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方法研究
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
ABS TRACT:0h i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o f Ka n g f u x i n Ye t o t r e a t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f UC . Me t h o d s S t u d i e d
S a n .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re t te a d wi h t e n e ma ma i n l y. Ba s e d o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s . s t o o l e x a mi n a t i o n a n d r e v i e w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e 伍c a c y o f c o l o n o s c o p y c o mp a r e d . Co mp a r e t h e e 伍c a c y o f t wo g r o u p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s . s t o o l e x a mi n a t i o n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c o l o n o s c o p y r e e x a mi n i n g . Re s u l t s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i s 8 8 . 3 3 %. w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b e R e r ha t n t h a t o f t h e
溃疡性结肠炎的气药灌肠疗法
优 越性 及 广 阔前 景 。
间是决定灌 肠疗效 的两个 主要因素。张苏闽等 用气 药 灌肠 法 治疗 U C患 者 2 8例 , 常规 灌 肠 组 3 与 2例 相 对
比 , 出气药 灌 肠 方法 能将 药 液 均 匀 地 分 布 整个 结 肠 病 得 灶 , 高对 U 提 C患者疗 效 的结论 。林锡 芬 等 认 为 , 法 本 治疗 U C临床疗效和电子纤维肠镜下溃疡病变改善情况
疗, 以求整体辨证与局部用药相结合 , 内外兼 顾 、 药之 所达 , 达 “ 肠疾得康 ” 之功效 。认 为本 法解 决 了
普通灌肠疗法所不能解决 的压力不足 、 范围不大 、 部位局 限 、 留时间短及温度无法控制等问题 , 保 具有 疗 效确切 、 复发率低 、 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远期疗效 的评估 以及针对不 同患者不 同病情所选灌肠方 药 的筛选等将是今后努力 的方 向。
气药灌肠法是采用气压推进药液 , 使其能够直接作 用于肠道病变 部位 , 而发挥抗 炎 、 止血 和修 复黏膜等 作 用 , 药之所 达 , 达“ 肠疾 得康” 的效果 。气药灌肠法是采
用 D Y一 G 2型 电脑气药灌肠治疗仪 ( 南京市新 技术应 用 研究所生产) 该灌肠仪采用微处理器控制 , , 比例积分微
・
临证 经 验 ・
溃疡 性 结肠 炎 的气 药 灌肠 疗 法
杨 旭 张苏 闽 刘犟 方建 丁义江
【 要】 文章从溃疡性结肠炎局 部治疗 特点 、 } 商 气药灌 肠疗 法的优势 、 溃疡性 结肠炎 的病 因 以及 病机和辨证论治 等角度 , 阐述了采用 中药气药灌肠 法对溃疡 性结肠炎 患者进行个 体化 的灌肠治 详细
改良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应用论文
改良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将一次性吸痰管用于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护理效果。
方法: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吸痰管用于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
结果:观察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为6.37±1.12h,对照组为4.25±0.64h,经t检验(t=12.68,p0.05)。
1.2.2 灌肠液配制将柳氮磺吡啶彻底碾碎、充分溶解,仔细过滤,与锡类散一起加入生理盐水中,搅拌均匀,药液温度要适宜,正常健康成人直肠的平均温度是37.5℃[2],故药物的温度取37~38℃,低于34℃时肠蠕动减弱,功能降低,不利于药物充分吸收[3]且不适感增加,太热会损伤肠粘膜使溃疡加重,也加重不适感[4]。
药液容量不宜超过150ml,当药液在直肠内积聚150—200 ml,直肠内压力>7.3 kpa,直肠壁感受器即产生强烈兴奋,引起排便反应,不利于保留。
1.2.3操作方法:晚上、临睡前,遵医嘱给患者清洁灌肠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垫高臀部10 cm左右。
(1)对照组方法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5],全部操作所需时间为10~20min,嘱咐患者抬高臀部及双下肢150~200,后卧位休息;(2)观察组,将临床中使用的一次性吸痰管,石蜡油充分润滑后,由肛门插入7—10cm,将碾碎的药物用0.9%生理盐水100ml充分溶解后放入治疗碗中,用50ml的注射器边搅匀药物边抽吸,连接吸痰管的另一端,缓慢推入,直到药液全部推入。
灌毕,反折吸痰管,慢慢拔出,避免管子引流作用而带出药液致床单污染及药量不足。
1.2.4 观察项目(1)观察药液在肠腔的保留时间,即灌肠后至第一次排便的时间;(2)灌肠1次/d,连续灌肠10~14d后,根据临床症状及粪常规结果判定疗效,2周后,根据临床症状、粪常规结果、电子纤维结肠镜复查进行疗效判定。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保留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方法 护理
di 1. 9 9j i n 10 ~64 . 0 9 o:0 36 /.s . 0 7 s 1x 20 .
