》优秀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丰富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的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火力发电的原理“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原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知道原电池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会判断正负极,会判断电流、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
会书写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3)能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水果电池。
(4)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初步认识传统干电池、二次电池及常见的新型电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2-4(改进)的层层推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自己归纳、概括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根据已有电学知识生成跟原电池相关的概念(正负极、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等)。
(3)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根据实验2-4的已有知识设计实验,并初步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验和已有知识,学会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5)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常见化学电源,学会用基本理论指导实际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水果电池的制作,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2)通过化学电源的发展和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通过认识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教案(20210712123313)
化学能与电能【教课目的】 知识目标1.知识性介绍平时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式化学电池2.使学生认识金属的电化学腐化。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综合素质,让其独立剖析问题独立查找资料等能力。
德育目标培育学生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教课要点】金属的电化学腐化。
【教课难点】金属的电化学腐化。
【教课方法】思虑——议论——总结【教课过程】[复习]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此刻我们经过一个练习来复习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练习]判断以下哪些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并写出相应反响式。
(投影以下装置图)构成了原电池的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 ;此中正极资料为 __________________ ,电 极 反 应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负 极 材 料 为 __________________ , 电 极 反 应 是__________________ ,总的反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解说宣布答案: 只有 B 构成了原电池; 其他的装置没有同时具备原电池的三个条件: A. 未形成闭合回路; C.没有电解质溶液; D. 两极资料活性同样,没有电势差; E 中较开朗的资料不可以与电解质溶液反响,不切合自觉进行反响的原则。
B 中,正极为碳。
+--+=Fe 2++H 2↑)2H + 2e =H 2↑;负极为 Fe:Fe - 2e =Fe 2+,总反响式为: Fe+2H【解说】下边我们持续来看几种适用电池和新式燃料电池。
经过阅读课文往返答锂电池的特色。
[板书]( 3)锂电池 锂电池拥有以下特色:①负极为密度最小的金属资料: ②使用和储存寿命长;③工作效率高,供出电流的电压高。
[过渡]燃料电池与前方介绍的电池基来源理同样,但也有差别,它不是把复原剂、氧化剂物质所有储藏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停从外界输入,同时将电极反响产物不停排出电池。
所以,燃料电池是货真价实的把能源中燃料焚烧反响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能量变换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中的《化学能与电能》单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关系,掌握电池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节课贯穿了知识点和实验,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关系;–掌握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池的结构;–理解电池中化学反应与电能转化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池的结构。
共计2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1学时: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介绍(40分钟)•第2学时: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结构(40分钟)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能和电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关系;–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池的结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探究法等: -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和转化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 实验法: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及内容细化第1学时: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介绍步骤1:导入(5分钟) -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如蓄电池的使用。
步骤2:讲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概念(15分钟) - 教师通过解释化学能和电能的定义,激发学生对化学能和电能的兴趣。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健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以下我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本质的拓展和应用。
初中化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在选修模块④将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奠定必要的基础。
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三维”目标的确定和依据(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并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难点的确立重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的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二、说教法 1、实验探究法本节在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时,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表示为:反常的实验现象,提出疑问借助于物理仪器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师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得出结论在分析原电池的组成时,实验探究过程如下:提出问题,提供材料组织、指导学生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实验现象内化、抽象得出规律实验探究法的选择意在落实新课改“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
2、指导发现式本节课从科学史的引入到实验探究,再到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都是在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指导之下完成的,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可能排除失败和无效学习。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火力发电的过程。
水果电池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引导学生将上述各种成功将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实验中的反应,用电极反 应式呈现出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七、思考与交流
• (一)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说明化学电池 由几部分构成,它的组成条件是什么? (两极一液成回路)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要求
一、教材分析
(1)火力发电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 (2)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 (3)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教材的“地理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能与 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 作用。 (2)初步认识原电 池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3)从电子转移角 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 转化的本质。
一、教材分析
2
过程与方法: (1)增强收集和处理信 息、互动交流的能力。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稿 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之后,又一种能量的转化。
其中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同时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电解电镀知识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教材。
2.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了解原电池的用途;能力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和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和难点及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编排,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反应的原理和构成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原理。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池也有所了解。
学生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
学生对本节课会有所期待。
三、说教法学法我采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用电流表、小闹钟、水果等,让学生体验创新成功的喜悦。
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电子流动的过程,将微观问题宏观化。
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学法:实验探究法。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能与电能》是学生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之后,又一种能量的转化,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在中学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是指本节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将其拓展和应用。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启下是指本节的学习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电解电镀等知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及形成条件,并能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简易原电池。
②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条件,培养分析与归纳能力,学习设计原电池的方法。
②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感悟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意义,认识开发利用新型电池的意义以及使用化学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构成条件及应用。
