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ppt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PPT教案
Interstitial compound
机械混合物:
Mechanical blends 液态组分互溶, 凝固分相。 两种固溶体的混合物 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所组成的混合物。
cementite Fe3 C
3-2-3铁碳合金 Iron-Carbon Alloy 1.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texture
(1) 铁素体 ferrite 碳溶解在铁中的固溶体,C%0.02%(727℃), 硬度和强度低,但塑性和韧性好。
或物理状态不同的材料,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一种具有新的 性能的团体,亦称复合材料。
3-1-2 材料的结构缺陷
Structural Imperfection of Materials
空隙:本身排列不均匀 空穴 vacancy(晶体) 自由体积 free volume(非金属)
界面:晶界 grain boundary(晶体) 界面 interphase(多组分等混体系)。 blends
Al合金:加Si、Cu、Mg、Mn 强度较高
3-2-5非晶态合金 Noncrystalline metallic alloy 快速淬火技术(过冷)。
电子化合物 贵金属(Au, Ag, Cu)/金属(Zn, Al, Sn)
(电子相) 按一定电子浓度比值形成一定晶格类型
Electronic compounds
化合物中价电子数/原子数 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
Cu-3d104s1
Zn- 3d104s2
Sn-5s2 5p2
Al-3s2 3p1
间隙化合物: 过渡金属/C, N, H, 半径比>0.59
crystal unit cell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metal atoms Calculation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densities of
机械混合物:
Mechanical blends 液态组分互溶, 凝固分相。 两种固溶体的混合物 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所组成的混合物。
cementite Fe3 C
3-2-3铁碳合金 Iron-Carbon Alloy 1.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texture
(1) 铁素体 ferrite 碳溶解在铁中的固溶体,C%0.02%(727℃), 硬度和强度低,但塑性和韧性好。
或物理状态不同的材料,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一种具有新的 性能的团体,亦称复合材料。
3-1-2 材料的结构缺陷
Structural Imperfection of Materials
空隙:本身排列不均匀 空穴 vacancy(晶体) 自由体积 free volume(非金属)
界面:晶界 grain boundary(晶体) 界面 interphase(多组分等混体系)。 blends
Al合金:加Si、Cu、Mg、Mn 强度较高
3-2-5非晶态合金 Noncrystalline metallic alloy 快速淬火技术(过冷)。
电子化合物 贵金属(Au, Ag, Cu)/金属(Zn, Al, Sn)
(电子相) 按一定电子浓度比值形成一定晶格类型
Electronic compounds
化合物中价电子数/原子数 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
Cu-3d104s1
Zn- 3d104s2
Sn-5s2 5p2
Al-3s2 3p1
间隙化合物: 过渡金属/C, N, H, 半径比>0.59
crystal unit cell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metal atoms Calculation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densities of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PPT课件
太空行走
可编辑课件PP火T 星探测
太空攻19 防
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动向
航空技术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应用前景广阔
高超声速导弹、飞机有望在2020年左右进入实际应用 高效、环保发动机的研制倍受关注 智能结构技术开始得到应用,如智能蒙皮、变形飞机等 无人驾驶飞机称为研究热点
航空发动机 可编辑课件PPT
卫星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材料科技的重大需求
信息
基础及支柱产业的发展
机械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当代计算机
电子管
晶体管 计算机的发展
集成电路
可编电辑课话件PP的T 演变历史
9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材料科技的重大需求
能源
基础及支柱产业的发展
铅酸电池 镍镉电池 镍氢电池
锂
电 池
锂离子电池 燃料电池 太阳能电池
可编辑课件PPT
3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材料科技的重大需求
基础及支柱产业的发展
材料 科技
重大 前沿科技的发展 需求 生活质量的提高
外 力
材料科学自身的发展
可编辑课件PPT
4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材料科技的重大需求
制备
工业原料
制备
开采
原材料
矿产
再生循环
工程材料 分类/再制造
产品设计 制造装配
废料
农业、建筑、环境
无人机20
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动向
能源技术将变革未来社会的动力基础,促进人类实 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成为化石能源技术研发热点 核能技术酝酿新的突破 氢能技术研发和商业应用加速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展现良好前景
核电站
可编辑课件PP燃T 料电池车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ppt课件
④ 价电子不是紧密结合在 离子芯上,键能低、具有范 性形变。
PPT课件
Figure 2.11 17
3. 共价键合 (Covalent Bonding)
两个原子共享最外壳电子的键合。
特点:
① 两原子共享最外壳层电子对;
② 两原子相应轨道上的电子各有一个,自旋方向 必须相反;
③ 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电子云最大重叠,一共价 键仅两个电子。
PPT课件
6
第二章 物质结构基础
(Structure of Matter)
• What are atomic structures and interatomic bonds? • What are the equilibrium separation and the
bonding energy between atoms. •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structures between
crystalline and noncrystalline materials. • What is solid solution. •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phase diagrams. •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terials surface.