09. 2 02
温度 : 灌肠 的温度 过高或 过低 , 病人
都会感 觉不适 。温度过高 , 易人为地造成 肠内膜损 伤或加 重溃疡性结肠炎的损伤 , 温度过低则使肠蠕动加快 , 不仅造成病人 腹痛 , 而且难 以达 到药液 的保 留时间 ( 最 低 4小时) 的要求 , 物便不 能被充分 吸 药 收 。当灌肠 的药 液温度 在 3 8—4 ℃时 最 1 佳, 接近 正常体温 , 对病人无刺激 , 又无 烧 灼感 , 无腹痛及其他不适 , 病人 自觉舒适 , 效果较好 。 速度与药量 : 灌肠的速度及药量对 于 药物在肠 内的保 留时间及疗 效有着直 接
病情轻重 的个体差异较大 , 临床主要表现 多为慢性腹痛 、 腹泻 、 发热 、 脓血便伴里急 后重, 内镜 检查表 现为结肠 黏膜 充血 、 水 肿、 糜烂和溃疡等。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局 部肠黏膜 长期充血 、 水肿 , 围结 缔组 织 周 增生 , 血运差 , 药物难 以吸收 , 肠黏膜不易 愈合 , 治疗效果差 , 情迁延 , 复不 愈 , 病 反
不同时间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
3
不 同时间中药保 留灌肠对 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
章 细 霞 夏 军权 滑永 志 湛婷 婷
摘 要: 目的 : 观 察 不 同时 间中 药保 留灌肠 对溃 疡性 结 肠 炎的 临床 效 果。 方 法 : 将4 3 例 溃 疡性 结肠 炎 的患 者随机 分 为A m( 1 5 : 0 0  ̄) 2 1
始, 呈 连续 性 、 弥漫性 分 布 。2 0 1 2年《 炎 症性 肠病 诊 断与 治疗 的共 识 意见 》 中指 出 : 对病 变局 限在直 肠或 直肠 乙状 结 肠者 , 强 调局 部 用药( 病 变局 限在 直肠 用 栓剂 、 局 限在直 肠 乙状 结肠 用灌 肠 剂 ) l l _ 。 保 留灌 肠 可 以使 药 物 与病 变 部位 直 接 接触 ,增加 药 物生 物 利 用 度, 发 挥 较好 的疗 效 , 我科 采用 以 ( 苦参 、 防风 等 ) 等组 成 的达 康 灌 肠液 保 留灌肠 , 具 有清 热燥 湿 、 祛风燥 湿 、 涩肠 止 泻 、 凉血 止 血 、 缓 急止 痛 等作 用 , 治 疗总 有效 率 达 9 3 . 3 3 %f  ̄ 。 目前保 留灌肠 大 多 为 晚 间睡前 进行 , 认 为这 样不 会受 活动 、 进食 及 排尿 的影 响 , 然 而 时 间 的限制 给患 者 的工 作和 生活 带来 诸多 不便 , 若是 能 够保 证 灌肠 保 留的时 间 , 是否 仍需 要夜 间 睡前灌 肠 ? 为此 , 笔者 对不 同灌 肠 时 间进 行 了 近 2年 的研 究 ,现将 2 0 1 1 年 1 月~ 2 0 1 2年 7月 我科 采 用 中药保 留灌 肠治 疗 溃疡性 结肠 炎 患者 的临 床护 理报 告如 下 。 1 对 象 与方 法 1 . 1对象 : 2 0 1 1 年1 月~ 2 0 1 2年 7月 , 在 本 院接 受 中药 保 留灌肠 治 疗 溃疡性 结肠 炎的患 者 4 3 例, 均符 合溃 疡性 结肠炎 的诊 断标 准l 】 l 。 随机 将 患者 分 为 A组 ( 1 5 : 0 0 组, 2 1 例) 与 B组 ( 2 1 : 0 0组 , 2 2 例) 。 A组 , 平均年龄( 4 0 . 0 3  ̄ 5 . 3 5 ) 岁, 病程 ( 1 5 . 0 0  ̄ 1 . 6 8 ) 天; B组 , 平 均 年龄( 3 6 . 7 4  ̄ 6 . 5 3 ) 岁, 病程 ( 1 4 . 5  ̄ 1 . 2 1 ) 天。 两组 年龄 、 病程 比较 , 差 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具 有可 比性 。
溃疡性结肠炎改良灌肠治疗方法研究
2 护理
21 灌肠护理。灌肠选在每晚临睡前 1 . 小时 , 向病人做好 解释工作 ,以取得合作 ,选用一次 陛灌肠器 ,药液温度 为 3 —3 ℃, 7 8 插管 时动作要轻柔 , 如遇阻力 , 让病人张 口呼吸 , 轻轻拔 出少许 ,转动一下肛管 的方 向再行插入 ,切勿用力 插, 防止动作粗暴 , 损伤肠粘膜 , 缓慢注入药液 , 注意观察病 人 的反应 。灌完后指导病人 卧位 , 最大 限度保 留药液 , 间 时 越长越好 , 确保药液 的充分吸收。 22 饮食护理 。 . 指导病人养成 良好 的饮食习惯 , 定时就餐 ,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液温度和保留时间选择的研究
