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高一__班第__组编号___姓名___小组评价___课堂表现___老师评价___第10课鸦片战争编制人:莫丁飞审核人:陈素秋【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认识战争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预习自学】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引导一、鸦片战争1.背景(1)国际形势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

②为开拓和掠夺,英国侵略中国。

(2)国内形势①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②政治:政治腐败,困难,废弛。

③外交:实行政策。

(3)直接原因:在虎门销毁英国走私的鸦片,英国借端发动战争。

2.经过(1)第一阶段:①1840年6月,英舰侵入挑衅,战争爆发。

②英军沿海经犯,最后到达,道光帝派同英军“议和”。

(2)第二阶段:①1841年初,英军强占,并扩大侵华。

②1842年8月,英舰驶抵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倾销鸦片?为什么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呢?3.结果: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填空并连线)危害A、开放、、、、五处通商破坏贸易主权B、割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C、赔款2100万银元破坏关税自主权D、协定关税局加剧了人民的负担②1843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和《》,即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攫取、和等特权。

③美法两国趁火打动,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和《》,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5.影响(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中国开始沦为国家,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二、战火再燃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2)直接原因:英美法等提出、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过程(1)1856年,英军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语文经典读本试题22、《绿》的作者是()。

23、()是九寨沟的灵魂。

24、夏天的敦煌,光照有()个小时。

25、()发现了万有引力。

26、《如梦令》的作者是()。

27、《水调歌头》的作者是()。

28、《一日的春光》是一篇()题材的文章,作者是()。

29、《蝉》的作者是是()国著名的()家,名叫()。

30、苏州园林最大的特点是不讲()。

31、锯是()发明的。

【教(学)后记】答案:第10课孤独之旅【自主学习】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嬉闹(xī)觅食(mì)驱除(qū)雍(yōng)旧茬儿(chá)戳破(chuō)撩逗(liáo)凹地(āo)掺杂(chān)胆怯(qiè)撅(jué)给予(jǐyù)2、⑴丰富、富裕。

⑵嬉笑打闹。

⑶挑逗、招惹。

⑷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②失意的样子。

⑸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②机灵。

3、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4、出发时:P69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P72害怕,胆怯安顿之后:P73感到孤独时间久了:P74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P76坚强。

5、(1)失去交流环境。

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

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

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

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4)恐惧未来环境。

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导学案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1.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及要求,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特点,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2.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比较两种不同否定观,提高分析比较和辩证思维能力。

3.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思想方法,树立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辩证否定观;难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1、辩证否定观(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否定,即自己自己,自己自己。

(2)辩证的否定与发展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途径。

(3)辩证的否定与联系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和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一切,也不是简单地一切,而是既又,既又,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辩证的思维方法相对立的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要么。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内涵: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的的和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善于提出,敢于寻找,确立,开拓。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认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

3.知道项羽、刘邦起义和楚汉之争,理解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4.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楚汉之争中项败刘胜的原因分析,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难点:秦的暴政,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一、秦的暴政1、秦始皇:(1)赋税沉重:要将收获物的2/3上缴国家。

(2) 和兵役繁重①表现:修建,征伐南方,修筑,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

②影响: 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遭到严重破坏。

(3)法律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一人犯法,都要受到牵连,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种残害肢体的肉刑’。

2、秦二世:(1)更加残暴,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大量宫女,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

(2)凶残地杀害自己的,屠杀。

(3)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

二、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戍守遇雨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2概况:(1)爆发:,陈胜、吴广在领导农民起义。

(2)发展:攻占后,陈胜称王,建立了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

(3)结果:由于,起义军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评价:(1)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2)影响::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的浪潮没有因此平息。

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

项羽在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则率军直抵咸阳,公元前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1.含义: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自封为西楚霸王,封为汉王。

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十课 导学案

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十课 导学案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本课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知道关于人为什么活着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知道有意义的人生是怎样的。

能力目标:学习到探索生命意义的方法,增强探索生命意义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体会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培养人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明白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模块一、提前预习,自主完成(参照课本p111-114)
根据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新课预习:
1.怎样的人生是值得的?
2.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
3.怎样探索生命的意义?
模块二、新课学习(见PPT)
1、阅读志愿者葛丽娟的故事,分享感悟
2、阅读材料,思考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
3、学习雷锋日记节选,分享自己的感悟
4、理解辨析观点
5、活动:我的生命线
6、了解志愿者活动,回答问题
模块三、课堂小练
(见PPT)
模块四、总结回顾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第十课宝剑锋从磨砺出思想品德导学案