PPT课件
15
2 . 金属键合 (Metallic Bonding)
特点: ① 由正离子排列成有序晶 格; ② 各原子最 (及次)外层电子 释放,在晶格中随机、自由、 无规则运动,无方向性;
PPT课件
Figure 2.11 16
2 . 金属键合 (Metallic Bonding)
特点: ③ 原子最外壳层有空轨道或 未配对电子,既容易得到电 子,又容易失去电子;
PPT课件
Figure 2.11 17
3. 共价键合 (Covalent Bonding)
两个原子共享最外壳电子的键合。
特点:
① 两原子共享最外壳层电子对;
② 两原子相应轨道上的电子各有一个,自旋方向 必须相反;
③ 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电子云最大重叠,一共价 键仅两个电子。
PPT课件
6
第二章 物质结构基础
(Structure of Matter)
• What are atomic structures and interatomic bonds? • What are the equilibrium separation and the
bonding energy between atoms. •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structures between
crystalline and noncrystalline materials. • What is solid solution. •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phase diagrams. •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terials surface.
PPT课件
15
2 . 金属键合 (Metallic Bonding)
特点: ① 由正离子排列成有序晶 格; ② 各原子最 (及次)外层电子 释放,在晶格中随机、自由、 无规则运动,无方向性;
PPT课件
Figure 2.11 16
2 . 金属键合 (Metallic Bonding)
特点: ③ 原子最外壳层有空轨道或 未配对电子,既容易得到电 子,又容易失去电子;
第二章第4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ppt课件
b ·ξ= 0 相互垂直,纯棱位错 b ·ξ= - b 相互逆向平行,纯螺旋位错
.
柏格斯矢量 (Burgers Vector) 柏格斯回路
.
右手规则: 拇指----位错线方向 四指转向-----柏格斯回路转向
有一定的成分范围 ---- 固溶度 1. 根据相图划分: 1) 端部固溶体(初级固溶体): 包括纯组分的固溶体 相图端部 2) 中部固溶体(二次固溶体): 0<任一组元<100% 相图中部
(无任一组元的结构,以化合物为基)
.
返回 上页
.
2. 根据溶质在点阵中的位置划分: 1) 置换型固溶体(Substitutional solid solution):
晶体原 (离)子被其它原(离)子部分代换后形成
置换量不同可: 完全互溶; 部分互溶; 不形成固溶体
Figure 5.5
.
影响置换因素:下列诸因素相同(近)易置换;否则难成固溶体
A. 离子大小: 同晶型时 半径差 <15%, 完全互溶
20~40%, 部分互溶 难置换
B.键性(极化): Zn++(共价性)
.
EXAMPLE PROBLEM 5.1 Calculate the equilibrium number of vacancies per cubic meter for copper at1000 ℃. The energy for vacancy formation is 0.9 eV/atom; the atomic weight and density (at 1000℃) for copper are 63.5 g/mol and 8.40 g/cm3, respectively. SOLUTION This problem may be solved by using Equation 5.1; it is first necessary, however,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N, the number of atomic sites per cubic meter for copper, from its atomic weight ACu , its density , and Avogadro’s number NA, according to
.
柏格斯矢量 (Burgers Vector) 柏格斯回路
.
右手规则: 拇指----位错线方向 四指转向-----柏格斯回路转向
有一定的成分范围 ---- 固溶度 1. 根据相图划分: 1) 端部固溶体(初级固溶体): 包括纯组分的固溶体 相图端部 2) 中部固溶体(二次固溶体): 0<任一组元<100% 相图中部
(无任一组元的结构,以化合物为基)
.
返回 上页
.
2. 根据溶质在点阵中的位置划分: 1) 置换型固溶体(Substitutional solid solution):
晶体原 (离)子被其它原(离)子部分代换后形成
置换量不同可: 完全互溶; 部分互溶; 不形成固溶体
Figure 5.5
.