者分为 2 一组给予常规 3 4%( 组: 9— 1 包含 3℃) 9 灌肠( 常规 组)另一组给予 3 3 %( , 7~ 9 不包含 3 ̄ ) 9C 的低温灌肠 ( 低温 组) 。灌肠 时间均按 照常规 , 嘱患者至少保 留 l , 后根据耐受 h然
情况排便 。第 二阶段 :00年 6月 ~ 0 1 6月 , 21 21年 观察 U C治疗
时间和温度进行研究 , 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4 ; 6例 直肠 、 乙状结肠 同时受 累 2 9例 ; 全结 肠受 累 9例 。腹 泻
每 日 于 4 的轻度患 者 8 例 ; 日4 5次 , 热 , 欲减 少 次 5 每 — 有低 食
退 中度患者 4 例 ; 1 有显著的腹泻 、 便血的重度 患者 2 。 7例
平均年龄 (2 1 5 1 岁 。病 程 1个月 一1 4. ± . ) 2年 , 平均 ( . 4 6±4 。 2 年 。初发型 1 例 ; ) 1 慢性复发型 11例 ; 2 慢性持续型 2 例 。经 1 纤维结肠镜显示黏膜病 变部位 左半结肠 受累 6 9例 ; 直肠 受 累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人 民饮 食结构 、 生活习惯 的改变 , 疡性 溃 结肠炎 ( l rt eo t , C) u ea vcli U 的发病 率逐 年上 升 。已经证 实 中 c i is 药灌肠对 u c的 治疗有 较 为可 靠 的疗效 。按 传统 护理 学 教 材, 中药灌肠 液温 度一般保 持在 3 ’l 2。但 临床应用发现 9~ ℃ 4 J 采用 3 4 ℃灌肠 时 , 分 U 9— 1 部 C患者有 灼热不 适感 。对 于 中药 灌肠 的时 间, 教材 上认 为肠 腔 内保 留 1 h以上达 到治疗 目的 J 。 在U C治疗过程 中, 能否采 用更 低温度 的灌肠 液?是否保 留灌 肠l h以上均 能达到好 的疗效 ?本 研究 对 U C中药灌 肠 的最适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医药 20 0 8年 9月 第 2 7卷 第 9期
B in o ra f rdt nl hn ei gJun l aio a C ieeMe in .etmbr2 0 . 12 ,o9 i oT i dc eSpe e,0 8 Vo. 7N . i
脓 血 黏液 便为 特征 。本 病治 愈难度 大 ,愈 后 容易 复
论 》 :邪气 与 营气相 干 , 说 “ 在于肠 内 , 遇热 加 之 , 血气 蕴 积 , 聚 成 痈 , 积 不散 , 肉腐 坏 , 而 为 脓 ” 结 热 血 化 。 《 医宗金 鉴》 一 步概括 为 “ 进 痈疽 原是 火毒 生 , 经络 阻 隔气 血凝 ” 医略》 云 :以痢 之赤 白为 脓血 , 。《 所 “ 即是 痈疡 之类 ” “ ;论痢 之证 治之 理 , 与痈 疡机 宜 暗合 ” 正 。 因此 . C形成 的重要病 机 在于 热壅 血瘀 ,其瘀 血 形 U 成机 理 有久 病 人 络 , 热 内 蕴 日久 , 脉 运 行不 畅 ; 湿 血 或 由于 患者脓 血便 , 复应 用止 血药 、 反 苦寒 药 造成 血 行不 畅 。相应 的对 于 内痈 的治疗 ,历 代 医学论 述很 多 , 济群 教授 回 出概 括 性 阐述 , 出 :痈 疡 发 于 许 做 指 “
1 中 医 学 对 UC 的 认 识
内在 脏 腑 的治 法 , 以清 热解 毒 、 瘀 排 脓 、 结 消 是 逐 散
肿为 主 。清热解 毒 、 逐瘀 排脓 方药 , 可使 毒 解瘀 化肿
中医认 为本病 属 于 “ 肠癖 ” “ 毒 ” “ 肠 泄 ” 、脏 、小 、 “ 利 ” “ 泻 ” “ 痛 ” “ 息痢 ” 下 、泄 、腹 、休 等范 畴 。如《 黄帝
成“ 五更 泻 ” “ 泻 ” 其 发病 与 湿邪关 系密切 。 、水 。 与肠 、 脾 胃、 、 肝 肾等有 一定 的关 系 , 为寒 热错杂 、 实 夹 多 虚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保留灌肠方法指导的探讨
3 胡 湘 林 , 云兵 , 谦 , .高 海 拔 地 区创 伤 失 血 性休 克 2 9 救 王 王 等 9例 治 分 析[] 高原 医 学 杂 志 ,0 1 i ( ): 1 J. 2 0 ,i 4 2 . ( 稿 日期 : 0 70 — 4 收 2 0 —6 0 )
配合 治疗和 护理 。
参 考 文 献
1 张 彦 博 , 源 , 学 良 , .高 原 疾 病 [ . 宁 :青 海 人 民 出 版 汪 刘 等 M] 西
社 , 9 0 2 6 2 8 1 8. 0 —0 .