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说教法1、实验促学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用先进的电脑动画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说学法本节课涉及生活中常用的电池,是学生熟悉的物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同时学生已掌握氧化还原知识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也具备基本的电学知识,为原电池原理的探究储备了必要的知识。
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总结的方法,学会“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之中。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突破重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对于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以铜锌原电池为模型,引导学生更换电极材料以及溶液,并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重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对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依据原电池工作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和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的过程。
然后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写出电极反应式以及电池反应方程式。
4.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池也有所了解。
学生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学生对本节课会有所期待。
化学能与电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本质、构成和原理。
(2)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
(1)以铜锌原电池(稀H2SO4作电解液)为例,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线路中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分析)-符号(电极反应式)三重表征,形成原电池工作原理。
(2)通过原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以实验方法探索化学原理的乐趣,树立以设计和应用相结合的化学学科思想。
(2)通过了解原电池的发展过程,体会和欣赏化学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热爱化学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本质、构成、原理。
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评价】投影展示部分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分析工作原理,规范书面表达。
小组合作
完成实验
汇报结果
符号表征
生生评价
学以致用,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的理解。
【环节四】回顾
总结
展望
【过渡】伏打电池的工作原理。
【讲解】展示电池的发展进程。
展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电池。
倾听
思考
前后呼应,解决本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
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
教学背景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教材在讲完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之后,以原电池为例,说明化学能与其它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原电池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是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学好本节课内容将有利于学生学习高二选修内容金属腐蚀与防护和双液电池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健华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以下我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本质的拓展和应用。
初中化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在选修模块④将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奠定必要的基础。
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三维”目标的确定和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并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难点的确立
重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的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二、说教法
1、实验探究法
本节在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时,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表示为:
在分析原电池的组成时,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探究法的选择意在落实新课改“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
2、指导发现式
本节课从科学史的引入到实验探究,再到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都是在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指导之下完成的,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可能排除失败和无效学习。
本节课中原电池中的微观粒子(电子和离子)的运动状况作为难点,我借助两种手段来突破。
一是利用灵敏电流计判断电子的运动方向,二是借助电脑动画模拟演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情况。
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三、说学法
本节学法指导的重点是采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里既包括对学生观察实验的指导,又包括对实验方法的选择指导(对比实验)。
本节课涉及生活中常用的电池,是学生熟悉的物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同时学生已掌握氧化还原知识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也具备基本的电学知识,为原电池原理的探究储备了必要的知识。
这也符合新课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的基本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 基本流程:
Ⅰ引入课题
根据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及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分析火力发电体系中的各要素及其利弊。
通过分析火力发电过程的能量形式多,转换多及能量损失较多,同时伴有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中心意图: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创设问题情境,如果你是科学工作者,你会怎样做来排除这些弊端? 通过PPT 演示 1.奇妙的青蛙腿——伽伐尼电流
教师模拟演示重现历史过程。
将具体物体抽象为化学实验装置,探究原电池原理。
Ⅱ讲授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原理。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产生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此时学生对反常的实验现象——铜片上产生气泡很感兴趣,在学生的这个兴奋点上我及时提问:气泡的成分可能是什么?为什么在铜片上析出?根据你所了解的电学知识,你知道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吗?并借助于微机演示原电池原理的微观动画模拟。
分析过程,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e -内外电路电子定向移动
继续提问,作为电池,有正极和负极之分,你如何判定装置中锌片和铜片哪个是负极、哪个是正极?经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判定方法有两种: 1.根据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指针偏向哪一极,该极为正极,另外一极为负极。
2.从电极材料,金属活泼性判断。
相对活泼金属为负极,相对不活泼金属为正极。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指导学生判断正负极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得出原电池化学反应的本质。
追加提问,究竟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构成原电池呢?设置半开放性试验,所谓半开放性实验,是指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由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如提醒学生可以从材料、溶液、回路是否比和三个角度考虑实验的设计。
同时推荐学生利用对比实验寻找答案。
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做教师设计意图的机械操作者,也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实验,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有效的利用。
注意指导学生如实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汇报、总结、归纳并内化抽象得出规律。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 Ⅲ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了原电池的原理以及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要求同学们理解原电池的原理,能够正确判断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保证得失电子守恒。
同时能够依据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判断那些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
介绍伏打电池——世界上第一个电池。
课堂小结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掌握重点知识,同时也为第二课时做铺垫。
Ⅳ课堂练习
设置两类练习题,一类是巩固知识的习题,另一类是带有趣味性的生活应用题。
1、判断下列哪些装置构成了原电池?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指出正负极名称,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2、下列哪些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为原电池?[强化对原电池原理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 ① 2FeCl 3 + Zn == 2FeCl 2 + ZnCl 2 ② NaOH + HCl == NaCl+H 2O ③ Fe + 2HCl == FeCl 2 + H 2↑ ④ 2H 2 + O 2 == 2H 2O
3、格林太太是位漂亮、乐观、开朗的妇女,每当她开怀大笑时,人们可以发现她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白钢的——这是一场车祸留下的痕迹。
令人困惑的是,自从车祸之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心情烦躁……医生绞尽脑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见好转……请问你能帮帮格林太太吗?[学以致用] Ⅴ课后作业 1.《名师》P40页1、
4、6、10。
[巩固知识的作业]
2.课外实践活动:利用苹果、柑橘、等水果尝试制作原电池。
[趣味性作业,提交作业形式的改变] 3.上网查询,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种类及应用。
[第二课时的准备]
Ⅳ
Ⅵ自我评价和反思
1.过去所学的哪些知识对你在本节课的学习有所帮助?
2.你对原电池概念、工作原理、组成条件等知识掌握了吗?
3.你是如何与本组同学进行合作的?
4.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力图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方法,以微机为手段,不断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通过化学史的引入和实验模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改变学习方式。
附:板书。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一)火力发电工作原理
(二)燃烧的氧化还原反应本质
(三)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原电池的电极名称
负极:电子流出(电流流入)的一极(较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电子流入(电流流出)的一极(较不活泼金属),发生还原反应。
4.电极反应式与电池总反应式
负极(锌片)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
原电池化学反应本质: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5.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
①电极: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材料作电极。
②溶液:两电极均同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回路:两电极间形成闭合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