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颜色成因

合集下载

宝玉石的颜色成因

宝玉石的颜色成因

宝玉石的颜色成因宝玉石的颜色是由于宝玉石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这种选择性吸收常与宝玉石所含的化学成分、结构、电荷迁移以及其它物理效应有着成因联系。

一、过渡金属元素致色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22的Ti到序号29的Cu这8个过渡金属元素占据的位置是连续的,这些元素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价电子依次充填在次外层的d轨道中,过渡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通式为(n-1)d1-10ns1-2,因此,这些元素也称d区元素;另一个特点是在过渡金属元素中,由于次外层的d轨道和最外层的s轨道相连,且d轨道还未达到稳定的结构,使s电子和d电子都可以部分或全部参加成键,从而出现了过渡金属元素的一系列可变氧化数。

这些过渡金属的离子一般都呈现颜色(被吸收光颜色与物质的颜色互称互补色(互补光)),这是因为d轨道上有未成对的单电子,这些电子的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比较接近,一般可见光的能量就可以使它们激发,因此这类离子大多具有颜色。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离子中成单d电子数及其离子颜色这些元素在宝玉石中根据其含量比例分两类:⑴ 自色宝玉石:是指由构成宝玉石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元素所致色的宝玉石,如橄榄石,是由铁致色的,该宝石的化学分子式是(Mg,Fe)2SiO4。

致色元素铁为该宝玉石的主要化学成分。

下表是常见的自色宝玉石。

常见的自色宝玉石⑵ 他色宝玉石:是指由宝玉石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致色的宝玉石,如红宝石,其化学组成氧化铝(Al2O3),在很纯时为无色,若含有少量的铬,则为红色。

宝玉石的致色元素除以上8种以外,还有一些痕量元素对宝玉石颜色影响较大,如稀土元素致色,铈呈黄色,钕呈蓝色等。

下表是常见他色宝玉石。

常见的他色宝玉石二.铬的致色机理铬在宝玉石中致色是十分引人注目的,特别是红宝石、祖母绿和变石,这三种名贵宝玉石的颜色均是由微量元素铬所致。

在这三种宝玉石中,铬以类质同象的形式代替了铝原子。

铬原子有6个未配对的电子,其中3个为价电子。

它在红宝石、祖母绿和变石的原子结构中与其它原子形成化学键,其余3个电子能自由的改变能级,从而导致宝玉石的颜色。

碧玺的颜色成因

碧玺的颜色成因

碧玺颜色成因初探概述碧玺是宝石级电气石的总称,其矿物名称电气石来源于该矿物受热带电的特性。

18世纪,荷兰人发现碧玺在阳光照射下具有吸附灰尘、碎纸屑的功能。

故取名“吸灰石”。

英文名称是从古僧伽罗语“Turmali”衍生而来,意思是“呈混合色的矿物”。

碧玺颜色最为丰富,有的晶体的两端或晶体的内外颜色表现各异,也称双色碧玺,三色碧玺、西瓜碧玺等。

以下便是我们经过课堂学习、课后资料查阅后,对碧玺颜色成因的认识。

一、碧玺的颜色特点在众多的宝石品种中,碧玺是颜色最为丰富的宝石。

其颜色的复杂性体现在:(1)各种颜色都有:可呈无色、粉红色、玫瑰红色、红色、绿色、深绿色、浅蓝色、蓝色、深蓝色、蓝灰色、紫色、黄色、绿黄色、褐色、黄褐色、浅褐橙、黑色等。

如图1所示:图1 各种颜色的碧玺宝石(2)同一晶体沿C轴不同位置颜色不同,可形成双色、三色碧玺(见图2);同一晶体自中心至边缘颜色不同,如西瓜碧玺即为内部为红色,外部为绿色。

如图3所示:图2 双色碧玺晶体图3 西瓜碧玺二、碧玺的晶体结构碧玺为极为复杂的硼硅酸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a、K、Ca)(Mg、Fe、Mn、Li、Al)3Al6[Si6O18][BO3]3(OH,F)4R位置,使颜色变化碧玺的晶体结构如图4所示。

T晶格位置主要由Si占据,并含有少量Al和可能存在的B;V晶格位置主要由阴离子OH–占据,并含有O2–,它们分别与2个M Y和1个M Z离子相连接,OH–以OH(3)表示;W晶格位置由O2–,OH–和F–占据,其中O2–占主导,它们与3个M Y离子相连接,OH–以OH(1)表示。

在电气石晶体中,元素B和Si在含量上存在着对应关系,它们之间摩尔比可表示为n(B)/n(Si)≈1/2。

在晶体结构中,X位置主要由离子半径较大的碱金属离子(主要为Na+,Ca2+和少量的K+)和空位占据,以M X表示;Y处于正八面体中,并被多种离子所占据,如Li+,Mg2+,Fe2+,Mn2+,Al3+,Cr3+,V3+,Fe3+和Ti4+等,以M Y表示;Z处于扭曲的八面体中,该八面体相对于Y 八面体的空间小,其晶格位置由离子半径较小的3价阳离子所优先占据,如Al3+,Fe3+,Cr3+和V3+,同样也可由少量的2价离子所占据,如Mg2+,Fe2+,以M Z表示。