区创 伤失血性 休克 病人对 血管活性 药物 的敏感 性较
强, 常用多 巴胺 2 ~4 O 0mg静 脉 滴 注 , 效果 较 好_ 。 3 ]
维普资讯
・
2 98 ・ 0
护 士进 修 杂 志 2 0 0 7年 1 月 第 2 1 2卷第 2 2期
不 能用 平原 地 区输 入 量 经验来 补 充 液体 , 克 纠 休 正 后严格 控制液体 入 量 及滴 速 , 防止 单位 时 间 内液 体输 入过 多而诱发 肺水肿 、 脑水 肿 。另 外 , 海拔地 高
2 7 加强基 础护理 .
休 克病人应 给予保 暖 , 免受 避
寒, 以免 加 重休 克 。当病 人 体 温 过 低 时 , 增 加 被 应 服, 增加 室温 , 室温保 持在 1 ~2 8 O℃ , 维持 适 当的舒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保 留灌肠方法指导的探讨
刘 俐 张 艳 琳 冯 梅 樊 娟
度的腹 痛 , 者 排 便 2 4次/ , 者排 便 1 轻 ~ d重 0次 以 上, 均为 粘液浓 血便 。住 院 日数 平均 1 . 。 5 4d
近5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灌肠疗法研究概况
近5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灌肠疗法研究概况杨振斌,邱伟,王庆娜,徐致君(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江苏扬州225090)[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中医药dot:10.3969/j.issu.5008-8849.6020.31523[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复发率高,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UC属中医学“湿热痢”“休息痢”“泄泻”等范畴。
UC的病因、发病机制等研究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治疗方法及疗效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即使近年来新的生物制剂和粪菌移植等治疗方法不断出现,对UC治疗成功率仍无明显突破,如何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还需继续研究。
UC的病变部位以远端结肠和直肠多见,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也已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各种不足。
中药灌肠既可使高浓度药液直接作用于局部病损,起到治疗作用,又能避免伤胃之弊,是活动期UC患者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
现笔者将近5年来中医药灌肠治疗UC以及中医药灌肠治疗中护理措施及灌肠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药灌肠1.1中药灌肠中药灌肠属于十分重要的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又称肛肠纳药法。
目前UC灌肠治疗主要有中成药及单味药;协定方多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的原则组方用药;成方多以传统经方根据分型加减组方,常用的方药以白头翁汤、葛根苓连汤、芍药汤、十灰散等为主。
1.1.1中成药及单味药灌肠叶可等[1]和赵敏等[2]应用龙血竭散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凝血指标。
黄群等[3]用中药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内镜活动指数评分。
吴辉等⑷应用板蓝根免煎颗粒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迅速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
聂山文等[3]应用康复新液加双料喉风散灌肠联合[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YB2017075)[文章编号]308-8849(2020)31-3521-05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改善腹痛、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等方面效果显著。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年龄以中青年以为主 ,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J 笔 者于 20 00年 1 月至 2 0 0 8年 1 2月采用 康 复新 液
。
保 留灌肠 ,配 合 口服 水杨 酸偶氮 磺 胺吡 啶 治疗溃 疡 性 结肠 炎 14例 ,并与 同期 采用 单纯 口服 水杨 酸偶 氮磺 3
胺吡 啶 治疗溃 疡性 结肠 炎 14例 进行 比较 ,取得 了较 3
9 . 7 a d 8 . 8 r s e t e y Co c u i n I c n o v o sy i p o ec i i a y t mst s tn o n m awi 6 2 % n 35 % e p c v l . n l so : t a b i u l i m r v l c s mp o u eRe e t n e e t n l o i h Ka g u i ete t n fUC d n i ee e t . n f x n i t a me t nh r o n a o sd f c s
1 治疗 方法 . 2
好疗 效 。现报 告如 下 :
所 有 患者 均给 予柔 软 、易消 化 、富含 营养 、富含 维 生素 的饮 食 ,同时按 病情 不 同分别 给予 输血 、补 充 铁 剂等 对症 治疗 。对 照 组 同时 口服 水杨 酸 偶氮磺 胺 吡 啶 片 10 ,4次/。治 疗组 同时用康 复新 液 5ml .g d 0 ,加 温 至 3  ̄ 右 ,每晚 1 保 留灌肠 ,灌人 后 保 留药 液 8C左 次 至 少 3 钟 ; 合 口服水 杨酸 偶氮 磺胺 吡 啶 1 g次 , O分 配 ./ 5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研究
