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
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

One's real value first lies in to what degree and what sense he set himself.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知识产权的性质是: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其特征一般是属于国家立法规定的范围,存在双重性、专用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在对知识产权进行认定时,需要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合法的认定。
一、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一)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其具体表现为:(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3)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形财产权。
(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
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
(4)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
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
(5)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6)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二、知识产权具有什么样的法律特征从法律上讲,知识产权具有三种最明显的法律特征:一是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即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力、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权利只能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二是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三是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分别规定了一定期限,期满后则权利自动终止。
专注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兰台ls事务所知识产权部的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对创造性的劳动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点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点篇一:知识产权的基本定义和特征知识产权的定义1、知识产权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法律,对特定人的符合特定条件的特定的发明创造和可识别性标记,经过特定的程序而授予的受特定保护的有特定激励效果的特定权利。
该定义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九个特定(特定国家机关、特定法律,特定人、特定条件、特定发明创造和可识别性标记、特定程序、特定保护、特定激励效果、特定权利),基本上涵盖了知识产权的所有内容。
(1)明确了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客体的要求特定的人是指知识产品的原创主体和继受主体。
特定的条件是指知识产品的“知识性”和“产品性”特征。
特定的发明创造和可识别性标志是指具有“知识性”和“产品性”特征的最后客体。
(2)明确了知识产权产生的法律依据。
知识产权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权利的法定性和授予性,即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法律,经过特定的程序而授予的特定权利。
知识产权机关就是知识产权认定、授权、管理和保护的国家机关。
特定的法律就是产生知识产权的国内法、国际法的依据。
特定的程序就是知识产权产生的过程,例如专利权产生的国内程序和国际程序,商标专用权产生的国内程序和国际程序。
(3)明确了知识产权权利的特殊性和保护的特殊性。
知识产权权利与其他实体权利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知识产权是一个权利群或权利体系。
例如中国版权法中著作权就有至少18种权利。
而侵权的表现在商标法中就列举了13种,版权法又有19种之多。
由此,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别于其他权利,这类权利更为复杂,需要特定的审判机关和特定的保护。
2、知识产权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所创造的知识产品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该定义明确了如下几个视角,也多是一般意义上知识产权的定义。
(1)明确了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作为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包括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
这也是我国法条上通常采用的表述。
在法条上多用公民,但鉴于公民(具有某国国籍的人)没有涵盖著作权法中无国籍人,故本定义采用自然人表述《著作权法》第2条:保护的范围包括无国籍人,故本书采用“自然人”。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发现和发展方面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益。
它包括了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
知识产权的核心就是保护创新、促进创造,为者提供合法权益的保障。
二、著作权的特征及相关概念著作权是一种对文学、艺术、科学等成果的独占权利。
它具有以下特征:1.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包括文学、艺术作品、科学作品等;2. 著作权是一种自然权利,与作者的成果直接相关;3. 著作权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说,著作权人无法将其权利分割给他人;4. 著作权具有激励的作用,通过保护成果,鼓励人们进行创新活动。
三、商标权的特征及相关概念商标权是一种对商标的独占使用权。
它具有以下特征:1. 商标是标志一个商品或服务的特殊标识,可以是字母、图形、图像、颜色、声音等;2. 商标权主要用于防止其他人未经授权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以防止混淆和误导消费者;3. 商标权保护的是商标本身,而不是产品或服务;4. 商标权是可维持的,只要商标持有人继续使用商标,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商标权就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四、专利权的特征及相关概念专利权是一种对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
它具有以下特征:1. 专利是对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权利保护;2. 专利权可以作为一种经济利益的来源,通过对发明创造进行保护,鼓励投资和创新;3. 专利权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护发明创造,并在此期限结束后,将其公开以促进其他创新;4.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取决于专利申请中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和范围。
五、商业秘密的特征及相关概念商业秘密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拥有保密的信息。
它具有以下特征:1. 商业秘密可能包括专有技术、商业计划、客户数据等企业核心机密;2. 商业秘密的保护依赖于保密措施,如合同、保密协议、有限的知识内部传播等;3. 商业秘密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因为其它竞争对手无法获得相同的信息;4. 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没有固定时间,而是在保持秘密的状态下持续保护。
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哪些

It is impossible to pursue perfection in all things, but to do one's bes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哪些导读:1、无形财产权;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
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4、专有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除了权利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规定外,权利人外的任何人都不能拥有或者使用;等等。
一、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哪些知识产权的特性:1、无形财产权;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
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4、专有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除了权利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规定外,权利人外的任何人都不能拥有或者使用。
5、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
6、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其权利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法律保护,一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或者说该知识产权就依法丧失。
二、知识产权包括哪些种类知识产权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禁止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另一类是版权(也称“著作权”),涉及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诸如小说、诗歌、戏剧、电影、音乐、歌曲、美术、摄影、雕塑以及建筑设计等。
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如表演者对其表演的权利、录音制品制作者对其录音制品的权利以及广播电视组织者对其广播和电视节目的权利等。
此外,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权、反垄断、域名权等也逐渐被纳入到知识产权体系中。