蓝色蓝晶石的宝石学特征及颜色成因探讨

蓝色蓝晶石的宝石学特征及颜色成因探讨

蓝色蓝晶石的宝石学特征及颜色成因探讨罗洁;剡晓旭;陈林聪【摘要】Kyanite,also known as the two-hardness rock,which belongs tothe silicate minerals,is a natural refractory minerals with high refractoriness.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y,while few people knows that it has considerable gemological value.In order to study its g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6 kyanite samples with blue color deepening in order have been selected to analyze its color contributing factors by large equipments such as Fourier infrared spectrometer,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and EPMA. Result shows that blue kyanite has absorption band within both of the two ranges,350nm~400nm (purple area)and 540nm~650nm (green-red area).With the blue color deep-ens,the absorption degree of kyanite drops,while the absorption degree become strong from green to red area.The main color contributing elements of Kyanite are Fe and Ni. The blue color deepens as Fe content increases,the blue color becomes lighter the other way round.%蓝晶石,又叫做二硬石,属于硅酸盐类矿物,是一种耐火度高的天然耐火原料矿物,工业用途非常广泛,但是较少人知道蓝晶石还有非常可观的宝石学价值。

蓝宝石是怎么形成的

蓝宝石是怎么形成的

蓝宝石是怎么形成的自从近百年宝石进入民间以来,蓝宝石分别跻身于世界五大珍辰石之列,是人们珍爱的宝石品。

世界宝石学界定蓝宝石为九月的生辰石。

日本人选其作为结婚23周年(蓝宝石)、26周年(星光蓝宝石)的珍贵纪念品。

那么蓝宝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接下来就跟着店铺一起去看看吧。

蓝宝石的形成:(一)接触交代(矽卡岩)型该类型的著名产地为泰国的尖竹汶和斯里兰卡的康迪山蓝宝石矿床。

斯里兰卡的康迪山区的蓝宝石矿床位于辉石正长岩与云白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上,与方柱石,金云母,尖晶石等矿物共生。

(二)热液型(蚀变超基性岩型)该类型矿床以坦桑尼亚是的坦噶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马卡尔鲁蓝宝石矿床为代表。

该类矿床蚀变超基性岩体内。

成矿作用与花岗岩侵入活动有关。

刚玉类宝石(红宝石和蓝宝石)产于有云母和斜长石组成的脉体内。

该脉体产在强烈蚀变的蛇纹石化和角闪石化的超基性岩中。

蓝宝石的介绍:英文名:sapphire,蓝宝石以其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被古代人们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被视为吉祥之物。

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被用来装饰清真寺、教堂和寺院,并作为宗教仪式的贡品。

它也曾与钻石、珍珠一起成为英帝国国王、俄国沙皇皇冠上和礼服上不可缺少的饰物。

自从近百年宝石进入民间以来,蓝宝石分别跻身于世界五大珍辰石之列,是人们珍爱的宝石品。

世界宝石学界定蓝宝石为九月的生辰石。

日本人选其作为结婚23周年(蓝宝石)、26周年(星光蓝宝石)的珍贵纪念品。

世界蓝宝石产地不多,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但就宝石质量而言,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

蓝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钛(Ti4 )或铁(Fe2 )而呈蓝色。

属三方晶系。

晶体形态常呈筒状、短柱状、板状等,几何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

折光率1.76-1.77,双折射率0.008,二色性强。

非均质体。

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

硬度为9,密度3.95-4.1克/立方厘米。

彩色宝石知识培训

彩色宝石知识培训

Very Light Light
Fancy Light Fancy
Fancy Dark Fancy Deep Fancy Intense
9 彩艳—亮度中等,饱和度高
Fancy Vivid
彩色钻石专业知识
• 由上图可知,颜色级别彩艳(Fancy Vivid)的饱和度最高, 其次是彩浓(Fancy Intense)和彩深(Fancy Deep)。
的颜色艳丽深邃,比如公主型切割、阶梯型切割等。 • 原理是:氮和硼是形成彩色钻石的色彩元素,光线穿越钻石
的时间越长,遇到的氮和硼就越多,那么彩钻的色彩就越深。
彩色钻石专业知识
五、GIA 彩色钻石——荧光
• 荧光是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释放出可见光的反应,钻石有荧 光是自然现象。
• 彩色钻石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紫外荧光。由于较强的紫外荧光 可能改变钻石的颜色,一般情况下彩色钻石的荧光越小越好。 例如黄色钻石具有极强的可见荧光,使钻石的颜色在日光下 成绿黄色 。
颜色来源和颜色级别两项。 颜色来源有两种情况:天然或经处理。 一般说来,具有彩色钻石评定证书的彩色钻石都被鉴定为天然
颜色。经人工处理的彩色钻石几乎没有彩色钻石评定证书
GIA 彩色钻石—— 彩色钻石评定证书
彩色钻石专业知识
( 二)、彩色钻石鉴定和来源证书
• 因为颜色来源和颜色级别两项对彩色钻石最为重要,彩色钻石商对 彩色钻石的切工和净度并不十分在意,美国宝石学院签发的彩色钻 石鉴定和来源证书只专注于颜色来源和颜色级别两项,可以节省彩 色钻石的评定时间和费用。
• 彩色钻石鉴定和来源证书包括形状和切工式样,尺寸,克拉重量, 颜色来源,颜色级别和分布,不包括比率,净度,荧光,以及瑕疵 的素描图。
• 证书特点:彩色钻石鉴定和来源证书的优点是简明易懂和重点突出。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宝石是五颜六色的,这是因为宝石的颜色是由其化学成分和结晶结构决定的。

宝石通常是在地球深处形成的,经历了漫长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才能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美丽宝石。

让我们深入了解宝石是如何被形成和为什么会如此丰富多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宝石的化学成分对于颜色的作用。

许多宝石的颜色是由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少量杂质的掺杂而产生的。

例如,铁可以使翡翠变成不同的绿色,在钛的影响下,蓝宝石可以变成金黄色或蓝绿色。

有些宝石的颜色是由多种元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例如翡翠中的铁、铬和钴是它们呈现出鲜艳颜色的原因。