Hale Waihona Puke 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 注意休息 , . 增加 营养 , 意个人卫 注 生 , 个月 内禁止性生活 , 导避孕措施 的落实 , 1 指 有异位妊娠病 史的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 娠的可能性增 加 , 因此 , 好 出院指 做 导工作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保证日 。加强健康教育 和指导孕育是
去枕平卧位 , 向一侧 , 头偏 保持呼吸道通畅 , 以防呕 吐物反流引 起窒息。 1 i~ 0 i 每 5 n 3 n测血压 、 a r a r 脉搏、 呼吸 1 , 次 按医嘱给予
吸氧 6 - , 8 氧流量 3Lm n 防止高碳 酸血症 。全 身麻醉气管 h h /i, 插管 后对 呼 吸道有 一定 的刺激 , 引起 咽部 不适 , 可 雾化 吸入 2次 /, d 以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鼓励患者早 日下床活动 , 预防 下肢 静脉血栓 的形成 , 防治肺部感 染 , 促进肠 蠕动 , 防肠 粘 预
术前休克的抢救 、 心理护理及 术后 治疗 护理 , 做好健康教育 , 使
22 基础护理 .. 2
术后准确记 录 2 4h出入量 ,保持 出入
量 的平衡 。 术后禁食 , 6h可少量多次饮水 , 给予少量米汤 、 面汤
等流质饮 食 ,肛门排气后可进食 细软易消化 的半流质饮食 , 排 便后 给予 高蛋 白、 高热量 、 高维生 素、 消化 的饮食 , 易 避免产气
食物 , 以免引起腹胀。
患者安全度过 围术期 , 促进患者早 日 复。 康
参考文献
[ 邵如庆 , 1 】 张爱荣 , 高, 电视腹腔镜手术入 门【 ] 卢德 等. M . :B 北京 j 京科
223 尿管护 理 ..
密切 观察 尿液的量 、 色及性质 , 保证 尿
改良式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探讨
12 治 疗 方 法 .
12 1 分组 ..
改 良式保 留灌肠 与传统的灌 肠均 是常用 的护理
22 两种保 留灌肠方 法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的疗效 比较 。疗 效 .
方法 。在 9 例患者 中 , 8 随机 分为 两组 : 治疗组 4 9例使用 改 良
评价 : 显效 : 药物在肠腔 中停 留时 间为 6 h以上 , 腹痛 、 腹胀 明显
2 结
果
法保 留灌肠 , 对照组采用 传统方法保 留灌 肠 , 果 采用改 良保 结 留灌肠方 法治 疗的患者效果满意 。
2 1 采用改 良式保 留灌肠 方法可显著延长药 液在体 内的存 留 . 时间 , 而达到最佳 治疗 效果 。两 组 比较 , 异有统计 学 意义 进 差
( 2 .2 P< 00 )。 07 , .1
结肠 , 则采取右 侧 屈膝 卧位 。首 先 清洁 灌肠 , 01 ] 用 .%肥皂
液, 以后用生理盐水 , 复多次进行大量清洁灌肠 , 到灌 出无 反 直 渣清水为 止 , 药液 中加入 2 %普鲁 卡因。灌肠 液( 将所用灌肠 液 加温至 3 4 ℃L )采用 1 ~l 8— o 3 , J 6号 8号一 次性 硅胶 导尿 管 , 插 入肛 门长度 2 c 0m~3e 0m。灌肠 完毕后 抬高 臀部 1m n~1mn 0i 5i
郭红 先
( 平顶 山市第一人 民医院外科门诊 , 河南 平顶 山 47O ) 600
【 要】目的 摘
探讨一种理想的治疗溃疡性结 肠炎的保 留灌肠 方法。方法
选择符 合溃疡性 结肠炎诊断标准 的患
者 9例 , 8 随机分为观察组( 采用改 良式保 留灌肠方法灌肠)9 和对照组( 4例 采用传统保 留灌肠方 法灌肠 )9例。 两组 均每 4 日治疗 1 , 次 灌肠后观察 药液在肠道 内的存 留时间,0次为 1 1 疗程 。3个 月后行 内镜 复查 。比较改 良式和传 统保 留灌 肠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方式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82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1例。
分别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和柳氮磺胺吡啶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进行治疗。
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的结肠炎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症状开始缓解的时间明显早于a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接受临床治疗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结束后结肠炎症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
结论: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方式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的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88-01溃疡性结肠炎(英文:uc)是局限于直肠、结肠黏膜或黏膜下层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1]。
患有该病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2]。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方式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以便临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在短时间内进行控制,使患者的临床治疗的复发率进一步降低。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