影响置换因素:下列诸因素相同(近)易置换;否则难成固溶体
A. 离子大小: 同晶型时 半径差 <15%, 完全互溶
20~40%, 部分互溶 难置换
B.键性(极化): Zn++(共价性)
.
EXAMPLE PROBLEM 5.1 Calculate the equilibrium number of vacancies per cubic meter for copper at1000 ℃. The energy for vacancy formation is 0.9 eV/atom; the atomic weight and density (at 1000℃) for copper are 63.5 g/mol and 8.40 g/cm3, respectively. SOLUTION This problem may be solved by using Equation 5.1; it is first necessary, however,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N, the number of atomic sites per cubic meter for copper, from its atomic weight ACu , its density , and Avogadro’s number NA, according to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一章
(3) 用途
• 结构材料:电视机壳体、冰箱壳体、轴 承、机械零件
• 绝缘材料:漆包线、电缆、绝缘版、电 器零件
• 建筑材料:贴面板、地贴
• 包装材料:塑料袋、薄膜、泡沫塑料
• 涂装:涂料
• 粘合剂:粘合剂
• 日用:织物(衣服)胶鞋
•
运输:轮胎,传送带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一章
四、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组成,并 具有与其组成不同的新的性能的 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往伴随化学变化。 • 材料的特点往往是为获得产品,一般从材料到
产品的转变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 • 3. 材料与物质 • 材料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 同一物质由于制备方法或加工方法不同可以得
到用途各异、类型不同的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一章
• 4.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迄今为止,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已
• • • 铸铁 • •
灰铸铁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蠕墨铸铁 特殊性能铸铁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一章
• (2) 有色金属
• 五大类
• 轻金属 (<4.5g/cm2)铝、镁、钠、钙
• 重金属 (>4.58/cm2) 铜、镍、铅、锌
• 贵金属
金、银、铂、铑
• 类金属(半)
硅、硒、绅、硼
• 稀有金属
钛、锂、钨、钼、镭
钛结构自行车:钛合金的应用场合非常特 殊,一般用于需要抗腐蚀、耐疲劳、高弹 性的场合。
新型轮胎
填补龋齿的新材 料——新型陶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一章
形状记忆合金
原始形状
拉直
加热后恢复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一章
原始形状 折成球形装 太阳能加热后 入登月舱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 与工程基础(顾宜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9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 4-7 复合材料的性能(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 4-7-1 复合材料的复合效应(principle of combined action )
• 1. 复合材料各组元(相)相互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2)横向载荷弹性行为(Elastic Behaviortransverse loading)
条件: σ c= σ m= σ f = σ εc= εm Vm +Vf εf Vm +Vf =1
这就是“残余应力”。
• 残余应力来源:
•① 增强相与基体相CTE不匹配
•② 相与相之间的弹性系数不匹配,相内的应力分布不均
•③ 成型过程中,由高温-室温由化学和物理变化引起的各组元体积
• 收缩的不同,如:基体固化、聚集态转变、晶相转变等
•④ 层合板中,铺层方向不同带来的层间残余应力(层合板的翘曲
)
P•P⑤T文档演模流板 变过程中,组元间的塑性变形差异→第流四章变第九残讲材余(顾料宜科应学与力工程基础
• 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2nm 量级的复合材料。由于其纳米量子尺寸效应,大的比表 面积及强的界面相互作用,使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远优 于相同组份常规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纳米复合材 料是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9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 4-7 复合材料的性能(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 4-7-1 复合材料的复合效应(principle of combined action )
• 1. 复合材料各组元(相)相互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2)横向载荷弹性行为(Elastic Behaviortransverse loading)
条件: σ c= σ m= σ f = σ εc= εm Vm +Vf εf Vm +Vf =1
这就是“残余应力”。
• 残余应力来源:
•① 增强相与基体相CTE不匹配
•② 相与相之间的弹性系数不匹配,相内的应力分布不均
•③ 成型过程中,由高温-室温由化学和物理变化引起的各组元体积
• 收缩的不同,如:基体固化、聚集态转变、晶相转变等
•④ 层合板中,铺层方向不同带来的层间残余应力(层合板的翘曲
)
P•P⑤T文档演模流板 变过程中,组元间的塑性变形差异→第流四章变第九残讲材余(顾料宜科应学与力工程基础
• 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2nm 量级的复合材料。由于其纳米量子尺寸效应,大的比表 面积及强的界面相互作用,使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远优 于相同组份常规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纳米复合材 料是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第九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
材料科学导论ppt课件
➢ 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材料科学与能源科学和 信息科学并列,称作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 20世纪80年代,又把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
9
二、材料的分类