此外,宝石的结晶结构也会影响它的颜色。

例如,典型的翡翠结晶为单斜晶系,这种结构为其提供了深绿色的美丽。

而同样是铝酸盐矿物,绿柱石的结晶为正八面体,这种结构使其呈现出蓝色、绿色和紫色等多种颜色。

宝石的颜色也可以通过处理和加工来实现。

热处理可以改变宝石的颜色。

热处理翡翠和蓝宝石可以使其颜色更加饱满,而蓝色的花岗岩石可以通过热处理变成深蓝色的宝石素石。

我们也不能忽略光线的作用。

看到宝石的颜色通常是通过光线折射所产生的,当光线进入宝石,由于折射角的改变,使我们看到了各种颜色。

例如,钻石的颜色通常表现出来是白色,但在透射光线中会表现为七彩斑斓的美丽色彩,这是由于光线在钻石中的反射和折射产生的效果。

此外,在地球深处形成宝石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也可以影响颜色的形成。

例如,钻石的颜色可以通过在出现在不同深度和高压下的形成来得到,地半球矿物质充足的区域有利于高品质的宝石产生。

总的来说,宝石的颜色是由其化学成分、结晶结构、处理方式和光线折射方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因此,宝石丰富多彩的颜色让我们欣赏美丽的天然珍宝,更让我们对地球的奥秘产生了深深的兴趣。

除了宝石的颜色外,它们的纯度和透明度也是其价值的因素。

纯洁的宝石通常会呈现出更加明亮的颜色,而不纯净的宝石则会显得黯淡。

例如,一颗纯度高的钻石会让人惊叹于它的闪耀光芒,而被杂质、裂缝或云雾乌云玷污的钻石则会显得黯淡无光。

矿物颜色形成大揭秘

矿物颜色形成大揭秘

矿物颜色形成大揭秘01五彩缤纷的矿物自然界的矿物宝石五彩缤纷,正是因为这丰富多彩的颜色而吸引大家的目光,也成为矿物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

很多珍贵的的矿物宝石都有自己独有的颜色特征,如鸽血红、矢车菊蓝、祖母绿等,还有一些同一种矿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那这些颜色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绿柱石今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02颜色的形成1.颜色的本质一定的物体包括发光体具有固定的光谱特征,具有特定的颜色,所以颜色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另一方面,颜色又受到人眼和大脑对物体辐射的接收和判断,接收和判断的正确度影响到不同人对颜色的表达。

形成颜色要具备三个条件:(1)(白)光源;(2)反射或者折射时改变这种光的物体;(3)接受光的人眼和解释它的大脑。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没有颜色-----2.光辐射的特征太阳的光辐射包括了从红外光到宇宙射线的各种电磁辐射,人的眼睛能够感觉到的光线仅局限于波长为400到800nm(或者频率在12500-25000波数)的一小段。

当这个波段的电磁辐射(或者说光线)的强度大致一样时,我们看到的是白光。

3.宝石对光的吸收白光照射到宝石上,会被宝石吸收,如果均匀地吸收所有的可见光,宝石将呈现灰色到黑色,如果只是吸收了可见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线,对光线不均衡地吸收,宝石将呈现出颜色,这种性质称为选择性吸收。

4.宝石的颜色宝石不均衡地吸收(选择性吸收)白光,导致被吸收的较弱波长的光线和未被吸收的较强的波长的光线混合在一起透射(或者反射)出宝石,形成颜色。

这种由残余光线的形成的颜色称为剩余色,由剩余色性形成的颜色称为宝石的体色。

与宝石体色对应的是宝石的辉光和晕彩,例如黑欧泊的体色是深蓝色,它的变彩有红、黄、绿等多种颜色。

03宝石颜色的描述方法1.颜色的互补和加和律宝石对白光中各色光波不等量吸收,选择性吸收后所呈现的颜色遵从色光的混合—互补原理。

当两种色光混合后呈现白色,则称这两种色光为互补色光。

各色彩钻的形成原因

各色彩钻的形成原因

各色彩钻的形成原因
红色钻石
红色钻石是由于钻石在形成过程中晶格结构发生扭曲变化而产生。

必须红色足够浓烈才能被称为红色钻石,故只有Fancy Red一级,没有Fancy Intense、Vivid等。

红钻是彩钻中最罕有的一类。

粉色钻石
粉色钻石的形成与红色钻石相同,也是由晶格发生扭曲导致的。

粉色钻石因其淡雅的色彩,浪漫的寓意,格外受宠爱。

但粉钻甚是珍贵,其稀有程度仅次于红钻。

蓝色钻石
蓝色钻石的形成是由于钻石在形成过程中含有微量“硼”元素,且具有导电性所致。

蓝钻中的蓝色通常会带些灰色或黑色,若晶体中渗入氮元素,还会呈现蓝绿色。

天然的深蓝色钻石也是十分罕见。

绿色钻石
绿色钻石的形成条件复杂而苛刻。

钻石的形成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而天然绿色钻石的形成一般只经过天然辐射而未经高温过程。

即使是经过天然高温的过程,也可能因为时间短暂或温度较低而不足以改变钻石的颜色。

绝大多数的天然绿色钻石含有较多的“氮”元素,多呈现出绿色到淡绿色。

特殊的形成条件使得拥有明亮色彩且色调均匀的绿钻十分罕见。

黄色钻石
当钻石中的氮原子取代了晶体中的某些碳原子时,钻石开始吸收蓝色和紫色光线,便呈现出黄色。

黄色钻石是彩钻中最常见的颜色,但色彩浓烈的金黄色钻石同样罕见。

黑色钻石
钻石内部的包裹体或杂质过多过密使得光线无法穿透时就会呈现黑色。

因颜色的特殊性,绝大多数的黑色钻石都无法作为宝石级钻石,但若是品质上乘、带有璀璨光泽的黑钻,同样可因其稀有与独特魅力而荣登珍贵宝石的殿堂。

宝石学教程

宝石学教程

宝石学教程名词解释1、变色效应:是一种颜色的平衡,比如金绿宝石变石品种在日光和灯光下观察成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日光下呈绿色,灯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为变色效应。