事实上在我国知识产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虽然不具有知识产权法,但是存在着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类型的法律构成了广义的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知识点汇总

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其基本特征:①国家授予性;②专有性独占性;③地域性;④时间性;①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②不发生有形耗损的使用;③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①着作权法律制度;②专利权法律制度;③工业版权法律制度;④商标权法律制度;⑤商号权法律制度;⑥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⑦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⑧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是平等主体因创造或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调整手段和适用原则主要是民法的手段和原则;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或者说,着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着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①标的不同;所有权的标的是动产和不动产等有形物,着作权的标的是无形的人类精神与智力活动的成果;②权利的完整性不同;所有权的属性是完整的,它不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着作权只能在一定的保护期内有效;①保护对象不同;着作权保护的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专利法保护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②保护条件不同;着作权保护的作品只要求是独创的,不要求是首创的;而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③权利产生程序不同;着作权大多自动产生,专利权需要专利机关的特别授权;④适用领域不同;着作权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专利权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与产品的技术方案息息相关;①权利属性不同;着作权是一种具有人身属性的权利,商标权只是一种财产权;②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着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而商标权要求识别性,并不考虑商标是否由商标权人创作;③权利的取得方式不同;着作权一般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而商标权一般须经注册登记才能产生;①保护作者权益原则;②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③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原则;④与国际着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原则;着作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着作人身权和着作财产权;着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着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权、播放权、制片权、演绎权;演绎权又包括改编权、翻译权、注释权、整理权、编辑权;是指在作品创作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在不存在其他基础性权利的前提下对作品享有着作权的人;继受主体:是指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着作权的人;其区别为:原始主体不以继受主体为存在前提,但继受主体享受的权利却是从原始主体处取得的,并以他人原有着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此外,原始主体所享有的着作权的完整性比继受主体的权利表现的充分;是指依法享有着作人身权或着作财产权之一部分或全部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①保护条件不同;②作品首次发表的规定不同;③着作权保护期的起算不同;①作者是直接参与创作的人;②确认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着名的人即为作者;③作者通过创作劳动,产生了着作权法规定的作品;④法人、非法人单位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视为作者;①因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取得着作权;②因合同而取得着作权;③着作权的特殊主体—国家;①编辑作品的各作者之间不必具有合意,而合作作品要求各合作者之间有共创作品的愿望;②编辑作品中各作者的成果是可区分的,而合作作品中各作者的成果有时可分,有时则不可分;③编辑作品以编辑人的名义发表,而合作作品以合作作者的共同名义发表;①编辑作品上对原作品的进行改编、翻译、注释或整理而产生的,因此没有原作品也就没有该编辑作品;②编辑作品必须充分尊重原作品,不得对原作品进行歪曲、篡改或其他贬损性处理;③编辑人在行使着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着作权;①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着作权由合作作者共有,行使着作权时要征得全体合作人的同意;②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③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着作权,但行使着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着作权;④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是不能单独使用的作品,合作作者对着作权的行使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则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止他方行使;公民为完成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委托作品:是委托人向作者支付约定的报酬,由作者按照其意志和具体要求而创作的特定作品;其权利归属,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着作权的归属有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明确约定或没有订立合同的,着作权属于受托人;是指文学、艺术或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成为着作权客体的条件:独创性和可复制性;①文学作品;②口述作品;③音乐、戏剧、曲艺、作品;④、作品;⑤电影、电视、录像作品;⑥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⑦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⑧计算机软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①原创性;②可感知性;③可再现性;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的归属:其一般原则是谁开发谁享有着作权;另外的几种特殊情况:①合作开发;一般由各合作开发者共同享有;②委托开发;如无协议,其着作权属于受委托者;③指令开发;着作权由项目任务书或合同规定,如无明确规定,属于接受任务单位;④职务开发;着作权属于该单位;⑤非职务开发;一般属于开发者自己;①发表权;②署名权;③修改权;④复制权;⑤发行权;⑥出租权;⑦信息网络传播权;⑧翻译权;⑨应当由软件制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期限:为25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25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满,可申请续展25年,但保护期最长超过50年;⑴不受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三种情况:①违背一般法律原则的作品;②违背社会公德和社会伦理的作品;③故意妨害公共秩序的作品;⑵不适用着作权法的作品;有三类: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②时事新闻;③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着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着作人身权的对称,指作者及其他着作权人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是指着作权因作品创作完成、形成作品这一法律事实的存在而自然取得,不在需要履行任何手续;①着作人身权是一种精神权利,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而着作财产权就是保证着作权人实现财产利益的权利;②着作人身权与着作权主体不可分离,不可,只能由着作权原始主体享有;而着作财产权则可由着作权人依其意志自由转移,由着作权继受主体享有;③除发表权外,着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而着作财产权的保护期有严格规定,超过法定时间便不再受保护;④一般情况下,着作人身权只能由着作权人自己行使,而着作财产权既可以由着作权人自己行使,也可以由他人行使;是作者或其他着作权人享有的以其作品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的权利;它包括改编权、翻译权、注释权、整理权、编辑权;也称为传播者权或与着作权有关的权利,是法律赋予作品传播者对其创造性的传播行为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其基本内容包括:①出版者权;②表演者权;③音像制作者权;④广播、电视组织权;着作权人寄给图书出版者的两份定单在6个月内未能得到履行即视为脱销;①邻接权的产生以现有作品为基础;②作品的传播者对他人版权作品进行传播时,必须有法律依据或着作权人的授权;其区别为:①两者的主体不同;②两者的保护对象不同;③两者的内容不同;④两者受保护的前提不同;作权人的许可;②表演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进行营业性演出时,以法定许可获得对作品的表演权;③表演者使用他人的演义作品进行营业性演出时,应当根据该作品是否已发表来决定获得表演权的方式;指图书出版者对着作权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有效期内和在合同约定的地区,享有以同种文字的原版、修订版和缩编本的方式出版图书的独占权利;出版者权的内容:①图书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②版式、装祯设计的专有使用权;出版者的义务:①与着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②按期、按质出版作品;③重印、再版作品;④向着作权人支付报酬;①表明表演者身份;②