❖ 用 途: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 结晶状态:单晶材料、多晶材料、非晶态材料 ❖ 几何形态:三维材料、二维材料、一维材料和
11
普通陶瓷的分类
12
三、材料与人类文明
➢ 材料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 材料的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 历史学家根据当时所使用的最重要材料来命名
早期人类时代(如:石器、青铜、铁器时代)
13
材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程度已成为人类文明 进步的标志。
14
1. 石器时代(Stone Age) (1)天然材料
31
后周(953年)沧州铁狮 (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铸件艺术品,重约40吨)
32
湖北当阳宋代铁塔 (不用砖石木料,完全用生铁铸成,重53吨,不 加焊接;形体瘦削挺拔,稳健玲珑;塔身向北倾
斜,以抵御北风)
33
钢
❖ 含碳量在0.0218~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 冶炼温度更高,强度更高,用途更广 ❖ 距今1800年前出现了两步炼钢技术,即先炼成
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紧密联系,它们之间没 有明显的界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能将科学 因素和工程因素独立考虑。
6
材料科学
设备 工艺
结构
性能 构件行为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有关材料的成分、结 构和制造工艺与其性能和使用性能间相互关系的 知识及这些知识的应用,是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7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
从兴隆战国铁器遗址中发掘出了浇铸农具用 的铁模,冶铸技术已由泥砂造型水平进入铁模铸 造的高级阶段。
➢ 20世纪80年代,又把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
9
二、材料的分类
❖ 用 途: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 结晶状态:单晶材料、多晶材料、非晶态材料 ❖ 几何形态:三维材料、二维材料、一维材料和
11
普通陶瓷的分类
12
三、材料与人类文明
➢ 材料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 材料的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 历史学家根据当时所使用的最重要材料来命名
早期人类时代(如:石器、青铜、铁器时代)
13
材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程度已成为人类文明 进步的标志。
14
1. 石器时代(Stone Age) (1)天然材料
31
后周(953年)沧州铁狮 (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铸件艺术品,重约40吨)
32
湖北当阳宋代铁塔 (不用砖石木料,完全用生铁铸成,重53吨,不 加焊接;形体瘦削挺拔,稳健玲珑;塔身向北倾
斜,以抵御北风)
33
钢
❖ 含碳量在0.0218~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 冶炼温度更高,强度更高,用途更广 ❖ 距今1800年前出现了两步炼钢技术,即先炼成
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紧密联系,它们之间没 有明显的界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能将科学 因素和工程因素独立考虑。
6
材料科学
设备 工艺
结构
性能 构件行为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有关材料的成分、结 构和制造工艺与其性能和使用性能间相互关系的 知识及这些知识的应用,是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7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
从兴隆战国铁器遗址中发掘出了浇铸农具用 的铁模,冶铸技术已由泥砂造型水平进入铁模铸 造的高级阶段。
完整课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二章 物质结构基础 (Structure of Matter) 第三章 材料组成和结构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Materials )
第四章 材料的性能 (Material Properties) 第五章 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
1.1Definition of Materials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efinition
• The matter (substance),not spiritly • Webster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1971)”:The substance or matter of which anything is made or may be made.
钢塔
结束动画图片
结束动画图片
汽车与高速公路
结束动画图片
大江截流
结束动画图片
汽车工业
结束动画图片
结束动画图片
飞机 结束动画图片
火箭发射
结束动画图片
陶瓷艺术品
结束动画图片
Today
The history of materials is the history of
、工件、部件和成品的初始物料,如金属、石块、木料、皮革、塑料、纸、天然
纤维和化学纤维等等。
Materials and Raw Materials(原材料)
Raw Materials: any crude, unfinished, not to obtain products,but produce materials。(having chemical changes) Materials:to obtain products.
第二章第2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
(自由电子为球面)
2-4-3 固体中的能带
(Energy Band Structures in Solids)
能级分裂:n个同种原子接近时,相同的原子能级分裂(split)成 n个能量不同的能级(分子轨道)
能带 (electron energy band):许多原子聚集,由许多分子轨道 组成的近乎连续的能级带 带宽:能带中最高能级与最低能级的能量差 与原子数目无关,仅取决于原子间距,间距小,带宽大。
内、外层电子的 能量分布
• 价带(Valence band):价电子能级展宽成的能带 满带(Filled band):添满电子的价带
(可满可不满)
• 空带(Empty band):价电子能级以上的空能级展宽成的能带 导带(Conduction band):0 K时最低的可接受被激发电子的空带 • 禁带(Band Gaps):两分离能带间的能量间隔,又称为能隙(ΔEg)
化学键中: 共价键≈ 离子键 > 金属键
共价键中: 叁键>双键>单键 氢键 > 范氏键
键性表
2-4 多原子体系电子的相互作用与稳定性 (Electron Interaction and Stability of Polyatomic System)
• What is the Hybrid Orbital of atoms? • What is the Molecular Orbital in compounds? • What is the Fermi Energy Level in metals? • What is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s in solids?