(P51)2、变彩效应:实际上是一种干涉及衍射效应,只光线从薄膜或从欧泊所特有的结构中反射出,经过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或一系列颜色,也称晕彩(P50)3、荧光:宝石材料被辐射能源激发到较高能级的电子回落到较低能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荧光。

4、磷光:当关闭高能辐射源,具有荧光的宝石材料在短时间内继续发光的现象称之为磷光。

5、猫眼:琢磨成弧面型的某些宝石表面出现的从一头到另一头的明亮光带,这条亮带称为猫眼。

(P49)6、星光:在琢磨成弧面型的某些宝石中,见到4道或6道星状光线效应。

(P49)7、差异硬度:同一宝石矿物晶体的不同方向上,因晶体结构的不同而硬度有所差异的现象8、刻面棱重影:某些双折射率较高的宝石,观察其对面刻面相交的棱时,可以看到重影。

9、生长色带:属于宝石的内含物,是影响宝石透明度的晶体生长结构,由微小的杂质或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

10、热处理:是通过高温条件下改变色素离子的含量和价态,调整晶体内部结构,消除部分内含物等内部缺陷,来改变宝石的颜色和透明度。

(P145)11、辐照处理:是用原子微粒辐射和放射性物质辐射,使晶体结构产生缺陷,造成着色中心,使宝石产生颜色。

填空(宝石基本常数:硬度、折射率、比重。

)1、珠宝玉石分类(P57)天然珠宝玉石: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天然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仿制宝石2、宝石颜色(致色元素)(P34)致色元素:绝大多数宝石含有能导致光的选择性吸收的某些元素,它们既可以以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存在,也可以以微量元素存在。

其中最主要的致色元素为: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及某些稀土元素。

这些过渡族的金属元素及稀土元素都是宝石产生颜色的物理基础。

红宝石、蓝宝石的形成与产地

红宝石、蓝宝石的形成与产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红宝石、蓝宝石的形成与产地
1.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有两种成因:
①形成于地幔的高温高压条件,随岩浆喷出地表。

如泰国、澳大利亚、中国山东、美国等国家。

②形成于接触变质作用。

如缅甸、克什米尔、中国安徽等地。

世界上的红蓝宝石主要来自砂矿。

是由各种原生红宝石、蓝宝石经风化作用富集而成,分布广,易开采、分选。

2.出产红宝石、蓝宝石的国家有:
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柬埔寨是世界上优质红宝石、蓝宝石最重要的供应国。

其他产出国还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坦桑尼亚等。

①缅甸:
缅甸红宝石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红色。

其颜色的最高品级称为鸽血红,即红色纯正,且饱和度很高。

日光下显荧光效应,其各个刻面均呈鲜红色,熠熠生辉。

常含丰富的细小金红石针雾,形成星光。

颜色分布不均匀。

高质量的缅甸蓝宝石具有非常纯正的蓝色(带紫的内反射色),当然也有浅蓝- 深蓝的品种。

②泰国:
泰国红宝石含Fe 高,颜色较深,透明度较低,多呈暗红色-棕红色。

日光下不具荧光效应,只是在光线直射的刻面较鲜艳,其他刻面则发黑。

颜色比较均匀。

缺失金红石状包裹体,所以没星光红宝石品种。

泰国蓝宝石颜色较深、透明度较低,浅蓝色的内反射色,常发育完好的六边形色带(同澳大利亚、中国一样),但尖竹纹地区的红宝石、蓝宝石质量较佳。

宝石颜色的奥秘

宝石颜色的奥秘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3·文章编号:2095-6835(2016)01-0023-02宝石颜色的奥秘赵子欧(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宝石的五光十色源于天然的调色盘,每种色彩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蕴含着各自深刻的寓意。

从物理、化学、宏观、微观的角度介绍了宝石颜色的成因,阐释了元素、光学效应对宝石的影响以及离子跃迁、晶体缺陷对宝石色彩的改变。

关键词:宝石;光学效应;离子跃迁;晶体缺陷中图分类号:P619.28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16.01.023红宝石华丽、优雅的色泽绽放出热情、明朗的性格,洋溢着吉祥、喜庆的氛围;蓝宝石深沉、厚重的色调彰显出冷静、深邃的气质,流淌着海一样的纯净,天空一般的无瑕;绿宝石生机勃勃的色彩诠释着生命不息的意义,透露着宽容、大度的气魄。

透过这些缤纷的色彩,你是否也想探索宝石颜色的秘密?元素、光学效应、离子的跃迁和晶体缺陷都是宝石成色的原因。

1 元素基于宝石的外部构造特点和化学成分,传统宝石学将宝石颜色分为了自色、他色和假色。

自色,即由作为宝石矿物基本化学组分中的元素而形成的颜色。

比如,孔雀石的颜色呈现了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且用水化不开,这就像决定性状的基因,是铜离子本身的蓝色注定了孔雀石具有高贵的翠绿;朱砂红者,向日视之,如腥血,Hg2S 是朱砂的主要组成物质,汞、硫元素具有的特性使朱砂粉末的红色长久不褪。

此外,外界杂物的混入不会影响宝石的自色,元素的颜色赋予了宝石最初的颜色。

当一定的色素离子与宝石矿物晶体的内部结构适应、结合时,这些色素离子会混入宝石中,随之产生非固有的颜色,这些颜色无关于宝贝的内部结构和物质成分,我们称这种颜色为他色。