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③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④许可他人为赢利目的的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是作者为表明其作者身份,在作品上注明其姓名或名称的权利;它包括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和不署名两个方面的权利;实际上是指着作财产权,是着作权人将其作品使用权的全部或部分在法定有效期内移转给他人的法律行为;其特点为:①的对象仅限于着作财产权;②着作权与作品载体所有权无关;③着作权导致着作权主体的变更;④着作权的标的可以作多种选择;是指着作权人将自己的作品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地域和期限内许可他人使用的行为;其特征为:①着作权许可使用并不改变着作权的归属;②被许可人的权利受制于合同的约定;③被许可人对第三人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一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向侵权人提起诉讼,因为被许可人并不是着作权的主体,除非着作权人许可的是专有使用权;首先,在着作权中,着作权人根据合同将着作财产权全部或一部给受让方后,原着作权人对出去的权利已不再拥有主体资格,被的权利由受让方拥有和行使,而使用许可合同则不一样,即使着作权人许可他人行使其财产权中的全部或一部,该着作财产权的主体仍然是作为许可方的着作权人,而不是被许可人;第二,在着作权使用许可中,一般许可中的被许可人不能因权利被侵害而提起侵权之诉,只有独占许可中的被许可人才具有这个资格,且起诉的诉因只限于侵害被许可权,而着作权中中的任何受让人都有权对侵害其财产权利的行为提起侵权之诉,起诉的诉因则为侵害着作财产权;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着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着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着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合理使用必须具备的条件:①使用的作品已经发表;②使用的目的仅限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或者为了教学、科学研究、宗教或慈善事业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③使用他人作品时,不得侵犯着作权人的其他权利,并且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是指依着作权法的规定,使用者在利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时,可以不经着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并尊重着作权人其他权利的制度;其条件为:①法定许可使用的主体只能是报刊杂志社、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组织;②法定许可使用的对象只能是已发表的作品;③应向着作权人支付报酬;④着作权人明确声明不得使用的,该作品不能被法定许可使用;相同点:①目的都是侧重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限制着作权人的权利;②都只能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③使用他人作品时无须取得着作权人的许可;④都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区别在于:①法定许可的使用者是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广播组织报刊社、而合理使用人却无主体范围的限制;②在法定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作品后应向着作权人支付报酬,而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则不必支付报酬;③在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着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但合理使用却没有附加这样的条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作品的使用者基于某种正当理由需要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时,经申请由着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授权,即可使用该作品,无须征得着作权人同意,但应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是指未经作者或其他着作权人同意,又无法律上的根据,擅自对着作权作品进行利用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着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构成侵犯着作权行为的三个要件:①要有侵犯的事实;②行为具有违法性;③行为人主观有过错;①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②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③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着作权人的利益;是指经专利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其特征为:①是一项特殊的发明创造,是产生专利权的基础;②是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③作为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经专利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在未经批准以前,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不得成为专利; 我国专利法规定了三种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专利法主要调整四个方面的社会关系:①因确认发明创造的归属而发生的社会关系;②因授予发明创造专利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③因发明创造专利的实施、或许可实施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④因发明创造专利权的保护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专利制度的内容:依据专利法的规定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进行审查,对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同时将该项发明创造的内容予以公开; 专利制度的特征:法律保护、科学审查、公开通报、国际交流;是指科技开发者依据自然规律原则,运用自己的资金和智力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方案;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是与“自然规律”有关的创新;②必须是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③是具体的技术性方案;人们为制造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操作方案;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组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其特点为:①实用新型是针对产品的而言的;②产品只能是具有立体形状、构造的产品;③必须具有实用性,能够在工业中应用;④必须是可自由移动的物品;对实用新型给予专利保护的意义:①有利于产品的改造和市场竞争;②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发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③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④有利于对小发明尽快地提供保护;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其特征为:①附载外观设计的产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②外观设计必须是与独立的具体的产品合为一体的新设计;③附载外观设计的产品必须能够在工业中应用;④外观设计必须能够使人产生美感;①都是人类的智力劳动成果;②都是我国专利法所指的发明创造,是专利法的保护对象;③都需要经过专利主管机关审查批准才能成为专利,取得专利权;⑵联系:①在某些情况下,发明与实用新可以相互转换;②在某些情况下,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可能共存于同一对象;③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可能共存于同一对象;⑶区别:①发明是专利法主要保护的对象;②发明和实用新型都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而外观设计则是一种新设计;③发明的技术难度明显高于实用新型;①科学发现;②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④动物和植物品种;⑤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创造性: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着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技术、经济效果;①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②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③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55、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具有实用性的几种情况:①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具有再现性;②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缺乏技术手段;③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违背自然规律;④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方案;⑤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不能产生积极效果;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的就发明创造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权利;其特征为:相对性、暂时性、相关性; 