在a组中包含23例男性研究对象和18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46.3岁;该组研究对象的患病时间主要分布在8个月至12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3.6年;在b组中包含22例男性研究对象和19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1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45.7岁;该组研究对象的患病时间主要分布在9个月至13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3.1年。
改进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践 中我们发现采用传 统的灌肠 方法 , 患者 耐受性 差 , 疗效欠 佳 , 主要原 因为肠腔有积粪 、 其 肛管 的插 入深度不够 、 肠黏膜 的吸收面积相 对较 小等 , 终 导致 药物 在肠 腔 内保 留时 间 最 短, 使疗效受到 不同程 度的影 响。为 了使 其疗效 更加显 著 , 考虑到灌肠液在肠 内保 留时 间 、 腔环境 、 变部位 及灌肠 肠 病 后的体位均直接 影响其 临床疗效 。因此 , 我们对 传统的灌肠 方法进行了改进 , 在保 留灌肠 之 前先进行 清洁灌 肠 , 然后根 据病变部位的不 同 , 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药物灌 人后 的体 位, 取得 了良好 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 :
刘孝平 , 尚小艳
( 洛川县人 民医院, 陕西 洛川 77 0 ) 24 0
药物保 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 l r i sli,C uc a v cot U ) e t e is
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 , 从而达 到治疗 效果。在临床实
脓血便 、 里急后重 等症状 的发作频 率和 程度 、 另外分 别于 治 疗前和疗程结 束后 行纤 维结 肠镜 检 查 、 大便 常规 和潜 血试 验 。将所有结果综合起 来进 行疗效 判定 : 近期 治愈 : 临床病 状消失 , 镜检 复查黏膜正 常 ; 转 : 好 临床症状 基本消失 , 镜检
灌肠后所取体位根据 纤维结 肠镜 检术所 提示 的病变部 位而
定 。见 表 1 。
表 l 肛 管插入深度及灌入药物后所取体位
总之 , 改进后的保 留灌肠方 法 , 可充 分发挥为药物作 用 , 达到有效的治疗 目的, 提高了治愈率 , 值得推广使用。
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成治疗组 2 例和对照组 2 例 。治疗组采用 美沙拉嗪联合 中药灌肠 治疗 ,对照组单纯采用 美沙拉嗪 治疗 。观察 两组 患者治疗后 临 4 2
床 活动指数及 床 综合 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 床活动指数 均较 治疗前显著降低 ( < .1 ,并且 治疗组 临床活动指数 的改善优 1 名 I 缶 PO ) O
M e h d :4 a in s wi l e ai e c l i we e r n o y d v d d i t r ame tg o p a d c n r lg o p t e te t e tg o p f r 2 t o s 6 p t t t u c r t o i s e h v t r a d ml i i e n o te t n r u n o to r u , h r a m n ru o 4 p te t, 2p t n si o t l r u . h r ame t r u st a e t s lz n l se e fT ai n s 2 a i t n c n r o p T ete t n o p wa e t d wi me a a i ep u n ma o CM ; e c n r l r u ste td e o g g r h h T o to o p wa r ae g wi s lz n . b e et et r u sc i ia ci i d x a d c i ia o r h n i e e e t e o e a d a t rt ame t Re u t t me aa i e T o s r h wo g o p l c la t t i e n l c lc mp e e sv f c sb f r n f e t n . s l: h o v n vy n n e r
改良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聚维酮是一 种亲水性 聚合物 , 本身无抗菌作用 , 由于它对 但 细胞膜 的亲合作 用 , 能将碘直接引到细菌的细胞表面 , 这对提高
碘的抗菌活性很有意义 。碘的作用靶点是细菌胞质和胞 质膜 , 能
在 几秒钟 内就杀灭细菌。 当肽类 、 白质 、 、 蛋 酶 脂质和胞嘧啶等生
增 殖 ;5 密 闭状 态 下 的微 酸 环境 能 直 接抑 制 细 菌生 长 , 利 于 白 () 有 细 胞 繁 殖 及 发 挥 功 能 , 高 局 部 的免 疫 力 。 特 点 有 利 于 坏 死 提 该 组 织 溶 解 , 持 创 面局 部微 循 环 的低 氧 状 态 , 利 于 细 胞 增 殖 分 维 有
分泌物的积聚, 以利食管一 胃吻合 口的生长愈合 , 一般5 7 后即能 —d
工 作 单 位 : 150 泰 州 江 苏 省 泰 州市 第 四人 民 医 院外 科 24 0
的预后[ 故加强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 1 ] , 保持其通畅极其重要 。 但在
临床 上 因各 种 原 因 而发 生 胃肠 减 压 管 意外 拔 除 时有 发 生 , 再 次 若 盲 目插 入 又可 能 会 导致 吻 合 口破 裂 出血 、 吻合 口漏 等 [ 因 而 需引 2 1 , 起 护理 人 员 的重 视 。 本科 2 0 年 1 一 00 1月 实 施 食 管 癌 根治 09 月 2 1年 2 术 7例 , 后 发 生 非计 划 性 拔 出 胃管 1例 。 将 原 因分 析 及 对 策 3 术 6 现
2 楼 方岑.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 常规 [ ■ 京 : 民 军 医出版社 , M] E 人
燕俊梅 : , 女 本科 , 师, 士长 护 护
不同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的效果分析
性差异 ( >0 0 ) P .5 。
1 2 方 法 .
