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得体学案

合集下载

《语言表达之得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

《语言表达之得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

《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1《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什么是得体语言,能够正确识别得体语言和不得体语言;(2) 掌握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3) 能够从语言运用、社交礼仪和文化认知等方面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得体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读文本、词汇搭配、对话讨论、文化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语言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相互理解,了解文化差异,遵循语言的规范和礼仪,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什么是得体语言2. 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3. 非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4. 语言运用中的得体表达5. 社交礼仪及文化认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掌握得体语言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3) 掌握语言运用中的得体表达。

2.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在实际的交际场合中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得体性;(2)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提高文化认知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课前导入:通过反思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情况,帮助学生意识到得体语言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2. 教学过程:(1) 整合教材内容和学生互动: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了解得体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性;(2) 语言模仿实践:通过模仿范文、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体验语言的得体性;(3) 文化认知拓展:通过互动游戏、文化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提高文化认知水平。

3. 教学总结:针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教学评估1. 考勤和答题:教师可以采用考勤和答题的方式,以测试学生对本课程所掌握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得体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得体”的定义和原则。

2. 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要求。

3. 不同对象的语言表达策略。

4. 不同目的的语言表达技巧。

5. 实际操作练习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引发学生对语言表达“得体”的思考。

2. 讲解概念:讲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定义和原则,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和错的。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的语言表达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得体语言。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模仿案例中的得体语言表达。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语言表达“得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在作业和练习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得体,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技巧。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课堂学习和实践中的进步,鼓励他们主动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案例分析材料。

3. 实践练习题目。

4. 学生作业和练习材料。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提供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练习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得体的语言表达。

2.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对话,提高他们在特定场合下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4. 反馈与激励: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积极改正错误,并在课堂上表扬使用得体语言表达的学生。

七、教学实践1.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得体语言表达的看法和经验。

2.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帮助。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学案(教师版)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学案(教师版)

语言表达连贯学案姓名张建军编辑时间审核人复习目标:1、明确高考对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具体要求。

2、注意选择鲜活的实例题进行分析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复习构想:注重讲练结合,以学生练为主,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强调日常的积累,可以在长时间内作每日的常规性训练检查。

(一)、考点透视:考纲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次为D级,即‚表达应用‛。

近年高考中,语言连贯、得体,在试题中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语句的衔接、句序的排列、短语的排列,用语的场合、对象以及对赘余的语句语段进行判断、修改、删除,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要点讲解:连贯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

⒈话题要保持统一(表述角度要一致、主语一致)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统一,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畅达。

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例1:今年是农历丁亥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年猪年。

猪在十二生肖中列最末位。

我们汉字的“家”,就是在“宀”下有“豕”,望文生义,只有住处养得起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

家猪温顺老实,野猪勇往直前。

分析:‚猪在十二生肖中列最末位‛中话题是‚猪‛,‚家猪温顺老实,野猪勇往直前‛中话题是‚猪‛,而原句中却插入了一个话题‚汉字的‘家’‛,使得文气不流畅。

改成‚‘猪’(豕)是‘家’的一个偏旁部首。

当然,有时上下句用了顶真的手法,虽然主语不一致,但也连贯。

例如:‚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帆影点点,碧波粼粼,江岸后..,江面上分析:‚江边‛、‚江面‛与‚江岸后面‛近似顶真,语句衔接恰当。

⒉表述角度要一致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谦辞、敬辞、口语和书面语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得体的原则,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谦辞与敬辞:介绍谦辞和敬辞的定义、分类和用法。

2. 口语与书面语:分析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掌握在不同场合恰当运用。

3. 得体原则:讲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原则,如礼貌、尊重、分寸等。

4. 实际演练: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得体语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谦辞、敬辞、口语、书面语和得体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语言表达得体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法: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运用得体语言进行交际。

4.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谦辞和敬辞的定义、分类和用法。

2. 第二课时:分析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掌握在不同场合恰当运用。

3. 第三课时:讲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原则,如礼貌、尊重、分寸等。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得体语言。

5. 第五课时:角色扮演,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运用得体语言进行交际。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总结谦辞、敬辞、口语、书面语和得体原则的要点。

2. 收集生活中的得体语言实例,进行分析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典型病例时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实际演练:评价学生在模拟交际中的语言表达得体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得体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 案例库:收集各类典型的语言表达得体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眼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角色扮演。

八、教学拓展1. 举办语言表达得体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谦辞、敬辞、褒义词、贬义词等,使语言表达得体。