专利申请人:是就某项发明创造有资格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专利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①具有相应的国籍;②有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并拥有合法的专利申请权;书面申请原则专利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在办理各种手续时都应采用书面形式、先申请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人、单一性原则一份专利申请文件只能就一项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即“一申请一发明”原则;是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优先权期内,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向另一国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有关国家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优先权;本国优先权:是申请人就起发明创造在某国第一次提出战栗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又向该国专利局提出后一申请的,依法所享有的优先权;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期为12个月;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期为6个月;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请求书应写明:①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名称;②发明人姓名;③申请人姓名或名称;④地址;⑤其他应当写明的事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应提交的文件:请求书、图片或照片;照片不得小于3cm×8cm,也不得大于15cm×22cm.心和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①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②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作出的发明创造;③退休、退职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所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是专利申请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的、用以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庶民上文件;它是判定他人是否侵犯专利权的根据,直接具有法律效力;说明书:是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人必须提交的基本文件,是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具体说明的陈述性书面文件;①取得了在先申请人的地位;②有权依据其申请要求优先权;③申请专利的发明将得到临时保护;④在专利申请被批准为专利、被驳回、被撤回或被视为撤回以前,专利申请人可以申请其专利申请权;⑤在专利申请的审查过程中,专利申请人还享有撤回权、修改权、修改请求权、陈述意见权、实审审查请求权以及放弃权等权利;是在法定期限内,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根据请求人提出的撤消请求对被请求人之发明创造专利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结论的程序;专利权无效宣告:是国家专利主管机关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满6个月,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请求人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对被请求的发明创造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所规定的实质条件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结论的程序;⑴相同点:①都只能发生在国家专利主管机关公告授予专利权之后;②这两个程序都不能自动启动,必须有请求人提出相应的请求;③经撤消或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不存在;⑵不同点:①发生的时间不同;撤消程序在前,无效宣告在后;②受理机关不同;撤消请求由国家专利主管机关受理,而无效宣告请求由专利复审委员会受理;③请求的理由不同:撤消请求的理由只限于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而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还包括专利法规定的其他实质要件;①前者是缺陷专利的矫正结果,后者是有效专利的正常结果;②前者是被动被迫的结束,后者是主动正常的结束;③前者可能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后果,后者则不会发生;④前者导致发明创造专利本身消灭,后者只导致专利权消灭;①自此以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该项被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发明创造;②就该项被宣告无效专利权过订立的实施许可合同也随之终止,被许可人可以停止支付使用费;;其义务为:缴纳专利年费、实际实施已获专利的发明创造;独占实施权: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依法享有的进行制造、销售或使用的专有权利;实施许可权:是专利权人通过实施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权利;是专利法允许第三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且其实施行为并不构成侵权的一种法律制度;主要有强制许可、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和国家计划许可三种;又称非自愿许可,是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不经专利权人许可,授权他人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法律制度;其特征为:①非自愿性;②非独占性;③有偿性;④非转移性;强制许可有三种形式:①防止专利权滥用的强制许可;②为公共利益目的的强制许可;③交叉强制许可;①请求人只能是单位;②自公告授予专利权满3年后;③请求人事先必须与专利权人进行合理协商,但未能达成协议;④向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提出实施强制许可的要求;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包括:①专利权的穷竭;②善意使用或销售行为;③先用权人的实施;④临时过境;⑤为科学或实验目的的使用;也称专利权用尽,或专利权耗尽,是专利权人对合法投放市场的专利产品,不再具有再销售或使用的控制权或支配权;是第三人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已经做好了制造、使用必要准备,并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权利;成立的条件:①先用权人的实施行为或必要准备行为发生在专利申请日以前;②先用权人的实施或准备实施的发明创造是其合法获得的;③在专利权被授予后,先用权人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是专利权人通过专利许可证合同将其依法取得的对某项发明创造的实施权移转给非专利权人行使的一种贸易形式;其特征为:①许可方只能是专利权人;②标的是对有效专利的实施权;③被许可方所获得的只是对约定专利的实施权;④通常要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⑤专利许可证贸易关系有效成立并产生法律效力后,许可方应当将专利许可证贸易合同的副本送交专利局备案;主要条款:①专利的实施方式;②许可证的属性;③许可证的有效期间和地域范围;④专利许可证使用费的标准和支付办法;⑤违约责任;⑥合同当事人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条款;①搭售条款;②固定价格条款;③对技术改进的限制条款;④回授条款;⑤禁止被许可方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专利技术;是专利权人许可被许可方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以合同约定的使用方式对专利进行独占性实施;独家许可证:。
【知识产权法】简答题

一、知识产权总论(一)知识产权的特征1.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2.私权性: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之一种;3.专有性: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4.地域性:知识产权只在特定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5.时间性:依法产生的知识产权一般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
(二)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1.对象不同:知识产权的对象是无形的知识,物权的对象是有形的物;2.排他程度不同:知识产权的排他程度明显弱于物权;3.实现方式不同:知识产权无法通过事实上的占有实现利益,只能通过法律实现对利益的控制;4.优先性不同:权利发生冲突时,知识产权的优先性弱于物权;5.期限不同:知识产权具有法定的期限,物权物法定期限;6.价值不同:知识产权的价值取决于使用价值的市场价格,物权的价值取决于人的劳动。
(三)知识产权的许可方式1.独占许可:被许可方取得在规定的地域内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而且有权排斥包括许可方在内的其他人在规定的时间、地域内使用;2.排他许可:许可方只允许被许可方在规定的地域内使用智力成果,但许可方仍有权在该地域内使用;3.普通许可:许可方在规定的地域内许可不同的人同时使用智力成果,被许可方不能排斥其他人使用。
(四)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1.全部赔偿: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2.法定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3.临时禁令: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或即将实施侵权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4.诉讼时效: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已超过2年,而侵权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法院只支持从起诉时向前追溯2年内的侵权损失赔偿。
知识产权基本特征

知识产权基本特征
1. 独占性:知识产权是具有独占性的,即一旦某个人或团体拥有了某项知识产权,其他人或团体就不能直接使用、生产或销售与之相关的产品或服务,除非取得了权利人的授权。
2. 专有性:知识产权是专有的,权利人有权对其进行控制和支配,并享有其利益和利润。
3. 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是可以转让的,权利人可以把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出售、许可或转让给其他人或团体。