结合原子:原子间作用方式和作用力的不同,a,不同,半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材料的应变方式
各向同性材料,三种基本类型:
简单拉伸 简单剪切 均匀压缩
tension shear compression
-
前面内容 总结复习
第三章 材料的组成和结构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Materials
金属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Metallic Materials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Inorganic-nonmetalic Materials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Polymeric Materials 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材料的结构和组成是决定材料性能的基础。是合理 地设计、制造和选用材料- 的基础。
-
-
第四章 材料的性能
Materials property
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用途
本章对材料的机械性能、热性能、 电学、磁学、光学性能以及耐腐蚀 性,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的性能进 行阐述。
-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aterials
-
陶瓷材料的力学特征 高模量 高硬度 高强度 低延伸率
-
3. 聚合物的力学状态 (Polymer)
(1) 非晶态聚合物的三种 力学状态
① 玻璃态 ② 高弹态 ③ 粘流态
-
-
(2) 结晶聚合物的力学状态
A 结晶聚合物常存 在一定的非晶部分,也有玻璃化转变。 B 在T g 以上模量下降不大 C 在T m 以上模量迅速下降 D 聚合物分子量很大,T m < T f ,则在T m 与T f 之间将出现 高弹态。 E 分子量较低,T m > T f ,则熔融之后即转变成粘流态
(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Permanent deformation )
不同材料(金属、陶瓷和高分子)的机械行为
-
4-1-1 材料的力学状态
Mechanical states of materials
1. 金属(Metals)的力学状态
A 晶态结构, B 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强度, C 受力开始为弹性形变,接着一段塑性 形变,然后断裂,总变形能很大, D 具有较高的熔点。
Stress and strain Elastic deformation Modulus Viscoelasticity Permanent deformation Strength Fracture
-
第四章 内容
4-1 固体材料的机械性能 4-2 材料的热性能 4-3 材料的电学性能 4-4 材料的磁学性能 4-5 材料的光学性能 4-6 材料的耐腐蚀性 4-7 复合材料的性能 4-8 纳米材料及- 效应
4-1 固体材料的机械性能
Chapter 7 Chapter 8 Chapter 9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Learning Objectives 应力和应变
(stress and strain )
材料的形变
( Deformation of materials)
-
4-1-2 应力和应变(stress and strain)
1. 应力和应变的定义
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其值与外加的力相等。 应力=外加力F/面积A
工程应力(名义应力):面积为材料受力前的初始面 积(A0)的应力。
真实应力:面积为受力后的真实面积(AT)的应力。
应变:受到外力不惯性移动时,几何形状和尺寸 的变化。
-
Tm、 Tf
-
玻璃化温度(Tg)是非晶态塑料使用的上限温度 是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
熔点(Tm)是结晶聚合物使用的上限温度
-
4-1-2应力和应变 (stress and strain)
• If a load is static or changes relatively slowly with a time and is applied uniformly over a cross section or surface of a member,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may be ascertained by a simple stress-strain test. These are mostly commonly conducted for materials at room temperature.