3. 提高学生根据不同场合、对象、目的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谦辞与敬辞:介绍谦辞与敬辞的定义,分析常见的谦辞与敬辞用法。

2. 褒义词与贬义词:解释褒义词与贬义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3. 语境理解: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4. 语体要求:讲解不同语体的特点,如书面语、口语等,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5. 实际操作: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引入“得体”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谦辞、敬辞、褒义词、贬义词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的讨论心得,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

1. 教材: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

2. 教辅:相关教辅资料,如练习题、案例分析等。

3. 网络资源:查找一些实际例子,用于教学导入和讲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语言表达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得体”的重要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演练:设置不同的语言表达场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改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谦辞、敬辞、褒义词、贬义词等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完整版)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教师版)刘彩娜

(完整版)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教师版)刘彩娜

语言表达之得体导学案主编人:刘彩娜审核:高三语文组领导签字:一、学习目标:1、明确考纲对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要求及考查特点2、掌握解答语言表达得体的技巧二、自主学习:【考纲要求】《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考点要释】1.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表达准确和语义连贯常结合在一起考查,有客观选择题型,更有主观表达题,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用语不准确而出现的改错题,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减弱,但并没有绝迹,还要引起重视。

2.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本专题六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本专题的内容与其他专题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也越来越多,如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结合,与句式变换结合等。

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耶么,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就都存在,所以复习时应重视。

3.创新题型越来越多。

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已不满足于简单的传统的纯理论的考查了,它的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

比如图文转换、公益广告辞、致谢词等,要注意题型的变化动态,准确应对。

【概念解析】“得体”是指能够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这是比“简明、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

【典例剖析】(2014·浙江卷)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

字数不超过90字。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

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

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您好!□□□□□□□□□□□□□□□□……此致敬礼!店主:××××年×月×日请你组织答案:答案(示例):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您的衣服已寄出。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第一章:得体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得体的定义1.2 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1.3 得体与礼貌、尊重的关系第二章: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2.1 礼貌用语的使用2.2 避免使用冒犯性语言2.3 恰当使用谦词和敬词2.4 适应不同语境的语言表达第三章:得体的语言表达技巧3.1 倾听与理解3.2 表达清晰、简洁3.3 注意语言的节奏和语调3.4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第四章:得体在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4.1 正式场合的语言表达4.2 非正式场合的语言表达4.3 网络交流中的得体语言4.4 跨文化交流中的得体语言第五章:得体语言表达的实践与应用5.1 情景模拟练习5.2 案例分析与讨论5.3 自我反思与改进5.4 得体语言表达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六章:得体语言表达的常见误区6.1 语言表达过于直接6.2 使用过度的修辞手法6.3 不恰当的谦词和敬词使用6.4 忽视语境的通用性第七章:针对不同听众的得体表达7.1 了解听众的特点和需求7.2 根据听众调整语言风格7.3 适应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听众7.4 有效沟通与说服的技巧第八章:得体语言表达的实践演练8.1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8.2 语言表达游戏的互动8.3 录像回放与自我评价8.4 集体讨论与经验分享第九章:得体语言表达的评估与提高9.1 自我评估与反思9.2 同伴评价与反馈9.3 教师评价与指导9.4 持续学习与提高的计划第十章:综合运用与拓展10.1 结合学科知识的得体表达10.2 跨文化交际中的得体语言10.3 公共演讲与辩论的得体表达10.4 实际生活中的得体语言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得体的概念与重要性补充和说明:得体的定义需要涵盖语言、行为、态度等多方面,强调其对个人形象和社会交往的积极影响。

重要性部分需详细说明得体在职场、学术、日常生活等场景的必要性。

二、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补充和说明:礼貌用语的种类和使用场合,冒犯性语言的例子和替代表达,谦词和敬词的适用情境,以及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调整方法。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表达,使语言得体的能力。

3. 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的高考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重要性。

2. 高考语言表达中常见的“得体”问题及修改方法。

3. 练习题和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得体”的含义和重要性,分析常见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语言表达中的实例,讲解修改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和应用实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得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分析高考语言表达中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题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应用实例:评价学生在实际语言表达中的得体程度,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得体”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高语境下运用“得体”语言表达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教材、练习题和应用实例。

2.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辅助工具。

八、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高考语言表达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得体”的重要性。

2. 讲解:分析高考语言表达中的常见问题,讲解修改方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练习。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易懂。