比如,二价铁离子、四价钛离子使宝石具有了蓝色(蓝宝石),三价铬离子使宝石具有了红色(红宝石)、使宝石具有了绿色(祖母绿)。

宝石颜色成因整理

宝石颜色成因整理

X=k
(以此类推)
主波长与饱和度 主波长 一种颜色 C1 的主波长λ d 指的是:这种单色光按一定比例与白光相加混合能够匹配出
颜色 C1 。 补色波长λ c:C2 的补色波长按一定比例与 C2 相混合,能匹配出白光。 饱和度 利用色品图上两个线段的长度之比表示。第一线段由白点到样品点的距离 NC;第二线段
由于电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多电子的整体状态不是由各个单电子状态的简单加和,因 此应将原子中所有的电子看作一个整体。
同一个电子组态是多种电子排布的集合,由于各排布的电子相互作用不同,因而有不同 的能级。
在电子的量子数基础上引入原子的量子数,即L,S,J, mJ 来表示属于同一电子组态 的原子的不同能态,并与原子光谱实验观察的数据直接关联。 晶体场理论
《宝石颜色成因》考试内容整理
一、色度学基本理论 颜色的定义 颜色的属性 格拉斯曼定律 色度学理论 颜色的定量计算 二、传统宝石颜色成因 自色 他色 物理色(假色) 致色离子 主要致色离子的光谱特征 色散 散射 干涉 衍射 传 统宝石学颜色成因缺陷 三、量子物理基本概念 量子力学基本定律 薛定谔方程 一维无限深势阱 三维长方势阱 一维谐振子 轨道 能级 四、晶体场理论 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量子数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空间图像 核外电子排列规律 多电子原子 与光谱项 晶体场理论 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 晶体场的定性解释 晶体场的分裂能及其影 响因素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五、配位场理论 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的基本要点 分子轨道类型 杂化轨道 配位场理论 电荷转移 六、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的基本论点 能带中电子的排布 满带 导带 禁带 能带跃迁致色 杂质致 色的能带理论解释 七、色心 晶格缺陷 色心 点缺陷分类 电子心 空穴心
不论是自色宝石,还是他色宝石,引起宝石颜色的离子都常常是过渡元素离子,特别是 第 4 周期过渡元素的 8 个过渡金属离子。

蓝色玉石光照变色原理

蓝色玉石光照变色原理

蓝色玉石光照变色原理
蓝色玉石是一种稀有的宝石,在阳光下能够呈现出美丽的蓝色,但在不同光线下,它
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灵敏的颜色变化机制使其成为很多收藏家和珠宝商的追捧对象。

那么,蓝色玉石的光照变色是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蓝色玉石的颜色主要来自其中的铁离子。

当它在阳光下暴露一段时间后,铁离
子的电子态会发生变化,从Fe2+转变为Fe3+。

这个过程被称为电子升级。

由于Fe3+和
Fe2+的电子构型不同,它们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

Fe2+会吸收黄绿色的光线,而Fe3+则会吸收红色和橙色的光线。

这就是导致蓝色玉石在阳光下呈现出蓝色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蓝色玉石的颜色变化是可逆的,它会在不同光线下来回变化。

更具体
地说,当蓝色玉石处于接近紫外线的光线下时,如日光灯或短波紫外线,它会重新转化为Fe2+的电子状态,从而呈现出更蓝色的颜色。

而在长时间没有暴露在太阳下的情况下,这
种变化可能会逐渐消失,蓝色玉石的颜色也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因此,蓝色玉石的颜色变化是由其铁离子在不同波长的光线下吸收不同颜色的光线而
引起的。

它是一种由光和电子状态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这种变化随着时间和光线条件的
变化而变得复杂和微妙。

然而,正是这种变化机制使得蓝色玉石成为一种宝贵而神秘的宝石。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宝石来之天然,却拥有五颜六色,引人遐思。

其背后原因成为世界上言语无法形容的传说和秘密,也让许多人着迷。

一起探究宝石之五颜六色的秘密。

一、岩浆熔融的微观机理宝石的色彩多样,得益于其在熔融的岩浆中形成时所承受的元素组成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岩浆所经历的微观机理。

宝石所处的熔融的岩浆中,包含有大量的元素,其中有色素,有碳团簇。

以往未获得取得深入理解,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宝石究竟是怎样产生出如此多颜色的,究其微观机理,便是靠色素在岩浆中发生变化和重组,而形成有色结晶。

二、构造张力和温度变化对宝石这种有色结晶而言,其在形成及变色过程中所主导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山西构造张力和温度变化,因为当温度和张力升高时,宝石结晶水的比例也会变化,于是色素重新进行组织,形成新的结构。

此外,还有宝石在形成过程中所受的物质的作用,例如水、氮气、二氧化碳等,它们促使宝石中的物质再生从而形成不同的有色结晶。

三、成分丰富的矿物元素此外,宝石自身中所含有的有色元素也是形成多颜色的关键因素,有铝、钠、钙、铁等,而它们中每一种都有其不同的色泽,而它们也会经过熔融的状态后结合成多种不同的元素,使宝石中的元素构成越复杂,颜色便越丰富。

四、宝石的色泽参入宝石的色泽参入也是宝石多彩的一个组成。

具体而言,它指的是宝石在外部压力下,有色元素会从宝石中外流出,而外部也会继续溶解入宝石内部,具有不同的迁移温度范围,它们会经历多种变化,从而使宝石在内部所形成的矿物元素构成多变。

五、化学反应最后,宝石之五颜六色还因宝石中196种元素的化学反应而改变。

宝石主要由铝和铁两种的矿物质组成,由于它们同时具有磁性,在受到外界激荡和磁场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会残留在宝石中,出现碳/氧两种矿物质组合。

宝石内也会出现镁、氮等溶入性微量结晶元素,而这些微量结晶元素也会与宝石的元素作出反应,而形成有色复合物,从而使宝石的色彩多变多样。

综上所述,宝石之五颜六色源自宝石形成的微观机理,如岩浆的配置及熔融温度变化,以及宝石中所富含的铝矿物元素及其组合,化学反应及色泽参入等多种因素,它们互相作用,形成今天这极具魅力的宝石之五彩斑斓。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
宝石(gem)指那种经过琢磨和抛光后,可以达到珠宝要求的石料或矿物装嵌。