第十课宝剑锋从磨砺出思想品德导学案

重 重点 难 点 难点 导 入 新 课
在人生的征途上有无数的成功者,他们或许走过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但仔细看他们留下的每一个脚印, 上面都清晰地写着两个字——坚强。 “宝 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踏上成功之路, 要从磨练坚强意志开始, 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情景活动: (见教材 P104 页材料)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具备哪些优秀意志 品质?许光达的坚强意志表现在哪些方面?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 为 、 、 、 等几方面。 情景活动: (见教材 P105 页材料) 王军霞她们靠什么实现了共同目标?坚强的意志是 的保障。 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自觉地为 而行动,并能使人自觉制 止 的行动,抵制住各种 ,甚至不惜忍受巨大的痛苦和 牺牲。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正确与错误、应该与不应该、放弃与坚持等方面的 选择。如果具备了坚强的意志,就能 ,保证自己 的 实现。 议一议: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而有些不该做 的事反而作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同学管不住自己、抵制不了 , 这是缺乏 的表现。坚强意志是 、 的必要条件。 情景活动: 《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好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 ,只 有具备了坚强的意志,自觉约束自己,长期坚持不懈,才能逐步养成。 )
新知
如何磨砺坚强意志? 明确提出锻炼任务,有意去做不感兴趣的事,从日常小事做起, 借助集体的力量。
鲁教版思想品德六年级(下)
导学案 教案 备课人:尚现刚
确立明确的目标 知识 框架 在生活中磨炼自己 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 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 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新 课 课 堂 学 授 习 课 当堂 训练
鲁教版思想品德六年级(下)
导学案 教案 备课人:尚现刚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教案导学案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教案导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学习目标:1. 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原因、时间、地点。

2.分析秦朝灭亡额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重难点:重点: 1、秦的暴政2、大泽乡起义难点:1、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 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原因、时间、地点。

2.分析秦朝灭亡额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先学后教:请认真默读课本P50-52,要求:(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3题的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1. 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

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原因、时间、地点。

3.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时间十分钟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的点拨,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二)检测过渡语:找到答案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

找到了我们来讨论思考题.1.提问。

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回答,答错子,尖子生进行更正.2.书面检测:PPT题选择题1.史书记载,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这说明了( )A.秦朝人民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B.秦朝法律的残暴C.秦朝规定人民不能穿鞋子,只能拄拐杖D.老百姓买不起鞋子2.秦的暴政主要体现在( )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严酷的刑罚④连年的征战A.②③④B.①③④C. ①②④D.①②③3.攻人咸阳,直接灭亡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4.推翻秦朝统治的决定性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城濮之战C.巨鹿之战D.攻占咸阳5.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B.秦朝的暴政C.修建阿房宫D.项羽、刘邦起义六、当堂训练做助学第10课选择题和材料题。

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课题】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目标】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学习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习流程】一、学生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了解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三秦简记载,五人共同行盗,即使只抢一钱,每个参与者都要断左足,平民偷东西不到一钱,罚劳役30天。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根据三则材料概括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读图(大泽乡起义)并回答。

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二、互助探究分小组进行讨论1.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进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2.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先后性质是否一样?为什么?三、精讲点拨根据在整节课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情况决定哪些知识需要重新加工,预设的精讲内容有:1、在讲解秦的暴政和农民起义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2、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3、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

四、检测提升1.“天下苦秦久矣”,是( )①赋税繁重②刑法苛严③车同轨,书同文④徭役繁多A.①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A.项羽、刘邦起义B.国人暴动C.牧野之战,奴隶倒戈D.陈胜、吴广起义3.(2015•黄石中考)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4.秦末农民战争中,在陈县自立为王的是()A.刘邦B.项羽C.陈胜D. 吴广5、巨鹿之战士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的交战双方是()A.刘邦的军队与秦军B.项羽军队与秦军C.陈胜、吴广的军队与秦军D.刘邦与项羽6.、秦朝的灭亡和项羽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严酷的刑罚B.骄傲自大C.赋税徭役沉重D.失去民心五、拓展延伸谈谈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是皇帝,如何对待百姓?。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1)学习目标:1.知道秦暴政的主要表现。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了解楚汉之争。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的原因。