2. 反思教学方法:检查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反思教学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教案说话应该得体”学案研究目的】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研究要点】1.通过分析题,探讨趋势和规律。

2.根据场合、对象和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使用语言。

研究过程】一、理解教材自己阅读教材,了解以下内容:1.一个言语行为要实现其目的,还需要“得体”。

2.什么是得体?得体指言语和行为的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和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通俗地说,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3.得体的原则是什么?1) 符合社会规范的规定。

2) 符合语言规范的规定。

3) 符合情感规范的规定。

4) 符合道德规范的规定。

5) 符合文化规范的规定。

二、考点链接1.高考要求“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D)。

2.语言要运用得体。

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有关语言得体方面的试题经常出现。

这种题型也是新课程推广之后的命题方向。

3.避免误区:一般来说,语言表达得体的得分较高。

当然也有少部分考生没得满分。

语言表达得体的失分主要有以下原因:1) 用词不得体。

例如,“寒舍”“府上”“光临”等词语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对象。

2) 转述不当。

转述者的目的是实现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之间的沟通。

有的考生转述“照葫芦画瓢”,而不对原信息发出者的人称、时间、地点进行相应的变更。

3) 忽视特定用语的得体。

例如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___发表声明等必须使用书面语,使用口语就显得不庄重,有损国家形象。

4.建议:1) 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

2) 对某些谦敬词要强记,与同学多练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

3) 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以多加揣摩,分析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三、解题指导:一) 看对象一)如果你是___所在车间的主任,就这件事情,你对___这样说:___,我知道你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但是请假不参加车间组织的业务研究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语言表达之得体(学生)

语言表达之得体(学生)

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学习目标:了解题型,掌握方法,巩固训练。

掌握得体用语。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考纲解读:“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

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得体类题目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

例题引航,掌握方法:技法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应用体验]1.高考不仅是十二年知识学习的总检阅,更是一种体力和毅力的挑战和考验,是意志品质的自我较量。

在即将召开的高考励志班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面对家长、老师、同学们,你会各说些什么?(不超过40个字)(1)对家长说:(2)对老师说:(3)对同学说:方法小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语言交际总是双向的,既有说或写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

因此,说、写者就不能一厢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写恰当的文字。

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巩固练习:1(1).“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使得中国距离建立空间实验站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记者采访公众,谈谈对此事的感想。

如采访对象是中学生,中学生会说:如采访对象是中学教师,老师会说:技法2.适应场合,巧妙用语[应用体验]2.所谓“因境设辞”,指的是利用特定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请根据下面两段话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1)1978年8月8日,时任日本外相的园田先生来北京,准备和我国政府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黄华外长到机场去迎接。

不料,天公不作美,飞机刚停到机场上,就下起了大雨。

见园田先生走下飞机,黄华外长迎上前去,随后陪同园田走进了贵宾室。

学案4: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学案4: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①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连贯”多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其余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

②考点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还可以就其中几项结合起来考查。

以考查“连贯”、“得体”为最多。

③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述、句式变换、新闻评论(如湖南卷)等等多种形式中用综合性的主观题考查。

④继续出现了近年来与文学知识、修改病句考查结合的命题;“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新颖的考法如:模拟情境对话(安徽卷),补写话语(重庆卷)。

一、语言表达准确“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的含义是“没有偏差地反映主客观情况”,使语言表达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确定性,因此,解答准确题时要本着“没有偏差”原则,讲究语言表达不走样,简单说来,就是语言表达不多、不少、不错。

本考点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写作中使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迥然不同。

2.造句要符合语法、逻辑。

组句应依照一定语言的语法、逻辑规则进行,否则会出现语病。

应注意以下几点:句子结构要完整,词语搭配要稳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句义要有逻辑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概念不清,语意不明,判断和推理不当,也是不通顺的。

3.符合对象。

应仔细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附加意义(包括风格、色彩和用法等)的同中之异,这有助于恰如其分地叙事写景、表情达意、释物明理。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要得体 学案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要得体  学案

课题:语言表达要得体【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语言表达得体的基本要求。

2.通过高考原题或模拟习题例析,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以得体的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学习重难点】1.掌握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尤其是谦辞敬辞用语要准确。

2.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得体题。

3.遣词用语要准确。

【真题演练】1.(2021浙江)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B )A.使用公筷广告: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