该色泽美丽、硬度高、在大气和化学药品作用下不起变化的贵重矿石。

宝石是五颜六色的原因
宝石,一向以它的绚丽多彩和光芒四射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通过化学分析和光谱鉴定发现,把宝石“打扮”得五彩缤纷的原来是某些金属。

不同的宝石中所含金属量有多有少,而且有的只含有一种金属元素,有的含有几种金属元素。

这些藏在宝石内部的金属化合物,吸收了光线里的一部分色光,把其余的色光反射出来,这样就使这些宝石看上去色彩斑斓了。

有些宝石的颜色,跟它们的原子排列有关。

青金石的蓝色,翠榴石的黄绿色,就是由它们结晶内部各个原子的分布规律决定的。

还有些漂亮的宝石,是用人工染色的方法来获得斑斓色彩的。

诞生石
从1月到 12月,各有代表每个月份的宝石。

代表自己出生月份的宝石,就是你的诞生石。

传说中,凡持有诞生石就能消灾解难,幸运降临。

1月(石榴石),2月(紫石英),3月(海蓝宝石),4月(钻石),5月(祖母),6月(珍珠),7月(红宝石),8月(橄榄石),9月(蓝宝石),10月(蛋白石),11月(黄玉),12月(绿松石)。

转载宝石颜色的成因

转载宝石颜色的成因

转载宝石颜色的成因[转载]宝石颜色的成因00一. 传统宝石颜色成因传统宝石学主要基于宝石的化学成分和外部构造特点,将宝石的颜色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a.自色。

由作为宝石矿物基本化学组分中的元素而引起的颜色,这些元素多为过渡金属离子。

如铁铝榴石,绿松石,孔雀石和蓝铜矿等。

自色宝石稳定Ti,V,Cr,Mn,Fe,Co,Ni,Cu.过渡金属元素锆石的致色元素:铀U,钴Co红色的吸收光谱:694,692,668,659,620~540吸收带,476强,475强,468,430.绿松石CuAl (PO ) (OH)·4H O孔雀石Cu CO (OH) 遇高温水分子蒸发变色┗遇酸分解菱锰矿 MnCO 碳酸盐(典型)蔷薇辉石 MnSiO蓝铜矿硅孔雀石锰铝榴石 Mn Al (SiO )⑵他色:由宝石矿物中所含杂质元素引起的颜色。

他色宝石纯净时呈无色,当含有微量致色元素时可产生颜色,不同的微量致色元素产生不同的颜色. 如尖晶石,其化学成分主要是mgal2o4,纯净时无色,含微量的Co元素师呈现蓝色,含微量Fe元素时呈现褐色,而含微量Cr元素时呈现红色。

另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可产生不同的颜色,如含Fe3+常呈棕色,含Fe2+常呈现浅蓝色。

同一元素的同一价态在不同的宝石中也可引起不同的颜色,如Cr3+在刚玉中产生红色,在绿柱石中产生绿色。

⑶假色:假色与宝石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没有直接作用,而与光的物理作用相关。

宝石内常存在一些细小的平行排列的包裹体,出溶晶片,平行裂理等。

它们对光的折射,反射等光学作用产生的颜色就是假色。

假色不是宝石本身所固有的,但假色能为宝石增添许多魅力。

月光石的晕彩(干涉)欧泊的变彩(干涉和衍射)二、近代科学宝石颜色成因宝石的颜色不仅取决与其化学组成,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部结构(一)离子内部的电子跃迁呈色(晶体场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处于宝石晶体结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和某些镧系,锕系元素。

它把晶体场看成一种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将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称为中心离子,把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和络阴离子统称为配位离子,或简称配位体。

宝石颜色成因及托帕石人工改色

宝石颜色成因及托帕石人工改色

宝石颜色成因及托帕石人工改色1107104004 顾嘉晨(一)宝石的颜色成因传统宝石学主要基于宝石的化学成分和外部构造特点,将宝石颜色划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1.自色由作为宝石矿物基本化学组分中的元素而引起的颜色,这些致色元素多为过渡金属离子,如铁铝榴石、绿松石、孔雀石、蓝铜矿等。

2.他色由宝石矿物中所含杂质元素引起的颜色。

他色宝石在十分纯净时呈无色,当其含有微量致色元素时,可产生颜色,不同的微量元素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

如尖晶石,其化学成分主要是MgAl2O4,纯净时无色,含微量的Co元素时呈现蓝色,含微量Fe元素时呈现褐色,而含微量Cr元素时呈现红色。

另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可产生不同的颜色,如含Fe2+常呈棕色,含Fe3+则呈现浅蓝色。

同一元素的同一价态在不同的宝石中也可引起不同的颜色,如Cr3+在刚玉中产生红色,在绿柱石中产生绿色。

3.假色假色与宝石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光的物理作用相关。

宝石内常存在一些细小的平行排列的包裹体、出溶片晶、平行解理等。

它们对光的折射、反射等光学作用产生的颜色就是假色。

假色不是宝石本身所固有的,但假色能为宝石增添许多魅力。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宝石的颜色不仅仅取决于其化学组成,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内部结构。

近代科学颜色成因理论打破了传统颜色成因理论中的自色、他色的界限,从晶体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能带理论等的角度揭示了宝石颜色成因的本质。

一.色心致色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无意中长期处于阳光暴晒的玻璃瓶会逐渐变成悦目的淡紫色,当若在炉中对它加热,颜色即可消失。