4. 保护期限:知识产权一般有保护期限,即一定时间内权利人对其享有独占权利和专有权利,超过保护期限后就成为公共领域的知识资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
5. 地域性: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有地域性限制,即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获得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家或地区受到保护,需要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申请保护或取得转让授权。
6. 可分性:知识产权有时可分成多个部分进行保护,例如专利权可以分为专利所有权和专利使用权,商标权可以分为商标注册权和商标使用权等。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知识产权,也称“知识所属权”,指“权利⼈对其智⼒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
那么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有哪些?下⾯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知识产权是指⼈们对智⼒创造成果和⼯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地理标志权等其他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作为法律所确认的知识产品所有⼈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具有以下特点:
1.权利客体是⼀种⽆体财产。
知识产权的客体不是有形物,⽽是知识、信息等抽象物。
2.权利具有地域性。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按照⼀国法律获得承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发⽣法律效⼒,⽽不具有域外效⼒。
知识产权域外效⼒的取得,对著作权⽽⾔,依赖于国际公约或者双边协定即可;专利权、商标权则必须由他国⾏政主管机关的确认,⽅可产⽣法律效⼒。
3.权利具有时间性。
知识产权有⼀定的有效期限,⽆法永远存续。
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知识产权受到保护,超过法定期间,相关的智⼒成果就不再是受保护客体,⽽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为⼈们⾃由使⽤。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读者到店铺进⾏法律咨询,店铺专业的律师团队会及时为你解答疑惑,让你能够及时维护⾃⼰的权益。
知识产权师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A.无形性B.专有性C.地域性D.可消耗性2.著作权法中,“作品”一词的界定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B.单纯的事实消息C.具有独创性的表达D.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3.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的期限为多少年?A.10年B.15年C.20年D.永久4.商标权人在发现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时,可以采取的救济途径不包括:A.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B.直接向法院起诉C.向公安机关报案D.与侵权人协商解决5.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侵犯专利权?A.未经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专利产品B.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C.未经许可,许诺销售专利产品D.假冒他人专利6.在著作权法中,关于“合理使用”的表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无偿使用其作品B.合理使用必须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C.合理使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复制、发行他人作品D.合理使用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7.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A.签订双边协议B.签订多边条约或公约C.各国国内法直接规定D.A和B8.下列哪项不属于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A.不为公众所知悉B.具有商业价值C.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D.已经在专利局申请专利9.在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关于之前已经执行的专利侵权判决和调解书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即停止执行B.宣告无效的决定对已经执行的判决和调解书无追溯力C.视情况而定,可能撤销也可能维持D.当事人可申请再审10.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阻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口B.打击假冒伪劣产品C.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际竞争威胁D.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1、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答: (1)知识产权的法律确认性;(2)知识产权的专有性;(3)知识产权的地域性;(4)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2、简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所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
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所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应当包括:(l)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人类在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的权利;(7)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其他--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3、简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所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
答: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所划出的范围是:(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
4、简述中国己经参加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答:(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3)《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4)《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条约》(5)《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6)《世界版权公约》(7)《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日内瓦公约》(8)《专利合作条约》(9)《为商标注册目的而使用的商品与服务的国际分类协定》(10)《专利国际分类协定》(11)《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5、简述中国己经制定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4)《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7)《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8)《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9)《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0)《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12)《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6、简述知识产权的专有性。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知识产权是一种智力财产,和所有有形财产一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成果: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商业中使用的符号、名称、图像和外观设计。
知识产权可以分为工业产权与版权两类,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地理标志,版权则包括文学和艺术作品。
知识产权被概括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始于17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后由比利时法学家皮尔第所发展;到1967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后,知识产权的概念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认可。
知识产权的特征:1、专有性专有性是指除权利人同意或法律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
这表明除非通过“强制许可”、“合理使用”或者“征用”等法律程序,否则权利人独占或垄断的专有权利受到严格保护,他人不得侵犯。
2、地域性地域性是除非国家间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外,经一国法律所保护的某项权利只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
在特定地区依特定之法或程序产生,也只在该地区生效。
3、时间性时间性即法律对各项权利的保护,都规定有一定的有效期,各国法律对保护期限的长短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只有参加国际协定或进行国际申请时,才对某项权利有统一的保护期限。
知识产权的主要分类:工业所有权,它包括发明(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以及原产地地理标志等。
专利保护期一般20年,工业设计保护至少10年,而商标则可无限期保护。
著作权,它包括文学和艺术作品:诸如小说、诗歌和戏剧、电影、音乐作品;艺术作品诸如绘图、绘画、摄影和雕塑以及建筑设计。