B.论文答辩致谢语:感谢聆听,敬请专家评委指教。

C.垃圾分类宣传语:各得其所,细微处的文明之光。

D.经典阅读推荐:智慧火源,值得为之付出热忱。

【解析】 B。

“聆听”表达不得体。

聆听是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重被听者的色彩。

而且,这个词一般由听讲者使用。

而语境是指专家和评委听自己的论文答辩,使用错误。

2.(2020 山东)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⑤2012年上升到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

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解析】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应用体验】1.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一组是(C)(1)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2)卷烟厂车间:严禁吸烟。

(3)澡堂门口:谢绝参观。

(4)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教案主题:语言表达得体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得体的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使用得体的语言表达进行交流;
3. 学生能够分辨得体和不得体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1. 得体的语言表达的特点;
2. 常见的不得体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
1. PPT;
2. 教科书、练习册;
3. 纸和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不得体的语言表达,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对得体语言表达的思考。

Step 2: 了解得体语言表达(10分钟)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得体语言表达的特点,如礼貌、
恰当、尊重他人等。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得体的语言表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场合下的得体表达方式。

Step 3: 分享经验(10分钟)
学生举手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得体语言表达经验,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例子更加深入了解得体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Step 4: 情景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情景练习。

每个小组给出一个不得体的语言表达情景,其他小组成员要改正并给出得体的表达方式。

每个小组进行演示,并让其他组进行点评。

老师在旁边指导并给出建议。

Step 5: 教学总结(5分钟)
总结得体语言表达的特点以及学生在情景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强调得体语言表达对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Step 6: 课后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身边得体和不得体的语言表达例子,并写一篇关于得体语言表达的小短文。

Step 7: 下节课预告(5分钟)
预告下节课的内容。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正文第一篇:语言表达得体教案Fpg《語言表達要得體》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語言表達“得體”の方法。

能夠較好完成語言表達“得體”題,遣詞用語得體。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講授及訓練,師生互動,指導學生把話說の得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做一個語言得體,具有良好人格の人。

教學方法:講授法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某地選美,一位小姐被選中。

這位小姐打扮漂亮,言談涵養卻不盡人意。

當男主持人問她“你心中の白馬王子是什麼樣の”時,她竟然答道:“什麼樣子?反正不是你這個樣子。

”主持人因此十分尷尬,但他鎮定了一會之後,彬彬有禮の向小姐深深の鞠了一躬,說:“太好了!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觀眾發出了會心の一笑。

想一想:這位美女の話得體嗎?主持人話隱含怎樣の潛臺詞?美女說話不得體。

主持人隱含了這樣の潛臺詞:你這樣沒有涵養の女子沒有看上我,實在是我の榮幸。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這件事告訴我們:平時說話,語言表達要得體。

(板書:語言表達要得體)所謂得體,就是語言適合語言環境,恰如其分。

具體說,就是在某種特定の場合,同某個或某些有關系の人說一件事,怎樣說最恰當,合乎這種場合の要求。

二、怎樣才能做到得體?1、看准對象,掌握分寸說話寫文章首先要看對象,即考慮誰是聽話者、閱讀者,要充分考慮對象の特徵。

俗話說,到什麼山唱什麼歌,看什麼人說什麼話。

由於人們の社會地位、職業、年齡、性別、性格、文化水準、心理情緒、生活經驗等不同,人際關係又有親疏、長幼之分,針對這些交際對象の差別要選用不同の表達方式和語言形式。

一般來說,家庭親朋用親昵語體,同事同輩用隨意語體,長輩賓客用恭敬語體,知識份子用鄭重語體,工人農民用俚俗語體。

同一意思,對不同の人就應有不同の說法。

材料1:《問年齡》小李在出差途中,與同座の一位老大爺聊天。

言談中他問道:“哎,你幾歲了?”老人聽了沒好氣地說:“三歲!”小李聽了十分尷尬。

高考语言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要得体》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

能够较好完成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授及训练,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把话说的得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言得体, 就是语言材料适应语言环境,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

”——老舍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考点解读17客观题,18年语段,分值变化考查重点现多为谦敬辞的运用可能扩大范围,从更广的层面上考查题型:选择、修改、转述、对话二、怎样才能做到得体?(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想想这个故事的结尾?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者过来。

”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

秀才又问:“其价几何?”挑夫只听懂“价”这个字,就开了个价。

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结果: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起柴走了说写者一定要先明确交际或阅读的对象,即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气质、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示例1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得到帮助。

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学生××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可能有些唐突,但您务必要回复我!学生××C.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考点解读】“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表达得体就是指运用恰当的语言,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考题形式】1、选择题(得体单独设题,与连贯一起设题,分值3分)2、表达题一、看准对象,讲究分寸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一定要先明确交际或阅读的对象,即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气质、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