121 用 物准备 ..
常规 灌 肠 用具 1 , 次性 输 套 一
液 瓶 , 次性 输液 器 1 。 一 套
12 2 灌肠液配制 锡类散 3 , .. 支 甲硝唑 o 4 , . g 黄连 素 o 3 , 碎 后 加入 生理 盐 水 lO 中稀 释 .g碾 Oml
溃疡 , 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保 留灌肠是治疗 1 ] 溃疡性 结肠 炎 的重 要 方法 之 一 。其 目的是 利 用肠
黏膜 直接 吸收药 物 , 达到治 疗效 果 。本研 究将 三种
124 操作方法 ( ) .. 1 A组 2 例采用 传统保 留 0 灌肠法[ , 2 将配 制好 的灌肠 液置 入灌肠 筒 内, ] 连 接肛管 , 润滑肛管前 端后缓慢插入肛 门至所需 的 深度 , 其他 操作 同保 留灌肠法 。药液 注入时 间 5
2 。平 卧位休息 。( ) 0, 2 B组 2 例采用点滴式保 0 留灌 肠 法 , 去掉 过 滤 器 和 针 头 的一 次 性 输 液 器 将
~
插 入 备好 灌 肠 液 的一 次 性 输 液 瓶 内 , 输 液 法 排 按
气后 关 闭 调 节 器 , 石 蜡 油 润 滑 输 液 管 前 端 用 3 e 嘱患 者排 空 大便 , 左 侧 卧位 , 高 臀部 0m, 取 抬 1  ̄2 c 轻 轻将 输 液 管 前 端插 入 肛 门 至所 需 深 5 7 ・ 2
床护理杂志 2 0 年 8 08 月第 7 卷第 4 期
・
基础 护 理研 究 ・
不 同保 留灌肠法在溃 疡性结肠 炎应用的效果分析
饶 晓黎
摘要 目的 比较三种 不 同灌肠 方法对溃疡 性结肠炎 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 6 0例溃 疡性 结肠炎 患者 随机分 为 A、
89例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灌肠治疗分析
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 疗应尽 快消 除软组 织炎 性反 应 , 缓解软 组织 内血管 的充血 、 扩张和渗 出 , 减轻水肿 。急性 软组织损伤
若不能及时的治疗 , 由急性损 伤转 为慢 性 劳损 或 留下后 遗 可 症 , 成长期 疼痛 , 以 , 造 所 急性软 组织损伤 尽快促 进损 伤的愈 合, 消肿止 痛 , 恢复肢体功 能是 十分必要 的。临床 上常用的方 法是制动和 中药外敷 , 中药外敷是一种有效 的方法 , 很多 但 患 者出现 患处皮肤过 敏反应 , 重的皮肤 溃烂 、 严 破损 等 , 临 故
伤骨折 、 筋骨扭伤 、 湿痹痛 以及 崩漏 、 风 痛经 。在 临床应用 上
独一味不但 有活血 化瘀 、 止血镇 痛的作用 , 还有 抑菌 、 调节免
疫 力的作用 。本文研究表 明治疗组 在总有效率上与对 照组 比 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 0 ) 且镇 痛和 消肿 的时 间明显 .5 ,
分, 且镇痛作 用广 , 无不 良反应 , 无成 瘾性 , 全 、 安 可靠 。临
床上应用广泛 J主要用 于多种 外科 手术后 的镇 痛 、 , 止血 、 外
[ 收稿 日期 :0 1 O 2 1 一 1—1 编校 : 晓飞/ 宇] 4 李 杨
8 9例 溃 疡 性 结肠 炎 药 物 灌 肠 治 疗 分 析
对照组 以口服柳氮磺氨 毗啶 4 d4周为 1 , 个疗 程。两 组用 药期间停用其 他药物 , 院患者 给予 补充液 体和能量 支持等 住 对症处理。患者治疗 前后均 行血 常规 、 尿常规 、 大便 常规 、 肝 。 肾功能等检查 , 治疗 1个 月后均 行结肠 镜复查 以观察疗 效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方法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通过使用刺激性小的尿管代替肛管,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插入肛管的深度、体位及流速,选择接近体温的灌肠液的温度,以期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延长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促进溃疡早日愈合。
方法对住院56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采用不同灌肠方法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和肠镜检查及病人满意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人性化的选择舒适的肛管、合适的温度,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插管深度、体位及流速,大大提高了病人舒适度及满意度,提高了临床疗效,促进了溃疡早日愈合,减轻了病人痛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方法;疗效;满意度
溃疡性结肠炎系指原因不明、非特异性的大肠炎症。
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症状,近年来发病率较高。
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
但传统的保留灌肠法,存在着灌肠时护士插管深度不好掌握、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短、反复插管及肛管硬度造成黏膜的二次损伤、药液外溢的缺陷,影响了治疗效果,造成病人不必要的身心痛苦,为避免此
类事件发生,促进病人溃疡早日愈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10月,在我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需保留灌肠的患者56例,均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1.6±5)岁,病程(3.6±1.7)年,病情属轻度17例,中度11例,病变累及直、乙状结肠16例,左半结肠5例,右半结肠7例;对照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0.8±6)岁,病程(3.3±1.4)年,病情属轻度15例,中度13例,病变累及直、乙状结肠12例,左半结肠8例,右半结肠7例,全结肠1例。
患者在病情、病程、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四川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按照马晓霞等《循证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中的应用》的观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灌肠技术[2]。
2.1.1 肛管的选择用16-18号一次性硅胶导尿管代替肛管灌肠,具有对直肠黏膜刺激小,无损伤,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等优点。