学习难点:秦的暴政与农民起义的关系;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一、秦的暴政1.理解:秦朝的灭亡是因为2.表现:二.秦末农民大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2.项羽、刘邦起义(1)巨鹿之战:(2)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1.性质:2.交战双方:3.结果:1.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的暴政,属于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为争夺帝位,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探究一: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认识探究二:评价秦始皇探究三:秦朝灭亡前后,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知识拓展】项羽、刘邦1)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献。

2)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

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

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一、选择题1.丞相李斯认为搞“私学”的人“不师今而学古”,“以古非今者”应灭族。

秦始皇为了统一舆论,维护中央集权,接受了此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A.尊崇儒术B.焚书坑儒C.八股取士D.崇文抑武2.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但是,他的统治也有一些缺点,下列图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残酷的刑罚④急于求成和暴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导学案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导学案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导学案
课题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导学案
学习重点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学习难点
把诚实守信落到实处
一、自主学习
1、我们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诚”,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即____、_____、____、____。
(1)材料一反映了同学们的哪些优秀美德?
(2)材料二中“信义兄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讲诚信,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诚信的人呢?
三、我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传承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B.表明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要站在少数人一边
C.体现了宽容他人的美德
2.武钢碍于朋友面子,答应胡磊为他旷课到网吧打电子游戏的事保密。你认为武钢对自己做出的承诺:
A.应遵守诺言,这样才会取得别人的尊重
B.应坚持,对朋友应以诚相待
C.不应该信守,因为这一承诺不利于同学的健康成长
2、【学道德模范传中华美德】
(1)见义勇为、舍生忘死、勇于担当、关爱他人、甘于奉献等;【评分说明:答出两种符合题意的两种以上观点即可得2分】①遵守诚信的守则:第一,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第二,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第三,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②讲究诚信的智慧,把讲诚信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诚信的选择。③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例如,不撒谎、不抄袭同学的作业、考试不作弊、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评分说明:答出两种符合题意的两种观点即可得2分】

人教版九年级思品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品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导学案)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班级组别座号姓名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知道理想的含义。

懂得理想的重要作用。

明白实现理想的途径。

2.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

能找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

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二、教学重点:如何才能使理想变成现实?教学难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人生?2.理想的重要作用是什么?3.如何才能使理想变成现实?(实现理想的途径)【目标检测】单项选择:1.列夫.托尔斯秦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这段话说明了()A. 只要树立理想就能获得成功B. 树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性C. 理想是人精神生活的全部D. 理想对人生起阻碍作用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志愿者们自愿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留给中国大地那些贫困闭塞、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亮丽的人生风采。

从他们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青少年一代()①要勇于放弃自己的个人理想②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③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④要具有艰苦创业精神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漫画《这里没水》,对这个人的做法认识不恰当的是()A.没有做到坚持不懈的实现自己的目标B.运气不好,没有找到有水的地方C.做事情没有韧性,浅尝辄止D.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要轻易说“不”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的这一劝导告诉我们,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A. 脚踏实地、全力以赴B. 锻炼身体、修炼精神C. 立足自身、不断变化D. 寻找机遇、不断追求5.列夫·托尔斯泰说:“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四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导学案-第十课 心动不如行动 鄂科版

四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导学案-第十课 心动不如行动 鄂科版

四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导学案-第十课心动不如行动鄂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及掌握行动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主动调整自身情绪。

二、教学重点1.强调行动对心理健康的价值。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

2.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调整自身情绪。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2.活动法3.体验法4.反思法五、教学内容1. 活动1:自我认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信心,增强积极性。

具体内容如下:1.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自我反思。

2. 活动2:比一比,谁更勇敢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行动的快乐和乐趣,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参与的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1.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比赛。

2.每组学生选出一个代表进行相应的行动。

3.做完行动后,双方根据谁完成的更好进行评比。

3. 活动3:情绪调整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自我调整自身情绪。

具体内容如下:1.组织学生进行类似瑜伽的活动,通过身体的调整达到情绪上的调整。

2.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感受到自己可以通过实践行动调整自身情绪。

六、教学后记本次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行动对自身心理健康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到任何有益的行动都应该充满活力和热情,强调了行动和积极性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适时调整自身情绪,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情绪调控能力,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导学案)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导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课题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单元第三单元学科中国历史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识记秦朝暴政的表现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之争的相关史实3、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来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播放《秦朝的灭亡》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他自称秦始皇。