例1、故事结果会如何呢?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者过来。

”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

秀才又问:“其价几何?”挑夫只听懂“价”这个字,就开了个价。

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⑵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的语言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特点、学识阅历以及习惯修养等。

例2、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

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船夫。

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

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

这四人先在厨师家碰头。

厨师说:“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赶车的接过话茬:“”裁缝说:“”船夫最后说:“。

”具体对象:对失意人: 对有缺陷的人:对长辈: 对情绪好的人:对情绪不好的人: 对方彬彬有礼:对方蛮不讲理:【点击高考】1、下列加线语句说法不得体的一项是()A、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B、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大会上致辞说:“×老师是一位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C、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

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

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

沙皇问他为什么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高考语文 如何做到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文 如何做到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解决语言表达“得体”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解决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3、德育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二、教学重点:解决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解决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好话一句三冬暖。

一句熨贴得体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化解心灵的寒霜,温暖冰冻的心灵,甚至可以化解一触即发的矛盾。

有这么一则小幽默,招聘服务生的老板,面试前来应聘的三人说:推门进屋,突然看见女顾客洗澡怎么办?甲说:对不起,小姐。

乙说:对不起,小姐,并把门关上。

丙说:对不起,先生。

把门关上。

老板录用了丙。

何故?道理很简单,在突发情况前,丙能够根据特殊情况,把话说得巧妙得体。

“对不起,先生!”可以看出丙是在装“糊涂”。

应该明白,这种“糊涂”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最聪明的体现。

丙语言表现出来的“糊涂”,传达出的信息让吃惊的女顾客感到:这个服务生高度近视,或者这个服务生太紧张了,什么也没看清。

而这种“错觉”,正是丙得体的语言造成的。

丙之举,巧妙地维护了女顾客的尊严,所以,丙才会被老板录用。

语言表达得体让你自如地应付生活,我们要去学习体味语言,尽力做到表达得恰当得体。

二)什么叫语言表达得体?得体,它的词语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这是很有道理的。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它牵涉的问题很多,这节课仅从我们的实际出发,研究高考中有关“语言得体”问题,从近年来高考中“语言得体”的试题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一是选材上实用性强,二是测试点设置在表达方式、场合、对象、目的转换上。

下面,对此,我们看看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的问题。

语言表达得体复习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复习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复习学案【考点阐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考纲解读】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考查题型】主观题。

【真题回放】[2008全国Ⅱ卷]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

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改为;(2)将改为;(3)将改为;(4)将改为。

【方法指导】1.注意事例分析:一个老师坐出租车,和司机攀谈起来,得知司机的孩子是他任教的学校毕业的,于是高兴地问道:“那孩子怎么样,考上了什么大学啊?”司机回答说:“唉,他学习也不好,咋整,最后只能考个师范学院走了呗!”老师:“……”【知识补充】要注意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具体因素。

男士、女士老人、青年、小孩农民、工人、学生上下级、同事长辈、晚辈、平辈2.注意事例分析:富贵人家生了个宝贝儿子,请来了一群客人。

这客人当中,有的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大官的”,于是他得到了主人的奖赏;有的说:“这孩子将来要发大财的”,于是他也得到了主人的奖赏。

但有一个不识时务的客人,说道:“这孩子将来会死的”,于是他遭受了主人和客人合力的痛打。

【知识补充】语言要符合时间、地点、氛围等的要求,喜庆场合要轻松,哀伤场合要庄重;公开场合与私下场合,严肃的场合与比较随意的场合,表达也各有不同。

3.注意事例分析:(小明在青少年画展上获得一等奖,小明带他的父亲前去拜访他的老师。

见面后,小明向老师介绍他的父亲。

)小明:这是令尊。

老师:哦,原来是家父。

你好。

父亲:您好。

小明啊,还不快拜见老师。

小明:这次我在画展上获了奖,多亏家师教导有方。

父亲:令郎这次在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

老师:哪里,哪里,还是您家小儿自己努力的结果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表达得体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生活经历等不同途径掌握常见谦辞敬语;2)、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高考原题或模拟习题例析,探讨高考的试题改革趋势,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2)、讲练结合,注重积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得体的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二、考点分析所谓“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符合内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主要包括交际的场合、对象、目的等。