2.1.2 插管的深度根据结肠镜检术所提示的病变部位而定肛管插入深度(直肠7~12cm;乙状结肠15~20cm;全结肠30cm)灌肠,肛管可达乙状结肠或直肠中段等部位,避免了药物直接流入直肠,刺激
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2.1.3 灌肠液的温度药液温度与肠腔温度接近,一般为37℃~38℃,此温度可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冷热刺激,不易引起便意,利于药物保留。
2.1.4 体位根据病变部位灌肠后不断转换体位(直肠取左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乙状结肠取臀部抬高10cm左侧卧位;全结肠取臀部抬高10cm左侧卧位-俯卧位-胸膝卧位-右侧卧位),转换体位时速度宜慢,以一种卧位保持1min左右,转换时防止坠床。
利于药液与溃疡面广泛接触,延长药液在肠腔内存留时间,达到药液最有效的吸收和利用。
2.1.5 流速直肠及乙状结肠部位炎症反应,注药速度25~30ml/min,能均匀覆盖病灶,降结肠以上部位炎性反应,注药速度以1min之内注完为宜。
2.2 对照组灌肠方法完全按照教科书[3]选择一次性硅胶肛管20号,灌肠液温度38℃,插入深度15~20cm,体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速度均于2min内灌入。
两组灌肠所用药物一样,均用激素、锡类散、柳氮磺吡啶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每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3天,共3个疗程。
其余治疗两组相同,均口服柳氮磺吡啶片1.5~3.0g/d,分3~4次服。
3 观察指标
3.1 肠镜积分按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下诊断标准,主要观察结
肠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以病变部位显著处轻糜烂、溃疡无或散在分布、数量≤3个,周边轻度红肿记1分;中等充血、水肿、中等糜烂或伴出血,溃疡散在分布3个,周边明显红肿记2分;重度充血、水肿,重度糜烂,触之明显出血,溃疡分布多,表面布满脓苔,周边显著红肿记3分。
3.2 病理分级积分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组织学分级标准[4]进行病理记分。
0分:黏膜固有层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1分:黏膜固有层有少量中性粒细胞(10个/高倍视野)浸润,累及少量隐窝。
2分:黏膜固有层有多量中性粒细胞(10~50个/高倍视野)浸润,累及50%以上隐窝。
3分:黏膜固有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50个/高倍视野)浸润,伴隐窝脓肿。
4分:固有层明显急性炎症伴溃疡形成。
3.3 疗效观察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或X线钡剂灌肠检查肠黏膜仅有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性息肉形成。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镜或X线钡剂灌肠检查肠黏膜病变有所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和结肠镜等检查无效。
3.4 患者满意度患者灌肠时感觉舒适无痛苦为满意,患者感觉疼痛等不适为不满意。
4 结果
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28例,临床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28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在病变累及左半结肠或右半结肠的
患者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75%,对照组的是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4.2 两组治疗前后肠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结束3个月后有33例(治疗组19例,对照组14例)患者接受了肠镜复查和病理活检。
两组治疗后肠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肠镜检查结果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病理检查结果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肠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1)P0.01,(2)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0.05,(4)P0.05
4.3 从患者满意度看治疗组满意26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93%。
对照组满意17例,不满意11例,满意率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5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至今还未完全明确,一旦确诊,需要长期药物保留灌肠治疗,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以上研究治疗组用一次性硅胶导尿管代替肛管灌肠,具有对直肠黏膜刺激小,无损伤,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等优点。
根据结肠镜检术所提示的病变部位而定肛管插入深度灌肠,肛管可达乙状结肠或直肠中段等部位,避免了药物直接流入直肠,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根据病变部位灌肠后不断转换体位利于药液与溃疡面广泛接触,延长药液在肠腔内存留时间,达到药液最有效的吸收和利用。
只要我们掌握了以上灌肠技巧,就能大大减轻病
人的痛苦,提高溃疡愈合,缩短病程,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36-239.
2 马晓霞,盛华.循证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26-27.
3 李小萍.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0.
4 钟应强,朱兆华,幸连春.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活检黏膜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分级及其与疾病程度的关系.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41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