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包括表演艺术家对其表演的权利、录音制品制作者对其录音制品的权利以及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和电视节目的权利。
著作权持续到作者逝世后至少50年。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有什么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有什么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独占性: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享有独占的权利。
这意味着其他人不能未经授权使用、复制或利用该知识产权,保护了创造者的利益。
2. 可分性:知识产权是可以被分割、转让和许可的。
权利人可以将其知识产权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割,例如将专利的使用权进行独立许可或转让给他人,从而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3. 地域性:知识产权的保护通常是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进行的。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权利人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分别申请保护。
4. 时效性:知识产权的保护通常有一定的时限。
例如,专利的保护期限一般为20年,商标的保护期限一般为10年。
在保护期限内,权利人可以享受到知识产权所带来的利益和保护。
5. 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工业设计权和商业秘密等。
每种类型的知识产权都有其特定的保护范围和要求,权利人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保护方式。
附件列表:1. 专利申请书2. 商标注册证书3. 著作权登记证书4. 工业设计专利申请书5. 商业秘密保护协议法律名词及注释:1. 知识产权:指人们在创造、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为了激励创新和保护创新而从法律上规定的对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的权利。
2. 专利:指对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保护,使得权利人以独占的方式使用、转让或许可该项技术。
3. 商标:指用以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如商标、标志、名称、字母、数字、图形等。
4. 著作权:指对文字、美术、音乐、戏剧、电影、摄影等作品的独占权利。
5. 工业设计专利:指对商品的外形、色彩、图案等进行的保护,以防止其他人未经授权侵犯该专利权。
6. 商业秘密:指企业所拥有的除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外的商业信息,为了保护该信息的秘密性和经济价值而采取的保密措施。
2024年经济师考试知识产权(初级)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经济师考试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务(初级)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是()。
A、地域性B、专有性C、时间性D、以上都是2、下列哪种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
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商业秘密3、下列哪项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C)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商标4、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发明专利申请实行哪种审查制度?(B)A、形式审查B、实质审查C、简化审查D、简易审查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著作权的客体?()A、文字作品B、电影作品C、宣传册印刷图案D、时事新闻6、关于专利申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B、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单位可以就其发明创造申请专利C、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D、申请专利时,除发明创造外,还应当提交专利申请的费用7、在知识产权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A. 文字作品B. 艺术作品C. 实用新型D.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8、以下哪项不属于商标注册的必备条件?A. 具有显著特征B. 不违反公序良俗C. 能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D. 与已注册商标相同9、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多少年?A、10年B、15年C、20年D、25年 10、下列哪种情形下,商标专用权会被终止?A、商标注册人主动申请终止B、商标注册人未使用连续三年未使用的注册商标C、商标注册人涉嫌侵犯他人商标权D、商标注册人声明放弃注册商标专用权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专利权的客体?A. 发明B.实用新型C. 版权D. 外观设计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哪种作品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A. 文学作品B. 实用艺术作品C. 口述作品D. 软件作品13、根据《专利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专利授权的基本条件?()A. 新颖性B. 创造性C. 实用性D. 审美性14、在商标注册中,以下哪种标志不能作为商标注册?()A. 具有显著性的文字标志B. 具有显著性的图形标志C. 具有显著性的声音标志D. 仅以地理名称构成,缺乏显著性的标志15、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A. 软件作品B. 工艺品图案C. 商标D. 音乐作品16、下列关于专利申请保护的陈述,错误的是:A. 专利申请自申请文书寄出之日起计算保护期限B. 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C.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D. 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5年17、以下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A、专利权B、商标权C、著作权D、土地使用权18、根据《专利法》规定,以下哪种发明创造不属于可申请专利的范围?A、科学发现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D、动物和植物品种19、根据中国商标法,商标注册的有效期限为多少年?A、5年B、10年C、15年D、20年 20、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计算机软件B、数据和数字作品C、建筑作品D、口述作品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专利授权的条件?A. 新颖性B. 创造性C. 实用性D. 允许独占22、以下哪种类型的知识产权不适用于商标注册?A. 商品商标B. 服务商标C. 个人名称权D. 商号2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知识产权的基本类型?A、专利权B、商标权C、著作权D、土地所有权24、某公司研发了一项新型环保技术,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是指任何有关的知识或创造的权利,这些权利可能是法律上的,经济上的,技术上的,企业文化上的,社会文化上的,政治上的或者商业上的。
知识产权在今天的世界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决定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竞争力。
因此,认识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的特征出发,简单阐述知识产权的性质。
知识产权一般有两大特征,分别是非实体性和不可剥夺性。
非实体性是指知识产权不属于实体财产的范畴,不能够像实体财产一样由财产所有者持有,也不属于财产交易的范畴,无法被购买或出售。
不可剥夺性指的是知识产权的归属者有资格对其进行控制,并且不会因为外部原因而被剥夺。
知识产权还有可以变现性和公平使用性两大特征。
可以变现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变现,即使不拥有知识产权的主体也可以以一定的方式使用知识产权,从中受益。
公平使用性指的是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应当尊重知识产权的价值,同时也应当遵循国家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妥善处理使用知识产权的问题。
此外,知识产权还有独立性和持久性两大特征。
独立性指的是知识产权不受其他财产的影响,受保护的是知识本身,而不是拥有者本人。
持久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可以经久不衰,拥有者可以一直对其进行保护,即使终止知识产权保护,也可以以一定的方式进行使用。
知识产权的本质是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认识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的特征主要有非实体性、不可剥夺性、可以变现性、公平使用性、独立性和持久性。
此外,知识产权还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的不同程度的保护,因此在使用和保护知识产权时,一定要恪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
知识产权无疑是继续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和积极保护知识产权,是任何企业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努力实现创新发展,为企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知识产权的三大特点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实际是从它的本质属性即无形财产权派生出来的。
虽然国内学者的阐述有所不同,但大体可以概括为“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为知识产权的三大特点。
1、专有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即是指知识产权具有垄断性、独占性和排他性的特点,没有法律规定或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否则就是侵权。
这种专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一样,是一种对世权、绝对权,但他和财产所有权的专有性又有所不同。
第一,对同一项知识产品只能有一个知识产权。