说话、写文章遣词造句必须从内外部语境考虑,表达才能得体。

高考对“用语得体”的考查频率较高,考查的形式有依据语境进行转述说明、选词填空、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广播稿、留言条、启事、通知﹚等,其中最后一种为主要形式。

三、高考例题分析(09全国)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十二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辞文雅。

(不超过40个字)老叔:定于6月16日中午十二点在阳光饭店,我为我老爸开一个生日派对,你们荣幸被邀参加,务必前来,o k !椿6月8日四、知识点梳理㈠、谦敬准确,褒贬一致。

1.正确使用谦词敬语。

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

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口诀:“大”、“小”、“外人”。

(1)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用“家”。

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

(2)对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时用“舍”。

如舍侄、舍弟、舍妹等。

(3)称呼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时用“令”。

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

例题:•(2003浙江卷)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唯妙唯肖,栩栩如生。

(4)或用“小”、“拙”、“鄙‟”、“寒”等等字表谦词。

常见的谦辞有“小女”、“犬子”、“拙见”、“拙作”、“鄙见‟”、“鄙人”、“寒舍”、“愚兄”等等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称自己的妻子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舍--称自己的家愚见--称自己的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正批评。

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口诀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常见的一些谦辞敬语:求人办事说拜托,请改文章说斧正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看望别人说拜访,送礼给人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所说寒舍请人谅解说包涵,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高考试题剖析:例.(05.黑、吉、桂卷19题)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你”,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

2.恰当地使用褒、贬、中性词。

例: 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不少官员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积极进取,甚至阻挠改革的发展。

(《冤哉,南郭先生》)(二)、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例: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挑柴火)者过来。

”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

秀才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

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降价)。

”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着柴火走了。

例:下面是一个中学生写给一位语言专家的信的正文,有三处措辞不妥,请把不当之处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能给您写信,很为你感到荣幸①。

您是大语言学家②,知识渊博,写了那么多书,给我们这些初生牛犊③以很深的影响。

我喜欢读您的书,可当地偏僻,很难买到,麻烦您为我寄一本您写的《古汉语常识》,并一定④复信教诲⑤。

措辞不当之处、、。

例①经学校行政会议的钧裁,决定给王辉同学以记过处分。

②李老师在给一个学生的回信中写道:此事尚请明鉴。

(三)、注意场合,用语巧妙。

例: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要求的是()A.争分夺秒,多拉快跑(某铁路道口)B.严禁吸烟(某卷烟厂厂区)C.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场)院D.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E.陡坡,慢!(某盘山路下山方向)㈣、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注意】根据表达目的准确选用表达方式如:根据下面的要求,分别写两段话来说明文具盒(铅笔盒)目的1: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目的2:向别人介绍、推荐自己的这种文具盒㈤、把握语体,用语妥帖。

语体分:口头语和书面语口头语——通俗易懂书面语——庄重典雅例:电影《林则徐》中,林则徐奉旨来到广州查办鸦片,向各国商人发布了禁烟条文:凡偷运、贩卖鸦片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

有位外国商人不知“正法”为何意,来问林则徐。

林则徐说:“所谓…正法‟就是杀头的意思。

”高考剖析:(05.江苏卷.21)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回春;结穴处略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

(不超过40个字)(六)、面陈、转述,灵活多变。

高考剖析:(04江苏卷.23)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的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②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 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1)内容适当。

(2)表达得体。

(3)符合口语特点。

(4)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①②③④。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课堂训练1.据说,一次一位不怀好意的西方记者问周恩来:“牛拉的车叫牛车,为什么中国人走的路叫马路?”周总理作了非常巧妙而得体的回答:A.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简称马路。

B.这里的“马”是“大”的意思,我们把阳光大道称为马路。

C.我不知道,对不起。

D.马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动物,这体现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和对动物的保护。

2.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A.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恳切希望老师和向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某饮料广告在广谣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系成人饮品)中含有治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内循环。

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C.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D.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参加香港一寺庙大佛开光典礼时,面对媒体的提问说:“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边,罪过! 罪过!谁搞…三符合‟,自是回头是岸,善哉! 善哉! 阿弥陀佛!”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课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

张楞与王玲结婚后生活一直都很艰难,现在他们有三个孩子,大的卖冰棒,二的拾破烂,三的满地爬。

D.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4.王老师刚退休,就收到张伟的来信。

信写得有真情实意,但在表达上有一些不得体的毛病。

下面是信中的一段,请把三处毛病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历历在目。

课堂上你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开启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我们成长的沃土。

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

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奋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1)应改为•(2)应改为•(3)应改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