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15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利用视频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产生探知欲望讲授新课一、秦的暴政展示各种图片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例如:老百姓的生活、修建阿房宫、建造骊山陵园等等)史料: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合作讨论,分析归纳:徭役繁重、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师:阅读材料,找出秦朝的暴政有哪些?(提示:还有秦二世更加的残暴)师:回答非常正确。

那同学们,你对秦朝的残暴统治有何感想?生:秦的统治太残暴了,人民生活很痛苦二、陈胜吴广起义【过渡】师:毛主席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面对残暴的统治,人民都无法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只能反抗了!历史剧——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学生角色扮演)陈胜:吴广,你看这大雨一直下个不停,路也被冲坏了,看来我们不能按期到达渔阳了(叹气)!吴广:(焦虑地)是呀,我们不能按时到达渔阳,是要被处死的呀,这可怎么办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1.了解秦朝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等基本史实,认识到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2.了解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唯物史观)3.通过对秦朝灭亡的学习,初步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家国情怀)自主学习任务一秦的暴政设问1:秦的暴政有哪些?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残酷社会中,你会怎么做?1.秦始皇的统治①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巩固的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加强对的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秦始皇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统治。

2.秦朝的暴政(1)赋税沉重: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2)繁重:四大工程——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3)法律残酷: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

(4)焚书坑儒(5)秦的统治更加残暴: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3.结果:矛盾激化,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自主学习任务二陈胜、吴广起义设问2:秦的暴政有哪些?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残酷社会中,你会怎么做?1.原因(1)直接原因: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戍守,遇雨误期。

(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这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概况(2)领导者:陈胜和吴广。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政权。

(6)结果: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影响①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②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自主学习任务三秦朝的灭亡设问3: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项羽刘邦为什么而战?陈胜、吴广起义处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前期;项羽和刘邦的起义处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后期。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核心素养】1.研读史料,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了解两次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历史事实,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知识梳理】一、秦的暴政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列举秦始皇统治暴虐的具体表现。

继位的秦二世统治又如何?1.表现:(1)沉重的赋税;(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3)法律严苛,刑罚残酷;(4)焚书坑儒。

2.秦二世:恣意挥霍,穷奢极欲,继续营建庞大的工程、征调民力屯卫咸阳,还向郡县加征粮饷,赋役愈加沉重,民众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二、陈胜、吴广起义研读右栏史料,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建立了什么政权?起义的结果如何?1.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2.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政权:“张楚”政权。

4.结果:由于起义军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作战实力有限,内部也存在矛盾,缺乏后援,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战斗,最终失败。

三、秦朝的灭亡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课堂训练】1.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其根本原因是()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秦的暴政D.统一度量衡2.《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从材料中可知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A.善于用人B.赢得民心C.战术得当D.拥有重兵3.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

根据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A.牧野大战B.晋楚争霸C.吴越争霸D.楚汉之争4.司马迁这样评价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虽然只做了六个月的王就被镇压,但其身死后各地的起义部队纷纷响应,最终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4.金朝的盛衰(1)“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_______”。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三、大哉乾元——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蒙古政权的建立与扩张(1)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______”。

(2)扩张: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________地区。

2.元朝政权的建立: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

1271年,________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

3.元朝的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4.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修筑驿道: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________。

(2)行省制度①内容: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________。

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②意义: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________;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思考3: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什么?山川形便犬牙交错(3)边疆管理宣政院:直属中央政府,管理________地区。

北庭都元帅府、________;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晋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________。

(4)、民族政策:四等人制目的:保障________的统治利益,推行________政策。

5.元朝灭亡(1)原因: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

(2)结果: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随堂演练:1.据记载,辽大安七年(1091年),彭汝砺使辽,见辽朝官员上朝情形:“殿其左,金冠紫袍而立者数百人,问之多豪酋;其右青紫而立者数十人。

第10课 孤独之旅生本课堂导学案

第10课 孤独之旅生本课堂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上册语文生本课堂导学案10《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在了解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学习欣赏小说的艺术价值。

2.了解鉴赏小说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

品析人物形象。

3.理解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1.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理解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嬉. ( ) 闹觅. ( ) 食驱. ( ) 除雍.( ) 旧茬. ( ) 儿戳. ( ) 破撩.()逗2.解释下列字词。

厚实:嬉闹:觅食:驱除:回应:撩逗:歇斯底里:3.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①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 )②等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的席子上。

( )③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 )④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基本内容。

5. 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

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课堂探究1.“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说结尾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的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一种什么描写?如果把这节文字删掉有什么不好?3.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4.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5.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故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1.为什么说父子俩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他们是如何战胜这一敌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他都受了什么磨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到那十几只鸭子后,杜小康哭了,但并不是悲哀,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雨过后的“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子。