例如,如果一项技术已经获得了专利权,那么他人即使完全独立创造开发出相同技术,也不能再获得专利了;同样,一个图形或文字获得商标注册后,相同的图形或文字就不能再获得注册了。
有形物的所有权则不同,即便完全相同的两本书也可以由两个不同的人所有。
第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相对的或者说有某些限制。
大部分国家都在知识产权立法里规定了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等制度,目的就是限制知识产权所有人行使权利,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2、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知识产权只在授予或确认其权利的国家或地区发生法律效力,受到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的这一特点有别于有形财产权。
一般而言,对所有权的保护是没有地域限制的。
例如,一个中国人到A国去旅行,其随身携带的一本在中国享有著作权的书到了A国后,这本书的物权仍然属于该中国人所有,不会应跨越国界而消失。
但假如A国不承认外国的著作权,那么这本书到A国后就进入了公共领域,人人都可以将该书翻译出版而无需取得该书著作权人的同意,即该书的著作权在A国没有法律效力。
3、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法律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该权利就依法丧失,相关的知识产品就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当然有的知识产权在事实上可以永续使用,如注册商标专用权,只要商标权人一直续展注册就可一直享有该商标专用权。
知识产权的总体特征包括什么

知识产权的总体特征包括什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策划方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reading not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知识产权的总体特征包括什么知识产权的总体特征包括什么_服务体系知识产权的总体特征包括什么?知识产权(IP)是指人类智力创造的产业化产品和创新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的主要法律特征

1、知识产权的主要法律特征:独占性: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他同所有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
地域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既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时间性:知识产权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权利,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超过有效期限,这一权利自行消失,成为社会共同财富。
2、知识产权权利客体(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不同,他是知识形态的精神产品,虽具有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没有外在的形体。
非物质性是知识产品区别与有形财产所有权客体的主要特征。
所谓非物质性,即使只是产品的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等),不占有一定的空间,人们对它的“占有”不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控制,而是表现为认识和利用。
3、著作权侵权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侵犯著作权或相关权的行为;即未经著作权人或者相关权人许可,擅自实施其受著作权保护的客体。
法律有规定的除外。
特征:(1)侵权对象的多重性:侵犯了著作人的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著作权有关权利。
(2)行为的违法性(3)行为的作为性(4)行为的多样性:发表权、改编权、获得报酬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分类:(1)直接侵权:行为人针对版权作品所实施的行为直接侵犯了被实施对象的著作权。
(2)间接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本身并不一定构成对他人著作权的侵犯,但却可能促成了第三人所为侵权行为的发生,或者使第三人所为的侵权行为得以继续完成。
4、著作署名权侵权(姓名权、署名权、身份权)5、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1、取得方式不同:著作权一般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无须登记注册。
专利权需要申请审查是否具有可专利性。
2、保护期限不同:著作人身权里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限都不受限制,而人身权里的发表权的保护期限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相同,即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后50年。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分别为发明专利权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知识产权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知识产权的基本定义和特征知识产权的基本定义和特征知识产权是指个人和组织创造的智力成果的法律保护。
智力成果可以包括发明、创作、商标、专利、版权、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的保护旨在鼓励创新,保护创造者的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深入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定义和特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知识产权的分类、知识产权的特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侵权行为等。
一、知识产权的分类1. 专利权:专利权是对新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独占权利。
它可以保护创新的技术、方法和产品,为创造者提供暂时的独家权利,以鼓励创新和发明。
2. 商标权:商标权是对商标的独占使用权。
商标是用于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有独特性和可辨识性,可以是文字、图形、颜色、形状等。
3. 版权:版权是对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作品的独占权利。
它保护作者对其作品的复制、发行、表演、展示和修改等权利。
4.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企业的商业信息,包括技术、流程、客户列表、销售策略等。
商业秘密的保护依赖于保密措施,并不需要进行注册或者公开。
二、知识产权的特点1. 可转让性:知识产权可以转让给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创造者可以通过出售兴许可使用权来获取经济利益。
2. 有限期限: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是有限的,根据不同的类型可能为数年或者数十年。
经过保护期限的知识产权将成为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3. 地域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通常被限定在特定的国家或者地区,需要通过申请专利、商标或者版权来获得保护。
4. 非排他性:不同的创造者可以独立地创造相似或者相同的作品,并享有各自的知识产权。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侵权行为1. 法律保护:国家法律制定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来保护知识产权。
创造者可以通过注册和申请来获取法律保护。
2.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商标、抄袭他人的作品等。
侵权行为会导致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扩展内容:1.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书样本附件2:商标注册申请表格附件3:专利申请表格2.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专利权:指对新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独占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1)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第一,独占性,即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
第二,排他性,即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2)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3)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狭义的知识产权制度,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法,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分为两个类别:文学产权和工业产权。
广义的知识产权制度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
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由下列权利构成:(1) 文学产权。
在立法文件中文学产权指称著作权以及邻接权,广义的著作权包括邻接权。
(2)工业产权。
根据《巴黎公约》及其相关公约的规定,工业产权范畴主要指专利权(含外观设计权)、商标权、商号权、地理标志权、反不正当竞争权。
(3)知识财产专有权。
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植物新品种权;二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三是商业秘密权。
以上权利即是创造性成果权与经营性标记权。
(4) 商誉权。
(5) 信用权。
(6) 商品化(形象)权。
以上即是经营性资信权。
定义: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英国于1709年颁布的《安娜女王法令》首开世界著作权成文法之先河。
(一)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1. 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而所有权的客体是有形物体。
2. 著作权对象利用的特殊性。
所有权只能对有形物体进行物质上的利用,而作品则具有上演、广播、发行等特殊利用方式。
3. 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
对于所有权不能就同一内容数次处分,而著作权的同一权能却可以处分多次。