前面内容 总结复习
第二章 物质结构基础
(Structure of Matter)
原子结构 (Atomic Structure)
原子 (Atom)的组成 原子核+核外电子 原子中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
(Electrons in Atoms)
Hale Waihona Puke 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Atomic Interaction and Bonding)
基本键合 (Primary Interatomic Bonds): 金属、离子、共价和混合键
派生键合 (Secondary Bonding)
-
前面内容 总结复习
固体中的原子有序 (Perfections in Solids) 固体中的原子无序 (Imperfections in Solids) 固体中的转变 (Transformations in Solids) 固体物质的表面结构 (Surface Structures of Solid Materials)
-
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某些金属合金 A 呈非晶态合金, B 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 C 延伸率很低而并不脆。 D 温度升高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粘度明 显降低,发生晶化而失去非晶态结构。
-
2. 无机非金属(nonmetals)的力学状态
A 玻璃相熔点低,热稳定性差,强度低。 B 气相(气孔)的存在导致陶瓷的弹性模量和 机械强度降低。 C 陶瓷材料也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 D 绝大多数无机材料在弹性变形后立即发生脆 性断裂,总弹性应变能很小。
2. 材料的应变方式
各向同性材料,三种基本类型:
简单拉伸 简单剪切 均匀压缩
tension shear compression
-
前面内容 总结复习
第三章 材料的组成和结构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Materials
金属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Metallic Materials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Inorganic-nonmetalic Materials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Polymeric Materials 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材料的结构和组成是决定材料性能的基础。是合理 地设计、制造和选用材料- 的基础。
-
-
第四章 材料的性能
Materials property
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用途
本章对材料的机械性能、热性能、 电学、磁学、光学性能以及耐腐蚀 性,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的性能进 行阐述。
-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aterials
-
陶瓷材料的力学特征 高模量 高硬度 高强度 低延伸率
-
3. 聚合物的力学状态 (Polymer)
(1) 非晶态聚合物的三种 力学状态
① 玻璃态 ② 高弹态 ③ 粘流态
-
-
(2) 结晶聚合物的力学状态
A 结晶聚合物常存 在一定的非晶部分,也有玻璃化转变。 B 在T g 以上模量下降不大 C 在T m 以上模量迅速下降 D 聚合物分子量很大,T m < T f ,则在T m 与T f 之间将出现 高弹态。 E 分子量较低,T m > T f ,则熔融之后即转变成粘流态
(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Permanent deformation )
不同材料(金属、陶瓷和高分子)的机械行为
-
4-1-1 材料的力学状态
Mechanical states of materials
1. 金属(Metals)的力学状态
A 晶态结构, B 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强度, C 受力开始为弹性形变,接着一段塑性 形变,然后断裂,总变形能很大, D 具有较高的熔点。
Stress and strain Elastic deformation Modulus Viscoelasticity Permanent deformation Strength Fracture
-
第四章 内容
4-1 固体材料的机械性能 4-2 材料的热性能 4-3 材料的电学性能 4-4 材料的磁学性能 4-5 材料的光学性能 4-6 材料的耐腐蚀性 4-7 复合材料的性能 4-8 纳米材料及- 效应
4-1 固体材料的机械性能
Chapter 7 Chapter 8 Chapter 9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Learning Objectives 应力和应变
(stress and strain )
材料的形变
( Deformation of materials)
-
4-1-2 应力和应变(stress and strain)
1. 应力和应变的定义
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其值与外加的力相等。 应力=外加力F/面积A
工程应力(名义应力):面积为材料受力前的初始面 积(A0)的应力。
真实应力:面积为受力后的真实面积(AT)的应力。
应变:受到外力不惯性移动时,几何形状和尺寸 的变化。
-
Tm、 Tf
-
玻璃化温度(Tg)是非晶态塑料使用的上限温度 是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
熔点(Tm)是结晶聚合物使用的上限温度
-
4-1-2应力和应变 (stress and strain)
• If a load is static or changes relatively slowly with a time and is applied uniformly over a cross section or surface of a member,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may be ascertained by a simple stress-strain test. These are mostly commonly conducted for materials at room temperature.
前面内容 总结复习
第二章 物质结构基础
(Structure of Matter)
原子结构 (Atomic Structure)
原子 (Atom)的组成 原子核+核外电子 原子中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
(Electrons in Atoms)
Hale Waihona Puke 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Atomic Interaction and Bonding)
基本键合 (Primary Interatomic Bonds): 金属、离子、共价和混合键
派生键合 (Secondary Bonding)
-
前面内容 总结复习
固体中的原子有序 (Perfections in Solids) 固体中的原子无序 (Imperfections in Solids) 固体中的转变 (Transformations in Solids) 固体物质的表面结构 (Surface Structures of Solid Materials)
-
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某些金属合金 A 呈非晶态合金, B 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 C 延伸率很低而并不脆。 D 温度升高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粘度明 显降低,发生晶化而失去非晶态结构。
-
2. 无机非金属(nonmetals)的力学状态
A 玻璃相熔点低,热稳定性差,强度低。 B 气相(气孔)的存在导致陶瓷的弹性模量和 机械强度降低。 C 陶瓷材料也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 D 绝大多数无机材料在弹性变形后立即发生脆 性断裂,总弹性应变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