如果再把瓶放置高能辐射源下,如钴60、r射线中辐射,几分钟内会呈现更深的紫色,这种紫色是来自于色心。

在宝玉石中,紫晶、萤石等均是色心呈色所致。

在优化处理工艺中,一些天然和人工宝玉石也都可以由辐射产生色心,如辐射改色的蓝、黄、红、绿钻石、蓝托帕石等,其中一些颜色较稳定,只有在加热时才消失;一些颜色不稳定,在常温下也会褪色。

多色性

多色性
多色性是由于光进入宝石后沿着?多色性是由于光进入宝石后沿着一种以上不同方向发生的曲射使宝石的颜色具有深浅差异
三、 多色性
1、概述 • 多色性:颜色随光波在晶体中振动方向不同
而改变的现象。 多色性是由于光进入宝石后沿着一种以上不
同方向发生的曲射,使宝石的颜色具有深浅 差异。
堇青石多色性 三色性显著(蓝色、紫蓝色、浅黄色)
2、分:
• 二色性:有色宝石能产生两种不同颜色或同 一颜色深浅不同两种色调。
• 三色性:有色宝石能产生三种不同颜色 (或色调)的性质。双折射的宝石,通常具有 三种主要颜色。 • 多色性可通过二色镜的仪器来观察 。
红柱石多色性明显
图 2 3 4
红 柱 石 多 色 性 明 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磁量子数 m 轨道角动量在磁场方向的投影。取值范围为 -l,-(l-1),-(l-2),…,0,…,(l-1),l 决定角动量在空间的给定方向上的分量的大小, 即决定原子轨道或电 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氢原子中电子状态可用 n,l,m 三个量子数表示,其波函数也可表示 为:
n ,l , m
8
求该复合光的三刺激值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分光测色仪器:测量物体的光谱反射或光谱透射特征,再选用 CIE 的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观察者,通过积分计算,求得颜色的三刺激值
9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第 3 章 传统颜色成因理论 3.1 自色 宝石颜色是由组成宝石矿物的固有化学成分的元素而形成,称为自 色。这种宝石称为自色宝石。 3.2 他色 宝石颜色是由组成宝石矿物固有化学成分以外的少量或微量杂质元 素而形成的,称为他色。 这种宝石称为他色宝石。大部分宝石都是他色宝石。 3.3 致色离子 不论是自色宝石,还是他色宝石,引起宝石颜色的离子都常常是过渡 元素离子,特别是第 4 周期过渡元素的 8 个过渡金属离子。 宝石矿物的着色效应主要集中在这 8 个元素的各种离子中, 这些离子 常被称为着色离子或致色离子。 可利用主要致色离子的光谱特征来鉴定。 过渡金属元素的特点 核外电子的共同特点是价电子依次在次外层的 d 轨道中, 价电子层构 型通过为(n-1)d1~10ns1~2.8 个过渡元素的电子式为[Ar]3d1~104s1~2 8 个过渡元素的离子一般都呈现颜色,这是因为 d 轨道上有未成对电 子。如果离子中电子都已自旋配对,如 Cu+1、Cr6+等不致色。 3.4 致色离子学说的缺陷 无法解释同一种致色离子(如 Cr)在不同宝石(如红宝石、祖母绿 及变石)所呈现的颜色;
6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表示视觉上颜色相同,即颜色相互匹配。R、G、B 分数值,可 为负值。R、G、B 为三刺激值。 任一种颜色与一组(R、G、B)对
应,颜色感觉可用三刺激值表示,任意两种颜色只要 R、G、B 相同, 则颜色感觉相同。 三刺激值的计算 若两种颜色的三刺激值分别为 R1、G1、B1 和 R2、G2、B2。 则混合光的三刺激值为 R = R1 + R2 G = G1 + G2 B = B1 + B2 光谱三刺激值 对应某一波长的单色光(亦称为光谱色)进行匹配,可得到一组 R、 G、B 值。 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可得到各波长单色光的三刺激值。 将各波长 光的辐射能量都保持相同(等能光谱) ,得到的三刺激值为光谱三刺 激,又称颜色匹配函数。 颜色匹配实验 色品坐标 在色度学中,用三原色各自在 R+G+B 总量中的相对比例来表示颜色。 三原色各自在 R+G+B 总量中的相对比例叫做色品坐标, 用 r,g,b 表示。 光谱色品坐标 色品图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第 1 章 概述 颜色是宝石的最重要属性 颜色是宝石鉴定最重要的手段 肉眼:首先根据颜色进行大致的推测,然后再用其他手段来进行一步 确认。 小型仪器:分光镜、二色镜、滤色镜、紫外灯 大型仪器(光谱特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阴极发光、热释光、 X 荧光等. 颜色是宝石评估最关键的因素 钻石:4C 中的颜色(Color) 、彩色钻石 绿色翡翠:正、浓、阳、匀 红宝石:”鸽血红” (观察条件与环境) 颜色是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目标 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手段有:漂白、热处理、扩散、辐射、染色、表 面涂层等。 例如: 钻石:高温高压热处理;辐射处理 翡翠:B 货/C 货等 蓝宝石:热处理;铍扩散处理 宝石颜色也是宝石加工与首饰设计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4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锥体细胞具有较精细的分辨能力,能很好地分辨颜色,但感光灵敏度 低。 杆体细胞感光灵敏度高,但分辨细节的能力低,不能分辨颜色。 光谱响应特征 功率相同但波长不同的单色光,人眼感到的明亮程度不同,眼睛 的灵敏度与波长的依赖关系,称为光谱光视效率(或称视见函数) 。 分为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曲线和暗视觉光视效率曲线 2.2.2 颜色学说 三原色学说 根据红、绿、蓝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各种不同颜色的规律,假设人眼视 网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每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引起一种原色的感 觉。光作用于视网膜上虽能同时引起三种神经纤维的兴奋,但波长不 同,引起三种纤维的兴奋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能很好地解释颜色的混合现象 但对色盲等现象不能很好地解释。 对比色学说(四色学说) 假设视网膜上有三对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这 三对视素的代谢过程包括建设 (同化)和破坏 (异化) 两种对应过程。 白-黑视素:有光-破坏,无光-建设 红-绿视素:红光-破坏,绿光-建设 黄-蓝视素:黄光-破坏,蓝光-建设 很好解释了色盲现象