4. 著作权存续的有限性,所有权存续是永久的,只要原物不灭失,所有权就将永远存在。
5. 著作权具有人身依附性,而所有权则表现为单独的财产权性质(二)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1.取得保护的方式不同。
著作权是实行自动保护原则,而商标权实行的是注册原则。
2.受保护的条件不同。
作品只要是各自独立完成,不论它们之间是否相同、类似,都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商标权则不同,凡与已注册的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品标识,依照各国的商标法往往不能取得专用权。
3. 著作权和商标权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发生交叉关系,即商标设计图案可以作为商标受商标法的保护,也可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此外,著作权和商标权也可能发生抵触,即未经他人同意以其作品作为商标标志时,则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三)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1. 著作权并不保护作品的思想,而只保护作品的表达方式。
而专利权所保护的是发明创造的构思、内容。
2. 著作权并不要求保护的作品是首创的,而只要求它是独创的。
而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
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在实用美术作品保护上可能会发生交叉。
客体作品,是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著作权只保护表现形式,不保护被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是著作权法的基本理论作品取得著作权的条件1、独创性即作品属于作者自己的创作,完全不是或基本不是从另一作品抄袭来的。
1)著作权法的独创性与专利法的创造性是有区别的:首先,不以新颖性为前提;2)其次,不具有排他性;3)再次,独创性程度低于创造性程度独创性与新颖性不同:独创性:与已有知识相比在表现上有差异性,是否是已有知识的再现并不重要,即有个性。
新颖性:在确定的一个时刻,与已有知识相比是唯一的,即首创性。
2、固定性的意义:第一、固定性是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所享有的某些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赖于产生的基础;第二、作品不固定,作者的著作权往往不易确定,且容易发生权益争议;第三、固定性是作品进行传播的基础;至于口头作品则可以视为这一条件的例外。
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新法已删除此款规定)2.法律、法规及官方文件。
3.时事新闻。
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1.原始主体,是指在作品创作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2.继受主体,是指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
继受主体享有的著作权是从原始著作权主体那里取得的。
3.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之间的区别在于:(1)原始主体的资格基于创作行为或法律规定直接产生,而继受主体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以他人原有著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
(2)原始主体可能享有完整的著作权,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则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
著作权主体影满足的条件著作人身权(Moral Rights),在大陆法系国家通常称为作者人格权,在英美法系国家则称为精神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作者享有的人身权。
其含义均指作者基于作品创作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著作人身权具有永久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剥夺性的特点。
著作人身权的内容1.发表权:是指决定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即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是指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使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著作财产权的概念和性质1.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指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
2.著作财产权的性质: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财产权内容:1.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者多份行为的权利。
2.表演权:是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3.广播权: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或者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4.展览权:是指公开陈列展出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5.发行权:是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6.改编权:是指在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原作与改编作品的区别仅在于表现形式的差异,但二者的内容基本一致,同时原著的某些独创性特点同样会反映在改编作品中。
7.翻译权:是指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8.汇编权:是指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进行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0.出租权:是指著作权人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11.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12.放映权:是指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发表权的保护期与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相同。
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1.一般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
(1)公民的作品著作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合作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截止于最后死亡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2.特殊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
(1)计算机软件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
(2)匿名作品和假名作品的保护期。
(3)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4)摄影作品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5)图书出版单位的专有出版权,合同约定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合同期满可以续签。
(6)录音、录像制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作品首次出版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7)广播、电视节目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止于首次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PPT134—140 案例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即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
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共同点1.它们都与作品相联系。
著作权与作品存在直接联系,作品之创作是著作权产生的前提。
邻接权则与作品存在间接联系。
表演者表演的对象是作品,而录制者是对作品表演的录制,广播组织者是对作品表演的广播。
2.它们都是法律规定的权利。
3.它们都具有严格的地域性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1.主体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主体是作品的创作者或依法取得著作权的人。
邻接权保护的主体是以表演、录音录像或广播方式帮助作者传播作品的人员。
后者在传播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改变了原作的表现形式。
2.客体不同。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
表演者权的客体是表演活动;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的客体是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广播组织者的权利的客体是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
3.权利内容不同。
4.保护期限不同。
著作权限制一、合理使用的概念与条件案例1561.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
2.合理使用的条件:(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应是非营利性的。
(2)使用的作品应当是已经发表的作品。
(3)使用者所使用的部分占版权作品的数量和实质性,一般不得构成被引用作品之实质部分。
一、法定许可使用制度依照著作权法规定,行为人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不必征得权利人的同意,但应向其支付报酬并尊重其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
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相同点1.使用者的目的均侧重于社会公共利益;2.使用作品均是他人已发表的作品;3.使用他人作品均无须征得权利人的许可。
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区别1.主体不同。
法定许可的使用者只能是录音制作者、广播电视台和报刊等,而合理使用无主体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