九年级历史第10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第10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导学案

部编人教《历史》九年级上册导学案九年级历史第10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九年级历史组编号:10 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阿拉伯帝国建立和阿拉伯文化。

难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对阿拉伯统一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1.伊斯兰教(1)创立: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教义:穆罕默德倡导人们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自称是安拉的使者。

(3) 经典:《》。

2.阿拉伯半岛统一(1)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展开统一战争,首先夺取中心城市。

(2)631年,穆罕默德基本上统一了半岛。

二、阿拉伯帝国3.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的洲际大帝国。

4.衰落:10世纪以后,由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伴随上层分裂和外敌不时入侵,帝国走向衰落。

5.灭亡:1258年,阿拉伯帝国被西侵的军队灭亡。

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6.形成:阿拉伯帝国奉行比较开朗的文化政策,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造出独特的。

7.表现(1)古希腊、印度、波斯名著,许多哲、自然科学著作得到妥善保存。

(2)伊斯兰教对几何图案的巧妙构思令人叹为观止,这尤其体现在上。

(3)在天文学、数字、哲学、史学、地理学、医学等方面,古代阿拉伯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

【合作探究】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2.《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

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应做一次长途旅行。

”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A.印度B.巴勒斯坦C.罗马D.麦加3.某历史书记载:“这个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8 年浙江绍兴中考题
考 题 链 接
1、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2008 年湖北孝感中考模拟题
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 ,加强监察制度 C、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 )
2、就其历史作用而言,秦始皇的下列哪项统治措施最应该否定(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 “焚书坑儒 ”D、修筑万里长城
小组做题
课 堂 拓 展
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 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 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 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 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力的皇帝。但他又是统治残暴 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 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的秦始皇是 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
学 习 活 动 安 排
南达________。 4、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_的________国家。 二、展示环节 自学环节的各习题 三、检测环节 1、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 A、公元前 475 年 B、公元前 221 年 C、公元前 230 年 D、公元 220 年 2、秦始皇的主要贡献是( ) A、击败匈奴,开辟了丝绸之路 B、实现并巩固了国家统一 C、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政权 D、平定叛乱,维护了统一 3、以下措施中,不是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是( ) A、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北征匈奴 D、轻徭薄赋 4、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的主要功能是( ) A、旅游景点 B、军事防御工程 C、划定国界 D、扩大秦朝影响力 四、总结环节 1、秦朝的建立 2、秦朝的统治 小组总结 小组展示
1
基础知识补充 三皇五帝: 我国古代传说 中几位氏族和 部落联盟首 领,在神话中 他们都是远古 时代神化的圣 贤。三皇五帝 的说法,自古 不一。三皇的 普遍说法有 三:第一种, 伏羲、神农、 黄帝;第二种, 天皇、地皇、 人皇;第三种, 天皇、地皇、 泰皇。五帝也 有不同说法, 最普遍说法为 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 另一种说法为 伏羲、神农、 黄帝、尧、舜。
鸡西市第四中学导学指南
学科 授课模式 学 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历史 年级 初一学年 课题 课型 第 10 课 秦王扫六合 预展型 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 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 义和进步作用。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焚书坑儒 一、自学环节 1、从____________年至____________年,秦王________陆续灭掉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________,定 都________。 2、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 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政治上: a. 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 ,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b. 中 央 政 府 设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分 管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由皇帝决断。 c.在地方上,推行____________ ,分天下为 36________,________下设 ________。________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2)经济上: a.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货币,使用 ______________钱。 b.同时,统一________ ,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3)文化上: 秦朝还统一________,把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 画更为简单的 ________ 。 (4)思想上: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________的建议,发布________,规定 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书,其 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______________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 暗 中 批 评 他 的 一 批 ________ , 在 咸 阳 活 埋 。 这 就 是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 ________________ ” 。 (5)军事上: 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了西起________ 、东 到 ________ 的 城 防 , 用 来 抵 御 匈 奴 , 这 就 是 闻 名 中 外 的 “ ________________ ” 。 (6)开发南疆: 秦始皇还 派兵统一了 ________ 、 ________ 等地区 ,开发经济, 兴修 ________ ,沟通了________水系和________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 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条件。 3、秦朝疆域广大,东至________,西到________,北至________一带,
课 后 反 思
2Leabharlan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