2.1.2 颜色的属性 明度 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 色调 也称色相,就是指不同颜色之间质的差别,它们是可见光谱中不同波 长的电磁波在视觉上的特有标志,也是色彩所具有的最显著特征。 饱和度 是指构成颜色的纯度也就是彩色的纯洁性﹐色调深浅的程度。 它表示
2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每一个波函数代表电子的一种可能的状态, 每一套 n,l,m 规定了一个 波函数的具体形式, 由 n,l,m 三个量子数所表征的电子波函数称为原
4
11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第 5 章 原子轨道理论 5.1 氢原子 氢原子中的电子状态可用三个量子数表示:n,l,m 主量子数 n n 取值范围为 1,2,3,…。 (电子壳层)K,L,M,N,… 用以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离核的远近,决定电子的层数;n 是决 定电子能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轨道量子数 l 取值范围为 0,1,2,3,4,… (亚层)s,p,d,f,g,… 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10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无法解释蓝宝石、堇青石等的颜色成因; 无法解释钻石等的颜色成因; 无法解释辐射引起的颜色成因; 3.5 散射 光束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物质中存在的不均匀团块,部分光线偏离 原方向分散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散射。 散射分为: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 瑞利散射: 引起光散射的不均匀团块的尺度不同, 散射的规律不一样。 小粒子的散射:引起光散射的不均匀团块看为半径为 a 的球形颗粒, 入射光的波长为 ,当 2 a / < 0.3 时,散射过程遵从瑞利散射 定律,即散射光强与 成反比。 大粒子的散射(米氏散射) : 2 a / 较大时,散射光强与波长的 关系就不十分明显。
1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第 2 章 色度学基础 2.1 颜色的概念、属性与规律 颜色的定义 Dean B. Judd Color is that aspect of the appearance of objects and lights which depends upon the spectral composition of the radiant energy reaching the retina(视网膜) of the eye and upon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reon. GT/T 5698-2001 《颜色术语》 颜色: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空间属性以外的视觉特征。 《系统宝石学》 颜色是眼睛和神经系统对光线的感觉,它是光线在眼睛的视网膜 上形成的讯号刺激大脑皮层产生的反应。
5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无法三原色能够混合出各种颜色这一现象 阶段学说 现在有些学者提出了阶段学说,认为颜色视觉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 段。 第一阶段为三原色阶段, 是在视网膜上杆体对亮度响应及锥体细胞对 红、绿、蓝的色响应 。 第二阶段为对比色阶段,三种锥体细胞响应 R、G、B 中,R 和 G 输出 的一部分合成为黄色信号,明视觉时的明度响应是 R、G、B 输出的适 当组合形成的。 视神经将这些经过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大脑中枢,形成颜色视觉。 2.2.3 CIE 色度系统 三原色(基色) CIE(国际照明组织) 700nm(R) 546.1nm(G) 435.8nm(B) 匹配等能白光的(R) (G) (B)三原色的亮度比率为 1:4.5907:0.0601,辐亮度比率为 72.096:1.3791:1。 单位为[R] [G] [B] 三刺激值 任意颜色均可表示为 C[C] ≡ R[R] + G[G] + B[B]
7
宝石颜色成因理论(从 PPT 中精简得到) GIC 石斌
CIE 1931-RGB 系统 代表人眼 2°视场的平均颜色视觉特征 复合光 CIE 色度计算方法 已知复合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φ(λ), (XYZ)与色品坐标(xyz) 。 注:光谱三刺激值为 x(λ),y(λ),z(λ) (可分别用积分式与累 加和式进行计算) 主波长与饱和度 主波长 一种颜色 C1 的主波长λd 指的是:这种单色光按一定比例与白光相 加混合能够匹配出颜色 C1 。 补色波长λc:C2 的补色波长按一定比例与 C2 相混合,能匹配出白 光。 饱和度 利用色品图上两个线段的长度之比表示。 第一线段由白点到样品点的 距离 NC;第二线段由白点到主波长点的距离 ND。 Pe=NC/ND 2.3 宝石颜色测量技术 测色仪器可分为两类:分光测色仪器和光学模拟式(如色度计)测色 仪器。 光学模拟式:探测器很像人眼的视觉系统,直接测得与颜色刺激值成 比例的仪器响应值,直接换算成颜色的三刺激值。
颜色中所含彩色成分的比例
2.1.3 颜色的规律 格拉斯曼定律(1854 年) (根据色光相加规律总结) 1)人眼视觉只能分辨出颜色的三种变化,即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2)混合色(不同色光)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颜色(色光) 亮度的总和。 3)由几个(色光)成分组成的加混色中,如果一个色光的亮度(光 强度)连续的变化,那么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变化 补色 如果某一颜色光与另一颜色光按一定(强度)比例混合,能产生白色 或灰色,则互称为补色;若按其他比例混合,则产生近似于比重较大 的颜色的非饱和色。 中间色 任何两个非补色相混合,便产生中间色,其色调取决于这两个颜色的 相对数量,其饱和度则同该两颜色在色调顺序上的远近决定 4)在加混合色中,其混合色取决于参加混合的色光的外貌,而与它 们的光谱组成无关。换言之,凡是在视觉上相同的颜色都是等效的。 比例(法则) 一个单位量的颜色 A 与另一个单位量的颜色 B 相同, 那么当这两个颜 色的数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n 时所得到的两个颜色仍然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